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组《阅读笔记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读《亲爱的孔子老师》有感韩耀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亲爱的孔子老师》有感
韩耀英
《亲爱的孔子老师》是一本被誉为“最好看的孔子故事,最管用的孔子智慧”的小说新作。通过孔子得意弟子、“儒商始祖”子贡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来展示孔子一生的追求和非凡的智慧。
独特的写作手法,瓦解了古人与今人之间的那堵高墙。因为子贡所遇到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当代人同样会遇到的问题。子贡在10堂课所学到的种种智慧,正是当代人在工作与生活中最渴求学到的种种智慧……
鲜活而丰富的的故事、全面而有效的智慧,必然能让广大读者轻松快乐阅读的同时,成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领略在成功、幸福、处世、管理等方面的全面突破与成长。
下面是我节选的一段书中内容:
昨天离开老师半年的我从卫国回到鲁国。今天老师便带我和曾点以及几位年轻同学一起到曲阜郊外看腊戏。回城路上老师问我腊戏是不是很有意思。站了一天脚都发麻了,我忍不住脱口就将心里话说了出来:“真没劲。一国之人好像都发狂了,难到玩就那么有价值吗?”
老师没生气,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大家辛苦了一年,农闲时间好好松弛和快乐一下,不是很好吗?”我回答:“对别人来说可能有意义,可对我来说,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干点有意思的事情呢!”
我认为老师会肯定我,没想到他笑眯眯的问我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情?
“那还用说,读读圣贤书,想想为政之道,哪怕出去做点生意赚点钱也好啊。”
就在这时我听到一声轻轻的欢呼。只见曾点带着两个小师弟匆匆往前赶去,一边走一边说:“老师,快到舞雩台了。我们一起到那里休息吧!”我和老师加快了脚步,走到舞雩台边,我轻轻地搀扶着老师的胳膊,一同登上去,举目四望,心旷神怡。我发现年龄最大的曾点到这里格外兴奋和快乐,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快乐。曾点说:“几个月前我和几个同学在这里言志,想起来真是开心啊!”
于是曾点就介绍了这次“四子言志”的故事。
那天老师乘兴与曾点、子路、冉求、公西华四人来到舞雩台。老师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立即豪情万丈地说:如果是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受到邻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的话,只需三年时间,就可以使人们英勇善战,而且懂得道义。
冉求回答:方圆几十里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的话,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修明礼乐制度,那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实施和教化了。
公西华想了想说:我不敢说自己很有本领,只是愿意学习而已。在尊庙祭祀和诸侯会盟
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个小小的傧相。
三人说完老师均不置可否。只剩曾点没有说了,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不过曾点没有立即回答,直到一曲弹罢,他才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了个礼说:“我和他们的志向不一样。说出来怕大家见笑。”
老师说:“别那么严肃。不过是自由地谈谈而已嘛,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曾点就讲:“我的志向是春暖花开时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中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这也算得上志向?他一讲完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没想到老师却立即说,自己赞同曾点的志向。
尽管这一幕已过去好久了,但我还是有很大的疑惑:老师为什么对其他几位同学的“大志”不以为然,反而对曾点这种看起来不是志向的志向深以为是呢?
于是我将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老师说:“子贡,联系到刚才你关于有没有意思的话题,你是不是觉得曾点谈的这一理想,不符合你‘有意思的’标准吧?”
我直言相告:“是的。大丈夫生于世界,应该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才对。如果像曾点那样只知道个人的享受,与那些村夫村妇又有什么区别呢?”
老师笑道:“所以你不论在我身边,还是在世界各地天天忙个不停,就是为了追求事业啊?”“那当然啊。”我回答说。
这时他笑眯眯的对我说:“子贡呀,事业是重要的。可人活在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事业,也还有生活。你老是喜欢往远方的地平线走去,因为你总是追逐天边星斗的美丽。但你在追逐天边星光的时候,也别忘记欣赏路边的花朵啊!”
老师的声音不大,但给我有当头棒喝之感。是啊,这些年来我就是一个事业型的人,整天为事业奔忙,可对周围生活的美好却缺乏觉知。我这种只重视事业不重视人生的态度,是否该改正一下呢?
我站在舞雩台上看着周围的一切,觉得都换了一种不同的色调,都让我感到生活是这样的美好。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记不得我是如何选择这本书来阅读的了。但拿到手了之后,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它的特别。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对先师孔子的解读,而是一个现代的学者以孔子的学生子贡的身份去讲述孔子一生教育行为的。
作者对子贡的体察,子贡对老师的体察都有很独特的方面。我手头关于孔子和《论语》的书籍不下10本,然而,以纯文学作品小说的形式解读孔子的这还是唯一的一本。不可否认的是孔子的思想是我们这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构成了整个传统文化的主体,孔子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这个民族和这个民族的历史,以至于左右着这个民族发展的走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子孙里,无论是我们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已经渗透了现实的思想,不管我们是不是愿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都是存在的。
几年前研读《论语》,几年来,有了不少的收获。但关注《论语》能够阅读到的材料,几乎都是带有学术研究特色的书,包括孔子的生平和传记,阅读起来有些难度。但这本书则显得与众不同,作者把子贡当代化,用当今的语言去讲述自己的老师治学、为人、处世的思想和艺术,极易使人理解和接受,阅读不存在任何难度。
应该说作者在推广传统文化方面动了很多心思,下了很多功夫。从子贡这个优秀学生的视角出发,缅怀先师的风貌。所以,作者从另一个方面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孔子的一生是丰富宏阔的一生,他有很多的思想和观念值得深深的挖掘,值得后人珍藏。我敢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用自己的思想照亮自己身后几千年,但孔子做到了。孔子是教育的传奇,也是历史的传奇,是生命的传奇。他的名字将随同历史一同穿越时间的隧道。我在这里终于明白,每个人的一生不过是历史的一个节点,然而历史的每个节点并不都是辉煌灿烂的,而人的这个节点对历史的贡献和影响却有着天壤之别。从中也使我们明白了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懂得了短暂与永恒的转化。只是孔子的一生所为所思所想,岂止是一个子贡所能全部体味得全的。尽管子贡几乎伴随孔子的一生,不离左右,甚至是在先生离开人世之后他能在老师的墓地守孝六年,终也不能完全读懂自己的老师。而正如孔子的爱徒颜渊慨叹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仅凭这一点,我就明白了为什么颜渊死去的时候,孔子为什么会悲痛欲绝,看来颜渊更理解一个真实的拥有丰富内心的孔子,颜渊深入了老师的灵魂。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颜渊才是孔子生命中的朋友。书中所言,也只是子贡心目中的先生之万一。但作者吴甘霖先生已是竭尽努力了,作为读者我们还是应该感谢作者给我们理解先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有一种感受诱使我很想阅读和研究《易经》,孔子五十岁历经了苦痛与坎坷后开始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和讲习《易经》,我私下以为这部《易经》就是孔子给自己的学生开设的哲学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孔子注重给予自己学生的更多的是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孔子一生都在探索规律,寻找智慧,也就是在他的天命之年,终于对人生规律有了一个暂新的认识,所以我认同“找智慧的过程就是找规律的过程”这一观点。谁能看清规律谁也就拥有了智慧。
作为当代的老师,这本书可以作为了解古代文化,了解孔子的的普及读本加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