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中国房颤疾病流行病学,危害与治疗现状
房颤与心律失常治疗现状概要
10. 依布利特
(1) 依布利特为静注复律药物
1mg/iv/10min,观察10min,不中止AF给第二剂 1mg/iv/10min
体重<60kg者,按0.01mg/kg/10min iv,可重复一次
(2),应心电监护4h,由有经验的医生应用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六分。
(2) 急诊终止发作
① 无脉搏VT/VF,多形性VT需立即电复律或除颤 ② 血流动力学稳定单形性持续性VT可选药物中止
(3) 远期防治
① ICD、药物 ICD优于药物 ② 消融、手术 各有适应范围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六分。
4. 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和治疗评价 (用于急性中止)
(1) 利多卡因(IB类)
11. 多非利特
(1) 为口服复律药物
(2) 剂量按肾功能状态计算
肌酐清除率 >60ml/min 0.5mg Bid
肌酐清除率 40-60ml/min 0.25mg Bid
肌酐清除率 20-40ml/min 0.125mg Bid
肌酐清除率 <20ml/min
禁用
(3) PAF转复律 75%左右
TdP发生率 3%左右
分组:① Sotalol 320mg/d; ② 奎尼丁+维拉帕米480mg+240mg/d;
③ 安慰剂
结果:维持窦律一年者,Q+V占61%,S为51%,pl 23% Tdp S 占2.3% Q+V占 0%
结论:Q+V优于Sotalal 和安慰剂 (Europ. H. J. 2004:25:1385-1394)
药物是首选方案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六分。
3. 转复AF的药物
房颤药物治疗现状与展望
房颤药物治疗现状与展望作者:王蕴强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36期[摘要]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越来越高。
自1909年人类认识心房颤动以来,心房颤动的治疗经历了仅着眼于转复心房颤动本身的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直流电转复以及外科迷宫手术等单一治疗,发展到针对心房颤动的病理基础、离子通道、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治疗。
治疗方式、方法、途径与以往比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虽然近年来房颤的射频消融有了飞速发展,但药物治疗仍然是一线治疗,有时甚至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射频消融;展望[中图分类号] R54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c)-0016-02心房颤动是一种老年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在小于55岁人群中患病率为0.1%,大于80岁的人群中增加到10%[1]。
在已诊断心房颤动的患者中,45%患者是大于 75岁的高龄老年患者,到2050年将约有一半的心房颤动患者超过80岁。
相关研究报告提示,心房颤动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2]。
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
虽然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发展很快,但药物仍是心房颤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遗憾的是,在心房颤动药物治疗方面仍存在很多误区。
本文就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的现状与今后的发展做一综述。
1 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大多数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规律,早期病变范围局限,病情较轻容易控制,但病情迁延后,病变会增多、扩散,此时再控制难度就会加大,甚至难以控制。
心房颤动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正是符合这个规律。
其机制为:(1)心房颤动的诱发因素,快速发放冲动的心房病灶,心房扑动或房速的蜕变;(2)发生心房颤动的条件,心房扩大,心房越大,越易发生心房颤动;(3)有发放冲动的心房局部病灶;(4)心房基质不均一性,引起多子波折返激动[3]。
目前认为,大部分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及部分持续性或慢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皆属于自律性增高的局灶起源性心房颤动;而部分的阵发性及部分持续性及慢性心房颤动为心房内、肺静脉、腔静脉局部微折返机制所致。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及进展-精品医学课件
2、心室率控制
.
控制心室率方法
• 药物
– 钙拮抗剂(硫氮卓酮、维拉帕米) – 阻断剂( 倍他洛克、比索洛尔、艾司
洛尔) – 洋地黄(西地兰、地高辛)
• 非药物
– 房室结消融 + 起搏器植入
AFFIRM Study
• 共入选4060例患者(>65y),平均随访3.5年 • 心室率控制组:
Framingham研究
30
20
%
10
0
50–59
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
房
AF 发生率
颤
和
脑
卒
中
发
生
率
的
60–69
70–79
80–89
关
年龄 (岁)
系
Wolf et al. Stroke 1991;22:983-988.
