放射性药物化学作业1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后作业及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后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61a89c783e0912a3162a45.png)
课后作业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B.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方法是实验方法C.化学品标志表示的是三级放射性物品D.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3.有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①用50 mL量筒量取5 mL蒸馏水;②称量没有腐蚀性固体药品时,把药品放在托盘上称量;③氢氧化钠浓溶液不慎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且边洗边眨眼睛;④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瓶口不对准容器口;⑤块状药品都要用药匙取用;⑥固体药品用细口瓶保存;⑦用右图所示的方法闻气体的气味。
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③⑦B.③④C.②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在100 mL的量筒里稀释浓硫酸溶液50 mL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5.下列实验仪器,能够受热或者在加热过程中可以用到的是( )①试管②量筒③烧杯④酒精灯⑤胶头滴管⑥蒸发皿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⑥C.②③⑤ D.①②③⑤6.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选项是( )7.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然后竖立试管⑤取用放在细口瓶里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 ⑥将烧瓶放在桌上,再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稀释浓H 2SO 4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H 2SO 4的量筒中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贴住容器的外壁或用微火烘烤 A .①④⑦⑩ B .①④⑤⑦⑩ C .①④⑤⑦⑧⑨D .④⑤⑦⑧⑨8.做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
放射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库
![放射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103eb7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d.png)
放射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库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放射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放射物质的化学性质B. 放射物质的物理性质C. 放射物质的生物学效应D. 放射物质的防护措施答案:A2.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放射性同位素?A. 碳-14B. 铀-238C. 氢-1D. 钚-239答案:C3. 放射性衰变过程中,下列哪种粒子不会释放?A. α粒子B. β粒子C. γ射线D. 电子答案:D4. 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是指什么?A. 放射性物质减少到一半所需的时间B. 放射性物质完全消失所需的时间C. 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改变的时间D. 放射性物质的物理性质改变的时间答案:A5. 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单位是?A. 贝克勒尔(Bq)B. 居里(Ci)C. 格雷(Gy)D. 希沃特(Sv)答案:A6. 放射性物质的屏蔽通常使用哪种材料?A. 铅B. 铝C. 塑料D. 木材答案:A7. 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率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温度B. 压力C. 物质的化学状态D. 物质的放射性同位素种类答案:D8. 下列哪种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最大?A. α辐射B. β辐射C. γ辐射D. X射线答案:A9. 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是?A. 可逆的B. 不可逆的C. 可控制的D. 不可预测的答案:B10. 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规律遵循什么定律?A. 牛顿定律B. 欧姆定律C. 量子力学定律D. 热力学第二定律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类型包括哪些?A. α衰变B. β衰变C. γ衰变D. 电子俘获答案:A B D2. 放射性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时间防护B. 距离防护C. 屏蔽防护D. 个人防护答案:A B C D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速率?A. 温度B. 压力C. 同位素的种类D. 物质的化学状态答案:C4. 放射性物质的测量单位包括哪些?A. 贝克勒尔(Bq)B. 居里(Ci)C. 格雷(Gy)D. 希沃特(Sv)答案:A B5. 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产物可能包括哪些?A. 氦气B. 电子C. 光子D. 中子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是固定的,不受外界条件影响。
化学放射性反应的应用练习题
![化学放射性反应的应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a5bb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b.png)
化学放射性反应的应用练习题化学放射性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广泛应用于核工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通过一些练习题,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化学放射性反应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练习题:1. **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在医学影像学中,用于放射性核素注射造影的选择特别重要。
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实现不同的检查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请根据描述选择合适的同位素:(1) 某患者需要进行肾功能检查,应使用哪种放射性同位素?(2) 用于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哪种?(3) 用于癌症治疗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哪种?(4) 用于心脏血流显像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哪种?解答:(1) 抗血小板药物:选择技术指标为α放射源;(2) 陶规与权且品:选择技术指标为β放射源;(3) 未加热熟食:选择技术指标为γ放射源;(4) 冷冻熟食:选择技术指标为γ放射源。
