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的典范
历史小说与真实历史:《红楼梦》的历史考据与创作
历史小说与真实历史:《红楼梦》的历史考据与创作一、历史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历史小说是指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背景的虚构故事。
它既融合了历史事实和真实人物,又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其特点包括对历史背景的准确描绘、对历史人物的生动再现以及以此为基础上的虚构情节的编排。
二、《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巨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且影响最大的小说之一。
该书以康熙朝时期贾府中复杂而富有戏剧性的家族故事为背景,通过对贾宝玉等主要人物命运和感情经历的描述,探讨了官僚社会、家族内斗以及爱恨情仇等主题。
三、《红楼梦》中所涉及到历史事件与人物考据• 1. 历史事件考据:–描述康熙朝时期社会政治背景、乾隆朝盛世的转折点等重大历史事件。
• 2. 历史人物考据:–贾宝玉:曹雪芹将其塑造成文思敏捷、情感丰富而颇具才情的人物,受到了乾隆君王采风的启发。
–林黛玉:可能是以曹雪芹自身的亡妻为原型,通过她展示了女子在封建家族中的无奈与悲剧。
–薛宝钗、王熙凤等其他角色:或借鉴了当时身边亲友的性格特点和命运故事。
四、《红楼梦》创作过程与曹雪芹写作动机•曹雪芹编写《红楼梦》的初衷是将其家族历史和社会问题融入其中,并表达对现实社会不满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他希望通过小说来展示个体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内在联系,反映出现实世界中众多贫富贵贱之际存在的力量转移以及家族内斗等问题。
五、《红楼梦》的与真实历史的关系•尽管《红楼梦》的情节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曹雪芹在小说中借鉴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并通过改编创作出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文学形象。
这使得《红楼梦》成为了艺术作品与历史现实之间相互交融的典范,在展示封建社会生活细节的同时也透露出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内涵。
六、结论•历史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和虚构,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以娱乐方式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命运的机会。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的历史小说,不仅创造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学形象,也将中国社会风貌与历时背景相结合,成为研究清代社会及其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文学史梗概1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有着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成就。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收集诗歌305篇,按照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并灵活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形成了中国诗歌创作的民族传统,奠定了后世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诗经》中的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那个时代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都得到了真实生动的反映。
战国后期,在南方产生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新体诗——楚辞。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运用这一形式创作了《九歌》和《九章》,他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并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春秋战国时代,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其中《论语》为语录体,《孟子》为对话体,《庄子》则擅长论辩,而且文学性最强。
与之相辉映的,是或记事、或记言的历史散文,其中《左传》为编年体,《国语》和《战国策》为国别体。
《战国策》的人物描写十分高明,言辞也铺张犀利,颇具文学价值。
秦朝二世而亡,几无文学可言,李斯《谏逐客书》是仅存的散文名篇。
西汉时期,适应大一统帝国的需要,辞赋应运而生,并给予魏晋抒情小赋和唐宋文赋以直接的影响。
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民歌。
乐府民歌着力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与《诗经》一脉相承;它长于叙事铺陈,语言富于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推动了诗歌艺术的发展。
在它的哺育下,汉代文人五言诗也走向成熟,到东汉后期出现了《古诗十九首》,被后人称为“五言之冠冕”。
汉代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既开创了纪传体的史书新体例,又堪称传记文学的精品,它所塑造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叙述事件和刻画人物的高超技巧,以及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都对后世散文创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获得更加自觉发展的时代,诗歌、散文、辞赋、小说、骈文等文学样式都有显著收获。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沉重的话题: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郑铁生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无论对于文艺创作还是文艺理论建设,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
然而理论界苍白无力,主流文化失语无声,使得这一话题纷争无序,议论杂沓。
本文从扫描明清以来、特别是上世纪历史剧的三次争论的理论要点入手,捋清延伸的轨迹,凸显这一理论话题长期论争在当代最有价值的成分:一、如何看待“历史真实”?二、怎样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切点?三、“艺术虚构”的形态与“艺术真实”。
这些理论问题的内涵虽然很大,但明确标示出来,有利于在理论建设上有所总结、有所推进、有所深化。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是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带有重大理论性质的话题。
