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_教学大纲_中德育目标的变迁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课程论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发展走向,树立正确的地理课程观。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的基本理论、思路与方法,具备初步开展教材研究的基本能力。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学地理课程的性质与理念,熟悉中学地理课程的结构模式与目标构建,掌握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内容,能够将地理核心素养融入教育教学中。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一般原理,初步学会对地理教材分析案例进行评析与评价。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105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李家清,陈实.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主要参考书
[1]李晴.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变化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变化1、课程基本理念删去:7—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
增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其中,“地球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原:“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见标准)2、课程目标原来: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现在: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课程内容排序,不作任何规定:四大块相对完整独立的教学内容“排列不分先后”。
教材编写者可以自行决定编写顺序,地理教师也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安排授课的顺序。
教师可以先教授中国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
乡土地理也完全可以分散到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有关部分。
4、增强课程开放性和弹性,对区域划分和选择留有自主空间:不再强制性规定必学哪些地区和国家,而只是规范学习研究地理区域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学区域数量的下限,即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
具体区域的选择则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最终决定。
5、课程内容主要变化部分删去:要求内容较高的“标准”。
主要是人文、经济地理部分;认识大洲内部的经济差异与其他学科重复的“标准”。
国际性组织减低要求: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运用数据和事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部分标准要求具体化: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加:少量基础性内容(从知识、技能、观念)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习水平内容标准中有关结果性要求的目标动词:▪知识的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例;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德育目标解读
(三)目标层次逐步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的阐述中,德育要求在逐步提高。例如对“环境”内容在初中的德育目标是,“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在高中“环境保护”选修课中,进一步提高为“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德育目标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德育目标如下: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情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3.了解全球的环境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部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更强调要遵循学生学习地理的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它们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德育内容更加丰富
最新的课程标准中把德育目标表达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然形式简洁,但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囊括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可持续发展、全球意识、国际意识、环境意识,只有一个地球等先进的教育理念。首先,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也包括了内心体验、情操陶冶。其次,态度除了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外,还包含了科学的态度、求实的态度。第三,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地理环境价值)的统一。在地理学科中,诸如全球意识,环境伦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地理求知与创新的欲望,地理辩证思想,爱国情操,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国际合作与交往,地理审美情趣等,都被归为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2我国中学地理课程发展-华中师范大学
澳门中学地理课程发展
薄弱性 多元性 无序性 推进性
LOGO
(5) 台湾地区地理课程
改革的四大转变: 一是中学地理课程的定位,由“民族精神教育科目”转 向“生活教育的通识课程”; 二是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由教育部统一编撰改由民间 自由编写,经教育部审定通过后发行; 三是废除国民中学地理科课程, 以“社会领域”代之, 并取消教材纲要,改以“能力指针”作为编撰教材 的依据,“九年一贯课程”中地理课程比以往后退, 课时减为2至3; 四是高级中学部分,减少区域地理的内容, 增加系统 地理和应用地理的份量,周课时必修为8选修为4。
LOGO
(4) 香港地区地理课程
LOGO
(4) 澳门地区地理课程
“三文四语”为澳门教育独特 现象,澳门学制为六年小学、 三年初中、二或三年高中, “幼+小+中”学校 28 所,约 占1/3。小学至高中均有地理, 高中为选修课。因地小人少澳 门课程属“依赖型”,课程本 地化成为核心问题。
LOGO
LOGO
2.2我国中学地理课程发展
(1)清末时期中学地理课程: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 最早制订的在全国普遍实施的第一个学制。“章 程”正式规定了在中小学开设地理课程。
清末中学地理课 程
LOGO
清末中学各年级地理课程 年 级 一 地理总 论;亚 洲地理 2 二 中国地 理 三 外国地 理 四 外国地 理 五 地文学
1936年至1940年,民国政府教育部为适应 “抗战建国之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两次修 订,地理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国防和国防建设” 内容,并增加了中国地理的课时。 1948年由于简化和调整课程内容,地理课时总 量由24节减少到18节,其中初中地理课由每周12 节减少到10节;高中不再单设自然地理,每周由 12节减少到8节。
地理课程标准实施后中学地理教育的变革
92D01/2016◆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王 越地理课程标准实施后中学地理教育的变革一、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背景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改革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这一时期地理教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可以说这一时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地理学科教育改革的浪潮。
