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熏洗法

中药熏洗法
熏洗频率
皮肤科、神经科、眼科、产科及周围血管 类疾病等的熏洗频率多为1次/d。肛肠科、 骨伤科疾病等熏洗频率多为2次/d。肛肠科 便后一般要再次熏洗,以保持患处清洁, 促进伤口恢复。
操作方法
熏洗时间
熏洗时间过短无法充分发挥效果,熏洗时间过 长则可导致局部组织发生渗透性水肿等。一般 熏蒸10~20min,熏蒸后浸洗20~30min,坐 浴则应控制在10~20min。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熏洗时间进行适当调整, 如对于体质虚弱、婴幼儿或其他特殊患者应适 当缩短熏洗时间,可在15~25min,但建议以 汗出为佳,从而保证疗效。
婴幼儿、久病虚弱者应适当减少熏洗时间、降低 熏洗温度、缩短熏洗疗程。
熏洗疗法对于手术患者、瘫痪患者、过敏体质患 者不建议使用,如有特殊需要,应严格遵守药师 指导;不适宜于急性疾病、危重疾病等的治疗。
中药熏洗 适应症
①神经科疾病如中风后下肢 感觉障碍等 ②骨伤科疾病如膝关节骨性 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等
THANKS
对于熏洗部位有 破损、溃疡者慎 用或在医师指导 下进行。
Tips 02
Tips 03
女性经期、妊娠 期、产褥期、盆 腔器官急性炎症 期禁止坐浴。
青光眼、重症贫 血患者、眼部出 血性疾病、化脓 形成局限性病灶 疾病、恶性肿瘤 患者禁用眼部熏 洗。
Tips 04
1
用药前评估
2
操作前准备
3
熏洗剂的制备
4
熏洗疗程
骨伤科疾病熏洗疗程一般为3~4周;肛肠科 疾病熏洗疗程一般为1~2周;妇科疾病熏洗 疗程一般1周左右;周围血管类疾病如下肢静 脉曲张等熏洗疗程为4周左右;神经类疾病熏 洗疗程需12周左右;疗程>7d时,建议1个疗 程结束后停药1d再继续继续下一疗程,以利 机体的自我调节。

中药熏洗疗法.医学PPT课件

中药熏洗疗法.医学PPT课件

冷汗淋漓、四脚发冷等,常因气滞血瘀、气血虚弱、亏损而
引起,用5号方加减熏蒸。
12、妇科带下症、阴痒、阴蚀等症,常用4号方加减熏
蒸熏洗。
13、补肾壮阳: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元阳,具有激发和
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独特作用。肾之元阳虚弱,则机体
各种机能随之残遗,百病频生,衰老日至。因此,祛病强身、
抗衰防老、延年益寿,均当以维护元阳--即补肾为首事。
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由5%增加至50%,角质层经水合
作用,可膨胀成多孔状态。
4.中药熏蒸解决皮肤部位问题
天然药材,专利配方,辩证施治,药力集中,药效强劲,
中药雾气中的表面活性剂促进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类
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仅需5-8次(天)鳞屑全部脱落。
5.中药熏蒸解决复发问题
特效药物由角质层直接进入细胞间质,对肌体起到疏通腠理,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折固定解除后功能康复过
程的熏蒸康复治疗。
4
6、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常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用熏蒸既可加 快患肢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供应,促进组织再生,防止废用
性萎缩,又可刺激外周传入神经反馈信号至大脑相应功能区,
促进大脑功能缺失区联络的沟通与觉醒,产生积极的康复效
果,可用8号方熏蒸。
通经活络作用,全身汗腺已全部打通,为后续护理肌肤打下
良好基础。
10
熏蒸疗法的注意事项
1.施行熏蒸疗法,应时时注意防止烫伤,各
种用具易牢固稳妥,热源应当合理,药不应接触皮
肤。
2.小儿及智能低下,年老体弱者熏蒸时间不
易过长需家属陪同。
3.熏蒸浴具要注意消毒。
4.治疗期间对辛辣,油腻,甘甜等食物摄入
应适当控制。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1. 适应症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血管病变。

