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六章数字基带传输常用规律和技巧共12页word资料
通信原理课件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功率谱
fs pG1(mf s ) (1 p)G2 (mf s ) 2 ( f mf s ) 离散线谱
m
u ( t ) 的功率谱
UT ( )
uT
(t
)
e
j
t
dt
UT ( f )
N
an g1 (t _nTs )_ g2 (t _nTs ) e j 2 f t dt
n N
N
6.1.1 基带信号波形(电气特征)
单极性非归零
10 010 11
Ts
单极性归零
τ
双极性非归零
E 1 0 0 1 0 1 1 0
_E
双极性归零
Ts Ts :码元宽度
特征:非归零和归零信号的码元宽度相同,但占空比τ不 同,导致信号频谱不同。
多值波形 0 0 0 1 0 1 1 0 0 0 1 1 1 1
Ps ( f )
fs pG1(mfs ) (1 p)G2 (mfs ) 2 ( f mfs )
m
fs p(1 p) | G1( f ) G2 ( f ) |2
单极性非归零信号功率谱 双极性非归零信号功率谱
特性: 基带信号频谱的延伸范围取决于单个脉冲波形 G( f ),不同码型仅改变加权系数;
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主要内容
➢ 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结构 ➢ 基带信号传输的常用码型 ➢ 码间串扰的基本概念 ➢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 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方法 ➢ 眼图分析
重点
➢ 基带信号的频谱特征 ➢ 常用码型的规则和选
择方法 ➢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的
应用 ➢ 最佳门限电平
6.0 概念 6.1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 6.2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6.3 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6.4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6.5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6 眼图 *6.7 部分响应系统 *6.8 时 域 均 衡
(通信原理课件)第6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 引言 • 数字基带信号的特性 •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 •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 •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常见问题与解决
方案 •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引言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定义
0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是指利用电缆 、光纤等传输介质直接传输数字 信号的系统。
02
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 电信号或光信号,并在接收端将 这些信号还原为原始的数字信号 。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应用场景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广泛应用于局域网 、城域网、广域网等通信网络中,实 现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设备之 间的数据传输。
此外,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还用于光纤 到户、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提 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总结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频谱效率的要求越 来越高,因此需要研究和发展更高频谱效率 的调制技术。
详细描述
目前已经有一些调制技术,如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
交幅度调制)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
传输信道的特性
传输信道会对信号产生衰减、噪声、干扰等影响。
解调器
解调器的作用
将经过传输信道后的信号还原成数字 信号。
解调器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解调方式,解调器可以分 为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
信道解码器
信道解码器的作用
对经过纠错编码的数据进行解码,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 误。
