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理念的发展
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
![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d004ab284ac850ad024224.png)
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方泰中心小学曹智刚摘要:青少年是“科学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整体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
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进程中,科技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技辅导员是直接从事科技工作的群体,科技辅导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步使青少年一代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质,从而能够有力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
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无论是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五四”运动等,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的巨大作用。
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科学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来理解。
也就是说,弘扬科学精神,离不开普及和倡导社会科学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科技辅导员可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科技普及、科技实践、科技竞赛活动,向青少年学生传播科技知识,发展并培养优秀青少年科技人才;通过组织青少年撰写科技小论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介绍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引导他们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向。
作为科技知识的传播者,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方法的倡导者——科技辅导员,我们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科学知识,率先垂范,强化学习,加强学术交流和理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扎实苦干,拼搏奉献,在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上有所建树。
我们要积极求真务实,奋发努力,为科技教育事业服务、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服务的能力,为普及、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和方法青少年是“科学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整体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
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进程中,科技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技辅导员是直接从事科技工作的群体,科技辅导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步使青少年一代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质,从而能够有力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
科技辅导员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作用
![科技辅导员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25aba7a01f69e314332946d.png)
科技辅导员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作用[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作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举措。
要提高广大青少年科学素质,既要遵循科学知识宣传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科技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最佳突破口;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辅导员是学生科技素质智慧之光的启迪者,是和学生一同进行科技活动时的参与者,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科技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劳动者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新的要求。
[关键词]科技辅导员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要提高广大青少年科学素质,既要遵循科学知识宣传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教育青少年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
我们需要在基础教育中开始抓起,坚持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科技教育,使学生掌握结构合理的基本科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为科学奉献的精神,使学生具有初步良好的科学素质。
一、科技辅导员对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的作用青少年科技活动是培养他们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活动中,辅导员的地位举足轻重,正确认识辅导员在青少年学生科技辅导中的地位及作用,提高青少年学生科技活动的综合效益都有着重要意义。
1.辅导员是学生科技素质智慧之光的启迪者,是和学生一同进行科技活动时的参与者。
用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自己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去影响学生的对待科学的态度,教师是学生科技素质智慧之光的启迪者、引路人。
科普展厅辅导员在发展青少年科学素养中的必备素质
![科普展厅辅导员在发展青少年科学素养中的必备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c8c82c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2.png)
科普展厅辅导员在发展青少年科学素养中的必备素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人们对科学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科普展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教育场所,而科普展厅辅导员作为其重要的一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更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素质和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在科普展厅中发展青少年科学素养。
那么,科普展厅辅导员在发展青少年科学素养中的必备素质是什么呢?一、科学知识储备作为科普展厅的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储备。
只有深入了解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向青少年传授知识,解答问题,引导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而且,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辅导员们时刻保持知识更新的习惯,跟上科技的发展步伐,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科普展厅的作用。
二、教育理念具备扎实的教育理念是科普展厅辅导员不可或缺的素质。
青少年期是人生中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科普展厅辅导员必须深刻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在教育过程中,更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求知欲。
三、观察能力科普展厅辅导员需要具备强大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在科普展厅中,面对不同的观众,辅导员需要敏锐地观察学生们的反应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了解和接受科学知识。
观察力强的辅导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使科普教育更加有效。
四、沟通能力辅导员作为科普展厅的导师,需要和学生们积极互动,积极引导和询问学生们对于科学问题的看法,激发学生们的思考与想象。
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展现科学知识,引导学生们理解科学知识。
五、耐心和爱心科普展厅辅导员需要具备耐心和爱心。
在面对学生们的提问和疑问时,需要耐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不能让学生们因为疑惑而对科学失去信心。
更重要的是,科普展厅辅导员需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走向科学知识的世界。
六、学习能力科普展厅辅导员需要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8398bb54b73f242336c5fe7.png)
我国xx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xx科技教育的内涵和意义科技教育是科学技术教育的简称,是指增进人们的科学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的教育。