在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发表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有这样的说明: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富有活力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
充分意识到地理科学教育在各级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可以普遍成为很有作用、很有活力和足以引起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在欣赏和认识世界、协调人地关系方面终身享用。
各国改革后的地理课程不约而同重视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向培养学生使用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转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开始了对中学地理教育的改革。
从最初制定大纲要求,到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我国在中学地理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
二、中学地理教学目标的改革中学地理教育改革涉及到了地理教学的方方面面,大到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小到落实具体知识点可以采取的活动建议。
比如,针对课程标准中“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这样的活动建议,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新课标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目标的改革,由以往重视知识的讲授与落实转移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上来,并重视归纳生活中的地理规律进而促进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如今的教学目标已经细化为三个维度,作为在职教师,我们每天备课都是从新课程标准出发,制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层教学目标。
这三层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层层升华,最高一层的目标是在地理教学中传达具有地理思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了素质教育。
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发生了本质的变革。
(二)新教学目标下的教师活动变化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前后对比的研究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前后对比的研究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其中教育课程的改革也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
地理作为中学阶段必修课之一,在课程标准的修订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前后的对比进行研究。
我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1999年版于2001年正式实施。
该版本的课程标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教学任务;2.教学要求;3.教学内容;4.教学组织。
其中,“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必修知识层次,包括基本地理知识、基本地理技能和基本地理思想方法等内容;二是选修知识层次,包括地理环境、地理历史、地理社会、地理经济和地理技术等内容。
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前的教学任务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教学任务方面,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外,更加强调了对学生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要求方面,除了重视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外,还强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
在教学内容方面,新增了“人口地理学”、“地缘政治”等内容,强调学生要了解全球整体发展趋势。
同时,虽然未强调必修项目。
但要求学校必须开设所有选修课程中的一门。
对于选修课程的内容,也放宽了限制,将更多的内容纳入到选修课程中。
在教学组织方面,强调了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同时也强调了合作学习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三、前后对比的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修订后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强调了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主动性。
此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强调了全球整体发展趋势的认识,也是修订后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变化。
总之,修订后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更好的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德育目标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迁*刘兰,陈澄,姚荔(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 200062)摘要: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
建国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经过数次修改,由比较单一的政治目标到现在多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反映了我国地理教学中德育的发展方向。
21世纪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德育目标进一步丰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其归为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显然,德育在地理新课程中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德育目标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刘兰(1975—),女,吉林四平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陈澄(1944—),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姚荔(1977—),安徽凤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是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又名地理教学大纲)先后进行了多次修改,其中的德育目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试把其分为五个阶段做一探讨。
一、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颁布了第一部新中国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这部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成为新中国地理教育中德育发展的基础。
以这部大纲为起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发展步入“起步阶段”。
