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提纲分析
湖北大学语文最新复习提纲
![湖北大学语文最新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490631e52ea551810a6879b.png)
语文考试题型一、单选二、多选三、默写四、经典作品赏析五、论述(六选三)n 语文复习提纲一、《诗经》(1)对诗经的认识(p1);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500余年间的诗歌305篇。
2、表现手法:风、雅、颂风:包括十五《国风》,有160篇,指土风歌谣,是各地民歌;雅: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是贵族宴饮、享乐的音乐,是被视为典范的音乐,即为正声;颂:包括《周颂》、《商颂》、《鲁颂》共40篇,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3、诗之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手法;比:比喻。
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手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4、《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传统。
(2)有关意境的理论(p297-298);意境:意(情、志、理)与境(物象、环境、景物)的互相渗透、和谐统一,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充满情感活动的审美空间。
是由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意象组合而呈现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是一种氛围、一种画面、一种情调、一种韵味;意象:泛化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和语象的泛称,相当于“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具有个别的、局部的意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王国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意境创造的三大规律:情境交融、虚实相生、神形兼备情景交融: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核心元素,情中含景,敬重含情,情景必须相融相化虚实相生:“实”是可视可感的具体事物、环境;“虚”是隐藏在“实”后面的情思意念。
虚实相生一方面要化虚为实,使人的心态物化,将无形的情思用有形的景象来表现。
另一方面要以实生虚,托物言志,化景物为情思。
形神兼备:意境是神与形的统一体。
形:指人和物的外在形式,神:指人和物的品格、精神、风骨等本质特征。
(3)背诵《诗经&黍离》。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58e93c9a1c7aa00b52acbfd.png)
《蒹葭》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开头,在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起兴:营造氛围,暗示主题。
“纯是情,不是景。
”(1)悲秋的传统。
各章以蒹葭、白露发端,渲染出一幅深秋清晨水边的图景,为后文的怀人意境奠定凄清落寞的氛围。
(2)白露的寓意凝结为霜的露水,《说文》:“霜,丧也。
”丧,缺失,故霜与白露均可引发因缺失而产生的相思隔绝之情。
如古人称寡妇为霜或孀,所谓寡妇,不必指夫已死。
2、本篇如何抒发“隔水相望,可望而不可即”的感伤?(1)以起兴营造氛围、暗示主题。
(2)无望的追寻A、追寻的前提:水的象征。
水是情爱障碍的象征,我们不必把这首诗的内容过于坐实为一个男子沿着水边到处寻找他的恋人。
B、追寻的过程。
两番模拟:溯回和溯游。
三次反复: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C、追寻的结果。
“宛”字为诗眼所在。
“宛”者,似有似无。
因其似有,故不得不往复追求;因其似无,则此往复追求又必破灭。
牛运震所云之“缥缈”、“极缠绵,极惝恍”、“纯是窈远,不是悲壮”均可由此“宛”字悟入。
2、如何理解牛运震所说的本篇“感慨情深,在悲秋怀人之外,可思不可言”?诗中所表达的最表层的意义,是诗人追寻他的恋人的一种心境和努力。
“然而借助于爱情,诗呈现出自身与人类精神最重要的联系:对人生美好价值的无限珍惜,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无限追求,以及这一追寻过程中一种极可贵的执着与顽强。
这是爱情对人类诗性心灵的敞亮,也是诗赋予爱情的超乎其自身的意义。
”《青青河畔草》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内收录有无名氏古诗多首,题为《古诗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草木茂盛的样子(解释加点的字词)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游子(解释加点的字词)2.思考题①《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楼上女形象赏析。
答:这是一个盛装登楼望远的思妇,一年一度美好的春色,正是少年夫妻欢歌行乐的时节,青青的河畔草以及茂盛的园中柳撩拔起了她的情思与对重逢的向往。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提纲2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提纲2](https://img.taocdn.com/s3/m/16e64f69b84ae45c3b358cfd.png)
《俄狄浦斯王》——“十全十美的悲剧。
”1.希腊悲剧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代表性作家作品?希腊悲剧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古代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典”。
初名“羊人剧”代表作家作品:“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被绑的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
“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尼》。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基本特征: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着重表现人与命运的冲突。
