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细胞培养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二章 课时7 植物细胞工程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高二选修3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第二章 课时7 植物细胞工程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高二选修3生物试题

第7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目标导航 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及其特点。

2.理解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过程及其意义。

3.理解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过程。

4.举例说出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一、植物组织培养1.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生物体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每一个细胞都具有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每个细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潜能。

(2)证据:植物的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培养成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1)概念:是指依据______________原理,在________条件下,分离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植体),并在培养基上培养,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其长成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培养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培养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或原生质体――→脱分化____________――→再分化______或________―→试管苗①愈伤组织:是一团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并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______细胞。

②脱分化:指____________的植物细胞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③再分化:____________重新被诱导分化形成______等器官的过程。

(4)人工种子①概念: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中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包埋在含有营养和保护物质的包被中,在适宜条件下能够____________的颗粒体。

②结构:________外包裹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植物细胞培养1.概念:将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____________或其他易分散的组织置于__________中,进行__________,得到分散游离的悬浮细胞,通过____________使细胞增殖,从而获得大量的____________的一种技术。

植物细胞工程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教案第一章:植物细胞工程概述1.1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解释植物细胞工程的定义强调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历史与发展介绍植物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里程碑和研究进展1.3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列举植物细胞工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环境保护和医药等领域的潜力第二章:植物细胞培养技术2.1 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细胞培养的关键因素和条件2.2 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细胞培养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细胞培养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2.3 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细胞培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细胞培养在植物繁殖、基因工程和药物筛选等领域的潜力第三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因素和条件3.2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3.3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组织培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植物修复等领域的潜力第四章:植物再生技术4.1 植物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再生技术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再生技术的关键因素和条件4.2 植物再生技术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再生技术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再生技术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4.3 植物再生技术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再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再生技术在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植物修复等领域的潜力第五章: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案例分析5.1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在提高作物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5.2 植物细胞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植物细胞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在植物修复和生物降解等方面的作用5.3 植物细胞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植物细胞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强调植物细胞工程在药物生产、细胞治疗等方面的作用第六章:植物细胞融合技术6.1 植物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细胞融合的关键因素和条件6.2 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细胞融合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细胞融合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6.3 植物细胞融合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细胞融合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细胞融合在植物育种、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潜力第七章: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7.1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关键因素和条件7.2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7.3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体细胞杂交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体细胞杂交在植物育种、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潜力第八章:植物基因工程8.1 植物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解释植物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机制强调植物基因工程的关键因素和条件8.2 植物基因工程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植物基因工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强调植物基因工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8.3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实例列举植物基因工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植物基因工程在提高作物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第九章: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未来展望9.1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强调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农业、环境保护和医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9.2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分析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探讨解决方案和克服这些挑战的方法第十章:实验练习10.1 植物细胞培养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细胞培养实验提供实验步骤、材料和注意事项10.2 植物细胞融合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细胞融合实验提供实验步骤、材料和注意事项10.3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提供实验步骤、材料和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需要重点关注植物细胞工程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它与传统植物繁殖技术的区别。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精品文档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精品文档



二、植株再生的方式: 1、器官发生(organogenesis): ①一部分由外植体中已存在的器官原基发育而来。 ②多数则是由外植体经过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在不断的 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分生细胞团,这些分生细胞团在进 行分化后,重新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原基形成的。 特点:单极性结构、新发生的器官原基中的原形成层结构与 母体(愈伤组织或外植体)的维管组织相连接。
1934年, White用离体的番茄根建立了第一个活跃生长的无 性系,使根的离体培养实验首次获得了真正的成 功。提出B族维生素的重要性。 1944年,Skoog报道DNA的降解产物腺嘌呤, 可以促 进愈伤组织的生长,解除生长素对芽形成的抑 制作用,诱导芽的形成。 1958年, Steward和Reinert由培养的胡萝卜细胞诱导形成 了 胚状体。 1965年, 由Vasil和Hildebrandt用单个分离的细胞培养 获得整个植株,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真正得到 了科学的证实。