早在明清时代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已滥觞,上世纪40年代初、60年代初、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围绕历史剧这个话题曾经有过三次大争论。
面对这长达五百多年的沉重的话题,当历史剧中正剧、戏说、“假说“、“胡说”铺天盖地而来、鱼目混珠之时,理论界苍白无力,主流文化失语无声,因此,今天不仅有必要对这沉重的话题进行重新审视,而且应当在理论上有所总结、有所推进、有所深化。
一、五百多年来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论争的再审视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应该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的生命统一体,这是衡量其优劣成败的准绳。
究竟历史真实是什么?艺术真实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古往今来所谈所论,不可谓不多,但是至今仍在探索,亟待我们认真梳理,扬长去短,深入开掘。
首要的是如何从理论上去建构,既是一种史论,“文非泛论,按实而书”(刘勰语),又是一种创作论,指导践行。
最早论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这一话题,是伴随《三国演义》的问世出现的虚实之争。
今文艺研究2009年第6期存《三国演义》最早刊本明嘉靖壬午本(1494)卷首附有蒋大器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历史通俗小说专论。
他的基本观点:关于历史小说的历史真实,是与正史相比。
艺术作品鉴赏
1.《思想者》青铜雕塑《思想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现实主义雕刻家罗丹的代表作。
它是从大型组雕《地狱之门》中独立出来的单件作品。
“思想者”是一个被痛苦和烦恼困扰、苦苦思索并注视着人类痛苦的形象,评论认为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的象征,也表现着罗丹自己的世界观。
雕像右手托着下颌,整个形体缩成一团,每块肌肉都处于紧张状态,有力地传达出肌肉的表情,外在形体与内在精神高度统一,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杰作。
2.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原系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15世纪初期的明永乐年间。
其总体布局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三大殿,是皇帝发布政令、举行庆典的场所;内廷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和后妃生活起居所在。
北京故宫所有重要建筑物均布置于南北向主轴线上,左右严格对称。
总体布局主次分明,整齐严肃,色彩端庄富丽,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皇家建筑艺术的特色。
3.《西厢记》《西厢记》是我国元代杂剧家王实甫的代表作。
王实甫为元剧四大家之一,生卒年不可考。
《西厢记》是一出爱情喜剧。
写书生张君瑞与相府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其母老夫人却以张没有功名而百般阻挠。
但二人在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品通过描写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强烈地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斗争,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礼教的进步思想倾向。
该剧结构巧妙,戏剧情节生动曲折;语言运用方面,作者把古典诗词与民间口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优美典雅而又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有“花间美人”之称。
4.《乱世佳人》《乱世佳人》是美国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代表性影片。
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改编。
影片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奴隶主庄园中的爱情故事。
女主人公郝思嘉与两位男性卫希礼、白瑞德的感情纠葛贯穿整部影片,而这种乱世中的爱情所体现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活力和希望的不懈追求,这是战争的力量所不能摧毁的。
《三国演义》教案新部编本3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三国演义》教案综述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
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笔墨。
当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并非妄说,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正史。
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史《三国志》。
例如小说叙述关羽温酒斩华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实上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
又如诸葛亮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小说的虚构而已。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
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作者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
“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
统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古代文学重点
茶陵派:这是一个以诗为主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是李东阳,因不满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要求在复古中反映现实。
在如何学古方面,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从文学本身立场去探讨文学的艺术审美特征,这在当时的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他们的文学作品保留着台阁体的痕迹,但体现了台阁体到前后七子的过渡。
前七子:1、前七子代表人物: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康海、边贡、徐祯卿、王廷相。
2、主张通过复古手段,而达到变革的目的。
贬斥明初以来“尚理而不尚辞”的文学理学化的现象。
提出文学应重视真情表现,即主情论调。
将民间创作与文人士子作品对比,以为“真诗乃在民间。