悲剧中的英雄形象高大,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抗争精神。
风格昂扬向上,一般没有悲观色彩。
2.简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冲突。
3.亚里斯多德认为《俄狄浦斯王》是“悲剧的典范,你如何理解这一论断?(1)亚里斯多德称为“悲剧的典范”、“最完美的悲剧”;(2)剧作内容完全符合当时的悲剧理想;(3)剧情集中单一,并最先使用了“回顾破裂式”;(4)戏剧性强,剧情的发展主要依靠亚里斯多德说的“发现”和“转变”。
4关于《俄底浦斯》的评论一、人的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索福克勒斯肯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怀疑和挑战。
剧作展示了人的尊严、自信、勇气和力量,人的伟大和高贵。
整部悲剧呈现出崇高悲壮的美学风格。
二、“神法崇拜”与“乱伦放纵”的矛盾。
诗人通过“杀父娶母”的故事及其引出的后果,向世人提出告诫:神法(禁忌、法律)威严,不可抗拒。
三、“恋母忌父”弗洛伊德用心理分析方法研究悲剧主体的行为动因,肯定了悲剧主人公有弑父的原始冲动,并把其解释为儿子的潜意识中恋母情结的表现。
四、是关于人的迷语法国学者皮埃尔.威尔南认为:整个剧本围绕谜语展开,这一切只能说明“人类不是一种可以描述和下定义的存在,他是一个一直也没有解开其双重含义的谜”。
人永远存在“我”与“非我”的矛盾。
作品出现在一个主体迷茫与觉醒相交替的时代。
“非我”以公开的面目出现于蒙昧时期,又以隐蔽的面目沉浮于理性时期。
《俄底浦斯王》折射出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时,面对着历史转型的种种变化而产生的焦虑和思考。
语文复习计划重点分析(3篇)
![语文复习计划重点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14264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f.png)
语文复习计划重点分析(3篇)语文复习计划重点分析(精选3篇)语文复习计划重点分析篇1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
高考语文复习,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拼命做题目,自以为做得越多越好;二是不认真复习,自以为复习未必有用,指望“临场发挥”。
这两种偏向都是侥幸心理的反映。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的放矢,认真复习,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近两年来,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题比例减小,测试的重点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作文这三个方面。
从考生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况上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
这一轮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对这几部分内容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
这三方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对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
过去的考生答不好题,主要不是文章读不懂,试题不会答,而在于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
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考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阅读复习中考生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语言表达题,近两年主要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换用等能力,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甚至中学生的作文。
这类试题多呈综合性,很少孤立考查某一个能力点;多呈开放性,答题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和联系能力。
作文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066c2e5360cba1aa811da4d.png)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第一讲】语言及其功用一、何谓语言?语言是一种符号。
符号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所构成,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
语言是一种高级的符号。
(任意性∕约定性)语言是由语素、词、词组、句子等单位组成的层级系统,这种分层装置的特点在于能以少数组成多数,表示任何概念。
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语素。
(例外:葡萄、玻璃)词:词由语素构成。
词组:词的组合,一般包括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
句子: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语言符号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二、语言意味着什么?1. 语言与思维2. 表达和交流3.语言与记忆4. 文化和历史5. 语言的个人色彩语言和言语的分别:言语具有个体性和多样性,常偏离语言的标准和语法结构,带有特定个体主观的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
6. 语言的修饰功能7. 语言的政治功能8.文学语言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1)日常语言的目的在于交流,文学语言却是情感性、暗示性的。
即便在表达上类似日常语言,它也是虚构的,强调“储存”和“保留”。
(2)日常语言是比较合乎语言规范的,文学语言却可能是标准语言的“突出”或“陌生化”。