房颤、高血压与脑卒中
房颤
房颤+高血压
1/6的中风归因于房颤
Framingham Study
•症状的缓解
优 •心功能改善
点
•运动耐量提高 •预防血栓
窦性心律 优点
缺 •维持困难 •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
点用
房颤的节律治疗
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普罗帕酮(心律平) • 莫雷西秦
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胺碘酮 • 伊布利特 • 索他洛尔
药物维持窦律的问题
• 疗效差 (复发率 30-60%/年) • 副作用
Rivaroxaban(利伐沙班) Apixaban(阿哌沙班 ) LY517717 YM150 DU-176b Betrixaban TAK 42
VIIIa IXa Va AT
房颤2018指南
4.2 病理生理学机制
多种因素参与AF的发生、发展,AF的发作需要触发因 素,其维持需要相应的基质;
4.2.1 心房重构 4.2.2 自主神经系统 4.2.3 遗传学基础 4.2.4 其他
4.2.1 心房重构
房颤的自然病程是一种畸形秀疾病,常由阵发性房颤 向持续性房颤进展。
定情况下,可自发产生快速电活动导致房颤的发生。
肺静脉异常电活动触发/驱动房颤是近年来被公认的房颤重 要发生机制,是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此奠 定了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治疗房颤的理论基础。
4.1.2 维持机制
AF的维持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多个理论假说:
1. 多发子波折返:房颤时心房内存在多个折返形成的子波,这些子波 并不固定,而是相互间不停的碰撞、湮灭、融合,新的子波不断形 成;
1.前言
本指南由CSPE(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 CSA(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国 内相关专家在吸收美国和欧洲指南精神的前提下,结 合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形成了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
2.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2.1 房颤的流行病学
尚健慧
源“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
1.前言 2.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3.房颤的分类 4.房颤的发生机制 5.房颤的临床评估 6.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管理 7.房颤的卒中预防 8.心室率控制 9.节律控制 10.房颤的外科和杂交手术治疗 11.特殊人群的房颤消融治疗 12.急性房颤的治疗 13.起搏治疗与房颤 14.尚待研究明确的重要临床问题
永久性房颤
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放弃恢复或维持窦律的一种类型,反应了 患者和医生对于房颤的治疗态度,而不是房颤自身的病理生理 特性,如重新考虑节律控制,则按照长程持续性房颤处理
中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
器械治疗
对于不适合药物治疗的患 者,可以考虑使用器械治 疗,如左心耳封堵术等。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有助于降低房颤患者发 生血栓的风险。
常用抗凝药物介绍
华法林
一种传统的抗凝药物,通过抑制维生 素K来发挥作用,价格较为便宜,但 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
利伐沙班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直接抑制凝血因 子Xa,疗效稳定且不需要频繁监测凝 血指标。
06
展望未来
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
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发
远程医疗和智能化监测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房颤 抗凝治疗的新型药物正在研发中,这 些药物可能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低的 副作用。
借助远程医疗和智能化监测技术,可 以实现对房颤患者的远程管理和实时 监测,提高治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精准医疗技术的应用
病等,以降低复发率。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房颤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 力,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和预防复发。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中国房颤患者数量庞大,且呈逐 年上升趋势。据统计,目前约有 数百万房颤患者,且每年新增病 例众多。
患者分布
房颤患者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 特别是大中型城市,这与城市化 进程、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 改变等因素有关。
诊断与治疗现状
诊断情况
