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精选】
第一讲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引论
▪ 教育当代化是一种长久的探寻符合当代社会本质的当代教育 的努力过程,核心是谋求健康有效的发展。
▪ 教育思想、理论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互相批评、 争鸣和借鉴。
▪ 我国教育当代化是欠发达国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当代化 。 是全社会当代化的一种构成部分,既是一种目的又是一种手 段。
3、(教育)思想与思潮、流派、学派
▪ (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活动 现象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经 常以某种方式加以 组织并体现出来。
▪ 思潮:引领某一时期、某一地方的思想 潮流。
▪ (教育)流派:
▪
影响比较大的教育思想派别,反映和研讨教育理论
和教育实际的现状和走向。由于阶级分层、矛盾激化、思想
第一讲 西方当代教育思想引论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西方当代教育思想流派
二、当代西方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当代化 三、西方当代教育思想(流派)纵览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1、西方与东方 2、教育、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 3、思想与思潮、流派、学派
1、西方与东方 (文化方面的界定,是政治概念 )
西方:重要指欧美发达国家和位于地 球东方的日本。
1、开创时期的教育流派
实验主义教育思想(探索科学教育 ) 自由教育、新教育思想(确立新的小朋友观)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改造主义教育 (使学校向传统教育流派(要素主义、构造主义、 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 (对进步教育和新教育进行批判和反
“非学校化”思潮
▪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东方:广大暂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发展 中国家和地 区。
西方教育的教育哲学与方法论
西方教育的教育哲学与方法论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同时探讨如何达到这些目的。
西方教育的教育哲学与方法论包含了多种理论和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探讨其中几种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一、进步主义教育哲学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教育哲学理论。
其基本思想是重视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认为在学校中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
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进步主义者看来,学生应该成为自己的教师,自我指导,由此实现自己的自主发展。
在进步主义教育哲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进行学习。
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支持者,而不是学习的主导者。
二、重建主义教育哲学重建主义教育哲学是一种反对传统知识中心主义的教育哲学。
它强调教育应该是面向世界的,而不是集中于特定地区或文化的。
同时,重建主义者也认为学生不应该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应该成为自主的知识创造者。
在重建主义教育哲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合作伙伴。
教师更多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支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重建主义者认为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成为有意识、积极的社会变革者。
三、社会重构主义教育哲学社会重构主义教育哲学是一种关注社会变革和社会公正的教育哲学。
它认为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公正,同时也不能忽视教育和社会的相互影响。
社会重构主义者要求学校应该为达到更公正的社会秩序做出贡献。
在社会重构主义的教育哲学中,教学应该与学习社区紧密结合。
教师应该成为反思式的实践者,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推动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社会公正的关注。
四、认知主义教育哲学认知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识储备。
它强调学生需要通过接触丰富、准确的知识体系才能获得发展和成功的机会。
现代教学理论有哪些
现代教学理论有哪些现代教学理论有哪些一、哲学取向的教学理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
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
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1957)、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基本观点是:(1)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2)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3)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4)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20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1878---1958)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很大。
他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中指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
因此,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
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其中以B·F·斯金纳(BurrhusFredericSkinner,1904---1990)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观点为:1、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2、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
包括五个阶段: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②评估行为③安排相倚关系④实施方案⑤评价方案3、程序教学的方法斯金纳对程序学习的处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线式”,包括以下特征:①小步骤进行;②呈现明显的反应;③及时反馈;④自定步调学习。
另一种程序学习的形式是“分支式”,它较直线式复杂,通常包括一种多重选择的格式,学生在被呈现若干信息之后,即要面临多重选择的问题,如果回答正确,便进入下一个信息系统,如果回答不正确,则给予补充信息。
三、认知教学理论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1、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ppt
影响与评价
