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大学本质的认识

合集下载

我眼中的大学作文

我眼中的大学作文

我眼中的大学作文大学作文。

大学,对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地方。

大学生活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人生的体验和成长。

在我眼中,大学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舞台,是一个让我们展翅飞翔的天空。

首先,大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

在这里,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科和知识,可以学习到丰富的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

在大学里,我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可以和优秀的教授一起探讨问题,可以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可以获取知识,更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大学是一个人生阅历的积累。

在大学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更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可以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大学里,我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大学是一个梦想的起航地。

在大学里,我们可以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可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可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在大学里,我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职业信息,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职业要求,可以锻炼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大学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舞台,是一个让我们展翅飞翔的天空。

在这里,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可以积累阅历,可以实现梦想。

让我们珍惜大学时光,不断地提高自己,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迎接更加美好的人生。

浅谈大学生学习观、学术素养与学术本位

浅谈大学生学习观、学术素养与学术本位

浅谈大学生学习观、学术素养与学术本位【摘要】社会上学术腐败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身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重任的高校,要坚定地树立学术本位观念,反对学术腐败;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在努力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大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观;学术素养;学术本位1 高校应回归学术本位高校是学术人才的汇聚地,也肩负着培养学术人才的重任。

就目前大家所达成的共识来看,普通高等学校的主要功能应该包括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

其中,学术研究是其根本和基础,因为,只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开展自由的学术研究,才能做到以科学的精神、先进的文化、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才能以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服务社会。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市场经济浪潮的强烈冲击,高校似乎越来越不以学术为本了,学术似乎也越来越功利化了,大学、学术似乎都越来越偏离或迷失自己的方向了。

不仅部分教师不以学术研究为己任,只把教职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作为自己在社会兼职中可以讨价还价的资本;而且,部分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也不把学术研究作为自己学业的目标,他们只把大学生活看成“镀金”的过程,作为日后“升官发财之阶梯”。

2 大学生学习观的现状与变革2.1 学习观概念学习观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现象和经验所持有的直觉、潜在的认识,已有的研究表明,学习观作为一种内隐的元认知知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归纳起来,学习观主要影响学习者的认知过程、策略选择、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学业成绩等诸多学习要素。

大学生学习观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学习的看法、观点,它随着学生认识、经验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它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思想。

2.2 大学生学习观倾向与比较当代大学生学习观的几种倾向:1)学习动机存在功利化倾向;2)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3)学习方式较单一,学习效果不佳;4)学习主动性不足,创新性不强;5)知行脱节,缺乏刻苦耐劳的精神;6)对外部环境有过多的依赖;7)师生联系不够紧密,缺少互动。

《大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知识点总结一、大学的概念和发展1. 大学的概念大学是指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要任务,进行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教育机构。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各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各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大学的发展历史大学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学园和学院,经过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校,逐渐发展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制度。

大学的发展经历了中世纪的宗教教育、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教育、启蒙时期的现代教育和近代的大学改革,形成了现代大学的基本模式和体系。

3. 大学的类型和特点大学根据办学目标和学科分布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农林类大学、医药类大学、师范类大学和艺术类大学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大学具有不同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着不同的贡献。

二、大学的组织和管理1. 大学的组织结构大学的组织结构包括校务委员会、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科研处、后勤处、资产管理处等多个部门和机构,负责大学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

2. 大学的管理体制大学的管理体制包括党委制度、校长负责制和行政领导班子制度,是大学进行各项工作的基本制度保障,保证了大学的科学管理和良好运转。

3. 大学的质量保障大学的质量保障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保障措施,包括教育部门的教育督导、学校内部的质量管理和社会各界的评估监督等多种方式和途径。

三、大学的教育和教学1. 大学的教育目标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的长远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2. 大学的课程设置大学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等多个方面,是培养学生各类能力和素质的基本工具和手段。

3. 大学教学模式大学教学模式包括讲授式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和实习实训等多种方式和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浅谈对大学本质的认识

浅谈对大学本质的认识

浅谈大学教育的本质当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听说在大学生活是一中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我们以前的学习、生活是不同的。