信道解码器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纠错方式,信道解码器可以分为线性分组码解码 、循环码解码、卷积码解码等。
通信原理第6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p[ g1( t nTS ) g2 ( t nTS )]
以概率( 1 P )
un (t ) an[g1(t nTs ) g2(t nTs )]
(1 p)
an
p
以 概 率P 以概率1- P
19
交变波——s(t)与 v(t)之差 u(t) s(t) v(t)
)
(1
P
)
g2
(t
)]e
j
2
m
fS
t
dt
fs PG1(mfs ) (1 P)G2(mfs )
G1(mfs )
g1(t
)e
j
2
mfst
dt
1 f S TS
G2(mfs )
g2
(t
)e
j 2
mfst dt
再根据 周期信号功率谱密度 与 傅氏系数 Cm 的关系 ,有:
P( f ) Cm 2 ( f mf 0 )
Pv ( f )
f S [PG1(mf S ) (1 P )G2 (mf S )] 2 ( f mf S )
m
稳态波的功率谱 Pv ( f )是 冲击强度 取决于 Cm 2 的离散线谱; 根据离散谱可以确定随机序列是否包含直流分量(m = 0)
n
n
• g(t)——任意脉冲波形, Ts——码元间隔, an ——符号电平(0,1或+1,-1) • sn(t)可以有N种不同的脉冲波形。
表示信息码元的单个脉冲的波形并非一定是矩形的,可以是
任意形状的。
s(t)g1(t)
通信原理 第6章_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功率谱密度为:
T P(f) S
Sa2
fT
(S
)
S
4
2
0.6 0.4 0.25 0.2
0
2.0
单极性不归零
1.5
P= 0.5
1.0
0.5
0.4 0.8 1.2 1.6 2.0 f/fb
0
双极性不归零 P= 0.5
0.4 0.8 1.2 1.6 2.0 f/fb
0.12
0.08 0.0625
0.04
单极性归零 0.0507 半占空P= 0.5
1
Sa2 (m
)
(
f
16
2
16 m
2
mfs )
TS Sa2 (fTS ) 1 ( f ) 1 Sa2 (m ) ( f
16
2 16
16 m奇数
2
mfs )
4、双极性归零码
∵ g1(t)= Gτ(t), g2(t)= - Gτ(t),τ=TS /2,
∴
,G2(f)=- G1(f)
且当信源等概 p=1/2时,单双极性归零码的
差分码或相对码(Differential encoding): 差分码又称为相对码,特征是:不用电平的绝对值 而用电平的相对变化传0、1符号。
原始代码 1 1 0 1 0 0 1
传号差分码
“1变0不变”,
TS
空号差分码
“0变1不变”
TS
多电平波形
0 0 0 1 0 1 10 0 0 1 1 11
Ts Ts
习题6-1
设二进制符号序列为110010001110,试以 矩形脉冲为例,分别画出相应的单极性波 形,双极性波形,单极性归零波形,双极 性归零波形,二进制差分波形及八电平波 形。
通信原理第06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3. BNZS码
N连0取代双极性码 B6ZS码, 取代节为0VB0VB
AMI码及HDB3码的功率谱
2013-7-13
24
6.1.4 多元码
数字信息由码元(符号)组成
码元形式:二元码和多元码
多元码的一个码元表示一个n位二进制码组M=2n 四元码的波形 (M=4, n=2)
线路码型为四元码2B1Q 在2B1Q中,2个二进制码元用1个四元码表示
2013-7-13
25
多元码的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信息速率一定时,多进制降低码元速率,减小 传输带宽,减小 1/log2 M 倍。 码元速率一定时,传输带宽一定 ,多进制提 高信息速率,提高到 log2 M倍。
Rb Rs log2 M
n N
g
N
n (t )
n N
u (t )
n
N
g1 t nTs Pg1 t nTs (1 P) g 2 t nTs (1 P) g1 t nTs g 2 t nTs , 以概率 P un (t ) g 2 t nTs Pg1 t nTs (1 P) g 2 t nTs 以概率 1 P P g1 t nTs g 2 t nTs ,
随机脉冲序列的组成分为两部分 稳态分量a(t) g (t ) a (t ) u (t ) 交变分量u(t)
先求出这两个分量的功率谱,再求出g(t)的 功率谱。
2013-7-13
31
二进制随机脉冲序列的波形图。
通信原理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
0
fB
3 fB
f
27
单极性
谱零点带宽:
B
1
( P 1/ 2)
蓝色——NRZ
红色——RZ
非归零: =TB
半占空: =TB / 2
双极性
( P 1/ 2)
0
fB
fB
f
归纳:
蓝色实线——NRZ
红色虚线——RZ
0
3 fB
3 fB
不归零波形,无定时分量
(e)差分波形(相对码波形)
1
0
1
1
0
0
1
1
0
1
1
0
0
1
+E
+E
——特点:用相邻码元电平的跳变/不变表示信息码元。
(b)
(a)
0
0
传号差分(1变,0不变)
TB
-E
空号差分(0变,1不变)
+E
+E
(c)
(d)
——优点:可以消除设备初始状态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0
0
-E
(e)
+E
1
0
1
1
0
0
1
0
(f)
2
B
2 f B2 PG1 (mf B ) (1 P )G2 (mf B ) ( f mf B ) , f 0
2
m 1
20
讨论:
1
fB
RB
TB