4、愈伤组织形成过程:
(1)
诱导期(启动期):细胞准备分裂的时期。 外植体细胞在适宜的诱导培养条件下,细胞中RNA含 量迅速增加,核糖体数量增加、淀粉消失、线粒体嵴膜 数量增多,细胞内合成代谢迅速加强。但此时外植体的 体积大小改变不大。
Hale Waihona Puke (2) 分裂期:细胞迅速分裂时期
外植体外层细胞开始迅速分裂,中央细胞常不分裂,由于 分裂不均匀,形成了中间静止的芯。 细胞分裂快,结构松散、颜色浅、透明。
通过器官发生形成再生植物通常有三种方式:

先生根,再长芽。

先产生芽,再生根。
愈伤组织不同部位形成根、芽,通过维管组织将根、 芽连结在一起。

2、体细胞胚胎发生(somatic embryogenesis): 特点:双极性结构,由单个体细胞形成胚状体,最后发育 生长为一个植株。

第二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 教学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二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 教学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

作用效果 促进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知识点二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概念 将_不__同__来__源___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_杂__种__细__胞___,并把杂种细 胞培育成__新__植__物__体__的技术。
2.过程
细胞壁
脱分化 愈伤组织
3.意义
有性生殖只能在同种生物间进行
在打破生殖隔离,实现_远__缘__杂__交___育种,培育植物__新__品__种____等方面展示出
知识点一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细胞工程:应用_细__胞__生__物__学_、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原理 和方法,通过__细__胞__器____ 、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操作,有目的地获得特定 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或其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的生物工程。 2.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___产__生__完__整__生__物_体_____或 _分__化__成__其__他__各__种__细__胞__的潜能,即细胞具有全能性。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 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表现出全能性,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 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__选__择__性__地__表__达__。
结论语句辨一辨 1.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是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 体的融合。( √ )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杂种细胞。( × ) 3.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产生新的细胞壁。( √ ) 4.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 移栽: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待其长壮后再移栽入 土。
旁栏边角想一想 菊花的组织培养中,为什么要强调所用培养基、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 无菌操作? 提示 避免杂菌与培养物竞争营养,且有些杂菌会危害培养物的生长。

植物细胞工程课件 第二章 细胞全能性及其生长调控

植物细胞工程课件 第二章 细胞全能性及其生长调控
合子胚的子叶是相当规范的,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体细胞胚的子叶常不规范。
与相同植物比较体细胞胚的体积明显小于合子胚,在 一些贮藏物质的含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体细胞 胚不能有明显的脱水干燥过程。 合子胚在胚胎发育完全进入子叶期胚以后,经过一系 列的物质积累和脱水就进入休眠,而体细胞胚则直接形 成植株,在不同的培养条件和植株种类中,形成植株的 胚胎时期有所不同,一般在心形期以后的各个阶段均可 直接发育成小植株。
而一定的昼夜光照周期则有利于极性建立和形态 发生。
培养条件下,光照的作用更大程度上是调节细胞
的分化状态,而不是合成光合产物。
光照对器官发生的调节可能与调节培养物的内源
激素平衡有关,光照还可能影响生长素的信号转导 系统,调整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从而引起器官分化。
光质对器官分化的影响可能与光受体精确调节系
一个植物细胞向分生状态回复过程所能进行的程度, 取决于它在自然部位上所处位置和生理状态。
植物细胞全能性表现根据细胞类型不同从强到弱: 营养生长中心 > 形成层 > 薄壁细胞 > 厚壁细胞
(木质化细胞) > 特化细胞(筛管、导管细胞);
根据细胞所处的组织不同从强到弱为: 顶端分生组织 > 居间分生组织 > 侧生分生组织
愈伤组织的形成
愈伤组织(callus):由外植体生长得到的 一团无序的薄壁细胞。
2.1.3 细胞再分化
所谓细胞分化(Differentiation),是指导致细
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改变或潜在发育方式改 变的过程。
一个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上可以有不同的形态 和机能,这是在时间上的分化; 同一种细胞后代,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可以有 相异的形态和机能,这是在空间上的分化。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条件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条件