青少年科技教育即针对青少年的,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科技教育。
科技素质教育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核心,主要在于在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上,对青少年的科技意识、科学能力进行教育和培养。
青少年的科技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教育范围总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科学思想素质、科学知识素质、科学创新素质。
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社会综合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是促进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促进青少年自身综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我国xx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科技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1.我国xx科技意识匮乏我国青少年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科技产品和科技创造行为的关心程度普遍都兴致不高,好奇心不强,对科技活动、科技创新议题参与的兴趣较低,参与程度不高,认为科技创新是专家的事,与小孩和普通人无关,懂不懂科技无所谓。
并且,这种思想随学年的增加逐渐递增,学年越高,想象力越匮乏,科技兴趣、科技意识、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参与度越低。
另外,我国的青少年普遍缺乏观察力,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度较低,对科学研究的方法缺乏了解。
2.我国的科技教育建设工作不足我国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科技教育相关课程,但是运行的情况不够良好。
首先,缺乏资金,无法支持学校和学生的科技工作;然后,缺乏相应的科技教育专业教师,许多学校只配备了1~2名教师,或由该校的辅导员、实验室管理员充当,科技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都难以保障;其次,科技教育没有引入评估机制,科技教育的教师的教育工作与职称评定、晋升、成果奖励等方面无关,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再次,我国目前采用的中小学的科技教育的教材、开设的课程等绝大部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最后,缺乏足够的时间和场所。
浅谈加强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 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浅谈加强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 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9814deab5acfa1c7ab00cc2a.png)
浅谈加强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推动力量。
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科技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背景下能否承担起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任,就要依赖于其全面素质的提高。
加强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已成为贯彻党的“科教兴国”战略举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教育在新形势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坚持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原则,论述了通过加强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切实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从而促进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发展的思想。
标签:青少年科技教育科学素质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十分激烈,许多国家都清楚地看到: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是21世纪竞争成败的关键。
而提高全民素质,关键在于对青少年的培养。
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所以,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缺失等问题。
科技教育经费来源少,学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科技教育的项目因为资金的匮乏而无法展开。
二是如今很多学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教育培训教师,一般都是由老师兼职担任科技辅导员,因没受过专门的训练,兼职科技辅导员水平不足,自身缺乏创新意识,根本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三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过度重视应试教育,忽略科技教育,一昧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
学生也是把时间和精力基本上放在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忽略了平时对科技活动的参与。
二、解决这种现状的基本方式和途径1.学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校科技教育,重视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认识,把科技教育当做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方面重视科技教育青少年处在一个身心发展、变化和成熟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思维灵活,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是进行科技教育的有利时期。
我们要用激励性的语言、合理的评价,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对他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建设方案(2024-2026)》的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建设方案(2024-2026)》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80d8ac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e.png)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建设方案(2024-2026)》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公布日期】2024.06.24•【字号】浦教德〔2024〕19号•【施行日期】2024.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建设方案(2024-2026)》的通知相关委办局,区教发院,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高中(职业)与终身教育指导中心、初中教育指导中心、小学教育指导中心,各中小学、中职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确定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精神,今年2月,浦东新区成功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现结合浦东新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制订了《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方案(2024—2026)》(以下简称“建设方案”),经区人民政府审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学校认真学习落实《建设方案》,并以“赛先生·STAR计划”为引领,有效推进科学教育的各项规划和措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2024年6月24日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方案(2024—2026)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监管〔2023〕2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浦东新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确定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教监管〔2024〕1号)要求,结合浦东新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双减”工作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完善我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机制,深度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丰富各类实践活动和赛事,持续扩大科学教育教师规模、明显增强素质和能力,优化科学教育监测体系和评估标准,健全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完成科学教育实验区的建设任务,形成一套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科学教育模式,并服务于浦东新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服务于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青少年科学素养调查报告
![上海青少年科学素养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d2ccc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8.png)
