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问题的由来问题背后的美国因素
钓鱼岛事件的原因分析
![钓鱼岛事件的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059106f12d2af90342e606.png)
1、美国通过最脆弱的希腊攻击了欧元,火烧连船使得欧盟摇摇欲坠,欧元地位大大动摇,资本快速流向美国,修复美国资产负债表;通过挑起中日钓鱼岛之争,两个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外汇在潜在战争影响下源源流向美国,并打击日元和人民币,能挑战美元的欧元、日元、人民币受到打击,美国则从危机中快速恢复。
2、这个时点爆发的钓鱼岛之争名为领土之争,实为美国主导的经济之战,任何争端的背后都是经济利益在主导和驱使。
3、美国用爱国主义绑架中国政府,这就是香港某些一向反中亲美人士突然反常去登钓鱼岛的原因;再怂恿日本的2B政客,激发日本长期被压抑的领土欲望。
钓鱼岛关乎两个国家政党的面子,两个民族的自尊,已经被挑起。
4、美国在全球有两大鹰犬,非常凶猛,在欧洲是英国,打击欧元的战役中,它最积极;在亚太地区是日本,本来美国不想动用日本,因这个国家的人比较二,容易走火,只想用菲律宾挑起争端,让资本流出中国,然菲律宾不堪大用,中国用军舰加胡萝卜就吓跑菲律宾,只好用日本了。
5、通过打击欧元,挑起东亚争端,导致资本流出欧洲和东亚,流入美国,这就是美国的QE3,而不是美联储印钞的QE3,世人翘首以待美联储的QE3是这种方式,成本最低的方式,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货币思维里,那么你就失败了,到时看资本流出中国的速度吧。
6、对于欧元的打击,美国可以直接打击,因为欧元没有保护屏障,而中国和日本有统一的主权、军队、庞大的外汇储备,只有通过挑起争端和冲突来打击,将资本赶向美国。
7、美联储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经常做空美元一切对手,美联储坐镇中央,麾下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出击,横扫英镑、日元、港币、泰铢等东南亚货币、欧洲,现在盯住了人民币,做空过的人都知道,一旦做空,就会变得很有攻击性,美联储也是这样。
8、将美国整体看成一张资产负债表,最严峻的问题是债务过大,目前降低负债不可能,只能增加资本,通过打击欧元和挑起东亚争端,资本流入美国,很多会进入股权、房产等所有权领域,这样就等于增加了美国的资本,降低了负债率,同时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67156f783e0912a2162a5c.png)
2012.6.美国组织环太平洋军演 2012.6.美国组织环太平洋军演
美国对钓鱼岛、南海问题态度
美日两国政府在1960年签署的《美日安保条约》第 五条规定,美国对日本有守卫之职,一旦日本遭到他国入 侵,并演变为战争,美国有义务“共同应对”。但是,条 约也明确规定了美国的出兵条件是“必须根据宪法”。而 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政府出兵卷入“战争”,必须事先得 到议会的批准。 奥巴马政府向日本政府表达了以下立场:钓鱼岛从冲 绳返还日本以来,一直处于日本政府的管治之下,《美日 安保条约》适用于日本管治的区域。但奥巴马政府也认为: “该属岛屿属于有主权争议的区域,美国政府希望当事者 通过和平协商的手段解决。”即美国政府承认钓鱼岛目前 属于日本管治之下,因此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但美国没 有承认,钓鱼岛就是日本的领土。 希拉里表示,中国设立“三沙市”改变了南海现状。
发达国家
传统安全 地区强国
霸权国家
欠发达国家
摆脱历史宿命,避免发生激烈冲突, 非传统安全 塑造更加均衡的地区秩序
中美竞争加剧
形成多层次地区体系
2011年11月美国主导建成TPP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强势推进TPP框架,日本加入 打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APEC出现分裂迹象
2012年5月在冲绳召开 日本和太平洋岛国论坛首脑会议
美国态度的变化
• 至小布什时期对钓鱼岛态度变化。
8.15香港保钓人士登岛过程中被日本海巡船撞击
8月15日香港保钓船成员登岛
此次冲突过程
起因:4月16日,石原慎太郎称:“东京政府决定 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 扩大:7月6日,日本政府计划年内实现钓鱼岛“国 有化”。 转折:7月24日,日本首相称争取明年4月将钓鱼岛 “国有化”。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 对”。 升级:9月10日,日本政府确定了钓鱼岛“国有化” 方针。 质变:9月11日,日本政府与钓鱼岛 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栗原家族正式签 署了岛屿的“买卖合同”。
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1a505f13f18583d04964596c.png)
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缓和了一段时间的钓鱼台纠纷突然间“升级”了。
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8月7日上午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发生碰撞,随后,日方巡逻船对中方渔船实施拦截并决定逮捕中方船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当天例行记者会上说,钓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我们要求日本巡逻船不得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所谓执法活动,更不得采取任何危及中国渔船和人员安全的行为。
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奉命约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拦截我渔船事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停止非法拦截行动(见《新京报》2010年9月8日)。
9月10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船和渔民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强调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主权和本国公民权益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回包括船长在内的全体中国渔民和渔船。
面对一个“钓鱼岛”风云,中方表态两天内升级,可见事态非轻(见中新网9月10日电)。
最近中日正为经贸问题摩擦,现在中日两国船只在钓鱼岛相撞无疑会使近期中日关系更加紧张,作为比较明智的做法日本应该是低调处理此事,可是却恰恰相反,在事件发生后日本处理是非常强硬和迅速,还决定逮捕中国渔船船长,并发出了船长认罪罚款后可释放的信息。
原因何在?日本是在表明一种姿态,表明对钓鱼岛长期占有的一种决心。
其实日本巡逻船完全可以低调看着中国渔船作业,可日本巡逻船就是要登上渔船检查造成双方冲突,说明日本对于中国任何船只在钓鱼岛海域的活动都是敏感和担忧的。
同样令人玩味的是,往昔具有亲华派之称的日本民主党前干事长小泽一郎竟然在纠纷之前的9月5日与日本首相菅直人争夺党魁的选战中一反常态,重点谈论中日两国具有纷争的领土主权问题。