(3)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9. 语言的心理释放和抚慰作用10. 语言的游戏、恶搞11. 语言有发展人的能力三、语言的局限1. 语言的模糊性2. 语言和现实的脱节3. 语言造成的思维定式四、关于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符号的符号。
文字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
表音文字:用少量字母记录语言的语音从而记录语言的文字。
表意文字:用象征性的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词素的文字。
早期的原始文字多是表意的,如古埃及文字和古巴比伦楔形文字。
一种文字中往往同时具有表音和表意的现象。
汉字:汉字是含有表音倾向的表意类型的文字。
所谓“六书”,是秦汉间的学者分析汉字结构的特点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按照许慎《说文•叙》所用的名称和班固《汉书•艺文志》所排的顺序,它们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第二讲】何为文学一、“文学”与“literature”二、中西文论中的文学观1. 摹仿论文学是对世界或外物进行摹仿的理论体系,重视作者的意图及理性力量的作用,重视对超个人的社会现实的表征。
【VIP专享】2012-2013-03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VIP专享】2012-2013-03大学语文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89f5da3c1ec5da51e27015.png)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2012-2013-03第一讲 “大学语文”概论1 “语文”教育的历史内涵2 语文的含义3 思考与练习:(1)三礼五礼(2)六书六艺(小、大)(3)三百千(千)(4)四书五经第二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诗经》爱情诗说起1 “六义”之一:风,情也2 《诗经》爱情诗的情感型态(1)自由浪漫型(2)和谐美满型(3)礼制渗透型(4)相思悲歌型(5)畸形悖礼型3 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诗经》“六义” 六诗风雅颂赋比兴婚礼“六礼”(2)《诗经》爱情诗的基本形态(3)试分析“六礼”在爱情婚姻中的双重影响第三讲是“至圣先师”,还是“丧家之狗”?——以《论语》为中心1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Axial Age)——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创造的启示2 孔子的原初形象3 孔子的主要思想4 思考与练习:(1)“轴心时代” 三教九流九流十家(2)以《论语》《史记·孔子世家》等文献为依据,试分析孔子的原初形象。
第四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轮次未讲该内容)——司马迁与《史记》1 史官文化与中国历史要籍简介2 司马迁的生平遭遇及其启示3 《史记》的史学价值4 《史记》的文学价值5 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编年史国别史纪传体典制体十二本纪二十四史(正史)五帝三王阴阳五行春秋三传战国四公子(2)举例分析《史记》的史学价值。
(3)举例分析《史记》的文学价值。
第五//六讲六朝烟水与魏晋风度:文学自觉与人的自觉1 引子:魏晋风流2 六朝:南北分合3 六朝烟水:金陵怀古4 人的自觉:魏晋风度(魏晋玄学→魏晋风度)(1)儒学衰微&玄学兴起(2)魏晋风度(一):对玄学的实践重才、重我、重生、钟情(3)魏晋风度(二):放浪形骸服药、纵酒、挽歌、冶游、容止、风韵气度文学自觉:Art for Art’s sake5 思考与练习:(1)三玄魏晋玄学四大名注(2)魏晋风流//魏晋风度(3)列举历代“金陵怀古”代表作。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新)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新)](https://img.taocdn.com/s3/m/abf37e4b2b160b4e767fcfb6.png)
出题方式:选择、背诵
补充: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1.诗歌的作用:补察时政,泻导人情。“惟歌生民 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 2.诗歌的内容要反映现实,反映时事。“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为 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 乐府序》)
3.诗歌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但也要重视诗歌 形式,要声情并茂。 (1)“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 (2)诗歌的语言要通俗易懂。
思考题
1、长恨歌的主题。 2、背诵《长恨歌》中的佳句。
第四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文学知识点: 1.宋词的基础知识。 2.宋词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 物? 3.词是给燕乐所配的歌词,燕乐是当时流行的曲子, 因此词也叫 从外观上看:词与诗歌不同,词有词牌;句式长短 不齐,因此又叫 4.辛弃疾作者简介、辛弃疾的评价 5.词中活用了哪几个典故?运用典故的目的何在? 每个典故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6.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5、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 A《嘉佑集》B《昌黎先生集》C《六一居士传》 D《白氏长庆集》 6、楼适夷评价的“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 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 心沥血的教子篇”指的是作品?。 7、请把《葬花吟》中的这句唱词补充完整: “柳丝榆荚自芳菲,?。” 8、“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 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是 作家在创作作品?时的初衷。 9、《巴黎圣母院》中丑陋的敲钟人是?。
思考题
1、分析《进学解》的艺术特色。 2、背诵并翻译第一段。 3、背诵并翻译最后一段的“今先生学虽勤 而不繇其统”到最后一句。
