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构造地质学-3大地构造背景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边缘类型
三类边缘岩石圈/软流圈关系
六大板块的划分1968年法国地球物理学家勒皮雄(X.LePichon) 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板块 (或称大洋洲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 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此后,在上述6大板块的基础上,人 们将原来的美洲板块进一步划分为南美板 块、北美板块及两者之间的加勒比板块; 在原来的太平洋板块西侧划分出菲律宾板 块;在非洲板块东北部划分出阿拉伯板块; 在东太平洋中隆以东与秘鲁—智利海沟及 南美洲之间(原属南极洲板块)划分出纳 兹卡板块和可可板块。这样,原来的6大 板块便增至12个板块。
全球板块示意图
岩石圈的定义
岩石圈是下界为13000等温 面的地球表部刚性圈层
岩石圈板块是由板块边界 断裂分开的刚性块体
岩石圈、软流圈和地壳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固体地球
上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显著不同的 两个圈层,即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 性软流圈;刚性的岩石圈在侧向上可划分为 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漂浮在塑性较强 的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运动;板块内部是相 对稳定的,板块的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 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 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着各种地质作 用的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 演化的基本格局。
板块构造学简介
板块构造学说,几乎同时由麦肯齐和帕克 (McKenzie and Parker, 1967)、摩根(Morgan,
1968)、勒皮雄(Le Pichon, 1968)所开创。
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洋中脊 (洋隆)、俯冲带与海沟、转换断层、 大洋盆地、岛弧、增生楔、混杂岩、蛇 绿岩、六大板块的划分、Wilson 旋回、 板块构造与地震、板块构造与双变质带、 地幔对流与板块构造动力学
大陆边 缘褶皱 成山、 根部高 温高压 变质、 下行板 片的部 分熔融 产生安 山岩
俯冲边界又包括两类:①岛弧-海沟型, 主要见于西、北太平洋边缘,指大洋板块沿 海沟俯冲于与大陆以海盆相隔的岛弧之下; ②安第斯型(或山弧-海沟型),主要见于 太平洋东南的南美大陆边缘,指大洋板块沿 陆缘海沟俯冲于山弧之下。
Subduction Zone and Trench
板块的消亡带,又称为消亡型板块边界。两个相邻板 块发生相向运动、俯冲、碰撞的位置。
按照边界两侧的接触板块种类,划分为三种会聚型 边界:洋壳—洋壳会聚型边界、洋壳—陆壳会聚型边界、 陆壳—陆壳会聚型边界。
按照汇聚性质,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俯冲边界和碰撞 边界2种亚型。汇聚型板块边界包括俯冲边界和碰撞边 界两种情况,实际上碰撞边界是俯冲边界进一步发展的 结果。
扩张中心与离散边缘
洋脊附近海底地貌
离散边缘的构造演化
大洋中脊附近的深海丘陵
大洋中脊的理想剖面
大陆岩石圈张裂的四个阶段
裂谷下大陆壳减薄
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格局
阿拉伯半岛的基性岩墙群
目前的洋脊和洋隆,连绵延伸于4个大洋,总 长6.5万公里。这是板块构造的具体表现。
会聚板块边缘
会聚型(convergent)板块边界:俯冲带与海沟
大陆向大陆的俯冲/碰撞
陆-陆会聚边缘
喜马拉雅山脉
乌拉尔山脉
喜马拉雅的构造
喜马拉雅构造格架
转换板块边缘
板块的转换边界:转换断层
从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来看, 可将板块边界分为3种基本类型:
(1)离散型(divergent):洋中脊(mid-ocean ridge)、洋隆(rise);
(2) 会聚型(convergent):海沟(trench)、俯 冲带(subduction zone);
(3) 转 换 型 边 界 : 转 换 断 层 (transform fault)。
俯冲边界 相当于海沟或贝尼奥夫带,相邻的
大洋与大陆板块发生相互叠覆。由于大洋板块 比大陆板块密度大、位置低,故一般总是大洋 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俯冲边界主要分布 于太平洋周缘及印度洋东北边缘,沿这种边界 大洋板块潜没消亡于地幔之中,故也称为消减 带。
会聚边缘的两种类型
会聚板块边缘的类型
菲律宾岛弧:洋-洋汇聚 南美:洋-陆汇聚 喜马拉雅山:陆-陆汇聚
俯冲类型的划分 (1)洋壳向洋壳岛弧俯冲(岛弧-海沟型)
洋-洋会聚边缘
主要特点:岛弧和火山活动,大规模的变质作用和岩浆侵入较少 外隆(outer swell)、弧前(forearc)(常被增生楔覆盖)、火山弧volcanic arc)、弧后盆地(backarc basin)
(2)洋壳向大陆的俯冲(山弧-海沟型)
洋-陆会聚边缘
外隆(outer swell)、 弧前(forearc)( 常被 增生楔覆盖)、岩 浆弧(magmatic arc)、 弧后内陆盆地 (backarc inland basin)
主要过程:增生楔变形;大陆边缘变形成褶皱山带; 山根的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下行板片上覆地幔的部 分融熔,导致岩浆分异作用形成安山质或更酸性的 岩浆,火山活动普遍。造山带深部花岗质岩基和变 质沉积岩发育。
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的地壳厚度
பைடு நூலகம்美会聚边缘的结构
碰撞边界 又称地缝合线,是指两个大陆板
块之间的碰撞带或焊接线。当大洋板块向大 陆板块不断俯冲时,大洋板块可逐渐消耗完 毕,最后位于大洋后面的大陆与大陆板块之 间发生碰撞并焊接成为一体,从而形成高耸 的山脉并伴随有强烈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 以及区域变质作用。
离散板块边缘
离散型板块边界:洋中脊(洋隆)
Mid-Ocean Ridge / Rise
板块的生长带,又称为建设型板块边界。在这个 板块边界,两个板块相互背离运动。板块之下的岩 浆推动板块运动。当岩浆冷凝时,则粘贴到板块上, 成为板块的一部分。离散型边界即大洋中脊轴部。 其两侧板块相背运动,板块边界受拉张而分离,软 流圈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 两侧板块的后缘上。故分离型边界也称为增生板块 边界或建设性板块边界。这类边界主要分布于大西 洋中脊、印度洋中脊和东南太平洋中隆。大陆裂谷 系具有与大洋中脊类似的特征,也属于分离型板块 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