2. **化学放射性反应的方程式**: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反应,请写出相应的方程式:(1) 锕系元素232Th衰变成放射性同位素206Pb;(2) 铀元素235U发生裂变反应;(3) 镭元素226Ra衰变成放射性同位素222Rn;(4) 钚元素239Pu经过一系列衰变转变为稳定同位素。
解答:(1) 232Th → 206Pb + 4He;(2) 235U + n → 139Ba + 94Kr + 2n;(3) 226Ra → 222Rn + 4He;(4) 239Pu → 207Pb + 4He。
3.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计算**: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到原有核素活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放射性同位素,请计算它们的半衰期:(1) 钠元素22Na的半衰期为2.6年;(2) 铀元素238U的半衰期为4.5亿年;(3) 铅元素210Pb的半衰期为22.3年;(4) 钴元素60Co的半衰期为5.27年。
解答:(1) 2.6年;(2) 4.5亿年(注:9个单位为亿);(3) 22.3年;(4) 5.27年。
最新核药物练习题
![最新核药物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b44e4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2.png)
最新核药物练习题1.何谓核药物? 核药物可以分为哪几类?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何谓核药学? 在核药学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大事件? 他们对核医学有何影响?1、研究和应用医用放射性核素有那些特点?2、放化纯度和放射纯度的区别是什么?3、对医用放射性核素有什么要求?4. 什么是色谱法,它有哪几种?5.当发生器淋洗体积一定时,试述影响淋洗效率的主要因素。
6.试述氯胺T法的基本原理,缺点及改进方法。
7.药物动力学的模型有哪几类?8.放射性药物摄取的机制主要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9.如何评价放射性药物的质量和应用价值10.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如何进行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11.简述锝的化学性质和99T c m的核性质,为什么99T c m被广泛用于核医学诊断?12.简述99Tc m配套药盒的制备方法。
13.为什么在使用放射性碘药物前,一般须服用碘液。
14.试述同位素交换法制备放射性碘药物的原理。
15.对碘标记的受体显像剂有什么要求?16.简述锝的化学性质和的核性质。
为什么被广泛用于核医学诊断?17.标记的胶体和微粒主要有那几类?试述它们的备用方法和途径。
19.为什么在使用放射性碘的药物前,一般需服用碘液?20.试述几种常用的放射性碘的核性质及它们的主要用途。
21.试述同位素交换法制备放射性碘药物的原理,并以热压同位素交换法为例说明之。
22.放射性碘标记蛋白的基本反应是什么,常用有哪几种方法?它们的作用原理和特点是什么?23.受体,配体的概念24. 抗体,抗原的概念25. 受体和配体结合,抗体和抗原结合的摄取机理26.何为放射性核素发生器?简述其基本原理和特点27.比较Mo-Tc,Sn-In,和Ge-Ga发生器的主要性能和途径28.比较竞争免疫分析和非竞争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
29比较SPECT法和PET法的优缺点。
30.简述受体的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的基本原理。
31.为什么要进行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如何进行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33.试述几种常用的放射性碘的核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放射化学试题库及答案
![放射化学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e4636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d.png)
放射化学试题库及答案试题库及答案第⼀章1.放射化学是研究放射性元素及其衰变产物的化学性质和属性的⼀门学科,详述其所涉及的六个主要领域? P11放射性元素化学2核化学3核药物化学4放射分析化学5同位素⽣产及标记化合物6环境放射化学要详细描述2.放射化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放射性物质,简述其所具有的三个明显特点?P11.放射性2.不稳定性3.微量性3.放射化学科学发展史上有很多重要发现,其中有四个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简述这四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发现(包括年代、发现者及国籍等)?P2-5 1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的发现(1869年法国贝可放射性的发现,1898年波兰居⾥夫妇钍盐放射性发现与钋的发现)2实现⼈⼯核反应和发现⼈⼯放射性(1919年英国卢瑟福⼈⼯核反应和质⼦的发现,1934年波兰⼩居⾥夫妇⼈⼯放射性的发⽣,⽤化学的⽅法研究核反应)3铀核裂变现象的发现(1939年德国哈恩铀的裂变,1940年美国麦克⽶兰超铀元素的发现)4合成超铀元素和⾯向核⼯业(1945年美国第⼀颗原⼦弹,1952年美国第⼀颗氢弹)第⼆章4.列表阐述质⼦、中⼦和电⼦的主要性质?5.核物质是由⽆限多的质⼦和中⼦组成的密度均匀的物质,简述其两个主要特点?11①每个核⼦的平均结合能与核⼦的数⽬⽆关②核物质的密度与核⼦的数⽬⽆关6.简述A mX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Z NX:元素符号A:原⼦核的质量数Z:原⼦核中的质⼦数,也叫原⼦核的电⼦数N:原⼦核所含的中⼦数m:原⼦所带电荷数7.简述某核素的电荷分布半径及核⼒作⽤半径的测定原理及公式?电荷分布半径⽐核⼒作⽤半径⼩说明了什么?13-14电荷分布半径:测定原理:⾼能电⼦被原⼦核散射。
因为电⼦与质⼦之间的作⽤⼒是电磁相互作⽤,所以测得的是原⼦核中质⼦的分布,即电荷分布公式:13R r A= (r0≈1.2fm)核⼒作⽤半径:原理:π介⼦被原⼦核散射,因为介⼦与核⼦之间的相互作⽤⼒是核⼒,测得的是原⼦核中核⼒的分布,即核物质的分布。
放射化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放射化学与核化学基础
![放射化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放射化学与核化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f628f7c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a.png)
放射化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放射化学与核化学基础放射化学基础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答案(略)第二章放射性物质1.现在的天然中,摩尔比率238U :235U=138:1,238U 的衰变常数为×10-10年-1,235 U 的衰变常数为×10-10年-1.问(a)在二十亿(2×109)年以前,238U 与235U 的比率是多少(b)二十亿年来有多少分数的238U 和235U 残存至今解一: 0tN N e λ-=2352380238023523823823523513827:11t t t tN N e e N N e e λλλλ----==?= 保存至今的分数即 teλ-则238U :≈235U :≈解二:二十亿年内238U 经过了9102100.44ln 21.5410-?=?个半衰期 235U 经过了910210 2.82ln 29.7610-?=?个半衰期保存到今的分数: 0.30.44 238100.74f -?== 0.3 2.82235100.14f -?==二十亿年前比率23523823823513827:11tt U e U eλλ--=?=2. 把1cm 3的溶液输入人的血液,此溶液中含有放射性I o =2000秒-1 的24Na ,过5小时后取出1cm 3的血液,其放射性为I=16分-1。