1956年《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的德育目标是:“帮助他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能以无限忠诚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
”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奠定了新中国地理教育中德育的基础,但是,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表现出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的特点。
“1953年到1957年是我国地理教育的‘兴旺时期’”。
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初中)
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初中)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背景二、课程性质三、基本理念四、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地球与地图二、世界地理三、中国地理四、乡土地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建议第一部分前言(7-9'GEO'1)一、背景(7-9'GEO'1.1)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
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
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7-9'GEO'1.2)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变迁
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变迁作者:花溪邹金伟等来源:《地理教育》2009年第06期一、新中国第一部地理教学大纲的颁布——第一阶段:1949—1956年的兴旺时期长期以来,地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大致可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这种三分法在1956年的大纲中已有雏形。
知识方面,1956年大纲中沿用的是1948年提出的“地理知识”的概念,表述为:“把一定范围的地理知识教给学生”。
能力方面,大纲“说明”部分中首次提出“使他们获得一些实际的技能和熟练的技巧”以及“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许多有实践意义的技能和熟练技巧”,这些技能和技巧涉及地图、地理测量仪器、地理图表的使用以及地理观察。
情感方面,这部大纲的德育目标是新中国地理教育中德育发展的基础。
以这部大纲为起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发展步入“起步阶段”。
但是,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表现出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的特点,而且这一阶段也是比较教条地全面学习苏联的阶段。
二、1963年大纲与逐渐萎缩的地理课程——第二阶段:1957—1976年的萎缩时期地理知识方面,1963年大纲第一次使用“地理基础知识”这个高度概括的词汇。
在1948年以前的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地理知识学习的目标一直是与情感教育的目标混在一起表述的。
从1948年的课程标准开始,把地理知识学习作为第一条目标的做法,至今没有改变过。
技能要求方面,在1956年大纲首次提出技能之后,1963年的地理教学大纲中,正式把“掌握运用地图等基本技能”列为地理教学目的之一。
以后40多年中作为我国大陆中学地理教学基础的“双基”的提法和地理课程目标“三分法”就是在那个时候确立的。
思想教育方面。
196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改变了原来用纯粹“政治”目标替代德育目标的倾向,强调了“地理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统一的”。
同时,1963年大纲突出了“人类中心论”的观点。
总体来说,1963年大纲的教学目的在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较之1956年大纲要明确和具体得多,教师比较容易领会和掌握。
2024年中学地理必修课程大纲
2024年中学地理必修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学科,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能力,提供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结构、地球运动、地球与宇宙关系等。
2. 理解自然地理现象: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理解人文地理现象:人口、城市、交通等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 培养地理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5. 增强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地理信息系统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地理基本概念与技能- 地球的结构与性质- 地图与地图阅读技巧-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2. 自然地理- 海洋与大气- 陆地形成与变化- 气候与气象- 水资源与管理- 生态环境与保护3. 人文地理- 人口与人口迁移-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 农业与农村发展- 工业与经济地理- 交通与运输4. 地理实践- 实地考察与调研-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 地球观测与遥感技术- 地理实验与数据分析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分析,培养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促进交流与合作。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
5.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地理活动,进行独立学习和研究。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报告等。
2. 作业与考试:定期布置作业,进行考试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操作:实地考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实践活动的报告和评估。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根据课程内容编写的:《中学地理基础知识》、《自然地理学概论》、《人文地理学概论》等。
参考资料:包括地理科普读物、地理学术期刊、相关研究报告和国内外地理信息数据等。
课程标准解读-王民
课程标准解读王民(一)从地理教学大纲到地理课程标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新一轮的地理教育改革浪潮,其中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案。
它已成为地理教育改革的先导和突破口。
纵观八十年代以来地理教育改革的历程和发展动向,表现出:1.满足社会的发展,提高新的教育理念;2.调整课程目标,适应未来发展;3.更新教学内容;4.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发生转变等特点。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新编制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4月)已经颁布。
这标志着这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法令性文件编制阶段已经完成。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于2001年秋在各实验区进行实验,于2005年秋季在全国初中起始年级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于2004年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省区进行实验,计划2007年秋季在全国高中起始年级实施。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我们理解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标准中,必须要搞明白的。