2016-2017-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
![2016-2017-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d8a5a71a37f111f1855bd6.png)
2016-2017-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考试时间:2017年1月3日(?)考试题型:填空、选择、默写、翻译、名词解释、鉴赏、作文。
前六大题每个十分,作文四十分。
默写以本学期的背诵篇目为主。
考场上一定要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复习范围:一、熟悉每章概述内容,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二、熟读老师课堂上精讲的课文。
三、熟悉这些课文的阅读提示和知识链接。
四、能够准确默写出必背篇目。
五、掌握作品中的诗词赏析。
复习要点:第一讲:古代汉语1.甲骨文的概念与历史等甲骨文,主要指的是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龟甲和兽骨上刻的文字,它是殷商王室及其族属占圤活动的记录,又称圤辞、甲骨刻辞等。
大量甲骨文字的发现表明殷商时期汉子就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从构形和运用看,甲骨文具备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基本构形方式。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例子主要内容:象形(日、月),指事(上、下),会意(武、信),形声(江、河),转注(考、老),假借(令、长)变迁: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3.“四体二用”说清代学者戴震提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4.背诵《声律启蒙》(全文)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2024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4e7cc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d.png)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本文提供了一份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回顾、常见题型解析、答题技巧分享等方面,希望对学生们的语文复习有所帮助。
正文内容:一、基础知识回顾1. 词汇复习- 常见汉字的读音与意义回顾- 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 重要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生词的积累与运用2. 语法复习- 重要词类的辨析与运用- 语法成分及句子结构的理解- 时态和语气的运用- 各种句式的使用与变化3. 文学常识复习- 中国文学的历史演变- 重要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文学名词的认识和解释- 文学流派与文体的辨析二、常见题型解析1. 阅读理解题- 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的方法- 推理题与事实题的解答技巧- 答题时的选项分析方法2. 改错题- 常见错误类型的辨析与纠正- 注意语法和用词方面的细微差别- 上下文语境的理解与运用- 解题时要注意全句和全文的逻辑关系3. 翻译题- 理解原文的语境与意义- 培养翻译的敏锐度与灵活性- 熟悉常用的翻译技巧与方法- 学会抓住重点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三、答题技巧分享1. 抓住重点与理清思路- 通过阅读题目找到关键信息- 整理并理解题目要求和思路- 制定答题计划和时间分配2. 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主动思考和质疑题目内容- 学会归纳、分析和比较- 善于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 练习和模拟真实考试环境- 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 注重时间管理和答题技巧- 错题回顾和总结经验教训- 针对性地进行词汇和语法训练四、实用工具推荐1. 词典和资料书籍推荐- 常用词典的选择和使用- 语言学习和文学研究工具的推荐2. 在线学习资源- 语文学习平台的推荐- 阅读网站和博客的推荐- 参与讨论和交流的社区与论坛五、总结通过本文提供的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希望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语文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3-2024年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2023-2024年大学语文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fe2f0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0.png)
2023-2024年大学语文复习提纲一、期末试卷题型介绍本试卷为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试卷题型分为:填空题6小题共计6分、不定项选择题10小题共计10分、简答题4小题共计24分、鉴赏题2小题共30分、写作题1小题共30分(议论文体,800字)。
二、复习范围介绍1.熟悉本学期所选篇章的基本信息,包括作家作品的匹配、文本内容大概、作家基本信息等2.掌握分析小说的方法:起源、分类、创作要素3.掌握戏剧文学的特点4.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5.掌握散文鉴赏的方法6.掌握议论文写作方法三、本学期学习内容概要本学期重点解析的文本如下《诗经》名称、篇目数量,主要代表篇目《楚辞》相关简介,对橘颂的相关论述《子衿》相关情节、理解《论语》作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出处,主要人物,曾点的回答所代表的人生追求,原文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得到孔子支持。