他说,在历史上钓鱼台从来不是中国领土(见中国网2010年9月6日)。
小泽对钓鱼岛言论在先,日均出军舰碰中国渔船在后,这是巧合还是“紧密安排”?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已为十分翔实的资料所证明。
钓鱼岛问题和美国因素
![钓鱼岛问题和美国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1b643b2ccfc789eb172dc86e.png)
从《旧金山对日和约》到《琉球归还协议》——美国是二战后钓鱼岛未能回归中国的关键性因素本来中日之间所有的领土纠纷、包括日本对中国台湾和东北三省、以及对中国本土的非法占领和窃取的问题,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战争程序,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已经得到彻底解决。
所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与对日作战相关的基本法律文件,包括结束战争的《日本投降书》条约,在日本和中国的领土冲突问题上,都为日本确定了两个核心法律义务:一、日本必须将所有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
二、日本的战后将被保留的领土范围,将由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所决定,而不是由日本自行确定。
这些涉及战后日本领土安排的所有的二战法律文件和条约,至今依然有效,构成中日之间关于领土关系上的最基础的法律文件。
已经通过对日战争的胜利,而建立了完整的法律框架、包括中国在内的战后同盟国家对日关系、以及相应的各国之间领土关系的亚洲格局,却因为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形势的变化,主要是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而未能得到执行。
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美国违背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中、苏两大国的盟约义务,独自占领日本、一手主导了与日本签订战后和约,并与日本形成军事同盟,构成了以所谓《旧金山对日和约》为核心、以美日安全保障同盟为基本框架,至今依然以美国为主导的亚洲区域战后秩序。
而这个美日双方共同私下商定,美国因此违背了同盟国义务和同盟国进行战争合作精神的战后亚洲秩序,从法律上来说对中国以及前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完全没有法律效力。
而今天东北亚领土秩序上所有的问题,都与这个美国主导的亚洲战后秩序有直接的关系。
早在1943年10月召开的莫斯科外长会议上,美苏中在会上发表的《关于战争目标和普遍安全的联合宣言》中即称:“四大国在这场反对共同敌人的战斗中,在接受敌人投降和解除敌人武装等所有问题上采取联合行动” 。
1945年12月27日,美苏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宣布成立盟国共同管制战后日本问题的远东委员会以及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而专门负责制订美国战后对德、对日政策的美国国务院战后计划委员会,也在一份PWC-110a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战后美国要对日实施军事占领的目标。
浅析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
![浅析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b951141a866fb84ae45c8d37.png)
这 充分 的表 明了 中国政 府 在 对 周边 国家 政 治关 系方 面
正在努 力营造 一种 “ 生 命共 同体 意识” , 以其来 促 使周 边 各 国 与 中国“ 保 持一 致” 。同时 , 我们 也要 紧密关 注美 日同盟 在亚
太地 区的动 向及外 交走 势 , 及时 给予相 应 的应对 措施 。 参考 文献 :
2 0 1 3年 1 0月 2 5日, 国家主 席习近 平在 周边 外交工 作座谈 会 上 发表 重要讲 话 : “ 他 强调 , 做 好周 边外 交工作 , 是实 现 “ 两 个 百年 ” 奋 斗 目标 、 实现 中华 民族 伟 大复兴 的 中 国梦 的需要 ,
一
体和 政府行 为等 方面 宣传 日本在 钓鱼 岛争端 中 的所谓 的“ 正
也体 现 了美 国因素在 这个 问题 上 的 深刻 影 响 。如 何从 中美 日三边 关系 角度对 钓鱼 岛 问题 进行 剖析 和思考 , 我们 的各 大 媒体 和政府 相关 机构 正在做 着不懈 地努 力 。 目前 , 可 以从 中 美 日三边关 系 中的美 国因素方 面进 行分 析
一
三、 如何 应对 中 日在 钓 鱼 岛 争端 中 的 中美 日三 边
法 哲 园地
浅析 中 日钓鱼岛争 端中美国 因素
刘 强
( 燕 山大 学文法 学院 , 河北 秦皇 岛 0 6 6 0 0 4 ) 摘要 : 近年 来 , 日本不顾 中国政府 一再严 正 交涉 , 于2 0 1 2年 9月 1 0日宣布 购 买钓 鱼 岛 并 实施 所谓 的“ 国有 化” , 中国政府在 外 交部发 言 中严 正提 出“ 钓 鱼岛是 中国固有领 土 , 是 有 历 史和 法理依 据 的” 劝 日本 不要 一 意孤 行 。但 是 , 目前还是 处 于紧 张的对持 阶段 。深度 分析 中 日钓 鱼 岛争端 , 不难得 出其 中 包含 着美 国 因素 的深 刻 作 用 , 日本 依 靠 与 美 国缔 结的《日美安保 条约 》 对 中国的态度逐 渐 强硬 , 这 与美 国对 待钓 鱼 岛争端 的态度 有着直 接并 且 密切 的联 系。 关键 词 : 钓鱼 岛争 端 ;美 国因素 ;中关 日三边 关 系 从2 0 1 2年起 , 由于“ 撞 船 事 件” 而 引 出 的 日本一 系 列 举
钓鱼岛危机
![钓鱼岛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bdae51044a7302768e993966.png)
钓鱼岛危机:美国是背后黑手①1895年日本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
②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
”③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④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
⑤但1951年9月8日,日本却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
⑥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被划入“归还区域”。
日、美签署归还冲绳协议《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议》,协议由前言和九项条款组成,其内容之一为自条约生效之日起,美国将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的一切权利移交给日本。
美国以日本拥有“施政权”为由,把联合国交付美国托管之琉球行政权交予日本管理。
同时,美国还错误地将原属中国领土的钓鱼岛也包括在琉球群岛管辖区域内。
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便由此引发出来。
应当指出,美日之间的所谓协议是非法的、无效的。
因为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是中、日之间的问题,没有中国的参与和同意,日本与任何第三方就此问题所作的安排都是无效的,并对中国没有约束力。