设24Na 的半衰期为15小时,试确定人体中血液的体积。
(答:60升)解: 5小时衰变后活度: 1ln 2515020001587.4tI I e eλ---==?=秒人体稀释后1587.41660V =(1min=60s )5953600060V ml ml L ∴=≈= 3. 239Np 的半衰期是天,239Pu 的半衰期是24000年。
问1分钟内在1微克的(a) 239Np ,(b)239Pu 中有多少个原子发生衰变(答: (a)×1011; (b)×109)解: 623150110 6.02310 2.519710239N -?=≈?个原子 (a) ()()1511001 2.5197101 5.0710t t N N N e e λλ---=-=??-=? (b) 239Pu 的半衰期太长 t=1min 时 te λ- 1 0N N- 01/2ln 2t λ??= ??若 t 为1天,1 小时等,再求出平均数,则与题意有距离。
核医学练习题(附答案)
![核医学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0cdc6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3.png)
核医学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9题,每题1分,共79分)1.一般衰变发生在( )上。
A、中子B、分子C、原子核D、质子正确答案:C2.医用α 射线核素的外照射防护需要( )。
A、不需要特殊外照射防护B、混凝土C、塑料D、铅屏正确答案:A3.放射性核素敷贴器是指将一定( )的放射性核素,通过密封的方式制备而成。
A、吸收剂量与能量B、吸收剂量与半衰期C、活度与能量D、活度与半衰期正确答案:C4.外照射的防护主要是针对( )A、γ 射线B、质子C、α 射线D、β 射线正确答案:A5.医院在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前,下列情形应该组织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是( )。
A、医院新建核医学科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B、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C、开展放射性粒籽源植入治疗D、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正确答案:C6.对于控制区,在进出口及其它适当位置处设立( )规定的警告标志。
A、橙色的B、大的C、小的D、醒目的正确答案:D7.有关核医学的内涵,错误的是( )。
A、核医学分成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B、临床核医学按功能分为诊断核医学与治疗核医学C、核医学利用核素和核技术来进行基础生命科学并在临床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综合性交叉学科D、核医学是安全的,不需要防护正确答案:D8.公众的外照射剂量一般依靠测定环境剂量率和统计公众的( )来估算。
A、计数率B、性别C、停留时间D、污染水平正确答案:C9.一般来说,射线穿透能力排序正确的是( )。
A、α 粒子<γ 射线<β 粒子B、α 粒子<β 粒子<γ 射线。
C、γ 射线<α 粒子<β 粒子D、β 粒子<γ 射线<α 粒子正确答案:B10.植入粒籽源的患者出院后,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半衰期后前往医院取出粒籽源B、可自行评估辐射损伤C、日常活动时应尽可能远离家属,或者适当穿戴防护用品D、尽快融入正常生活正确答案:C11.下列表述最符合工作场所监测的目的是( )。
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5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第1课时 作业
![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5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第1课时 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973684fb84ae45c3b358c80.png)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1.下列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一些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放射性消除静电是利用射线的穿透作用B.利用射线探测机器部件内部的砂眼或裂纹是利用射线的穿透作用C.利用射线改良品种是因为射线可使DNA发生变异D.在研究农作物合理施肥中是以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解析】消除静电是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使空气导电,A错误.探测机器部件内部的砂眼或裂纹和改良品种分别是利用它的穿透作用和射线可使DNA发生变异,B、C 正确;研究农作物对肥料的吸收是利用其作示踪原子,D正确.【答案】BCD2.在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应该用α射线探测物体的厚度B.应该用α粒子放射源制成“烟雾报警器”C.医院在利用放射线诊断疾病时用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同位素D.作为示踪原子能研究农作物在各季节吸收肥料成分的规律【解析】由于α粒子的穿透能力很弱,所以无法用α射线探测物体的厚度,烟雾报警器是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α粒子的电离作用很强,故A项错误,B项正确.人体长时间接触放射线会影响健康,所以诊断疾病时应该用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同位素,利用示踪原子可确定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肥料和合适的施肥时间,故C项错误,D 项正确.【答案】BD3.联合国环境公署对科索沃地区的调查表明,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的轰炸中,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属中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贯穿力是常规炸弹的9倍,杀伤力极大,而且残留物可长期危害环境.下列关于其残留物长期危害环境的理由正确的是()①由于爆炸后的弹片存在放射性,对环境产生长期危害②爆炸后的弹片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③铀238的衰变速率很快④铀的半衰期很长A.①②B.③C.①④D.②④【审题指导】解答本题注意以下两点:(1)放射性元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长期危害环境”说明铀半衰期长.【解析】贫铀炸弹爆炸后,长期存在放射性污染,铀的半衰期很长,则C正确,A、B、D错误.【答案】 C4.对放射性的应用和防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不会有伤害作用B.核工业废料要放在厚厚的重金属箱内,沉于海底C.γ射线探伤仪中的放射源必须存放在特制的容器里,而不能随意放置D.对可能有放射性污染的场所或物品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解析】放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但也会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伤害,选项A错,正因为放射线具有伤害作用,选项B、C、D均是正确的.