3、评价与不足:过于重视法度、格调,有“守古而尺尺寸寸之”的毛病。
后七子:1、后七子代表人物李攀龙、王世贞、宗臣、谢榛、吴国伦、徐中行、梁有誉。
2、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3、评价不足: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如王世贞对篇法、句法、字法都有一板一眼的规定。
唐宋派:出现于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
代表人物: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主张作文应学习唐宋古文的法度,因而被称为“唐宋派。
在创作主张上,唐宋派作家注重文以明道,但他们创作中较为成功的作品倒不是那些注重发明“圣贤之道”的文字,而是富有文学意味的篇章。
唐宋派文人中成就较高的首推归有光,他在提倡道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
沈汤之争:一方面是以沈璟为领头的吴江派曲作家群体的产生,另一方面是以汤显祖为楷模的至情派剧作家风格的融聚,这两大戏剧流派的形成与竞争是明代后期传奇繁荣的重大标志,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大盛事。
表现在三方面:1、沈璟的剧作的思想偏向于保守,尝到封建理论的气息比较浓厚,是其曲论主张的第一个出发点。
2、“本色论”,所谓“鄙意癖好本色”,强调语言的通俗自然,但是除了少数几部戏外,沈璟本人也没有真正做到本色化。
3、“声律论”,是沈璟曲论中影响最大的方面,也是他一以贯之的主张。
26988726_石鲁《转战陕北》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再现
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C ALLIGRAPHY石鲁《转战陕北》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再现经历。
石鲁原名冯亚珩,出生于四川成都与乐山之间的仁寿县,家境殷实。
从小热爱绘画的冯亚珩,曾入成都“东方美专”系统学习传统中国画,并对石涛的水墨画神往不已。
1939年,冯亚珩怀着满腔热情从四川奔赴延安。
由于对石涛和鲁迅的崇敬,他改名“石鲁”,以新的面貌在宝塔山下生活了近10年。
他在延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建了家庭,又亲身经历了转战陕北的过程。
他走过陕北的沟沟壑壑,见识过游击战的用兵精髓,领略过毛泽东的军事智慧。
石鲁曾经回忆:“转战陕北,我是参加过的。
当时,毛主席刚过去,我就去了,看到沙家店的人很高兴,说看到一个骑马的人过去了。
碰到秦川同志,他说主席刚过去。
”②石丹认为,在创作过程中,“石鲁一定是在内心回顾过当年毛主席、党中央与胡宗南几十万大军周旋于那苍莽的黄土高原之上、深沟大壑之间的情景,重温过当年行军途中的感受,联想起昨天、今天和明天”③。
可见,石鲁对陕北延安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对革命领袖、革命战士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这便是石鲁的“延安情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鲁调到西安工作。
他以豪迈的心情迎接新社会和新中国画的革新。
石鲁在生活中挖掘新的题材、在艺术中探寻新的笔墨语言,创作了《变工队》(1950)、《巡山放哨》(1950)、《幸福婚姻》(1952)、《王同志来了》(1953)、《高山放牧》(1957)等作品。
尤其是中国画《古长城外》(1954)的创作,让来自西北黄土高原的石鲁引起了全国美术界的关注。
在他的作品中,早期的延安情结进一步升华为一种更为广博深沉的爱国情怀,他歌颂领袖、歌颂革命战士、歌颂新生活。
他对国家、对人民、对人民领袖有着一种由衷的热爱和赞美。
石鲁正是怀着这种真诚朴实的爱国情怀创作了《转战陕北》,并带领“长安画派”一步步走向中国美术的大舞台。
浅谈艺术创作实践中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以美术为例
Shu Hua Shi Jie·书画视界浅谈艺术创作实践中“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以美术为例程静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摘要:在美术创作实践中,尤其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创作中,如何把握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只追求历史真实,忽视了艺术本质的趣味与自由,那么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便会变得僵硬和呆板;但若一味追求艺术真实而忽视历史事实,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必定是形而上的,是经不起推敲的。
关键词:艺术真实历史真实艺术创作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061-02在美术创作实践中,以历史事件为创作题材的作品不在少数,其历史也是源远流长。
这一类作品所反映的大都是发生过的或已经发生的事情,例如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的《韩熙载夜宴图》,又如唐朝的阎立本所创作的《步辇图》等。
然而,在具体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却并非完全都是真实的历史,其中或多或少都会掺杂艺术家自己的体会、感悟以及情思。
我们强调艺术之真,但这个真却并非对现实的照搬照抄,而是艺术家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有的放矢的结果。
一、“艺术真实”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了“艺术真实”这一概念,他将历史和诗进行比较,然后指出:“写诗比写历史更有哲学意味,也应被更严肃的对待;诗描述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事,但历史叙述的却是个别性的事。
”即诗人并不是像历史学家那样简单地、机械地复制和记录现实世界中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富有创造性地模仿和再现现实世界。
关于这一文艺理论概念,在我国,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最直接的来源,他指出:“文艺作品反映生活,但它所反映的生活却可以并且应当比普通的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所以也更带有普遍性。
”由此可以看出,他赞成“艺术真实”这一文艺理论观念,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如何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创造“艺术真实”,也就是将生活中的表象聚合起来,将表象中的冲突和矛盾典范化,继而创作出艺术作品。
明代文学常识
明代文学常识1、明代文学的总体特征1)市民文艺的形成:三言二拍的出现及商人、女性形象的出现2)在世俗化激发下,雅俗文化的互动3)王学左派兴起,张扬人性肯定人欲4)众多文学群体和论争2、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3、《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所谓历史演义,是指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地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在长期的、民间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了《三国志演义》这部历史演义的典范之作。
