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特色讲练类型8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讲)-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讲)-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球上的水(讲)考向一、水循环【一讲高考】【例1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 B .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A .基本不变B .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 D .在冰期相对较低【例2】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下图 b 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 2 个月B.3个月C. 4 个月D. 5 个月10 .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 .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 .魁北克以下河口段11 .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例3】下图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C .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5.图示地区( A .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C .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4】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答 6~7 题。

6.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 .塔里木河流域B .长江流域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D B .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D .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C .雅鲁藏布江流域D .黑龙江流域 A .水田改旱田 B .植树造林 【二讲典例】 【例 1 】 读某河流水系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C .覆膜种植农作物 D .修建梯田13 .与乙地相比,甲地沼泽分布少的主A .降水较少 B .落差较大 C .下渗严重 D .蒸发较少 14 .与福斯相比,科连特斯(A .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C .流量大,水位季B D .流量小,水位 趁热打铁 】 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13 .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A .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D.湖泊与河流相通14 .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D.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考向二、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讲高考】【例 1 】2011 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第2部分-非选择题突破模板-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第2部分-非选择题突破模板-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

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答题要点答题规范自然原因气候年降水量少;降水空间分布不均;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年际变化大;气温高,蒸发量大陆地面积陆地面积小,河湖少,储水空间小人为原因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增大人类对水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人类对淡水资源的污染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36(1),10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2015·黄冈中学期中)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

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成因。

(3)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3)多水带也时常有水资源紧张的困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带,原因是什么?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12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已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通水后有效缓解了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1)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石家庄市的有利影响。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新【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第2部分-非选择题突破模板-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

最新【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第2部分-非选择题突破模板-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

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36(1),10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2015·黄冈中学期中)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

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成因。

(3)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3)多水带也时常有水资源紧张的困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带,原因是什么?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12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已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通水后有效缓解了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1)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石家庄市的有利影响。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加坡东西长42千米,南北宽22.5千米,地势起伏和缓,平均海拔不足15米,常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2 345毫米,多阵雨,植被繁多,是风光绮丽的东方热带岛国。

(1)新加坡全年降水丰富,说明其原因。

(2)新加坡和北京都是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对比分析两城市淡水资源匮乏原因的异同。

最新【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第2部分-非选择题突破模板-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

最新【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第2部分-非选择题突破模板-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

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36(1),10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2015·黄冈中学期中)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

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成因。

(3)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3)多水带也时常有水资源紧张的困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带,原因是什么?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12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已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通水后有效缓解了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1)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石家庄市的有利影响。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加坡东西长42千米,南北宽22.5千米,地势起伏和缓,平均海拔不足15米,常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2 345毫米,多阵雨,植被繁多,是风光绮丽的东方热带岛国。

(1)新加坡全年降水丰富,说明其原因。

(2)新加坡和北京都是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对比分析两城市淡水资源匮乏原因的异同。

高中地理干旱缺水问题的知识点

高中地理干旱缺水问题的知识点

高中地理干旱缺水问题的知识点高中地理干旱缺水问题的知识点高中地理方法之干旱缺水问题各科的提高是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之干旱缺水问题,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1)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2)修建水库; (3)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4)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5)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6)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7)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8)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春季大量的积雪融水缓解了旱情)西北地区的干旱缺水: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较少;风力大,蒸发强等因素有关。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之干旱缺水问题,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高考地理考点答题技巧:人口迁移整理了高考地理考点的简答题答题思路,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更多高考地理备考内容在高考频道。

高考地理考点:人口迁移简答题答题思路⑴ 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⑵ 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⑶ 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⑷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⑸ 高中数学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① 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② 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③ 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干旱缺水问题

【高中地理】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干旱缺水问题

【高中地理】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干旱缺水问题
2021年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整理了22个
高考
地理基础知识,期望对学生朋友有所协助!
干旱缺水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
②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a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太少,河流径流量大;b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小;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繁盛,需水量小;b水污染轻微;c浪费多,利用率高。

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高中语文
;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索: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落慢,冷却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至③春耕需水量小.东北地区为何没构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落快,冷却较差②存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给养.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到副高掌控,降水太少.广东冬旱:①冬季流行大陆风,降水太少②冬季气温较低,冷却较强③工农业繁盛,需水量小等.西亚旱情: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到副高掌控,降水太少。

中亚旱情:久居内陆,距海荒凉,海洋水汽影响大,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疏而冷却强劲)。