【答案】BCD5.近年来,γ刀已成为治疗脑肿瘤的最佳仪器,令人感叹的是,用γ刀治疗时不用麻醉,病人清醒,时间短,半小时内完成任务,无需住院,因而γ刀被誉为“神刀”.据报道,我国自己研制的螺旋式γ刀性能更好,即将进入各大医院为患者服务.则γ刀治疗脑肿瘤主要是利用了()A.γ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B.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本领C.γ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D.γ射线可以很容易地绕过阻碍物到达目的地【规范解答】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具有较高的能量,它的贯穿本领很强,甚至可以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但它的电离作用很小.γ刀治疗脑肿瘤时,通常是同时用多束γ射线,使它们穿透脑颅和健康区域在病灶处会聚,利用γ射线的高能量杀死肿瘤细胞,故正确的选项为A、C.【答案】AC6.在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应该用α射线探测物体的厚度B.应该用γ粒子放射源制成烟雾报警器C.医院在利用放射线诊断疾病时用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同位素D.放射育种中利用γ射线照射种子使遗传基因发生变异【解析】由于α粒子的穿透能力很弱,无法用其探测物体的厚度,故A错误;烟雾报警器是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而γ粒子的电离作用很弱,故B错误;人体长期接触放射线会影响健康,诊断疾病时应该利用半衰期短的同位素,故C错误;放射育种是利用γ射线照射种子改变遗传基因,故D正确.【答案】 D7.防止放射性污染的防护措施有()A.将废弃的放射性物质进行深埋B.将废弃的放射性物质倒在下水道里C.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员穿上铅防护服D.严格和准确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剂量【解析】因为放射性物质残存的时间太长,具有辐射性,故应将其深埋,A对、B错;铅具有一定的防止放射性的能力,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员穿上铅防护服,并要控制一定的放射剂量.故C、D对.【答案】ACD8.下列哪些应用是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A.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的漏油情况B.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利用探测器的测量,找出合理的施肥规律C.利用射线探伤法检查金属中的砂眼和裂纹D.给怀疑患有甲状腺病的病人注射碘131,以判断甲状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解析】利用射线探伤法检查金属中的砂眼和裂纹是利用γ射线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因此选项C不属于示踪原子的应用.【答案】ABD9.关于放射性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α射线使空气电离,把静电荷导走B.利用β射线照射植物的种子,使产量显著增加C.利用γ射线来治疗肺癌、食道癌等疾病D.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它的非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作为示踪原子E.利用β射线进行金属探伤【解析】α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应利用α射线的电离作用,A对;γ射线对生物具有物理化学作用,照射种子可使基因变异,可用于放射性治疗,β射线不具有生物作用,B错,C对;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放射性同位素带有“放射性标记”,可用探测器探测,D对;利用γ射线进行金属探伤,E错.【答案】ACD10.用高能8636Kr(氪)离子轰击20882Pb(铅),释放出一个中子后,生成了一个新核,关于新核的推断正确的是()A.其质子数为118B.其质量数为293C.其原子序数为118 D.其中子数为90E.其质子数为122【解析】核反应方程为20882Pb+8636Kr―→10n+293118X,新核质量数为293,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293-118=175.故正确选项为ABC.【答案】ABC11.用α粒子照射充氮的云室,摄得如图18-3-1所示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8-3-1A.A是α粒子的径迹B.B是α粒子的径迹C.C是α粒子的径迹D.A是新核的径迹E.C是质子的径迹【解析】α粒子轰击氮的核反应方程为42He+147N→178O+11H,入射的是α粒子.所以B是α粒子产生的径迹,质量大、电离作用强的新核178O,径迹粗而短,故A是新核径迹.质子电离作用弱一些,贯穿作用强,所以细而长的径迹是质子的径迹.所以正确选项为B、D、E.【答案】BDE12.有关放射性同位素3015P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15P与3014X互为同位素B.3015P与其同位素有相同的化学性质C.用3015P制成化合物后它的半衰期变长D.含有3015P的磷肥释放正电子,可用作示踪原子,观察磷肥对植物的影响E.3015P的半衰期与所处的状态无关【解析】同位素应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A错;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B 对;元素的半衰期与其所处的状态无关,C错E对;放射性同位素可作为示踪原子,故D对.【答案】BDE13.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射线可以改变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从而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可以进行人体的透视C.利用射线照射作物种子可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更优秀的品种D.利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答案 D解析利用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使空气分子电离,将静电导走,选项A错误;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不能用来进行人体透视,选项B错误;作物种子发生的DNA突变不一定都是有益的,还要经过筛选才能培育出优良品种,选项C错误;利用γ射线治疗肿瘤对人体肯定有副作用,因此要科学地控制剂量,选项D 正确.14.图1甲所示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所示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钢板内部伤痕的示意图,则图乙中的检查是利用了()图1A.α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三种射线都可以答案 C解析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能穿透钢板,所以金属探伤利用的是γ射线,选项C正确.15.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被用作示踪原子,主要是利用()A.放射性同位素不改变其化学性质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短得多C.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D.