美国自己也承认,施政权不等于主权,美国政府把钓鱼岛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并不等于日本拥有对钓鱼岛的主权。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的态度一直颇为引人瞩目。
一是因为钓鱼岛危机的祸端是美国在1971年直接埋下的;二是因为美日同盟的存在,让许多评论都认为日本不过是倚仗美国在狐假虎威。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
这是日方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中日关系的又一严重事态。
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此,中国明确作出回应: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无论从历史归属还是法律依据来看,中国对钓鱼岛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日钓鱼岛问题的美国因素
![中日钓鱼岛问题的美国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eb0e99d52d380eb63946d6f.png)
中日钓鱼岛之争的美国因素:想当裁判员我国钓鱼岛是台湾附属岛屿,而日本则主张其隶属冲绳(琉球),因而钓鱼岛问题与琉球归属、台湾问题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中国清朝末年开始,中日之间围绕琉球问题、日本首次入侵台湾等问题发生争议时,都有美国从中介入。
二战后,中日之间的台湾问题、钓鱼岛争议也与美国直接插手有关。
可以预言,未来美国因素仍然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外部变量。
美国对钓鱼岛的立场始于1951年《旧金山对日和约》美国介入冲绳及台湾问题由来已久,但其对钓鱼岛的立场则始于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简称“对日和约”)。
“对日和约”是1951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部分国家与日本签订的片面和约。
该和约第三条称“日本对于美国向联合国提出将北纬二十九度以南之南西诸岛(包括琉球群岛与大东群岛)、孀妇岩岛以南之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与琉璜列岛)及冲之鸟岛与南鸟岛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而以美国为惟一管理当局之任何提议,将予同意。
在提出此种建议,并对此种建议采取肯定措施以前,美国将有权对此等岛屿之领土及其居民,包括其领海,行使一切及任何行政、立法与司法权力。
”美国解释称,钓鱼岛包括在北纬29度以南之南西诸岛之中。
但这显然不符合法理和事实。
首先,中国的领土不能由日美两国的条约或协议来决定。
根据二战后期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协议,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不得与敌国单独媾和。
然而,美国违反上述国际共识,于1951年9月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和会,单独对日缔结和约。
虽然参加和会的国家中有49国代表在“对日和约”上签了字,但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拒绝签字。
朝鲜、蒙古、越南人民民主共和国等也发表声明,不承认“对日和约”。
其次,1951年9月18日《旧金山对日和约》草案刚一出笼,当时的中国外长周恩来便发表声明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无论其内容和结果如何,中国人民政府一概认为是非法的,因而也是无效的。
”再次,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承认:国务院的立场是,有关钓鱼台列屿(即钓鱼岛诸岛)美国权利的惟一来源是“对日和约”,而即使根据此约,美国获得的也只是行政权,而非主权。
钓鱼岛屿问题的由来与起因 钓鱼岛争端历史回顾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钓鱼岛屿问题的由来与起因 钓鱼岛争端历史回顾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https://img.taocdn.com/s3/m/d91fdafac8d376eeaeaa3134.png)
钓鱼岛地理位置一.钓鱼岛屿问题的由来和历史与钓鱼岛屿问题起因:中日钓鱼岛问题悬而未决已久,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解决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的蛮横无理,无视历史真相的存在,以及对我国钓鱼列岛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的觊觎。
本文对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由来进行阐述。
一、钓鱼岛列岛的地理概况与战略地位1.地理概况。
钓鱼岛列岛,亦被称作钓鱼列岛、钓鱼台群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由5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和3个小礁组成。
其位置距中国台湾岛北部基隆102海里,西距中国大陆福州和东距日本冲绳那霸各约200多海里,岛屿附近水深100至150米。
而与日本冲绳群岛之间隔有一条水深1000米至2000米的海沟———冲绳海沟。
整个群岛面积为6.1636平方公里,是中国台湾省附属岛屿,位于台湾岛东北方向,从东到西有赤尾屿、黄尾屿、北小岛、大北小岛、南小岛、大南小岛、和平岛、钓鱼岛等大小不同的8个岛屿。
2.战略地位。
其经济战略地位:钓鱼列岛周围是一个广大而丰富的渔场。
在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沿岸的礁石窟中盛产龙虾;在钓鱼岛西南部有一处温泉,足够200人饮用。
南小岛有“蛇岛”之称。
钓鱼岛与黄尾屿上产有一种人类非常需要的植物叫海菊花,也叫海芙蓉,是专治高血压和风湿病的极其珍贵的中药材。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1967年,美国海洋地质学家埃默利经调查后宣称,九州与台湾之间的海底拥有巨大的石油潜藏。
次年10月,“联合国亚洲经济开发委员会”调查研究台湾海峡以北的海底资源,其后的勘测报告称,钓鱼列岛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1]。
这一发现使钓鱼列岛从默默无闻的弹丸之地一下子成了引人注目的海岛。
受资源短缺困扰的日本对钓鱼岛一带的油气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日本占据钓鱼岛列岛拒不归还中国的真实原因。
其军事战略地位:从军事地理学角度看,钓鱼岛列岛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日本是一个地形狭长的岛国,战略纵深有限,战时极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空中和海上的打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就已吃过这种国土纵深有限之苦。
