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
乌鲁木齐商业综合体调研
![乌鲁木齐商业综合体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7438f2cd27284b73f24250c4.png)
目录前言 (3)第一章城市综合体依托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 (5)一、乌鲁木齐市在新疆的定位: (5)二、乌鲁木齐市交通 (8)第二章城市综合体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 (10)一、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 (10)1、乌鲁木齐市现状: (10)2、发展布局: (10)二、乌鲁木齐市主要商业综合体 (13)1、CCMALL时代广场 (13)2、德汇万达广场 (17)3、友好美美/MM2 (20)4、卡乐士yoho广场 (25)第三章乌鲁木齐市经济能否支撑城市综合体消费 (29)一、乌鲁木齐市市各区县分布及产业说明 (29)二、乌鲁木齐市各区经济现状分析 (31)二、乌鲁木齐市软实力调查: (32)第四章调研总结 (33)第五章项目可行性分析 (34)一、消费市场总结 (34)二、数据分析 (34)三、定位总结 (35)四、项目发展优劣势 (35)五、项目发展要点 (37)六、总结 (37)前言本次对乌鲁木齐市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主要是对乌鲁木齐市现在各商业综合体做一个了解,针对我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现状、发展规模、发展趋势做相应的文字说明和分析。
一、调研目的通过调研,了解各商业综合体和消费者的需求,为安宁渠文旅小镇与客户后期的谈判,也为了给客户判断进驻小镇提供参考。
以此为基础,结合目前乌鲁木齐市几个典型的商业综合体发展状况,从商业整体情况进行准确市场定位,提供强有力的市场支持,为即将招商的安宁渠文旅小镇及小镇开发后期项目商业提供相关的依据。
二、调研时间2019年04月20日~12月30日三、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于各商业综合体的实地调研的信息;与商家谈判得到的信息;乌鲁木齐市政府部门及政府网站;各商业体公众号;乌鲁木齐媒体发布信息以及相关文字资料。
四、调研区域主要以沙依巴克区、天山区、新市区、水区为主要数据采集点,附带周边商业大致了解,以供数据参考。
五、调研对象根据乌鲁木齐目前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情况,针对时代广场、德汇万达、友好美美、MM2、花田小镇展开调研。
2009-2020年乌鲁木齐城市发展规划
![2009-2020年乌鲁木齐城市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ffabcc0102de2bd960588f9.png)
市政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
供水工程:2020年乌鲁木齐市域范围内总用水量为207万立方米/日,中心城 区城市最高日市政综合用水量为180万立方米/日。新建和扩建水磨河水厂、西山工程: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80%以上,其中乌鲁木齐污水处 理率达到9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重点建设老城区截污干管及新建地区 污水干管。
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乌鲁木齐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寒暑变化剧 烈,昼夜温差较大,空气清爽,天气多睛朗,降水量少于蒸发量。 年平均气温6.7℃,最高气温37.3℃,最低气温-22.1℃,年平均 日照时数为2 725小时。由于昼夜温差一般都在11℃左右,故有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春秋两季较短,夏冬 两季较长。夏秋两季被称为乌鲁木齐的“黄金季节”,特别是8- 10月间,蔬菜丰盛,瓜果飘香,气候宜人,周围的风景名胜妩媚多 姿,加之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铁路重点建设兰新客运专线,新建货运外绕线、乌哈第二双线 铁路、甘泉堡工业区(北区)支线,拆除六道湾支线;开通乌鲁木 齐至石河子、阜康以及吐鲁番的3条城际铁路;新建二工高铁站、三 坪集装箱中心站等,改扩建乌鲁木齐西站、南站和北站。
公路进一步完善国省道公路网,重点建设绕城高速;推进客货 运站达标建设,改扩建碾子沟、南郊等客运站,改扩建和新建乌北、 花儿沟等货运物流中心。
供电工程:2020年,中心城区用电量331亿千瓦时,年最大用电负荷4935万 千瓦。扩建和新建红雁池第二发电厂等电厂。
邮政和电信工程:2020年,预测固定电话用户225万户,普及率93部/百人,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267万户,普及率96%。中心邮政支局按片区或组团设置,保护 和完善广播、电视、军事设施微波通信的使用和安全需要。
乌鲁木齐调查报告
![乌鲁木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27f6bdaeaad1f347933f42.png)
乌鲁木齐调查报告乌鲁木齐市场调查报告一、城市概况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西北部和东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邻,东南部与吐鲁番地区交界。
总面积10902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34万人,全市生产总值61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6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737元,再加上每年国家不但不从该地区收税还给新疆大量财政补贴以及大量的外来人口,在西部12个首府、省会城市中,综合竞争力位居前列。
乌鲁木齐市面积10902平方公里,人口234万人。
天山区面积171平方公里,人口62万人。
沙依巴克区面积422平方公里,人口57万人。
新市区面积143平方公里,人口49万人。
水磨沟区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人。
头屯河区面积276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
达坂城区面积5188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
东山区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口13万人。
乌鲁木齐县面积4332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
二、商圈分布情况A、中山路商圈:地处天山区位于乌鲁木齐东南部,是乌市第一大商圈,商场主要集中在中山路附近,如:天山百货、丹璐名店、辰野名店、汇嘉时代、东方一百、天百名店、铜锣湾等;1、天山百货,位于中山路最东端,属于乌鲁木齐友好集团,无论是从销售还是影响力都是乌鲁木齐最好的商场,商场大装销售在所有商场中是最好的,由于天百离省市政府非常近,顾客群以政府公务员和外来高档消费人群为主,持卡消费和公款消费比较多,其主要品牌有:二楼:T?GUANI、诗篇、季侯风、栕风、爱特爱、LALA、粉红玛俐、23区、卓可、ROBYN、素然、裘提诺、TB2、宝姿;三楼边厅:伊芙心悦、安吉奥、马克张、柯罗芭、玛丝菲尔、雅莹、钡萱、凯撒、OTT、敦奴、铂玺、奥菲尔、蕾朵、贝瑞、邦宝、CARA、恩凡、马天奴、路逸莎美、朗姿;三楼中岛:影儿、依瑶、SS、福芬、西贝伦、声雨竹、福克斯、普雷玛、芸亦、浦、唐装。
乌鲁木齐城镇规划
![乌鲁木齐城镇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58c080a2e3f5727a4e96205.png)