目前房颤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和医生的临床经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 创性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也被广泛应用于房颤的诊断。
中国房颤0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中国房颤患者的现状 • 抗凝治疗的方法与药物 • 中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挑战与对策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 展望未来
房颤:目前的认识及治疗2018指南01
小结
1、房颤的分类有4类。 阵发性房颤、持续பைடு நூலகம்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 2、房颤早期治疗。
控制心室率改善症状和卒中风险评估指导下 的抗凝治疗。 3、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4、房颤心室率控制的目标及药物的选择。 5、房颤的预防建议
谢谢
房颤的早期处理
1.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联合用药,只能 在患者不适合应用口服抗凝药的情况下作 为一种替代治疗方式,而不是对存在高度 出血倾向的患者用以替代口服抗凝药。
2.房颤复律后的抗凝治疗,以往的指南对 此没有明确界定。新指南认为凡是有卒中 和房颤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复律之后无 论其是否能够维持正常窦律,都应长期坚 持服用抗凝治疗。
2、对于新置入支架,有抗凝指征,但出血风险大于缺血风 险,建议氯吡格雷+抗凝双联替代1月的三联。
3、对于ACS,如果有抗凝指征,且冠脉缺血风险高而出血 风险不高,应进行大于1月,不超过6月的三联治疗。
4、对冠心病稳定期(心梗和PCI术后1年),可单用抗凝药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卒中后患者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是否使用 抗凝药,取决于梗死面积大小和 卒中的严重程度。 目前推荐的抗凝方法是:1-3-6-12 天原则。
房颤的抗凝治疗
1、如无NOAC的禁忌,可首选NOAC,也可选用华法林抗凝 2、应用华法林时,应密切监测INR,控制INR 在 2.0-3.0 之间 3、瓣膜型房颤患者应首选华法林进行抗凝。 4、不推荐单独抗血小板药物用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 的预防。(III类推荐,分歧大)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老年人
1.阵发性房颤 2.持续性房颤 3.长程持续性房颤 4.永久性房颤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 (>&・
・ 论著 ・
专业医院随访系统,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科研的好帮手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址http://www.hcrm98.com/,QQ群54524269
周自强9 胡大一9 陈捷9 张仁汉9 李奎宝9 赵秀丽
9 9 【 摘要】 9 目的9 了解中国目前心房颤动 ( 房颤) 患病率、 并发症以及服药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奠 定基础。方法9 选取 &( 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 在人群中 进行以房颤为 主 要 内 容 的 心 血 管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并 统 计 结 果。结 果 9 中 国 房 颤 患 病 率 总 患 病 率 %: ;;< , 标准化率为 %: =&< 。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男性病人房颤患病率高于 女性 ( %: >< 比 %: ;< , ! ? %: %&@ ) 。所有房颤病人中瓣膜型、 非瓣膜型及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 &$: >< , =A: $< 和 $&: >< 。房颤病人中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 房颤病人脑卒中率明显高于非 房颤人群 ( &$: &< 比 $: @< , ! B %: %& ) 。服 药 情 况 华 法 林 为 &: ;< , 阿 司 匹 林 为 @;: >< , 洋地黄为 @;: >< , 年龄、 性别、 病因分组等均和国外相关资料 ! 受体阻滞剂为 $(: =< 。结论9 中国房颤患病率, 趋势接近, 脑卒中发病率高, 但服药情况十分不理想, 需要加强对房颤的控制。 【 关键词】 9 心房颤动; 9 流行病学; 9 脑血管意外 !" #$%&#’%()(*%+,) -./0#1 (2 ,3/%,) 2%4/%)),3%(" %" 56%", 9 9 "#$% "&’(&)*+ ! ,#% ,)’-&,.#/0 1&2, "#304 52*’6)*,78 9:&’;)<,"#3$ =&:’>&: ! ?2@&*+ .)AB&<><+- ,2C)ADE2*D <F !2<C>2GH #<HC&D)> ,!2I&*+ %*&J2AH&D-,?2&@&*+ KLLLMM ,.6&*) .<AA2HC<*B&*+ ):D6<AH:#% ,)’-&,/E)&>:62)AD2 +N’&OO: <A+ 【 !4-3/,+3】 9 748#+3%0# 9 C8 DE84 1./ 6F00/E1 G0/H+-/E6/ 8I +10,+- I,J0,--+1,8E( KL ) ,E M.,E+ +EN 68E10,JF1/ 18 IF01./0 M.,E/O/ O1FN,/O 8E KL ,E IF1F0/: 9#36(&- 9 !