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能源价格改革的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能源价格改革的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国外能源价格改革主要做法与经验(一)坚持市场化方向梳理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能源改革历程可以看出,坚持市场化方向是共同选择。
如美国石油价格在1980年以后完全由市场决定,政府对于成品油市场上的企业活动均不加以限制,赋予成品油供应公司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同时,美国成品油市场竞争充分,任意一个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均不足以操纵市场。
受到市场化水平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影响,日本和韩国石油定价机制也历经政府定价、逐渐放松管制、最终实现由市场定价的改革过程。
表1 美日韩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天然气价格改革方面,英国和加拿大的天然气价格改革经过传统固定的成本加成法、净回值法、加权定价法及取消价格规制等阶段,逐步实现了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定价。
煤炭价格改革方面,美、加、澳等发达国家明确煤炭企业充分享有定价自主权,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实行稳定灵活的煤炭定价方式,在市场机制调节基础上,充分考虑成本、税收、合理利润等因素,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促进市场化定价。
电力价格改革方面,美国电力改革的核心是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提高效率和降低电价,积极促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改变发、输、配、售一体化垄断经营,在发电环节和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建立了竞争性的电力市场,促进电力市场化定价。
(二)注重立法保障能源价格改革涉及利益方较多,过程十分复杂,发达国家普遍通过加强立法,保障改革顺利实施。
天然气改革立法方面,美国通过构建促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法律法规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取消井口价格管制、解除管输和销售业务捆绑以及强制性引入管道第三方竞争等措施的顺利实施,经过垄断定价、政府定价、价格管制和市场化定价等四个阶段,美国逐步建立起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表2)。
表2 美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过程中的立法情况石油改革立法方面,韩国通过制定《石油开发法》、《石油事业法》等专门法律法规,规范石油生产与销售市场行为,保障石油市场化定价。
美国电煤市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p r n f lc ia nier gadAp l dEel nc, s g u iesy Be ig10 8 , hn ; 1Deat t Eetc l gnei pi l r isT i h aUnvri , in 0 0 4 C ia me o r E n n e co n t j
2 S h o f tmainS i c n lc iaE gn eigBe a gU ie i , e ig1 09 , iier , in nvr t B in 0 1 1Chn) o o n r n h sy j
Ab ta t W h l n lz n e c r e t i ai n a d p o lm s f h o l n ep ie n ep we o a i s f h n sro : i a ay i g t u r n t t n r b e ec a t r r sa d t o rc mp n e i a e h su o o t e s h o C
0 引言
我 国煤 炭 采 掘 量 的 6%左 右 用 于 发 电 ,在 全 社 0 会发 电 量 中 ,燃 煤 发 电 占 7%以上 。在 我 国 以煤 炭 0 为 主 的一 次 能 源 结 构 中 ,燃 煤 发 电 在今 后 一 段 时 间 内仍 将 占据 重 要 地 位 。近 年来 ,因 电煤 价 格 不 断 提
■
F 0 T 0 。| 4 &7 K 1
关 簿 坷 电力 擞术经济 电煤 场 数向产业链 ≯| 手凰分类号
Op r t no P we a ak tnU S a di n ih e me t ia eai f o r o Co l r e A n sE l tn n st Chn M i t g o
美国PJM电力市场及其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A !"##4MN’oR BA #4MN I q C <DEHI$*)7:CD +S +,;m A 0c %ij /&’’’(&)./*{<+,-G }e $a <{<bcd +d O ef (E ())+(EFG U 4c c {3e ~!ef (EFG+fg %9%}m +\I a<’(.‘a r w #{<+,-(EFG+.O#l /FG hi wx 0FG gH R }%]Y #9%}+a e j L %m k =a<R<g #*2#UV(E ()+J $U 10(EFG+1W U 4%a<+(EFG gH o ’+^@gH2L %Q l FG j U .O =A gH m _%"#}71W+FG ,f no FG3p E %@9o 3e X j+h(qT R }.)01*+,-0FG U 1R }0(EFG 23456*1-2(03&4(5689:l *4’’47&’7&’0;a :l *4’’47&474’.8!"##4MN<9f FG+,-#:/0L +,-:)F L "&%G .f :)/UY &642}%i L <=,>n$/I ?h $%@H A $&(k#:*D :G &jk .$#:[E :).=i v &$;&k #:&’:)$9:;<=9::>)%o 5[0G %t >&Z E .&664}n*1K {l ,5>?Z j n K Z #:/0&H "L M %&66?}n *&B 1K $%h$3@A B)C v C C C R %C C 6R D >?#:*D ..*(!:&_#%$:9<DE F F <G G ).B &B {|#$&>?%&662}+,-:)#:G +,-&%)l 5O*D $+,-H 5H 5B 5%i e +,-)%./E [.._#%&/08#$%UV4n*;&k .$2&/w Y _+&#:/0.&66C }+,-G<.$D V 9M =[Wj %F /n (’#:)*&c %{|_qf (Y f K I &E *)*/0/_#M )*/0/@&I)*/0/’=#1)*/0D -<9M A ;f (]K &z hcd /0S .+,-cd Y <=,>n /I ?h /@H A /1F q /GH>n S J k $%IJ s n 1.&4F Y %..e 6%.i L +,-M j 0I &!j g K ..4’’4}+,-&cd PQ \r x&|h GH>n$%K L K $&F Y %.%%G +,-<E G K %+,-;<G K l k g K .%M C k $$1.)%;#N H <4J &’N N %"#k 2WE *??5’2L M %4’’&}H u op J 656(L M %"#*46C 1M N O.6e n*&B 1K$%h .Z H "LM /..#%cd &,D >?%+,-cd .c@&A $d1JY C v 4$#:#$q C %K -/0/n ’y us JK /zv LM&#$.A $&D >#$+E "q %D >j +@DB/k \]*P /n ..JI (K &(#YZM 0Q ..%{3(M %{|_#%%f #%0R >?*(#:*D z"/_/f #:d Y .%23T {1$Y .0S #+6e "/_/f /k A M^Yu 0T UV OP G x x J W K %j ,T (K &%{3(F +1J x JF 0U @b Q [+B JI (K $Y YZ ;#7)’y R i #+=/n 1y #+&Q x ‘y .V !"#<3N h H T IJV 58!"#<3N h H+,-L +,-J [S !h /+,-G %$%h %+,-&%v *T :G .+,-J[S !h %+,-G %$%h B +,-&=E ’[’Pg K %J[.+,-J [S !h L +,-G %D ,&K &:G %B +,-&%*D &=E Z[}U %g K %QR#%o ‘G ==[%#:/0)S =[0+,-G %$%h L h 6J k F ~#::d &G %K &:G %o 5}J+,-&%*D c ):d /6#A=S .+,-&%v*T i +,-=’&E [Wj .V 5V !"#<IJ+,-Pi9M =[Wj Ui/0=’Wj %.D >31i *9M j +g K >0I 0#:/0=’0J[_#%+8%_#cd 0K -.$#%x&A 0F [0A G %t >&#K A 0S .e 631L /0G %VW &W k [X A -%J[.e 6[X {|*X 5&%=[[X $+,-:9<=E K Y D ZE Z =<<[<D K )\&]*A -4+,-&%*D &e V /:)ij -31%+,-G %]8/M y %Q d S .[X +k {,4/0+A &)*&=’A=D -.$_#x&A 0[X S .4(;42|;C [4’’(}W ~4J.!"_#c )C [X #$%&’()*+,-++-.*./*0(+)1(00,0*’23456A -4$%&g K .&_#]v c )C ##%*D 2&M y %5O 7<4.Z $%&g K ._#e y o ‘G ==[D -_#A 0&[0"&8[X +>?_#*D z _#e f =[0I M 9_#+8J [M %.$#%x &A 0K -M [)V $%&7:"$%&G =2[X #$%&(0;-)<-;-’=)++>()*?0)1(00,0*’23@56=i@$%&g K .+;#Y :t >V W &[X 7e H c 5&;#Y :#;.)A+0(B 00*’-’=8DB~28{|($%&g K .&J I (K A;#1&;#*D 9(K j Z .%/0)*77c )&;#Y :st #=mb K [Wj 2’v f [X 86e [X +E Z [M y %Q d 7[X +A -4;#Y :@A 0[%=[[st 6e A -&G =2O I 9)y -E *&"#W :g K M 8~=A -4;#*D t >."