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时期的建筑发展
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建筑风格引言拜占庭建筑风格是一种源于拜占庭帝国的建筑风格,它在公元4世纪至15世纪期间达到了巅峰。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东欧、东地中海和北非地区广泛流传,并对后来的欧洲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拜占庭建筑风格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意义。
特点拜占庭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希腊、古罗马和东方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以下是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几大特点:1. 穹顶拜占庭建筑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其宏伟的穹顶。
这些穹顶常常采用圆顶或半圆顶的形式,通过砌石或构建拱门结构来支撑。
穹顶的设计使得教堂内部可以拥有较高的空间,并创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2. 壁画拜占庭建筑的墙壁常常装饰有绚丽多彩的壁画。
这些壁画通常描绘了宗教故事、圣人和天使,以及皇帝和贵族的形象。
壁画不仅是装饰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宗教和政治宣传的表达方式。
3. 哥特式影响在拜占庭建筑风格中,还可以看到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影响。
尖拱形的门窗和尖塔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在拜占庭建筑中也有所体现。
这种融合创造了一种独特而复杂的建筑风格。
4. 色彩丰富拜占庭建筑善于运用色彩来装饰建筑物。
金色和鲜艳的颜料常常用于壁画和装饰元素上,从而创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效果。
这种颜色的运用使得拜占庭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夺目,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
发展历程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发展可以追溯至公元4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建立时期。
在这个时期,基督教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并对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座拜占庭建筑物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它于公元537年完工。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建造标志着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开端,也成为其他拜占庭教堂的模板。
随着时间的推移,拜占庭建筑风格逐渐演化出不同的派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希腊十字平面教堂和希腊十字圆顶教堂两种类型。
希腊十字平面教堂呈十字形,中间有一个穹顶,四个臂部呈直角伸出。
而希腊十字圆顶教堂则是在希腊十字平面教堂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圆顶。
拜占庭的主要建设成就总结与思考
拜占庭的主要建设成就总结与思考拜占庭帝国,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神秘,仿佛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其实,它就是东罗马帝国的一个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拜占庭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拜占庭帝国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些成就,同时也带大家一起思考一下。
我们来说说拜占庭的建筑。
拜占庭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
在拜占庭的建筑中,最著名的当属圣索菲亚大教堂了。
这座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既有东方的神秘感,又有西方的庄重感。
而且,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技艺也非常高超,比如说它的穹顶,那个巨大的圆形屋顶,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所以,拜占庭的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建筑,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拜占庭的文化。