• 永恒主义教育一般是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 的对立面而引起人们注意的。但从整体上来看,它并没 有提出什么新的价值判断标准,却表现出明显的传统教 育倾向。尽管永恒主义教育与要素主义教育都主张传统 教育,但是它在许多方面却攻击了要素主义教育。相比 之下,虽然永恒主义教育与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有着一些 分歧,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作为一种 教育哲学思想,永恒主义教育在教育理论上有一定的影 响,但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范围并不大,主要限于大学 和上层知识界中的少数人。特别是由于永恒主义教育用 复古的方法把学生的学习限于古典著作上,因此遭到了 许多人的批判。
七、结构主义教育
• 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结构主义教育是一 种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它是 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Piaget)的认知 心理学为基础的。 •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主要理论
• (1)注重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 • (2)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 (3)提倡广泛使用与结构课程相适应的“发 现 法”。 • (4)教师是结构教学的主要辅助者。
主要观点
• (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 (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社会目 的。 • (3)把行为科学作为学习过程的基础 。 • (4)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 (5)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劝说教育。
影响与评价
• 就改造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具体主张来说,它 是实用主义教育在新的社会时期中的继续。其他 现代欧美教育理论也抓住这一点对它进行批判。 改造主义教育批判了与它同一时期出现的要素主 义教育和永恒主义教育,但又包括了它们所阐述 的教育观点并结合到自己的模式里去。连布拉梅 尔德本人也承认“改造主义无疑地具有折衷主义 性质”。在50年代时.改造主义教育虽然在教育理 论上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教育实际中的影响并不 大。60年代后,改造上义教育开始受到冷落。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ppt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第二章
战后西方发展时期的教 育理论
西方教育理论的黄金时期
特征
哲学 教育平等 学习主体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第二章(第一节)
哲 学 教 育 学 的 困 境 与 出 路
传统
流派林立 主义繁多
系统性
演绎性
规范性
情感性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第二章(第一节)
教 育 平 等 的 现 实 与 期 待
教育的种 族间平等
•
• •
•
拓展知识:彼特斯(RichardStauleyPeters)
• • • 二、对若干教育概念的分析 如同任何一个分析教育哲学家一样,彼特斯对“教育”、“教育目的”、“教学”、“训练”、“儿童需要和兴趣”、“发展”等概 念进行了剖析。 什么是“教育”?彼特斯认为,“教育是培养一种受过教育的人的一系列过程”。那么,在他眼里,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是怎样的 人呢?他对19世纪以来一些人认为受过教育的人是道德、智力、精神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的说法表示赞同。他说:“‘教育的对象是全人’ 是一个概念上的真理”。他讲全面发展的人或全人是针对过分专业化的人或片面发展的人而言的。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与一个受过训练的人 不同,受过教育的人是既有知识,又有理解力的人,而不是那种只知道如何(Knowhow)或只有某种特定的技巧的人。 维特根斯但曾把哲学家对问题的处理看成是对疾病的治疗。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彼特斯也把“教育”与“治疗”相比较,他认为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治疗包括手术、吃药等一系列组成部分,医生关心的问题是使病人的身体或心理状况更好,即构成治疗系 列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原则是有助于身体或心理健康。教育也包括一系列的过程,教育过程的原则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理想的品质。但是,教 育与治疗又有区别。治疗某人,意味着这个人已丧失了某些健康标准,通过医疗手段来弥补这些损失。教育却没有这层含义。另外,从结 果来看,医生之间能对什么样的状况可称身体或心理健康达成共识。但是,教师之间很难对什么是理想的品质取得这种一致的看法,这也 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讨论教育目的的原因。 与杜威一样,彼特斯认为不存在外在的教育目的。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给教育一词划定了特殊的界线,即教育一词是正向的。 受教育的含义是某一个人经过教育已经变得更好了,因此,教育不必服从外在的目的。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一方面,它否定了教育 的负功能。我们知道,教育不一定能使一个人的道德、智力更完善。另一方面,退一步说,假定教育真的只有正功能的话,那么,教育者 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必然是有选择的,即受外在目的的影响。实际上,彼特斯在谈到教育是有目的地传授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时,就已 经承认教育是有目的的了。 儿童的需要与发展是当时人们谈论的最多的话题。彼特斯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分析。他说,当我们谈起儿童需要某些东西,我们通常 认为:“(1)他缺乏某些东西,如爱、洗澡;(2)他缺少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乎需要的,如人们生理上需要食物和空气,心理上需 要爱和安全感。另外,还有一些功能上的需要,如教师需要书、木匠需要锯”等。学生的需要也必须符合上述特点,如儿童需要学会基本 的读、拼、算,否则他就不能在工业社会中履行其作为一个公民的使命。但是,这些需要与教育的目的有什么区别呢?“教育”,从其 特定的含义上已经包含了这些合乎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他认为,人们似乎不必再提什么“儿童的需要”。 “发展”可以分身体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他认为,心理发展与教育是难以截然区分的。‘如果我们撇开身体发展,‘人类发展’的 概念与‘教育’这一特定的概念有多大的区别吗?”以前,发展的理论主要是自然成熟说,它强调内部成熟,这时,教育与教学、训练等 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现在,在心理发展理论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人坚持自然成熟的理论。因此,在儿童心理发展上,“教育”与“发 展”没有多大的区别。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和一个人获得发展也没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对这两个词不必大介意。从彼特斯对概念的分 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他的思想中既有分析哲学的立场,又受到杜威等进步主义教育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对当时教育界滥用 教育名词表示不满。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
进步主义进步主义教育的宗旨在于反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沿袭欧洲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学校教育,以便使美国的教育适应日益工业化、都市化和大量移民的需要。
进步教育要使学校教育实际些,使教育更能够处理普通人日常所关心的事情。
北美殖民地早期是一种以宗教为中心的社会,清教徒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所以出于儿童自然欲望的任何活动,如呵呵大笑、跳舞、游戏等,都应该加以控制。