/ 6.8O/ &( E+1F0+- G8GF-+1,8EO I08* &( N,II/0/E1 G08H,E6/O +608OO M.,E+: PO,E3 ,E1/0E+1,8E+- O1+EN+0N,Q/N */1.8NO,4/ G/0I80*/N +E /G,N/*,6+O1FNR 4.,6. 4+O *+,E-R 8E KL: :#-.)3- 9 C./ 60FN/ 0+1/ 8I G0/H+-/E6/ 8I KL ,E M.,E+ ,O %: ;;< ,4.,6. ,1 ,O ,E60/+O,E3 4,1. +3,E3: C./ G0/H+-/E6/ ,O .,3./0 ,E */E 48F-N J/ %: =&< +I1/0 J/,E3 O1+EN+0N,Q/N: K-O8, : K*8E3 +-- 1./ KL 6+O/O,H+-HF-+0,E8EH+-HF-+0,+EN -8E/ 1.+E ,E 48*/E( %: >< HO %: ;< ,! ? %: %&@ ) KL 4/0/ &$: >< , =A: $< ,+EN $&: >< 0/OG/61,H/-R: SO6./*,6 O108D/ 4+O 1./ *8O1 I0/TF/E1 1RG/ O//E +*8E3 KL 6+O/O +EN 1./ O108D/ 0+1/ +*8E3 6+O/O 4,1. KL 4+O O,3E,I,6+E1-R .,3./0 1.+E 1.+1 4,1.8F1( &$: &< HO $: &< ,! B %: %& ) : 5("+).-%("- 9 C./ G0/H+-/E6/ 8I KL ,E M.,E+,4./1./0 6-+OO,I,/N JR +3/,3/EN/0 80 6+FO/,,O O,*,-+0 18 1./ 0/OF-1O I08* 81./0 68FE10,/O,/OG/6,+--R U801. K*/0,6+ +EN )F08G/: C./ ,E6,N/E6/ 8I O108D/ +*8E3 KL 6+O/O ,O 0+1./0 .,3. ,E M.,E+: V84/H/0,G+1,/E1O 4,1. KL 48F-N E81 -,D/ 18 1+D/ 1./ E/6/OO+0R */N,6,E/: C./0/I80/ ,1 ,O +NH,O+J-/ 18 /EI806/ 1./ 68E108- 8I KL: !/ 4,-- 68E1,EF/ 18 N8 1./ I8--845 FG ,E 1./O/ G8GF-+1,8EO: 【 ;#1 <(/&-】 9 K10,+- I,J0,--+1,8E; 9 )G,N/*8-83R; 9 M/0/J08H+O6F-+0 +66,N/E1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精解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精解指南围绕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临床评估、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心室率控制、急诊处理、综合管理等七个方面,重点收集和引用亚洲、国内临床研究及人群队列研究的成果与数据,使指南更适用于中国房颤患者群体,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如根据2014-2016年我国的房颤流调结果,结合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估计我国约有1200万房颤患者。
因约1/3的患者不知晓患有房颤而漏诊部分阵发性房颤,我国实际房颤患者数应该高于上述估算。
1、房颤的分类根据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以及转复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难易程度和治疗策略选择,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持久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
指南用持久性房颤取代既往根据字面直译的“长程持续性房颤”,并对永久性房颤给出了一些客观的定义,包括“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能性小,房颤持续10~20年以上,心电图显示近乎直线的极细小f波;或心脏磁共振成像显示左心房纤维化面积占左心房面积的30%以上”。
2 、房颤筛查筛查是房颤早诊早治的重要手段。
✓推荐对于年龄≥65岁的人群,在就医时可考虑通过脉搏触诊或心电图进行房颤的机会性筛查(Ⅱb,A);✓年龄≥70岁的人群,可考虑通过定期或连续心电监测进行房颤的系统性筛查(Ⅱb,A);✓推荐具有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的患者常规程控时应评估心房高频事件,并明确房颤诊断(I,C);✓对未诊断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可考虑在1年内完成每3个月1次,每次至少7天,累计超过28天的心电监测以进行房颤筛查(Ⅱb,C)。
3、卒中风险评估年龄是卒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研究显示:➢年龄≥50岁的亚洲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即开始增加。
