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 期末复习重点整编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学”、“诗论”。

2、一般↑共时← —————————————→历时↓特殊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一种意识形态;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1、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2、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2、文学心理学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方于物。

兴者,托事于物。

……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

”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刘勰《文心雕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文学理论期末重点

文学理论期末重点
②作者
表现说的概念: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③作品
重要流派、人物提出的术语:
A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性”、“陌生化”}
B英美新批评,兰塞姆{文学本体论}
C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思潮{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
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C灵感与直觉
D理智与感情
E意识与无意识
②构思方式有哪些?
A综合(定向性、选择性、刷新性)
B突出和简化
C变形与陌生化
→扩大和缩小、黏合、漫画、夸张、幻事
三、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①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②即兴与推敲
动物的感觉只能是出于所属的种的尺度,因此它是遗传技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人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它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积淀着理性的内容;
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审美产生的基础)
二、文学活动的四大构成要素:
①世界
再现说的概念: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摹防或再现。
A题材广泛多样
B结构自由灵活
C抒写真实感受
⑤报告文学:
A及时性 B纪实性 C文学性
简言之,作家是在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描述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因而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生存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情关注,同历史理性血肉般的联系在一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换一种说法:“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维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维度”,是“真”与“善”两个价值取向的交会。
六、审美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五、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大基石:

文学理论期末专业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专业资料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绪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科性质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

文学理论以文学作为研究对象。

2、什么是文学?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一种由想象创造出来,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以一定的形式美打动人的语言艺术,它不仅包括文辞章句之类用文字书写的书面文学,而且包括流传在唇吻口耳之间的诗词歌赋之类口头文学。

文学理论就是以它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简言之:文学是运用语言媒介表现情感、塑造形象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什么是文艺学?文艺学包括哪几个分支?研究文学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它们在研究的对象、范围、性质和功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2、文学理论的含义。

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3、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的区别?文学理论不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那样直接面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而是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基础,总结出文学的一般原则、规律和范畴,它不是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具体的阐释和品评,而是对于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和审美现象的文学本体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进而反过来为文学创作实践以及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提供总体观念、价值标准和方法论。

第三节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与文学活动本身的构成有关,文学活动由作品、世界、作家、读者四要素构成,这四种要素构成了如下的三角关系:世界↑↓作品↑↓↑↓作家→读者←文学理论研究哪四个方面的关系?(1)“作品”与“世界”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本质论(广义)的内容。

(2)“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创作论(广义)的内容。

(3)“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作品论(广义)的内容。

(4)“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

这些问题又构成了文学接受论(广义)的内容。

第五节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总的说来包括三个层面,即哲学方法的层面,科学方法的层面,专业方法的层面。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题型:1.名词解释(30分)6个2.填空题(20分)20个3.简答题(32分)4个4.论述题(18分)一个第一章问题一文艺学的概念及其三个分支?答: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细分为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

)问题二文学理论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问题三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文学理论的形态与文学研究的客体及视角密切相关,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的客体是复杂的多层次系统。

虽然文学理论研究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是同一认识客体可以形成多种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从而使文学理论形成了多样化的形态。

【课后习题】问题四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及其划分的依据: 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七个);划分依据文学活动的两个流动系统,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第四章【考概念】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大题】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从目的看,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从方式看,文学处处以形象动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

从态度看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有某种认识性。

以上三方面表明,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文学具备审美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考概念】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文学理论教程 期末复习重点整编

文学理论教程 期末复习重点整编

文学理论教程考试版一、名词解释1、文学媒介:指文学的感性修辞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它包括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

2、文学意境: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3、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研究具体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作出思想和艺术的评价(主要是当代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研究)4、文学消费:泛指文学阅读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过程,这种是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的。

狭义的文学消费指的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5、话语蕴藉:话语含蕴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本文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6、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7、创作个性:是作家特有的思想气质、生活经验、社会思想、审美观念、艺术修养等精神特点的总和。

8、文学流派:创作流派和作品流派的合称,流派是由风格派生出来的,指在一定历史时期,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和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而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文学派别。

9、延留:延续、留存、品味或品评之意,用来指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的一种状况,是读者继共鸣、净化和领悟过程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10、共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2)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2)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名解(名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名2)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名3)性:19世纪,性一直是被压制的。