钓鱼岛背后的美国因素
![钓鱼岛背后的美国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40af106f1ed9ad51f01df2a7.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
•
•
•
美国和中国可以是一种合作、 •受中日争端影响,大量国际游 互利的关系,但这是建立在中 任何争端的背后都是经济利益在主导和驱使。 资流出中国和日本,转向美国, 国不能动摇美元的世界结算货 美国可以借此打击中国金融的 美国现状:2012年债务与GDP的比率接近70%,居高不 币和储备货币的基础上的,一 国际化步伐 下的财政赤字已成为美国经济的重大挑战。 旦人民币国际化威胁到了美元 •从货币战争这一角度来看,美 美国潜在的货币对手:人民币 的霸权地位,美国必定会用一 国无疑是这场领土争夺战的最 切手段来打击人民币,包括挑 终受益者 起地区战争
美军可以借钓鱼岛之 争直接驻军亚太,并 且可以防止中国借东 海的冲突,对自己的 海空进行实例的升级
• 总结:钓鱼岛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历史遗留 下来的问题,美国可以随时用钓鱼岛来挑 起中日之间的矛盾,来打击中国的经济, 完善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以及自己 的世界霸主地位,在钓鱼岛之争中,美国 一直声称对此不持立场,可无论钓鱼岛的 最终管辖权归那方所有,美国都是最后坐 收渔翁之利的赢家 • 美国,钓鱼岛之争的始作俑者幕后黑手
钓鱼岛背后的美军亚太部署
• 钓鱼岛的问题还涉及美国的远东战略问题。 因为钓鱼岛成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不定时 炸弹,美国就能渔翁得利,维持在太平洋 的霸权。美日同盟企图削弱中国在西太平 洋的战略地位,同时纵容,怂恿东南亚国 家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与中国发生争端,挑 起海洋权益的争夺战。钓鱼岛问题的背后, 联系到中美、美日,中日和亚洲地区等多 方面的问题。
中日再斗法(钓鱼岛)
![中日再斗法(钓鱼岛)](https://img.taocdn.com/s3/m/84020f3f3968011ca3009145.png)
中日钓鱼岛再“斗法”对峙逐步升级教学目的:自2012年起,中日关系因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陷入低谷。
2013年底,日本因钓鱼岛问题造成的中日关系的紧张局面进一步恶化。
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全面认识影响中日关系发展背后的美国因素;深刻理解领会我国在对日关系上的立场和举措,正确认识和看待中日关系。
主要内容:1.中日钓鱼岛对峙持续升级2. 钓鱼岛问题及其背后的美国因素3. 钓鱼岛问题升级造成的严重影响4. 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2013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表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7.3.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10.3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2001.7.27),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根据中国政府关于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声明,发布东海防空识别区航空器识别规则公告。
东海防空识别区公布实施后,中国军队对防空识别区内各种航空器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监管。
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划定,进一步强化了东海包括钓鱼岛海域在内海权维护的常态化。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各国的反对参拜靖国神社,因钓鱼岛问题造成的中日关系的紧张局面进一步推向严重恶化。
一、中日钓鱼岛对峙持续升级自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至今,中日围绕钓鱼岛的对峙已经一年有余。
其间,日方不但没有停止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挑衅言行,反而变本加厉。
日本右翼渔船多次非法进入我国钓鱼岛领海活动,日本方面还不断造谣生事,歪曲我国在钓鱼岛海域的正常公务活动,日本媒体也不断推波滋事。
针对日方的侵权行为,国家海洋局组织中国海监持续升展钓鱼岛海域维权巡航执法,以实际行动宣示和维护主权。
2013年4月,中国国防部回应日本媒体所谓的“大批中国军机飞向钓鱼岛”,国防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舰船为正常战备巡逻。
2013年10月23日,中方通过国际海事组织公布,中国海军定于10月24日至1l月1日在位于西太平洋公海海域的有关海区举行军事训练和实弹射击,提醒各国过往舰机注意避让。
钓鱼岛幕后真相
![钓鱼岛幕后真相](https://img.taocdn.com/s3/m/af9ad100e87101f69e3195e3.png)
《美国坐收渔人之利》---钓鱼岛的幕后真相读一读这篇文章,或许从中大家就可以理解我们国家为什么迟迟按兵不动的缘故,我们不是懦弱,而是我们要考虑的更周全、更慎密。
看看钓鱼岛事件中美国的真实目的吧。
别让愤怒冲昏了头脑。
1、美国通过最脆弱的希腊攻击了欧元,火烧连船使得欧盟摇摇欲坠,欧元地位大大动摇,资本快速流向美国,修复美国资产负债表;通过挑起中日钓鱼岛之争,两个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外汇在潜在战争影响下源源流向美国,并打击日元和人民币,能挑战美元的欧元、日元、人民币受到打击,美国则从危机中快速恢复。
2、这个时点爆发的钓鱼岛之争名为领土之争,实为美国主导的经济之战,任何争端的背后都是经济利益在主导和驱使。
3、美国用爱国主义绑架中国政府,这就是香港某些一向反中亲美人士突然反常去登钓鱼岛的原因;再怂恿日本的2B政客,激发日本长期被压抑的领土欲望。
钓鱼岛关乎两个国家政党的面子,两个民族的自尊,已经被挑起。
4、美国在全球有两大鹰犬,非常凶猛,在欧洲是英国,打击欧元的战役中,它最积极;在亚太地区是日本,本来美国不想动用日本,因这个国家的人比较二,容易走火,只想用菲律宾挑起争端,让资本流出中国,然菲律宾不堪大用,中国用军舰加胡萝卜就吓跑菲律宾,只好用日本了。
6、通过打击欧元,挑起东亚争端,导致资本流出欧洲和东亚,流入美国,这就是美国的QE3,而不是美联储印钞的QE3,世人翘首以待美联储的QE3是这种方式,成本最低的方式,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货币思维里,那么你就失败了,到时看资本流出中国的速度吧。
7、对于欧元的打击,美国可以直接打击,因为欧元没有保护屏障,而中国和日本有统一的主权、军队、庞大的外汇储备,只有通过挑起争端和冲突来打击,将资本赶向美国。
8、美联储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经常做空美元一切对手,美联储坐镇中央,麾下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出击,横扫英镑、日元、港币、泰铢等东南亚货币、欧洲,现在盯住了人民币,做空过的人都知道,一旦做空,就会变得很有攻击性,美联储也是这样。
专家:美国对日先惩后扶是钓鱼岛问题始作俑者