拜占庭的文化非常丰富多彩,涵盖了许多领域。
比如说文学、艺术、科学等等。
在文学方面,拜占庭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诗人,比如说普鲁登斯、弗拉库斯、托马斯·阿奎那等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艺术方面,拜占庭的艺术也非常出色。
比如说壁画、马赛克等等,都是拜占庭艺术家们的杰作。
而在科学方面,拜占庭也有很高的成就。
比如说医学、数学、天文学等等,都有拜占庭科学家的贡献。
所以,拜占庭的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是一个文化的宝库。
再来说说拜占庭的经济。
拜占庭的经济也非常发达,尤其是在贸易方面。
由于拜占庭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所以它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这使得拜占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
在拜占庭时期,许多商人都在这里进行贸易活动,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而且,拜占庭还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友好的贸易关系,比如说与阿拉伯国家、印度国家等等。
这些都为拜占庭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我们来说说拜占庭的政治。
拜占庭的政治制度也非常独特。
在拜占庭时期,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他们掌握着绝对的权力。
拜占庭式建筑
圆形穹顶
• 穹隅是指拱顶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球面。穹隅的发明使得方形基座上可以搭建巨大 的圆形穹顶。这是一个古罗马建筑师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建筑史上的伟大发明。 圣索非亚大教堂即以大穹顶著称,并有多个圆形穹顶的小厅。高大宽阔,采光充 分
平面结构
• 圆形(辐射式)或正十字形。
• 圣索非亚大教堂平面图
壁画
•
•总的来说可以概况Fra bibliotek四点• 第一个特点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 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 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 协调的小部件。 •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 应的集中 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 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 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 大的自由。 •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 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 大面积具有东方风格的壁画、 镶嵌画。以金色调为主,色彩 绚丽。
壁画
柱
• 柱头呈倒方锥形,刻有植物或动物图案,富于装饰性。
圣索菲亚大教堂
•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古代晚期建筑的一大成就,又是拜占庭式建筑的第 一个杰作。它在建筑及礼仪方面的影响深远并普及至正教会、天主教 会及穆斯林世界。这座教堂内一共使用了107根柱子,柱头大多采用 华丽的科林斯柱式,柱身上还增加了金属环扣以防止开裂。大教堂最 大的圆柱高19至20米,直径约1.5米,以花岗岩所制,重逾70吨。查 士丁尼一世曾下令将巴勒贝克、黎巴嫩的八个科林斯柱式拆卸及运送 到君士坦丁堡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与主要使用大理石的希腊建筑以 及主要使用混凝土的罗马建筑不同的是,圣索菲亚的主要建筑材料为 砖块。 • 教堂内部的空间广阔,结构复杂。教堂正厅之上覆盖著一个最大直 径达31.24米、高55.6米的中央圆顶,圆顶直径较万神庙的穹顶直径 少了四分之一,但高度却多了四分之一。圆顶下连绵的拱廊使圆顶看 似失重,其下方的40个拱形窗户引进光线,使室内呈现色彩。由于经 历过为数不少的维修,圆顶已经不是绝对圆形的底座,圆顶略呈椭圆, 其直径介乎31.24米至30.86米之间。
拜占庭时期的建筑发展
但由于大厅极其宏伟,自然采光的亮度与大
厅面积不成比例,因此显得大厅阴暗,加之 上千年浓郁的宗教氛围,让人有种莫明的压
力和恐怖感。从结构来看,它有既过 排列于大圆穹顶下部的一圈40个小 窗洞,将天然光线引入教堂,使整 个空间变得飘忽、轻盈而又神奇, 增加宗教气氛,而且也借助建筑的 色彩语言,进一步地构造艺术氛围。 大厅的门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 内墙面用白、绿、黑、红等彩色大 理石拼成,柱子用绿色,柱头用白 色,某些地方镶金,圆穹顶内都贴 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玻璃马赛克。 这些缤纷的色彩交相辉映,既丰富 多彩,富于变化,又和谐相处,统 一于一个总体的意境:神圣、高贵、 富有。从而,有力地显示了拜占庭 建筑充分利用建筑的色彩语言构造 艺术意境的魅力。