教育发展研究2008.24从地区和国家发展来看,上海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到上海今后的发展,对国家未来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从个人的生活和前途来看,上海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与其成年后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以及终身学习有着密切联系。
正因如此,加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育、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已成为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公众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但时至今日,对如何有效评估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仍没有令人满意的方法。
传统的以知识掌握水平为特征的评估方法,是一种“面向过去”的评估,而最值得评估的却应该是青少年“面向未来”的能力。
一、“面向未来”的科学素养结构与调查概况在国内外现有众多评估方案中,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学生评价项目(PISA)代表了国际教育评估的新进展,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PISA以“未来”为重点评估青少年的发展,其评估项目包括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能力结构评估模型。
本文拟改进PISA模型,建立评估上海青少年“面向未来”科学素养五种能力的结构模型。
这五种能力分别是阅读科学文本的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科学地解释事物和预测事物变化的能力、运用科学探究方法的能力、解决与科学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我们认为,这组能力反映了学生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继续发展的潜力,是青少年科学素养范畴中的核心内容。
对这五种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可以基本上反映上海青少年“面向未来”科学素养的发展状况。
1.阅读能力(R):通过阅读理解和掌握科学文本的能力。
具备这种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含有科学内容的非专业性文献,包括科技新闻、科普文章、科技产品的说明等。
具备这种能力还意味着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学习一些新的科学知识。
2.数学能力(M):运用数学工具处理数据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具备这种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在身边常见的实践情境中获取数据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具备这种能力还意味着学生能用数学关系式来描述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浅谈科学家精神融入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
![浅谈科学家精神融入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2aa54e1650e52ea541898ef.png)
浅谈科学家精神融入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胡 彬 郭世杰(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0)摘 要:加强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将科学家精神教育融入青少年科学素质中,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教育,共同培育青少年科学理念、启迪好奇心、激发创造力,从而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切实提高青年的科学素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求实创新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对策建议科技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中,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和团结精神等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新人,也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重任之一。
一、“科学家精神”的内涵2019年5月,在党中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必将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意见》中用六个精神对“科学家精神”进行诠释:一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这是我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的初心和使命;二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要革故鼎新,不断探索,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三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要尊重科学规律,不迷信学术权威,杜绝弄虚作假,加强科研诚信;四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淡泊名利,秉承献身科研的精神品质;五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倡导团队精神,强化跨界融合思维,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强国际合作;六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和裙带关系,善于发现青年科技人才,甘做提携后学的引路人。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039829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5.png)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21•【字号】浦府[2011]301号•【施行日期】2011.10.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浦府〔2011〕301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川沙新镇:现将《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Ο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惠及全社会的科普事业,满足浦东市民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进一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是浦东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实现浦东“二次创业”新跨越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紧迫任务。
一、发展基础、工作瓶颈与形势要求(一)发展基础一是公众科学素质明显提高。
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从2004年的7.3%上升至2010年的14.8%。
公众参与科技节(周)、院士科普讲坛、群众科普文艺、科技进社区(进家庭、进军营)、院士(专家)入校园、科普一日游、万名大学生看科技浦东、科学家庭系列读物等特色活动的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并培育出“院士科普”、“原创科普”、“旅游科普”、“高科技科普”等活动品牌。
二是科普工作理念与时俱进。
立足于在目标上从“公众理解科学”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转变;在内容上从科学知识为主向“四科”并举转变;在形式上从科普活动为主向科普能力建设转变;在方式上从传统的科普手段向信息化和传媒化为主要手段转变。
科普的服务作用、渗透效应和引领价值不断增强。
三是科普组织网络更加健全。
构建自上而下、由点及面、协同推进科普事业的工作格局,建立了由18个政府部门、人民团体组成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和公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建立了街镇科协、村居委科普工作小组、科普基地联合会、科普志愿者协会、青少年科普促进会、反邪教协会等;建立了重大特色项目的联合创建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科普事业,举办科技节(周)、科学与艺术展等有社会影响力的重大科普活动。
上海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
![上海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addc3f5727a5e9856a61e7.png)
学校提供信息、咨询与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计划;
德国
把学级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 学生在每一学习阶段开始,根据学校开设的课程,制定个人的 课程表; 不同的学生在相关学习领域形成自己的基础课程和特长课程。
国际动向——关于课程评价
改革要点
加强信息科技教育:
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认知的工具、 交流的平台、管理的手段,运用于课程的设 计、实施和管理。 改革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拓宽信息科技课 程的内容,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 学习与信息科技的运用有机地融合,逐步实 现“学技术、用技术,与技术一起学”。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 变“输血型”为“造血型”的教研工作;
• 变“事务型”为“研究型”的教研工作。
•建立校本教研的工作机制 • 抓教研常规建设——合格教研组主要特征
A、抓好课堂教学——从本学科及与本学科相关课程的教学 常规、教学改革到教学质量。重视青年教师培养(N个一)