一.名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1.地理教学大纲及其存在的问题地理教学大纲是根据中学地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以纲要的形式具体规定了中学地理学科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课时以及地理教学的一般进度和对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它是编写地理教科书、教师进行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学生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全面学习苏联,从教育思想到课程安排,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参考学习苏联。
根据当时苏联的教学大纲,结合国内的经验,于1956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
这部大纲内容丰富,有45页,详细地叙述了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五个年级的教学目的、内容、课时和具体要求,为我国后来的地理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大陆地理课程发展中课程目标变化的讨论
我国大陆地理课程发展中课程目标变化的讨论在我国大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课程标准采用了新的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并在具体目标的设置上有所变化。
新的课程目标成为人们讨论地理新课程的热点之一。
课程目标作为地理课程的基本要素,在地理课程的历史变革中有怎样的传承和发展?为了理清这个问题,作者对近80多年来大陆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地理课程目标(教学目的)的规定作了研究,本文是这个研究的部分结果。
1.课改前地理课程目标(教学目的)的演变过程1.1 情感教育和知识学习目标在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之所以把“情感教育”目标放在“知识学习”目标前提及,是因为在我国早期的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情感教育”占据了突出的位置,地理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反倒很像达到情感教育目的的工具。
例如,在我国较早的一部地理课程纲要中,课程目的中有这样的规定:“说明世界各国在经济上互相依赖的实况,以扩充民族及国际的同情心。
认明本国在世界上所处地位,以培养自助,自决的精神。
利用自然的景物,培养审美的观念。
”这个目的也提及要学习一些“实况”,也就是地理事实,但学习的最终目的却是“扩充民族及国际的同情心”。
除了“同情心”“人地关系”“自助、自觉”“审美”这些类似于今天所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培养目的外,我国历史上的地理课程,还更多地表现出具有为国家政治形式服务的功能。
在早期其他版本的课程标准对“目的”的表述中,多处可见“根据民族主义”、“根据民权主义”、“根据民生主义,”、“总理实业计划纲要”等规定,这种规定也可以理解为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
1949年后,我国大陆的政治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向来与政治关系密切的地理学科的培养目的也同样发生了变化。
1954年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没有明确规定教学目标,但在对情感教育方面教学任务的描述中有这样的文字:“帮助他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能以无限忠诚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建设事业,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等。
地理课程标准与现行地理教学大纲的比较
地理课程标准与现行地理教学大纲的比较沈河区教研室范红梅地理课程标准与现行地理教学大纲的比较(附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理部分与大纲的比较)范红梅二ΟΟ二年秋季沈阳市内五区中小学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与现行的教学体系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
地理教育与时俱进,二ΟΟ二年秋季的七年级学生使用的是新教材,课程标准取代了现行的地理教学大纲,什么是"课程标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课程标准的定义是: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这意味着什么?本文对现行地理教学大纲(2000年8月试用修订版)和地理课程标准作了一些对照,着重介绍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内容,从而说明了由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代替地理教学大纲是我国地理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结构比较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阐述了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标准的设计思路,对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
课程标准还针对实施新课程标准有关的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针对性建议,以便于教材编写人员、教师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正确理解和把握初中地理课程。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在结构上的比较参见表1。
表1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结构比较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上的比较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构建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是在吸取国际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继承和发扬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深入分析和研究地理素养在现代社会中的内涵实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全面体现了这次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社会对初中毕业学生地理素养的要求。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上的比较见表2。
表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上的比较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在内容上的比较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再单纯依据地理学科的知识系统,而是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社会生活实际、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理学科内容的特点来选取和建构学生发展最需要的、最基础的内容,这些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共28页文档
初中地理(7-9年级)
地球与地图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
总论
分论
总论
分论
海洋与陆地 认识大洲 气候 居民 认识地区
疆域与人口 区位与分布 环境与资源 经济与文化 区域联系
地区发展差异 居民
认识国家
地区差异 环境与发展
乡土地理
二、内容结构的处理流程,体现层次性、 灵活性与可选择性
据统计,现行地理大纲中, “基础知识要求” 要点:414个。
她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 结构体系,丰富的学科内涵,呈现 给师生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内容与结构研究
、内容结构的处理流程,体现层次性、灵 活性与可选择性
三、文本结构中,内容陈述的创新性与亲和 性
一、形式结构的演进,显示地理 课程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用哪一 个名称更合适?