《涉江》作者、创作年代、主题、创作手法《左传》的相关常识,《郑伯克段于鄢》《兰亭集序》作者、主题理解、创作思路梳理《饮酒》的作者、主要情感,陶渊明主要代表作品《丽人行》作者的相关介绍、时代、主题、创作手法《胡旋女》作者的创作理念和诗歌的社会功能,文本熟悉,如何体现诗歌的社会功能《思旧赋》相关论述,层次和内容概括《世说新语》主要篇目《渔家傲·送张元康省亲秦州》作者相关信息,作品主题《窦娥冤》作者、时代、窦娥形象《香菱学诗》主要故事情节《一件小事》作者、创作手法、熟悉原文《祭父》的作者、主题、情感《志摩纪念》作者、情感特征《三国演义》作者、时代、相关简介,故事情节发展《倾城之恋》作者相关论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者,相关信息,主题《热爱生命》作者,经典句子分析《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文体、作者、情感、主题时代三部曲包括哪三部,作者是?教材上近现代诗歌的作品名称和作者搭配《哈姆莱特》作者、故事梗概,戏剧文学的创作特点戏曲的名称及作者搭配。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659d6fb0242a8956bece472.png)
一、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少女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结合具体作品说明。
二.分析《围城》中方鸿渐的人物形象。
三.评赏苏轼词作《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四、评析李清照《如梦令》的艺术特色。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五、分析《围城》所蕴含的悲剧意义。
六、翻译下面的文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七、根据以下文字,分析沈从文的语言艺术。
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
堡子位置在山弯里,溪水沿到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弯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处筑了一座石头碾坊,这碾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
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
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
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
一个堡子里只有这样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归这碾坊包办,成天有人轮流挑了仓谷来,把谷子倒到石槽里去后,抽去水闸的板,枧槽里水冲动了下面的暗轮,石磨盘带着动情的声音,即刻就转动起来了。
202X-2024年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202X-2024年大学语文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221f7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6.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2024年大学语文复习提纲大学语文复习提纲(202X-2024年)一、文言文阅读1. 古代文化与文言文阅读a. 了解古代文化背景,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与阅读有很大帮助b. 通过阅读文言文,掌握古代人物、事件、哲理和价值观2. 文言文基础知识a. 字义与词义辨析- 掌握字义与词义的辨析方法- 学习如何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 熟悉常见的文言文词汇用法b. 语法知识- 复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现象,如主谓宾结构、并列与从属关系等 - 学会分析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的整体结构c. 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 熟悉不同文体的特点,如散文、诗歌、骈文等二、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阅读技巧a. 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 学会快速浏览文章,抓住主要内容- 培养理解和分析文章的能力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分析文章结构与逻辑- 学习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如引言、正文和结尾- 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等c. 熟悉常见文章类型与文体- 学习不同类型的文章写作特点,如议论文、说明文、叙事文等 - 掌握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如抒情、议论、记叙等2. 阅读理解与解题技巧a. 掌握常见题型- 熟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各种题型特点和解题技巧- 学会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b. 提高解题能力- 多做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锻炼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分析的能力三、作文写作1. 提高写作技巧a. 写作结构与组织- 学会正确使用段落,分清中心思想和分论点- 学习如何组织材料,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b. 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培养丰富的词汇量,提高描述和表达的准确性- 学会使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方式2. 文章写作实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 创造性写作- 多做写作练习,培养写作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写作题材b. 阅读与写作结合- 通过阅读优秀的作文,学习写作技巧和思路- 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和风格以上是大学语文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ec1c4290740be1e650e9ae9.png)