➢年龄55~59岁、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亚洲房颤患者与合并一个危险因素患者的卒中风险相似,➢65~74岁、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与合并2个危险因素患者的卒中风险相似,并发现年龄>55岁的亚洲房颤患者服用口服抗凝药(OAC)可显著获益。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完整版)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完整版)一、前言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以来,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心律学会(European 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ECAS)等组织撰写的《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EACTS》及由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欧洲心律协会(European Heat Rhythm Association,EHRA)、亚太心律学会(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APHRS)等组织撰写的《2017 HRS/EHRA/ECAS/APHRS/ SOLAECE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catheter and surgical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的发表,集中展示了在房颤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
在此基础上,由CSPE和CSA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吸收美国和欧洲指南精神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形成了《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现予发表,旨在提供新的学术信息和规范对房颤的全程管理。
二、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及危害1.房颤的流行病学(1)房颤的患病率:(2)房颤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医疗负担:2.房颤的危害(1)脑卒中及血栓栓塞:(2)心衰:(3)心肌梗死:(4)认知功能下降、痴呆:(5)肾功能损伤:三、心房颤动的分类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按照房颤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进行分类已成为共识[17,18],该分类方法有助于指导房颤的临床管理,一般分为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长程持续性房颤(long-standing persistent AF)、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4类,其定义见表1。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
房颤的临床评估
3、实验室检查
重点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全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甲亢是房颤的重要 原因之一。
4、影像学检查
1)经胸超声心动图:房颤患者均应行TTE检查以指导治疗。
2)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TEE是监测左心房血栓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的检查,常用于指导房颤复律和射频消融治疗。
3)胸片:有助于发现可能与房颤相关的器质性心、肺疾病。
4)CT或 MRI:多排CT心房成像可观察整体心脏结构的相关性,明确心房、 心耳的大小、形态,与肺静脉的解剖关系等,对指导房颤的消融治疗有重要意义。 脑部CT 或MRI检查,以检出卒中、指导急诊和长期抗凝治疗的决策。
房颤的卒中预防
血管疾病是指心肌梗死、复合型主动脉斑块以及外周动脉疾病
CHA2DS2-VASc积分≥2 分的男性或≥3分的女性房颤 患者血栓事件的年发生率较高, 抗凝治疗带来的临床净获益明 显。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提 示,积分≥1分的男性或≥2 分的女性房颤患者服抗凝药物 亦有较明显的临床净获益。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2018
流行病学
截至2010年,全球房颤患者估测约3350万例.年龄校 正后患病率为男性0.60%、女性0.37%。40岁以上者 房颤患病终生风险分别为男性26%和女性23%。房颤 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加,且各年龄段 男性均高于女性. 我国在>80岁人群中发病率高达7.5 %。
5)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CMRI可详细评估左心房的形态和功能,评估左 心房壁消融损伤程度.延迟增强MRI可用于评估房颤患者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预 测房颤消融成功率。
心房颤动:2018 简洁版
1
卒中/TIA/血栓栓塞(S) 2
血管疾病(V)
1
年龄65-74岁(A)
1
总分
性别(女性)(Sc)
1
6
总分
9
推荐采用CHA2DS2-VASc评分(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危险评分),抗栓治疗策略的方案:评分
男性0分,女性1分不需要抗凝治疗;男性1分、女性2分可以抗凝治疗;男性≥2分、女性≥3分必须抗凝