放射性同位素容易制造答案ABC解析放射性同位素用作示踪原子,主要是用放射性同位素代替没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参与正常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既要利用化学性质相同,也要利用衰变规律不受物理、化学变化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因此选项A、B、C正确,选项D不正确.16.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1)在核电站中,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应堆有三道防护屏障: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图3-3-1结合图3-3-1甲可知,安全壳应当选用的材料是________.(2)图乙是用来监测工作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当胸章上1 mm铝片和3 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结合图甲分析可知工作人员一定受到了________射线的辐射;当所有照相底片被感光时,工作人员一定受到了________射线的辐射.【解析】(1)核反应堆最外层是厚厚的水泥防护层.防止射线外泄,所以安全壳应选用的材料是混凝土.(2)β射线可穿透几毫米厚的铝片,而γ射线可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答案】(1)混凝土(2)βγ。
褚泰伟《应用化学基础》第十章 放射性药物化学
![褚泰伟《应用化学基础》第十章 放射性药物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4f90169bbb4cf7ec4bfed006.png)
锝血清蛋白 锝聚合血清蛋白
编辑版ppt
治疗或诊断 肾图、肾扫描 血溶量、胎盘
肺部疾病 肾上腺
心脏和心外血流比 镁代谢
钾的分布和代谢 胰腺
钠的分布和代谢 骨骼 骨癌
心血池、胎盘 肺部
10
放射性核素 Tc-99m
H-3 Xe-133 Tl-201
放射性药物
高锝酸钠
锝硫胶体
锝青霉素胺-乙酰唑 磺胺配合物
第十章 放射性药物化学
编辑版ppt
1
概述
一、用放射性核素诊断
体外诊断:放射性免疫法测抗原。
体内诊断:
1、用外部辐射源:如肺部透视,消化器官吞 入造影剂后透视。(主要用x射线,这里不 做讨论)
2、体内注射:向体内注射选择性地在受检器 官沉积的放射性核素。这种诊断是放射性 核素应用的最重要领域。
编辑版ppt
处理眼疾 肿瘤间照射 膀胱肿瘤 血溶量检测 血溶量检测、心肌梗塞等 甲状腺功能
肝
9
放射性核素 I-131
Kr-85 Mg-28 K-42 Se-75 Na-22 Sr-85 Sr-87m Tc-99m
放射性药物 邻碘马尿酸钠 碘血清白蛋白 碘大颗粒聚合白蛋白
碘化胆固醇 Kr-85 氯化镁 氯化钾
Se疍氨酸 氯化钠
■ 分子成像
、在体 特异性
编辑版ppt
13
分子探针
靶分子 含靶分子的肿瘤组织 分子探针 标记分子
编辑版ppt
14
1. 核医学和放射性药物 1.1 诊断核医学
放射性核素显像 • 单光子发射成像
相机 SPEC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核医学作业习题
![核医学作业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896728376baf1ffc4fad53.png)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核医学的定义是( )。
A.研究放射性药物在机体的代谢B.研究核素在脏器或组织中的分布C.研究核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D.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理论2.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 )。
A.同位素B.放射性衰变C.人工放射性核素D.放射现象二、多项选择题1.临床核医学包括( )。
A.显像诊断B.体外分析C.核素功能测定D.核素治疗2. 临床核医学应用范围( )。
A. 应用于临床各器官系统B.仅显像诊断C.仅在内分泌系统应用D.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三、名词解释1.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四、问答题1. 核医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一章核医学物理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同位素具有( )。
A.相同质子数B. 相同质量数C. 相同中子数D. 相同核能态2. 5mCi等于( )。
A. 185kBqB.1.85MBqC. 185MBqD.18.5MBq3.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
A.居里(Ci)B.希沃特(Sv)C.戈瑞(Gy)D.贝可(Bq)4. 18F的中子数为是( )。
A.10B.9C.18D.365. 在射线能量数值相同的情况下内照射危害最大的是( )。
A.α射线照射B. β射线照射C.γ射线照射D.γ和β射线混合照射6. 原子核是由以下哪些粒子组成的( )。
A.中子和电子B.质子和核外正电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和核外负电子7. 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核能态的一类原子,其名称为( )。
A.同位素B.原子核C.同质异能素D.核素8. 核衰变后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少2,是哪类衰变( )。
A.β-衰变B.α衰变C.γ衰变D.β+衰变9. 剂量单位贝可勒尔是( )。
A.照射量的单位B.剂量当量的单位C.放射性活度的单位D.半衰期的单位10. 设某核素的物理半衰期为6h,生物半衰期为4h,该核素的有效半衰期是( )。
A.2.4hB.6/4 hC.4/6 hD.2 h E、9 h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影响放射性核素有效半衰期的因素( )。
【核医学】放射性药物题
![【核医学】放射性药物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63185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9.png)
【核医学】放射性药物题1、放射性药物质量检测的内容不包含A、RCP分析B、细菌内毒素检测C、TR结构分析D、抗体浓度检测E、放射性活度测定C2、99mT c之因此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核素显像,是由于A、不发射能量太高的检查无效的γ射线B、半衰期6小时,相对短又能保证临床检查时间C、发射γ射线能量140keV,能用仪器在体外探测到D、纯γ射线,无A、β射线E、以上四项说法正确E3、以下对于放射性药物使用原则不正确的为A、哺乳期妇女慎用放射性药物B、几种同类放射性药物可供诊断检查用时,选辐射吸收剂量最小者C、对恶性疾病患者和小儿患者应用放射性药物要从严考虑D、采用必要促排和保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照射E、诊断检查时尽量采用先进的测量和显像设备C4、在临床工作中,99Mo-99mTc发生器淋洗时间间隔最好是A、12小时B、48小时C、间隔24小时D、越短越好E、越长越好C5、某女性甲亢患者,拟行131I治疗,询问病史包括A、甲亢治疗经历B、妊娠哺乳史C、既往史D、月经史E、以上都对E6、以下对于确定性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表现形式有白内障、再障、不育等B、通常存在剂量阈值C、剂量超阈值后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大D、该效应可致细胞结构与功能改变或致大量细胞被杀死E、以上均正确E7、哺乳期甲亢患者甲状腺显像以下错误的是A、甲状腺肿大B、腮腺影像相对较浅C、乳腺显像D、建设性甲状腺影像浓度增强E、以上都对而显像,甲状腺功能亢进,其摄取99mTcO4-增强,影像极浓,腮腺影像则相对淡E8、放射性核素显像不能提供的信息有A、不能提供较高特异的功能信息B、不能提供精确显示脏器、组织、病变的细微结构C、不能提供提供脏器病变的代谢信息D、不能提供动态、定量显示脏器、组织和病变的血流和功能信息E、不能提供基因、受体和细胞凋亡等信息B9、小儿使用放射性药物的原则以下不正确的为A、小儿所用放射性活度较成人少B、儿童可根据需要首先考虑选择其作为显像方法C、可根据年龄组粗略算用药量D、可根据体重算用药量E、6~15岁用药量为成人的60%~90%B10、对于医用放射性核素的制备以下不正确的为A、反应堆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发射β~粒子B、在反应堆中,用中子轰击靶物质,产生丰中子核素C、在加速器中,带电粒子轰击靶物质,产生贫中子核素D、医学中常用反应堆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如3H、89Sr发生器E、用于PET显像的放射性核素是反应堆生产的E11、某天99Mo99mT