教师教学所遵循的原则是“布置作业-记忆-背诵”。
南北战争后,美国逐渐完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以宗教为中心的伦理训练逐渐转为以学科为中心的理智训练。
虽然教师也要求学生掌握某些政治、历史以及有道德意义的教材,但他却无法对学生实际的道德品质作出判断。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反复练习、记忆,并在考试时背诵出来,而学生注意的也只是印在书本上的字词,而不去理解与人生意义有关的问题。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罗马教育。
古罗马人注重实际,注重教育的实践性,认为教育要与人现实的生活相联系。
自然主义直接影响了进步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中开宗明义:“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善的,而人滥于作为,便变为丑恶的。
”既然人生来就是善的,顺其自然的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
如果按照成人的标准来塑造儿童,教育便不会成功,所以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儿童不应受戒于成人,而只应受到自然的惩罚。
16:32 2005-6-13传统教育中,教材以及正当行为的标准是从过去继承而来的,学生的态度必须是温良、忍受和柔顺的。
1896年杜威着手开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学校注重社会性和学生的活动,强调儿童的兴趣和冲动乃是儿童天赋的资源、未投入的资本,儿童积极成长正是依靠这些资源和资本的运用;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进步教育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儿童自由的和自然的发展和儿童的创造,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作为教育活动的依据。
这种思潮表现出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儿童中心的倾向,是把个人和各种制度从压制人的生活形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那种广泛努力的一个部分。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杜威一生勤勉,著有40本著作和700多篇论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实用主义思想 体系,内容涉及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伦理学、美学、科学哲学和教育哲学等。
一、 生平、著作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 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 实用主义经验论
“杜威开创的哲学致力于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 杜威反对传统哲学中的各种二元对立,如心与身、主观与客观等,而将“经验” 作为实用主义哲学的核心。 杜威认为,所谓“经验”是一个具有“两套意义”的字眼,是主体和客体、物质 与精神的统一体,包括经验的事物和经验的过程。
(二) 课程与教材
杜威提出应把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而不是把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等作为学 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应将烹饪、缝纫和手工等引进学校。“从做中学并不 是指用手工来代替课本的学习。”
杜威的意图是希望把这些手工活动作为一种媒介,把儿童引入更正式的课程中, 这样就可以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
四、 教学论
(一) 做中学
教育的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使儿童认识到其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 是让他去实践,使他从事那些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主要的典型的活动。如果承认教 育的自然的发展进程,就总是从包含着“做中学”的那些情境开始。
应当注意的是,杜威的“做中学”方法可能只适合于4—8岁的儿童。
四、 教学论
教师和书本不再是唯一的导师,手、眼睛、耳朵,实际上整个身体都成了知识的 源泉,而教师和教科书则分别成为发起者和检验者。
四、 教学论
(二) 课程与教材
杜威意识到,以“做中学”为原则的课程与教材的关键问题,是有必要把经验的 逻辑方面和心理方面区别开来并联系起来,亦即使教材心理化。
西方教育教学理论
西方教育教学及学习心理论述如何在教育中发挥数学的作用,使数学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换句话说,怎样把数学教好,怎样使学生学好,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数学在教育中反反复复的实践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一般的数学教育,大约在十九世纪初已成为西方各国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西方近现代教育家的理论论述对数学教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 1592~1670年)在教学论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确定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连贯性原则,量力性原则,自觉性原则.他的这些教育思想都在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中.二十世纪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 1905~1990年)把夸美纽斯的教育原理“教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演示”改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重点从教转向学,从教师活动转向学生活动.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弗莱登塔尔称之为再创造方法.[2]在十九世纪初,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年)第一个企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把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把心理学引到教育学里边来,也就是企图按照心理学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他认为教学的进行必须在教师传授新内容的时候能够在学生的心灵中唤起一系列已经有的概念.这就是新旧知识结合,这种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去掌握新概念的过程,他叫做“统觉”.数学教育哲学是数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事实上,无论人们的意愿如何,一切数学教学法根本上都是出于某一数学哲学,即便是很不规范的教学法也是如此.因此,问题并不在于教学的最好方式是什么,而在于数学到底是什么.如果不正视数学的本质问题,便解决不了关于教学上的争议.除课程哲学观以外,教师本人的数学哲学观对教学方式亦有很大影响.一项著名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专业数学思想的形成与他们表达数学内容的典型方式存在着一致性,这有力地说明了教师的数学观、数学信仰和爱好的确影响着他们的教学活动.[3]瑞士著名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年)在研究人类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深入探讨了人的认知建构.他的“发生认识论”和“认知发展阶段论”,对学习和思维发展研究有着巨大的作用,尽管弗莱登塔尔等对一些具体的研究问题和实验方法提出了质疑,但不影响他的理论的整体价值.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图根据认识的历史、它的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赖的概念与运算的心理起源,去解释认识尤其是科学认识的现象和问题.