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学提纲
第一章导论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严格寄生在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体(virion):完整的、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假病毒体(psedoviron):完整的病毒衣壳包裹了宿主的核酸。
•DNA前病毒:逆转录病毒RNA经过反转录形成的cD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都需要经过DNA中间体,这种DNA中间体称为前病毒。
•类病毒(viroid):很小的裸露RNA病毒,无衣壳, 又称感染性RNA。
•朊病毒(prion):传染性蛋白质颗粒。仅由一种耐蛋白酶K的蛋白质组成。
•杂种病毒: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时,可以出现病毒核酸重组,即一种病毒颗粒中含有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称为杂种病毒。
•卫星RNA,拟病毒(Virusiods):特点:单链RNA;其复制和衣壳化需要辅助病毒。
Evans法则(1973)
•病毒必须存在于人的组织、血液,并在该处反复出现。
•病毒必须是一个“实体”,即在实验室中能很好地经动物或组织培养传代。
•在患病前有规律地缺乏病毒特异抗体。
•在疾病期间抗体有规律地出现:IgM、IgG、sIgA
•抗体的产生伴随有在相应组织中存在病毒。
•无类似有关的其他病毒或抗体。
•能用特异性疫苗预防此种疾病。
科赫原则
•第一,必须在所有病人身上发现病原体;
•第二,必须从病人身上分离并培养出病原体;
•第三,把培养出的病原体接种给动物,动物应该出现与病人相同的症状;
•第四,从出现症状的动物身上能够分离培养出同一种病原体。
第二章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1.病毒的分类原则:
核酸的类型、结构及相对分子量
病毒的形状和大小
病毒体的形态结构
病毒体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的敏感性
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的特性
除脂溶剂外对其他化学和物理因子的敏感性
流行病学特点:宿主范围、传播方式、媒介种类、临床病理学特征。
2.病毒分类系统:
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M13
双链DNA病毒---大肠杆菌T4噬菌体、人腺病毒
DNA与RNA反转录病毒:HBV、HIV
RNA病毒:双链RNA病毒
负链单链RNA病毒
正链单链RNA病毒
裸露RNA病毒
类病毒
亚病毒因子
第三章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1.无包膜病毒体称裸露病毒(naked virus)有包膜病毒体称包膜病毒
(enveloped virus)
2.核心和衣壳构成核衣壳(viral nucleocapsid)
核心(Viral core)
位于病毒体的中心
由一种类型的核酸构成(DNA或RNA)
构成病毒的基因组(genome)
衣壳(Viral capsid)
包绕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衣
主要功能:
保护核心内的核酸免受破坏
介导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
具有抗原性
包膜(envelope)
功能:
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
保护核衣壳
对干燥、热、酸和脂溶剂等敏感
病毒蛋白特性:
包膜的蛋白质由病毒基因编码,常位于病毒体的表面
构成突起,称剌突(spike)或包膜子粒(peplomer)
与致病性,免疫性及血清学鉴定密切相关
结构蛋白:包括衣壳蛋白、基质蛋白、包膜蛋白等。
其功能为--
保护核酸:免受核酸酶或其它破坏性因素的破
坏
参与感染:与病毒吸附有关
具有抗原性:产生中和抗体
与病毒核酸形成化学键,形成病毒颗粒
将衣壳蛋白与包膜联系,固定跨膜糖蛋白
非结构蛋白:多为与病毒复制、转录、翻译有关
第四章病毒的复制
1.单克隆抗体: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2.细胞株:通过选择法或克隆形成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物的培养物称为细胞株(CellStrain),也就是说,细胞株是用单细胞分
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细胞株的特殊性质或标志必须在整个培养期间始终存在。
3.细胞系:原代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即称为细胞系(CellLine),因此细胞系可泛指一般可能传代的细胞。
4.准种,即是一组自身复制的分子,它们彼此不同,但又密切相关。准种的演变是从一个原始的特定病毒序开始的,该病毒的每一轮复制均导致变异株的出现。因此,在任何时点,某病毒群(viral population)总是由常见的代表性序列即主序列(master sepuence)和同一组不同的但又密切相关和序列(变异株)所组成。一个准种就是由一系列相关的基因型组成的群体,这些基因型在某些环境中有较高突变率,它们的后代与亲本相比大多含有一个或多个突变。
5.准株(quasispecices):指某株病毒在同一宿主内发生变异所产生的变异株,应注意与变异体区别。
6.型:指同种病毒的不同血清型(例如各种抗体中和表型)和基因型。
7.变异体:指表型与原始野生型不同的病毒,但其变异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但突变体是清楚的。
8.血凝实验:血凝试验又称为Coombs试验,是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一种的方法。它分为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直接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而间接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血清中存在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9. 隐蔽期(eclipse phase/latent period) :无完整病毒颗粒,病毒即失去了完整的可见形态,同时也丢掉了感染性,用一切血清学方法和电镜检查,在细胞内已不能找到病毒颗粒。这个时期是从病毒进入细胞到开始复制,该过程没有病毒的增殖。而潜伏期是病毒进入细胞到细胞外可以检测到病毒颗粒,即病毒进入细胞到释放的过程。
病毒的异常复制
10.顿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
细胞为病毒的非容纳细胞,病毒进入非容纳细胞感染过程;
缺乏部分/全部病毒增殖需要的酶、能量等,不能产生完整的感
染性的子代病毒;
11.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
▪带有不完整基因组或者某一基因位点发生突变的病毒体;
▪不能产生完整的感染性的子代病毒;
▪在辅助病毒或辅助细胞系的帮助下完成复制;
▪能够干扰同种成熟病毒体进入易感细胞(DIP)
▪可以为天然缺陷,也可以为人工缺陷病毒
12.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
▪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发挥干扰作用的缺陷病毒称缺陷干扰颗粒(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s, DIP),与亲代病毒(标准病毒)
之间存在着波动的共存。
顿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如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所需要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者虽能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装配和释放,此感染过程被称为顿挫感染。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条件的细胞,被称为非容纳细胞。能为病毒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