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认识,主要根据各 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理论背景而定,不在 于名称而在于实质上的演进与发展
一、形式结构的演进,显示地理 课程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美国:1994年正式颁布的《国家地理标准 ――生活化的地理》( Geography for Lif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 1994 )中, 制定了教学内容、地理技能及地理科学观念等 方面的基本标准
二、内容结构的处理流程,体现层次性、 灵活性与可选择性
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定位: 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
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 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 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 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 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 发展观念。
我国地理课程演变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的演变我国古代学校中设有专门设置的地理课程,地理知识的传授多分散在《四书》《五经》《尚书·禹贡》等书籍的学习之中。
19世纪我国沿海城市的一些新式学校中开始有了地理课程,但中小学各年级正式设置地理课程是始于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之后。
90多年来,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一)清末阶段(1904~1912年)1904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校,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实行癸卯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最早制订的、在全国范围中小学普遍施行的含有地理学科的课程方案。
当时中学学制5年,一、二年级安排地理概论、亚洲总论、中国地理等内容,三、四年级开设外国地理,五年级开设地文学。
教学时数,除了二年级每周3学时外,共余年级都是每周2学时,总时数为每周11学时。
1909年后中学分文、实(理)两科,文科在一、二年级开设中国地理,每周3学时,三、四、五年级开设外国地理,每周2学时,总时数为每周12学时;实科一、二、三年级开设中国地理,四、五年级开设外国地理,每周均为1学时,总时数为每周5学时。
在这一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主要叙述中外各国的疆域、山川、城市、交通、物产等,课本的编写具有地理志、地方志的特点。
(二)辛亥革命后至新中国建立前阶段(1912~1949年)在这个阶段的前期,地理课程变动较多,开设的课程主要为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也曾在高年级开设过自然及人文地理概论、总时数也有变动,每周有8学时、6学时、9学时不等,并且也不是所有年级都开设地理课程。
后期(1932年以后)则是历史上开设地理课学时较多的时期之一、总时数达12学时,在初中和高中总共6个学年中,全部开设地理课程,每周均为2学时。
课程内容,无论是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基本上都是循环重复,从本国地理到外国地理,区别仅是内容的繁简。
这一阶段地理课本的编写质量有了提高,打破了过去地方志式的框框,并吸收了当时地理科学研究的一些成果。
地理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比较
◆学科中心的课程观” ◆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 ◆针对的主要对象是老师 ◆指导地理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 件,是学生学习和高考命题的根 本依据 ◆在基本理念方面只字未提,
我们的框架
课 程 结 构 课 程 目 标 课 程 内 容 课 程 实 施 课 程 评 价 课 程 管 理
前言
课程目标的比较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1.知识与技能 1.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 与教学大纲相比, (地球的基本知识,重要的基本 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 治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技能,地理与环境、人口、资源 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 和发展相关的知识等,共4条) 2.培养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和与人合作 1.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知识的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 ,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 过程与方法,思维能力,信息获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是由“双基”、“能 取和加工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 和适当评价。 ,实践能力等,共 4条) 力”、“德育”三方面构成,地理课程标准从 3.有助于促进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建构课程目标体系,对学生提出基本 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和探究兴趣,科学态度, 深化对国情、国力、国策的认识,增强 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全面提 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全球意 爱国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参 识等,共 4 条) 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提供有力保障。 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4.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 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 感。
课 程 结 构 课 程 目 标 课 程 内 容 课 程 实 施 课 程 评 价 课 程 管 理
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和高中地理)
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一:前言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全国性的地理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这意味着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道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地域性,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
这次的《标准》,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方面作出了许多改进。
二: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区别教学大纲的名称容易与教师的教学提纲相混淆,而课程标准这一名称则比较简洁、准确。
课程标准的内容比教学大纲涉及领域更广泛,它不仅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等项目,还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活动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等项目。
对于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陈述,不像原教学大纲那样基本上是一个纲目,而是采用行为目标的方式进行陈述三:新《标准》的特点1.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改革的步子较大。
《标准》中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以体现地理课程的开放性。
可以简要地用"1-5-5-5"(即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五个国家以及我国的五个地区)来形容新《标准》中有关区域地理部分的学习内容。
2.课程标准不再对学习顺序作硬性规定。
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以自己决定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
比如教材编写可以先安排"中国地理",也可以先安排"世界地理"。
教师可以考虑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集中学习,也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学习。
3.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原则上不涉及深层次的成因问题。
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教材难度,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4.在学习目标的陈述方面,过去教学大纲采取目录形式,表达较笼统和抽象,新《标准》则更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启发性。
新中国的中学地理教育
二、新中国的中学地理教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自此中学地理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其间经历的多次变化如下:1.1949—1952年的过渡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当时尚未制定新的地理教学大纲,也没有编出新的教材。