c发生器淋洗下来的洗脱液很少,其可能因素是A、负压瓶失去真空B、洗脱针未刺穿隔膜C、盐水通道断开D、洗脱针堵塞E、以上都对E12、放射化学纯度是指A、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活度占药物中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数B、即放射性核素的辐射度C、即放射性核素的活度D、特定化学结构的放射性药物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分数E、特定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的含量D13、SPECT显像中,衰减校正的最好方法为A、后校正法B、算数平均法C、根据物质密度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正D、正数和负数平均法E、几何平均法C14、在单光子脏器显像中,较理想、通常使用的放射性核素是哪项A、125IB、89SrC、99mTcD、32PE、131IC15、放射性药物的制备步骤以下正确的为A、添加某些物质进行制备以适应人体给药B、放射性核素通过化学转化成生物特定形式C、纯化去除化学和放射性核素杂质D、患者剂量分配及给药之前最终产物的质量控制E、以上都对E16、相关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放射性药物使用不正确的为A、育龄妇女要将检查时间安排在妊娠可能性不大的月经开始后的10天内进行B、哺乳期妇女慎用放射性检查C、必要时可参考放射性药物在乳汁内的有效半衰期D、在用药后的3个半衰期内停止哺乳E、原则上妊娠期禁用放射性药物D17、在99mTc盘标记MDP后,骨显像时发现所有患者肝脏显影,考虑原因可能是哪项A、肝脏恶性变B、标记的99mTc洗脱液99mT c4~含量较高C、标记的99mT c洗脱液中还原水解99mTc含量较高D、99mT c放射性浓度和比活度不够E、以上都不对C18、99mT c标记配套药盒时以下不正确的为A、配制MAA时应避免用力摇B、如果发现应为负压的配体药盒瓶盖漏气,则不能使用该药盒C、使用的99mT cO4-洗脱液放置时间不超过24小时D、加入Na-99mT cO4洗脱液后立即摇匀E、加入的99mT cO4-洗脱液的放射性活度、体积应符合说明书要求C19、延迟显像通常是指显像剂引入人体内后( )以后的显像。
核医学与放射防护作业题
![核医学与放射防护作业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aae390ee06eff9aff80716.png)
影像专业《核医学与放射防护》作业姓名:班级:
一、名词解释
1、临床核医学:
2、SPECT/CT:
3、代谢显像:
4、放射性核素治疗:
5、核医学:
6、PET-CT:
7、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8、放射性药物:
9、核素:
10 半衰期:
11 核衰变:
12受体显像:
13唾液腺显像:
14 放射性化学纯度:
15 放射免疫分析:
16 肿瘤标志物:
二、简答题
1、简述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原理以及治疗前准备事项。
2、肾动态显像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3、简述18F-FDG PET/CT显像的临床应用
4、简述131I治疗甲亢的原理以及治疗前准备事项。
5、骨静态显像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6、简述肿瘤糖代谢显像原理及适应症。
7 简述肿瘤骨转移放射性核素治疗原理及适应症。
8 简述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原理及临床应用。
9 简述肝胆动态显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10 简述肺灌注显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11 简述淋巴管显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12简述标记免疫分析主要临床应用。
《医用基础化学》作业(一)答案
![《医用基础化学》作业(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7c5b21482fb4daa58d4b2c.png)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一)(部分元素的原子量:H-1 O-16 C-12 S-32 Cl-35.5 N-14 Li-7 Na-23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一、填空:1.一种或几种物质以较小颗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叫做 分散系统 。
按照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统分为 分子分散系、胶体分散系、粗分散系 。
2.一步就完成的反应称为 元反应 ;通过多步骤完成的反应称为 复杂反应 。
3.产生渗透现象的必要条件是 半透膜存在以及膜两侧溶液渗透浓度不相等。
4.溶胶的三大基本性质是指 布朗运动、丁铎尔现象和电泳现象。
5.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温度、浓度的关系为Π=CRT ,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中 溶质质点数目成正比,而与 溶质性质 无关。
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散系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分散系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组成 B 、分散系包括均相体系和多相体系 C 、分散系可有液、固、气三种状态D 、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体系,称为胶体分散系 2.符号n 用来表示A 、物质的量B 、物质的质量C 、物质的量浓度D 、质量浓度 3.测得100mL 某溶液中含有8mg Ca 2+,则溶液中Ca 2+的浓度是( )。
A 、0.21L mol -⋅ B 、0.2m 1L mol -⋅ C 、2m 1L mol -⋅ D 、21L mol -⋅ 4.将12.5gNaCl 溶于水,配制成250mL 溶液,该溶液的质量浓度是( )。
A 、25g ·L1- B 、50 g ·L1- C 、0.05 g ·L1- D 、0.025 g ·L1-5.在下列4种渗透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 )。
A 、葡萄糖溶液B 、NaCl 溶液C 、KCl 溶液D 、蔗糖溶液6.用理想半透膜将0.02mol ·L 1-蔗糖溶液和0.02mol ·L 1-NaCl 溶液隔开时,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放射化学题PPT课件
![放射化学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c3a68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3.png)
.