拜占庨艺术风格的形成02拜占庨的建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庨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用各色云石玻璃彩色面砖进行装饰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历史发展角度地理关系影响拜占庭式独特的建筑风主要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三拱 长方型建筑,教堂的圆顶高 60米,相当于20层楼高, 是世界有名的五大圆顶之一。 它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 其中中央大厅5000多平方 米,教堂前厅600多平方米。
大教堂内墙上有天使杰布拉欣的巨幅油面, 它向教徒们描绘了天国幸福、安详而和平的 景象。
尽管大厅四周有许多带彩色玻璃的拱型窗户,
02
拜占庭的建筑
历史发展角度
地理关系
汲取了波斯、两河 流域、叙利亚等东 方文化,用各色云 石、玻璃、彩色面 砖进行装饰,形成 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影响
拜占庭到中世纪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
巴西利卡与基督教天主教堂: 巴西利卡与基督教天主教堂:
巴西利卡的定义:长方形的会堂,由两排或四排柱把空间分为三或五 部分,中间高且宽的部分称中厅,两侧窄而低的部分为侧廊。
早期基督教建筑: 早期基督教建筑:
1、同拜占庭建筑同时发展起来; 2、主要类型为修道院式的基督教堂;
罗马风建筑: 罗马风建筑:
六、府邸建筑: 府邸建筑:
麦西米府邸,建于1535年,帕鲁齐 特点:平面空间与艺术形式紧密相连。双轴线对 称式平面空间。 尤利亚三世别墅,建于1550-1555年,维尼奥拉 特点:文艺复兴盛(晚)期的花园别墅。
1、强烈的向上向前的动势; 2、圣坛处是教堂最华丽的部分; 3、框架结构间用彩色玻璃窗加以装饰。
西欧中世纪建筑
七、 西欧中世纪的市民住宅
1、采用木构架,结构构件与维护构件分开; 2、平面自由灵活、因需而设、进深大而面阔小; 3、立面明朗、轻快、活泼。
八、 哥特建筑的衰落
1、英国的“垂直式”哥特建筑; 2、法国的“辉煌式”哥特建筑; 3、尖券平缓,并使用4圆心火焰式券,装饰繁琐受 东方文化影响雕塑更具表情和动态。
文艺复兴建筑
府邸建筑: 六、 府邸建筑: 2、盛期府邸特点:
平面为封闭四合院,突出轴线处理; 立面追求雄伟的纪念性。 代表:法尔尼斯府邸 麦西米府邸 罗马教皇尤利亚三世别墅
文艺复兴建筑
法尔尼斯府邸,罗马 小桑迦洛,维尼奥拉 米开朗琪罗 建于1515—1580 入口为巴西利卡,立 面为叠柱式。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2、15、16世纪以意大利罗马为中心的盛期文艺 、 、 世纪以意大利罗马为中心的盛期文艺 复兴; 复兴; 代表作品:坦比哀多 代表作品 圣彼得大教堂 代表人物:伯拉孟特 代表人物 米开朗琪罗 拉菲尔 达芬奇
拜占庭建筑学习
大教堂球形穹顶宏伟, 震撼。其外部装饰粗糙, 内部却极为奢华精致。 墙壁和穹顶采用大理石, 金箔镶嵌着基督教神圣 的故事画。
第21页/共32页
教堂内部空间曲折多变, 内壁全用彩色大理石砖 和五彩斑斓的马赛克镶 嵌画装点铺砌。
第22页/共32页
1453年,土耳其军队攻占君士坦 丁堡。为了报攻城之难,土耳其 皇帝下令枪杀三日,城中百姓死 亡无数,金银财宝恣意抢夺,而 惟一没有动的就是圣索菲亚大教 堂。之后土耳其把这座名城改称 穹顶内部 为伊斯坦布尔,把这座教堂改为 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他们把内部 的基督教装饰改画成伊斯兰教的 图案装饰,还在教堂外面的四个 角上建起了高高的尖塔。现在看 来,这四根尖尖的高塔,像柱子 一般簇立在大教堂的四方,像是 旗杆,又像是神圣的卫士,增添 了整个建筑的秀丽之气。
第7页/共32页
•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集中式 建筑体制。 这种形制的特点 是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 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形式,并 以帆拱作为中介连接。同时 可以使成组的圆顶集合在一 起。
第8页/共32页
拜占庭其他平面类型
巴西利卡式:其特点是平面呈 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 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 用条形拱券作屋顶。
第3页/共32页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年占庭帝 国大受损失。这时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后来 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
第4页/共32页
建筑特点
第5页/共32页
建筑特点 • 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 “穹窿顶”。高大宽阔,采光充分 。
第6页/共32页
第二个特征是整 体造型中心突出。 那体量既高又大 圆穹顶,往往成为 整座建筑的构图中 心。
在6世纪前,底色多为蓝色, 6世纪以后重要的建筑物则 用贴金箔的小玻璃块拼贴。
世界建筑史之拜占庭建筑
内部空间
• 教堂内部非常庞 大,复杂错落, 凹凸有臻巨大的 穹窿凌空高悬于 屋顶,中厅和半开 敞式建筑的连券 廊形成了四周侧 廊的屏障.这样,这 一中央内核区看 上去有空间抬高 和向外扩张之感.