2023年山东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2023年山东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2023年山东高考地理模拟试题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地势低平,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一、简答题1. 简述山东省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答:山东省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口众多,用水量大;(2)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3)水资源总量少,时空分布不均;(4)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需求量大;(5)水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二、分析说明解决山东省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答:为了解决山东省水资源短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包括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等;(2)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通过南水北调工程等,将南方水资源调入山东;(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产业;(5)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鼓励公众节约用水;(6)建设水务局统一管理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的调配和监管。

三、评价“引黄济青”工程的影响并分析该工程实施的必要性。

答:“引黄济青”工程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评价:一方面能够缓解青岛市用水紧张问题,改善居民生活和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利影响,如水源地的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等。

因此该工程实施的必要性非常明显,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和调整。

以上是关于山东省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考试。

当然这只是模拟试题,真正的高考地理试题可能会有所不同。

但无论怎样,只要我们认真复习,掌握好基础知识,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措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措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一、典例引领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

读阿拉伯半岛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绘出沿北回归线的阿拉伯半岛地形剖面示意图。

(2)简析该半岛降水稀少的原因;并解释除降水外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3)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其成因。

(4)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你认为是否可行?阐释理由。

[解析]第(1)题,注意起止点的海拔与地势起伏的总趋势。

第(2)题,受大气环流、地形的影响该地降水少;该地蒸发旺盛、沙质土壤下渗严重,因而河流稀少。

第(3)题,甲地地势低,利于地下水汇集,因而可发展畜牧业。

第(4)题,可行与否,理由合理即可。

[答案] (1)画图(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东北信风来自内陆,性质干燥;西部地势较高(高原),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纬度低,山地海拔低,无永久高山冰雪融水;沙漠地区气温高,风沙大、风力强,加剧了水分的蒸发;沙漠遍布,透水性能好,有利于下渗,因此形成无流区。

(3)该地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原因是地势低,地下水埋藏较浅或出露地表,便于利用。

(4)理由与观点匹配方可得分,否则不得分。

不可行。

该地区气候干旱,大气中的水汽少,人工降雨成本太高。

可行。

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工增雨可以增加水量,缓解当地缺水问题。

二、考点讲解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1.水资源短缺的两种类型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应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三、考点训练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解析] 1.D 2.C 3.A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密度的变化。

高考地理特色讲练 类型8 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

高考地理特色讲练 类型8 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

类型8 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思维建模1.自然原因分析角度答题模板气候降水较少或不丰沛,蒸发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分析角度答题模板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示例】耕需水量大,冬小麦返青用水量大。

(2)东北地区没有形成春旱的原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3)广东冬旱的形成原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等。

典题示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原引黄济青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山东“T”字形调水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

材料二图8-1为引黄调水工程示意图。

图8-1胶东地区一直是我国缺水的地区,特别是春季尤为明显。

请简要分析该地区春季缺水的原因。

解题分析缺水的原因主要从水资源储量少、降水少、蒸发量大、用水量大、浪费和污染严重等方面分析答题要领必须体现“降水少”“蒸发加强”“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和“不合理的用水”等[答案] 春季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春季气温回暖,蒸发加强,导致空气和土壤缺水;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不合理的用水,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

规范演练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过去十年间遭遇大旱,不少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墨累河也不例外。

图8-2材料二图8-3为水循环示意图。

图8-3(1)据材料一分析,可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墨累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2)墨累河河水日渐枯竭的根本原因与材料二图中的____(填序号)环节有关。

图示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一图分析墨累河的补给水源中缺少__________补给,为什么?(4)材料二图中水循环各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________(填序号),人类的哪些活动会使⑤环节减少?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水资源类试题解答模板

高中地理水资源类试题解答模板

··>? 2 ¡iNO¢£¤◇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宏实中学 何池方从古至今,水资源利用问题都是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如今,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近些年的地理考试中,水资源内容也是考查的知识点。

下面就水资源类试题解答模板进行分析。

1.细心审题,明确水资源类型在解答水资源类试题时,细心审题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水资源类型在开发、利用中会有不同的特点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高考地理试题经常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

水资源问题分为两个:一个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水资源总量的问题,另一个是水资源的利用问题。

例如,水资源分布不均、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少等问题属于第一个问题。

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不合理的开采利用,水资源遭受破坏65等问题属于第二个问题。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水资源总量也跟降水量有关。

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衡量。

2.水资源利用问题,重在提出解决措施水资源合理利用试题的解题模板为:明确类型+分析问题+制定措施或提出建议。

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际上是考查人类社会与水资源的和谐共处,需要在充分思考与明确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生态发展等角度,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具体措施。