初中和高中暂时沿用解放前的教学计划,其教学内容是初一、初二讲授本国地理,初三讲授外国地理,高一、高二讲授本国地理,高三讲授外国地理。
教育部推荐了解放前出版的几种教材,供各地学校选用。
2.1952—1957年,学习苏联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一套新的中学地理教学体系阶段中央教育部于1952年3月颁发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其中中学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如下:表1-4这一时期,提倡向苏联学习。
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外国经济地理便是以苏联的中学地理教材为蓝本,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进行改编;中国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也参考苏联教材的体例,自行编写。
与此同时,还传入了大量苏联中学地理教学理论书籍、教学指导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苏联中学地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法理论,促进了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正规化和科学化。
但由于片面地强调学习苏联,没有充分地考虑中国的具体情况,苏联的某些不正确或不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和教材内容也对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如在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之后,又产生了“唯意志论”的偏向,以及将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截然分开等结果。
3.1958—1966年的调整阶段这一时期,教育进行改革,贯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但受“左”倾思想的影响,片面强调缩短学制年限,减少课程门类,减少授课时数,过多地删减了中学地理课的教学时间。
从1958年起,将初中自然地理;高中中国、外国两门经济地理先后取消,仅在初一设中国地理,每周三课时;初二设世界地理,每周二课时。
且无统一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教材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力量编写。
为了体现“突出政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地理课变成了时事政治课、劳动技术课,降低了中学地理教育的科学性,在探索中走了一段弯路,但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
变迁
刘兰;陈澄;姚荔
【期刊名称】《课程.教材.教法》
【年(卷),期】2006(026)007
【摘要】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建国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经过数次修改,由比较单一的政治目标到现在多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反映了我国地理教学中德育的发展方向.21世纪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德育目标进一步丰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其归为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显然,德育在地理新课程中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页数】6页(P59-64)
【作者】刘兰;陈澄;姚荔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
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5
【相关文献】
1.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德育目标变迁 [J], 张雪霞;许良
2.初中数学能力目标的演变——以我国1912年至今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为准[J], 武亮英
3.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变迁 [J], 花溪;邹金伟;闻振平;王元楣
4.目标更全面阐述更清晰—比较《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 [J], 朱乐平
5.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变迁历程研究 [J], 杨秀莲; 李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7期2006年7月课程 教材 教法CU RRIC ULUM ,T EACH ING M AT ERIAL AND M E TH ODVo l.26,N o.7July ,200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迁*刘 兰,陈 澄,姚 荔(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200062)摘要: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
建国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经过数次修改,由比较单一的政治目标到现在多元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反映了我国地理教学中德育的发展方向。
21世纪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德育目标进一步丰富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其归为地理课程的 终极目标!,显然,德育在地理新课程中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德育目标中图分类号:G633 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0186(2006)070059 06 *本文引用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内容除注明外,全部来自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课程大纲汇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不再一一注明。
收稿日期:20050824;修回日期:20060327作者简介:刘兰(1975∃ ),女,吉林四平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陈澄(1944∃ ),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姚荔(1977∃ ),安徽凤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是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又名地理教学大纲)先后进行了多次修改,其中的德育目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试把其分为五个阶段做一探讨。
一、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颁布了第一部新中国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这部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成为新中国地理教育中德育发展的基础。
以这部大纲为起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发展步入 起步阶段!。
1956年∀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的德育目标是: 帮助他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能以无限忠诚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
!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奠定了新中国地理教育中德育的基础,但是,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表现出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的特点。
1953年到1957年是我国地理教育的%兴旺时期&!。
[1]但同时也是比较教条地全面学习苏联的阶段,由于受政治背景的影响,伴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地理课程的德育目标也变成了纯粹的政治目标,所要达到的要求也比较59高。
这一时期由于中学教育对全面发展的教育认识不足!,[2]致使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也较为单一。
如,在外国经济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的课程目标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尊重各大小民族,保卫本民族政治、经济独立的精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国经济地理的教学,还应该在高级中学一年级外国经济地理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等等。
在朝鲜战争刚刚结束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课程仍然保留着战争过后的痕迹,保卫世界和平也是地理教育的德育目标之一。
例如,这部大纲提出以无限忠诚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
!二、初步发展阶段1963∃1985年,我国共颁布了三部地理教学大纲:1963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0年教学大纲是在1978年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这里着重介绍前两部大纲中的德育目标。