内 部 空 间
• 这是一张手绘图
内 部 空 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部空间
连券廊
• 连券廊建筑形成了一 种三、五、七的韵律, 底层中厅的连券廊节 奏有5个开间,展廊 的有7个开间,高侧 窗有7扇;在两端半 开敞式建筑或者又叫 半圆龛的地方,底层 有3个开间,上面的 展廊有7个开间。
中世纪的艺术
拜占庭建筑艺术
历史分期
•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与罗马的殖民城市。其建筑按国家发展可分为三 个阶段: 一、前期:即兴盛时期(4-6世纪),主要是按古罗马城的样子 来建设君士坦丁堡。在6世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隆为中心 圣索菲亚大教堂。 二、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国土缩小,建 筑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其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 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 教堂。 三、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年占庭帝国 大受损失。这时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 主后大多破损无存。
君士坦丁堡的St.Sophia教堂
• 532年---537年 • Sophia意指“神灵的智慧”。 • 建造者并不是传统的熟练工匠,而是来自特拉勒斯的安 提莫斯和来自米利都的伊索多拉斯,他们精通数学和物 理,和建筑师相比,他们更像是科学家。于是这座教堂 就成了两种风格的融合---双框架结构的穹窿教堂和穹顶 巴西利卡。这种创新的形制由于使用轻巧的砖块作为主 要建筑材料而变得可行。 • 除8根巨柱外,教堂以细方石建成。 • 穹窿在它完工后20年,即558年倒塌,这表明教堂大胆 的设计虽然是工程学上的一次伟绩,却已经达到了当时 工艺技术的极限,它被重建于563年。
拜占庭建筑艺术
圣索非亚大教堂穹顶内部
1453年,土耳其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为了报攻城之难,土耳其皇帝下令枪杀三日,城 中百姓死亡无数,金银财宝恣意抢夺,而惟一没有动的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把 这座名城改称为伊斯坦布尔,把这座教堂改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他们把内部的基督教 装饰改画成伊斯兰教的图案装饰,还在教堂外面的四个角上建起了高高的尖塔。现在看 来,这四根尖尖的高塔,像柱子一般簇立在大教堂的四方,像是旗杆,又像是神圣的卫 士,增添了整个建筑的秀丽之气。
(3)马赛克装饰的 ) 画面特点 题材大 多与宗教有关,既 具体又抽象,就具 有乡土气息又十分 高雅。画面从不表 现空间,没有深度 和层次,人物的动 态不大,构图相对 呆板,这是由于装 饰材料的制约而形 成的。无论是人物 还是植物,形象基 本都要变形,提炼 简化,绘制方法基 本是勾线平涂,因 此人物不是很生动。
•
罗马帝国经历了3世纪奴隶大起义,经济几乎遭到 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帝国西部,人口锐减,农业停 滞,商业凋敝。而帝国东部却相对稳定,它的多种经 济成分受到的冲击较小。且由于早在100多年前就已发 展的东西方贸易更趋活跃,形成了国际商业贸易区。 而原拜占庭的所在地由于控制了东南西北交通的汇聚 点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作为罗马帝国的杰出政治家皇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君士坦丁大帝)充分意识到了帝国东部的重要 性,并力排众议,在诸多城市中选中了拜占庭的原城 址作为修建新都城的城址。公元324年皇帝修建新罗马。 公元330年,新都初具规模。为了颂扬皇帝的功绩,新 首都被命名为CONSTANTINOPLE(君士坦丁堡)。 • 公元4—6世纪帝国极盛时期,城市建设发展很快, 国都建设最为繁荣,大批建筑师被培养出来,建立了 一批庞大的纪念性建筑物。
拜占廷建筑
6 世纪强盛的拜占庭地图
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基督教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30年左右的巴勒斯坦地区,在耶稣基督升天后,他的门徒 奉耶稣的命令以巴勒斯坦地区为中心想各地传扬福音。他们遭到罗马政府的 迫害,很多基督徒被钉上十字架,被砍头,被送去喂狮子。但这却不能阻止 福音的传播,基督徒人数不断增加,许多罗马社会的上层人士也信了基督教。 终于,君士坦丁皇帝在一次与蛮族的战争中看到天上的十字架像并写着“凭 此得胜”,于是他下令在每个士兵的盔甲上印上十字架的标记,最终战争取 得胜利。君士坦丁皇帝停止了罗马政府对基督教长期的迫害,并在不久自己 信教,并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随着分裂成两帝国,基督教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 为中心的西派。君士坦丁和罗马遂成为东西教会的宗教中心。文化与政治也 产生了差异性在文化上,由于时代的交替和帝国的衰弱,罗马帝国时代的地 中海世界也逐渐消失。由于以前各民族屈服在帝国的统治下,人人大多都懂 希腊文及拉丁文,因此教会易于从事教会活动。帝国衰弱,造成语言统一不 在,东西方教会各自以希腊文与拉丁文钻研宗教问题,忽略双方的交流,因 而造成更大的宗教隔阂,进而发生了历史上的基督教大分裂。东方教会自称 为正教,因教区位于地中海东边,因而又称东正教。西方教会则自称公教, 是为罗马公教。