肌醇
100mg/L
KI
0.83 mg/L
H3BO3
6.2 mg/L
MnSO4.4H2O 22.3 mg/L
ZnSO4.7H20 8.6 mg/L
Na2MoO4.2H2O 0.25 mg/L
CuSO4.5H2O 0.025 mg/L
CoCl2.6H2O 0.025 mg/L
Na2.EDTA
37.3 g/L
FeSO4.7H2O 27.8 mg/L
• 铁盐的配法:
Fe2+在培养基中不稳定,故要用螯合剂 Na2-EDTA来配制配制方法如下:
在装有4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2粒苛 性钠,溶解后加入3.73g Na2 –EDTA, 加 热使其全部溶解,然后边搅拌,边慢慢 加入2.78g FeSO4·7H2O直至全部溶解,冷 却后定容至1000 ml(浓度10 ml/L),倒入 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冰箱中冷藏,保存 备用
1L培养基中用量 称取量(g) 定容体积 (mg)
1900
19
分别溶解
1650
16.5
后混合定 容至1000
370
3.70 ml。
170
1.70
440
4.40
• 注意:为避免发生沉淀,应注意各种化合物的组合以 及加入的先后顺序。
• 母液的浓度可用a ml/L表示,其意义为:配制1升培养 基吸取该母液a毫升。
✓水解酪蛋白:浓度100-200mg/L,应用在微茎尖培 养
Auxins——生长素
溶于95%乙醇或 1mol/LNaOH
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
培养基对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的影响
No NAA
NAA reduced to 0.1 mg. l-1

植物组织原理

植物组织原理

3、愈伤组织的保持 – 转接
在多数情况下,随着继代培养代数增加和培养时 在多数情况下, 间的延长,Callus长势下降、褐变、分化和形态发生 长势下降、 间的延长,Callus长势下降 褐变、 能力下降、降低甚至死亡。所以在此之前,应及时转 能力下降、降低甚至死亡。所以在此之前, 接至新鲜培养基上。 接至新鲜培养基上。 主要原因:遗传因素,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 主要原因:遗传因素,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 生理因素,细胞或组织内激素平衡的改变,细胞对外 生理因素,细胞或组织内激素平衡的改变, 源生长物质的敏感性改变。后者可以通过调控培养条 源生长物质的敏感性改变。 件而恢复。 件而恢复。
第一节 植物细胞全能性和细胞分化 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理论: 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理论: 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 (Haberlandt, 1902)。 1902)。
细胞全能性概述
细胞脱分化
细胞再分化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Totipotency)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Totipotency)
定义:1902年由 年由Haberlandt提出,即植物体细胞 提出, 定义: 年由 提出 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不断分裂和繁殖、 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不断分裂和繁殖、发育成完整 植株的能力。 植株的能力。 20世纪 年代,每一个植物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世纪80年代 世纪 年代, 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可表达出该细胞的所有遗传 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细胞, 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细胞,形成不 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2、脱分化的机理
脱分化诱导期间会导致细胞膜透性改变, 脱分化诱导期间会导致细胞膜透性改变, 细胞核增大,内质网范围扩大,多核糖体形成, 细胞核增大,内质网范围扩大,多核糖体形成, 过氧化物酶增加, 过氧化物酶增加,蛋白质和酚类物质合成活跃 等。但目前对于脱分化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但目前对于脱分化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

高二生物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学案 编号:14 不为后悔说如果 不为失望说放弃 不为痛心而流泪第二章 植物细胞工程编制:李绒 审 核:李绒 审 批________. 班 组 姓名 组评 师评________【使用说明】独立完成复习回顾和跟踪训练内容,给自己积累的知识一个展示的机会。

【复习回顾】一、细胞工程的概念细胞工程是指以______为基本单位,在体外______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利用______、______等技术,使细胞某些______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______、创造______和加速______生物个体,以及获得某些有用的______的技术。