中药熏洗疗法,是将煎好的药汁待温后,只洗患处而不熏。

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2.作用 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3.处方 透骨草、桂枝、艾叶、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当归、路路通。

煎汤外洗5.禁忌症①患处皮肤有感染者②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

二灌肠疗法规范1、适应症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

2.作用 通便、降浊、排毒。

3、辨证用药 选取生大黄、蒲公英、木香、红花、生龙牡、丹参等药物,可根据病情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腹胀者厚朴、枳壳等药物加减。

4、治疗方法 一般采用的有保留灌肠、高位灌肠、不保留灌肠等。

5、禁忌症①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痔疮者②早期妊娠、肠道手术后、不明原因肠出血者③精神障碍者。

三 耳穴贴敷疗法规范1、适应症 消渴、糖尿病、贴敷疗法可以缓解或消除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2.作用 调节内分泌,改胰岛功能。

3、选穴处方 胰腺、内分泌、三焦、神门、肺、肾、肾上腺。

4、禁忌症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②皮肤破损四 穴位注射1.适应症 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2.作用 缓解消渴肠病引起腹痛、便秘、腹泻等症状,营养神经,改善消渴痹症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3.选穴 足三里4.治疗方法 消渴肠病腹痛654-2穴位注射,以解痉止痛。

消渴痹症甲钴胺、维生素B1穴位注射以营养神经。

5、禁忌症①有晕针史者②精神障碍者③有出血性疾病者五 中药贴敷1. 适应症 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适用于糖尿病肠病引起的腹痛、腹泻、便秘等。

各种病症眩晕、高血压病。

2. 作用 温阳止泻、散寒止痛等3. 部位及选穴 肚脐、涌泉4.治疗方法 腹泻者,肉桂、车前子以温阳渗湿止泻。

腹痛者,附子、肉桂温阳散寒止痛。

眩晕,高血压病,吴茱萸、川芎贴涌泉穴。

5、禁忌症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②皮肤破损中药熏蒸适应症:1、痹症导致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2、腰酸背痛症;3、肩周炎、颈椎病、落枕等;4、骨关节炎、肌腱炎、筋膜炎、腱鞘炎、脉管炎等均适用于熏蒸法进行治疗和综合治疗;5、慢性劳损、骨伤科急症期(48h)后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折固定解除后功能康复过程的熏蒸康复治疗;6、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常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7、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中药熏蒸治疗;8、哮喘;9、伤风感冒、恶寒发热; 10、体癣湿疹、虫蛟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11、痛经、妇科带下症、阴痒、阴蚀等症; 12、补肾壮阳; 13、减肥健美。

熏洗疗法(上课)

熏洗疗法(上课)

四、禁忌症
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 等,均忌用全身熏洗。 危重外科疾病,严பைடு நூலகம்化脓感染疾病,需要 进行抢救者,忌用熏洗。 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缺血, 发生肢体干性坏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温 (超过38度)熏洗。 妇女妊娠和月经期间,均不宜进行熏洗。
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均不宜熏 洗。 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 有过敏性哮喘病的患者禁用香包熏法。
二、作用机理
直接作用: 熏洗时药物通过皮肤孔窍、腧穴 等部位, 深入腠理、脏腑各部位, 直接吸收, 输布全身, 以发挥其药理作用。 间接作用: 是指除了药物之外, 温热刺激、 机械物理等对局部的刺激, 通过经络系统的 调节而起到纠正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 偏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等作用治疗疾 病。
2、宫颈糜烂 中药熏洗:蛇床子9g、黄柏18g、苦参12g、 苍术9g、金银花12g、紫花地丁15g、蒲公 英15g。 轻度糜烂:月经干净1~2 天后中药熏洗。 中度和重度糜烂:月经干净中药熏洗3~5 天。
3、外阴瘙痒 方一:黄连10 g ,黄柏15g ,苦参15 g ,土茯苓20 g ,蛇床子15 g ,百部15 g ,徐长卿20 g ,枯矾15 g , 川椒10 g。将药物加水3000 ml ,煮沸15 min~20 min 弃渣,再将药液放入干净盆内,趁热先以药液 之蒸汽熏蒸外阴,待药液降温后,洗涤外阴,坐浴20 min~30 min ,每剂药物坐浴2次,每日2 次,1 d 1 剂,7 d 为一疗程。 方二:苦参30g ,透骨草、蛇床子各20g ,川花椒、 地肤子、金银花各15g ,水煎1h ,趁热先熏后洗,每 日1~2 次,5d为一疗程。如有带臭味者加土茯苓、 白鲜皮;白带量多腥臭或如豆腐渣样时加艾叶或重 用川花椒20g 以上。