于130平方米;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00平方公里以内, 人均建设用地不大于125平方米。 第二节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用地发展方向 城市用地实行“南控、北扩、先两延、后东进"的控制原则。城市南部进行
4、新型工业化战略 利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西转移的契机,依托本地能源资源 优势和商贸服务条件,加快发展出几加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强工业 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使乌鲁木齐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5、建设“西域名城”战略 注重城市自然环境、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紧密结合,突出乌鲁木齐 首府城市、天山绿洲城市和多民族聚居城市特点,建设西域名城。构 建与绿洲生态环境相适宜的城市景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优秀 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繁荣现代文化,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2、远期发展目标(2016-2020年)
继续提升乌鲁木齐在国际国内的旅游地位,重点加强面对欧洲、中西亚和港澳台等地的旅 游接待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使旅游业发展为城市优势支柱产业,将乌鲁木齐建设成 为最佳民俗风情的国际旅游名城、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旅游名城。
旅游空间布局
依托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城镇,以交通干线为主轴,形成“一心、二轴、八区”的旅游空 间布局。
三、市重点城镇发展规划
中心城区
自治区首府城市和全疆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依托其区位、交通、科研、市场 与产业优势,重点建设成为面向中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跨国区 域联络中心、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和外贸出口加工基地。
乌鲁木齐县(驻板房沟乡)
按县驻地不断完善板房沟乡配套设施,适时撤乡设镇,发展旅游服务、行政办公、农产 品加工等功能。
2020年贵阳市域常住人口500万城镇化水平达80%
![2020年贵阳市域常住人口500万城镇化水平达80%](https://img.taocdn.com/s3/m/97c9f10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0.png)
2020年贵阳市域常住人口500万城镇化水平达80%
相关稿件
市域公共设施建设
体育:至2020年,全市人均体育健身活动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
医卫:基本建成能覆盖全市居民人口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市每千人床位数达到5.5张,中心城区每千人床位数达到9.5张,乡镇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达到1张。
教育: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占职业技术教育比例达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以上。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资源合理利用、区域生态平衡的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形成以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山体绿化、河湖水系为基础,历史文化遗产为特色,生态景观廊道相贯通的区域生态网络体系。
加强以“两湖一库”、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等城镇重要饮用水源为重点的环境治理和保护,确保城乡饮用水源安全。
严格控制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基本实现生活燃料清洁化,控制和整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实施公共交通清洁能源改造,有效控制城市噪声,综合利用
固体废弃物。
完成贵州水泥厂、贵阳钢厂、贵阳发电厂、清镇发电厂等重大污染企业的异地搬迁或关停工作。
中心城区住房建设
大力推进“住有所居”民生行动计划,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有效控制房价涨幅。
至2020年,中心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4平方米,基本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户均拥有或租住一套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成套住房,住房成套率达到100%,城镇低收入家庭保障住房覆盖面达到100%,新建住宅区综合配套率和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100%。
至2020年,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新疆城市规划发展
![新疆城市规划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9cb1e27b4daa58da0114af5.png)
新疆城市规划发展新疆最新城镇体系规划 22座城市各有千秋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大盘子里,全疆22座城市各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在《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中有了详尽描述。
新一轮援疆大幕拉开,在未来10年能不能胜出,全疆各地已有行动,但这种抢抓机遇不能是无序的。
这也是合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聚集,在全疆范围内重新谋划城乡空间发展布局,重新修编新疆城镇体系规划的目的所在。
有关城镇功能的定位就是本轮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职能涵盖了全疆22座城市,本轮规划基本延续了各城市此前的定位,使城市职能在具备了连续性的同时又有了更详尽的描述。
如此前自治区提出要加快把喀什建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中有了更进一步的描述:“重点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产业和出口导向的特色加工业,建设成为国家级的开放创新实验区,面向南亚、中亚、西亚的商贸、物流、文化中心,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城市”。
同时,一些以前职能不明确的城市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确定城市职能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科学综合分析,确定其主要职能,同时也是揭示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本质差别,引领其占据更多的有利空间,在全疆发展全局中保持竞争位置。