联合氯吡格雷75mg qd,或者阿司匹林75-325mg qd (此时疗效者拒绝接受 口服抗凝药物时,应当考虑抗血小板治疗,使用阿司匹林75-100mg
联合氯吡格雷75mg qd,或者阿司匹林75-325mg qd (此时疗效更差)。
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五页。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pínɡ ɡū)(HAS-BLED评分)
年龄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步增加,且发病率各年 龄段男性均高于女性)。
房颤导致患者死亡主要原因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及脑卒中。
第二页,共七十五页。
心房颤动的分类(fēn lèi)
阵发性房颤:发作后7天内能够自行或者干预后终止的房颤,其发作频率不固定。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房颤。 长程持续性房颤:持续房颤超过12个月的房颤。 永久性房颤:特指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放弃恢复或者维持窦性心律的一种房颤类型。(反应医生和患者对于房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
房颤的临床评估
• 2014欧洲心律协会(EHRA)心房颤动的症状分类
2021/6/10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房颤的临床评估
• 所有房颤患者初始评估时,均应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 来评估心脏结构、心房大小、左心室收缩功能、是否有附壁血栓等, 从而指导临床治疗(Ⅰ,C)
心室率控制
• 房颤心室率控制包括急性心室率控制和长期心室率控制。房颤患者的 最佳心室率控制目标值尚不明确,需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合并症、心功 能状态等情况个体化地确定。宽松心室率控制(静息心率<110次/min) 可作为心室率控制的初始心率目标(Ⅱa,B)
• 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直接同步电复律(Ⅰ,B)。血流动力学不 稳定或LVEF显著降低的患者,可考虑静脉使用胺碘酮以急性控制心室 率(Ⅱb,C)
• 年龄>75岁或有高脑卒中风险的患者也可行长程心电监测以明确房颤 的检出(Ⅱb,B)
2021/6/10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预防
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评估 • 对所有房颤患者应用CHA2DS2-VASc积分进行血栓栓塞危险评估(I,A) • HAS-BLED评分能很好地预测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CHA2DS2-VASc评分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预防
抗栓药物选择 • 在抗凝药物选择中,若无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使用禁忌,可
首选NOAC,也可选择华法林(I,A) • 不推荐单独的抗血小板治疗用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预防(Ⅲ,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4% 0.60%
0.28% 0.1%
≥ 50 yrs, USA (CHS), single ECG ≥ 65 yrs, UK, single ECG ≥ 60 yrs, Netherlands, single ECG & medical record ≥ 50 yrs, UK, single ECG ≥ 55 yrs, Netherlands, single ECG ≥ 35 yrs, USA, medical record ≥ 50 yrs, UK, single ECG Review results ≥ 60 yrs, Australia, triennial survey ≥ 40 yrs, Japan, single ECG ≥ 60 yrs, Hong Kong, single ECG ≥ 35 yrs, main land, China, single ECG ≥ 35 yrs, Denmark, single ECG 25 - 64 yrs, west German, single ECG ≥ 15 yrs, India, single ECG
中国有800万房颤患者
中国房颤患病率为0.77%-1.03%
0.77%
0.65%
1.03%
0.77%
粗患病率 经年龄调整的患病率
中国14个自然人群 抽样人群年龄≥30岁
(n=29 079)
粗患病率 经年龄调整的患病率
中国10个城乡社区 抽样人群年龄≥35岁
(n=19 363)
基于中国人口数,当前年龄≥30岁人群中房颤患者数高达420万
J Epidemiol 2008; 18(5) 209-216
Biomed Environ Sci, 2013; 26(9): 709-716
7
在中国,房颤患病率随年龄急剧上升
房颤患病率(%) 房颤患病率(%)
中国14个自然人群房颤调查 (n=29 079)
15 12.16
10
5 0
0
年龄(岁)
中国10个城乡社区房颤调查
(n=19 363)
5 女性 男性
4
3.34
3
2
2.73
1 0.29
0
0
35-39 40-49 50-59 60-69 ≥70
年龄(岁)
↑1岁,↑10.4%房颤风险(P<0.001) ↑10岁,↑116%房颤风险(P<0.001)
J Epidemiol 2008; 18(5) 209-216
8
Biomed Environ Sci, 2013; 26(9): 709-716
Chest. 2015 Jan;147(1):109-19.