中药泡洗ppt课件

中药泡洗ppt课件

咳嗽、头痛
8、治咳嗽配方: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矾30 克。
9、治头痛配方: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细辛10 克、葱白5根。
10、高血压方
(1)磁石降压方: 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
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 。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 ,待温时泡足,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剂药可用2- 3次。该方可平肝潜阳,一般用药1-3次,血压即可能有 所下降。
7、日常养生足浴配方
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 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酸枣 仁15克。 用上药加水1000煎至600毫升,去渣后倒入足浴 盆,每晚睡前泡脚30-40分钟,配合脚步自我按摩手法。可 以起到益气养血、安神助眠的作用。
(2)双桑汤
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0-15克。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 分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50℃ 。泡脚30-40分钟,擦干后就寝。每晚1次。可清热泄肝 ,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一般泡脚30分钟后开始降压 ,1小时后作用最强,维持4-6小时。若8小时后血压回升 ,可煎汤第二次熏洗。
(5)充分暴露泡洗部位,药液以浸过患者双足踝关节为宜 。
(6)药液温度一般以37~40℃为宜,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以 20~30分钟为宜。以防烫伤。
(7)泡洗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注意患者神 志、面色、汗出等情况,如出现红疹、瘙痒、心悸、汗出 、头晕目眩等异常症状,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
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约1500ml左右。 2.患者准备:排净大小便。 3.一般在药中加水1500ml左右,沸后20分钟,在将芳香药物

中药熏洗法 ppt课件

中药熏洗法 ppt课件

7
作用原理
4、热是治病因子“风、寒、湿”的克星,能有效排 除体内的“风、寒、湿”邪,对因“风、寒、湿” 邪引起的疾病,热疗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5、人体的肾,女性的卵巢、子宫,是喜温恶寒的器
官,热效应作用下,这些器官的血液循环加快,活
性增强,调节并维持这些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
2020/12/2
8
中药熏洗的分类
2020/12/2
20
2020/12/2
21
3、坐浴时应在坐浴室进行,若在病室内坐浴,注 意遮挡病人。
4、孕妇及月经期不宜坐浴。
2020/12/2
19
护理注意事项
5.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 6.熏洗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50—70度,以防烫伤。 7.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 行。 8.不宜空腹洗浴,进餐前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 9.所有用品需清洁消毒,每人1份,避免交叉感染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2/2
4
中药熏洗的概念
中药熏洗法,以药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 泡,先熏后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收敛止血等作用。
熏洗疗法
全身熏洗法
局部熏洗法
热罨法
淋浴法
浸泡法
手熏洗 法
足熏洗 法
眼熏洗 法
坐浴法
2020/12/2
9
中药熏洗的目的
1.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 痒等症状。 2.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 症状。 3.促进肛肠疾患及伤口的愈合。 4.治疗妇女会阴部瘙痒等症状。 5.美肤、美容。