思考题
人生在世,经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委屈。有 些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招致的,有些是由别 人的偏见造成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那些强加 给我们的灾难?推而广之,我们赖以生存的时 代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如意的事情十常八九,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国家和社会呢? 别人的优点,给我们撑起一片蓝天;别人的错 误,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时代的过 失,也许就是我们需要终生努力要改变的目标。 善待他人,报效社会,不仅是我们生存的原则, 也是我们成就事业应有的心态。一个人的心胸 有多大,他的天地就有多广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任何时代任何人也都适用。 唐玄宗作为一代明君,苦心经营十余年,结束了大 唐帝国内忧外患,形成了开元、天宝的盛世。太平 无事,玄宗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把国事交给李 林甫、杨国忠,自己身居后宫,纵情享乐。安史之 乱爆发,葬送了玄宗的爱情美梦。唐玄宗贵为天子, 尚且如此。我们更应该引以为戒。只有用心做事, 才会成功;消极怠政,必然导致败亡。在对待爱情 上,更要小心。几场风花雪月下来,大学四年就过 去了。大学没用功,人生一场空。
第六课 《进学解》
文学知识点: 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 代散文、清代散文。每个发展阶段的代表文献。 唐宋八大家 韩愈的代表作? 韩愈作者简介。 韩愈和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 体会本文反话正说手法的运用技巧。
补充
我们常常自诩甚高,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却很低。这种情况, 在圣贤中也屡见不鲜。韩愈曾认为自己才高不售,屡遭摈黜。 仅博士一职,就做过三次!其实,有许多祸患都是由我们自 身缺陷招致的。这需要我们对于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人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取得进步。越是无路可走的时 候,越是思想升华的机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改变一种思维方式,你就会取得脱胎换骨式的进步。年轻人 多吃一些苦,多经历一些挫折,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小孩子 就是在一次次发烧感冒中建立免疫系统的,年轻人也是在一 次次挫折中增长才干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 人能力的大小。请记住:牛马负重凭的是体力,人能承担重 任,靠的是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语文大纲分析报告
![大学语文大纲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dd2a4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8.png)
大学语文大纲分析报告首先,考生应明白大纲规定的各个方面的详细考核要求,其次应针对每一部分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掌控肯定的答题技巧。
文学知识与语文知识部分是检测考生有关知识水平的,这部分知识答案特别确定,考点都在课文前的背景介绍、课后的说明及提示之中,需要死记硬背。
语言知识方面,考核的重点是古汉语知识。
因此,教材中的文言文,其中论说文9篇、记叙文8篇,另加《前赤壁赋》与《石崇与王恺争富》2篇,是复习的重点,这其中10篇精读课文尤其重要。
当然,现代文中的一些语词,诗词曲赋中的有关语言知识亦不能忽视。
考核的重点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非常语法现象与文言句式。
其中实词考核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虚词只考“之、其、者、所、以、子、而、那么、焉、乃”10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非常语法现象与句式考核主要有7种: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而这些内容基本上都在课文后的“说明”中,所以在阅读复习过程中应特别重视课文的“说明”。
一般来说,文言课文中的第一个说明多为题解,不属此类考试范围;其他说明中,有关时代、人名、地名、典故、引证、考据等专用语或生僻词的说明也不会入题。
重点应留意这样一些说明:对古今异义或一词多义的实词的说明,对常用文言虚词的说明,对文言非常语法现象和句式的说明,还有难句的串讲。
例如,在《郑伯克断于鄢》的“说明”中,注①及“武姜”、“制”、“虢叔”、“京”“祭仲”、“公子吕”、“五月辛丑”等皆可不必记忆,而“寤生”、“参国之一”、“焉辟害”、“厚”、“昵”、“阙”、“早为之所”、“隧”等字、句、词的说明就要加以理解、记忆了。
?文学知识部分内容较繁杂,需学习分类归纳,抓住重点。
这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是作家作品知识与文体知识。
对于作家作品知识,大纲只要求考生记住关于某个作家及其作品的基本知识,而其他的次要知识点,比如作家的生卒年、籍贯、仕履,作品的详细背景、版本的状况,那么不列入考试范围;文体知识方面那么有文体的种类、特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练习题(2015.12.18)第一单元《大同》一、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 ( C )。
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D)。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3.《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 A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二、填空题1.《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句中“蜡”读音,意思是古代天子诸侯举行的年终祭祀。
“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宗庙正门外两侧相对的象征性建筑,又叫“阙” _ _。