![专家:美国对日先惩后扶是钓鱼岛问题始作俑者](https://img.taocdn.com/s3/m/86570ad150e2524de5187e50.png)
专家:美国对日先惩后扶是钓鱼岛问题始作俑者12月2日,外交学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解读《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相关话题。
中新网记者张越摄中新网12月2日电外交学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2日作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栏目,解读《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相关话题。
周永生表示,美国先通过《开罗宣言》惩戒日本,此后又通过《旧金山和约》扶植日本,这其中有对意识形态斗争的考量。
而就钓鱼岛问题,他表示,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可以说就是美国。
周永生表示,在签署《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时候,日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西斯国家,给亚太人民,东亚地区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签署《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时候,那美国坚定立场要惩治日本。
但是到《旧金山和约》的时候,由于全世界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以中国和苏联代表的这样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美国感到了害怕。
周永生指出,美国以日本为核心建立第一岛链,来阻挡东亚的共产主义势力进一步发展。
因此日本就由美国原来惩治的对象变成了扶植对象,最后还成为同盟。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美国的战略发生了转变,美国为了自己一个国家的私利,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能够在全世界得到长久的延续和发展,甚至是扩大,利用日本来抑制中国和苏联。
此外,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作为和态度也体现出了其对中国的两面性。
周永生表示,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心态非常复杂,而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可以说就是美国。
如果美国在结束对冲绳的占领时将钓鱼岛返还中国,就不会有中日两国的钓鱼岛问题。
但美国将本来是中国的领土交给日本,而中国政府提出抗议以后,美国称其交出的不是“领土主权”,而是“施政权”,由此便引发了钓鱼岛问题。
对于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战略考量,周永生表示,美国此举可能是故意在中日之间留下了一个争端的隐患,为其将来自己的利益做一些争斗。
但这一点无法找到佐证,有这种可能性,但也可能是一种偶然巧合的效果。
钓鱼岛的幕后真相
![钓鱼岛的幕后真相](https://img.taocdn.com/s3/m/04ab6201eff9aef8941e06a6.png)
釣魚島的幕后真相
關於釣魚島的一片報道!
看看這篇文章吧,或許從中大家就可以理解我們國家為什麼遲遲按兵不動的緣故,我們不是懦弱,而是我們要考慮的更周全、更慎密。
看看釣魚島事件中美國的真實目的吧。
別讓憤怒沖昏了頭腦。
(轉載文章)
1、美國通過最脆弱的希臘攻擊了歐元,火燒連船使得歐盟搖搖欲墜,歐元地位大大動搖,資本快速流向美國,修復美國資產負債表;通過挑起中日釣魚島之爭,兩個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
外匯在潛在戰爭影響下源源流向美國,並打擊日元和人民幣,能挑戰美元的歐元、日元、人民幣受到打擊,美國則從危機中快速恢復。
2、這個時候爆發的釣魚島之爭名為領土之爭,實為美國主導的經濟之戰,任何爭端的背后都是經濟利益在主導和驅使。
3、美國用愛國主義綁架中國政府,這就是香港某些一向反中親美人士突然反常去登釣魚島的原因;再慫恿日本的政客,激發日本長期被壓抑的領土欲望。
釣魚島關乎兩個國家政黨的面子,兩個民族的自尊,已經被挑起。
钓鱼岛背后的美国阴谋
![钓鱼岛背后的美国阴谋](https://img.taocdn.com/s3/m/8c6d087f8e9951e79b892722.png)
钓鱼岛背后的美国阴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日本的军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源于日本的地域环境,日本是一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
总面积为:377,835平方公里,日本的人口超过1.2亿,是世界人口数量第10大国,人口密度非常高,同时属于地震多发地带。
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
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并且未来还要加速上升。
那么作为一个一天比一天小的岛国子孙后代的未来在哪里呢?那么唯一的希望就是走向陆地,日本的这种骨子里的危机感导致了日本的向大陆扩张的野心,那么军事扩张是历史以来最有效的手段。
二次大战结束后,日本知道想要真正想大陆扩张靠武力是完全行不通的,所以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经济、科技。
所以日本也很清楚今天的时期完全不是他们向大陆扩张的真正时期,至少一百年内都很难实现这个梦想,那明知不可为,我们试想一下,六十年前的鼎盛时期的日本,侵略中国这个在历史时期最衰落的中国,但最终他们没能在中国的领土得到一寸土地,为什么日本却在这个时期屡屡向大陆国家(包括中国、韩国)发起挑衅?其实很简单,一切不是为了那个“岛”,那这是一个撬动的“点”,一切都不只是日本的目的,而是美国为了保证自己在世界的领导地位所采取的摧毁战略。
目的是通过引起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矛盾,牵制中国的经济的发展,拖垮中国经济。
这也是美国近几年来不断的通过贸易战、货币战等各种手段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下一步棋子。
钓鱼岛事件使中国又一次成了美国的棋子,很多的爱国中国人都不知不觉的成了裹挟国家的罪人,美国欲摧毁中国经济发展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争端,同时挑起国内的游行活动,企图通过国人的爱国精神裹挟我们的国家为之付出行动。
无论中国向日本应战或不战,中国在这次的应对中皆输。
应战:美国在日本装备支撑赚取大量美金的同时利用日本试水中国军队,同时牵制中国的政治以及消耗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战:中国从此在东亚地位不保,美国就可采取各种经济策略控制中国经济发展,一举几得!为什么我们的国家迟迟按兵不动的缘故,并不是我们懦弱,而是我们要考虑的更周全、更慎密。
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合集5篇)
![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6853a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a.png)