_[-[0"&&<=7C"_#c d ..+8[X #$%&.D 0*)??0++’()*+,-++-.*’)(-E E 23F 56B $%&g K .A ;&_#cd &c 9qr 9-+\,9/*%i 4D -F (@A #%*D t >&Y f S!g Z[A -7G H I J #4MN<K ]2*$%&#:/0ijk ..&#:/08/0($%&g K .+,&G %..8.G %{|"#79;#Y :D -.@&#:)*77@$%&g K .+8;#Y :o 5((K ;#8@(K I )YZM &%.8<*(#:*D )Q d (Y P I YZ &(K ;#7;#Y :&;#Q d .(@E *Q d %#1Q d lk \]6E *Q d i 0>K $%&G =2[X L &A -8;#Y :st 9)j -E *&"#W :g K M h 8y ."B &;#5O 8fE *SY ;#Y :;#op ’A -&f (E *M #1Q d i ((K A ;#17;#Y :mb =[689)&"#69VW ’N Z ~%T $%&/0x 2h 8y ;#Q d >?7$%&/0&)*&c)6A@N A )*9’=#1)*9E *Q ()*9z hcd)*%_#M )*S 7G "O g 5P C <#J MNA @N A /0#A )=Q )R 0)A 0*0(1=,)(S 0’2ijk (V)*/08L /0;4’\@P }N 46T T t@(/0)*+,_+8/0)*+,0>_+D -9M o ‘’^S D --.4F R =O &(V)**%+87f /0)DB/k1;6U"/0x (z d ’\_+W K 8_++E {|/0{>C &%["F 9qr {M D -F ~E *cB B &;V =4?+87!"$%&A -j 6W :B >Z Y G(hk 8N g )s ;#Y :6[o u "#8i st (#1/0_+7e 6W :s e<$%&g K ."#E *]K 8i ;#Y :<48y .E *Q d q 9)g K M &2W E *7:"/0A -H u l +8j @d \_+F +@b NT T T n %V #&W X R27C "/0x ("F N O +8#Y &$ZZ ;.?)’-.*,)(1-*);D (-?02D -/0+87/0)*+,0>/0G %&_+D -9M o ‘%_#E *S ’^q r 8y (H z =[G x !z /4B ~K -9M -.P k =O&0I /08F /4O A =O9M +A Q t &Y &$7Y &$T "4@89_#E *l K&q rB 8B Y M j t -Q t 8(’!"E *&op ;B c z g&9M k F (&(’7Y &$<"#NOG x 9_#‘a F (9NO %4F (t%7["F ~Q t &Y &$+h v -4Q t t >&_#‘a +88c )’N Z ~)*4>)‘"B &_#‘a3(F 7’’N Z ~)*G D mb &_.\P_‘&H u _#‘a +8h !M >_8S )_#‘a +8@b f &_+8=8’N )*s .]7\"%4+8@Y &$+&T "8mb /0i 4L ;#Y :D -;B ;%{c d (K Y ?%4F (8wx<=i 6^z g%4^‘F 8G ,Y r 5O &L c )(K R ?7]"/0i 4l ab 8{|B A@N A /0D -)*9_#‘a F (9;B ;)*%4F (D -=[f (F (S &i 47G "^=G #JK ]MN’=#1)*/0#(0);’-,00*0(1=,)(S 0’2i A@N A )*/0&x X 8=</0G %A ;4jk 0^0I /0&W h 8d<0I )*+,A ;4’=CD 0I &e O 7K i@A@N A &/0+g )s0I &W :G D @P }N _6T T ‘N a 6T T (/0P I _+7@9M ’==[[>80I Wj 0>6#Y &_+-9M o ‘’^XY Z[CD 0I 7’=)*/0+8x (!YD -&\(8L)*+,6e 9M ’O =[XY 8P b ,-*/4j -A Q t &Y &$8F ze 6Y &$3’M R f /4O P z=’=/0&i 4+8Y &$7/0)*+,6e /0G %’O )*#*>@N A D -&)*#*&h 3E <’=)*i 4w J 7’=#1)*/0&i 4+E~!{|#1)*9_#‘a F (9;B ;)*%4D -=[f (i 47G "G ["p>MNE *Q (/0#?)D )?-’=?(0A -’,)(S 0’2<;#@@X #4MNB Z X_‘n*$%&!!!!!!!!!!!!!!!!!!!!!!!!!!!!!!!!!!!!!!!!!!!!!!!!!!!!!!!!!!!!!!!!!!!#:/0-.B ‘*#:/08#$&;xY:Z[G=2[X A-&E*Q d A;4z d E *&W h!E*Q(/0Y<A@"k~%A@"# l&!/0x(z d’\_+$6;4a f&<=D -)*!%&’9:cd MN()*j@K U V4D/0_+<w J&0i cd)*/0!()*/0@+,,+}y;7[[f (cd)*/0!6e G=2[X>?$;#Y:@=[[>B f6.op s C]^9M&0i E*$;#Y:G D mb0I6)#6->.@G%VW’N)*= CT0i/02z!0i/0&d\i1-6e A -A;0i c d&"#W:$j,<o24./0 &W:!0i/0&_+P}"12,,S+$_++E {|0i1:%0i+8$/0H u l+< ",,n%34*5678!/0)*+,6e W:_+’W:W h G x Z[uv$8y4?&NO+8< /0r4+8!%&9m#LK]MN_#M)*/0<_#%cd&(K A;4j kA!_#‘a G x>_&W h!_#M i3(_ #m u&M y$’O$ij&9d M y$S9)9+ _#m u‘a F&1v z&M y!()*@A@"# /0-’=/0+B#1)*1J_#‘a F($ F ze6‘a F(Y f V_#M9)C!_#M) */0+{|’N)*%_#M j+b d l&\ (!’R BA#4MN I q C<DET()*#:/0&"&b p D-/0=E W K h f$()*&G{,b@Y2:/0&#$%" &L v@Z$)y Y’(R<b Q;</0A;4T (&)*W K%/!8&)*&c$</0G%A ;4XY&YZM%(P>_&e O;=9M=[ -A0j+8J[%[0$)S%QR4;#&o ‘2%G=2;>mb K-M j&/0)*A=-9 M G=2I=-_#cd-+A=h.Z%.>) *$’($>..!‘*#:.K#$k.\5!C O W$?V c@ [>#$&j O t ji s n UV LM-..&.$ #:/0!()*E<i n j@s K(w&.$#: /0$G J.c@&g h%C D M<-9M"&h Y-x(&#$\(S>‘*&’O XY Y@U l 4&hT$’i()*/0+&j6/0W K%=E C’E3+#$!A&LM/0+&)*E B D Z~)*<D!/0)*B D Z~)*<D$ej i]F K i ()*/0&C’$d i u/*)#:/0=E C’&k i!L Y#:7F F1Y r$#:(V)*/0 &+8a74->_4$G]i"#Y:$k i(K 14>y(Z~r.i Z[Z~hA!/0>_! (V/0H P>&E(i1-A;6D/0 +8QR$f+8QRB Z~)*D-B Y h&# :\])U z‘E(!B&UV6D&#:;B5O W K$)y Y QR Z[o‘;#!#:9:/08#$Y][&jk P>noi ‘n QR)y-&E*h8y/04?!)6i m ‘mb/0uv$‘d*/0;)6=mb{|K-&E*+8h e z\]$‘f0g/0!D()*< K&&n*4F Y/0x J4A-;#Y:8y2 WE*Q d&;#5O W K!B Y(K B+8T B F<+&#:/0h5$e&W K B QR;#o‘&E(V Y<+!@‘*UV/0s[$G D89L #%*D]^;#5O$K-#:"&A0$mb V W2#Z~-I(E*h O S\($QR)y-&" #2WE*8y op4?$~=UV f(E*/0 <#%*D Z[;#5O A;)*e O!C&UV)*&c/!8&#:/0$)y Y* R LM!#:7F I)/&12$G J<(K A;#1 i#:7F&H J&(%($’i@9M=[b p +k Y@#:L_cd-z hcd S/&7F!()* x(4/n0>/04?z/0v F/!8&"& B($mb/0+8T"A&cd&G x-.B9 M=[&E($|}/0G%<9MA;cd$.Z 4*R LM$Au49M&o‘2!‘*@UV#: /0&b p+B89/n’()*&c/!8$r .i z hcd&/08@UV/0s[iBE<j k P>noh89!D&mb/0A=&A-X3/0p M:$QR 9M o‘=[!>n*’$#:/0&#$"s$()*&#$ ^P I9M o‘=[$F@/0A=+B/0G% &[<Z[A P$C‘2:>?c)(h8y;#Y :E*Q d&"#W:E*@G(hk B st(/ 0_+$~=e6W:&/0R6st+|()*H I;</0G%_+’[H u l+$~=6e"#G x=ij E*(3B j6L Y9M qr’^Y@6 p/0p M:A-+8$l$!M.p M/ 0;=UV j9j6D&_!hk Z[p v${|@ 9M O(_!hk B>?"#W:%;#Y:st x J&‘y-n F;>tu4?I/O(_+$D X Y"_(K B/0&E($X3/0p M:!FG!!!!!!!!!!!!!!!!!!!!!!!!!/0p M :no d i ‘*UV "#/0][&jk P >no !/0p M :F K h‘k /0+8k s !k h B 9M o ‘\G F y #;"v G /0p M :&,b i /\]&!F K >l K"#*D &/0T ]h !M /0p M :!k 4>@K -/0A==B 9M &A &hk XY ’D t 2!Y o /0p M :G 1v G &.@<,F K -"B B l !~=st UV _!hk Z [p v !QR9M o ‘=["#hi#:/0F ~Y2m 7F /0!#:/0zv LM&j &i Au ST !@A iQR9M G =;#!,C #:/0+&u /n o F 1m ‘=/0h u v "$%&UV /0&j O t ji UV G )S =E &LM/0qFi mn &LM/0!e B ‘*&#:/0U eB f ijk H n &;x ""#j k’()*+,-./010+**2*/-34$%&5/-*+63//*6-.3/!7789$%&5/-*+63//*6-.3/7789:.+;-<*=.;*><,-*?6@*>A B *:C <8D 3E F 9@--)G H H I I I 9)J 29632!E K K K E L +,/;2.;;.3/(I /*+;10+**2*/-9$%&5/-*+63//*6-.3/!7789@--)G H H I I I 9)J 29632!’M M N O <*B .,P .B .-Q1;;A +,/6*10+**2*/-123/073,>?*+=./0C /-.-.*;./-@*$%&83/-+3B 1+*,9$%&5/-*+63//*6-.3/!7789:.