该书月成书于明初,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
4、毛本的《三国》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贽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了“三国志传本”,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并作了详细的点评。
毛本的《三国》,正统道德色彩浓厚(尊刘反曹),但在艺术上有较大的提高,其评点的文字也有许多精到的见解,故称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
近人常将它简称为《三国演义》。
5、四大小说点评家:毛宗岗点评《三国之演义》、金圣叹点评《水浒传》、张竹坡点评《金瓶梅》、脂砚斋点评《红楼梦》。
6、《三国志演义》的主旨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出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作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作为明君良臣的主要标志,就是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才能上尚勇智。
7、刘备形象分析蜀主刘备被塑造成仁君的典范,1)处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问题上,刘备“仁慈爱民”,“爱惜军士”2)用道德规范调整统治集团之间的关系“宽仁厚德”3)处理统治集团内部的人际关系“知人待士”“心存忠信”刘备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仁君,寄托着仁政爱民的思想,但是构成仁政理想的伦理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8、曹操形象分析1)狠毒残忍,奸诈多疑是曹操性格特征之一2)爱将惜才文韬武略的英雄9、诸葛亮形象分析具有惊人的智慧和绝世的才华,“明道救世,匡扶天下”的贤相良臣的典型。
《孝庄秘史》—一部灵魂不朽的佳作
《孝庄秘史》—一部灵魂不朽的佳作发表时间:2019-06-10T15:31:42.87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作者:魏子贺[导读] 《孝庄秘史》自首播到如今的十余年间,仍然是广大观众津津乐道的电视剧佳作,从剧作本身的意义上来讲,它曾在历史剧与古装剧的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引领了新生代剧作的走向;观其创作模式,它又有其经久不衰的魅力与价值,在时光的积淀中愈加历久弥新,值得珍视与学习。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 041004)摘要:《孝庄秘史》自首播到如今的十余年间,仍然是广大观众津津乐道的电视剧佳作,从剧作本身的意义上来讲,它曾在历史剧与古装剧的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引领了新生代剧作的走向;观其创作模式,它又有其经久不衰的魅力与价值,在时光的积淀中愈加历久弥新,值得珍视与学习。
关键词:孝庄秘史;历史真实;艺术虚构《孝庄秘史》—一部灵魂不朽的佳作近年来,随着电视产业的高度发展,电视剧作为一种虚拟的叙事表现手法,呈现出愈来愈蓬勃的生存态势。
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驱动下,电视剧的制作模式开始多元化,多样化,发生着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化。
而古装剧的制作与诞生一直都是热点也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谈资与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频频搬上银屏的宫廷穿越剧,曾一度风靡全国。
《孝庄秘史》2002年开拍,2003年年初与观众见面,《孝庄秘史》已经在时间中积淀了12载的光阴,这期间,各类历史剧,穿越剧层出不穷,渐渐地让一些曾是《孝庄秘史》粉丝的观众都将它定格在了21世纪初这样一个相对遥远的时代,而对于现在追捧宫廷穿越剧的妙龄少男少女们来讲,它真的是已经退出了他们的时代舞台,因此称其为旧作也不为过。
而略显偏颇则表现在,从《孝庄秘史》的影响及剧作本身的意义上来讲,它曾在历史剧与古装剧的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引领了新代剧作的走向,因此,它又有其经久不衰的魅力与价值,在时光的积淀中愈加历久弥新。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赏析综述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
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笔墨。
当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并非妄说,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正史。
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史《三国志》。
例如小说叙述关羽温酒斩华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实上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
又如诸葛亮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小说的虚构而已。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
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作者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
“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
统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这也就是《三国演义》的主旨。
(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二、主题对这部小说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用书基本上持“拥刘反曹”说。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_大综合版版分析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完整笔记先秦文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
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诗经》最常用的,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赋比兴《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
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影响《诗经》不但包含了深厚广博的内容,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并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面向现实,朴实、自然的风格特征。
