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知识点整理
《三峡》知识点梳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三峡》知识点梳理一、文章内容理解1、文章先写山,再写水,写水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夏、春冬、秋的水景。
2、山的特点是绵长、高峻。
夏季水的特点是汹涌、湍急;春冬季景色特点是清荣峻茂;秋季景色特点是萧瑟、凄凉。
总之用一句话概括三峡景色特点就是: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3、写四季景色时,为何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先写夏水?答:因为作者是为《水经》作注,重点是写水。
而三峡水夏季最盛,最能体现三峡水的特点,所以先写夏水。
4、写三峡风光时,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答:(1)三峡的山绵长、高俊,很有气势。
(2)三峡的山势决定水势,山高峡深,三峡的水才有特色。
所以先写山再写水。
5、写春冬景色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静态的,“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态的。
动静结合。
6、三峡秋季景色最突出是“猿啸”,给人萧瑟、凄凉之感。
7、文中的渔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用了引用的修辞。
作用是:写出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8、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与《三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相似。
9、《早发白帝城》与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间有什么异同?答:(1)异:《早发白帝城》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
渔歌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2)同: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
都是写三峡,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10、三峡适合修建水利发电站,从文中找出两条理由。
答:理由①水流湍急(原句: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峡课文知识点

三峡课文知识点摘要:1.三峡工程的基本信息2.三峡工程的建设目的与意义3.三峡工程的组成部分4.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挑战与困难5.三峡工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6.三峡工程的未来展望正文: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的湖北宜昌市,是我国一项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水利枢纽工程。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对于保障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三峡工程的基本信息三峡工程主要由大坝、水电站、船闸和灌溉渠等组成。
大坝全长2335米,最大高度18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水电站安装有26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800亿千瓦时。
船闸分为上游和下游两个部分,可通行万吨级船舶。
2.三峡工程的建设目的与意义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控长江上游洪水,降低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的安全。
同时,三峡工程还能充分利用长江丰富的水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持。
此外,三峡工程还有助于改善长江航运条件和促进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
3.三峡工程的组成部分三峡工程包括大坝、水电站、船闸、灌溉渠等多个部分。
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结构,最大高度达185米。
水电站安装有26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
船闸分为上游和下游两个部分,可通行万吨级船舶。
灌溉渠则主要为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4.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挑战与困难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如工程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移民安置问题等。
在克服这些挑战的过程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水利工程建设队伍。
5.三峡工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三峡工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深远。
首先,三峡工程显著提高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三峡工程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清洁可再生的电力资源。
此外,三峡工程还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降低了物流成本,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三峡》复习知识点

《三峡》复习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作品背景郦道元生活的时代,政治动荡,社会混乱。
他为了对古代的地理情况进行考订,走访了许多地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写成了《水经注》。
其中的《三峡》一文,描绘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
二、重点字词1、字音阙(quē)处襄(xiāng)陵属(zhǔ)引沿溯(sù)飞漱(shù)素湍(tuān)绝巘(yǎn)长啸(xiào)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2、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空隙)3、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2)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4、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2)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5、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三、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了。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知识点梳理

三峡知识点梳理三峡,是中国长江上一段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是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所在地。
它不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历史、文化和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梳理与三峡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 193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因而得名“三峡”。
瞿塘峡以雄伟险峻著称,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
二、自然景观1、峡谷地貌三峡地区的峡谷地貌是由地壳上升和长江水流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两岸山峰陡峭,悬崖绝壁,有的高达千米以上。
峡谷宽窄不一,最窄处仅几十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江水长江在三峡段水流湍急,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江水清澈碧绿,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景观。
3、植被三峡地区植被丰富多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
山上植被茂盛,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
4、动物这里也是众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如金丝猴、大熊猫等。
三、历史文化1、古代诗词自古以来,三峡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目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如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情感。
2、历史遗迹三峡地区还保存着许多历史遗迹,如白帝城、张飞庙等。
白帝城是三国时期刘备托孤之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3、民俗文化当地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独特的歌舞、戏曲、手工艺等。
这些民俗文化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四、水利工程1、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大坝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长江洪水,保障了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同时,大坝的发电能力强大,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2、工程意义三峡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防洪问题,还改善了航运条件,促进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