二、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全能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现全能性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植物组织培养1.理论基础(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脱分化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分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途: (3)地位:是培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工程 第二节 植物细胞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工程 第二节 植物细胞

化钝市安居阳光实验学校第二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随堂检测]知识点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1.甘薯种植多年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

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办法是(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B.进行远缘体细胞杂交C.利用芽尖进行组织培养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解析:选C。

利用芽尖通过组织培养能够快速得到大量的甘薯无病毒苗,提高繁殖率。

2.红江橙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无病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

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 A.有丝分裂B.分化C.减数分裂D.全能性解析:选C。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无病毒种苗的技术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整个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涉及减数分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制造人工种子的原理是在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的最外面用一层有机膜包裹,并在薄膜以内放入一些营养物质,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胚状体”最外面的一层有机膜和里面营养物质分别具有种皮和胚乳的功能B.“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脱分化和再分化C.从保证人工种子正常的生命力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上来看,其外部薄膜应具有全透性和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点D.在人工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状体”细胞吸收营养液中的物质用于生长等解析:选C。

从保证人工种子正常的生命力上来看,其外部薄膜应具有半透性,可以透气和透水,但是不能让薄膜以内的营养物质出来。

知识点二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4.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脱毒苗、人工种子的制备都运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采用茎尖、根尖等组织经培养得到的脱毒植物可提高产量和品质C.运用组织培养得到人参、紫草等植株个体,然后从它们的细胞中提取细胞产物D.组织培养过程中经人工诱变等可得到有用突变体,如抗除草剂的白三叶草等已用于生产解析:选C。

第二章 细胞工程-【必背知识】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二章  细胞工程-【必背知识】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新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知识梳理第二章 细胞工程 第一节 植物细胞工程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和发育生物学 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操作,有目的地获得 特定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或其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生物工程。

1.原理和方法:细胞 生物学和分子 生物学。

2.操作水平:细胞 水平或细胞器 水平。

3.目的: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或获得细胞产品 。

一、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 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经_分裂_和_分化_后,仍然具有_产生完整生物体_或__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__的_潜能_,即细胞具有_全能性_。

2.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物质基础)生物体的细胞中都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_,都有_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_。

1. 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不表现全能性的原因(不离体的细胞无法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 在特定的时间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选择性地表达 2. 全能性大小比较(1)受精卵、体细胞、生殖细胞 __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____(2)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分化程度低的细胞__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细胞_____ (3)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分裂能力弱的细胞 __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分裂能力弱的细胞____ (4)植物细胞、动物细胞__植物细胞>动物细胞__________ (5)幼嫩的细胞、衰老的细胞__幼嫩的细胞>衰老的细胞____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 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_离体_的植物_器官__、_组织_或_细胞_(称为_外植体_)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_培养基_上,给予_适宜的培养条件_,诱导其形成__完整植株_的技术。

2. 原理:__植物细胞的全能性__3. 生殖方式:_无性生殖__4. 分裂方式:__有丝分裂__5. 过程:外植体――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或丛芽――→发育植株脱分化:在一定的_激素_和_营养_等条件的_诱导_下,_已经分化_的细胞_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__,转变成_未分化的细胞__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成、仪器设备及无菌操作技术第三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原理第四章器官培养技术第五章植物胚胎培养第六章花粉及花药培养第七章细胞及原生质体培养第八章组培培养技术在中药学上的应用第一章绪论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1. 概念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广义上是指无菌条件下,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甚至包括完整植株进行培养的技术。

2.主要特征(1)在培养容器中进行;(2)无菌培养环境,排除了微生物如真菌、细菌以及害虫等的侵入;(3)各种环境因子如营养因子、激素因子以及光照、温度等物理因子处于人工控制之下,并可达到最适条件。

(4)通常打破了正常的植物发育过程和格局;(5)随着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发展,对植物显微结构进行操作成为可能。