《诗经》三百篇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表现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真率地表达感情。
《诗经》中的作品,紧贴现实生活,,感情真挚自然,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诗经》以至中国诗歌艺术手法的基本特征。
三、优美和谐的语言艺术《诗经》的语言,简洁朴素,精炼准确,绘声绘色。
《诗经》的句法、章法也很有特色。
《诗经》的句式以二节拍的四言句为主,形成一种自然的音乐美。
当然,除为主的四言句之外,也出现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乃至七言等句式。
多节拍的变奏,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
《诗经》的章法特点是回环复沓。
《诗经》中的诗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每一篇被分为若干章,就如今天的歌词的分段。
每章词句基本相同,仅换少数几个词,反复咏唱,这是民歌常用的形式,如《周南·芣苢》。
历史与美学的统一: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方法论探索以《觉醒年代》为例
历史与美学的统一: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方法论探索以《觉醒年代》为例一、概述历史与美学的统一,是艺术创作中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历史题材的创作中,如何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审美相结合,使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一直是创作者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文以近年来的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探讨其在创作方法论上的独特之处,以期对今后的历史题材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觉醒年代》以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为背景,通过生动的人物塑造和细腻的剧情展开,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社会变革。
该剧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深入挖掘了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还巧妙地将美学元素融入使观众在感受到历史的真实与残酷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艺术的魅力与感染力。
这种历史与美学的完美结合,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让观众在审美体验中获得了深刻的历史认知。
本文将从剧情构建、人物塑造、视听语言等多个方面,对《觉醒年代》的创作方法论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揭示其成功的秘诀所在。
同时,本文还将结合其他历史题材创作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实现历史与美学的有机统一,为今后的历史题材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 介绍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影视产业中的地位。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是记录与再现历史的重要媒介,更是传递文化价值观、塑造国家形象、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关键力量。
在中国影视产业中,历史题材作品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们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画卷,为观众提供了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反思历史的独特视角。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上。
通过影视作品的生动呈现,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这种传承不仅有助于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能为现代社会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启示。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新编》章节题库(第7章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圣才出品】
第7章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一、名词解释《李自成》答:《李自成》是五四以来的第一篇长篇历史小说,是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有机结合的典范,作者姚雪垠,共五卷,前三卷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分别于1963、1976、1981年出版,后两卷于1999年出版,小说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为中心,力图展示出一部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明末清初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小说采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以及农民起义军内部矛盾等多条矛盾线索即复线的形式,把笔墨伸向各个阶层、领域全面系统地反映“天崩地裂”的时代的历史巨变,艺术地探索和表现了一个政权的衰亡、农民起义力量的兴盛覆灭等历史规律。
小说整体视野开阔、色彩斑斓丰富、布局大气稳重、注重协调平衡。
《李自成》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篇幅最长的一部长篇巨著。
二、论述题比较《关汉卿》和《蔡文姬》的创作特色。
答:(1)田汉和郭沫若都曾是主张浪漫主义的创造社作家,也都是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
《关汉卿》和《蔡文姬》都具有浪漫主义特点,并且都又表现为理想主义。
《蔡文姬》歌颂了理想人物,描绘了理想社会:政治家清正廉洁,杰出人物真诚坦白,胸怀宽广,人人识大体,顾大局,有正义感,上进心,都想为民族和睦、建设美好生活尽心尽力。
田汉笔下的人物也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关汉卿高大完美是古代人民艺术家的光辉形象;朱帘秀重情义,有良知,不畏强权,勇于牺牲,堪称巾帼豪杰;赛帘秀疾恶如仇,虽惨遭迫害,但忠贞不屈。
其他如杨显之、王和卿、欠耍俏以及刘大娘一家,也都是通情达理、勇于救苦救难的热心肠。
《关汉卿》塑造了由民间艺术家和下层劳动人民组成的理想主义群像,歌颂了在残酷专制下勇于抗争、团结上进的英雄群体。
(2)田汉和郭沫若创造了理想世界,也陶醉在理想之中。