当真的来到了大学,经过了快到两年的学习发现自己似乎仍未真正的弄懂大学的本质。

下面是教育家斯金纳对教育本质的诠释:“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大学教育更为如此,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真正本质。

接下来就谈谈我眼中看到的大学本质:首先,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人类永恒的需要,因此大学教育在不同环境中会有不同作用,优秀的大学是最能够坚守教育本质的大学。

大学的宗旨,在于使学生的良好品格得以塑造和确立,在于使学生有能力和信心破旧立新,在于使学生懂得追求目标,并确信最理想的人生境界在于臻善。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各种证书,而是要在获得各种知识、技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回馈社会,并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赢来回报。

其次,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

中共十六大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中共十七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但是就目前的形势看我们的大学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第一:强国必先强教育,面对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我国大学明显缺乏实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普及程度低。

二是经历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的原因,或因无法回避的动荡国情,或因大学与国民经济关系紧密,偏重实用而受行业波动,或因与政府部门关系紧密,习惯依赖而受政策波动。

中国大学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自身对维护教育本质的责任,难以有效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二:培养目标既明确又含混。

综观社会对大学培养目标的影响,一面是大力倡导的全面素质教育,一面是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收入差距、就业市场机制等对学生求学利益的刺激。

全面素质教育是培养目标上的重要导向,其要义是倡导以人为中心,并纠正专业至上的培养目标。

浅谈对大学本质的认识

浅谈对大学本质的认识

浅谈对大学本质的认识记得有篇文章说没有大学人类照样可以发展,可是人们的视野不会变大,人会更加功利而不思考一些形而上的东西,所以大学的本质是提升人类素质,探究人类本质。

而真正的大学生就是学习知识,学会研究方法的人。

目前大学的概念,是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是你通向未来的敲门砖。

而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而大学是半个社会,在里面大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各种技能知识,还能学会为人处世之道。

通过参加些活动、协会、社团,锻炼自己的处事能力。

从理想层面上来说,大学应该是一个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地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大学面临着越来越行政化的问题,失去了大学应有的神圣和高洁。

教育是文化的,文化是负责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类高尚本性的信仰和追求,而大学内在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就是它对文化的影响。

而大学的行政化问题不仅对大学的教学制度造成冲击,也影响了学生对大学本质的看法。

大学必须要有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有宽松的学术环境,这样才能够产生伟大的创新,才能利于大学生各个方面的自由学习,使大学灵魂回归到大学本质上来。

一个国家的大学发达与否并不一定与这个国家及其民族的复兴相关,然而一个大国的大学体系发达与否却始终与这个国家的发达与强盛直接联系在一起。

中国大学的兴起原本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标志和产物,而其最早的目的与功用就是奋发图强,而鉴于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当代的大学却被人们认为是通向幸福生活的桥梁。

与早期大学的本质相悖,导致当代大学生泛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的一大难题。

同时也破坏了大学生自由学习、科研的环境,阻碍了大学生的思想自由、个性的自由发展,以及相应地大学的自主发展的本质,成为了一个“特权机构”。

倘若权利、关系和现实利益成为大学的原则,那么,它就否定了大学。

因为它无非就是一个文凭买卖、房屋租赁、集体生活体验营以及培训班的混合物。

大学生的本质论文

大学生的本质论文

浅析对大学生本质的认识摘要:作为大学生,我们中的许多人还在徘徊,思想上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方向;在自己价值的实现上还没有明确的途径;有的甚至连自己的价值是什么都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大学生又是什么?本文就从大学生的本质是什么和怎么完善两个角度浅谈我个人对大学生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大学生本质是什么完善本质小学时老师说要好好学习考大学,将来能出人头地,我们就开始憧憬大学;中学时老师说要考上大学,大学生活十分美好,我们就开始渴望体验大学生活;大学了,老师不说大学怎么好了,而我们对大学的认识也就停留在那些时期的幻想中。

进入大学,我们也许有点改变,最起码我的身份改变了!我是一名大学生了!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身份没有改变,改变的仅仅是称号。