”沈阳规划设计院驻塔城市办事处主任郭凯解释说,这些城市职能都是通过城市原有性质、发展特点并预测发展方向统筹全盘的设计结果。
同时,城镇职能也应将当地人群需求作为重要因素考虑。
为了避免无序竞争,在各城市职能的确定上往往需要经过通盘考虑,“对于一些可能处于竞争关系的城市,需要找出各自的独立性和优势产业,从而加以引导。
如都在生态绿色农业方面处于强势地位,则可能分为两种定位,一种往精细加工方面,一种是出口贸易方面。
”郭凯说。
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是引导新疆新型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公共政策。
本规划一经国务院批准后将具有法律效力。
规划还确定了新疆城镇化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8%;到203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66%-68%。
乌鲁木齐城市简介及道路交通规划
![乌鲁木齐城市简介及道路交通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f2b14c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1.png)
概述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西北部和东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邻,东南部与吐鲁番地区交界。
总面积10900.77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233.2万人〔2005年底〕。
:830000代码:650100区号:0991拼音:WulumuqiShi英文:Urumqi乌鲁木齐都市介绍:新疆拥有中国六分之一的国土,乌鲁木齐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
行政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都市建成区235.9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235万,其中都市人口就占90%以上。
现辖七区一县,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一个出口加工区。
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亿元,增长14%,实现全口径财政收进147.1亿元,其中地点财政收进62.54亿元,增长12.2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36亿元,增长9.6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67亿元,增长16.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进1.04万元,增长8.61%;农牧民人均纯收进4651元,比上年增加402元。
乌鲁木齐市在全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它各项经济指标中占在四分之一以上的比重,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在中国西部12个首府、省会都市中,综合竞争实力位居前列,被誉为“中国西部明珠〞。
文化独具特色。
新疆古称西域,历史上乌鲁木齐确实是根基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荟萃之地,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其特点是开放、热情、豪爽和奋进,是中亚地区最具活力的都市。
乌鲁木齐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瞧,独特的服饰和赛马、叼羊、小姐追、达瓦孜表演、阿尔肯弹唱等民族文化活动以及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对异国他乡的游客颇具吸引力。
浅谈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问题
![浅谈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22fe30011ca300a6c3906c.png)
浅谈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问题作者:郭娟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6期【摘要】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近几年交通问题日趋突出,为了缓解日益突出的各种交通矛盾,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通畅的交通系统,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和应对的问题。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问题;改善措施;未来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汽车化、信息化的发展势头迅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生活水平。
近年来,虽然各地在城市交通系统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和建设速度,但交通问题依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还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因此,如何通过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一个通畅的交通系统,缓解日益突出的各种交通矛盾,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和应对的问题。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也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
乌鲁木齐市面积为1400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23万。
其中建成区面积36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1.03万,另有100多万流动人口从事各类社会经济活动。
乌鲁木齐市现有各类机动车近60万辆,较九十年代初增加了十倍。
由于旧城人口密集,机动车增长迅速,城市内部特别是旧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差,近几年交通问题日趋突出。
一、乌鲁木齐市交通现状诊断和分析由于历史和地形的原因,乌鲁木齐市的整个道路网络呈现峡谷状。
城区发展沿西北-东南轴线沿北端向两翼扩展,城区布局整体呈“T字型”。
在城区中央形成瓶颈,最窄处仅800米宽。
网络连通性差,道路起伏不平,坡度较大。
乌鲁木齐市属高纬度地区(在北纬44度),呈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天气寒冷,冬季长达半年以上。
由于冬季降雪、结冰期长,路面光滑,给居民行走或骑车带来不便。
乌鲁木齐市居民出行方式主要有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摩托车、私家车和其他交通方式。