如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原因是降水较少,径流量小,季节分配不均匀;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

需要采取包括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措施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有关洋流问题,重在关注影响洋流是高中地理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题模板为:弄清位置+把握性质+清楚影响。

高中地理综合题题型——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类

高中地理综合题题型——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类

高中地理综合题题型——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类1.水资源缺乏的原因2.水资源缺乏的解决措施一、综合题1.滦河是华北重要的河流,读滦河流域简图及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突出,试从“节流”角度简述缓解该问题的主要措施。

“节流”即节约水资源,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用水角度,分别是调整产业结构,适当限制耗水量大的工业;发展节水农业和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节水意识等。

同时缓解水资源短缺还需要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治理水污染,加强水资源保护。

参考答案:调整产业结构,适当限制耗水量大的工业;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治理水污染,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节水意识等。

(任意3点)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亚主要河流分布图材料二中亚是国际上水问题十分严重的地区,冰川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地表径流来源,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退缩现象十分明显。

随着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苏联解体后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1)分析中亚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分别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角度,提出中亚地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参考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地表径流量减少;随着经济发展,水资源用量(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加;水污染加剧,可利用水资源减少;中亚大多为国际性河流,缺少统一管理与协调,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公平性角度: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河流流域水资源。

持续性角度:进行水资源功能区规划,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保护流域植被,建设水源保护区﹔加强污水治理,防止河流污染。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发源于降水丰富的富塔贾隆高原。

该河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

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示意图。

(1)简述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指出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并说明解决措施。

2022年新高考I卷地理材料分析题精选

2022年新高考I卷地理材料分析题精选

2022年新高考I卷地理材料分析题精选2022年新高考I卷地理材料分析题主要涉及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和解读给定的材料,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答题。

以下是2022年新高考I卷地理材料分析题的精选题目及解析:题目一:材料:某城市水资源短缺严重,多年来水资源供需格局紧张,且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根据水资源专家的调研数据,该城市人均可用水量已降至每人每天100升以下,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每人每天250升的安全用水标准。

调查还发现,该市存在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如长时间不关闭水龙头、农田灌溉水浪费等。

同时,该城市所在地的地下水水位也不断下降,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的风险。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该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该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水资源供需格局紧张以及水资源浪费现象。

对于水资源供需格局紧张,可以考虑通过节约用水、提高供水设施等方面来缓解。

具体而言,可以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更严格的用水政策,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加大供水设施建设力度等。

对于水资源浪费现象,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节水的认识和意识;加强监测和管理,规范农田灌溉水的使用;加强市政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供水系统的老化和漏水现象等。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缓解该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用水需求,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

题目二:材料:某国家近年来火山活动频繁,地质灾害频发。

根据地质灾害专家的调研数据,该国家火山喷发引发的熔岩流、火山灰等物质威胁到附近居民的安全。

近年来,该国家发生了多起火山喷发引发的灾害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该国家火山喷发频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灾措施。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国家火山喷发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火山活动频繁以及地质灾害防治不力两个方面。

针对火山活动频繁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地质监测和预警工作,提前发现火山活动迹象,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居民和相关单位的安全。

水量平衡、含沙量与输沙量、湖泊(练习)(解析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水量平衡、含沙量与输沙量、湖泊(练习)(解析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023 上·山东济南·高三统考期中)伊塞克湖是中亚最大的高山封闭湖泊,由地壳陷落形成,有众 多条河流注入,无出湖河流(图 1)。气候变化与灌溉活动影响了伊塞克湖水量平衡,导致湖水水量变 化。图 2 为 1960-2009 年伊塞克湖水量平衡各分量年代均值。完成下面小题。
4.与水量平衡分量 Y 最相关的陆地水体是( )
C 错误。洞庭湖湖容的净变化量与长江流速无关,D 错误。故选 A。
8.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水库蓄水后,水库下游水位下降,洞庭湖入江口处水位差变大,流速变快,侵
蚀、搬运作用增强,侵蚀河床, 排除 ABC,D 正确。
【点睛】补给形式:降水、冰川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和沼泽都可以构成河流的水源。不同地区的
河流从各种水源中得到的水量不同;即使同一条河流,不同季节的补给形式也不一样。这种差别主要
【解析】1.从湖泊蓄水变量来看 2008 年以前,蓄水变量总体上正值大于负值,湖泊水位上升。2008
年以后,蓄水变量总体上负值大于正值,湖泊水位下降。故 2008 年水位应该是最高的。C 正确,A、B、
D 错误。故选 C。
2.从湖泊所在地理位置 (季风区) 和湖泊的补给量变化 (变化大) 特点,可以推知影响湖泊蓄水量变
A.流域面积小 B.蒸发量大
C.地势起伏小
D.径流量小
10.影响龙门站输沙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流域面积 B.大气环流
C.工程建设
D.河床岩性
11.与小浪底站相比,利津站的年均输沙量在 2006—2016 年大于小浪底站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B.小浪底水库建成,提高输沙能力
(2023 上·福建厦门·高三校考期中)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对洞庭湖出湖流量和泥沙变化具有明显影 响。图示意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洞庭湖区 9~11 月多年平均月湖容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一、典例导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上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云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