二、植物组织培养类型:根据不同分类的依据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1、根据培养材料不同分为:(1)完整植株培养(Plant Culture):对幼苗和较大植株等的培养。

(2)胚胎培养(Embryo Culture):包括成熟胚、幼胚、子房、胚珠等的培养。

(3)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包括离体根、茎、叶、果实、种子、花器官的培养。

(4)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如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培养。

(5)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指对单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进行培养。

(6)原生质体培养(Protoplast Culture):指对去掉细胞壁后所获得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

2、根据再生途径分为:(1)器官发生途径(Organogenesis):直接器官发生途径:植物器官可以直接由外植体上诱导。

如茎尖培养。

间接器官发生途径:成熟细胞经过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及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过程而形成新的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第二章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细胞胚胎发生的基因表达机理(略)
二、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一)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方式 由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途径有两种: 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 直接途径:从外植体某些部位的胚性细胞直接 诱导分化出体细胞胚胎。这种“胚性细胞”是在胚 胎发生之前就已决定了的。 间接途径:外植体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在从愈伤组织的某些细胞,即重新决定为胚性细胞 的细胞分化出体细胞胚胎,多数体细胞胚胎的形成 是通过间接途径产生的。
植物愈伤组织的培养
愈伤组织培养是指将母体植株上的各个部分切下,形成 外植体,接种到无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生长 和发育的一门技术。 一般情况下,植物组织均能诱发形成愈伤组织,由外植 体形成愈伤组织,标志着植物离体培养的开始。
差异:(1) 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2) 受精卵分化 后的细胞中,体细胞的全能性比生殖细胞的低。 潜在全能性的原因:基因表达的选择性
科学研究表明,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活细胞,在一 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 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人工条件下实现的这一过程,就是植物组织培养。
三、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极性和生理隔离
体细胞胚胎具有两个明显特点: 1、双极性 2、与母体组织或外植体的维管束系统无直接联系,处于较为 孤立的状态,即存在生理隔离。
(一)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极性
单个胚性细胞与合子胚一样,具有明显的极性,第一次 分裂多为不均等分裂,顶细胞继续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基 细胞进行少数几次分裂形成胚柄。 (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隔离
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核 心理论。 离体细胞具有生命的特征属性,在全能性的 基础上,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离体细 胞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教案第一章:植物细胞工程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如繁殖、遗传改良、组织培养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展示相关资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和技术要点。

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

2.2 教学内容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包括外植体选择、消毒、接种、培养等。

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要点,如适宜的培养基、激素浓度等。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如快速繁殖、遗传改良、植株再生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和技术要点。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

第三章:植物愈伤组织诱导与调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调控机制。

让学生掌握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和调控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如机械损伤、化学诱导等。

植物愈伤组织的调控因素,如激素浓度、光照等。

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和调控的方法和技巧,如激素处理、培养基优化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调控机制。

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让学生掌握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和调控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概念和原理。

让学生掌握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技术步骤和应用领域。

4.2 教学内容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概念和原理,包括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融合等。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技术步骤,包括细胞融合、杂交植株再生等。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领域,如种质创新、基因工程等。

4.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概念和原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物细胞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物细胞课件