+;-<*=.;*><,-*?6@*>A B *:C <8D 3E R 9@--)G H H I I I 9)J 29632!E K K KF $%&()*/166*;;L +,/;2.;;.3/L ,+.449$%&5/-*+63//*6-.3/!7789:3A +-@<*=.;*><,-*?6@*>A B *:C <8D 3’9@--)G H H I I I 9)J 29632!EK K ’rs S ’M R E TU !‘!VlK !S 5W t mn .*3MN V 4"C V 2,.B G I *.P ./W 6@./,;)*6963296/X Y Z X [\X ]^X _\]Z ‘a ab [c X d\]d e Xf ]\d X g _d b d X _h b i j j g[X k X [X ]^Xk j [d e XZ j lX [ab [c X d[X k j [a \]^e \]bmn o p o q r ?-+,-*0Q,/>$B ,//./0s *),+-2*/-34?-,-*$3I *+C 63/32.6<*;*,+6@8*/-*+t u *.J ./0’K K K O ’t 8@./,v b w x y z {|y h $%&2,+}*-t ,+*0.3/,B )3I *+2,+}*-;.-A ,-*>./-@*/3+-@*,;-),+-34-@*~/.-*>?-,-*;t .;,;A 66*;;4A B 23>*B 34-@*+*0.3/,B 2,+}*-./D 3+-@12*+.6,t ./I @.6@-@*+*,+*2,/Q*!)*+.*/6*;=,B A *43+A ;-3B *,+/4+329L @*>*=*B 3)2*/-)+36*>A +*t ;-+A 6-A +*,/>2,+}*--+,>./02*6@,/.;234$%&,+*;A 22,+."*>,/>;*=*+,B 4,6-3+;34.-;;A 66*;;,+*,/,B Q "*>95-)A -;43+I ,+>;32*;A 00*;-.3/;43+-@*)3I *+2,+}*-+*43+2./8@./,t ./6B A >./0-@,-tr ’v -@*43+I ,+>63/-+,6-;@3A B >P *-@*2,./43+234)3I *+*!6@,/0*tr E v >*=*B 3)2A B -.V )+3>A 6-;./)3I *+2,+}*--32**--+,>./0+*#A .+*2*/-tr O v >*;.0/*44*6-.=*2,+}*-+A B *;-3+*>A 6*2,+}*-)3I *+tr F v *;-,P B .;@6B ,+.4.*>3P B .0,-.3/2*6@,/.;243+)3I *+;A ))B Q 9c $%&’z (x h $%&2,+}*-)2,+}*-3)*+,-.3/2*6@,/.;2)*B *6-+.6.-Q2,+}*-CO D #4MNB Z D_‘n*$%&"""""""""""""""""""""""""""""""""""""""""""""""""""""""""""""""""""#:/0-.B ‘*#:/08#$&;x。
日本_韩国电价改革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内容提要:电价问题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治理整顿电价关系到电力发展的大局,关系到电力体制改革的大局,也关系到电力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本文基于对日本、韩国多家大型电力企业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总结出日本、韩国电力体制的特点以及电价改革中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进一步深化电价改革的实质性建议。
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日韩经验,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阶梯式电价电力市场化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网络性行业,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实践努力,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
但电力体制改革是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型工程,如何将改革进一步深化,仍然需要研究探索。
我们对日、韩两国的电力体制及销售电价监管制度进行了考察,重点了解日、韩两国实施居民阶梯式电价的背景和做法,旨在借鉴国外电价改革与监管的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的电价改革。
一、日本、韩国电力体制和电价改革特点日本、韩国电力体制和电价改革有如下特点:1.电力体制仍延续垂直一体化经营为主的模式。
电力体制改革前,日本电力行业由东京、关西、中部、九州、东北、中国、四国、北陆、北海道以及冲绳等10大发、供电垂直一体化的私有电力公司实行垄断经营。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开始实行电力市场化改革,主要采取以行为管制代替发输电分离的结构管制的改革模式,在维持原电力公司垂直一体化垄断、分地区经营的组织结构不变情况下,在发电侧和零售侧引入竞争。
韩国电力工业的主体是韩国电力集团公司(KEPCO),其6家发电子公司所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96%,韩国电力集团公司同时垄断全国的输配售电业务。
2.电力体制和电价改革逐步推进。
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以放松管制和引入竞争为主要特点的电力体制改革。
截至目前,日本电力行业共进行了四次改革:(1)1995-2000年,主要是在发电侧引入竞争,包括引入电力批发的招标制、IPP(独立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等。
电力市场化改革_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推进
电力市场化改革_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推进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电力生产、供应和消费,以提高电力行业效率和竞争力的一种改革模式。
本文将对国际上的电力市场化改革进行比较,并探讨中国在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方面的经验和挑战。
在国际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模式各异,但总体目标一致,即通过建立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电力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例如,欧洲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更多关注于引入竞争机制,如引入第三方电力交易平台,鼓励大规模的跨国电力贸易。
而美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则更加注重建立竞争性的电力市场,并鼓励电力公司进行合并与重组,以提升行业整体效率。
与国际上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相比,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但目前取得的进展也是令人瞩目的。
自2002年以来,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以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逐渐推进电力市场化的改革。
主要措施包括:建立了国家电力交易中心,推动电力资源的市场化交易;建立了电力发电企业的竞争性选择机制,鼓励发电企业进行市场化竞争;建立了电力发电和供电定价机制,推动电力价格市场化。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然而,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展相对缓慢,主要是由于电力供需结构、电力定价机制、政府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制约。
其次,中国电力市场的竞争程度有限,大型电力企业的垄断地位仍然存在,这限制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效率提升。
再次,电力市场化改革需要解决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的协调问题,确保全国范围内的电力市场有效运行。
为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中国需要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并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电力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电力市场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其次,推进电力市场的开放与竞争,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力行业,促进市场多元化。
《中国能源报》:外国电网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2-07-02点击次数:电网包括输电和配电两个环节,输电的主要功能是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远离发电厂的负荷中心,配电的主要功能是从输电环节接受电能并向用户进行配送。
输配电网紧密相连,虽然在功能上有所区分,但却难以从资产上准确划分界面。
电网管理体制主要探讨的是输电和配电的组织形态。
目前国际上的电网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是输配分开模式,即输电和配电分别由不同公司拥有和管理,不存在产权联系;二是输配一体化模式,即输电和配电在一个企业内部,可以是一个集团下的不同业务公司,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