中医熏洗法PPT课件

中医熏洗法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清热解毒
利湿消肿
改善肢体微循环
周围血管疾病:脉管炎、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等。 骨科疾病:软组织损伤、骨折恢复期等 皮肤病:疖、痈、带状疱疹、湿疹、癣病等 内科病:失眠、高血压等 眼科疾病: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 肛肠疾病:痔疮、肛门瘙痒 男性疾病: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阳萎
主要用于全身性皮肤病等疾患
高血压、心脏病重症患者慎用,如出现 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后立即停用。
• 淋浴法: 将药物煎汤过滤去渣后,乘热装入小喷壶内,不断淋洗 患处
• 浸泡法: 将中药煎汤待水温合适时倒入木桶,患者坐在桶内。 用布单或毯子从上面盖住(仅露头疗在外面)勿使热 气外泄,,浸于药汤内沐浴,以出汗为度。熏洗完毕 后,擦干全身用浴巾盖住,卧床休息。
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 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 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实验证实,熏洗时湿润的热汽能 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 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 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血肿和水肿的消 散。
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 根据病症先选定用药处方,准备好脸盆、毛巾、 布单。
• 将煎好的药物乘热倾入脸盆,患者先把手臂搁于 盆口上,上覆布单不使热气外泄。待药液不烫手 时,把患手浸于药液中洗浴。
• 熏洗完毕后用干毛巾轻轻擦干,避风。

中药熏洗法(课堂PPT)

中药熏洗法(课堂PPT)

3/11/2024
3
历史渊源
中药熏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 煎汤在患处皮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 的一种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称 之为“气熨”或“淋洗”等。早在《金匮要略》中 已经记载:“狐惑之为病,……蚀于下部则咽干, 苦参汤洗之,”可谓是熏洗法的最早记载。
3/11/2024
④ 热是治病因子“风、寒、湿”的克星,能有效排 除体内的“风、寒、湿”邪,对因“风、寒、湿” 邪引起的疾病,热疗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⑤人体的肾,女性的卵巢、子宫,是喜温恶寒的器官, 热效应作用下,这些器官的血液循环加快,活性增 强,调节并维持这些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
3/11/2024
10
功效
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清热解毒 利湿消肿 改善肢体微循环
3/11/2024
7
作用机理
直接作用: 熏洗时 药物通过皮肤孔窍、 腧穴等部位, 深入 腠理、脏腑各部位, 直接吸收, 输布全 身, 以发挥其药理 作用。
间接作用: 是指除了药 物之外, 温热刺激、机 械物理等对局部的刺激, 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而
起到纠正脏腑、阴阳、
气血的偏盛偏衰、补虚
泻实、扶正祛邪等作用 治疗疾病。
• 唐宋时期,熏蒸获得较快发展。医药大家孙思邈的 《千金要方》则记述了用大剂黄芪防风汤熏蒸治疗 柳太后中风不语使其苏醒的方药与手法。
3/11/2024
6
历史渊源
• 元明清时期熏蒸疗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日趋成熟 完善。 清代的《急救广论》和《理瀹骈文》是 中药外治分支科学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 熏蒸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亦有相应发展,逐渐 泛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疾病的诸 多方面。