B、抓好集体活动——学习与活动一条线;
——计划、检查、总结一条线。
学科竞赛的成绩与获奖情况
设计思路——调整课程目标
·民族精神、国际视野与现代意识。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一般(通用)能力:阅读交流与表达、科学
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团队合 作与组织、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等。 ·学科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 领域 社会 领域 艺术 领域
2
自
3
然
4
/
5
6
7
8
9 高一 高二 高三
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挑战及改进方案
![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挑战及改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9c764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f.png)
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挑战及改进方案引言青少年科学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我国青少年科学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亟待我们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本文旨在分析青少年科学教育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发展。
挑战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科学教育资源。
城市地区的学校往往拥有更好的科学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而农村地区则相对匮乏。
这导致青少年科学教育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2. 师资力量不足科学教师是青少年科学教育的主导者,但目前我国科学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等问题。
部分教师缺乏专业背景,难以满足青少年科学教育的要求。
3. 课程设置不合理现有的科学教育课程设置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
这使得学生在过程中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影响科学教育的效果。
4. 应试教育压力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科学教育往往被边缘化。
学校、家长和学生更关注学科成绩,而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5. 社会认知度不足部分家长和社会人士对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科学教育只是培养科学家的事业,与普通百姓生活关系不大。
这种观念导致科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
改进方案1.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科学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这些地区科学教育水平。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捐赠和支持科学教育,促进科学教育资源共享。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学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科学教育。
加强科学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鼓励高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科学教师。
3. 改革课程设置将实践性和创新性纳入科学教育课程设计,增加实验、探究等环节。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4. 减轻应试教育压力改革考试制度,降低考试分数在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业绩中的地位。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等活动。
科技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什么
![科技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0a2f8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8.png)
科技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什么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能够塑造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还能为他们的未来职业选择和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技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而科技教育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大胆地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在科技教育的课堂上,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前沿的科技知识和技术工具,如编程、机器人技术、3D 打印等。
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和探索,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培养出敢于创新、勇于尝试的精神。
这种创新思维将伴随他们一生,无论是在学业还是未来的工作中,都能让他们脱颖而出。
科技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面对科技项目中的各种难题时,青少年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的本质,制定解决方案,并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进。
这个过程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和有效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例如,在编程中遇到错误,他们需要仔细检查代码,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修正;在机器人竞赛中,团队需要共同协作,解决机器人的设计、制作和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经历让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不再畏惧,而是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技教育还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而科技教育以其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科学的魅力。
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青少年能够亲身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旦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青少年就会主动去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关注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并有可能在未来选择从事与科学相关的职业。
这种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将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此外,科技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许多科技项目中,如机器人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都需要青少年组成团队共同完成任务。
科技馆青少年科普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500字
![科技馆青少年科普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9584b1589eb172dec63b740.png)
科技馆青少年科普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500字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民众素质的提升,对科普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伴随着信息爆炸式的增长,休闲娱乐方式、手段多元化,科技馆的科普教育,特别是面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面临着重大的冲击;同时,当前科普教育本身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加强科普教育势在必行。
毕业科技馆科普教育;青少年科普;创新教育模式一、目前对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现状多年以来,科技馆开展的各类科普教育活动,为我国的科普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不可忽视。
对于很多地方来说,科技馆类科普场馆,大都建在市中心或经济较发达的区域,科普资源相对集中,辐射也范围小,这大大的限制了科普工作的普及面,例如,很多到科技馆参观的青少年或者学校团体都是附近地区的,科技馆的馆校合作活动也大都会选择周边的学校。
但其实,边远地区往往被遗漏忽视了,很多郊区的民众、学校是科普活动的薄弱环节,更需要“科普扶贫”、“科技下乡”,进行“科普希望工程”,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此外,很多场馆自建馆以来设施一直没有更新,与日益丰富的社会活动相比,科普活动相对显得比较单一。