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合集5篇)第一篇: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根本症结与现实困境分别是什么?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人民进行捕鱼、采药、避风、休息等活动的场所。
钓鱼岛在明代就已经被中国人民发现、利用和命名。
《更路簿》、《顺风相送》等中国古籍完整记载了中国渔民在此海域的航线。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一直承认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但是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在战争尾声时,日本于1895年1月14日通过内阁会议决定,声称钓鱼岛为“无主地”,在钓鱼岛建立标国标,正式划入日本版图。
由于但是的清政府在与日本的战争中战败,并没就钓鱼岛进行正式的海域划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这两个公告明确确定的日本领土范围是明确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
二战后,出于冷战和国家利益的考虑,美国政府在制定对日政策的过程中单方面与日本签订的条约或协定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日本图谋钓鱼岛主权时常常援引这些所谓“依据”。
冷战结束至今,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随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日本攫取钓鱼岛的野心,来自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值得关注。
钓鱼岛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署归还冲绳协议(《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议》)。
其内容之一为,自条约生效之日起,美国将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的一切权利移交给日本。
美国以日本拥有“施政权”为由,把联合国交付美国托管之琉球行政权交予日本管理。
在该条例中,美国错误的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归于日本拥有“施政权”范围。
1978年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
邓小平副总理表示,钓鱼岛问题可留日后慢慢解决。
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留待子孙后代解决。
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https://img.taocdn.com/s3/m/d9fc20f6fab069dc5022019b.png)
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中共永安市委党校赖秀清
一、钓鱼岛的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2、组成
二、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由来
(一)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二)日本对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的窃占过程
1、甲午战争,日本窃取钓鱼岛
2、二战后美国染指冲绳,催生钓鱼岛问题
3、中日建交以来,日本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
二、近期中日钓鱼岛的冲突
(一)日本“购岛”事件始末
(二)近期中日钓鱼岛冲突的原因
1、从钓鱼岛本身的战略价值看
2、从日本国内的因素看
3、从美国的因素看
(三)近期中日钓鱼岛冲突的影响
1、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2、谁是赢家-----从日本“购岛事”件看中日美战略博弈
三、钓鱼岛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安倍政府对华政策
(二)中国的应对之策
1。
钓鱼岛问题中美国因素的分析
![钓鱼岛问题中美国因素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a0370d02020740be1e9b8a.png)
《美日安保条约》范围
重返亚洲
由于中国的崛起,美国的衰退,美国 人害怕了。于是,以“中国威胁”为托词, 把同中国的关系确定为“一个老牌大国”同 “一个新兴大国”的战略竞争关系。中国成 了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的这种定位, 说明它依然热衷于冷战时期两极关系的思维。 而美国战略东移的根本目的,则是企图通过 推广它的价值观改变中国。
OR
狐假虎威?
玩偶?
钓鱼岛争端的美日几个关键人物
鸠山由纪夫
鸠山由纪夫所在的日本民主党提出了有别 于自民党的方针,最为重要的就是重新调 整日美关系。一度对美国态度强硬的鸠山 由纪夫在钓鱼岛风波之前就已经下课。他 本来想让普天间军事基地快速撤离,殊不 知,美国根本不买帐,最后弄得他失信于 民众,狼狈走人。
东亚自贸区发展,人 民币国际化威胁到了 美元的霸权地位 。
货币战争
转移焦点
《美日安保条约》
在钓鱼岛危机中提的最多的就是《美日 安保条约》,这个条约在1951年缔结,又在 1960年进行了修改。现在人们所谈论的到底 钓鱼岛会不会被纳入《美日安保条约》就是 指1960年版的第五条,该条规定,“共同防 卫各缔约国宣誓在日本国施政的领域下,如 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击,依照本国宪法的 规定和手续,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前 记的武力和作为结果所采取的全部措施必须 按照联合国宪章第51条的规定立即报告联合 国安理会。这些措施在联合国安理会采取了 某些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措施之时必须停止。” 从1971年把钓鱼岛和琉球群岛一起交给 日本后,美国一直在钓鱼岛主权上采取模糊 的态度,对外说是把钓鱼岛的“行政权”交 给日本。而《美日安保条约》原文也指的是 “行政权”,并非“主权”。所以在小布什 时代,美国政府很明确地说,《美日安保条 约》是适用于钓鱼岛的。而到了奥巴马时代, 曾经一度对此做弱化处理,不直接提及钓鱼 岛,而是采取了间接的措辞。不过到了2010 年9月的那场钓鱼岛风波之后,希拉里又重 申了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
钓鱼岛问题背后的美国
![钓鱼岛问题背后的美国](https://img.taocdn.com/s3/m/09b3ee80d0d233d4b14e692a.png)
钓鱼岛问题背后的美国摘要:钓鱼岛问题不应孤立的看作中日双方关于历史遗留问题的争端,而应放在全球政治经济大局下予以考虑。
而美国作为目前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无疑对钓鱼岛问题的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主要在大环境下对钓鱼岛问题加以分析,着重分析美国对此的影响。