一、从改革的目的看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网管理体制的关系纵观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国际电力市场化改革,各国电力改革的目的归根结底是通过建立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优化电网环节监管,提高电力工业运行效率,推动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界和各国政府在最初的改革方案设计和优化调整过程中,都充分认识并尊重电力行业独特的技术经济特征,通过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引入竞争来获取改革的绝大部分收益,在输电和配电环节保持政府监管。
电网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在电网环节引入竞争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
电网在竞争市场中的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平开放的物理平台,在市场化改革中的核心任务是为市场提供无歧视的准入和公平开放。
二、从国际经验看各国电网管理体制选择的一般规律从各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实践看,输配电管理体制变革并不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项,各国的电网管理体制选择受电网发展历史格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尤其是电力工业和电网发展等具体国情的影响,不存在统一模式。
各国电网管理体制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不是国际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
绝大多数国家的输配分开电网管理体制是历史格局的延续,是适应本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现实国情的客观选择,并不是电力改革的产物。
例如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电力行业由中央发电局(包括发电和输电)和12地区供电局构成,改革后形成了发电、输电、配电分环节设立公司的局面;在北欧、北美一些国家和地区,传统上存在市政供电企业负责本地区供电,改革后这些公司自然而然成为独立的配电公司,与输电公司独立;而日本、苏格兰和美国多数州仍保持输配一体化的格局。
中美澳输配电价政策的对比与启示
中美澳输配电价政策的对比与启示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纷纷加大对电力行业的监管与改革力度。
输配电价作为电力行业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而中美澳作为世界上三大经济体之一,在输配电价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做法与经验。
本文将分析比较中美澳输配电价政策的异同,并从中梳理出对我国输配电价政策的启示。
一、政策设计与定价机制而在澳大利亚,输配电价政策则更加侧重于监管角度的改革。
澳大利亚政府成立了澳大利亚能源市场委员会(AEMC),通过AEMC对输配电价进行监管和改革。
澳大利亚采用的是基准定价制度,即出厂价决定成本,最终用户付费。
澳大利亚电力市场结构复杂,涉及到国营、私营等多种形式,澳大利亚政府通过AEMC对输配电价进行监管,保证最终用户的利益。
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不同,中国在输配电价政策方面更注重政府定价的角度。
中国电力市场处于改革过程中,大部分输配电价由国家发改委进行定价,而具体实行单位则由地方发改委制定和负责执行。
中国采用的是完全成本定价制度,包括输电成本、配电成本和合理的收益。
地方法规将输配电价划分为房地两部分,再由国家发改委进行审批和最后决策。
二、政策实施与效果评估在政策实施与效果评估方面,美国采取了市场化的方式推动输配电价改革,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输配电网投资缺乏长期规划,导致输配电网落后于发电及用电的快速发展,存在大量的老旧设备和过时工艺。
市场化的输配电价政策也容易导致地区之间的不公平,有可能损害一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公平。
美国需要在政策实施中加强规划与监管,确保输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公平性。
澳大利亚的基准定价制度通过对输配电价进行监管,保护了最终用户的权益。
澳大利亚虽然实行了基准定价制度,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输配电网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出现了投资缺乏、设备老化等问题。
澳大利亚需要在政策实施中加强监管和投资,确保输配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当前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电力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速度决定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
由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和日本泡沫经济后的发展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日本电力体制改革是受到改革各方好评的一次改革,因此,分析日本电力体制改革,并汲取其经验教训,对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日本经济;电力体制改革;发电售电放开;电价监管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
回顾中国的经济发展路径,与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贸易政策、货币政策、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等均走过了相似的道路。
目前日本经济已成功跨越刘易斯拐点,由发展中国家转型为发达国家,其经济发展史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电力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很多学者将电力工业描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又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改革的理论及路径均有很多争论,研究日本电力体制改革并分析其经验、教训,对中国正在进行的电力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日本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及改革历程(一)日本经济发展状况日本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和改革后,1955年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1953-1973年的20年中日本经济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
同时,日本在20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完成了产业结构向高层次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两次爆发石油危机,对严重依赖进口能源的日本经济形成重大打击,促使日本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但日本经济仍在稳步增长中。
以1985年广场协议为标志,日本经济进入泡沫期。
广场协议后,由于汇率上升导致出口降低带来升值萧条,日本被迫降低国内利率刺激经济,国内货币供给大增;在美国的施压下,日本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实行利率市场化,银行间的竞争促使银行业将资金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上,全社会流动性大幅度增加。
由此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
90年代以后,随着泡沫经济的破裂,日本进入周期性经济萧条,投资与消费均受到抑制,日本经济进入了长期萧条的阶段。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迫使中国政府采取市场化改革来提高电力供应效率和质量。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指政府通过市场机制,鼓励竞争,改革电力行业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电力市场效率和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
本文将探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一、加强市场化改革,推进电力产业升级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基础产业,如何加强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电力产业升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达国家已经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解决了电力供应效率不高的问题。
中国也在逐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起了电力市场化体系,为电力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电力市场化改革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该加大机构改革力度,提高市场化运作模式。