2.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中“矜”的意思是同“鳏”,意思是无妻之夫。
“独”的意思是无子女的老人。
3.“故谋用是作。
”中“用”的意思是由。
三、翻译题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答:使天下的老人都有善终,使壮年人都有用武之地,使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以及身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四、论述题1.概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社会特征。
“大同”社会同与它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爱无差等”,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没有私产,各尽其能”,这儿的人们没有私产,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社会安定,没有战争”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诡计就断了门路,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常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第二单元《七月》一、选择题1.《七月》选自“十五国风”中的(D)A.卫风B.郑风C.秦风D.豳风bīn2.《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B )。
A.《生民》B.《七月》 C.《氓》 D.《大明》3.《七月》反映的是( C )的历史。
A.夏民族 B.商民族 C.周民族 D.原始社会4.“王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莎鸡”是( D )。
A.公鸡B.蝉C.蝗虫 D.纺织娘5.《七月》中的“一之日”指周历一月,相当于( C )A.夏历一月 B. 夏历二月 C. 夏历十一月 D. 夏历十二月二、填空题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风、雅、颂。
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七月》。
三、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一下《诗经》的组成和主要内容?答: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②共有305篇,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作品。
③诗歌内容包括政治、爱情、农事、民俗等许多方面。
2.对诗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看法认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近代以来学者提出这句是指身为奴隶的采桑女内心伤悲,害怕被贵族公子强行娶走。
你觉得哪种理解更为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答:此题分歧产生于“殆”字解释的不同。
“殆”解释为“始”,是传统的训诂,即指将要发生的事,是自己所愿望;近代以来将“殆”解释为“只怕”。
《故乡的野菜》一、选择题1.下列作品不属于汪曾祺散文作品的是( C)A.《胡同文化》B.《大淖记事》C.《故乡的野菜》(周作人)D.《翠湖心影》二、填空题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代作家。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
本文《故乡的野菜》,选自《汪曾祺全集》。
三、简答题1. 说说本文在艺术上的特点。
答:艺术上,首先汪曾祺的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说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第二,行文结体自由,笔之所至,不主故常,不事机巧,不落窠臼,像本文就是把故乡的几种野菜一一说过,不假雕饰,自然作结,深得散文之“散”的精髓;第三,语言表达趋向非抒情化。
由于感情的淡化,自然影响到文章的语言和修辞,因而,语言多白描,少夸饰的修辞。
第三单元《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填空题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2.由司马光主持修纂的《资治通鉴》,以编年体体记载了我国自西周至五代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其鸿篇巨制,大逾前代。
二、字词解释:1.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
略:侵夺2.先时中山负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入鄗。
系累:用绳子捆绑,指俘虏3.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
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中国:中原之地则效:效法4.制国有常,利民为本。
常: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伦常;纲常三、简答题:1.简述赵武灵王的人物形象。
答:①赵武灵王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个比较开明的君主。
②他不因循守旧,能力排众意,锐意改革,推行“胡服骑射”。
③在进行改革时能讲究策略,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耐心说服,以理服人,最终使改革成功。
2.结合课文,简要介绍一下赵武灵王为了推行胡服骑射改革所采取的策略。
答案要点:抓住朝中要臣公子成为突破点,耐心说服,以理服人。
3. 赵武灵王和公子成分别代表了变革和保守的两面,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主张的哪几项理由?你觉得公子成听服于赵武灵王的原因又有哪些?答:公子成的理由:中原大同为礼乐中心,不能效法蛮夷之道,否则人心不服。
赵武灵王的理由:a.加强军备可以抵御外辱; b.前有中山国侵鄗的历史教训; c.叔父保守,拘泥于旧俗。
公子成听服于武灵王的原因: a.武灵王使之请之在先,又亲自前往劝说,能礼遇自己; b.武灵王从国家大局利益为重,言之有理。
第四单元《晋公子重耳之亡》一、填空题1.《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