大学生活是什么日子?大学时期是青年人走向社会的过渡期,是我们改造世界前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的塑造期。

你自己怎样过你的大学生活决定你向什么样的社会过渡;你如何塑造你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决定你将来能如何改造社会。

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理论,正规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

我们上大学对社会来说是投资。

但是我们消耗了许多资源,同时又放弃了许多机会成本。

如果大学生不认为是对自己的投资那么还不如早日离开大学另寻它处。

大学生在大学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犹如建筑材料中的一块砖。

被建筑师怎么用就要看我们长什么型了。

而大学就是塑造我们的砖机,塑造的程序不是别人,恰恰是我们自己。

老师仅是一个安全管理员。

所以大学生如果能有自己的棱角就是资源,如果社会对我们的投资没有得到社会的需要就是在浪费成本,此时的大学生就如一个吃米不下蛋的鸡。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任何一个大学生都有权利选择肤浅或者深刻,但是,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让自己更深刻,也更应该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不但应该系统的思维训练,具备独立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

而且应该用思想的深度而不是由于自己知道的明星、名牌多将自己和非大学生区别开来。

在中国,大学学生历来被看作是国家栋梁、社会改革的先躯、民族振兴的希望。

大学生活的意义

大学生活的意义

大学生活的意义
大学生活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塑造一个人的品格和人生观。

大学生活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课堂上的学习,它涉及到人际关系、社会责任、自我认知等方方面面。

首先,大学生活让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对于我们的人际关系能力
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在大学里,我们会遇到不同背景的同学,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这有助于我们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看待世界。

其次,大学生活也是一个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过程。

在大学里,我们会参与各种
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社会的现状,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

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社团组织等,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另外,大学生活也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

在大学里,我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
困难,这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和职业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大学生活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培
养我们的人格和素养。

它让我们更加开放和包容,让我们学会承担社会责任,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

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未来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因此,大学生活的意义是非常深远和重要的。

浅谈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探析

浅谈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探析

浅谈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探析论文关键词:大学精神精神文化建设问题途径论文摘要: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

理清大学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

理清大学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一、大学精神的涵义中文“大学”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的翻译,universitas涵义等同于古希腊文academia,其最初意为“学生集会”或“教师集会”。

大学在初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民间和自发的:众多“爱智慧”(philosophia①)之人聚集在城邦,聘请智者为他们传授知识,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双方为获得各自所需而组织成一种社团,即universitas。

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德国洪堡、英国纽曼等教育哲学家的深入参与下建立起来的,他们认为有形的文化和社会建制都是无形理念、精神的外在表现,文化和制度离开了其内在的精神,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因此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

唯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通过践行自身办学理念,形成独特价值理念和理性追求那样一种具备凝聚力、向心力的大学精神,才是一所大学的魅力之处,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学界存在多种表述,我们较倾向于此一定义:大学精神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

从大学最初的发展来看,其一开始就是爱智慧之人聚集一起学习关乎宇宙自然人性之事的场所,他们深具对宇宙奥秘的惊诧探索之精神和对人类命运、人性问题的深切关怀,因而我们认为大学精神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

对大学生活的理解

对大学生活的理解

对大学生活的理解
大学生活的理解。

大学生活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成长的旅程。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和选择。

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获取,更是关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

首先,大学生活是关于学习和知识的获取。

在大学里,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科和知识领域,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课程,深入学习并探索自己的潜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和信念。

其次,大学生活也是关于人际关系和社交的建立。

在大学里,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起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同时,我们也会学会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相处,培养自己的沟通和交际能力。

最重要的是,大学生活是关于自我成长和人生态度的塑造。

在大学里,我们会面临各种选择和抉择,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和决定。

我们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坚强和成熟。

我们也会有机会参与各种社团和活动,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通过这些经历,我们可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学生活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成长的旅程。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不断学习和成长,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塑造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大学生活,我们才能在这个阶段收获更多,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大学生活的认识