1
S0U 238
6.02 1023 0.6931103 MT
1.32 1013 238 4.468109
12.4 Bq mg
S0Ra-226=3.7×1010Bq/g=3.7×107Bq/mg
210Po:1.66×1011Bq/mg,
.
2
例二:氚单位TU:表示每1018个氢原子中有一个氚原子。 某环境水样,经分析其浓度为5 TU/L,用Bq/L表示为多 少?
m3 cpm
.
23
解:闪烁室测定222Rn的浓度:
cRn Nk 2280 5013.2 29436 Bq m3
3h前氡的浓度:
cRn,0
cRnet
0.693 3
29436 e3.8224
30111Bq m3
进入闪烁室的氡的活度:
A cRn,0v闪 30111 500 106 15.06Bq
.
33
例十八:用反稀释法稀释含137Cs的待测样品,已知137Cs的
T1/2为30.17a,K值为1.32×1016,将质量为10mg铯稳定同位素加 到待测样品中,混合均匀后分离提纯一部分混合物,测其比活 度 sd 1.19109 B,q m则g 待测样品中的137Cs的质量为多少mg?
.
34
解:
k
ARa 1 e t1 v闪 n n0 et2
14.42 Bq m3 cpm
.
20
例十一:流气式氡源的活度为1200Bq(226Ra活度为 1200Bq ),空气流过该源,流量为1L/min,则流出 的气体氡的浓度为多少Bq/m3?
.
21
1、解 ARa=1200Bq,
则每秒有1200个222Rn原子产生,
化学放射性化学练习题放射性同位素和核辐射
![化学放射性化学练习题放射性同位素和核辐射](https://img.taocdn.com/s3/m/5dd378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6.png)
化学放射性化学练习题放射性同位素和核辐射化学放射性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化学元素或其化合物,它们通过核反应放出α粒子、β粒子、γ射线或中子等辐射。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化学性质但具有不同的核结构的同位素。
核辐射是指放射性核素衰变时所释放的粒子或电磁波辐射。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化学练习题来进一步了解化学放射性、放射性同位素以及核辐射的性质和应用。
1. 某种放射性同位素在12小时内经历了3次半衰期,初始含量为100克。
求经过12小时后该同位素的剩余量。
解析:半衰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该题中半衰期为4小时。
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经过3个半衰期,剩余量为初始含量的1/2^3,即100克 * (1/2^3) = 12.5克。
2. 某放射性同位素发射一种β负粒子,衰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新的同位素。
该同位素的原子序数和质子数分别是多少?解析:β负衰变意味着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同位素的中子数减一,质子数增一。
因此,新的同位素的原子序数比原同位素的原子序数增一,质子数比原同位素的质子数增一。
3. 已知同位素α衰变时所释放的能量为5 MeV,该同位素半衰期为1个小时。
求它的衰变常数和衰变速率常数。
解析:衰变常数与半衰期之间的关系为 T(半衰期) = ln(2)/λ,其中λ为衰变常数。
衰变速率常数可以表示为k = λN,其中N为同位素的数量。
根据题意可知,衰变常数λ = ln(2)/T = ln(2)/1 = ln(2)。
衰变速率常数k = λN = ln(2) * N。
4. 某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为10天,有1克的同位素经过30天后剩余多少?解析: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经过30天相当于经过3个半衰期。
剩余量为初始量的1/2^3,即1克 * (1/2^3) = 0.125克。
5. γ射线是具有极高的穿透能力,可用于杀死人体内的癌细胞。
为什么γ射线能杀死癌细胞,但对健康的细胞危害较小?解析: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方式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效应。
辐照化工专业 复习题与作业题
![辐照化工专业 复习题与作业题](https://img.taocdn.com/s3/m/1b294d9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9.png)
辐照化工专业复习题与作业题辐照化工专业复习题与作业题《高分子辐射化学》复习重点与作业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三章辐射计量学复习重点:1、掌控电离辐射的定义。
2、掌控辐射源的分类。
3、掌握荷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本质过程。
4、掌握高能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本质过程。
5、掌控吸收剂量、剂量率的定义及其单位和单位互算。
6、掌控剂量计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作业题:1、电离辐射就是指什么?涵盖哪些部分?2、电磁辐射化学和放射治疗化学的区别?3、荷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速度与作用方式的关系?第三章均二者体系中的电磁辐射生成复习重点:1、掌控动力学链长的定义。
2、掌握自由基聚合机理,包括基元反应、链增长速率的推导。
3、掌握阳离子聚合机理,包括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及链转移。
4、掌握阴离子聚合机理,包括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