自2012年4月16日本东京石原慎太郎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起,中日钓鱼岛问题持续升级。
不顾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强烈反对,7月24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再次声称:争取在2013年4月将钓鱼岛国有化。
日本政府更在9月11日签署钓鱼岛“买卖合同”宣布国有化。
日本的一系列嚣张的购岛举动,使钓鱼岛这个原本只有17万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一时间风起云涌,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今日的这一幕其实早在二战后就已埋下了祸根。
钓鱼岛群岛在历史和地理上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在二战后理应与台湾一起回归祖国。
然而当时蒋介石醉心于反共内战,钓鱼岛主权的恢复居然被悲剧性的忽略了。
冷战出现后,美国杜鲁门出于以日制华需要,美国军队对琉球群岛包括钓鱼岛进行单独占领。
同时在冷战后日美关系发生改变,日本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军事同盟国和美军最重要的前沿部署基地。
1951年,在没有中国参与的情况下,日本同美国等国家签订《旧金山和约》,将琉球群岛(即现在的冲绳)交由美国管理。
以旧金山和约为开端,此后美国的各种官方文件均以此为依据,使钓鱼岛属于日本这一错误决定不断的到强化。
而后在日本的要求下,美国出于亚洲战略收缩的考虑以及巩固美日同盟的需要,将又其“托管”的琉球包括钓鱼群岛“返还”给日本,这一举动依然未经中国的同意。
值得一提的是美日这些背着中国的肮脏交易,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挑衅,同时也使今日钓鱼岛问题复杂化。
因此从钓鱼岛问题的开始,美国便扮演着始作俑者的角色。
其目的是与日本媾和,以实现和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
冷战结束后美国基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保持了美国国务院所声明的“中立姿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问题背后的美国因素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来已久,但随着去年日本民主党政府实施购岛计划,以及安倍政权上台之后的政策更为咄咄逼人,钓鱼岛争端有激化的趋势。
作为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以及与中日都建立了密切关系的世界唯一霸主,美国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问题今后的走向。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没有任何直接利益,但由于日本是美国亚太安全同盟体系的核心,而中国则是美国在亚太最大的战略与经济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所以美国不得不仔细规划自身在中日争端中的定位和政策,美国因素也因之变得重要而微妙。
美国亚太框架下的钓鱼岛争端当前美国在东亚的战略重点并非管理中日关系,而是通过完成再平衡部署来确保维持其战略优势。
由于中国的快速崛起以及地区潜在威胁的多样化,美国需要通过修正布什政府时期对亚太地区的忽略来强化自身在这一生机勃勃又隐含危机地区的影响力。
为达成这一目的,美国不得不重视处理对中日的关系,并努力确保中日关系不会干扰美国的战略布局。
从对日的视角来看,美日两国因为基地调整问题而导致的关系紧张已经有好几年了,这种状态明显制约了美国在东亚的整体部署。
由于日本政府的行政能力低下,美国已经无法奢望其通过内部协调来尽快完成安全态势的调整,于是转而期待利用外部压力来迫使日本跟上美国的步伐,通过尽快结束对日关系的不正常状态来促使日本在处理对朝、对华、南海等诸多问题上发挥更为积极外向的作用。
从美中的视角来看,美国究竟如何认识中国的能力和意图,将是决定其在亚太战略的关键因素。
当前美国的对华认识仍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希望通过保持对华接触来搭上中国崛起的快车,另一方面又相信必须对华保持一定的战略压力,避免其挑战美国的直接和潜在利益。
这种对冲战略已经沿袭了十多年,只是近来对中国的利用和防范意识都有所加强。
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来考察钓鱼岛问题,就比较容易看出美国的战略诉求。
首先,中日因为钓鱼岛争端而爆发严重的军事冲突完全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这不仅会迫使美国被动卷入一场于己无关的局部战争从而彻底恶化与中日一方的政治关系,而且还会严重损害美国与亚洲地区的经贸往来,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得不偿失;其次,中日因为领土争端而维持适度的关系紧张符合美国的利益,一方面这会迫使中日两国都注重对美关系,无形中提高美国分而治之的能力;另一方面中日之间持续存在的内耗又可以帮助美国降低管理东亚的成本。
而钓鱼岛争端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中日都不会在主权问题上后退但也不希望两国关系就此破裂,同时又都对美国的介入抱有期待,这就给美国的干涉提供了空间,使其可以继续利用钓鱼岛地位未定论来大做文章,通过积极管理中日的矛盾来推动其自身的利益。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演变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政府原本没有明晰表态。
1996年美国驻日大使蒙代尔曾经表示美国没有强制性义务帮助日本保护钓鱼岛,助理国防部长帮办坎贝尔随后对此进行了修正,表示钓鱼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应对象,有事时美国负有防卫义务,这是美国政府高官首次表明这一见解。
2004年3月有中国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美国国防部发言人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日本管辖的领域,也适用于钓鱼岛。
”但在2008年12月以后,日方要求美方再次确认这一见解时,美国国务院开始更多强调在主权争端方面不介入的立场。
在撞船事件发生后,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更多强调在施政权方面的介入立场。
包括总统奥巴马、副总统拜登、国务卿希拉里、参联会主席穆伦以及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在内的多名政府官员,都或明或暗地重复了美国对日本的条约义务。
这一态势在今年年初达到了高峰,美国国会在其通过的2013年国防授权法中首次提及对钓鱼岛争端的态度,这被部分人士解读为美国打破一贯的中立立场,首次公开站在日本一边。
在国会参众两院分别以压倒多数通过、并被奥巴马迅速签署的这部国防授权法中,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言辞并没有太多的新意,但其中一条即“不承认第三方改变现状的单边行动”是首次出现,明显针对中国,实际就是不承认中国通过武力迅速夺回钓鱼岛导致的行政权的变更,等于是对日本实际控制的支持更进了一步。