这个过程需要政府有序地撤回干预,培育完善法律法规,传递市场化的信号。
同时,需要建立规范的电力市场,实现电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并逐步消除对行业的限制,让市场真正地发挥作用。
其次,需要深化电力产业和国家能源战略协调。
电力行业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益性和基础性,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国家能源战略需要在市场化的基础上进行有序规划和落实。
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政策引导和市场化机制结合起来,开展市场化建设。
最后,需要加强电力市场监管和维护市场公平。
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和维护机制,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电力市场化改革要适应中国的国情,灵活转变观念,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机制。
二、提高电力市场信息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电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是目前电力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信息不对称给电力市场正常运营带来了很多障碍,不仅导致了市场活跃度和市场竞争力的降低,而且也容易造成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力市场要通过制定有效的信息公开措施,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并加强电力市场的交易和结算透明度。
同时,电力市场应该强化电力供应商的信息公示,如电力供应情况、电量分配情况、售电价格等,充分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合法权益。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近年来,电力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也已经开始推进,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这场改革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总结。
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确定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要通过市场的手段,实现电力行业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高效运行。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可以提高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竞争来降低电费,使得广大群众更加受益。
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展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展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电力市场化改革在政策上已经逐步明朗化。
比如说,今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正式成为全国唯一两家运营全国电网的企业,这标志着电力制度改革的又一大步迈出。
另一方面,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软件、硬件和制度都在不断完善。
软件方面,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透明、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体系。
为此,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场监管制度,并且保证市场信息的公开和安全。
硬件方面,电力市场化改革需要依靠高速宽带、智能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设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制度方面,电力市场化改革还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说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上报制度,让监管部门能够及时监控市场价格变化和市场交易方式,以便及时地调整电网运行。
三、电力市场化改革面临的挑战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面临着很多挑战。
一方面,由于电力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垄断行业,因此在市场化改革上,电力企业需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化环境。
另一方面,电力市场化改革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比如说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智能电网系统,以便更好地实现电力系统的监控、管理和调度。
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启示和经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成功,需要政府、监管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电力行业的影响
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电力行业的影响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了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一环。
电力行业也不例外,市场化改革在电力行业中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电力行业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市场化改革使电力行业供求关系得到改善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电力行业中,市场化改革将“政府定价、垄断经营”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了“市场调节、竞争经营”的新机制。
这种转变可以使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改善,从而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化的推广,使电力企业的经营和生产受到更多的市场考验。
竞争压力可以促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全面提高整个电力行业的效率。
因为竞争的存在,许多电力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方式,开展了各种创新性的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打下了基础。
二、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电力产业的发展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意味着电力产业走向了市场,实现了市场化运作。
市场愈发活跃,市场价值体现逐渐增多,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这些变化给电力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市场化改革成为促进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市场化改革前,我国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国家控制的状态。
电力产业的过度垄断,使得行业的整体发展受到了限制。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市场机制的运行取代了计划经济的体制,使得电力行业进行了重要的体制变革——原来的中央计划经济转变为经济效益型的市场经济,在实体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
同时,市场化改革对电力行业也进行了深度创新,实现了电力行业的多元化,从而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三、市场化改革提高了电力行业的服务质量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竞争,使得电力企业不得不加速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技术和服务水平,以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电力行业的“改革突破”将大幅提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打破了垄断,加速了电力行业的多样化。
市场化的推广,也会创造更多的机会供客户选择,进而提高电力行业的服务质量。
国外电力市场的改革经验与借鉴