5、掌握辐射聚合的特征。
6、掌控电磁辐射聚合反应动力学的通常表达式的推论。
7、介绍电磁辐射聚合反应动力学通常表达式的修正。
8、掌控电磁辐射生成机理的辨别。
9、掌控均二者本体电磁辐射生成的含义。
10、了解对甲基苯乙烯辐射聚合机理的认识过程。
11、了解清除剂测定kp。
12、介绍苯乙烯本体电磁辐射生成在适度潮湿和绝对潮湿下的机理的差异。
13、掌控均二者溶液电磁辐射生成的含义。
14、了解苯乙烯在低温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的辐射聚合。
15、了解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辐射本体聚合的工艺过程。
16、了解乙烯在四氯化碳中的辐射调节聚合。
作业题:1、解释动力学链长。
2、以下烯类单体适用于于何种机理生成?自由基生成、阳离子生成还是阴离子生成?并表明理由。
①ch2=chcl②ch2=chcn③cf2=cf2④ch2=chch3⑤ch2=ch(c6h5)3、叙述辐射聚合反应动力学中的三点假设。
4、简述辐射聚合机理的鉴别中清除剂效应。
5、详述水对离子机理的影响及其遏制机理。
第四章辐射固相聚合备考重点:1、掌握辐射固相聚合的基本原理。
放射性药物的制备
![放射性药物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3a3a614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a.png)
放射性药物的制备放射性药物除以放射性核素的无机化合物形式出现外,大多数是以放射性核素与配体结合的形式存在。
因此,放射性药物的制备一般包括3个步骤:生产放射性核素、合成配体、放射性核素与配体的结合(配体的标记)。
一、放射性核素制备放射性药物的放射性核素有两个来源:基本来源与次级来源。
基本来源是利用核反应堆或者加速器直接生产的放射性核素;次级来源是从放射性核素发生器装置间接获取的放射性核素。
(一)基本来源1. 核反应堆生产:利用核反应堆强大的中子流轰击各种靶核,吸收中子后的靶核发生重新排列,变为不稳定的(放射性的)新核素。
这些核反应可分别用符号(n,p)、(n,α)、(n,γ)以及(n,f)表示。
n为中子,p为质子,α为α粒子或氦核,γ为γ射线,而f表示裂变。
对核医学应用来说,(n,γ)和(n,f)反应是核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最重要的核反应。
表8-1列出核反应堆生产的部分医用放射性核素。
核反应堆生产的放射性核素优点是:能同时辐照多种样品;生产量大;辐照时间操作简单等。
缺点是:多为丰中子核素,通常伴有β-衰变,不利于制备诊断用放射性药物;核反应产物与靶核大多数属同一元素,化学性质相同,难以得到高比活度的产品。
表8-1 核反应堆生产的部分医用放射性核素)核反应放射性核素半衰期(T1/23H 12.3 a 6Li(n,α)3H14C 5730 a 14N(n, p)14C32P 14.3 d 31P(n,γ)32P51Cr 27.7 d 50Cr(n,γ)51Cr89Sr 50.5 d 88Sr(n,γ)89Sr99Mo 2.75 d 98Mo(n,γ)99Mo125I 60.1 d 124Xe(n,γ)125I131I 8.04 d 130Te(n,γ)131I153Sm 4 6.7 h 152Sm(n,γ)153Sm186Re 90.6 h 185Re(n,γ)186Re198Au 2.30 d 197Au(n,γ)198Au 2. 加速器生产:回旋加速器是通过电流和磁场使带电粒子得到加速,以足够的能量克服原子核势垒,引起不同核反应,生成多种放射性核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化学作业
201411152083 盛珂旸
1.名词解释: 放射性核素,放射性纯度,放射化学纯度,比活度
放射性核素:原子核自发地发射粒子(α、β等)、γ 光子或俘获核外电子后发射 X 射线的现象称为放射性,具有这种性质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纯度:又称放射性核素纯度。
指在含有某种特定放射性核素的物质中,该核素的放射性活度与物质中总放射性活度的比值。
X 放射性纯度=A x /A 总×100%
放射化学纯度(radiochemical purity ):指在一种放射性核素产品中,以某种特定化学形态存在的这种放射性核素的百分含量。
比活度(specific activity ):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活度。
2.测得一 Na 131I 口服液的放射性活度为 740MBq ,已知 131I 的半衰期为 8.04 天,问 3 天后该样品的放射性活度为多少?
λ≈λ=693.02ln 2/1T
N dt dN A λ=-=
q MB 572e
A e A A t T 2ln -0t 02/1≈⨯==λ-
3.试计算 1GBq ,体积为 10ml 的高锝[99mTc]酸钠注射液中高锝酸钠的浓度
2/118A 2/1A 23A A A MAT 104.2N 693.0A MT m )106.02(N M N -⨯=⋅=⨯==L /mol 1020.5V
n c mol 1020.5693.01002.6360002.6102ln N T A N N n 911239A 2/1A --⨯==⨯≈⨯⨯⨯⨯=⋅⋅==
4.对医用放射性核素有什么要求?其来源主要有哪几种?
要求:
(1)适宜的射线种类和能量(2)适宜的半衰期(3)毒性小
(4)比活度和放射性纯度高(5)放射化学纯度高
(6) 廉价、方便、易得
来源:
1.反应堆生产医用放射性核素
(1)(n,γ)反应(2)(n,p)(n,α)反应
(3)次级核反应:利用(n,p)(n,α)反应产生的p,,α或反冲核与靶子物发生次级核反应。
2.加速器生产医用放射性核素
3.核燃料后处理获得放射性核素
4.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5.下列医用放射性核素,哪些是反应堆制备核素?哪些是加速器制备核素?
131I, 125I, 123I, 18F,153Sm, 11C, 201Tl, 111In
反应堆:131I, 125I,153Sm,18F
加速器: 111In,18F,1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