10
预计2050年前中国房颤患者数急剧上升,远远大于美国
成人房颤患者数(×1000) 成人房颤患者数(×1000)
6000 5000
男性
6000
2050
5000
女性
中国 美国
4000
4000
3000
2025
3000
2050
2000 1000
在中国,房颤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房颤患病率(/100人)
2001-2012年云南省医保数据(n=471,446年龄≥20岁人群)
0.30
0.25
0.2
0.20
0.18
0.15
0.14
0.1
0.10
0.08
0.06
0.05 0.01 0.01 0.02 0.02 0.03 0.04
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 在欧盟和美国,约1/4的中年人将 罹患房颤。
• 估计在2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房 颤的患病率约为3%,且患病率随着 年龄及合并症的增加而升高;
• AF患病率的增加与甄别技术的提高 有一定关系。
1.Kirchhof P et al, Eur Heart J 2016;
房颤所导致的心血管发病率及死亡率偏高
左室功能 20%-30%的房颤患者合并有左室 障碍及心 功能障碍。 衰
认知功能 下降及血 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下降及血管性痴呆加重 在已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中 仍常见。大脑白质病灶在房颤患 者中较常见。
房颤的患病率
5.5%
5.4% 5.1%
3.7%
3.0% 2.8% 2.4%
1.5% 1.3%
1.3%
年
10年间中国房颤年患病率上升了20倍(0.01→0.20/100人)
Chest. 2015 Jan;147(1):109-19.
中国60岁以上人群的房颤终生风险大于西方人群
女性
中国研究(n=222,773) Rotterdam研究(n=4049)
男性
中国研究(n=247,752) Rotterdam研究(n=2758)
40
30 22.422.3
20
26 22.1
30.3 21.1
35.8 18.3
40
30 23.3
20 17.3
32.5
22.7 22.421.9 18.8
20.2
10
10
房颤患病率(%) 房颤患病率(%)
0 60岁
65岁
70岁
75岁
0 60岁
65岁
70岁
75岁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中国60岁以上人群的房颤终生风险均高于西方人群
0
2050 2025 2000 2000
60–64 60–69 60–74 60–79 60–85 年龄 (岁)
2000 1000
0
2025 2050 2025 2000 2000
60–64 60–69 60–74 60–79 60–85 年龄 (岁)
至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预计至少有520万男性和310万女性患房颤, 较美国房颤患者数高2.3倍
Tse HF et al. Heart Rhythm 2013;10:1082–8
1.Kirchhof P et al, Eur Heart J 2016;
房颤相关的心血管发病率及死亡率
死亡
死亡率增加,心血管死亡率、猝 死,心衰以及卒中风险增加
卒中 住院率
20%-30%的卒中由房颤引起。越 来越多的卒中患者被诊断出无症 状、阵发性房颤
10%-40%房颤患者需每年住院治 疗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受损
中国房颤疾病流行病学,危害及治疗现状
目录
中国房颤的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房颤危害及相关卒中的经济负担 中国房颤相关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
全球范围内房颤发病率及患病率居高不下
• 2010年,全球共有房颤患者3350 万,其中男性2090万,女性1260 万;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及患病率 高于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