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郦道元(约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七年级三峡知识点

七年级三峡知识点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三峡》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言文。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篇文章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是郦道元。
郦道元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他所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具有很高价值的地理学著作,对后世的地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字词解释1、自:在。
2、略无:毫无。
3、阙:通“缺”,缺口,空隙。
4、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5、自非:如果不是。
6、亭午:正午。
7、夜分:半夜。
8、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9、襄:上。
10、沿:顺流而下。
11、溯:逆流而上。
12、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3、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15、回清:回旋的清波。
16、绝巘:极高的山峰。
17、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良:甚,很。
20、晴初:天刚放晴。
21、霜旦:下霜的早晨。
22、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三、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在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三峡》知识点总结

《三峡》知识点总结一、文学知识:作者:郦道元,北魏有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述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二、整体感知:作者经过对三峡地合适四时景色的描述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艳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
三、文言知识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 ,空缺)2、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一词多义1、绝:①沿溯阻绝(断)②哀转久绝(消逝)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子夜分(假如)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亮)4、其:①此间千二百里(这)②飞漱此间(它们,代古柏)5、以①不以疾也(如)②以丛草为林(把)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便,表假设;今义:固然,表转折)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沉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 ,清波)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其余要点词语解说1、略无阙处(略:完整、所有。
)(“略无”,完整没有。
)2、重岩叠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岳)3、不见曦月(曦:清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襄:上,上升到高处)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6、飞漱此间(漱:冲洗)7、良多兴趣(良:的确,实在)8、沿溯阻绝(沿,顺水而下)(溯,逆流而上)9、属引凄异(属: zhǔ,接连)(引:延伸)10、故渔者歌曰(故:因此)11、不以疾也(疾,快)12、哀转久绝(绝,消逝)13、林寒涧肃(肃,冷清)四、要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假如不是中午和子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便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季江水上升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不可以通航。
三峡课文知识点

三峡课文知识点
摘要:
1.三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和目的
3.三峡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
4.三峡工程的社会经济影响
5.三峡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
正文:
【三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三峡位于我国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长江干流上,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是长江流域著名的自然景观。
三峡地区地势险峻,江水流速湍急,自古以来就是长江航运的重要瓶颈。
【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和目的】
为了解决长江航运问题,充分利用长江水资源,我国决定建设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发电、防洪、航运。
【三峡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
三峡工程主要包括大坝、发电站、船闸、升船机等部分。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2335 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大坝之一。
发电站共有32 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0 兆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船闸和升船机则是为了解决长江航运问题而设立的。
【三峡工程的社会经济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三峡工程的发电功能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的电力紧张问题,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三峡工程的航运功能极大地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提高了物流效率。
最后,三峡工程的建设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建筑业等。
【三峡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如在大坝建设中采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在发电站运行中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三峡简介三峡是长江上最为壮丽的一段峡谷,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 193 千米。
三峡地区不仅自然风光雄伟壮观,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
二、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较大。
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三、自然景观(一)瞿塘峡瞿塘峡以雄伟险峻著称,两岸山峰陡峭如壁,峡谷狭窄,最窄处仅有几十米。
夔门是瞿塘峡的入口,也是三峡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形如门户,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江水奔腾汹涌,气势磅礴。
(二)巫峡巫峡幽深秀丽,峡谷曲折迂回,两岸青山连绵,云雾缭绕,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巫峡还有众多的奇峰怪石,如神女峰,传说中是神女瑶姬的化身,形态婀娜多姿,令人遐想。
(三)西陵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以滩多水急著称。
这里有著名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峡谷两岸景色壮观,历史遗迹众多。
四、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一)防洪三峡工程建成后,有效地调节了长江的洪水流量,大大减轻了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巨大,年发电量可观,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持。
(三)航运三峡大坝建成后,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使万吨级船队能够直达重庆,促进了长江航运业的发展。
五、生态环境(一)生物多样性三峡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鲟、白鳍豚等。
(二)生态保护措施为了保护三峡的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展生态修复等。
六、历史文化(一)古代诗词三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登高》等。
(二)历史遗迹三峡地区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如白帝城、张飞庙等,见证了三峡地区的历史变迁。
文言文《三峡》知识点