国外电力市场的改革经验与借鉴电力市场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的供应和利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启动电力市场改革,以期实现能源生产和利用的效率提升、环境保护和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等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外电力市场的改革经验,并探讨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一部分:改革背景和发展历程在介绍国外电力市场改革经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国外电力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在过去几十年中,各国电力市场的改革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进程。
其中,欧美国家的电力市场改革是最早和最成熟的,也是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
欧美国家的电力市场改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这个时期,许多国家开始建立垄断性的国有电力公司,以保证电力供应的效率和可靠性。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开始探索电力市场改革的途径,以期提升电力生产和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之后,欧美国家的电力市场改革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和成功。
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电力市场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第二部分:改革的核心内容和体制机制欧美国家的电力市场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改革内容:电力产权分离、市场化竞争和政府监管。
其中,电力产权分离是电力市场改革的核心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避免垄断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提升市场的公正竞争程度。
电力产权分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垂直分离和水平分离。
垂直分离是指将电力生产和供应的上、下游进行分离,形成竞争性市场环境。
水平分离是指将不同的电力企业进行分离,形成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市场化竞争是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
在市场化竞争的推动下,各家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成本削减等手段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活力和创新性的提升。
政府监管是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保障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对市场的公正竞争进行监督和调节,解决市场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保证市场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简述及启示
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简述及启示在电力产业链中,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是最主要的四个环节。
不同的国家在上述各个环节上的市场开放程度存在差异,也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电力市场结构和模式。
据此,Hunt归纳出了四种典型的电力市场结构模式,它们分别是:纵向一体化的垄断模式、单一买方的发电竞争模式、批发竞争模式和零售竞争模式。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电力行业引入竞争所需要的条件。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电价形成机制问题因与电力成本和电力市场竞争密切相关,成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国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路径不尽相同,其推进速度和在不同阶段所选择的电力市场结构模式也存在差异。
德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德国最初采用的是纵向一体化的垄断模式,为了推动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提升电力市场运行效率,德国政府随后将电力公司拆分为发电公司、输电公司、配电公司和售电公司4个不同的市场运营主体,并制定和出台了如下的一系列措施:立法引导,在放开发电计划方面优先保障清洁能源地位;用高额补贴和全额上网的保障机制吸引资金,引入多元化市场主体;将计划电量市场化;建立独立且匿名保密的交易平台(欧洲能源交易市场,EEX),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推动发电计划有序放开;完善交易机制,将电价结构细分为12项不同的税费;设立联邦网络管理局(FNA)来监督市场参与者和政府。
经过持续多年的努力,德国的电力市场结构模式最终转变为零售竞争模式。
日本电力市场化改革相比于德国,日本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则相对稳健。
早在20世纪末,为了打破纵向一体化的垄断模式,放开发电环节的竞争,日本政府于1999年开始先后三次对《电力事业法》进行修改。
进入新千年后,2011年日本国内的“3.11”地震事件证明了全面放开发电计划的市场化改革方式在应对特大紧急意外时存在严重缺陷,这也从侧面验证了进行稳健型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通过多年的酝酿和稳中有序的推进,日本政府拟开始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这将是日本自1950年以来对电力行业最大范围的重组,改革的中期目标是实现发电和输电的分离,长期目标则是电力自由化和市场化。
公共服务论文电力行业论文
公共服务论文电力行业论文:论西方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兴起了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公共服务市场化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先从总体上宏观地介绍了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原因、类型等,而后具体的以美国电力行业的市场化为例,分析了美国电力行业市场化的情况。
美国的成功经验不仅对我国电力行业改革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市场化都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电力行业;启示一、政府公共服务输出市场化的背景美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大背景下,这场运动以1979年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上台为标志,与新公共管理近似的称谓是“市场化公共行政理论”、“企业化政府管理理论”等,其主要内容是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导入竞争机制,推行社会合作。
通过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行政绩效水平,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通过竞争机制,可以优化公共产品的供给,降低行政成本;而推行社会合作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广泛采用合同外包,公私合营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同时放松政府规制,加大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方各国都进行了行政改革,实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
然而,新公共管理成为一种浪潮和趋势并非偶然,它的发生有很多原因:首先,随着西方各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官僚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官僚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垄断地位发生动摇。
其次,政府权力不断扩张,出现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此外,全球化浪潮和新技术革命也给传统的公共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二、公共服务输出市场化的内涵及必要性(一)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容关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美国学者e·s·萨瓦斯将其表述为更多的依靠民间机构,更少的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的民营化。
英国的雷纳将其表述为“国家中空化”,此外,凯特勒将其表述为“代理政府”等。
国外电价制度及对我国电价改革的启示
国外电价制度及对我国电价改革的启示【摘要】本文将介绍国外电价制度及我国电价改革的现状。
国外电价制度的特点包括多样化和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体现在需加强市场监管和提高透明度。