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呢?其理由是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事物如何运作的好奇心,即人具有一种探究世界的内部动机.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思维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是前一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认知(思维)总是朝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建动作图式的认知发展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逐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的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儿童从表象性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行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维果斯基(ЛевСемёновичВыґотсқий1896~1934)等前苏联心理学家的基本观点看似与皮亚杰类似,但是有本质的差异.在维果斯基看来,由于儿童自出生以来就处在其周围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中,他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文字符号的学习,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的过程中,他以其所掌握的心理工具为中介,他的高级心理机能逐步从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整个认知发展过程中,虽有生物成熟的影响,但成熟更多的是对低级心理机能(如各种感知觉)的制约作用,而对高级心理机能而言,主要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4]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年)是二十世纪初至五十年代,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在二十世纪初,中国许多人到美国去学教育,受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年)在早期就受杜威的影响较大,他把杜威的“做中学”加以发展,就“教学做合一”,并把杜威的名言倒过来成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杜威认为书本知识是“冷藏的死的知识”,他要学的知识是“活知识”.杜威的另一个中国学生陈鹤琴(1892~1982年),提出“活教育”.这些教育家都是受到杜威教育思想影响并联系中国当时教育实际提出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观点.杜威的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是近现代教育理论的一座丰碑,是他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集中代表.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人一出生不仅不了解,而且十分不关心社会群体的目的和习惯,为了社会的延续,就必须使新生的人认识群体的目的和习惯,并且使他们主动地对社会的目的和兴趣感兴趣.教育恰恰就是弥补人在成长中的缺陷的手段.杜威认为:社会生活本身的经久不衰不仅需要教导和学习,共同生活过程本身也具有教育作用.这种共同生活,扩大并启迪经验,刺激并丰富思想,对言论和思想的正确性和生动性担负责任.成熟的人和未成熟的人,彼此之间的成就不等,不仅使教育年轻人成为必要,而且为这种教育的需要提供巨大的刺激,把经验整理成一定的次序和形式,使经验最容易传达,因而最为有用.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重组、不断重构、不断转化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继续不断的生长过程,在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以增长生长的能力为目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学习的目的或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在学校中知识的获得与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中所进行的活动和作业联系起来.因此,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中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好产物.[5]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ИванАнлреевичҚаиров1893~1978年)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主编了《教育论》中的教学论.凯洛夫的教学论的主要论点是: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过程,强调了智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技能、技巧,但他没有着重谈怎样发展智力.针对凯洛夫教学理论的不足,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Л∙В∙Занков 1901~1977年,维果斯基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他首先提出的基本概念是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他认为:“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意志、情感,和他的才能和禀赋”.他所说的发展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发展,他说:“一般发展不仅是指智力发展,而且包括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的个性发展”;一种是特殊发展,这是指发展一些特殊才能的人.他的另一个概念是,不能认为学习成绩好就等于发展水平高,也不能认为掌握了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成发展水平高的人,就是知识和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起来.但是发展和掌握知识又是密切联系的,“人的头脑不是什么真空的东西,发展不能在真空里进行”.学生的发展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掌握知识应当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上的进步又应促进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知识和发展的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赞可夫所指的“智力发展”有三个方面,即:观察能力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等.美国教育家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的教学论思想,是通过教学达到什么目的?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教师在教学中起什么作用等问题体现出来的.关于教学目的,布鲁纳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单纯的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是低水平的教学,主要发展了学生的记忆力.关于课程中心,布鲁纳很重视课程的基本结构和人的认知结构的关系.他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对学生来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这里,布鲁纳所说的“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即学科所阐述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关于什么时候教?布鲁纳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关于怎样教?