3.(2024•广东模拟)广东砂糖橘名声远播,橘汁酸中带甜,这些橘汁来自果肉细胞的( B )
A.细胞膜 B.液泡
C.细胞质 D.叶绿体
【解析】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
及糖类、无机盐等物质。因此,橘汁酸中带甜,这些橘汁来自果肉细胞的液泡,B符合
题意。
4.画细胞结构图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C ) A.用点的疏密表示明暗 B.在图的下方写出所绘图形的名称 C.图中较暗地方用钢笔点上细密圆点 D.标注结构名称时,一般在图的右侧引出水平指示线 【解析】生物画图时较暗的部分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密,A正 确,C错误;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在右侧用尺子引出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明名称,B、D正确。
1.从蚕豆叶片切取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及用刀片刮取黄瓜表层果肉制成的玻片标本
分别属于( A )
A.切片、装片
B.切片、涂片
C.装片、切片
D.涂片、装片
【解析】蚕豆叶片切取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属于切片,用刀片刮取黄瓜表层果肉制
成的玻片标本属于装片。
2.(2023•韶关质检)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滴加的两种液体是( B )
2.用双目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 (1)放装片:①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_载__物__台__上;②用压片夹固定装片;③让玻片上 的标本移至_通__光__孔__。 (2)转螺旋: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缓上升,此时眼睛从侧面_注__视__低__倍__物__镜__,当 低倍物镜快要接触到盖玻片时停止转动;②用双眼注视目镜内,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 焦螺旋使载物台缓缓下降,直到看清_物__像__为止;③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稍微转动 _细__准__焦__螺__旋__。 (3)细观察:仔细辨认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此时看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_细__胞__核__,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可清晰地看到细胞内的_叶__绿__体__。

第二章 细胞工程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

第二章  细胞工程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

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一、细胞工程概念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细胞工程的含义2.细胞的全能性(1)定义: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

(2)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表现出全能性,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选择性地表达。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概念: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2)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前提: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

(4)条件:激素、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适宜的培养条件。

(5)结果: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其再分化成胚状体,长出芽和根,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6)相关概念①外植体: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②脱分化:已经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

③愈伤组织:脱分化而形成的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

④再分化: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芽、根等器官的过程。

4.菊花的组织培养【归纳总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作用效果比值高时 促进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比值低时 促进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强化记忆】1.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植物细胞具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2.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并不会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原因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有选择地表达。

3.请用流程图的形式写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提示 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诱导生芽――→诱导生根――→诱导试管苗。

4.在菊花组织培养过程中,在愈伤组织的诱导阶段往往要避光培养,有利于细胞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如果是在光照条件下,容易分化产生维管等组织,不利于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碳源和能源:蔗糖(2%~4%,高达7%)、 葡萄糖、果糖。 ②维生素:硫胺素(维生素B1)、烟酸、维 生素B6(吡哆辛)、肌醇等。
③氨基酸和有机添加物:甘氨酸、水解酪蛋 白。 ④植物激素 生长素:2,4-D、NAA、IAA、IBA。 细胞分裂素:Kt、6-BA、Zt。
培养基的配制 ⑴母液的配制 a.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配成使用浓度的10倍。 溶解时,应注意先后顺序,把Ca2+与SO42-、 PO43-错开,以免形成沉淀。保存于5~8℃ 冰箱中备用。 b.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配成培养基配方浓度 的100倍。保存于5~8℃冰箱中备用。
扩大100倍 称量(mg) 2230 860 2.5 620 25
备注
用100mL容量瓶 定容于100mL蒸 馏水中。每L培 养基吸此液1mL。
碘化钾(KI)
氯化钴(CoCl2· 6H2O)
0.83
0.025
83
2.5
铁盐单独配制:5.57g FeSO4· 7H2O和 7.45g Na2EDTA溶于1L水中,用时每配 1000mL培养基取该溶液5mL。常温下保存。 c.植物激素和其他母液的配制:一般常用Vit 都是水溶性的,用蒸馏水溶解。生长素类 (NAA、2,4-D、IAA)是醇溶性的,称好后 先用少量95%酒精溶解,再用蒸馏水定容。 细胞分裂素类(Kt、6-BA、2-IP、Zt),先 用少量1mol/L HCl或1mol/L NaOH溶解, 再用蒸馏水定容。叶酸先用少量稀氨水溶 解,再用蒸馏水定容。 5~8℃保存。
常 用 培 养 基 配 方
⑵培养基的制备 首先将各种母液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铁盐及有机成分的顺序,依次用移液管吸 取,加入烧杯中混合,再加入所需量的蔗 糖使其溶解,用1mol/L HCl或1mol/L NaOH调整pH值(5.5~5.8),加入琼脂并 加热搅拌,使琼脂完全溶化,用蒸馏水定 容后,分装到培养容器中。