我国电价改革面临挑战,包括电价补贴过多和电力市场不完善等问题。
电价改革的方向应该是逐步市场化和提高电价形成机制的公平性。
为推进电价改革,可以采取措施如加强电力市场监管和建立合理的电价政策。
借鉴国外电价制度的经验可以促进我国电价改革的进程,推动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国外电价制度,我国电价改革,特点,启示,挑战,方向,措施,借鉴经验,推动进程。
1. 引言1.1 介绍国外电价制度国外电价制度是指其他国家对电力市场的调控和定价机制,每个国家的电价制度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般来说,国外电价制度的特点包括:一是定价透明,即电价的形成过程公开透明,参与者可清晰了解电价的形成依据和计算方法;二是合理收费,即根据电力供求关系和成本投入确定公平合理的电价水平,保障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盈利,同时保障用户的利益;三是政府监管,即政府通过监管机构对电价制度进行调控和管理,确保电价水平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电价制度的调控非常严格,政府对电力市场的监管力度很大,确保了电价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这种国外电价制度对我国的电价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我们可以借鉴其透明、合理和监管的特点,加强我国电价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升电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1.2 介绍我国电价改革的现状面对这些问题,我国电价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电价形成机制,完善电力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竞争,推动电力市场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
通过改革和完善电价调整机制,实现电价与供需之间的平衡,提高电力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国外电价制度的特点1. 分级定价:许多国外电价制度是按照不同的用户类别进行分级定价的,比如按照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和农业用户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标准。
电力市场化
电力市场化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美、欧各国都相继进行了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尝试通过电力市场化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而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纷纷加入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之中。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巨大发展,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电力改革;市场化;竞争化日、美、欧各国改革尝试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国需要深入比较和思考他们的实践模式和效果,然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从率先实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日、美、欧各国历史经验来看,促成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电力工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发生了改变。
传统意义上,电力工业具有自然垄断性,然而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尤其是电力科技创新,人们逐渐对电力工业的自然垄断性提出了质疑。
事实上,在发电环节和售电环节都能引入竞争以提高效率,特别是新的发电技术如联合循环机组(ccgt)技术的推广,将发电厂的最有规模下降到150mw~300mw之间,自然垄断的性质已经不明显,因此在发电和售点环节竞争是可以引入的。
2.电力科技创新和通信技术,使得电力工业解绑和开放后的开放运营、信息交换成为可能。
3.社会各界对打破电力垄断的呼声和高质低价电力产品的呼唤。
电力用户希望通过改革,引入竞争,提高电力市场运行效率,从而享受低电价、高质量的服务。
二、日、美、欧各国电力改革模式和经验(一)日本——引入有限竞争的单一买家模式日本《电气事业法》自1996年l月1日起施行,这个修改后的法律加大了竞争力度,开放了电力趸售市场,废除了趸售企业许可证制度,放开了局部电力零售市场,修改了电价管理办法,由以往简单的电力企业成本加利润确定电价改由通商产业省制定标准电价。
新法律还建立了新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减少了政府对电力企业的检查次数,而更多地让法律去约束企业行为。
日本的电力改革被经济界和理论界称为“先立法,再依法改革”的良性改革模式。
关键是打破垄断——电力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分垂直 一体 化管理的电力公 司, 发 电环节 在 建立 竞争性电力市场 ,对输 、 电企业实 行 配 规范 、 明的监 管, 售 电环 节逐新 允许 大 透 在
是 局 限在 发 电或 售 电 等某 个特 定 的环 节 , 而是 对 电
用 户 择 电力 公司。 中实行 国有 国蓄体制 力 生 产 、传输 、使 用全 过 选 其
Spe i l Re c a por t
特 别报 道
关键是打破 垄断
电 力体 制 改革 的 国 际经 验 及对 我 国 的启 示
口卢春 泉 俞燕山
由于 电 力 市场 各 方对 改革
发达国家电力改革的基本做法
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
自0 2 世纪八 十年 代开始 ,以英美 等国为 还 尖 锐 对 立 ,因 此各 国 都 代表, 西方工 业国家陆续进 行 了电力市场化 是 在政 霄 的 主持 下 ,将 , 厶 \
改革 从 改革的过程 看 , 西方工业 国家实行 平 、效 率 有机 结 合 , 实现 电力改革的做 大同小异 , 基本都 是对 国有 使 社 会受益 的 改革 目标 。
电力公 司实行 私有化 ( 公司 : 电 力 工 业 的 改革 不
的国家, 还重 新 _立监 管机构 对电力工业 实 戎 行集 中监管。这 些国家共 同特 点大致 可以归 纳 由四个方面:
一
程 的 配 套 改 革 ,是 涉 及 对
电 力体 制 的整 体 改革 。 因 此 ,在 实施 改革 之 前 都 应
有 明确 的方 案设 计 : 但改
是 充 兮准 备,立 法先 行 :推 行 电力
各 方面 综 台配 套推 进 ,在 改 革 中实现 电力
发达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 的原囚 ( ) 一 传统电力体制的低效率是引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本文对英国、北欧和美国等一些国家典型的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世界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一般步骤及改革经验,为我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电力市场;改革;步骤;启示中图分类号:F429.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6)12创新版-0063―0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有近百个国家进行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市场化的理论不断丰富,模式几经变化不断创新,实践各不相同,其中成功的经验很多,失败的教训也有。
为提高我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效率,本文对英国、北欧和美国等一些国家典型的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世界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一般步骤及改革经验,以期为我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主要电力市场化改革状况1.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
英国是较早进行电力市场改革的国家。
以1988年发布的《电力市场民营化》白皮书为代表,英国电力工业的第一次改革开始。
在第一次改革中,实现了电力公司的结构重组及股份制和私有化的改造,采用的是强制型电力联合运营中心(也称为电力库)模式(Pow―er Pool或P001)。
2001年3月,英国实行新的市场模式NETA,标志着第二次改革的开始。
在第二次改革中,采用的是以合约交易为主,辅以不平衡电量交易的NETA模式。
在完成了E&W地区(英格兰及威尔士)第二次电力工业改革后,英国政府及独立监管机构把改建苏格兰电力市场提到议事日程的优先地位,并且在总结经验和参考研究结果后,于2005年4月1日,新的市场规则BETTA按计划开始实施。
目前,英国电力市场改革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2.北欧电力市场化改革。
北欧的统一电力市场是逐步建立起来的,最先是挪威在1991年建立了国家电力市场,瑞典1996年1月率先加入,两国各持有50%的股份成立了总部设在挪威首都奥斯陆(Oslo)的挪威一瑞典联合电力交易所(即北欧电交所有限公司前身)。
1998年6月芬兰加入,瑞典国家电网公司和芬兰国家电网公司联合拥有EL―EX交易所,作为北欧电力交易平衡调节市场,与北欧电交所紧密配合、互为补充,EL-EX交易所于1999年改为Elbas市场。
在瑞典和芬兰之后,丹麦西部于1999年7月加入,最后,丹麦东部于2000年10月加入。