福柯认为,根本不是被压制的自然的东西,而是一种错综的理念,社会实践、调查、言论、书面文字——话语或者话语实践制造出来的。

(名4)文学(文学的通行含义即为审美含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诗言志。

文学是引起某种关注的文本。

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名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名5)文学活动论:从人类学观点看,文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即人的生活活动。

人的活动是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性和人是文学的核心,文学即为人学。

(名6)艺术生产论:从经济学来看,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揭示了文学是一种商品,具有消费价值。

(名7)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从美学角度来看,文学创造既能反映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又能反映个人的审美意识,即是社会意具识形态与审美特征的有机结合。

(名8)艺术交往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并结合当时的创作实践创立的。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1、把握文艺学概念以及构成部门:文艺学是主要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文艺学”一词来源于苏联,如果将俄语词直接翻译的话,应该是“文学学",但是为了符合汉语习惯就叫作“文艺学”。

一般都把文艺学内部划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文学史:将文学看作是一种具体的历史发展,不断追溯这种历史发展的具体脉络与详细状况文学批评:具体研究某部文学艺术作品或者某类文学艺术作品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性质、范畴以及判断标准的研究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读者第一,文学是一种整体的活动,无论单单是作者还是读者或者是作品都不能构成文学,文学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并且这些活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本来是一个小便池,但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小便池也成为一件艺术作品。

这也就是“文学活动发展论”。

第二,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各种活动相比,文学活动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否则文学活动就与其他活动没有差别了。

这种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就构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第三,四要素中的“世界“这一要素就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但是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之间是,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种高于生活的过程就是作家的艺术创造活动,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成为“文学创作论”.第四,文学作品本身就非常复杂,尽管通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是这种语言艺术包含着题材、形象、语言、结构、类型、风格等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第五,作家创作出作品之后如果不能与读者见面,而是被束之高阁,那这部作品还不能称其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的基本审美价值并没有被体现出来。

相反,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成为审美对象,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而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和规律,就成为了“文学接受论”。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1.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是核心,他的任务就是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概念。

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古代没有有系统性的文学理论,点滴,零散。

西学东渐,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工具主义。

从零散的对作品的理性评价到系统的文学理论思考和著作。

2.文学的本体论/本质论。

(整个文学理论体系的重点)文学的本质论:概念是表达人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的词语文学正是人们用来思考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所涉及的普遍问题的一个概念。

反本质主义——反对文学有放之四海的定义解构了文学本质问题文学概念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文学概念的含义是多元化的3.文学的概念(伊格尔顿定义“文学”是一个名称,文学的含义是随历史变化的)文学是怎么演变的;文学是怎么发展的;(文学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以及通行含义)文学的原初含义(广义)——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

文学的狭义——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文学的审美含义: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中国魏晋时期,审美属性独立;西方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文学的现代含义——通行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文学主要被视为具有审美性的语言艺术作品。

通行原因: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文学现代含义的确立:首先将一批文本从其他文献中分离出来,然后赋予这批文本以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为特征,并以天才论为基础赋予作者崇高的地位,把诗人和艺术家提高到一个具有强大创造力的造物主地位,以此形成了一个艺术或文学的独立自足的领域。

4.文学的性质和特征(重中之重):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文学的审美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认识性、倾向性、实践性(书73-84)认识性:镜子论1.采诗以补察时政,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的兴衰2.现实主义反映社会现象与生活真实3.人生教科书:对人生存在处境的解释4.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5.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6.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倾向性:文学在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时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文学理论复习重点1.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是核心,他的任务就是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概念。

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古代没有有系统性的文学理论,点滴,零散。

西学东渐,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工具主义。

从零散的对作品的理性评价到系统的文学理论思考和著作。

2.文学的本体论/本质论。

(整个文学理论体系的重点)文学的本质论:概念是表达人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的词语文学正是人们用来思考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所涉及的普遍问题的一个概念。

反本质主义——反对文学有放之四海的定义解构了文学本质问题文学概念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文学概念的含义是多元化的3.文学的概念(伊格尔顿定义“文学”是一个名称,文学的含义是随历史变化的)文学是怎么演变的;文学是怎么发展的;(文学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以及通行含义)文学的原初含义(广义)——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