其中公交车出行占据较大比例,约占出行总数的44.92%,其次分别为步行(22.36%)、私家车(21.08%)、单位交通车(4.33%)、出租车(2.96%)、自行车(2.66%)、摩托车与三轮车(1.76%)。
大连城市总体规划获批人口控制500万
![大连城市总体规划获批人口控制500万](https://img.taocdn.com/s3/m/876185ea767f5acfa0c7cd19.png)
大连城市总体规划获批人口控制500万近日,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96平方公里以内。
城市规划区范围:555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555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96平方公里以内。
《总体规划》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根据大连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的批复》要求,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努力将大连金普新区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先行区。
规划布局停车场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发展轨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
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
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重点防灾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库尔勒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库尔勒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f5ef7e7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4.png)
库尔勒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一、引言库尔勒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该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为了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非常重要。
本文档旨在对库尔勒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规划,并指导未来的城市发展。
二、城市概况库尔勒市总面积为XXXX平方公里,人口约为XX万人。
该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库尔勒市在农业、旅游、商贸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城市发展目标库尔勒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如下: 1. 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保护和继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4.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提高环境质量; 5. 健全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6. 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四、城市发展策略为了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库尔勒市将采取以下策略: 1.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现代农业、旅游、商贸等产业的发展,打造特色经济。
2.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转型,提高农民收入。
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4.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建设生态城市。
5. 积极引进外资,吸引高端人才,推动城市创新发展。
6. 加强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实现城市结构优化和空间利用效率的提高。
五、具体规划内容1.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划定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用地的范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交通规划–修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交通枢纽,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便捷性;–打造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居民出行的便利性;–优化停车场和停车设施的布局,解决停车难题。
3.建筑规划–制定城市建筑高度限制和立面风格规范,保护城市风貌;–加强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和建材环保,提高建筑的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乌鲁木齐城市概况与道路交通规划(doc 27页)
![乌鲁木齐城市概况与道路交通规划(doc 27页)](https://img.taocdn.com/s3/m/1848f7cc7c1cfad6195fa7df.png)
概述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西北部和东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邻,东南部与吐鲁番地区交界。
总面积10900.77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233.2万人(2005年底)。
邮编:830000代码:650100区号:0991拼音:Wulumuqi Shi英文:Urumqi乌鲁木齐城市介绍:新疆拥有中国六分之一的国土,乌鲁木齐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
行政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235.9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235万,其中城市人口就占90%以上。
现辖七区一县,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一个出口加工区。
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亿元,增长14%,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4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54亿元,增长12.2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36亿元,增长9.6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67亿元,增长16.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万元,增长8.6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51元,比上年增加402元。