PS ( f ) Pu ( f ) Pv ( f )
f B P(1 P) G1 ( f ) G2 ( f )
通信原理6-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 原始的二元码一个码元,用一组2位的二元码来表示
1. 二元码:
数字双相码(曼彻斯特码)
– 用一个周期的方波表示1,用它的反相波形表示0, 并且都是双极性非归零脉冲。
– 等效于用2位码表示信息中的一位。规定:10表示0, 01表示1
数字双相码优点
1. 二元码:幅度取值为两种电平,对应二进制码的1和0。
单极性非归零码(NRZ (L)单极性)
用高电平和低电平(零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码1 和0,在整个码元期间电平保持不变。
1. 二元码:
双极性非归零码(NRZ (L)双极性)
用正电平和负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码1和0,在整个 码元期间电平保持不变。 双极性码没有直流分量
因此,简单二元码只适合机内和近距离传输
1. 二元码:
差分码(NRZ (M) NRZ (S) )
– 1和0分别用电平的跳变和不变来表示 – 1变0不变,称为传号差分码,记为NRZ (M) – 0变1不变,称为空号差分码,记为NRZ (S) – 在0和1之间具有相对的关系,又称相对码
简单二元码的改进
第六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第六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数字信息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表示为一个数字序列{an} : …, a-2 , a-1 , a0 , a1 , a2 , a3 , …, an ,…
an是数字所序占列的的频基带通本常单从元低,频称和为直流码开元始。
数字基带信号:是数字信息的电脉冲表示。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不使用调制和解调装置而
– 利用传号交替反转规则,可进行宏观检测。 – 当信息中出现连0码时,定时提取存在困难。
n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n码):
通信原理第六章资料
1
6.1 数字基带传输概述
数字基带信号——消息代码的电波形 来自数据终端的原始数据信号,如计算机输出的二进制序列,或 者是来自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的数字信号, 这些信号往往包 含丰富的低频分量,甚至直流分量,因而称之为数字基带信号
数字基带传输 在某些具有低通特性的有线信道中,特别是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 况下,可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
信道信号形成器 把原始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这种变换 主要是通过码型变换和波形变换来实现的, 其目的是与信道匹 配,
信道 允许基带信号通过的媒质,通常为有线信道, 如市话电缆、架 空明线等
2020/9/25
5
6.1 数字基带传输概述
接收滤波器 滤除带外噪声,对信道特性均衡,使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 样判决
2020/9/25
16
数字基带信号一般用二进制随机序列表示
在实际中g1(t)、g2(t) 可以是任意脉冲 图示为二进制随机脉冲序列波形(样本函数),其中选g1(t)是
方波,g 3Ts) g1(t+ 2Ts) g2(t+Ts)
g (t) g1 (t)
g2(t- 2Ts)
-E
(e)
差分波形
+3E 0 0
00
+E 0 1 -E -3E
01
10
11
11
01
多电平波形
(f) 8
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
数字基带信号的数学表示式 若二进制基带信号中各码元波形相同而取值不同,则可 用下式表示
st angt nTs
n
式中an是第n个信息符号,对应电平值(0、 1或-1、1)Ts 为码元间隔,g(t)为某种标准脉冲波形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 由信道信号形成器、信道、接收滤波器、抽样判决器以及同 步设备组成
通信原理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平或脉冲来表示相应的消息代码。
数字基带信号(以下简称为基带信号)的类型有很多,常
见的有矩形脉冲、三角波、高斯脉冲和升余弦脉冲等。最常
用的是矩形脉冲,因为矩形脉冲易于形成和变换,就可以矩 形脉冲为例分析最常见的基带信号波形。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2、绝对码波形 (1). 单极性不归零波形
单极性不归零波形如图 6.2-1(a)所示,这是一种最简 单、 最常用的基带信号形式。这种信号脉冲的零电平和正 电平分别对应着二进制代码 0 和 1 ,或者说,它在一个码元 时间内用脉冲的有或无来对应表示0或1码。
3、相对码波形——差分波形 这种波形不是用码元本身的电平表示消息代码, 而是用 相邻码元的电平的跳变和不变来表示消息代码,如图6.2-1(e) 所示。
图 6.2-1(e)
图中,以电平跳变表示 1 ,以电平不变表示 0 ,当然上述 规定也可以反过来。由于差分波形是以相邻脉冲电平的相对 变化来表示代码,因此称它为相对码波形,而相应地称前面 的单极性或双极性波形为绝对码波形。 用差分波形传送代码可以消除设备初始状态的影响,特 别是在相位调制系统中用于解决载波相位模糊问题。