对大学生活的认识

对大学生活的认识
大学生活的认识。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之一,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个人成长和
社交经验的积累。

在大学里,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结识到各种各样的人,拥有各种各样的经历,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

首先,大学生活是知识的积累。

在大学里,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可以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这些知识将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在社会中有更多的竞争力。

其次,大学生活是个人成长的经历。

在大学里,我们需要自己独立生活,自己
做决定,自己承担责任。

这种独立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和他人相处,如何解决困难。

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最后,大学生活是社交经验的积累。

在大学里,我们可以结识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

通过和他们的交往,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建立起更广泛的人际关系。

总之,大学生活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它给予我们知识、成长和社交经验。

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珍惜这段时光,努力学习,不断成长,让自己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更加出色地展现自己。

浅谈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0教育管理作者简介:牛付阁(1983—),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浅谈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牛付阁 潘伟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摘 要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是高校的生命和灵魂。

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我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出现滑坡,如何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然而,在当前评价体系导向扭曲的形势下,我国的大学教育改革一直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本文对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大学教育质量 问题 对策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 Niu Fuge,Pan WeichunAbstract As the life and soul of universities, education quality is a permanent theme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teaching quality declines in China's universities, so how to improve university education quality has become a focal issue among all social sectors. However, under the biased orientation of the current evaluation system, China's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iming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university education quality.Key words university education quality;problems;counter-measures1 引言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质量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

浅谈对学校管理的一点认识

浅谈对学校管理的一点认识

浅谈对学校管理的一点认识聆听了周杰老师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思考与对策》的讲座,本人受益匪浅,现就校长如何管理好学校,谈谈个人的浅见。

有人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

此话不虚。

但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校长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校长的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但把这千头万绪的工作认真梳理一下,其主要工作就四大项:一是出思想、定方向.二是定制度、建机制;三是抓班子建设;四是抓教学管理。

下面,谈谈对这四个方面工作的粗浅认识。

一、出思想、指方向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从事校长工作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也是校长管理学校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校长的教育思想对于办好一所学校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长的教育思想统帅着整个学校,是学校的灵魂,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决定着办学质量的高低。

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学校发展的立足点,也是校长必备的素养。

这里所说的教育思想主要指校长的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和学校的发展思路等。

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基于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所形成的教育理想及其相应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

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

校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首先要有比较清晰的教育理念,只有用正确的教育理念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教育的成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是江苏洋思中学蔡校长的教育理念,正是他在十几年的办学过程中,执着的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才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薄弱的农村中学成为全国闻名的品牌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要办好一所学校,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而且还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它是校长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

如果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做支撑,校长的教育理念是无法得以实现的。

我们的办学理念:博学笃行,明德自强。

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诠释:“博学”,取自《论语?子罕》:“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怎样看待大学生活

怎样看待大学生活

怎样看待大学生活大学生活是每个年轻人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之一,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

在大学里,我们不仅可以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还可以结识各种各样的朋友,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

因此,我认为大学生活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阶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完整。

首先,大学生活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在大学里,我们需要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独立生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解决各种问题。

这些经历都是对我们成长的锻炼,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其次,大学生活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阶段。

在大学里,我们可以结识各种各样的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背景经历。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们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的社会和文化知识。

同时,大学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参加这些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最后,大学生活也是一个实现梦想的阶段。

在大学里,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论是考研、出国留学、就业还是创业,大学生活都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起点。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大学生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完整。

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迎接未来的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

浅谈《大学》管理之道

浅谈《大学》管理之道

浅谈《大学》管理之道摘要《大学》之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做人之道,也可以是管理之道。

因为管理也是一个管理者进行由内而外,由己到人的一系列心智和行为的活动过程。

以“修身”为界,前四者属于管理者的自我道德修养之道,即自我的内管理,后三者则是管理者对外管理行为。

外管理是以内管理为本的,故《大学》的管理之道是以修身为本。

关键词《大学》管理修身《大学》作为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从古至今都受到了众多学识之人的追捧。

儒家也作为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学者更是紧扣时代的发展,不断传承和创新儒家哲学的精华思想。