乌鲁木齐市在全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它各项经济指标中占在四分之一以上的比重,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在中国西部12个首府、省会城市中,综合竞争实力位居前列,被誉为“中国西部明珠”。
文化独具特色。
新疆古称西域,历史上乌鲁木齐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荟萃之地,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其特点是开放、热情、豪爽和奋进,是中亚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
乌鲁木齐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独特的服饰和赛马、叼羊、姑娘追、达瓦孜表演、阿尔肯弹唱等民族文化活动以及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对异国他乡的游客颇具吸引力。
乌鲁木齐东山新城规划方案
![乌鲁木齐东山新城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9af7e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2.png)
乌鲁木齐东山新城规划方案介绍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的省会城市,也是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在近年来的城市发展中,乌鲁木齐东山新城规划方案备受重视。
本文将对该规划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背景乌鲁木齐东山新城是乌鲁木齐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计划总面积约为47.5平方公里。
该新城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方向,是乌鲁木齐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面临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乌鲁木齐市政府开始制定东山新城规划方案,旨在推动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居住和生活品质。
设计理念东山新城规划方案着重强调文化和环境保护的理念,以打造一个宜居、可持续发展、兼具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特色的城市为目标。
城市布局东山新城主要分为城市中心区、生态新城区和城市支撑区三部分。
城市中心区是东山新城的重点发展区域,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生态新城区则是以生态环保为中心,并注重人文情感和社区文化的打造。
城市支撑区则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设施等来提供城市保障。
规划目标东山新城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如下:•打造现代化、宜居的城市•发展高科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标志性城市建筑规划的实施旨在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前来发展,为乌鲁木齐市的城市竞争力提升做出新的贡献。
实施计划为了顺利实施东山新城规划方案,乌鲁木齐市政府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生态新城。
•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支持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城市。
•加强与周边乡村的联系,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落实规划方案中的生态、文化、历史价值等方面,打造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结语经过前期的规划研究和设计方案的制定,东山新城开始着手实施。
作为乌鲁木齐市面向未来的发展重点区域,东山新城的建设将成为乌鲁木齐市新的亮点,在推动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关于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33e7921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8.png)
国务院关于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1.08•【文号】国函〔2017〕2号•【施行日期】2017.01.0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国务院关于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7〕2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报请审批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年)(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3783.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对各类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的统一规划和统筹管理,推进乌昌一体化进程。
加强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的沟通,促进兵地融合。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乡镇(团场),优化村庄(连队)布局,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现代化。
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地区提供服务。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4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13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乌鲁木齐区域分析与规划
![乌鲁木齐区域分析与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efa1bed0975f46527d3e174.png)
乌鲁木齐区域分析与规划学生姓名:***学号: *********** 班级: 08资源本科3班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部:城市建设学部课程名称:区域分析与规划2011年1月【摘要】乌鲁木齐作为西部发展的一颗明珠,正一步一步进入人们的视线,进入世界的视线,此文对乌鲁木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做出分析,包括:概况、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历史文化、人口劳动力等八项,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乌鲁木齐的发展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跟发达城市还是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分析出其优势、劣势、环境状况、经济现状等再进一步进行简单的规划,对乌鲁木齐的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的使用与保护方面进行分析,规划其未来的发展及应该改进的地方,使之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