性均衡,使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4、抽样判决器 它是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
规定时刻(由位定时脉冲控制)对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 行抽样判决,以恢复或再生基带信号。 用来抽样的位定时脉冲则依靠同步提取电路从接收信 号中提取,位定时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判决效果,这一点 将在同步原理一章中详细讨论。 图 6.1-2 给出了图 6.1-1 所示基带系统的各点波形示意 图。
图 6.2-1(f)
由于这种波形的一个脉冲可以代表多个二进制符号, 故 在高数据速率传输系统中,采用这种信号形式是适宜的。
通信原理 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来源: 来源: 计算机输出的二进制数据 模拟信号→ A/D →PCM码组 上述信号所占据的频谱是从直流或低频开始的,故称数 数 字基带信号。 字基带信号
2008.8 copyright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原理教研组 3
基本概念
2、数字信号的传输
1)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数字基带信号不加调制在某些 基带传输 具有低通特性的有线信道中传输,特别是传输距离 不太远的情况下; 2)频带传输 频带传输——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 频带传输 后再进入带通型信道中传输。
2008.8 copyright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原理教研组 19
传输码结构设计的要求
码型变换或成形是数字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码型变换或成形是数字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不 数字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同的码型将有不同的频谱结构,对信道有着不同的要求。 同的码型将有不同的频谱结构,对信道有着不同的要求。
1 2 3 4 5
引言 数字基带信号码波形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基带脉冲传输和码间干扰 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2008.8
copyright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原理教研组
18
6.3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3
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 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类 型的基带电波形都能在信道中传输。 型的基带电波形都能在信道中传输。 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有两个方面的要求: 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有两个方面的要求: ( 1 ) 对代码的要求 , 原始消息代码必须编 对代码的要求, 成适合于传输用的码型; 传输码型的选择) 成适合于传输用的码型;(传输码型的选择) 对所选码型的电波形要求, (2) 对所选码型的电波形要求,电波形应 适合于基带系统的传输。(基带脉冲的选择) 。(基带脉冲的选择 适合于基带系统的传输。(基带脉冲的选择)
通信原理
字频带(调制或载波)传输。
3
基带传输系统是指不使用调制和解调装置而直接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即在发端,首先将源符号进行信源
第n个码元为 un(t) =sn(t) −vn(t)。于是有:
u (t )
n
un
n
a n [ g 1 ( t n T s ) g 2 ( t n T s )]
an
1 P P
以概率P
以概率1-P
显然,u(t)是随机脉冲序列 ,图(c) 给出了u(t)的一个实现。
g 2 (t )e
j 2 fst
可见,交变波的的功率谱 Pu( f) 是连续谱,它与g1(t)
和g2(t)的频谱以及出现概率P有关。
29
3.s(t)=u(t)+v(t)的功率谱密度PS(f )
Ps
f
m
Pu
f Pv f
2 2
| C m | ( f m f s ) f s P (1 P ) | G 1 ( f ) G 2 ( f ) |
+A 表示。 0 -A
+A (a) 0 传号反转编码(CMI码)与数字双相码类似,也是一 -A
0”和“11”两位码组表示,而“0”则固定地用“01”
(b)
1
1
0 1
0
0
1 0
+A 0 -A
(c)
15
通信原理06数字基带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常见的码型
1.单极性不归零码(NRZ) 2. 双极性不归零码(BNRZ) 3. 单极性归零码(RZ) 4. 双极性归零码(BRZ) 5. 差分码 (相对码) 6. AMI码(传号交替反转码) 7. HDB3码(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8.