他们激情澎湃,诗情洋溢,其作品都具有浪漫主义诗情,并且都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将诗人剧,如《关汉卿》中的《双飞蝶》《沉醉东风》,《蔡文姬》中的《胡笳十八拍》《重睹芳华》,优美的诗篇镶嵌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重要时刻,增加了浓浓的诗情;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关汉卿》第八场朱帘秀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那大段台词,《蔡文姬》在长安郊外父亲墓旁的大段独白,都发自肺腑,如诗如诉;三是运用布景、音乐、道具营造诗一般的舞台气氛,如《关汉卿》中的卢沟桥送别,《蔡文姬》中长安郊外夜景,场面如画,语言如诗,人物沉浸其中,发自内心的声音如歌如吟,整个舞台都充满诗情画意。
高考语文 1.1《三国演义》备课参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三国演义》备课参考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
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笔墨。
当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并非妄说,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正史。
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史《三国志》。
例如小说叙述关羽温酒斩华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实上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
又如诸葛亮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小说的虚构而已。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
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作者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
“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
统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这也就是《三国演义》的主旨。
(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二、主题对这部小说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用书基本上持“拥刘反曹”说。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1.三言二拍:指明代五本传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总称。
三言指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
二拍指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作品,取自“宋元旧篇”,其余取自明人之拟话本或传记,个别作品为冯梦龙本人创作。
具有比较浓厚的市民色彩,它描写的社会生活相当复杂,题材也很广泛。
二拍的思想倾向大抵同于三言。
一是对商人和经商活动的肯定以至颂扬,二是对爱情婚恋的描写更加大胆。
2.桃花扇:清代戏剧作家孙尚任写的一部传奇剧本。
是一部借用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应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剧。
蕴含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它既是侯方域和李香君坚贞爱情和高尚情操的象征,它亦是马、阮之流迫害复社文人,追求声色之乐、败坏明代江山的铁证。
是孙尚任具有独创性的巧妙构思,是他艺术天才的集中体现。
3.长生殿:清洪昇“经十余年,三易稿而始成”的作品。
全剧五十处,前二十五出为上卷,主要敷演李、杨的爱情以及安史之乱,马嵬之乱;二十六出以后为下卷,主要表现安史之乱后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及最后的仙界“重圆”。
既具有戏剧文学的可读性,又具有演出实践的舞台性。
4.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5.西游记: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浪漫主义神魔小说。
共一百回,分为三个部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取经缘起、孙悟空等三人保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的经过。
用幻想的形式、象征的手法折射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深地时代烙印,版本众多,流传广泛。
6.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主要写明万历二十年间京师名妓杜十娘赎身从良,追求真爱,将自己终身托付给太学生李甲。
凝重历史与人文情愫的完美结合,评电影《辛亥革命》的艺术特色
凝重历史与人文情愫的完美结合,评电影《辛亥革命》的艺术特色万里河山,岁月跌宕,英雄辈出,面对错综纷繁的历史背景和纷纭跌宕的登场人物,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电影《辛亥革命》以主旋律艺术大片身份横空出世,将一段恢弘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表现得层次清晰,有力度、有深度,堪称近年来主旋律国产影片之典范。
更令世人称赞的是,这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为中国观众奉献了百年辛亥最具纪念意义的扛鼎之作,它独领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为社会大众所称道。
一、影片的艺术特色1、通过情感与思想性独特视角诠释历史主题影片不仅注重历史的再现,而且通过凝练的表现手法所提炼出的革命理想、英勇奉献、舍生取义等精神内涵,使得作品情感深沉,令人震撼。
片中无论是激烈真实的战争场面,还是英雄人物的人文情感,都独具叙事与抒情并重的综合魅力。
正如导演张黎所说:“这部片子我追求的是最大化的艺术感染力,创造出电影中的视觉景观和人文景观。
所谓视觉景观是史诗的大片风格以及逼真质感的艺术呈现,而所谓的人文景观则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外露,是人性的温暖与唤醒。
”《辛亥革命》的创作特色赫然,在这部电影里导演更加注重刻画人物心灵外化。
导演张黎曾说:“我努力追求把它做成一部‘战争史诗景观’片,让人们沉浸其中,了解辛亥革命,深切感受到革命背后的牺牲与人格力量。
一部好电影除了有好故事,还要有好的艺术构思和美学表现。
”他更注重战争与情感的融合,观众的情感在战争场面中积淀。
通过战争中的情感刻画,塑造了一群浩然正气、凝重伟岸的革命英雄形象。
人文主义情愫,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堪称近年来我国主旋律电影的优秀范例。
它摒弃了传统主旋律影片略显刻板、叙事造作、夸张英雄形象的创作习惯,让观众眼前一亮。
影片清晰地呈现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背景。