对乌鲁木齐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规划乌鲁木齐的发展方式,调整乌鲁木齐的产业结构,使乌鲁木齐的基础设施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发展。
总共对七大项进行了规划,并对远景发展提出设想,希望乌鲁木齐能够更快更稳的发展。
关键词:乌鲁木齐;经济发展;规划目录绪论 (3)1.乌鲁木齐概况 (4)2.自然资源分析 (4)2.1土地资源 (4)2.2矿产资源: (5)2.3水资源: (6)2.4森林资源: (7)2.5植物资源: (8)3.乌鲁木齐自然环境分析 (8)4.乌鲁木齐经济状况分析 (9)4.1乌鲁木齐进出口额分析 (9)4.2工业生产值对比 (10)4.3产业结构 (11)5.乌鲁木齐区域文化历史背景分析 (13)5.1乌鲁木齐历史沿革 (13)5.2乌鲁木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 (14)5.3经济贡献: (14)6 乌鲁木齐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15)6.1人口数量分析: (15)6.2乌鲁木齐市2000年-2005年总人口变动情况 (15)6.3人口素质分析: (17)6.4劳动力分析: (17)6.5政策分析: (17)7. 乌鲁木齐区域技术支持分析 (18)8. 乌鲁木齐区域总体情况评价 (20)8.1单一指标分析 (20)8.2UNRISD: (22)8.3PQLI: (23)第二部分:乌鲁木齐的区域规划 (23)1.Swot分析法 (23)1.1战略目标及重点: (24)2 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26)2.1增长及理论: (26)2.2核心边缘理论 (27)2.3点轴结构: (27)2.4圈层结构理论: (28)3.乌鲁木齐土地现状分析 (29)4.乌鲁木齐产业规划布局 (31)5. 乌鲁木齐基础设施规划 (32)5.1综合运输网规划 (32)5.2给水工程规划 (34)5.3 排水工程规划 (35)6.城镇体系规划 (36)七:乌鲁木齐生态环境规划 (38)结论 (39)参考文献: (40)绪论乌鲁木齐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其优劣势,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规划,展望未来发展。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https://img.taocdn.com/s3/m/83888b2c3169a4517723a3da.png)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 人口500万
(4)新型工业化战略 依托本地能源资源优势和商贸服务条件,加快发 展出口加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使乌鲁木齐建设成为西 北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5)建设“西域名城”战略 注重城市自然环境、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紧密 结合,突出乌鲁木齐首府城市、天山绿洲城市和多民 族聚居城市特点,建设西域名城。
(8)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 人口500万
四、城市规模
根据预测,2020年,乌鲁木齐市域人口 50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将达到400万 人左右,建设用地控制在500平方公里以内, 人均建设用地125平方米。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 人口500万
(四)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健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合理的级配体系,充分保证公益型 公共设施的用地要求,建设宜居城市。中心城区公共设施按照两类进 行布局:一是建立三级城市公共服务中心配置体系,二是培育新型专 业型服务中心。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 人口500万
(五)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以“新区开发为主、旧区改造为辅,新旧区发展相结合”的 原则,旧区重点对危房集中地区进行改建,改善交通系统,提高市政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保护有价值、具有传统风格和历史意 义的民居建筑。新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住房品质,增强吸引力,使 新区成为老城区人口职能疏解和未来城市现代化过程中新功能聚集的 主要载体。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在城市住房中的比重。 (六)工业和仓储用地规划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 人口500万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 人口500万
七、城市绿地与景观风貌控制
2009-2020年乌鲁木齐城市发展规划
![2009-2020年乌鲁木齐城市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811f13b0b4c2e3f5727631e.png)
城市用地实行“南控、北扩、先两延、后东进"的控制原则。
城市南部进行严格控制,以优化和整治为主;城市北部为主要发展方向;城市西部(西山农场)在保障生态和地质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拓展;城市东部(米东区)强化与市域北部地区的协调,预留发展空间。
1、市域旅游线路依托南山旅游区和达坂城旅游区发展突出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在市域内形成四条旅游线路:南郊南山风情游、达坂城“丝路文化及南天池冰川”游、中部“亚洲之心-西域都市-博峰山前”游、北部都市农业休闲游。
2、乌昌都市区环城休闲游将乌鲁木齐的新疆民族自治区首府特色、昌吉的民族自治州州府特色、五家渠兵团驻地特色和阜康市天池脚下特色等旅游资源充分结合起来,辅以都市农业、民族风情、湿地湖区、垂直地貌、历史遗迹展示、兵地合作示范等多项内容,形成丰题鲜明、内涵丰富的都市环城休闲游。
第九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第37条市域历史文化保护框架实体保护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主,补充非文物保护单位但经鉴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地方建筑、古树名木等。
实体要素集中的地区可开辟用于展示历史文化的特色街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以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主题,提供场地展示并传承特色饮食、工艺、歌曲、舞蹈、传说等。