文学的狭义——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文学的审美含义: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中国魏晋时期,审美属性独立;西方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文学的现代含义——通行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文学主要被视为具有审美性的语言艺术作品。

通行原因: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文学现代含义的确立:首先将一批文本从其他文献中分离出来,然后赋予这批文本以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为特征,并以天才论为基础赋予作者崇高的地位,把诗人和艺术家提高到一个具有强大创造力的造物主地位,以此形成了一个艺术或文学的独立自足的领域。

(完整word版)《文学理论教程》最全考试知识点

(完整word版)《文学理论教程》最全考试知识点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 )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BCD)A 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 )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 ABC )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A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BC)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B)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B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ACD)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CD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BCD)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效果。

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A伊瑟尔B加达默尔C英加登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ABC)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借鉴动机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A 语言表现B 体裁类型C 结构安排D 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AB)A抒情内容B抒情话语C抒情现实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ABC)A声音B画面C情感经验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C)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BCD)A人物、情节、环境B叙述方式C叙述的声音特点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CD)A叙事功能B抒情功能C描述外在事物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CD)A表意式意象B表情式意象C寓言式意象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D)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C)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BCD)A读者B世界C作家 D 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AC)A实践性B艺术性C价值取向 D 综合性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D)A立普斯B克罗齐C弗洛伊德 D 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D)A文学文化学B文学信息学C文学符号学 D 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ABC)A对象化说B意识形态说C艺术生产论 D 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CD)A桑塔耶那B罗兰巴特C阿恩海姆 D 考夫卡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A)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BD)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 D 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ACD)A作为文化B作为意识形态C作为审美 D 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AD)A审美B情感C想象 D 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BCD )A革命性B主导性C层次性 D 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B)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C)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A)A列宁B高尔基C毛泽东 D 鲁迅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BCD)A模仿者B创造者C集体人 D 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BCD)A实践获取B书本获取C有意获取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B)A突出B综合C简化 D 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CD)A情感性B理智性C诚挚性 D 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AD)A逼真性B创造性C表现性 D 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CD)A再现性B逼真性C表现性 D 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CD)A表现性B象征型C暗示性 D 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BDE)A本质论B创作论C价值论D接受论E构成论二、判断题1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2《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要点及参考答案

2《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要点及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要点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3、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阔的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体系。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研究文学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著重研究文学发展的过程﹐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其中包括阐述各种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一、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了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一说。

“形式”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其中蕴涵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

法国学者热奈特将聚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含蓄和含混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真、善、美文学创造的过程:发生阶段、构思阶段、物化阶段灵感的特点:偶然性、亢奋性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就是时序、时距和频率。

时距分类:匀速、变快、变慢。

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暗示性和朦胧性情节与性格的关系:性格决定情节,情节展现性格。

情节与作家的创作意图的关系:作家的创作意图规范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环境能够有效地烘托、暗示人物的性格。

环境与情绪基调:环境可以有效地渲染出特定的气氛,传达出特定的情绪内涵。

诗的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文学意境的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阐明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人物性格形成的关系,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观察文学创作,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

二、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含蓄是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思维状态,是一种饱和着情感和想象、聪明和智慧、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水乳交融的突然产生,又转瞬即逝的思维状态。

文学理论教程 期末重点(老师给的)

文学理论教程  期末重点(老师给的)

1.文学活动论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区别在于是否自由自觉。

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的对象是人的本质的显示,人生来不仅为了活动,而且为了观看,人在对象上面意识到自己——费尔巴哈人的文学活动是人的精神活动之一,因此而有活动论。

文学活动论的启示在于:文学是人学。

2.文学反映论出发的哲学根据在于主客关系中的意识反映物质的思想。

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和反响的发展。

……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

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如果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家,那么它至少应当在自己的作品里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来”——列宁反映论一方面强调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强调反映不是机械的镜照,而是艺术的反映。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也就更具有普遍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动物只是按照他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3艺术生产论经济学的观点文学活动是人的活动之一种文学活动进入现代资本社会后,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后,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补充:马克思艺术生产概念的内涵与物质生产的对举。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上)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上)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

2.广泛的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狭隘的文艺学:文学理论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一个理论前提是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2.文学不是以成品这种形式而存在的,而是以活动的方式二存在的。