基辅罗斯公园城中诺夫哥罗德克里姆林的中央,教堂墙面抹着白 灰,上面耸立着五个大穹顶,外观庄严、简朴
国务院于1998年4月正式批准立项建设国家大剧院,1999年7月 最终选取了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 安德鲁 的建设方案,其设计 方案经过两轮三次修改。 安德鲁将他的大剧院方案形容为“湖上仙阁”。这是一座坐 落在近乎方形的大水池中的椭球体建筑,在冬天水池可作为滑 冰场。大剧院的主要入口在北面,与地铁的出站口相连通,通 道的玻璃顶则是水池的池底,观众在进入剧场前就能体验一下 在水面下行走的奇妙感觉。
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图解)
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图解)拜占庭建筑的发展周期较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兴盛时期(4-6世纪),主要是按古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
在6世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隆为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伊斯坦布尔)。
该堂圆顶直径达33米,由4根支柱和4个大圆拱支持,圆顶下面为一圈通光窗口,使堂内光线达到一种奇特的效果。
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国土缩小,建筑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
其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年占庭帝国大受损失。
这时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
图:圣马可教堂拜占庭建筑的风格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
这种风格是从四世纪到十五世纪以君士坦丁堡(即古希腊城市拜占庭)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
其思想内容是崇拜帝王和宣扬基督教神学,为巩固贵族阶级的统治服务。
其风格特点是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心的东方艺术形式葙结合,有浓厚的东方色彩。
中央圆顶形的结构及其内部金碧辉煌的装饰,反映了政教合一的精神统治的权威。
在基督教神像学体系的建立和利用、改造旧形式为基督教宣传服务等方面,在教堂建筑、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的风格创造上,都有较大的成果。
拜占庭艺术之雕刻作品因受726至843年的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而所剩无几,多为反映宗教生活的浅浮雕与人物头像。
拜占庭建筑发展
圣索菲亚大教堂坐落在蓝色清真寺对面。 在1453年以前,一直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 此后被土耳其人占领,改建成为清真寺。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 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 南北长71.0米。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时期建筑既不多,
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在被奥斯曼帝国灭国后大多破损无存。
对其他地区的影响:拜占庭式建筑对俄罗斯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有重大影响。典型的如莫斯科的华西 里·柏拉仁诺教堂及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
罗马安杰利圣母教堂
目录
CONTENTS
华西里· 伯拉仁内教堂
历史上蒙古人曾经侵略过俄罗斯, 1552年俄罗斯攻下了蒙古侵略者的最后一个据点——喀山汗国,从而结束了俄 罗斯三百年的奴役屈辱历史,为了庆祝俄罗斯民族的独立解放,伊凡雷帝下令修建了这座教堂,它是俄罗斯民族 获得独立精神象征。
华西里· 伯拉仁内教堂是受伊凡四世的委托,为纪念其对 喀山汗国的征服而于1555年和1561年之间建造的。 1588年,费奥多尔· 伊万诺维奇沙皇在该建筑中一位俄罗 斯东正教圣人华西里· 柏拉仁诺之墓东上方添置了一个小 礼堂。此后,该教堂就被人们普遍称为“圣华西里教 堂”。柏拉仁诺教堂位于红场东南部(北纬 55°45′08.88〃,东经37°37′23.00〃),对面则是克 林姆林宫的斯巴斯卡亚塔。教堂虽不巨大,却在一个地 基上集合了九间礼堂。该教堂的设计跟随了同时代的穹 顶教堂风格,尤其是科洛缅斯科耶的耶稣升天教堂 (1530年)和季亚科沃的施洗约翰斩首教堂(1547年)。
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中
拜占庭时期建筑总结
拜占庭的建筑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已如强弩之末,西欧经济严重衰退.395年罗马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后人叫他拜占庭帝国.公元479年世纪,西罗马被一些当时比较落后的民族灭亡.而拜占庭帝国却正处于很强盛的时期,直至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这段历史时期就是拜占庭时期.
拜占庭的建筑代表:
东正教教堂(集中式)
拉温那新旧阿波利纳尔巴西利卡式东正教教堂.