布鲁纳把学生的学习看作认识过程,看作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不断地发展智慧的过程,进而论述了四条学习原则.即: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反馈原则).现象学理论假定每个人都和别人不一样,例如,当两个人听同一个政治演说时,一个人可能表示拥护,打算投演说者的票,而另一个可能决定投演说者对手的票.现象学者认为,是由于候选人在演说时听讲者个人对他的知觉.按照这种看法,人不是消极被动的个性载体,也不是强化的单纯的承受者,而是做出行为并能够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计划和选择的能动的、有思维的机体.[6]现象图式学是对现象学理论的发展.现象图式学的目的是探究和辨别学习目标出现方式中的变异.由于人们体验现象的方式是有限的,这使得现象图式研究的结果成为一个有用的教育工具,可以帮助学生以何种方式学习所教主题.根据现象图式学理论,学习是“个体和世界之间的内在关系”,“学习的最重要形式是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世界”,“由于变异,我们可以经历并辨析我们必须面对的情境或现象的关键,在这个意义上,关注这些关键问题,从而出现了模式.由于已经经历了充满变化的过去,我们就有能力应对充满变化的未来”.1训练迁移中最重要的变因是两个课题的相似性.如果课题1和课题2很相似,就会有正迁移.如果两个课题要求相反的或相冲突的习惯,就会有负迁移.当两个课题彼此毫不相干时,就会有零迁移.即使两个课题互相有关,也可能有零迁移,因为同时存在正、负迁移影响,两者结合就会相互抵消.对迁移现象进行的分析表明,通常都是这种情况.迁移通常兼有正影响和负影响,两者相抵决定迁移是正、是负还是零.因而对迁移的分析就致力于把不同的课题分成各个组成部分,并说明在一个课题内哪些组成部分可能正迁移,哪些组成部分可能负迁移,而为得到最大的正迁移和最小的负迁移,将只教那些显示正迁移的组成部分.[6]。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开创者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开创者
卢梭培养自然人的理论表达了一系列先进的 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
1.人的教育先于专业; 人的教育先于专业; 人的教育先于专业 2.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协调,充分的发展; 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协调,充分的发展; 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协调 3.摆脱一切习俗的束缚,发展独立精神; 摆脱一切习俗的束缚,发展独立精神; 摆脱一切习俗的束缚 4.使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 使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 使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 5.反对等级性教育. 反对等级性教育. 反对等级性教育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我国,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 世纪初从日本传入我国, 世纪初从日本传入我国 这是最早的有系统地传入我国的西方教育学说. 这是最早的有系统地传入我国的西方教育学说. 19世纪末 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 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 世纪末 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 旗手是杜威, 旗手是杜威,他认为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没有儿 童的教育学,并针锋相对地提出儿童中心说, 童的教育学,并针锋相对地提出儿童中心说,从 此开始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 此开始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 传统教育 之争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7
4.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命 题. 第一个将教育与心理联系起来. 第一个将教育与心理联系起来. 第一个提出儿童年龄分期教育理论的教育家. 第一个提出儿童年龄分期教育理论的教育家. 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A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
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表演式:一组动作;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有利于经济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完整
第一讲绪论一、选择题1.标志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互相对峙的世界政治格局正式形成的条约是(华沙)2.进步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杜威)3.美国国防教育强调的新三艺是(自然科学、数学、外语)4.存在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德国)5.存在主义所主张的教育实际上是(道德教育)6.新行为主义教育理论占据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地位于(20世纪60年代)达到顶峰7.斯金纳的教学理论是以(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8.在教材的编写上,(斯金纳)首创了直线式程序。
9.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发起人是(布鲁纳).10.下列不属于存在主义的自由观的是(自由与选择).二、名词解释1.螺旋式课程:与儿童思维方式符合的形式尽早将学科基本结构置于课程中心地位,随年级升使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断拓宽和加深。
2.发现学习: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而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
3.程序教学:将教材内容按逻辑顺序编排,使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种自动的教学模式。
4.学科的基本结构;指某门学科基本概念、定义、原理和原则,包括学科的题材结构和学科结构。
5.强化物:指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
三、简答题:1.西方战后恢复时期的教育理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总体来说战后恢复期教育理论表现四方面特征①政治对垒:提供教育理论的土壤②精神危机:带来反理性教育理论③教育质量:催生教育理论效率探索④战后地理;决定教育理论地区特点。
2.简述存在主义的教育理论?按存在主义的哲学家观点来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每一个具体个人服务。
教育应指导人意识到他的环境条件,促顺利地投入有意义的生存中去。
具体目标是(1)发展个人的意识(2)为自由、合乎道德的选择提供机会(3)鼓励发展自我意识(4)发展自我责任感(5)唤醒个人承诺感。
总体说来教会选择是存在主义教育主要目的。
教育不但要向受教育者提供尽可能多可能性帮助其进行自由选择,而且还要使受教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任何选择负责。
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
新的教育理论大多以现代哲学的各种流派作为理论基础,对教育的作用、目的、过程、内容与方法,乃至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进行了新探讨,形成各成体系的教育理论流派。
战后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理论,依其基本主张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主要的类别。
一、新传统派教育理论3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出现了新传统派教育思潮。
