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技法二 利用区域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法二利用区域特征
1.技法领悟
对于以区域图为主要载体,考查区域空间定位(位置特征)、区域自然及人文地理特征的试题,在解答时往往需要熟练调动和运用区域地理特征等知识来分析。一般要注意三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图中经纬网、城市名称等或文字材料描述进行区域定位;第二步,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包括自然、人文两方面;第三步,判断试题选项中区域特征表述的正误。
2.增分策略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分析地形特征时可利用地形名称判断,也可利用等高线判断,还可以根据外力作用判断等;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时可根据河流所在区域气候类型及集水
区域判断河流水量,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或地形剖面图等判断水能,根据区域植被覆盖状况判断河流含沙量,根据河流的纬度位置和流向判断有无结冰期及凌汛现象等。
【典题试做1】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湖区平均降水量为228.1 mm,平均蒸发量为1 411.5 mm,湖水面积的变化范围非常大,湖水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读呼伦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水文站附近河流含沙量最小的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形成图中湖滨沙丘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物理风化
C.风力堆积
D.湖床下沉
解析本题以呼伦湖周边区域图切入,考查湖泊的地理环境特征。由题干材料可知,该区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第(1)题,比较四个水文站的位置,注意湖泊的淤积及湖泊调蓄功能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水文站中,唯有②位于湖泊下游,泥沙会在湖泊中沉积,且②附近河流受湖泊的调节作用,水流变缓,流速稳定,含沙量较小,选B。第(2)题,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该地区常年盛行西北风。因湖水季节性涨退或湖泊萎缩而裸露的湖底沉沙在西北风的吹拂下,向东南移动一段距离后,堆积形成沙丘。选C。
答案(1)B (2)C
(2)分析区域人文地理要素
分析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点、人口与城市发展特征、产业结构类型及其布局、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在根据题目设问进行针对性分析时,一般按照“区域资源环境+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特征→区域存在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思路。
【典题试做2】(2018·北京文综,8)随着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废弃量增加,主要利用废钢冶炼的电炉炼钢技术日渐普及。下图示意国外某流域的钢铁厂分布,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 )
①铁矿②大城市③交通线路④钢铁消费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甲类钢铁厂的主要原料为铁矿石,而乙类钢铁厂的主要原料为废钢(即钢铁消费地),因此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不可能均靠近铁矿;读图可知,该地区的两个大城市附近均有甲、乙两类钢铁厂分布,但该地区绝大部分城镇附近也有乙类钢铁厂分布;大城市和城镇作为钢铁消费地,一方面可作为甲类钢铁厂产品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可为乙类钢铁厂提供原料;读图可知,甲、乙两类钢铁厂均紧邻铁路线分布。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答案 B
选择题技法专练二利用区域特征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1月25日早晨,某地有市民在泥土里看到一根一根
类似冰棍的东西,仿佛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在气象学中,
该现象被称为地冰花,也称“霜柱”。在寒冷的冬夜,温暖的
土壤缝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发生凇结,形成的“枝条”有粗有
细,像金针菇一样,景色十分喜人。读图,完成1~3题。
1.产生地冰花的土壤( )
A.土质黏重,含水量大
B.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
C.温度高于气温,水汽含量小
D.温度低于气温,水汽含量大
2.地冰花最有可能分布在( )
A.闽南地区
B.华北平原
C.三江平原
D.宁夏平原
3.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 )
A.持续低温降水
B.多云而微风的夜晚
C.地表温度高于0 ℃
D.晴朗而风静的夜晚
解析第1题,本题需要运用土壤特征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地冰花是从泥土缝隙里慢慢“长”出来的,可推断产生地冰花的土壤土质松散,含水量大;水分蒸发为水汽,说明地温高于气温。第2题,本题需要结合土壤特征来识别区域位置。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冬季气温在0 ℃以下,但地温较高,土壤中水汽会蒸发,凇结成地冰花,水汽不断蒸发,地冰花也不断向上生长,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这说明即使该地冬季气温在0 ℃以下,地温也较高,故该地最有可能分布在南方的闽南地区。第3题,本题需要运用天气特征的相
关知识来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寒冷的冬夜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持续降水的夜晚往往气温较高,甚至不会低于0 ℃,A错;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也较高,B错;地表温度必须低于0 ℃,水汽才能凇结,C错;晴朗而风静的夜晚,地面降温快,无风,水汽易凇结成地冰花。
答案 1.B 2.A 3.D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图。读图,完成4~6题。
4.该区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季气温低,春旱严重
C.气候干旱,多内流河
D.北部河流结冰期约半年
5.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称为“凌汛”,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图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春季凌汛时间提前
B.冬季凌汛时间提前
C.春季凌汛规模变大
D.冬季凌汛规模变大
解析第4题,本题需要结合区域自然特征来分析。根据纬度和河流形态可推断,该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根据河流流向推断,该地整体地势西高东低,A错;该地纬度高,冬季气温低,但春季气温也较低,蒸发弱,春旱并不严重,B错;我国东北地区气候湿润,多外流河,C错;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D对。第5题,本题需要运用河流凌汛形成的知识来分析。凌汛发生在从低纬流向高纬的中高纬度地区的河段。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图中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是丁河段。第6题,本题需要运用全球气候变暖的知识来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温暖期将延长,温暖区域将扩大。可推断凌汛开始的时间,即冬季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