圣维达莱教堂(526—547年)
君士坦丁堡的阿波斯多尔教堂(公元六世纪)
以弗所得圣约翰教堂
圣马可教堂
迦拉.普拉其帝亚墓
新旧阿堡里纳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
诺夫哥罗德的圣索非亚主教堂
斯巴斯—涅列基扎教堂
格拉查尼茨的教堂.。
《拜占庭建筑》课件
旅游价值:拜占庭建 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保护和修复工作有 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 展
社会教育:拜占庭建 筑是重要的社会教育 资源,保护和修复工 作有助于提高公众的 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拜占庭 建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欧洲联盟:提供资金和技术支 持,保护拜占庭建筑
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展拜占庭 建筑保护项目,提高公众意识
地理位置:位于土耳其伊 斯坦布尔
建筑风格:拜占庭式建筑
历史背景:始建于公元 532年,由查士丁尼大帝 下令建造
建:东正教的重要 教堂,被誉为“世界第八 大奇迹”
保护现状:1985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置:意大利 罗马
建筑风格:拜 占庭式建筑
公元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 帝国攻占君士 坦丁堡,东罗
马帝国灭亡
早期阶段:公元330-527年,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筑风格受到罗马和希腊的影响。
中期阶段:公元527-1056年,建筑风格逐渐形成,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如圣索菲亚大教 堂。
后期阶段:公元1056-1453年,建筑风格更加成熟,出现了许多精美的建筑,如圣马可大教堂。
保护措施: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拜占庭 建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和修复,如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部分拜占庭建筑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
研究价值:拜占庭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 科学价值,对研究古代建筑、宗教、文化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价值:拜占庭 建筑是古代文明的 重要遗产,具有极 高的历史价值
文化传承:拜占庭建筑 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保护和修复工作有助于 传承和弘扬文化
建筑功能:主要用于宗教、政治、文化等公共建筑,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纪念意义
色彩丰富:以金色、蓝色、红色为主,色彩鲜艳 镶嵌工艺:使用马赛克、玻璃、宝石等材料进行镶嵌装饰 雕塑艺术:大量使用雕塑,如浮雕、圆雕等 建筑结构:采用穹顶、拱门、柱廊等结构形式,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拜占庭建筑史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莫斯科红场
波克罗夫教堂
克里姆林宫
乌克兰索菲亚大教堂
印度泰姬陵
莫斯救世主大教堂
圣弗拉基米尔主教座堂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
上海皋兰路东正教堂 上海新乐路东正教圣母大堂
天津市西开大教堂
哈尔滨圣· 索菲亚教堂
兰州清真寺
拜占庭建筑史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
公元395年,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拜 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君主专制国家。位于欧洲 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 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地中海沿岸。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 的君主制国家。 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攻入君士坦丁堡而灭亡。 •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 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 筑文化。
前期(4-6世纪)
圣维塔教堂
地下水宫殿
神圣和平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
士坦丁堡城墙
君士坦丁堡大皇宫
圣凯瑟琳修道院
圣迪米特里奥斯教堂
中期(7-12世纪)
圣马可教堂
达夫尼修道院
后期(13-15世纪)
萨洛尼卡教堂
拜占庭建筑特点
穹隅
1.