由于儒家的伦理学不仅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从宏观上看,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也与儒家的伦理思想密不可分。

儒家的政治哲学,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均体现于它的实践伦理上,因此研究儒家思想毫无疑问是当今管理学界的一大热点,发掘儒家哲学的管理思想是有利于分析和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管理现象及问题,尤其在中国特殊的现代化进程当中。

《大学》是中国“四书”之首,而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第一大基石,一句“治国平天下”引来的是无数君王政治家的青睐,而其中的道理更是折服了不少远见与睿智并存的管理者。

一、《大学》之道与管理《大学》无外乎“格物”“至知”“诚意”“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语。

为何说《大学》是“四书”之首,北宋的二程认为《大学》是“初入德学之门”的要籍。

因为它在第一章就明确指出了“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由己达人的行为与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发扬其内在的光明德性,当然这种德性是儒家所倡导的人性与心性,而后通过自身来影响别人,即“新民”的过程,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

浅谈教育伦理的本质

浅谈教育伦理的本质

浅谈教育伦理的本质论文关键词:教育伦理;教育本质;善论文摘要:教育伦理学是一门教育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目前教育面对许多困境,引发人们对教育进行价值分析与理性反思。

以伦理学与教育伦理学的视角分析,教育伦理的本质是善,它规定了教育活动之应该,指引了教育实践,推动了社会道德建设。

当前,教育面对的一些困境,如教育公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收费、教育产业化等等,引发人们不断对教育进行价值分析与理性反思。

教育伦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它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考察教育活动之应然,为从理论上分析教育困境、指导教育实践提供了一把钥匙。

一、教育与教育的本质“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从教育的目的、功能、价值等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不同的诊释,很难找到统一、公认的定义。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的天赋是上帝创造的,知识、德行和虔信三个种子是“自然存在我们的身上”.教育则使这些种子发芽生长;英国教育家洛克则主张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通过教育能使儿童掌握知识和德行;法国教育家卢梭崇尚自然与自由,提倡“自然教育”,培养自然的人、自由的人……他们受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对教育的理解虽然各不相同,也并没有对教育明确定义,但在他们的思想中还是能看出教育是一个过程,是培养人的过程。

我国的教育学家也对教育做了不同的界定。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叶澜著《教育概论》中指出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中指出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

明确指出了教育的目的性、社会性及教育过程和结果与个体及社会发展的密切相关性。

同时,也正因为教育是“有意识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势必在教育过程与结果中涉及应然与实然的问题,善与恶的问题,这使得从伦理学的高度考察教育成为可能。

要懂得什么是教育,最重要的是探明教育的本质。

学科前沿结课论文

学科前沿结课论文

浅谈大学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教育模式呈现新的特点,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大学究竟对青年学生的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值得探讨,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充分结合当前阶段大学教育当中实际情况,探讨对大学生个人文化素质方面的成长,希望能够对当代青年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教育文化素质意识的觉醒引言青年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青年学生良好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未来人生道路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

因此,如何将大学教育与青年学生个人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以大学文化来推进大学生成长教育,唤醒大学生个人成长意识和社会意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并回答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一所大学的进步与发展,是可以而且完全应该用文化来解读的。

这是因为,从广义上说,大学是比较典型的文化机构。

从本质上看,大学是知识和文化的重要的产出地和辐射源。

强化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提升大学文化建设层次与水平,不仅是大学完成好自身根本任务的需要,而且对社会也有巨大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可以说,能用文化解读的大学,定然会更具时代发展性和战略性,更具文化底蕴,创造出更为深广的发展空间;定然会大大有利于提升大学的教育品质和品牌,提升大学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的软实力。

考察一所大学的文化,自然离不开对大学任务、功能和定位的把握。

而现在比较普遍地认同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

事实上,现代大学的这三大基本功能,恰恰决定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育人文化、创新文化和服务文化的提升和发展,也就是说,大学的本质在于文化,文化功能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的一切工作其实就是为了文化发展,包括传承文化、启蒙文化、保存文化、批判文化、选择文化、创新文化。

