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电生物反馈技术监控运动性疲劳实验研究_迟淑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L 值低于安静时( P < 0. 01) ,高于恢复时( P < 0. 01) ,似斜线型变化; 女子则是均高于安静、
恢复时( P < 0. 01) ,类倒 U 型变化。结论: 运动性疲劳出现时,作为皮电技术指标的 SCL,呈现
规律及特征性变化,其特征及规律性的变化可用于运动性疲劳的监控。
关键词: 生物反馈技术; 皮肤导电水平; 运动性疲劳; 监控
t 检验,单样本 t 检验,相关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
析等方法分析所得数据,所有数据均用平均数 ± 标准
差( Means ± SD) 表示,且以 P < 0. 05 表示差异显著,P
< 0. 01 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1. 4 运动性疲劳的确定
表 2 疲劳判定相关指标
即刻最大
反应时
性别 \指标
RPE
控。 通讯作者: 李宏伟( 1969 - ) ,男,辽宁抚顺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运动医学。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Sports Institute,Gannan Normal University,Ganzhou 341000, Jiangxi,China
80
率以确定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并通过自身前后对照与男、女比较,测定安静、疲劳、恢复时 SCL
变化特征。结果: 曲线方面,疲劳时 L 类女子出现较为显著的双波峰现象,L 类男子未有双波
峰现象,但呈振幅剧增; H 类女子曲线大致分成震荡上升期,急速上升期,急速下降期,不应期
等四个阶段,而 H 类男子则为上升、下降期出现急剧地直线型变化。数值方面,疲劳时男子
迟淑勋,等 皮电生物反馈技术监控运动性疲劳实验研究
NBaidu Nhomakorabea. 1 2014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of SCL ( skin conductance level) have been measured by self - controlled and gender contrast when athletes were exercising or reached fatigue. Result: In curves perspective,more female athletes with low baseline level appeared significant double peaks phenomenon,but male’s amplitude changed sharply without that signs while exercise - induced fatigue. However,the female with high level curves were roughly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which were shock rise, rapid rise,rapid decline and refractory,but the male had a sharp linear change during the periods of rise and fall. In numerical aspects,the fatigue SCL value of the male were lower than the rest( P < 0. 01) ,higher than the recovery( P < 0. 01) just like a slash,while that of female were higher than the rest and the recovery( P < 0. 01) just like a inverted U - shaped. Conclusion: SCL as a technical indicator of skin conductance biofeedback would show regular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 changes when the fatigue was coming. And these phenomena may be used for exercise - induced fatigue monitoring. Key words: biofeedback technology; skin conductance level; exercise - induced fatigue; monitoring
心率( Hb / s)
安静
疲劳
男 210. 63 ± 24. 20□0. 20 ± 0. 014 0. 23 ± 0. 07 18. 75 ± 0. 46 ▽
女 220. 88 ± 25. 14■ 0. 20 ± 0. 03 0. 20 ± 0. 03 18. 88 ± 0. 83 ▼
注: □ M 组即刻 HRmax 与 160hb / s 比较 P < 0. 05,■ F 组即刻 HRmax 与 160hb / s 比较 P < 0. 01; ▽ M 组 RPE 与 18 比较 P < 0. 05,▼ F 组 RPE 与 18 比较 P < 0. 05。
中图分类号: G80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2076( 2014) 01 - 0080 - 05
Abstract: Object: Characteristics of skin conductance level in exercise - induced fatigue would be ex-
迟淑勋,李宏伟,李 哲,卢玉丽,王 梁,赖 敏 CHI Shu - xun,LI Hong - wei,LI Zhe,LU Yu - li,WANG Liang,LAI Min
摘 要: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指标中皮肤导电水平在运动性疲劳时的变化特征,为运动性疲劳
的监控提供新的方法和实验支持。方法: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员 16 名,分为男子组( M