原信息码: 11010000001001000001
【例6-4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B3码的波形如图(a)所示。求 原信息序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a)
t
0 Tb 2T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d (t)为经过了码型变换的单位冲激序列,码元间隔为Tb ,有:
d (t) ak (t kTb )
y(t) ak h(t kTb ) nR (t)
k
k
6.3.2 码间干扰
y(t) ak h(t kTb ) nR (t) k
第m个码元的取样判决时刻为:(mTb t0 )
噪声在取 样瞬间的
值
H()
-h
h
码间干扰
Tb
Tb
Tb
Tb
1
0
1
1
t
码间
码间
码间
干扰
干扰
干扰
1.码间干扰
取样点
取样点
取样点
取样点
图5.4.2 码间干扰示意图
2.码间干扰产生的原因:信道的特性不理想
通信原理(第六版)第6章 教程
即可得到随机序列s(t)的功率谱密度,即
Ps ( f ) = Pu ( f ) + Pv ( f ) = f S P (1 − P ) G1 ( f ) − G2 ( f )
+
m = −∞
2
∑
∞
f S [ PG1 (mf S ) + (1 − P )G2 (mf S )] δ ( f − mf S )
设一个二进制的随机脉冲序列如下图所示:
9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图中 Ts - 码元宽度 g1(t)和g2(t) - 分别表示消息码“0”和“1”,为任意波形。 设序列中任一码元时间Ts内g1(t)和g2(t)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和 (1-P),且认为它们的出现是统计独立的,则该序列可表示为
s (t ) =
−∞
N
=
n=− N
∑a∫
n
∞
−∞
[ g1 (t − nTS ) − g 2 (t − nTS )]e − j 2π f t dt
=
其中
G1 ( f ) =
n=− N
a n e − j 2 π f nTs [G1 ( f ) − G 2 ( f )] ∑
∞
N
∫
−∞ ∞
g1 (t ) e − j 2πft dt
N
的统计平均值仅在m = n时存在,故有
E[ U T ( f ) ] =
2 n =− N
∑
N
E[a ] G1 ( f ) − G2 ( f ) = (2 N + 1) P (1 − P ) G1 ( f ) − G2 ( f )
2 n 2
2
18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一部分AMI码与HDB3码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的主要要求:对代码的要求:原始消息代码必须编成适合于传输用的码型;对所选码型的电波形要求:电波形应适合于基带系统的传输。
1. AMI码(传号交替反转码)编码规则:传号(“1”)极性交替,空号(“0”)不变。
例:信码{an}: 1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1 AMI: +1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1特点:(1)无直流分量和仅有小的低频分量;(2)二电平→三电平--1B/1T码(一个二进制符号变换成一个三进制符号所构成的码);(3)易于检错;(4)编、译码简单;(5)当出现长的连0串时,不利于定时信息的提取。
2. HDB3码编码规则:(1)当连“0”个数不超过3时,仍按AMI码的规则编,即传号极性交替;(2)当连“0”个数超过3时,4个连“0”为一组,当该组四连“0”与其前一组四连“0”之间有奇数个传号码,用000V取代该组四连“0”。
V极性与其前非零码极性一致,V本身满足极性交替;(3)当该组四连“0”与其前一组四连“0”之间有偶数个(包括0个)传号码,用B00V取代该组四连“0”。
B极性与其前一非零码极性相反,V极性与B极性一致,V本身满足极性交替;例如:1 1 0 0 0 0 1 1 1 0 0 0 0 0 1HDB3 +V -1 +1 -B 0 0 -V +1 -1 +1 0 0 0 +v 0 +1 译码:凡遇到-1 0 0 0 -1+1 0 0 0 +1+1 0 0 +1-1 0 0 -1译成:*0 0 0 0例:HDB3:0 +1 0 0 0 +1 -1+1 -1 0 0 -1 0 +1 0 -1代码: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1特点:1)无直流分量、低频分量小;2)连0串不会超过3个,对定时信号的恢复十分有利;3)编码复杂,译码简单。