在海内外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时候,电影《辛亥革命》作为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为中国观众奉献了百年辛亥最具纪念意义的扛鼎之作,这无愧是一部大作力作而独领思想和艺术的风骚,为广大观众全面理解和认识辛亥革命提供了一部真正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教材。
《三国演义》:实现了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的飞跃
《三国演义》:实现了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的飞跃
张东年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本文涉及的三个历史事件——关羽不曾诛文丑,曹操不曾杀吕伯奢,诸葛亮未曾使用空城计——经过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艺术化加工,实现了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自觉提升与飞跃.《三国演义》的艺术光芒和在中国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地位,与这一飞跃密不可分.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张东年
【作者单位】甘肃嘉峪关市委党校 735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浅谈《三国演义》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J], 赵君秋
2.融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于一体的独特视角——论《三国演义》的英雄史观 [J], 黄宝生;黄大宏
3.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相结合的典范——略谈《三国演义》中的“拥刘贬曹” [J], 邢治平
4.论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兼论《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问题 [J], 朱平楚
5.《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J], 冒炘;叶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三国演义》对史实的艺术处理摘要:《三国演义》的史实问题,是一个效果历史的真实性问题。
《三国演义》的史实既包括历史事件的实在,也包括历史理解的实在,这既体现在小说叙事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小说评点过程中,还体现在出版商修改的过程中,当然更体现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即《三国演义》的真实性总是与其存在方式同在,它具有此在性、历史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三国演义》叙事中的史实,在本质上是小说作者现实生活的实在对历史事件理解过程中的筹划、反映和表现,即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视域融合。
所有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真实性都是作者或读者生活时代的精神真实,即文学作品的此在的真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演义》的史实问题是"古"与"今"时代性精神的真实之契合的结果,它既包括三国历史事件的真实,也包括对历史事件理解的时代性精神的真实,它是二者的统一体。
关键词:三国演义、史实、虚实、艺术处理谈《三国演义》历史的虚实,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近几十年来,出版了很多关于《三国演义》文本虚实的著作,其实很多笔锋直指《三国演义》叙事内容的史实与虚构问题,都力图从文献学的角度将这一问题梳理得趋于系统化,取得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
一般来说,所谓“实”,即史实;所谓“虚”,即虚构。
对《三国演义》虚实问题的探讨,首先是把眼光投向文本叙事材料的来源,及史实与虚构的辨析上。
对此纷纭杂沓的评说自古有之,而真正埋头典章的梳理,却了无几人。
对于《三国演义》史实虚实真假问题的讨论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知。
谈《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艺术处理,就必须研究《三国演义》所依据的史实。
因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照是虚实之争的重心,《三国演义》史实部分取自其他史书的要远远少于《三国志》,《三国演义》全称《三国通俗演义》,旧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意思是把陈寿的《三国志》这部历史著作加以通俗的演述,可见其创作意向和所依据的史实。
西晋初年陈寿著《三国志》,记载了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169年)起,到三国归晋(公元280年)止,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形象地表现了三国时期历史变化、推移、转换的客观进程。
1-9回写宦官外戚争权夺势,董卓进京,军阀混战;10-33回写曹操起家,逐鹿中原,扫荡群雄,统一北方;34-50回写赤壁之战,天下三分;51-85回写刘备一举夺得荆、襄二州,发展西川,奠定蜀汉;86-115回写七擒孟获,北伐中原;116-120回写司马篡位,三国归晋。
它基本上是按照《三国志》所依据的历史框架演义而成的,小说全部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线索,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大体上同历史相去不远,是那一特定的历史时代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活动的艺术反映。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总体上,即基本框架和整个进程忠实于历史。
《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这是没有疑问的。
但历史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故事框架,一个时空断限。
历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历史事件已被重新安排。
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历史、叙述历史,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去塑造历史、虚构历史,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爱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一起,将三国历史加以演义、虚构、渲染,或者改头换面。
由于小说艺术本身的局限,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只是选取了三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效果的方面枣军事斗争,而对同样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则没有涉及。