二、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工作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青少年的水平,在当今世界竞争逐渐激烈的背景下,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势在必行,但是我国在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科普教育观念落后。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根深蒂固,很多学校、家长、青少年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科普教学工作的开展,大部分学校、家长把青少年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升学考试必修科目上,对于课外知识的普及产生了抵触态度,甚至认为学习其他的科学知识会妨碍升学科目的学习,从而造成了科普教育的开展困难。
(二)社会科普教育资源的不平均。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全社会都重视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工作,不但在学校设置了充足的科普教育课程,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适应新时代推进科技辅导员工作创新发展
![适应新时代推进科技辅导员工作创新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ce75e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9.png)
适应新时代推进科技辅导员工作创新发展发布时间:2022-09-08T06:20:39.00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月4期作者:阿丽叶·哈力木拉提[导读] 科技辅导员是青少年追求科学梦想的引路人,也是直接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和活动的指导者阿丽叶·哈力木拉提新疆科学技术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摘要:科技辅导员是青少年追求科学梦想的引路人,也是直接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和活动的指导者。
建设一支热爱青少年科技教育、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是适应新时代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新要求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关键词:科技辅导员;创新;发展 1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与不足多年来,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在提升服务能力、推进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广大科技辅导员的认可和欢迎。
一是聚集了一支热爱青少年科技教育、具备相应素质和能力的校内外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
协会自成立以来,坚持“会员制”的工作理念,强调科技辅导员在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和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中的基础作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科技辅导员工作现状和职业发展需求,研究发布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职业标准(试行)》,为我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和规范。
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团结凝聚了一大批校内外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优秀科技辅导员,为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初步建立了科技辅导员培训体系,帮助青年科技辅导员专业发展。
初步建立了以《青年科技辅导员培训计划(试行)》为指导,以培训专家和培训基地为支撑,以多元化培训课程为载体,以线上线下培训为抓手的国家级、省级和基层科技辅导员培训体系。
培训的覆盖面和效果不断扩大和提高。
面向西部和农村地区的“送培下基层”项目已成为帮助基层科技辅导员提升专业素质的重要品牌。
三是初步形成了科技辅导员交流活动品牌。
发达国家科普事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科普工作的启示
![发达国家科普事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科普工作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26f5600856a561253d36f37.png)
发达国家科普事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科普工作的启示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科技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全面提升国民科学素质的任务刻不容缓。
当前,我国的科普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普事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和公众有着强烈的科普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科普事业投入的社会化程度低、科普活动形式较单一、优秀科普作品缺乏、公众的科学素质普遍较差。
为了开展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测评方法的研究工作,了解国外科普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学习借鉴国外科普工作的经验,加强我国科普能力建设,在相关驻外使领馆科技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展了主要发达国家科普工作的调研。
通过调研,总结了发达国家科普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对我国科普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发达国家科学普及的现状(一)政府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1.美国美国政府的科普工作把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放在第一位:美国公众对科技的发展大多持支持态度,并不像欧洲的公众那样对科技和科技制度缺乏信心。
美国政府很担忧学校中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缺乏,因为这关系到国家以后发展的持续竞争力。
所以美国科普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学生和尽可能多数大众的科学素质。
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均把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作为政府的一项任务。
克林顿政府1994年发表《科学与国家利益》政策文件,确立了美国政府科技工作的5个目标,其中的一个就是要通过科普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素质。
国会于1998年发表的《开辟未来——走向一个新的科学政策》报告中,也特别强调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和国会在加强科普工作上取得了共识。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于2004年印发的《为了21世纪的科学》文件,分析了科普对美国科技工作各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把美国科普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科学、技术、工程劳动力的培养上。
2009年,奥巴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46届年会上提出,通过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等政策措施,实现提高研发投入在GDP中的比重这一目标[1]。
简述教师科学发展理念所包含的内容
![简述教师科学发展理念所包含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55f10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7.png)
简述教师科学发展理念所包含的内容教师科学发展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它包含了很多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科学发展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只是在知识上进行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注重教育教学科研和创新。
教师科学发展理念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和创新,不断寻求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强调个人职业发展和成长。
教师科学发展理念要求教师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求。
四、倡导团队协作和共同发展。
教师科学发展理念提倡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共同发展,注重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提高团队整体教育水平。
五、注重学科交叉和跨学科教学。
教师科学发展理念倡导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学科交叉和跨学科教学,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六、关注家校合作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
教师科学发展理念要求教师积极与家长和社会教育资源合作,倡导家校合作,积极争取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七、强调教师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
教师科学发展理念倡导教师要高度重视自身的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做到诚信守法,热爱教育事业,严守职业操守。
综上所述,教师科学发展理念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各个方面。