因此总的来看,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确实有所变化:以前是被动甚至被迫表态,现在是主动表态;以前是表态必然要提及对钓鱼岛主权的立场,现在则相对忽略;以前是较低级别的官员出面表态,现在则是几乎所有高级别的官员都出来表态了,甚至还在新的国会立法中有所体现。
此举难免会加剧世人对美国立场变化导致中日冲突风险增加的担心。
不过在更为细致的观察之后就会发现,美国的实际立场并未发生明显质变。
由于钓鱼岛撞船事件给日本带来强烈刺激,100名民主党议员签字批评日本政府“软弱”,在所附的建议书中甚至使用了“痛恨之情堪比三国干涉还辽”这样的表述,所以作为日本唯一的盟国以及将日本视为安全合作基石的伙伴,美国必须在原则立场上表明对日本的理解,并至少选择性的表达出对日本的支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会无条件的站在日本一边与中国对抗。
即使是在被认为明确表达了美国政府思路的2013年国防授权法中,也无法找到相关依据:首先这一法案的核心关注是中东问题,钓鱼岛问题完全属于旁枝末节;其次其中仅仅提及没有约束力的宽泛的原则立场,并未像日本期待的那样给出具体明确的干涉方案;再次奥巴马签署这一法案也不表明美国行政部门已经彻底改变了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总的来看,前国安会亚洲事务主任贝德有关钓鱼岛问题的三段论的表述最为贴切得展示了美国政府的真实态度,即美国在主权争端中不持立场,美国承认日本的行政管辖权,美国支持中日采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但是一方面由于美国政府的相关表态在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时而强调不问主权,时而强调认同日本的行政权;另一方面,美国不同部门和官员的表态也稍有出入,导致外界有人认为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不确定,存在“亲日”之嫌。
实际上奥巴马政府对于中日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现实定位是非常清楚的,中国的合作潜力巨大而日本能提供的合作有限,在全球性问题上美国只能期待中国的合作,而日本更多是被美国视为制约中国的一个工具而已,因此美国不会公开彻底站在日本一边。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基本对策由于钓鱼岛问题背景复杂,美国的处境相对微妙,所以对其来说最可取的选择就是模糊战略,即不提供对任何一方的无条件支持以保证自身政策的灵活性,同时尽力利用双方共同的期待来满足自身现实利益的需求。
美国的具体政策包括:第一,在公开表态上倾向于日本但拒绝给予具体承诺。
美国在原则立场上支持日本是基于盟友的义务,但是美国官方始终没有把所谓的“适用于条约”和“不会袖手旁观”具体化,日本媒体自我满足的渲染从未得到过美国官方的证实,甚至有传言称美国官员曾私下警告日本不要指望美国军人会为了一座无人荒岛而流血。
第二,通过静悄悄的外交斡旋来阻止冲突。
钓鱼岛冲突升级以来,美国的官方和非官方人士频繁往来于中日之间帮助协调。
由于主权争端极其微妙,迫使美国所有的协调行动都只能在幕后悄悄进行,竭力避免公开的厚此薄彼导致三边平衡被打破,以至于中日双边争端殃及美国自身利益。
第三,利用有利时机推动日本的“再亲美”。
美国非常清楚日本当前心态的变化,既不给日本开出空头支票,又在其无助感上升时挺身而出,通过推拉两手迫使日本不得不再度“脱亚入美”,重投美国的怀抱。
在政治上这表现为诱使日本尽快完成修宪使命,在经济上推动日本尽快加入TPP,军事上则敦促日本提高国防预算并购买更多美制武器,以便完成反恐战争后美国一直施压而无果的对日期待。
第四,美国对事态的评估尚属乐观,所以采取了“积极旁观”的对策。
据称希拉里在访华期间与中国谈论钓鱼岛问题的时间很短,甚至还不如谈论南海问题的时长;而且美国官方还一再表态说不愿充当中日之间的调停人。
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判定中日政府的理性还足够强大,冲突还处于可控状态;另一方面中日是两个骄傲的民族且双边关系十分复杂,美国也不愿提前过分涉足其间,保持离岸平衡的角色才是对其最有利的。
总的来说,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作用可以概括为矛盾缓和时的助燃器,低度冲突时的传声筒,争端升级时的灭火器,通过“矫正性”干涉来努力使其按照自身需要的方向演变。
但是一方面由于美国的表面支持可能不断赋予日本打破底线的勇气,另一方面其维护和平的努力在中国眼里也很容易被视为加剧地区冲突风险的一个诱因,因此美国希望通过微妙的平衡来悄然获利的想法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搞不好也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对钓鱼岛的立场始于1951年《旧金山对日和约》美国介入冲绳及台湾问题由来已久,但其对钓鱼岛的立场则始于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简称“对日和约”)。
“对日和约”是1951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部分国家与日本签订的片面和约。
该和约第三条称“日本对于美国向联合国提出将北纬二十九度以南之南西诸岛(包括琉球群岛与大东群岛)、孀妇岩岛以南之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与琉璜列岛)及冲之鸟岛与南鸟岛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而以美国为惟一管理当局之任何提议,将予同意。
在提出此种建议,并对此种建议采取肯定措施以前,美国将有权对此等岛屿之领土及其居民,包括其领海,行使一切及任何行政、立法与司法权力。
”美国解释称,钓鱼岛包括在北纬29度以南之南西诸岛之中。
但这显然不符合法理和事实。
首先,中国的领土不能由日美两国的条约或协议来决定。
根据二战后期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协议,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不得与敌国单独媾和。
然而,美国违反上述国际共识,于1951年9月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和会,单独对日缔结和约。
虽然参加和会的国家中有49国代表在“对日和约”上签了字,但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拒绝签字。
朝鲜、蒙古、越南人民民主共和国等也发表声明,不承认“对日和约”。
其次,1951年9月18日《旧金山对日和约》草案刚一出笼,当时的中国外长周恩来便发表声明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无论其内容和结果如何,中国人民政府一概认为是非法的,因而也是无效的。
”再次,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承认:国务院的立场是,有关钓鱼台列屿(即钓鱼岛诸岛)美国权利的惟一来源是“对日和约”,而即使根据此约,美国获得的也只是行政权,而非主权。
二战后美国占领冲绳及钓鱼岛二战结束后,美军占领了冲绳及钓鱼岛海域,但从1945年8月至1953年12月,美国并未明确对钓鱼岛加以管辖。
1953年12月25日,美国民政府颁布第27号布告——“琉球列岛地理界线”。
其中称,根据1951年9月8日“对日和约”及1953年12月25日生效的美日关于奄美诸岛协定,有必要对迄今根据政府布告、告示及指令规定的琉球列岛美国民政府及琉球政府的地理境界重新界定。
故此,时任琉球列岛民政副长官、美国陆军少将戴维·奥克丹宣布了重新界定后的琉球列岛美国民政府及琉球政府管辖区域的经纬四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