它以反对现代派教育为出发点,直接抨击现代派教育理论、坚决要求恢复传统教育原则的新传统派教育理论,它们包括要素主义(Essentialism)、永恒主义( Perennialism )、新托马斯主义等派别。
1、要素主义教育理论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是新传统派教育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派别。
它强调在民族生活、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的、永恒不变的、青年人必须学习的文化与知识要素,同时也坚决主张传统的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等仍应是现代教育必须保留并发扬的要素。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与其它一些理论流派不同,它不是某一种哲学理论在教学问题上的表述,也不仅仅是阐述教育的一般的、思辨性的基本原理,它完全立足于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探讨现存教育、教学制度之弊病,阐明教育、教学的理想实施原则、内容与方法,它批评、指责以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支柱的现代派教育措施中的种种缺点,而重新论证已为近代传统教育所证实的诸种教育原理,并使其与当代需要相适合。
要素主义的核心人物、美国教育家巴格莱(William Chandler Bagley 1874-1946),19世纪末做过公立学校和师范学校教师,有丰富的教育经验。
1917年后,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教授。
本世纪20、30年代他出版过《教育过程》、《教学概论》等书。
在这些著作中,表述了重视传授系统知识和重视发展智力的基本观点。
要素主义教育的几项基本要求:重建严格的学术标准,加强对学生的严格训练;教育过程的核心应是吸收预先规定的教材,必须重新考虑学科设置与课程体系的建立;开展天才教育;重申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
《西方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笔记
《西方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笔记2009年3月12日(一)杜威的教学理论1.关于教学过程杜威批判传统学校,认为传统学校的重点“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教科书以及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
2.关于教学方法杜威所力倡的思维被称为“反省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这种思维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
2009年5月22日(二)布鲁纳(Jerome Bruner)——结构课程理论1.关于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要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在今后一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论我们选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11]并解释说,“基本的”就是一个观念具有广泛而有力的适应性,“结构”就是指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之间的相互联系。
2.关于发现学习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
他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来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发现学习并不要求学生去探索新知,创造科学成果,而是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探究式学习。
布鲁纳是从学科结构出发提出发现学习的,他认为学科结构与发现学习有必然的联系,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必须自己去发现,自己去组建。
2009年6月18日----11月26日(三)布卢姆的教学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和掌握学习理论1. 关于教育目标分类认知、情意和技能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
其中关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形成由简到繁的梯度。
2. 关于掌握学习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就能完成任何学习课题,并非只有能力强的人才有完成高级学习课题的潜力;第二,在现实中出现的学习达成度的差异,是由于该生所需的学习时间量与实际耗费的学习时间量的差异所致。
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第一,认知的前提能力,即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的能力程度;第二,情感的前提特性,即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作用的程度;第三,教学的质量,即教师教学适合学生的程度。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在改造主义教育家看来,当今人们正生活在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危机时期。教育的职责就是要设计并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社会”:具有美国式的民主政治制度、富裕的经济、发展的教育、繁荣的科学和艺术。他们还希望通过教育建“世界民主制度”,以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和谐的人类秩序。
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3.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改造主义教育家高度评价行为科学,认为行为科学应该成为改造教育的重要基础。在他们看来,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很好地利用行为科学,以行为科学为指导。
4.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基于“社会改造”这个目标,改造主义教育家强调首先应将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统一于所谓理想社会这一目标,并把社会问题作为中心。主张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4.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要素主义教育家强调指出,学习只有强调“努力”,才能实现最有价值的学习。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应该坚持严格的学业标准,促使学生刻苦和专心地学习。如果有的学生对基本要素的学习不感兴趣,那就要强迫他们学习。
5.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从强调系统的学习和智慧的训练出发,要素主义教育家反对“儿童中心主义”,认为应该把教师放在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核心地位的作用,树立教师的权威。
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乃至世界学校教育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其教育理论和策略曾被采纳为国家的教育政策。但由于其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加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因而受到一些社会和教育界人士的抨击。
三、永恒主义教育
永恒主义教育是提倡复古的一种教育理论,它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包含以下要点: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现代欧美教育思潮1.改造主义教育(工具)改造主义教育是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并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康茨、拉茨以及布拉梅尔德,其主要观点如下:①教育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通过教育为社会成员建设社会新秩序。