第二部分无码间串扰传输1 无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基带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发送滤波器至接收滤波器总的传输特性为: 输入信号: ()()s n nd t t a nT δ∞=-∞=-∑识别点波形: ()()*()()()()R nsRn r t d t h t n t a h t nT nt ∞=-∞=+=-+∑为了判定第k 个码元k a 的值,应在0s t t kT =+瞬间对r (t )抽样。
故得到当数字基带信号传码率1B s R =,无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假设00t =)举例:2.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及其准确把握前提:信道中所传数字基带信号的传码率为B R ,在此前提条件下,奈奎斯特第一准则表述为()(2)(2),2()()(2),22eq B iB B NB ieq B iBBN B iH H i R H i R R R f H f H f iR R R H f i f f R ωωπωπωπωωπ⎫=+⎪⎪=+⨯⨯=≤=⎪⎪⎪=⎬⎪=+⎪⎪⎪=+⨯⨯=≤=⎪⎭∑∑∑∑常数(传码率为时的等效奈奎斯特带宽)或常数(传码率为时的等效奈奎斯特带宽)其中N f 为无码间串扰传输传码率为B R 的基带信号时所需的最小信道带宽即奈奎斯特带宽。
注意:若不从基带信号传码率求其所需信道的最小带宽即奈奎斯特带宽时,N f 即指理想信道本身带宽或非理想信道的等效带宽。
3、解题技巧⑴判断无码间串扰条件,假定待传数字基带信号传码率为B R i 利用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移位判断或利用下述方法:已知理想低通传输特性时,设其带宽为N f ,则可求出其满足无码间串扰时所能传输的最大传码率max 2B N R f =,结论如下:ii 当信道传输特性为非理想时,首先找到其斜边的中点,该中点横坐标对 应该信道的等效带宽eq N B f =,即把该非理想的传输特性等效成为一个带宽为N f 的理想传输特性,这时,判断其有无码间串扰同i 。
注意:①若题中给出的是角弧度ω,则有2N N f ωπ=。
②正问题反着问。
⑵如何选择合适的传输特性()1.22.4.ηηη⎧⎪⎪=⎪⎪⎧⎪⎪⎨⎪⎪⎨⎪⎪⎪⎪⎪⎩⎪⎩23根据无码间串扰条件1判断能否满足码间串扰,在满足的条件下,转。
题中所给基带信号传输速率比较频带利用率,选高的。
信道实际带宽矩形:1衰减三角形/梯形:3.在相同的条件下,选信道冲激响应拖尾衰减快的1衰减升余弦:1衰减比较易实现程度:由3选尾巴衰减快的,越快越容易实现。
例1:为了传送码元速率310B R Baud =的数字基带信号,试问系统采用如图所示的那一种传输特性较好?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由题知310B R Baud =,故可按解题技巧(2)分步求解。
解:已知310BR =Baud从无码间串扰角度考虑:(1) 传输函数(a )实际带宽3321010B Hz ππ=⨯=,等效带宽3102500eq N B f Hzππ===,最大传码率3max 210B N R f ==(波特), max 1B B R R =,可满足无码干。
3310101B R B η===Baud/Hz(2) 传输函数(b ) 实际带宽33410210B Hz ππ=⨯=⨯,等效带宽33210210eq N B f Hz ππ==⨯=,最大传码率3max 2210B N R f ==⨯(波特), max 12B B R R =,可满足无码干。
33102100.5B R B η==⨯=Baud/Hz(3) 传输函数(c ) 实际带宽33210210N B f Hz ππ==⨯=,最大传码率3max 2210B N R f ==⨯(波特), max 12B B R R =,可满足无码干。
3310101B R B η===Baud/Hz故(a )、(b )、(c)都满足无码间干扰条件。
从频带利用率方面比较:(a ),(c)大于(b ),所以选择(a ),(c)。
从()ht 收敛速度方面比较:(c )为理想低通,响应()h t 是()Sa x 型,尾部以1t 衰减,较慢。
(a)为三角特性,响应()h t 是()2Sa x 型,尾部以21t衰减,较快。
从易实现角度方面考虑:(c )难以实现。
(a)较易实现。
所以选传输函数(a)较好。
例2:设基带传输系统的发送滤波器、信道及接收滤波器的总特性为()Hω,若要求以2s 波特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试分析图示各种()H ω是否能消除码间干扰?分析:由题知2B sR T =,故可按解题技巧(1)求解,有两种方法。
解 (1)传输函数(a )(2) 传输函数(b ) (3) 传输函数(c )max max12,2,1,BN B N s S B R f R f T T R ====等效带宽无码间干扰(4) 传输函数(d )所以只有传输函数(c )可满足无码间干扰。