3.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

4.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第一,文学活动发展论;第二,文学活动本质论;第三,文学创作论;第四,作品构成论;第五,文学接受论。

三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二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1.丹纳提出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2.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以归纳为: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3.文学基本形态多样化的依据:由于观察对象、视角和研究方法不同导致其形态不同。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基石1.文学理论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一文学活动论1.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二文学反映论1.列宁:文艺反映生活,文艺也反作用于生活五艺术交往论1.当代德国理论家哈贝马斯提出交往行为论第二节中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三当代性1.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线2.人本主义文论a.意大利的克罗齐提出“艺术及直觉既表现”,英国的科林伍德对其发展b.德国学者立普斯提出“移情”说c.瑞士心理学家部落的“心理距离”说d.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e.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论3.科学主义文论a.英美的“新批评”文论:英国的威廉·燕卜荪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第一节活动与文学活动1.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二节文学活动的构成一世界1.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2.人是文学所反映的“世界”的中心3.德谟克利特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说4.对于模仿论,古希腊有两种观点: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确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完整版)《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___童庆炳版

(完整版)《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___童庆炳版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

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①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②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③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

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

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

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

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

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

文学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

文学文化学是一个综合各种理论、方法,从各个具体不同视角宏观研究文学,从广度与深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

文学符号学是在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是运用符号理论对文化的研究。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精心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精心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精心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文学理论》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定义,三个分支2、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3、文学四要素4、文学理论的五个任务5、文学理论的品格:实践性+价值取向6、文学理论的多样化形态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2、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再现理论、表现理论、接受美学)3、文学活动的发生学说:“四说”;“劳动说”4、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理论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文学的含义:文化含义、审美含义、通行含义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定义;表现;综述3、话语:定义;五要素4、话语蕴藉:定义;两层内涵;典范形态第三编:文学创造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1、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内涵及关系2、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1013、文学创造的特殊性:区别于宗教与科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4、文学创造的客体:“自然”(模仿说、再现说))、“情感”(表现说);5、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惟一源泉;特殊性6、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主体;特殊性7、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双向运动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1、文学材料:定义;获取途径;主体性2、艺术发现:定义;表现;心理特征3、创作动机4、艺术构思:定义;心理现象(灵感与直觉)5、构思方式:定义;几种方式6、物化阶段: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7、为什么会出现“心手不一”?常见的问题;如何操作(即兴和推敲)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1、艺术真实:定义;主要特征2、艺术概括:定义;具体规定3、诗意的裁判:定义;内涵4、人文关怀:定义;人文与历史的双向价值5、审美理想:定义;特征;功能6、文学形式的升华:内容与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文学理论》第二学期期末复习重点第四编文学作品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1、文学作品类型的划分:黑格尔、席勒2、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基本特征)3、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古代、近代、现代)4、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基本特征)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文本层次的理论:王弼、英伽登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言·象·意”3、文学言语的特点4、文学形象的特征5、文学意蕴:三个层面6、文学典型:理论;定义;“特征性”;艺术魅力;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7、意境:理论;定义;特征;分类8、意象:理论;定义;特征;分类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1、叙事理论2、叙事:含义;特征;构成3、叙事内容:故事(事件、情节、人物、场景);结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行动4、叙述话语: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时序、时距、频率);视角5、叙述动作: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接受者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1、抒情:理论;抒情与现实;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抒情与宣泄2、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3、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抒情方式:修辞方式;抒情角色第十三章:文学风格1、风格的几种理论2、如何理解“文如其人”?3、文学风格:定义;内涵4、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5、文学风格与文化(时代、民族、地域、流派)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1、文学消费:定义2、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3、文学消费的二重性:P3064、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5、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审美活动、认识活动、文化价值阐释活动、审美交流活动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1、期待视野:定义;层次;形成;类型2、接受动机3、接受心境4、隐含的读者5、填空、对话与兴味6、还原与异变7、理解与误解8、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9、文学接受的高潮:共鸣;净化;领悟;余味第十六章:文学批评1、文学批评:定义2、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标准:美学的、史学的4、文学批评的模式:传统批评模式;现代批评模式5、文学批评的实践。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导论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文艺学, 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 广义的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 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 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文艺学在中西方早期被称为“诗论”“诗学", 如中国的《诗品》《原诗》, 西方的《诗学》《诗艺》等,中国主要是研究诗歌,西方则侧重戏剧,都有以偏概全的倾向。