(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6分》(2)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6分)【答案】(1)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较大,出现的时间较迟。

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的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雪)量较大;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开始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最大积雪深度大,出现时间较迟。

(或从阿勒泰气象站的角度答亦可)(2)冬季气温在0℃以下且降水量较大,累积积雪量大;随着气温回升,5月积雪大量融化,径流量大;6-7月融雪补给锐减,径流量减小;5-7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3)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积雪厚度的因素及差异。

读图可知,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1500米)而阿勒泰气象站海拔较低(715米)。

而该地降雪主要由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海拔高地区抬升作用明显,降雪量大,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雪早,融雪迟,积雪时间长,出现时间晚。

(2)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类型及蒸发量较低考虑。

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积雪融水,随着气温升高,5月份融化量大,而6-7月份基本融化完毕,积雪融化量小,对于河流补给量减小。

同时,6-7月份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小。

(3)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从水循环角度分析主要降水、蒸发角度考虑。

从降水量来看,乌伦古湖位于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干旱缺水问题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干旱缺水问题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干旱缺水问题
干旱缺水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
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
②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a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b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
水量大;b水污染严重;c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
提升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升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
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升利用率;g
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
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长江中下游伏旱:7、8
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
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西亚干旱:热带沙漠
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中亚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海洋水汽影响小,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

(完整版)【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第2部分非选择题突破模板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

(完整版)【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第2部分非选择题突破模板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

类型七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答题要点答题规范自然原因气候年降水量少;降水空间分布不均;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年际变化大;气温高,蒸发量大陆地面积陆地面积小,河湖少,储水空间小人为原因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增大人类对水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人类对淡水资源的污染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36(1),10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2015·黄冈中学期中)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

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成因。

(3)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3)多水带也时常有水资源紧张的困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带,原因是什么?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12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已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通水后有效缓解了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1)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石家庄市的有利影响。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1)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与解决措施(含答案)

2019年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1)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与解决措施(含答案)

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2019.4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1)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与解决措施(含答案)思维建模[2013·江苏卷] 2012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的260多个岛礁及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

图21-1是南海海域8月份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1-1(1)当前,三沙市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为解决三沙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淡水资源稀缺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

解题分析(1)三沙市纬度低,光热资源丰富,可开发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它们皆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2)三沙市离大陆较远,属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收集雨水、节约用水是其解决用水问题的主要方式,而海水淡化可以保证供水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答题要领(1)能体现“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四个当中的两个即可(2)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开源方面体现“海水淡化”“收集雨水”,节流方面体现“节约用水”,任意回答两个即可(2)海水淡化,收集雨水,节约用水(任答两点即可)规范演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图21-2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许多城市的重要水源。

地下水资源量受储存条件和补给条件的限制,地下水水质一般优于地表水。

近20年里,在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些地下水开采区补给条件发生了变化,使这些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锐减;一些地区污水渗透量加大及含盐浓度的变化,使地下水水质明显恶化;更有甚者,一些地区不顾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盲目地集中开采,导致当地水资源采补严重失衡,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咸)水入侵以及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地理复习好题专项(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地理复习好题专项(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地理复习好题专项(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练习一、选择题[2023ꞏ全国甲卷]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

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D.咸水湖、蒸发2.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3.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2023ꞏ安徽高三一模]呼伦湖(下图)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为其主要补给河流。

湖泊东北部的新开河流向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使湖水在淡水和咸水之间不断转化。

据此完成4~5题。

4.造成新开河流向变化的原因是()A.呼伦湖流域降水量的增加B.呼伦湖流域蒸发量的增加C.呼伦湖淡水和咸水间的转化D.呼伦湖与海拉尔河水位差异5.1998~2002 年,呼伦湖逐渐变咸,该时期()A.湖泊的面积减小B.新开河向东北流C.该地降水量增加D.湖泊的水位上升[2023ꞏ福建南平联考]北京市玉泉山泉被誉为“京都第一泉”,自元代起便专供皇宫使用。