穹隅是指拱顶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球面。在穹隅的发展前,建筑师常 采用叠涩拱或内角拱于四角以支撑建筑。穹隅的发明使得方形基座上可 以搭建巨大的圆形穹顶。这是一个古罗马建筑师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建 筑史上的伟大发明。索非亚大教堂即以大穹顶著称,并有多个圆形穹顶 的小厅。高大宽阔,采光充分。
大厅
中世纪拜占庭与罗马风建筑简介
目录
01 拜占庭(Byzantine)建筑
Ⅰ.拜占庭建筑的由来 Ⅱ.拜占庭建筑的艺术形成 Ⅲ.拜占庭建筑的发展阶段 Ⅳ.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Ⅴ.拜占庭建筑内部装饰特点
LOGO
目录
02
罗马风(Romanesque)建筑
Ⅰ.罗马风建筑的简介 Ⅱ.罗马风建筑的由来 Ⅲ.罗马风建筑的发展阶段 Ⅳ.罗马风建筑的特点
LOGO
Ⅰ.拜占庭建筑的由来: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东部以君士坦丁堡 (即拜占庭)为中心,。史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其统治延续 到15世纪,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亚、地中 海东岸和北非、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等,建都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以古罗马的贵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为基础。由于贸易往来, 使之融合了东方阿拉伯、伊斯兰的文化色彩,形成独自的拜占庭艺术。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 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LOGO
Ⅳ.罗马风建筑特点
第二点则是技术处理方面,罗马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都以拱顶为主, 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
LOGO
Ⅳ.罗马风建筑特点
第三点,罗马式建筑的美学观点,就是建筑物巨大、繁复,强调明暗 对照法(让光线从寥若晨星的小孔照射进来),但建筑的装饰则简单 粗陋。
LOGO
Ⅳ.罗马风建筑特点
十字军数次入侵之后,拜占廷帝国国力大受损失,无力再兴建大型公 共建筑和教堂。这一时期建造的拜占廷建筑数量不多,也没有创新, 在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廷帝国后大多破损无存。君士坦丁堡的圣玛利亚 教堂为晚期拜占廷建筑的代表作品。
外国建筑史(3)拜占庭罗马风哥特
• 意大利威尼斯总督府
• 公共建筑
• 法国阿拉斯市 市政大厦
四、
•
主要成就
1. 创造出以尖拱为特征 的拱券技术。 • 2. 教堂的内部空间和 外部造型处理达到震慑 人心的效果。
第六章 欧洲中世纪其他国家的建筑
• 西班牙——伊斯兰教建筑 • 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 俄罗斯——独特的民族建筑传统
拜占庭建筑
•石雕
•
第四章 罗马风建筑
• 一、 历 史 背 景 • 1 、 历史沿革 (1)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陷入漫长的黑暗时 期。 5 - 10 世纪:早期基督教建筑的探索,又称 “先罗马风时期”。 (2)10-12世纪:罗马风时期 ( Romanesque ,或译“似罗马”,“罗曼 式”)
• 2 、地域范围
德国科隆主教堂
英国西敏寺教堂
(威斯敏斯特)
Westminster
1243-1253
意大利米兰主教堂
• 哥特教堂修建 的动力:
• 天堂的感召 • 市民的自豪感 • 工匠的技术追求
• 4、哥特教 堂室内
光线来源:
中厅高窗 侧廊窗 蜡烛
哥特式建筑
• 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 亚眠教堂
哥特式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发展简史
1、早期基督教建筑——巴西利卡式教堂
2、罗马风建筑——修道院教堂 3、哥特式建筑——城市教堂
二、
建筑特色
• 1、规模较小,施工粗糙。形式上略带有古
罗马的风格。
• 2 、结构技术
主要继承古罗马的砖石拱券技术(筒拱 和骨架券)
• 3 、奠定了以巴西利卡为主的教堂
基本形制 • 4 、较少装饰,风格相对朴素
• 2 、结构技术
简述拜占庭式建筑艺术
简述拜占庭式建筑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班级:2012级历史行知班姓名:***学号:**********简述拜占庭式建筑艺术拜占庭式建筑是欧洲中世纪的一种建筑的艺术形式,该建筑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其突出特点是屋顶的原形。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式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又受到周边地区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自成一派,被后人称为拜占庭式建筑风格。
拜占庭建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4-6世纪,主要是按古罗马城的外形来建设君士坦丁堡,在6世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窿为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第二阶段:公元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国土缩小,建筑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
其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窿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窿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第三阶段: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个时期的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的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了。
由于历史上罗马帝国一直把基督教作为国教,所以在建筑风格上,拜占庭建筑风格具有很鲜明的宗教色彩,其典型代表建筑也多为基督教教堂,拜占庭建筑在建筑风格上主要有四个显著的特征:第一个特点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点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做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拜占庭的建筑
历史发展角度
地理关系
汲取了波斯、两河 流域、叙利亚等东 方文化,用各色云 石、玻璃、彩色面 砖进行装饰,形成 了自己的建筑都 产生了积极的影 响。
从历史发展的角 度来看,拜占庭 建筑是在继承古 罗马建筑文化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形成
02
03 04
拜占庭的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马可大教堂
01
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形成
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形成
拜占庭艺术是沿着古时的贸易航线而发展起来的, 在某些地域(商贸所经之地)的流传比其它地方更为显著。 像连接东西方贸易的意大利城市威尼斯和拉文纳, 受到拜占庭艺术影响巨大。在威尼斯,拜占庭式建筑尤为居多, 与此同时,拉文纳教堂拜占庭的镶嵌工艺也是举世无双的。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亚、 地中海东岸和北非、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等, 建都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以古罗马的贵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为基础。 由于贸易往来,使之融合了东方阿拉伯、伊斯兰的文化色彩, 形成独自的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时期建筑的发展
Dim small pure and fresh and templates
拜占庭时期
•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已如强弩之末,西欧经济严重衰 退.395年罗马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以君士 坦丁堡为首都,后人叫他拜占庭帝国.公元479年世 纪,西罗马被一些当时比较落后的民族灭亡.而拜占 庭帝国却正处于很强盛的时期,直至1453年被土耳 其人灭亡.这段历史时期就是拜占庭时期.