第38条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1、文物保护单位乌鲁木齐市内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2007年)要求进行。
在特殊地区考虑设置文物监控区。
2、历史建筑在已评定的50一60年代历史建筑调查的基础上,判定其历史文化价值,确定有保护价值的建筑为历史建筑,纳入保护框架。
编制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风貌协调区:采取多种方式分类别实施保护措施。
对符合条件的进行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
3、旧城街巷格局重点保护大小十字四周至建国路一带的街巷路网、沙区建早期规划的格栅式路网,延续旧城肌理。
乌鲁木齐市人口有多少乌鲁木齐各个地区人口分布情况
![乌鲁木齐市人口有多少乌鲁木齐各个地区人口分布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31b6dd3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1.png)
乌鲁木齐市人口有多少乌鲁木齐各个地区人口分布情况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这里有维吾尔族、汉族、回、哈萨克、满、锡伯、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等族民族。
乌鲁木齐市面积14216.3平方公里,截止2016年末常住人口为351万。
乌鲁木齐市下辖7区、1县。
乌鲁木齐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51.96万人,全市汉族人口2331654人,占总人口的74.91%,各少数民族人口780905人,占总人口的25.09%。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乌鲁木齐各个地区人口分布情况吧。
天山区人口 69.62万人
沙依巴克区人口 66.47万人
新市区人口 73.03万人
水磨沟区人口 39.09万人
头屯河区人口 17.27万人
达坂城区人口 4.06万人
米东区人口 33.36万人
乌鲁木齐县人口 8.31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现将《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0年)》纲要成果主要内容进行社会公示,广泛征求广大市民意见。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0年)》从2008年开始编制,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已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查通过,下一步将完善深化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依法按程序报国务院审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现将《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0年)》纲要成果主要内容进行社会公示,广泛征求广大市民意见。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由文本、说明书和图件三部分组成,本次公示仅就规划的主要内容做简要介绍,更详细的内容已发布在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网站上(点击进入),规划自公示之日起,30日内将接受公众意见,公众可通过电子信箱和书面
信件方式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规划层次图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规划远景至2030年。
(二)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即市域范围,总面积13787.6平方公里,下辖七区一县。
其中,中心城区总面积1507平方公里,包括安宁渠镇、古牧地镇、铁厂沟镇、芦草沟乡、头屯河农场、三坪农场、五一农场、西山农场、104农场和乌昌路街道办事处。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促进乌昌与兵地协调发展战略
强化乌昌之间、兵地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城镇用地布局、产业分工定位、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之间、兵团和地方之间共同协调发展。
(2)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行低碳理念,走生态、循环型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依据绿洲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3)培育国际商贸中心战略
规划进一步加强与中西亚地区的经贸合作、与我国西北各省区的联动和与内地的多种联系,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面向中西亚重要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
(4)新型工业化战略
依托本地能源资源优势和商贸服务条件,加快发展出口加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使乌鲁木齐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5)建设“西域名城”战略
注重城市自然环境、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紧密结合,突出乌鲁木齐首府城市、天山绿洲城市和多民族聚居城市特点,建设西域名城。
三、城市的性质和职能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一)城市性质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我国面向中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
(二)城市职能
(1)我国面向中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跨国区域联络中心;
(2)我国面向中西亚的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
(3)我国西部重要的商贸中心和新型工业基地;
(4)我国西部重要的文化创意和科技研发中心;
(5)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
(6)全疆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
(7)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
(8)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
四、城市规模
根据预测,2020年,乌鲁木齐市域人口50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将达到400
万人左右,建设用地控制在50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25平方米。
2020年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点击小图看大图
五、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规划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双轴、一城、一区、两群、多点”。