天然植物食用色素的生产 人工合成色素 食用色素 植物色素 天然色素 动物色素 微生物色素 矿物质色素 目前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有姜黄素、红 花黄色素、辣椒红素、虫胶色素、红曲米、 酱色、甜菜红、叶绿素铜钠盐和β -胡萝卜 素。

探索阶段:20世纪初期 两个理论基础是细胞学说和细胞全能性学说。 技术建立阶段: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50年 代末期 两个重要模式是培养基模式和激素调控模式。 应用研究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 在农业上,用来培育作物新品种。 在工业上,用来生产药物或其他天然产物。

1、定义: 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
的潜能的特性。
2、原理: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
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 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 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3、差异: (1) 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2) 受精卵分化后的细胞中,体细胞的 全能性比生殖细胞的低。
起动期:细胞准备分裂的时期。起动就 是愈伤组织形成的起点。细胞大小虽无明 显变化,但细胞内的合成活动却极为活跃, RNA的含量很快增加,细胞核也变大。 分裂期:外层细胞出现分裂。细胞最小、 细胞核和核仁最大、RNA含量最高,这也 标志着细胞分裂进入最旺盛的时期。 形成期:细胞大小趋于稳定,细胞分裂 已从分裂期的以组织的周缘细胞分裂为主 而转向较内部的组织。
基本原则:既要杀死材料上附着的微生物, 同时又不能伤及材料。 消毒时采用的消毒剂及其浓度、处理时 间等,均应根据材料的情况及对消毒剂的 敏感性来定。 常用的消毒剂 ⑴ NaClO溶液(漂白粉):一种常用消毒剂, 杀菌效果好,它能分解成具有杀菌效能的 氯气,散失在空气中对植物组织无害;

⑵ H2O2:灭菌效果好,容易分解成无害的化 合物而散失掉,通常用于叶片的灭菌; ⑶低浓度的HgCl溶液:消毒效果好,但是消 毒后汞离子粘在材料上,不易去掉,使用 后必须用无菌水多次清洗材料; ⑷ 70%的酒精: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杀菌力, 通常作为外植体表面消毒的第一步,因为 它能使材料表面湿润以便于消毒剂的渗入 而增加杀菌能力,但因其杀菌不够彻底, 所以往往需要和其他消毒剂结合使用。严 格掌握时间。
初级及次级代谢物的生产 人类已应用的30 000多种天然物质中有 80%以上来源于植物。目前来自植物细胞培 养的有用物质有400种左右,包括色素、固 醇、生物碱、维生素、激素、多糖、植物 杀虫剂及生长激素等数十个类别。 生物转化 利用植物培养细胞为酶源使某种前体化 合物生成相应产物的技术称之为生物转化。
应用的原理和方法 概念 研究的水平 研究的目的 细胞工程
细胞生物学和 分子生物学
细胞整体水平 或细胞器水平 按照人们的意愿来 改变细胞内的遗传 物质或获得细胞产 品
分类
细胞学说; 植物细胞工程 理论基础 细胞全能 性学说
动物细胞工程
微生物细胞工程
植 物 细 胞 通常采用的 工 技术手段 程
所采用技术 的理论基础
4、潜在全能性的原因: 基因表达的选择性
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含义,正确的是: A、每个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功 能 B、生物体内的任何一个细胞可以完成该个体 的全部功能 C、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 个体的潜能 D、 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经过产生、分裂、 分化、生长、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洗涤

培养瓶和其它器皿应先在清水中浸泡 后,然后刷去瓶内污物,再用洗衣粉、 洗洁净等洗涤。 洗净的器皿应不挂水 珠,内外壁水膜均一,置于烘箱内烘 干。
灭菌

无菌操作是植物组织培养中最关键的技术! 培养基应用高压灭菌锅灭菌121度15分钟灭菌 一些不耐热的物质将采用过滤灭菌,如生物添 加剂、赤霉酸和玉米素等 玻璃器皿及耐热用具用干热灭菌。 植物材料先刷洗然后冲洗,再用消毒液,如次 氯酸钠、升汞等进行表面灭菌,最后用蒸馏水 清洗。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的区别: 组织培养是指从机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 模拟机体内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养, 使之生存或生长成组织。如用于植物快速 繁殖的组培技术。 细胞培养是指动植物细胞在体外条件下 的存活或生长,此时细胞不再形成组织。 如以生产次生代谢产物为目的的大规模细 胞培养技术。