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二、选择题1.《左传》属于 C体史书。
A.国别体 B.纪传体 C. 编年体 D.其他2.“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下面人物中,不属于“三士”的是B 。
A.狐偃B.司空季子C.赵衰D.贾佗3.对下面加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A.将适齐。
适,适合。
B.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校,抵抗。
C.浴,薄而观之。
薄,逼近。
D.则何以报不谷?不谷,君王自谦之称。
4.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用法的一句是 A 。
A.秦伯纳之B.离外之患C.奉匜沃盥D.子盍蚤自贰焉?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A.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进棺,指老死)。
B.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依仗、依靠)。
C. 乃馈盘飨寘.璧焉?(放置、安置)。
D.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人名)。
三、简答题1.在流亡途中重耳是怎样与各国君主交往的?在这一过程中重耳的性格和心理有怎样的变化?答:描写有详有略,反映出重耳的性格不断成熟。
如“乞食野人”的故事,发生在他刚离狄,开始周游列国之时,遇事粗暴,“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退避三舍”的故事发生在他流亡生涯结束前夕,遇事冷静,洞察幽明,当楚成王一再问他“何以报我”时,他的回答是“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囊犍,以与君周旋。
”态度不卑不亢,表现出重耳对晋楚日后必争的预见和决不牺牲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
《伤逝》一、选择题1. 以下集子不是鲁迅小说集的是( D )。
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2. 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C )。
A《祝福》B《药》C《伤逝》子君、涓生D《一件小事》3.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这句人生感悟出自小说( C )。
A《阿Q正传》B《祝福》C《伤逝》D《孔乙己》二、填空题1. 鲁迅《伤逝》的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
2. 鲁迅《伤逝》最早收入他的小说集《彷徨》。
3. 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端,要从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
三、分析题1.分析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
答: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当时所处的封建、守旧、冷酷、庸俗、无聊的社会环境,和所面临的生存(经济)压力。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但二人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与他们自身的弱点也是分不开的。
尽管他们因相爱而同居,从精神到物质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却过于狭窄,未能正确认识爱情在全部人生中的位置,以至于在组成家庭的目标实现后,没有了新的人生的动力,生活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为此,作品提出了“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观点。
同时,涓生、子君缺乏对社会的清醒的认识,忽略了环境对个人爱情生活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忽视了获得生存权的重要,缺乏韧性战斗的思想准备,以至于在突如其来的经济打击面前惊慌失措。
作品由“人必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点题之笔,提出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关系问题。
第六单元《老子》五章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⒈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边,尽头。
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与:和人相处。
⒊夫唯不争,故无尤.。
尤:过失.⒋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弊:破败。
⒌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冲:空虚。
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讷:拙于言辞。
⒎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奉:供给。
⒏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见:显露。
二、《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请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老子的宇宙论。
答:(1)“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2)“道”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具有无上的超越性;(3)“道”是万物产生的始源;(4)“道”(“无”)“一”“二”“三”万物“有”三、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论孔子的“道”和老子的“道”之间的不同。
答:孔子的“道”:纳仁入礼的道德思想,属于社会伦理范畴;老子的“道”:是万物存在的哲学体系的核心。
《饮酒》一、填空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田园诗人是陶渊明2.“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