例3:设某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H(w)如下图所示,其中a 为常数且0<a<1。
求(1) 在无码间干扰条件下,该系统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多少?此时的频带利用率为多少?(2) 与理想低通比较,由于码元定时误差的影响引起的码间串扰是增大还是减小?分析:题中没告诉传码率。
但给出了奇对称点,故可按奇对称点的特点求解。
解:(1)图示系统的的奇对称点横坐标为w 0,故此系统等效的理想低通带宽为02eq N B f ωπ==,则无码间干扰的最大码元速率为00max222B eq R B ωωππ==⨯= Baud 。
此时系统的实际带宽为()()0112N B f ωααπ=+=+,所以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为:(2)由于定时误差引起的码间串扰和系统()h t 的收尾快慢有关,收尾越快,则由于定时误差引起的码间串扰就越小。
理想低通冲激响应()h t 尾部以1t 衰减,较慢。
图中所示系统响应()ht 尾部以21t衰减,较快。
因此与理想低通相比较,所给系统由于码元定时误差引起的码间串扰要小些。
例4:已知基带传输系统总特性为:(1) 传输速率为014τ时,在抽样点有无码间串扰?为什么?(2) 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为多大? (3) 与带宽为14τ的理想低通特性比较,由于码元定时误差所引起的码间串扰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解:分析:该题属于无码间干扰的判断,关键是要找到所给基带传输特性所能满足无码间干扰的最大传码率。
故信道的实际带宽为00122B ππττ==,其滚降系数1α=,其等效带宽为002124eq N B f πτπτ===,所以其能满足无码间干扰的最大传码率为max122B N R f τ==。
(1)0max 0141122BB R R ττ==,满足无码间串扰的条件,故在抽样点无码间串扰。
(2)()00141baud /122B R Hz B τητ=== (3)与带宽为014τ的理想低通特性比较,码元定时误差所引起的码间串扰减小,因为系统响应()h t 尾部以31t衰减,比理想低通特性系统响应拖尾衰减快。
4、眼图5、部分响应系统 定义:人为地在码元的抽样时刻引入码间串扰,并在接收端判决前加以消除,从而可以达到改善频谱特性、使频带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最大值2baud/Hz 、并加速传输波形尾巴的衰减和降低对定时精度要求的目的。
通常把这种波形叫部分响应波形。
若用g (t )作为传送波形,且传送码元间隔为Ts ,则在抽样时刻:发送码元与其前后码元相互干扰,而与其它码元不发生干扰。
设输入的二进制码元序列为{k a },k a 在抽样点上的取值为+1和-1,则当发送码元k a 时,接收波形g (t )在抽样时刻的取值为:为避免由于1k a -错误引起的无码传播,作“预编码-相关编码-模2判决” 处理:预编码: 1k k k b a b -=⊕相关编码:1k k k c b b -=+模2判决:[][]11mod2mod2k k k k k k c b b b b a --=+=⊕=原理框图如(a )所示,实际组成框图如(b )所示。
一般形式的部分响应系统m R (m =1,2…,N)为N 个冲激响应波形的加权系数,其取值可为正、负整数(包括取0值)。
例题5:设部分响应系统输入信号为四进制(0,1,2,3),相关编码采用第IV 类部分相应。
当输入序列{}k a 为21303001032021,(1)试求相对应的预编码序列{}k b 、相关编码序列{}k c 和接收端恢复序列{}'ka(2)求相关电平数;若输入信号改为二进制,相关电平数又为何值? (3)试画出包括与编码在内的第IV 类部分相应系统的方框图。
解: 分析由:[]12()()(1)a a s N a s s s s g t R S t R S t T R S t N T T T T πππ⎧⎛⎫⎡⎤⎫⎪=+-++--⎨⎬ ⎪⎢⎥⎪⎝⎭⎣⎦⎭⎩L第IV 类部分相应加权系数分别为1231,0,1R R R ===-,其余系数0i R =,因此利用:()[]121(1)121(1)'mod ...(mod )...k k k N k N k k k N k N k k L a R b R b R b L C R b R b R b a C ------⎧=+++⎪⎪=+++⎨⎪=⎪⎩算加得:[][][]222'mod 4mod 4mod 4k k k k k k k k k k k a b b b a b C b b a C ---⎧=-⇒=+⎪=-⎨⎪=⎩(1)(2)第I ,IV 类部分响应信号的相关电平数为21L -,四进制时4L =,相关电平数为7;二进制时2L=,相关电平数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