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详解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详解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详解四则运算详解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①(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总结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①(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DOC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①(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2、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a×b)×c=a×(b×c)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题:(1) 总数与部分数相比较的问题:【分数乘法、减法】一般解题方法:先求出未知的部分数,再用总数减部分数等于另一部分数。

(2) 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是多少的问题:【分数乘法、加减法】一般解题方法:先求出多(或少)的部分,再用加法或减法求出结果。

注:对于题中出现的带单位与不带单位的分数,要注意它们的意义不一样。

四则混合运算常见错误一、对于计算错误应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可以从口算开始进行训练。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

如:9×71一题,就要进行2次乘法口算,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口算出错误,笔算必然出错误。

因此,不仅低中年级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在高年级也应同样重视。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概念、法则,增大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口算训练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和记忆力。

二、顺序错误主要有一下几种:1.脱式计算时,学生会出现如下错误的情况。

如:36-135÷9=15(没有把“36-”照抄下来)或36-135÷9=15-36(颠倒了两个数的位置)=21对于这类错误教师要反复讲清,为什么不能改变顺序,为什么未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的道理。

1.3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3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问题:算式中有小括号还有中括号,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7)÷44时,先算( 乘 )法,再算 (减 )法,最后算(除)法。 2.把下列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112-64=48 (2)48÷4=12 (3)12×13=156 综合算式: (112-64)÷4×13=156
四年级下册+数学
情景引入
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 四则运算。你还记得四则运算的顺序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 法或者加、减法,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 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我 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
275
25
÷
320
11
×
3520
438
73
920
6
926
34
31484
320×[(128+147)÷25]=3520 (920+438÷73)×34=31484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先减,再除,最后加
96 + 48 ÷(12 - 8)
(2)先减,再除,最后乘。 32 ×[(800 – 400)÷ 25 ]
3.列式并计算
1、6000除以59与39的差,商是多少?
6000 ÷(59-39)
= 6000÷20
先算差,再算商
= 300
2、45与35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45+35)÷(45-35)
= 80÷10 =8
先算和差,再算商
4. 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 ,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28
147
③最后求积

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

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

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甘肃甘南合作市藏族小学徐忠一、四则运算四则运算:四则是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四则运算就是指加、减、乘、除运算。

1.整数加减:数位对齐相加减,从最低位算起。

2.整数乘法: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错位相加。

3.整数除法:被除数大于除数,看除数位数,从高位除起,试商定商;被除数小于除数,整数部分补0占位,点上小数点再除。

4.分数加减:分数单位相同,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分数单位不同,通分后再加减。

5.分数乘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6.分数除法: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二、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含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便称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四则运算分为两级: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在做第一级运算。

(2)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如果有乘方开方,要先算乘方开方,乘方开方是三级运算。

三、运算定律1.加法的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2.乘法的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知识点拨】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2.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 混合运算顺序歌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小后大依次算;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解题技巧】解答式题技巧(一)“看”。

“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

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如405×(3076-2980)+2136÷89。

看的结果应是:①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小括号;④是一道带有小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又如3.68×[1÷(2.1-2.09)]+0.6。

看的结果应是①含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中括号;④是一道带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式题。

这是小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之一。

(二)“定”。

“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如:405×(3076-2980)+2136÷89└──┬─┘①└─┬─┘└──┬──┘②②└──────┘③(三)“想”。

“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

如:405×(3076-2980)+2136÷89。

这道题虽不存在简算问题,但括号部分与除法可同时计算,即同时算出3076-2980的差与2136÷89的商。

五年级四则混合运算题

五年级四则混合运算题

五年级四则混合运算题一、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例如:25 + 75÷5,先算除法75÷5 = 15,再算加法25+15 = 40。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例如:12×3+20,先算乘法12×3 = 36,再算加法36 + 20=56。

3.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括号:(25+15)÷8,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25 + 15=40,再算除法40÷8 = 5。

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12×(5 + 3)]÷4,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5+3 = 8,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12×8 = 96,最后算除法96÷4 = 24。

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及解析1. 360÷(70 4×16)解析: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4×16 = 64。

再算小括号里的减法:70 64 = 6。

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360÷6 = 60。

2. 158 [(27 + 54)÷9]解析: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27+54 = 81。