这座建筑也就当然地成为了中世纪,乃至人类建筑史 上璀璨夺目,光耀千秋的杰作。后由于伊斯兰教的兴 起,及拜占庭帝国的没落,该教堂被改为清真寺。故 其对伊斯兰寺庙的定型,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04
圣马可大教堂
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建筑遵循拜占庭 风格,呈希腊十字形,上覆5座半球形 圆顶,为融拜占庭式、哥特式、伊斯 兰式、文艺复兴式各种流派于一体的 综合艺术杰作。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三拱 长方型建筑,教堂的圆顶高 60米,相当于20层楼高, 是世界有名的五大圆顶之一。 它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 其中中央大厅5000多平方 米,教堂前厅600多平方米。
大教堂内墙上有天使杰布拉欣的巨幅油面, 它向教徒们描绘了天国幸福、安详而和平的 景象。
尽管大厅四周有许多带彩色玻璃的拱型窗户,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
但由于大厅极其宏伟,自然采光的亮度与大
厅面积不成比例,因此显得大厅阴暗,加之 上千年浓郁的宗教氛围,让人有种莫明的压
力和恐怖感。从结构来看,它有既复杂,又
条理分明的结构受力系统。
从内部空间看,这座教堂不仅通过 排列于大圆穹顶下部的一圈40个小 窗洞,将天然光线引入教堂,使整 个空间变得飘忽、轻盈而又神奇, 增加宗教气氛,而且也借助建筑的 色彩语言,进一步地构造艺术氛围。 大厅的门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 内墙面用白、绿、黑、红等彩色大 理石拼成,柱子用绿色,柱头用白 色,某些地方镶金,圆穹顶内都贴 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玻璃马赛克。 这些缤纷的色彩交相辉映,既丰富 多彩,富于变化,又和谐相处,统 一于一个总体的意境:神圣、高贵、 富有。从而,有力地显示了拜占庭 建筑充分利用建筑的色彩语言构造 艺术意境的魅力。
拜占庭建筑艺术
• 欧洲自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公元395年,以 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史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 帝国, • 拜占庭艺术也是由拜占庭帝国的兴起而来。
• 而拜占庭艺术就属于中世纪艺术的其中之一, • 也是中世纪早期的艺术风格。
01 目 录
拜占庭式独特的建筑风主要是 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 小, 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 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 盖穹 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 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 一大贡献。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 庭式建筑。 其堂基与罗马式建筑的一样, 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 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 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 成。
在建筑及室内装饰上,最早 的成就表现在基督教堂上, 最初也是沿袭巴西利卡式的 形制。 墙面往往铺贴彩色大理石, 拱券和穹顶面不便贴大理石, 就用马赛克或粉画。
03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 廷时期建造的一座罗马 纪念馆。
大教堂历经沧桑900多年, 亲眼目睹了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衰。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 三拱长方型建筑
教堂正面长51.8米,有5座棱拱型罗马式大门。 顶部有东方式与哥特式尖塔及各种大理石塑像、 浮雕与花形图案。藏品中的金色铜马身体与真马 同大 神形毕具,惟妙惟肖。 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 当然,还有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
圣马可教堂不仅也是一座教堂而已,它是一座非常优秀的建筑,同时也是一座 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 它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 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 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从外观上,它的五座圆顶 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 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这些建筑上的特色让 人惊叹不已。因此,仅一次参观,是绝对无法轻松地把大教堂看遍的,据行家 说,应该参观好几次,分别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去,这样,就能够体味大教堂在 不同时段的风情。可以说它是具有所有宠爱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