“双轴”为沿兰新铁路和312国道形成主要城镇发展轴和沿216国道形成次要城镇发展轴;“一城”即乌鲁木齐城市及郊区;“一区”即乌鲁木齐市甘泉堡工业区;“两群”即南山、达坂城两个城镇组群;“多点”即市域内其它多个独立工矿和城镇型居民点。
六、城市用地布局
(一)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用地按照“南控、北扩、先西延、后东进”的原则。
向南严格控制,优化和整治;向北为主要发展方向;向西在保障生态和地质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拓展;向东强化与市域北部地区的协调,预留发展空间。
(二)城市空间结构
在全市构建城北新区、高铁新区、米东区、甘泉堡工业区、西山新区、老城区六大组团。
中心城区按照“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发展思路,构筑“一轴、双核、多心”的空间结构。
“一轴”为连接老城区和城北新区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拓展轴。
“双核”为老城区、城北新区两个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多心”为多个专业型公共服务中心。
(三)中心城区主要片区功能定位
城北新区重点发展国际商贸、外事交流、空港商务、保税物流、行政办公五大核心功能;高铁新区结合高铁综合交通枢纽,打造为我国西北地区门户枢纽,重点发展商务办公、研发咨询、高端零售和居住等功能;西山新区重点发展教育培训、科技研发、高新技术和现代物流等相关服务业;老城区重点推进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体育、大学教育等服务功能;米东区重点打造石化基地,发展成为居住、商贸、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度假区相结合的现代化城区。
(四)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健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合理的级配体系,充分保证公益型公共设施的用地要求,建设宜居城市。
中心城区公共设施按照两类进行布局:一是建立三级城市公共
服务中心配置体系,二是培育新型专业型服务中心。
(五)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以“新区开发为主、旧区改造为辅,新旧区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旧区重点对危房集中地区进行改建,改善交通系统,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保护有价值、具有传统风格和历史意义的民居建筑。
新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住房品质,增强吸引力,使新区成为老城区人口职能疏解和未来城市现代化过程中新功能聚集的主要载体。
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在城市住房中的比重。
(六)工业和仓储用地规划
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采取“合并、集中、搬迁”的方式对现状工业用地进行整合,与整体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合理确定产业用地发展规模。
规划在城市的东西两翼构建产业发展带。
通过物流园区与仓储集中区的建设,逐步将市区内零散的仓库用地合理进行整合,适度集中。
建设生产配套型、交通枢纽型、贸易口岸型、商业批发型和其它型等五种类型的物流园区。
空间结构规划图点击小图看大图
七、城市绿地与景观风貌控制
构筑“天山明珠、沙漠绿洲”的城市景观格局,实施“城在田中、田在城中”的“生态园林城市”战略。
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环网式”的园林绿地系统,形成“三轴四水、两线多廊、分层多园”的空间格局。
建构人工和自然有机结合的城市景观系统,形成“三带五楔、两心七片、四轴四水、多层网络”的城市景观结构,实现城市空间景观特色。
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城市绿地6407.9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12.85%,人均绿地面积16.02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4109.2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27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0%,绿化覆盖率达到35%。
八、城市道路与交通
建立与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域空间布局相协调、设施网络完善、枢纽衔接顺畅、运输组织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市域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重点建设兰新客运专线,新建货运外绕线、乌哈第二双线铁路、甘泉堡工业区(北区)支线,拆除六道湾支线;开通乌鲁木齐至石河子、阜康以及吐鲁番的3条
城际铁路;新建二工高铁站、三坪集装箱中心站等,改扩建乌鲁木齐西站、南站和北站。
公路进一步完善国省道公路网,重点建设绕城高速;推进客货运站达标建设,改扩建碾子沟、南郊等客运站,改扩建和新建乌北、花儿沟等货运物流中心。
民航建设启动第二条远距离跑道和T4航站楼的建设,远期适时启动第二机场的选址和建设。
城市道路按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4个等级,构筑“环形+放射线”的快速路网格局。
大力改善慢行交通环境,充分保障步行和非机动车道路资源,提高停车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交通管理水平。
规划7条城市轨道线网,总里程约200公里,线网覆盖城市主要客运走廊。
进一步提高地面公交网络的覆盖率及站点服务范围,扩大公交服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图点击小图看大图
九、旧城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
着力于旧城整体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活力的提升,采取相应的改造策略:置换用地功能,增强发展活力;调整路网布局,疏导内外交通;保护历史风貌,美化景观环境;增加绿地与公共空间,完善配套设施,促进综合防灾系统和生命线工程建设。
历史文化保护采取实体保护和非物质文化报护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历史建筑、旧城街巷格局和古树名木等的保护。
十、环境保护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筑系统安全的绿色生态格局。
以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改革和创建节约型社会为主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到2020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全面控制,基本建成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建成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标准。
规划按照“分区控制、分类指导”的原则,并依据国家标准划定中心城区内的水、空气和声环境三类综合环境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