《中药熏洗治疗》PPT课件

《中药熏洗治疗》PPT课件

.
10
【热疗功能】通过自动加热、控温作用 ,达到持续的湿热物理治疗效果:配合 中药冲洗伤口周围,可保持局部清洁、 促进局部血运,减少了不良刺激,促进 创面修复愈合。利用热风作用予病灶部 位,能加快血液循环,既能起到热疗消 炎作用,又能使水疗后淋湿的臀部得以
烘干作用。
.
11
【雾疗功能】药液在超声波的作 用下变成细微的雾状颗粒,直接作 用于局部病灶和利用喷射一定温度 的药液直接作用于局部病灶,均匀 地散布与伤口周围,更有效的发挥 药效。
.
4
.
5
中药熏洗利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仪 进行熏洗。先将中药煎成100ml浓缩 液真空塑封备用,然后将100ml浓缩 中药加水至3000ml放入治疗仪水箱 内,同时将100ml浓缩中药放入超声
雾化仪的储药杯内。
.
6
打开电源开关,2分钟后水箱内的水 温及治疗仪的坐垫已达到所需的温 度,嘱病人坐在治疗仪的坐垫上。 按开始键,仪器将自动完成熏洗。
性能稳定的功能。 4、与传统的中药熏洗比较,提高了疗效, 方便了病人,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减轻
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
.
18
中医学认为,痔疮多因创伤、炎症 等使内外括约肌痉挛,湿热淤滞、气 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所致,中药熏 洗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敛创 、行气 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
.
19
.
20
.
16
3、雾化系统的消毒:每天治疗结束 将雾化器内的水倒干净,药杯,雾 化管每天清洗,用含氯消毒液进行 消毒。
.
17
中药超声雾化熏洗仪临床应用有很好的疗
效: 1、熏洗可使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患处, 能有效的改善肛门水肿、疼痛、促进康复; 2、雾化配合熏洗,创面清洗效果好; 3、具有功能齐全、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中药熏洗疗法1精讲18页PPT