②教育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用民主的方法,通过相互协作的教育,达到大多数人都同意的“社会一致”。
③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行为科学使得教育和文化新目的确定成为可能。
④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关注社会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关心社会的积极态度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⑤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更容易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的精神。
评价:改造主义强调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工具,但它夸大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
2.要素主义教育(知识中心主义理论)要素主义教育是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代表人物:巴格莱、科南特和里科弗,主要观点如下:①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要素主义教育强调要把拥有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并传给下一代。
②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③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④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专心。
⑤重视学业考评和天才教育。
评价:要素主义教育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其某些观点为美国政府所采纳,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能力水平,脱离了生活实际等。
3.永恒主义教育(知识中心主义理论)永恒主义教育成形于20世纪30年代,以赫钦斯、阿德勒等为代表,其具体内容如下:①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
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建立在永恒不变的人性基础上并表现和发展这种人性的教育。
②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人类天性中的共同要素。
教育就是对人的理性的培养,进而引出人类天性中的共同要素。
③永恒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
西方教育理念
西方教育理念
一、个性化教育
西方教育理念要求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和需求来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并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如兴趣、能力、经验和文化背景。
个性化教育注重个人学习风格的差异,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学习社区或支持网络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潜力。
二、自主学习
三、全人教育
西方教育理念是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不只是注重学术水平提升,而且注重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综合素质。
旨在培养具备道德、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学生要关注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以致使学生成为优秀公民和领导者。
四、多元文化
西方教育理念是采取开放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这种多元性与跨学科和全球性是不可分割的。
教育机构要创造一个开放、平等的学习环境,接受多元文化的学生,尊重多文化,并提供相关的学习机会和资源,通过跨领域的知识和全球性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交流能力。
总之,西方教育理念确实对世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和社会活力。
西方教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
西方教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在西方国家,教育早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如何创造更有创新意识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则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西方教育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
一、教育理论创新1. 科技和数字化教育在数字时代,科技和数字化教育成为了教育的重要趋势。
西方国家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并将这些理论和实践与科技结合起来,推动教育的创新。
例如,美国的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就是一个数字化、开放式的学习平台,为全球大量学习者提供了免费学习的机会。
2. 个性化教育西方教育理论和实践还注重个性化教育。
对于不同的学生,教育机构会根据个体差异设计特殊的教学教材和教学策略,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美国的Khan Academy 就是一个具有个性化的教育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和需求来选择相应的课程和教材。
3. 跨学科教育西方教育理论和实践普遍强调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
跨学科教育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并提供一个融合多个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英国的“A-Level”,就是一个将课程与学生兴趣、特长结合起来的跨学科教育项目。
二、教育实践创新1. 开放式教育在西方国家,开放式教育逐渐被接受。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瑞典,学生可以在一年内通过选课、自主学习等方式来完成高中课程。
2. 实践与实习教育西方教育也非常注重实践与实习教育。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德国的高等教育经常要求学生参加企业实习计划,以提升其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
3. 社区教育西方国家的教育还强调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融入社群,还可以更好地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例如,美国有许多社区大学,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三)卢梭的教育思想
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代表作:《爱弥儿》 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思想:主张以自然教育 的内容、使用自由教育的方法来培养自然人。 观点:让儿童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开创者
卢梭培养自然人的理论表达了一系列先进的 教育理念:
齐勒在1868年在德国创立了科学教育学会
23
莱因则设科学学习班,将赫尔巴特的教学 四阶段论发展成“教学五阶段论”:
明了
联想、 系统、 方法
预备、提示、 联合、 概括、 应用
预备:明确一节课的目的,引起学生的兴 趣和注意力,为上课做准备。