这样,历时近十年,囊括北欧四国的统一电力市场建立起来。
北欧电力市场的交易类型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1993年的挪威电力市场还只是一个电力远期合同市场,只允许市场主体进行物理合同的交易,而且合同最长为6个月。
从1997年开始,北欧电力市场引入金融期货合同,1999年允许期权合同上市交易,2000年又引入了差价合同,来规避分区电价和系统电价的价差。
3.美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
美国电力改革的核心是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电价。
由于美国电力产业中的75%为私人所有,因此,尽管美国政府意识到对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实行垂直一体化的市场结构会阻碍竞争,但不像英国对待国有电力产业那样实行市场结构重组政策,而是主要通过放松进入管制,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1978年,美国颁布了《能源政策法》,允许企业建立电厂并出售电力给地方公用事业公司,促进了发电市场自由化。
1992年新的能源政策法案出台,同意开放电力输送领域,但仅限于数量大的买方和卖方,而不允许个人消费者进入。
并要求在电力批发市场引入竞争。
1995年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发布了Mega―NOPR提案以促进输电服务的开放。
1996年,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要求开放电力批发市场,要求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分开。
明确厂与网必须进行功能性分离,分开核算。
美国颁布了两项法律,详细规定了电网开放式输送电力及其收费标准。
输电线路由电网经营企业运营,向发电企业提供输电服务,供电商(或者大用户)可以通过电网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
这样,继发电领域市场化后,又形成了输电线路公用化,电力零售市场的全面公平竞争。
美国电力改革模式由各州根据厂网分开、引入竞争的原则自主确定。
大多数电网按照厂网的功能进行分离,电力交易以长期双边合同为主,现货市场交易为辅,电网公司及供电商对供电用户供电需要有发电容量保证的纵向整合改革模式,并获得了成功。
之后,1999年11月FERC颁布了促进成立区域输电机构(RTO)的第2000号法令,要求每家拥有或运行管理跨州输电设施的电力公司必须提出申报组建或参加RTO。
区域输电机构的主要作用:一是建设输电基础设施,二是监督系统的运行潮流。
它的基本功能有:电价管理与设计;管理阻塞和平行线潮流;市场监督;计划与发展;辅助服务管理;可转让输电容量管理;区域间协调等。
其目标是:提高输电网络管理效率;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建立公平的服务;改善电力市场性能;简化管理。
RTO只有输电系统的经营管理权,没有所有权。
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鼓励RTO进一步发展成输电公司(TRANSCO),独立经营管理输电系统及资产。
美国现已有加州、PJM(宾西法尼亚――新泽西――马里兰联合电力系统)、中西部、纽约、新英格兰、ERCOT等6个电网建立了独立系统运行机构和电力交易市场。
4.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电力市场化改革。
(1)澳大利亚电力市场化改革。
澳大利亚电力改革参照了英国电力改革的经验,但两国电力改革的模式也不尽相同。
作为联邦制国家,澳洲电力工业的运作与发展主要依靠各州政府自己来实现。
从1990年始筹划的电力改革是从各州开始逐步形成全国性竞争市场。
全国竞争性电力市场主要是建立电力批发市场和电力零售市场。
电力批发市场只允许大用户和发电公司、电力市场管理公司、输电和供电公司及地区性系统运行者进入。
零售与批发市场是完全断开的,用户只能进入其中一个。
(2)新西兰的电力市场化改革。
经过数年渐进改革,1999年新西兰电力市场化实施完全竞争。
在发电领域,建立多个发电公司,任何一家公司拥有的发电装机容量都不超过30%;供电方面实现“线能分开”,输电公司不能同时经营配电和零售业务;零售方面重组为6――8个电力销售公司,电力用户可不受地域限制自由选择电力销售公司供电;输电与配电环节仍实行垄断经营,新西兰输电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提供输电服务,包括电网安全、稳定,电网调度,运行维护等。
成立电力市场公司,负责提供电力批发市场行政管理、定价、清算、市场监管委员会秘书及电力交易系统服务。
由发电方、购电方、零售方、服务提供者各推选一名代表,成立市场监管委员会,负责电力市场监管。
二、国外主要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开放情况比较纵观世界各国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建立的模式,全球电力行业改革的基本趋势是打破垄断,形成竞争机制的趋势已成必然。
但电力工业要求发、输、供同时完成和为公众服务的特征,打破垄断的方法不是简单的开放,也不是“放任自由”的市场。
各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归纳起来有两个特征:1.将垄断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即只保留真正意义上的垄断环节。
其基本作法是对具有明显公共性质的全国性(区域性)电力网,实行政府监管下的独家经营,将电力行业的其它环节(发电和售电)放开竞争。
2.为达到竞争的目的,采取大规模的行业重组与资产出售政策。
行业重组将电力企业按生产过程分为发电、输电、供电三个环节,在可以按竞争运行的环节,将国有电力公司分拆成若干个具有均衡竞争能力的公司,并允许新的公司加入,形成竞争机制。
电力行业重组应使股东价值、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达到最优平衡,实现三方总价值的最大化。
三、世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一般步骤1.立法先行。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框架,为电力市场化改革扫清制度障碍。
2.实现电力工业重组。
为电力市场化竞争创造体制条件,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电力企业改制(包括私有化和股份制),实施电力工业结构重组,培育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
3.逐步建立健全电力市场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有效的电力市场,必须有完善的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市场结算和市场退出等规则。
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建立健全电力市场规则。
4.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改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保证监管机构必要的干预,统筹推进企业改革和政府监管体制改革。
5.注重市场机制设置。
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市场机制,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建立开放、透明、完善的市场机制。
6.逐步深化市场改革。
随着电力市场建设制度和系统运行技术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逐步开放和完善电能交易市场、电力零售市场、输电权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赋予用户参与权和选择权。
四、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国外电力市场改革的经验教训。
电力市场改革的核心都是打破垄断,目标是为在电力行业引入市场机制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廉价可靠的电力。
从大的方面看,国外电力工业改革基本上都是成功的,起到打破垄断,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了一些电力安全事故,有些发生在建立电力市场的地区,有些发生在尚未推行电力改革的地区,即使发生在建立电力市场地区的电力事故,经过深入分析,也没发现市场和事故之间的必然联系。
美国在放松电力管制过程中,出现了轰动世界的加州“电荒”,造成加州供电能力严重不足,电价飙升(2000年加州电价是平时的50倍),在2000年8月用电高峰时,电力公司不得不采取拉限电措施。
造成加州能源危机的原因主要是:电力负荷增长超过预期,电力缺乏长远规划,造成发电能力不足;缺乏政府监管,公司私有化形成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电力部门的改革与其他相关部门改革及法律法规的修订没有很好的衔接。
由于充分相信市场的力量,“市场能解决一切问题”,大部分照搬英国改革模式,改革方案中存在固有的缺陷:一是强迫供电公司出售50%的发电容量,而同时没有要求供电公司和发电商之间签订长期稳定的供购电合同。
二是要求供电公司必须100%从现货市场购电,没有期货市场,市场无法提供反映长期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
三是缺乏科学合理的价格传导机制,对最终用户的零售价格冻结,而批发市场价格可大幅波动和上涨,使得处于中间环节的供电公司无所适从,价格倒挂,最终申请破产保护。
四是保证电网用电增长需要的供电责任不落实,将这一重大责任寄托于市场的自我调节。
另外,环保主义者对环境保护的不切实际的苛求,也是造成加州十年没有建发电机组,投产新的输电线路的原因之一。
美国加州的电力危机主要是市场制度设计缺陷造成的,它的市场制度只适用于供大于求的电力供需环境,没有形成上网和销售价格的协调机制,上下游的市场被人为的价格管制割裂了,当市场供需环境发生变化时,市场运作就出现了问题。
加州电力危机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市场制度设计不够完善。
这个教训已被世界各国的同行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