1975年,玉泉山泉断流。

2005年当地提出恢复玉泉山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北京市西山地区肩负北京城区的供水任务而难以实现。

目前,专家设计了利用永定河回灌地下水的方案,预计到2050年,玉泉山泉将恢复到出流水位。

下图示意玉泉山泉补给区和排泄区的关系。

据此完成6~7题。

6.玉泉山泉补给区比排泄区()①地势高 ②岩性破碎 ③降水集中④用水量小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7.玉泉山泉恢复出流需要到2050年才能实现,主要原因是该地地下水()A.亏空大B.流程长C.更新快D.流速慢[2022ꞏ湖南卷]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

2014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之缺水原因的分析

2014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之缺水原因的分析
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每日一练(72套含答案)
2014高考语言运用汇总
2014近义词汇总
2013高考阅读理解练习汇总
2013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2014阅读测试汇总(含答案)
2014语文限时训练汇总
2014语文古文汇总
2014成语测试汇总
2014语文名句默写汇总
2014诗歌鉴赏解题方法汇总
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2014数学试题库汇总
2014数学一模试题汇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4数学必修知识网络汇总
2014数学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2014调研数学课时作业汇总
2014数学基础试题汇总
2014高三数学假期复习汇总
2014高三数学知识点汇总
2014高三数学基础训练汇总
2014数学精选试题解析汇总
2013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总
2013数学文科试题分类汇总
2014数学培优补弱练习汇总
地理是一门讲理的学科明确原理掌握规律解好地理题就入了门
2014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之缺水原因的分析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2014试题库汇总
5年高考3年模拟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高考地理特色讲练:类型8__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
思维建模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示例】 (1)华北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夏季风弱,雨季未到;春耕需水量大,冬小麦返青用水量大。

(2)东北地区没有形成春旱的原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3)广东冬旱的形成原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等。

典题示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原引黄济青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山东“T”字形调水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

材料二图8-1为引黄调水工程示意图。

图8-1
胶东地区一直是我国缺水的地区,特别是春季尤为明显。

请简要分析该地区春季缺水的原因。

[答案] 春季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春季气温回暖,蒸发加强,导致空气和土壤缺水;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不合理的用水,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

规范演练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过去十年间遭遇大旱,不少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墨累河也不例外。

图8-2
材料二 图8-3为水循环示意图。

图8-3
(1)据材料一分析,可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墨累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2)墨累河河水日渐枯竭的根本原因与材料二图中的____(填序号)环节有关。

图示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一图分析墨累河的补给水源中缺少__________补给,为什么?
(4)材料二图中水循环各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________(填序号),人类的哪些活动会使⑤环节减少?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图8-4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图8-4
(1)分别说明辽河水系“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3.读图8-5,完成下列问题。

图8-5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
(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多水带也时常有水资源紧张的困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带,原因是什么?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示意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材料二图8-6为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地表水耗损量变化图。

图8-6
材料三下表示意黄河流域的用水量结构。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外流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长江及其以南地区____________,长江以北地区____________,这反映了自然资源空间分布________的特点。

(2)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该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分析,1956—1996年黄河上游地表水耗损量总体变化趋势是________,1966—1996年________河段地表水耗损量变化最显著。

(4)分析材料三可知,降低黄河流域地表水耗损量的最有效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8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
1.(1)从大分水岭东坡调水到西坡。

(2)②海陆间循环
(3)冰雪融水澳大利亚纬度低,且无高山。

(4)④破坏植被、城市化等。

[解析] 第(1)题,墨累河位于大分水岭西侧,为东南信风背风坡,而大分水岭东侧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故可采取东水西调措施解决墨累河水资源紧张问题。

第(2)题,墨累河河水日渐枯竭是由于大旱天气,从根本上说,应是海洋水汽输送不够。

读图可知②环节应为水汽输送,图示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

第(3)题,澳大利亚由于纬度低,且没有高山,故没有积雪、冰川,所以墨累河缺少冰雪融水补给。

第(4)题,水循环各环节中,最易受人类影响的是地表径流。

⑤环节是地下径流,破坏植被、城市化带来的地面硬化等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2.(1)“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2)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3.(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3)水污染严重。

(4)过渡该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4.(1)水资源多,耕地少水资源少,耕地多不均衡
(2)外流区长江以北部分(华北地区、黄淮海地区) 合理开发和抽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节水意识;等等。

(3)波动上升(上升) 下游
(4)控制农业耗水,发展节水型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