培养条件 ①湿度 ②光照:从光强度、光照时间及光质来衡量。 ③温度:一般保持在23~28℃之间。 ④培养基的pH值:5.5~5.8之间。 ⑤气体调节:CO2/O2

愈伤组织的诱导
分化 脱分化 再分化
形成根、茎、叶等
形成愈伤组织
再形成根、茎、叶
理论基础
细胞的全能性学说
植物材料的来源(外植体) 诱导 生长素:促进细胞的 培养条件→激素 生长和生根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 胞分裂和出芽
外植体的选取和消毒 培养方法和条件 愈伤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的诱导 愈伤组织的形成 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形,
利用人工培养 基对植物体的 器官、组织和 细胞进行培养。
选取的器官 器官的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 取材的季节 外植体的大小 取得离体材料的植株质量。

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 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因为: 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 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 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 发生了变化

实验室设备

无菌操作的工具:酒精灯、广口瓶、镊子、 接种针、接种钩(或铲)、剪刀等。
植物细胞培养 实验室

外植体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实验目的及对 外植体的要求。
用于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材料大小无 严格限制,切成片或小块,0.5cm左右。 定量研究愈伤组织,外植体大小必须一致 ,形状和组成也要基本相同。


切取
接种

培养方法: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固体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在固体的琼脂培养 基上。优点:简便,实验设备要求简单。 缺点:外植体或愈伤组织只有一部分表面 能接触培养基,当外植体周围的营养被吸 收后就容易造成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 差异,影响组织的生长速度。同时,外植 体插入培养基的部分,常因气体交换不畅 及排泄物质的积累影响组织的吸收或造成 毒害。而且光线分布不均匀及很难产生均 匀一致的细胞群。
除培养架之外,培养室内还可以放置摇床、 转床等各种培养装置,其式样和大小可因培养室 的大小及使用目的而定。
一些设备
培养室
植物组织培养成功 的两个重要因素
培养组 织的材 料来源
培养 基
定义:含有一定营养成分,供组织培养植 物生长的基质。 培养基的组成 ⑴无机营养物 大量元素:C、O、H、N、P、S、K、Ca、 Na、Mg 微量元素:I、B、Mn、Zn、Mo、Cu、Co、 Fe、Pt ⑵有机营养物

生长素IAA、NAA和2,4-D,浓度0.01~ 10mg/L;细胞分裂素Kt和6-BA,浓度0.1~ 10mg/L。在多数情况下仅用2,4-D就可以成 功地诱导愈伤组织,浓度低于10-9mol/L时 ,生长缓慢,浓度高于10-3mol/L时,生长 完全受抑制。在诱导愈伤组织生长时,需 注意因植物种类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激素, 因激素种类不同而选用合适浓度。
花药的消毒:处于无菌状态,外表消毒。 果实及种子的消毒:用NaClO或Ca(ClO)2浸 泡消毒,难以消毒的用HgCl溶液或溴水。 茎尖、茎段及叶片的消毒:用2% ~10%的 NaClO溶液浸泡10 ~15min,再用无菌水清 洗3次后即可用于接种。

根及地下贮藏器官的消毒:用自来水清洗 →软毛刷刷洗→滤纸吸干→纯酒精漂洗→ 用0.1% ~0.2%HgCl溶液浸5~10min或2% NaClO溶液浸10 ~15min →无菌水清洗3次
备注
定容于1000mL 蒸馏水中,最后 加入氯化钙 (CaCl2· 2H2O)
。每L培养基取 此液10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