直到20世纪初, 俄国形式主义崛起,文艺学才形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得以成立.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关系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及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 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诸如文学的本质、文学创作的过程等问题), 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具体地说, 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内容。

虽也涉及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 但一般是作为例证出现的。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研究个别的文学作品和现象。

文学史: 文学史研究时间过程中的文学作品系列.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如果文学理论不植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 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 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反过来, 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释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范畴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对象: 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 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和观点,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回顾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文学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流派,它强调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对于理解和解读作品的意义至关重要。

形式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内在的结构和形式要优先于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内容。

在形式主义的观点中,作品的语言、节奏、韵律等元素被认为是作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复习形式主义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作品的结构:了解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等。

2. 语言和修辞手法:分析作品中使用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对偶等,以及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 节奏和韵律:注意作品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包括重复、平行结构等,以及它们对于作品的节奏和韵律的影响。

二、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另一种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它强调作品的结构和系统性。

结构主义认为,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在结构主义的观点中,作品的意义不仅仅来自于作品本身,还来自于作品与其他作品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在复习结构主义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符号学:了解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以及它们的意义和象征性。

2. 二元对立:分析作品中的二元对立,如男性与女性、黑暗与光明等,以及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文化背景:考虑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以及它们对于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流派,它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理论进行了批判和颠覆。

后现代主义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多元和流动的,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解释和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教程考试版一、名词解释1、文学媒介:指文学的感性修辞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它包括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

2、文学意境: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3、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研究具体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作出思想和艺术的评价(主要是当代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研究)4、文学消费:泛指文学阅读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过程,这种是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的。

狭义的文学消费指的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5、话语蕴藉:话语含蕴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本文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6、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7、创作个性:是作家特有的思想气质、生活经验、社会思想、审美观念、艺术修养等精神特点的总和。

8、文学流派:创作流派和作品流派的合称,流派是由风格派生出来的,指在一定历史时期,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和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而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文学派别。

9、延留:延续、留存、品味或品评之意,用来指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的一种状况,是读者继共鸣、净化和领悟过程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10、共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答案仅为参考资料非正确答案)1、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的区别1.在消费的需求与目的上,一般消费以实用性、功利性为目的。

文学消费以审美性与娱乐性为目的。

2.在消费方式与评价上,一般消费造成了实物的减少与破损,价值的损耗。

文学消费的审美价值在消费过程中不因传播与接受而减损。

3.在消费的实现上,一般物质消费常作为消费者的享受而实现的,是为消费而消费。

文学消费不仅是消费而且还是富有创新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创造性的背叛”与“有意识的误读”,两者同步构成了消费实现。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一)文学消费作为一般的商品消费文化工业的出现和文化流通市场的形成,文学生产者与文学消费者发生分离文学作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遵循价值规律,文学作为物态化的劳动产品,会有物质耗损,文化生产受社会消费心理影响(二)文学消费作为特殊精神产品的消费文学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文学产品中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难以作定量评估,优秀的文学产品具有超时代性,文学产品的消费具有再创造的性质,需要消费者的积极参与2、情感与理性(重点)(一)人文关怀:“善”的终极价值体现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人文主义是文学的灵魂和存在的根据(二)人文与历史:文学价值取向的交合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维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维度例题:(辨析例题)虽然文学是情感的,又是形象的,但是在文学中仍然有理性认识因素。

从表现方式看,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是形象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1)文学的直接形象性文学的形象性,即指文学是以形象或审美形象这一形态存在的。

文学形象是艺术形象的独特形态之一。

(2)文学的间接思理性文学的思理性,即从意识形态角度看,文学活动必然依赖于理性思索,是一种复杂的理性活动;具体表现为,在创作和欣赏的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理性的抽象思维,在艺术作品的感性形象中蕴含着思理意味。

其一,创作与欣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其二,以后素作品的内容:情感与思理交融的情态(1)文学的直接形象性文学的形象性,即指文学是以形象或审美形象这一形态存在的。