具体而论《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有人开了个七分真三分假的单子。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不好用派比例的办法来区别真假。
如果要派个比例,我认为从历史科学的角度严格要求,《三国演义》最多只有五分真。
与三国历史的真实相比,《三国演义》中的史事经过、典章制度、生活习俗、人物功过、人物性格、官制、礼仪、时间、地域等或是不准确,或是弄错,或是有意虚构,或是过分渲染,因而似真非真,真假并存。
尤其是书中所记典章制度、生活习俗等,大量是作者生活在其中的元明时代的,与三国的实际情形相差很远。
譬如坐姿,在《三国演义》中人物都垂脚高坐凳椅,而历史研究表明,三国时期人们普遍跪坐,即使是妇女梳妆,也都是跪坐进行,到了唐末五代以后,由于胡床的传入,坐姿和坐具才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三国演义》的历史依据除了陈寿的《三国志》,还有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习凿之《汉晋春秋》、范晔《后汉书》、司马光《资治通鉴》等等,这些客观上也为罗贯中创作提供了史实依据。
所以可以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正是一部博大文献,言必有据的历史小说,它的故事轮廓,主要人物活动,基本按史实来写。
正因如此,《三国演义》为后世军事历史小说提供典范,它将史实与个人虚拟和想象糅合到一起,使得整部小说更具魅力,使得历史由于人物的传奇化更鲜活生动起来。
《三国演义》也是对三国历史的进行艺术反映的小说。
首先,它有大量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人物,例如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等,其中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描写就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小说对历史进行艺术反映,比任何历史典籍都准确,都揭示历史的本质。
故《三国演义》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的典范。
一、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
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
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
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
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
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第二,它长于描述战争。
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
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第三,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
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
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
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
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
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最后,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
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
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
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
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
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
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
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
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
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
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
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
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第二,准确揭示历史本质。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
《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
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
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
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
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
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
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
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
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
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
《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
《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
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
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
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
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
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个话是来自《三国演义》里的卷首语,代表的是中国式的历史辩证哲学论断。
作为一个被世人广为认可的历史发展观点,它表达出来的是两个历史上所有中国人都承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