提示:在学生准备的基础上提示新教材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我国, 这是最早的有系统地传入我国的西方教育学说。
7
3.柏拉图
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代表作:《理想国》 强调和谐发展:以音乐陶冶心灵,以体操锻炼身体。 是第一个提出要进行公共学前教育的人。 创立了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8
4.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命
一、西方古代教育理论
(一)古代希腊的教育思想 1.智者 创立了“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
6
2.苏格拉底
西方第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 提出了“知识助产术” :指在教学中不直接向学生
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
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西方启发式教学 思想的渊源。
——开创了西方的理性主义教育传统。
题。 第一个将教育与心理联系起来。 第一个提出儿童年龄分期教育理论的教育家。 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来源。 9
(二)古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罗马第一雄辩家 2.昆体良:《论雄辩家的培养》
教学中特别注重练习与提问。 3.奥古斯丁:世俗教育基督教化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山东教育学院 王维 2008.10
西方教育理论的历史演进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讲 西方教育理论的历史演进 第二讲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3
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
希腊教育
罗马教育
中世纪(基督教)教育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
近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各流派
第一讲
西方教育理论的历史演进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 旗手是杜威,他认为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没有儿 童的教育学,并针锋相对地提出儿童中心说,从 此开始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
20世纪回眸
第三讲 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理论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杜威:(1859——1952)美国实用主义哲
1.人的教育先于专业; 2.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协调、充分的发展; 3.摆脱一切习俗的束缚,发展独立精神; 4.使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 5.反对等级性教育。
卢梭教育思想的意义
十九世纪的欧洲教育家几乎都受到卢梭教 育思想的启发。
在论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面,卢梭比以往 的教育家更加接近了现代教育。
二、西方近代教育理论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捷克十七世纪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地位——“近代教育之父” 代表作:1632年《大教学论》——标志着
教育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1.教育对象——普及化:提出了普及教育与统一学校体系的
思想。
2.教育目的——世俗化:强调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知识 3.教育内容——泛智化:主张将所有的知识教给所有的人,
21
评价:
是将教学过程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 初步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过程 的客观规律。
它特别有助于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缺陷:机械、呆板、流于形式
22
3.赫尔巴特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十九世纪下半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全 世界广泛地传播开来,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教 育。
十九世纪末形成了赫尔巴特运动,其代表人 物是齐勒和莱因。
学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代表作:1916年《民主主义与教育》 评价: 丰富深刻、影响广泛、评价不一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实用主义哲学:美国民族精神的体现 2.生物化的本能心理学:儿童心理活动的
并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
4.教育方法——心理化: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 的思想 ,提
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教学原则体系。
5.教育组织——班级化:论证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规
范了教学用书。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英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 “1688年阶级妥协的产儿”。
教育目的:培养绅士 绅士教育的内容: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体、 德、智三方面的教育内容。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 生的智力。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美教育革新运 动,其思想基础渊源于卢梭。
17
(四)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
德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教育家。 代表作: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
着教育学学科的基本成熟。 ———科学教育学之父
18
1.教育学的两大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
教育学
教育方法和手段
伦理学
主观基础
心理学
客观基础
观 念
10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一般特征
对人的肯定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最显著的特征,它以 发展人格为根本任务。 1)培养目标:提出了身心或人格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2)教育内容:尊重知识,扩大教育对象和学科范围, 赋予 古典语以重要地位; 3)教育方法:重视实际教学,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和智能, 反对迷信权威,反对死记硬背和体罚; 4)大多数人文主义教育家,重视本族语教学。
统 意觉 识 阈
2.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管理论 威胁、监督、命令和禁 (性恶论) 止、惩罚、权威和爱
教
教育性教学
育 学 体
教学论 (统觉论)
多方面兴趣
系
教学形式阶段
训育论(道德教育方法)
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
明了——复习旧知识,感知新知识 联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系统——将知识系统化 方法——将系统化了的知识运用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