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初步发展阶段!。
(一)1963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的德育目标规定: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战胜自然、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雄心。
!经历了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大跃进!)后,[3]1961年开始教育调整。
在此背景下,196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有如下特点。
1.要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部教学大纲中,改变了原来用纯粹政治!目标替代德育目标的倾向,强调了地理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统一的。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用正确的观点统率材料,把地理知识讲清楚。
正确的观点要贯串在地理材料之中,而不是附加于地理材料之外。
一般不要把地理课讲成政治课。
!这次修订纠正了1958年教育改革所走的弯路,即本着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把地理课变成了时事课!劳动技术课!,同时也纠正了严重的教条主义!等错误做法。
2.突出人类中心论!的观点地理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受当时前苏联修正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内部日趋明显的路线斗争!背景影响,显出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在这部教学大纲中,删去了1956年大纲中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十分突出人类中心论!的观点,突出强调人的智慧、力量、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成果,将人类的中心地位和重大作用过分、不当地夸大,这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定位为可以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很少甚至回避由于人类不合理地改造自然所产生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所以在地理课程中的德育目标就提出了战胜自然!的要求,这与当时社会的亩产万斤粮!的浮夸之风相关联。
(二)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的德育目标规定: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1978年的教学大纲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订的首部地理教学大纲,其德育目标体现了如下特点。
1.纠正了文革!时期地理教育德育目标混乱的现象在1978年的教学大纲中提出:讲述地理环境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选择教材、组织教材、阐述教材,不能陷入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坑。
!世界地理教学应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精神,使学生对全球有个战略概念。
!这里仍然强调了不要脱离地理知识,把地理课讲成时事或生产技术课。
!1978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这部教学大纲对纠正文革!时期在地理教学中的混乱现象起了重大作用,这一次修订的德育目标继承了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壮志!等目标,再一次提出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其德育目标具有一定的60进步意义。
2.体现出浓重的时代色彩这部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总体来说仍然比较笼统、概括,另外由于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也难免留下时代烙印,体现出较浓重的时代色彩。
例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仍然没有摆脱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特征,提出从全国地理的角度,阐明利用、改造自然的一些问题,讲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征服自然的美好远景,以激励学生向自然开战的雄心壮志。
!三、发展阶段1986∃1991年,我国共颁布了三部地理教学大纲: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1988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初审稿)#、1990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三者的德育目标差异不大,这里以1986年教学大纲为例,介绍这一时期德育目标的特点。
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发展阶段!。
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中学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的政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
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雄心壮志。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理课程中的德育目标一改过去空洞、笼统、拔高、脱离实际的现象。
体现了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原则,德育目标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为德育目标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
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显地体现出新思想,与之前相比,它的德育目标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明确提出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在这部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正确阐明人际关系!,提出了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提出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阐明地理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人类发展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
!并使学生了解人类应如何利用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以上这些思想实际上纠正了以前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中存在的征服自然!向自然开战!等不和谐观念。
(二)贯彻了三个面向!的原则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成为此后中国教育不可动摇的指导原则。
[4]三个面向!的原则在这部教学大纲中也有所体现,地理教学内容要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以先进的地理科学知识,我国和世界的地理状况,以及发展变化的观点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利用乡土地理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部教学大纲的乡土地理!部分提出: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要使学生知道,我国每个人的家乡都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
要使他们从小树立起为建设美好的家乡,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而献身的志向。
!这是在我国的地理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从乡土地理角度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这实际上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内涵,也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要求,比以往的过高!的难以操作的德育目标有了较大的改进。
(四)德育目标分了不同层次在这部教学大纲中,对各个年级的地理教学都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即大纲将总的德育目标进行了分解,使德育目标分了层次,根据不同年级,分阶段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德育目标,这比从前笼统、泛泛的德育目标确实降调!了许多,使德育目标在教学中也容易达成。
一方面,德育目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逐步提高。
例如,初中一年级的中国地理!部分,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人地协调观点,懂得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的理想和决心。
!而在初中二年级世界地理!部分,则要求培61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地理事实材料,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演变、分布规律和各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世界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地理事象具有初步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