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81÷9 = 9。

最后算括号外的减法:158 9 = 149。

3. 25×4+120÷5解析:先算乘法和除法:25×4 = 100,120÷5 = 24。

再算加法:100+24 = 124。

4. 18×(30 18÷3)解析: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18÷3 = 6。

再算小括号里的减法:30 6 = 24。

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18×24 = 432。

5. 420÷[(205 198)×4]解析: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205 198 = 7。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一、分数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小括号和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二、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分数、小数中同样适用。

1、乘法交换律: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字母表达式: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达式:a×b×c=a×(b×c)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乘一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加数(或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积不变。

字母表达式:a×(b+c) =a×b+a×c 或a×(b-c) =a×b-a×c也可以写成a×b+a×c=a×(b+c) 或a×b-a×c=a×(b-c)变式:a×b+a=a×(b+1) 或a×b-a=a×(b-1)4、除法运算性质(一):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字母表达式:a÷b÷c=a÷(b×c)除法运算性质(二):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加数(或减数)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相加(或相减),商不变。

字母表达式:(a+b)÷c=a÷c+b÷c 或(a-b)÷c=a÷c-b÷c如果写成:a÷(b+c)=a÷b+a÷c (这种写法错误)5、减法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二年级数学下册 5.1《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素材

二年级数学下册 5.1《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素材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
21-13+6(先算21-13)25+14-26(先算25+14)=8+6 =39-26
=14 =13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9÷3×8(先算9÷3)5×8÷4(先算5×8)
=3×8 =40÷4
=24 =10
3、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50-600÷3 (先算600÷3)51-36÷12+25 (先算36÷12)
=650-200 =51-3+25
=450 =48+25
=73
4、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00 –(120+25×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5×4)
=300—(120+100) (再算小括号里面的120+100)
=300—220
=80
5、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72÷[960÷(245-165)]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45-165
=72÷[960÷80]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960÷80
=72÷12
=6。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6讲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学生版)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6讲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学生版)

第6讲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知识点一: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分级的标准四则混合运算分为两级,加法和减法叫作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作第二级运算。

2.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也就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知识点二:四则混合运算定律知识点三:运算性质1.减法的性质:a-b-c=a-(b+c) a-b+c=a-(b-c)2.除法的性质(除数不等于0): a÷(b×c)=a÷b÷c a÷b÷c=a÷c÷b3.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a÷b=(a×m)÷(b×m)(m≠0,b≠0) a÷b=(a÷m)÷(b÷m)(m≠0,b≠0)重点提示:在利用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时,等式的两边可以颠倒过来,要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进行去括号或添括号。

知识点四:四则混合运算中的速算技巧:1.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再与其它的数相加.(4)“基准数”法,基准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2.乘法凑整技巧:先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几个乘数结合在一起,最后再与前面的数相乘,使得运算简便。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知识点拨】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2.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 混合运算顺序歌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小后大依次算;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解题技巧】解答式题技巧(一)“看”。

“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

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如405×(3076-2980)+2136÷89。

看的结果应是:①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小括号;④是一道带有小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又如3.68×[1÷(2.1-2.09)]+0.6。

看的结果应是①含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中括号;④是一道带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式题。

这是小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之一。

(二)“定”。

“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如:405×(3076-2980)+2136÷89└──┬─┘①└─┬─┘└──┬──┘└──────┘③(三)“想”。

“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

如:405×(3076-2980)+2136÷89。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按照数学中的运算法则,依次进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过程。

具体来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应该是:
1. 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如果表达式中有括号,则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按照括号内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 乘除法运算
接着进行乘除法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3. 加减法运算
最后进行加减法运算,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多个乘除法或加减法运算符号在同一级别上出现,需要遵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同时,如果表达式中有多个括号,需要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进行计算。

举个例子,假设有以下表达式:(2+3)×4÷5-6
1. 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得到结果5。

2. 接着进行乘除法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得到结果4。

3. 最后进行加减法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得到结果-2。

因此,表达式(2+3)×4÷5-6的结果为-2。

四年级下册,零的运算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运算加法运算定律

四年级下册,零的运算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运算加法运算定律

四年级下册,零的运算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运
算加法运算定律
零的运算:
任何数乘以0结果都等于0,任何数减去0结果等于这个数本身,任何数加上0结果等于这个数本身,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另外0不能为除数。

0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有理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

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4、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xb=bxa。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xb)xc=ax (bxc)。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xc=axc+bx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