中药熏洗疗法1精讲18页PPT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渊源
中药熏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 煎汤在患处皮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 的一种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称 之为“气熨”或“淋洗”等。早在《金匮要略》中 已经记载:“狐惑之为病,……蚀于下部则咽干, 苦参汤洗之,”可谓是熏洗法的最早记载。
历史渊源
• 《礼记》: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 《黄帝内经》亦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可随
2、危重外科疾病,严重化脓感染疾病,需要进行抢 救者,忌用熏洗。
3、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缺血,发生 肢体干性坏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温(超过38度) 熏洗。
禁忌症
4、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均不宜熏洗。 5、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 6、有过敏性哮喘病的患者禁用香包熏法。 7、妇女妊娠和月经期间,均不宜进行熏洗。
8、注意汤药的保存,以防变质。药物可连续煎煮使用23天。
9、在全身熏洗过程中,如患者感到头晕不适,应停止洗 浴,卧床休息。
10、如熏洗无效且病情反而加重者,应该改其它方法。
临床 运用
骨伤科 肛肠科 妇科 皮肤科
疾病
疾病
疾病
疾病
(一)、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
《五十二病方》:外敷的药剂:有煎汤外洗的洗剂、有 燃烧熏治的熏剂、有蒸葱熨治的熨剂以及灸剂。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肿是血伤用热药水泡洗” 的观点。
熏洗疗法是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熏洗疗法作为中医药 外治的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方便、有效、副作用小、应 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在治疗骨关节疾病,尤其是伤筋疾患 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熏洗方:红花30g,当归20g,乳香20g,没药20g,羌活20g,独活 30g,防风20g,大黄20g,黄柏15g,川芎20g,秦艽20g,牛膝15g,以上诸 药用3000mL 水煎至沸腾后15min,倒出药液,趁热用药液蒸发的水汽 熏蒸膝关节,以患者耐受为度,待其温度降低至50℃左右时,用毛巾 在药液中浸湿后用力擦洗膝关节,范围包括膝关节上下20cm。如此 反复擦洗直至药液低于30℃,把药液再次加热后,重复熏洗,每次熏 洗30min。 疗程:局部中药熏洗每天1次, 2周为1个疗程。
③ 热效应温通解凝,能促进血瘀和水肿的消散;
作用机理
④ 热是治病因子“风、寒、湿”的克星,能有效排 除体内的“风、寒、湿”邪,对因“风、寒、湿” 邪引起的疾病,热疗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⑤人体的肾,女性的卵巢、子宫,是喜温恶寒的器官, 热效应作用下,这些器官的血液循环加快,活性增 强,调节并维持这些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
☺周围血管疾病:脉管炎、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等 ☺骨科疾病:软组织损伤、骨折恢复期等 ☺皮肤病:疖、痈、带状疱疹、湿疹、癣病等 ☺内科病:失眠等 ☺眼科疾病: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 ☺肛肠疾病:痔疮、肛门瘙痒 ☺男性疾病:阴囊湿疹、前列腺炎、阳萎等
禁忌症
1、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等,均 忌用全身熏洗。
中药熏洗法
概述
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
热在患处熏蒸、淋洗,借助药 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 于机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 和、气血流畅,以达到疏通腠理、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 痒目的一种外治方法。
概述
熏洗可分热用和温用两种。热用主要是利用热气 使药力进入肌肤筋骨,以达祛寒解表、发汗透疹、 舒筋通络、活血消肿之效,此法常用于治疗风寒感 冒、风寒痹痛、跌打损伤等症;温用则是将煎好的 药汁晾至温度适宜时, 只洗患处而不熏, 一般用于治疗湿疹、癣以及女性 阴道疾病等。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避风,暴露部位应尽量加盖衣被,室 温在20-22℃。
2、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50-70 ℃,年老、儿童反 应差者不宜超过50 ℃,以防烫伤;浸渍的温度不 可过凉,过凉起不到治疗的作用。
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浸渍时,按无菌技术操作 进行。
注意事项
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 换消毒敷料。
汗解。 • 《五十二病方》随马王堆汉墓出土,明确提出用中药
煎煮的热药蒸汽熏蒸治疗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 如用骆阮熏治痔疮;用韭和酒煮沸熏治伤科病症等。
历史渊源
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述了用煮黄柏、黄芩 熏洗治疗创伤与疡痈症。 唐宋时期,熏蒸获得较快发展。医药大家孙思邈的 《千金要方》则记述了用大剂黄芪防风汤熏蒸治疗 柳太后中风不语使其苏醒的方药与手法。
历史渊源
• 元明清时期熏蒸疗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日趋成熟 完善。 清代的《急救广论》和《理瀹骈文》是 中药外治分支科学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 熏蒸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亦有相应发展,逐渐 泛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疾病的诸 多方面。
作用机理
直接作用: 熏洗时 药物通过皮肤孔窍、 腧穴等部位, 深入 腠理、脏腑各部位, 直接吸收, 输布全 身, 以发挥其药理 作用。
功效
通络止痛 清热解毒 利湿消肿 改善肢体微循环
熏洗分类
熏洗疗法
全身熏洗法 局部熏洗法 热罨法
淋浴法
浸泡法
手熏洗法 足熏洗法 眼熏洗法 坐浴法
熏洗分类
全身熏洗——利用中药对全 身进行沐浴,适用于全身 性疾病,也可作为一种保 健方法。
局部熏洗——利用药物浸泡对 病变患处进行熏洗,适用于 病变较局限的疾病或某些特 定部位的病症。
间接作用: 是指除了药 物之外, 温热刺激、机 械物理等对局部的刺激, 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而
起到纠正脏腑、阴阳、
气血的偏盛偏衰、补虚
泻实、扶正祛邪等作用 治疗疾病。
作用机理
① 皮肤在热效应的刺激下,疏通腠理,舒经活络, 放松肌肉,消除疲劳;
② 毛细血管扩张,行气活血,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 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状况,同时排废排毒, 使得机体气血畅通,代谢平衡,改善亚健康;
5、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 免交叉感染。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 具,并单独严格消毒。
6、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必要时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注意事项
7、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泡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 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熏洗方法
1.传统熏洗法:把药放在器具里(不锈钢的,瓷的,瓷 砂的)。然后加些水煮沸,找好合适的姿势,把要熏 洗的部位放在器具上熏洗,注意避免烫伤。
熏洗方法
2.现代熏洗法:采用中药熏蒸机(药浴机)全自动人 性化设计。 把中药包放在中药煮蒸器中煎煮,使用 者只要坐在机器里面享受蒸汽浴20分钟。
适应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