谈谈大学生活

谈谈大学生活

谈谈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
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大学生活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时期,也是一个塑造自己未来的重要阶段。

首先,大学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在大学里,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
趣的专业,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和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如学术讲座、学术比赛等,来锻炼自己的学术能力。

其次,大学生活也给我们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在大学里,我们不再是高中生,
我们要学会独立生活,学会自己打理自己的一切。

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分配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大学生活也给我们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在大学里,我们可以通过实习、
社会实践等方式,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团、组织等活动,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大学生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我们要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
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这个阶段收获满满,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关于大学的思考

关于大学的思考

关于大学的思考大学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和发展个人技能的机会。

大学不仅是一个学术机构,还是一个思想的熔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批判能力。

在大学期间,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学科领域的知识,并且有机会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激发创新思维。

大学还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领导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学历已经成为许多职业的必要条件。

许多雇主更倾向于雇佣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因为他们相信大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大学教育不仅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机会,也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大学期间,学生不仅学习学科知识,还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实习和志愿者工作来丰富自己的经历。

这些经历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技能和才能,并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此外,大学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和研究机会,为学生的学术研究和科学发现提供支持。

除了学术知识和技能,大学还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机会。

学生需要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这培养了他们的计划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他们还需要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通过小组讨论和演讲来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大学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环境,让学生接触到不同背景、观念和文化的人。

这种多样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心态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与不同的人接触和交流,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大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压力。

学术要求和竞争压力可能会带来压力和焦虑。

学生需要具备适应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这些挑战。

此外,大学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这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总之,大学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和知识基础。

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发展个人技能和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学生可以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培养批判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领导能力。

《浅谈三生教育两篇》

《浅谈三生教育两篇》

《浅谈三生教育两篇》对于“三生教育”的基本内涵我是这样理解的。

“三生教育”是云南省首创的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开展的一种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

开展“三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使学生能正确的认识生命、看待生命,充分的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进而自觉的提高生存能力,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健康的成长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生命的由来、生命存在的社会价值和生命的伦理责任,促使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并积极主动的发展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值价。

生命的内涵是丰富的,从单个的生命来看,生命既有自然生命,还有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就整个人类而言,生命应包括个人(个体)生命,还包括他人的生命、其他生物的生命,所以,认识生命、发展生命的外延是十分深刻、宽泛甚至复杂的。

这就使得生命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变得丰富而繁重。

它必须承担的是教育学生怎样认识、如何正确理解和发展生命。

生存教育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会如何生存、如何改善和保护生存环境,如何正确判断和选择合适的生存方式,形成生存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的解决安生立命的问题”的教育。

我想这里的生存教育不仅仅是思想层次上的,而应该还有或者说更多的是生存知识、生存技能的要求。

生活教育则应该是在前面二者基础上的归宿和目的。

生活教育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主动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幸福生活。

在我看来,“三生教育”之所以按“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顺序排列是具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它们之间是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前提和根本,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正视生命,后二者才会有发展的可能和意义。

而生存教育则是基础和关键,在正视生命的前提下惟有能够很好的认识生存并学会生存才能更好地向高质量的生活迈进。

浅谈大学生如何修身(一)2024

浅谈大学生如何修身(一)2024

浅谈大学生如何修身(一)引言概述:大学生修身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它涵盖了道德修养、价值观塑造、自我管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从大学生修身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正向人格特质、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加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修身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正文:一、培养正向人格特质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2.注重培养自律和负责任的品质3.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未来展望4.发展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5.提升沟通和表达能力二、塑造正确的人生观1.明确自身的人生目标和追求2.认识人生的本质和意义3.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4.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5.不断学习和成长,持续追求进步和创新三、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1.关注身体健康,保持规律的作息和科学的饮食2.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身体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摒弃不良嗜好4.注重心理健康,主动面对和解决问题5.保持积极的社交生活和人际关系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1.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严格执行2.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的利用3.学会有效地管理和处理压力4.提升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5.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估的习惯五、加强社会责任感1.关注社会问题和公益事业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3.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4.推动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发展5.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总结:大学生修身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和培养。