实验随机选取 2012 级体育学院大学生运动员 16 名,分为男子组( M 组) 和女子组( F 组) 进行自身前后 对照,其基本情况见表 1。实验对象需进行一般医学 检查,排除运动风险。运动方案则参照经典的 Bruce 方案制定,即以 2. 7 km / h 的速度,10% 的最大坡度开 始,每 3 min 递增一级,整个方案共 7 级,最终速度将 达到 9. 6 km / h,坡度则达到 22% 最大坡度。实验过程 中以实验对象不能维持运动强度,且反应时、RPE 和 即刻最大心率达到疲劳数值确定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模型的建立
表 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
类别 年龄( 岁) 身高( m) 体重( kg) 运动年限( 年)
男 20. 00 ± 0. 76 1. 72 ± 0. 04 64. 28 ± 5. 50 3. 88 ± 1. 36
女 19. 88 ± 0. 64 1. 61 ± 0. 04 53. 20 ± 5. 59 3. 63 ± 1. 60
第 30 卷第 1 期 2014 年 2 月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Vol. 30 No. 1 February 2014
皮电生物反馈技术监控运动性疲劳实验研究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about the Skin Conductance Biofeedback Technology in Exercise - induced Fatigue Monitoring
class) and low baseline level class ( L class) during curve analysis. To achieve progressively fatigue
statue,the Bruce protocol and treadmill exercise were used. The reaction,RPE and instantly maxi-
1. 2 实验仪器
联合应用德国产 h / p / cosmos pulsar 4. 0 运动跑台
进行运动强度控制; 澳大利亚产 SCHUHFRTED 生物
反馈仪收集皮电数据; 芬兰产 SUUNTO 远程心率遥测
团队系统采集即刻最大心率用于疲劳鉴定。
1. 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 SPSS20. 0 进行处理,使用独立样本
组) 和女子组( F 组) 各 8 名,曲线分析时又依安静时皮肤导电水平( Skin conductance level,
SCL) 均值是否高于 8μs 分成高基线水平类( H 类) 和低基线水平类( L 类) 。实验采用 Bruce
方案,以跑台运动的方式,使运动员逐渐达到疲劳。同时联合应用反应时、RPE 和即刻最大心
divided into male group ( M group) and female group ( F group) . The resting mean value of skin
conductance level 8μs would be a standard to divided athletes to high baseline levels class ( H
综合 选 取 了 反 应 时、RPE 和 即 刻 最 大 心 率 等 指
标,作为疲劳判定的依据。结果显示,当 F、M 组运动
员的即刻最大心率达到公式推导最大心率 ( HRmax,
以年 龄 20 为 准 ) 的 105% ~ 110% ,且 与 160 hb / s
( 80% HRmax) 相比差异非常显著时( P < 0. 01) ,两组 反应时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 P >
0. 05) ,不过此时两组 RPE 却都高于 18 ( 很累) ,且差 异显著( P < 0. 05 ) 。已 有 研 究 证 实[1 - 2],心 率、反 应
时、RPE 达到既定数值,即可确定疲劳的发生。提示
或可应用现有数据,论述 SCL 疲劳产生时的图形及数
字特征。
81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第 30 卷第 1 期
mum HR ( heart rate) were jointly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production of exercise - induced fatigue.
收稿日期: 2013 - 10 - 10 基金项目: 江西省体育局局管课题。 作者简介: 迟淑勋( 1987 - ) ,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运动性疲劳的监
plored to provide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support for the fatigue monitoring when it
is used as a biofeedback indicator. Method: 16 college athletes majoring physical education have been
运动性疲劳诊断手段的丰富与完善,一直是运动 生理学研究的热点。然而,随着现代运动竞技水平的 不断提高,当前疲劳诊断的监控手段陈旧、局限,难以 适应飞速发展的竞技形式,甚至严重桎梏了对运动性 疲劳的监控与研究。皮电生物反馈技术与现行诊断手 段相比,高效便捷、科学精密、时效性、无创伤的特色鲜 明; 与其他生化指标、生物技术相比,资源耗费低、易于 推广等特征显著。若将皮电技术应用于疲劳诊断,或 可为缓解疲劳诊断领域内的突出困扰提供新的、有效 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应用实验研究法,探讨是否可 将皮电技术指标 SCL 应用于疲劳监控,并揭示应用时 可能存在的价值作用。
2014 年 2 月
2 结果 2. 1 SCL 曲线的状态变化特征
运动过程中安静、疲劳、恢复的 SCL 曲线规律性 变化,见图 1 ~ 图 4。依据 El - Sheikh[3]曾证实的 SCL 基线分布差异,将安静 SCL 均值高于 8 μs,为高基线 水平类( H 类) ; 低于 8 μs 为低基线水平类( L 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