文学形象是艺术形象的独特形态之一。

(2)文学的间接思理性文学的思理性,即从意识形态角度看,文学活动必然依赖于理性思索,是一种复杂的理性活动;具体表现为,在创作和欣赏的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理性的抽象思维,在艺术作品的感性形象中蕴含着思理意味。

其一,创作与欣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其二,作品的内容:情感与思理交融的情态3、审美与审丑什么是审美“审”,即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和判断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4、雅俗问题(重点)即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是文艺活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文艺现象。

从字面上讲,雅即高雅美好,高雅艺术一般是指思想艺术水平高或较高的作品;俗即平凡通俗,通俗艺术是指水平一般或较低的作品。

文学艺术的雅与俗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雅与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有一个雅与俗、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双向运动的发展过程(一)雅与俗的区别从字面上讲,一个是指高雅美好,一个是指平凡通俗(二)雅与俗的相对性文学艺术的雅与俗的界限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雅与俗的相对性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当时称为“雅”的作品,实际是“庙堂”文学,而当时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国风”,今天看来,艺术水平却远高于那些“雅”的诗歌。

宋词在当时与诗相比是“俗”作品,所谓“诗庄词俗”,但从今天看来,许多优秀的词作已属高雅作品了。

明代优秀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是在通俗文学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经典作品。

5、文学创作主体(可以作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论参考。

重点)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中的文本符号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

这是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的过程。

读者借助自己的想像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完全的还原是不可能的,读者阅读的“第二文本”总是“第一文本”的种种异变。

(一)异变、作品形象的异变、情感的异变、思想观念的异变(二)异变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导致异变:政治观念、预定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文学欣赏能力、因此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6、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重点)(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内涵物质生产指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关系:精神生产的产生发展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物质生产始终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以西方精神史为例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步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精神生产受着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二)精神生产的特殊性1、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物质生产中人对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物质实践的关系精神生产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造对象世界并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2、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精神生产的手段是符号精神生产实质上是一种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3、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物质生产始终受到物质世界客观规律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工具科学化的制约精神生产却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三、简答题1、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略懂即可)答: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论述的重要问题。

从根本上说,文学生产随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要受其他意识形态生产的影响,并且又可以对物质生产等领域产生反作用。

但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的关系不是一对一的,甚至也不是直接关联的,其相互影响往往有着中介环节,所以在发展上可以不同步,这就是所谓的“不平衡关系”。

它的具体表现有两种典型状况:一是某种艺术类型在后来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反而衰落了,如古希腊时高度繁荣的神话、史诗,成为后代不可企及的范本;二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可能超越经济发达地区,如19世纪的俄国文学比英、法文学并不逊色,而俄国是欧洲的经济落后地区。

2、文学语言陌生化特点的认识(略懂即可)陌生化:在创作中,是作家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当成是第一次看见,无法称呼,不得不进行非指称的描写,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

如曹雪芹写刘姥姥曹雪芹以一位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老妪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堂屋里的挂钟,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写到冰块时:箱子里只有一大块透明的东西,这玩意儿中间有无数白色的细针,傍晚的霞光照到这些细针,细针上面现出了五颜六色的星星。

霍·阿·恩蒂亚(家族的第一代)感到大惑不解,但他知道孩子们等着他立即解释,便大胆地嘟囔说:“这是世界上最大钻石。

”“不,”吉卜塞巨人纠正他。

“这是冰块。

”霍·阿·布恩蒂亚付了五个里亚尔,把手掌放在冰块上呆了几分钟。

接触这个神秘的东西,他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喜悦。

他不知道如何向孩子们解释这种不太寻常的感觉,又付了十个里亚尔,想让他们自个儿试一试。

大儿子霍·阿卡蒂奥拒绝去摸。

相反地,奥雷连诺却大胆地弯下腰去,将手放在冰上,可是立即缩回手来。

“这东西热得烫手!”他吓得叫了一声……霍·阿·布恩蒂亚又付了五个里亚尔,像出庭作证的人把手放在《圣经》上一样,庄严地将手放在冰块上,说道:“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

”3、文学话语与日常、科学话语的区别,为什么文学话语是创造性话语(手打很辛苦,好好背。

)答:区别在于: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风格,显得素朴单纯、千篇一律。

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

文学言语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比日常言语更富有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答。

为什么文学话语是创造性话语?1、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