通过培养正向的人格特质,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加强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可以实现自己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投身于修身之路,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身修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教育的本质
当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听说在大学生活是一中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我们以前的学习、生活是不同的。

当真的来到了大学,经过了快到两年的学习发现自己似乎仍未真正的弄懂大学的本质。

下面是教育家斯金纳对教育本质的诠释:“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大学教育更为如此,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真正本质。

接下来就谈谈我眼中看到的大学本质:
首先,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人类永恒的需要,因此大学教育在不同环境中会有不同作用,优秀的大学是最能够坚守教育本质的大学。

大学的宗旨,在于使学生的良好品格得以塑造和确立,在于使学生有能力和信心破旧立新,在于使学生懂得追求目标,并确信最理想的人生境界在于臻善。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各种证书,而是要在获得各种知识、技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回馈社会,并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赢来回报。

其次,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

中共十六大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中共十七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但是就目前的形势看我们的大学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第一:强国必先强教育,面对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我国大学明显缺乏实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普及程度低。

二是经历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的原因,或因无法回避的动荡国情,或因大学与国民经济关系紧密,偏重实用而受行业波动,或因与政府部门关系紧密,习惯依赖而受政策波动。

中国大学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自身对维护教育本质的责任,难以有效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二:培养目标既明确又含混。

综观社会对大学培养目标的影响,一面是大力倡导的全面素质教育,一面是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收入差距、就业市场机制等对学生求学利益的刺激。

全面素质教育是培养目标上的重要导向,其要义是倡导以人为中心,并纠正专业至上的培养目标。

但它在还没有得到透彻的论述时,就被当作保护实用教育的一顶帽子。

于是,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大目标下,
设立了专门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等具体要求,大学培养目标成了由全面素质、专门、拔尖、实践、创新等诸要素构成的混合体系,目标意图变得很含混。

在教育实践中,政府一边规定大学开设普通教育课程,设立了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幅度精简专业。

一边强调以应用为导向的专业教育。

2001年的专业结构调整,就
以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使专业越分越细,种类迅速增加。

许多大学利用专业设置自主权,大量举办应用性专业和热门专业,全国一半以上大学开设了英语、计算机、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应用性专业。

第三:政府主导大学制度改革。

我国大学自主地位的确立有待时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指人事聘任制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

这本属于大学的事务,但因大学人事制度源于国家,教育部改不了大学,大学也只在岗位等级安排上搞了一些名堂,大学内部的学术、师资、学生、财务、行政等管理制度没有重大变化。

另外,以“985”和“211”工程为标志的重点高校建设工程,使部分大学整体实力提高,少数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未得到重点支持的公办大学处境更加艰难,政府公平行政问题受到质疑。

最后,我国大学的发展。

中国大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和很快速的发展,但远不足以称向高等教育强国进军的口号,有些最基本的东西还很薄弱。

所以我们应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而非我们一直在做却有收获甚微或者倒退的改革。

我们的大学教育要摆脱身份教育的影子。

第一:正确认识大学使命,大学教育本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发展潜能,成为高尚的人,而不引导学生争取眼前的各种现实利益,这就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大学要勇于担当命运抉择的责任,把握民族和国家对大学本质需要,协调社会和学生的实现矛盾,克服自身的局限,坚守大学的使命。

第二;重点改善师资队伍,师资不强大先进,培养目标和质量无从提升。

师资建设能力提高了,学生管理要求就能够及时提高。

第三:深入内部管理改革, 大学要改善师资队伍,就必须改革教育工作评价系统、人事和分配制度,必须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参与人才竞争。

为此,大学要有改革的权力,因为这些制度现在都与政府的投资与管理制度直接联系;大学要有改革的动力,因为依赖政府的习惯抵挡了大学独立面
对社会和学生的压力。

为此,政府要依法转变职能,减少对大学事务的行政权力与义务。

还大学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她本着自己的本质去发展进步,我想我们的大学教育将会更迅速的发展,教育强,则国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