教师只有遵循并贯彻这些理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视科技教育 努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重视科技教育 努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835e2c5e580216fc710afd41.png)
制定了《科技教师管理制度》和《科技教师考核办法》, 科技教师牵头指导科技实践活动。低年级学生参加科幻绘
对科技教师每年的科技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励,为 画兴趣组,让其了解一些浅显易懂的科学知识,受到了科
调动全校科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奠定了基础。
学启蒙教育;中年级学生参加汽车模型、飞机模型和航海
二、注重科技投入,基础保障到位
交流平台 JIAOLIU PINGTAI
重视科技教育 努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熊亚中
重庆市綦江区东溪书院街小学始建于 1853 年,是一 所离綦江城区 50 余公里的农村学校。截至 2017 年底, 该校拥有 25 个教学班,在册学生达 1072 人,在编教师 人数为 67 人。近年来,该校按照《綦江区创建科技特色
学校科技宣传橱窗;在校图书室中增添了科技图书专柜; 在校园科技节活动中,通过举行科技模型对抗赛、科技小
新购了 10 余万元的活动器材、科学实验桌椅 52 套,班 制作、科技小论文、科幻绘画等系列竞赛活动,给每一位
班通 18 套和电脑 20 余台(含笔记本)等。这些科技教 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们感受到科技创新乐趣。如
教育培训,尽力为科技人才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不断 增强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普及本领。进一步健全 完善科技工作者的利益表达机制,加快建设智慧科协、 数字科协,推进网上科协阵地建设工程,通过线上线下 相结合、传统手段和新媒体并用的方式,努力在党和政 府与科技工作者之间建立起稳定畅通的沟通渠道,切实 加强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联系,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 建议和呼声,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维护他们的合法 权益。深入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及时准确掌握科 技工作者在就业方式、科研环境、生活状况、流动趋势、 思想观念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满腔热情地反映 和推动解决科技工作者关心的实际问题。加强对科技工 作者特别是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和爱护,重视培 养青年科技工作者,协调各方力量为他们多办好事、实 事,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家的温暖,更加紧密地团结 在党的周围。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 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 进一步增强科协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 科协工作的生机和活力,真正把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党领 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提供科 技类公共服务产品、推动科技创新普及、助力新旧动能 转换的重要力量。
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7e6bec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2.png)
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现状概述21世纪,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范围显著加快,给科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科学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而目前,国内中小学生的科学学习状况却不容乐观:学生的科学素养指标整体偏低,只有24%的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常识,近57.5%的学生不能准确解释科学概念,仅有6.5%的学生具备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教育已成为国内教改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问题分析1.知识体系单一与内容过时目前国内科学教育存在知识体系单一、内容过时的问题,学校的科学教育未能及时地跟上科技发展的潮流,培养出的学生技术和创新水平相对较低。
2.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当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传统教育过分追求学科知识本身,忽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动静分离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适合当今学生的学习方式。
3.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缺乏缺乏互动性、趣味性、实践性的课堂,使得很多学生在科学学习这一领域缺乏真正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发展趋势1.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科技与教育正走向融合,课堂教学将不再单靠手写板书、书本、黑板,电子设备也将成为教育的重要一环。
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机器模拟、游戏式学习、MOOC和云课堂等全新的教学手段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教育模式。
2.强调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目前,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是被忽视的,在新的发展趋势下,科学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促进校企合作前沿科技一定程度上需要企业的支持和引领,校企合作将成为学校和社会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
中学校园应该与企业紧密结合,引入高科技企业的优秀技术和先进理念,打造校企合作模式。
应用STSE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应用STSE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b07887d4b52acfc788ebc996.png)
应用STSE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表时间:2019-11-11T14:59:48.527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1月总第331期作者:王建宏[导读] 让课堂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对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学习能力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陕西省商洛市教研室陕西商洛726000摘要:STSE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Soci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简称。
STSE教育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新时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重要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应用STSE课程核心素养随着科技、生产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996年美国制定的全国课程标准中,将STS教育进一步发展为STSE教育课程,随后被欧洲发达国家采用并纳入科学课程标准。
我国STSE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处在教育理念阶段。
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发现,用STSE 教育开展物理教学,让学生在STSE教育情境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也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改变教学“唯分数论”和“知识本位”现象、帮助学生规划未来职业的有效方法。
一、STSE教育课程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1.STSE教育课程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STSE教育中涉及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加深理解物理原理、形成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培养青少年关注社会和责任担当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加强STSE教育是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有机融和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2.STSE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பைடு நூலகம்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 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 质教育基本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1年3月3日星期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上海市科技教师课程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基本 理念的发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