文言文《三峡》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二、语音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巘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三、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五、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五、一词多义1、绝沿溯阻绝(隔绝)哀转久绝(消失)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六、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七、课文理解:1、三峡的山有哪些特点?连绵不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高峻(重峦叠嶂,隐天蔽日-正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描写)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春冬之时的三峡,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俯仰结合--先写低处的景物,再写高出的景物;动静结合;大笔点染。
4、秋天的三峡什么特点?林寒涧肃5、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6、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7、作者先写夏季景色的目的是:首先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和蓬勃的活力。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三峡》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二、重点字词解释:(1)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空缺。
(3)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朝:早晨(12)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着,驾驶(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 (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
:高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9)良:实在,的确,确实。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
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
属(zhǔ):动词。
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
绝:消失,停止。
转:通“啭”鸣叫。
(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三声:几声。
这里不是确数。
(25)沾:打湿。
(26) 裳(cháng):衣服。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下面是整理的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ng)。
'二、解释: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2、自,从,由;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3、略无阙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月,指月亮。
5、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或:有时。
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白帝:白帝城,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么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以:当作"似';疾:快。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素:白;湍:白色的急流;回:旋转,这里是回旋,回荡的意思。
10、绝巘:极高的山峰;巘:山峰。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7《三峡》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

《三峡》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三峡》选自。
作者 (466或472-527),字,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三峡包括、、。
二、内容概括。
《三峡》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文章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
写山突出了之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通过不同季节的变化来表现。
夏季水涨流急,交通阻断。
春冬则水退谭清,风景秀丽。
秋季则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如此将三峡的美丽景观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朗读节奏: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字音字形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绝巘()飞漱间()属引凄异()林寒涧()肃五、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略无阙处略无:2、重岩叠嶂嶂:3、不见曦月曦: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襄:5、则素湍绿潭素:湍:6、飞漱间漱:7、良多趣味良:8、沿溯阻绝沿:溯:9、属引凄异属:引:10、故渔者歌曰故:11、不以疾也疾:(二)通假字略无阙处。
(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2)虽乘奔御风古义:今义:(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今义:(四)一词多义(1)自自峡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衷转久绝(3)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4):间千二百里飞漱间(五)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2)回清倒影清:(3)空谷传响空谷:(4)林寒涧肃肃:(5)晴初霜旦霜:(6)素湍绿潭湍:六、特殊句式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飞漱间“飞漱(于)间,省略介词“于”不以疾也“不以(之)疾也,省略代词“之”七、课文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都是群山连绵,完全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三峡重要知识点

三峡重要知识点一、三峡概述三峡是指长江上的三个峡谷,分别是西陵峡、瞿塘峡和巫峡。
三峡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全长约193公里。
三峡地区因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二、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三峡工程的核心部分。
其建设始于1994年,于2003年竣工。
三峡大坝总长约2.3公里,最大坝高约18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于防洪、发电、航运和水资源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三峡工程的功能1.防洪功能:三峡大坝可以有效地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
它可以储存大量的洪水,并在洪峰期间通过泄洪方式控制洪水的流量,降低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2.发电功能:三峡大坝拥有32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
这使得三峡电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能够满足中国中部地区的电力需求。
3.航运功能:三峡大坝船闸的建设使得长江航运在三峡地区更加安全和便捷。
大坝船闸的设计使得大型船舶可以通过,促进了长江水上交通的发展。
4.水资源调节功能:三峡大坝可以调节长江流域的水资源。
它可以在丰水期储存水资源,以供旱水期使用。
这对于长江流域的灌溉、供水和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三峡工程的影响1.环境影响: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大坝建设导致了大面积的水库蓄水,淹没了大量的土地和村庄,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
此外,三峡大坝对鱼类迁徙和洄游也带来了挑战。
2.经济影响:三峡工程的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大坝建设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三峡电站的发电能力为中国中部地区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3.文化影响:三峡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岳阳楼、白帝城等。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这些文化遗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大坝建设过程中,一些历史建筑被迁移或保护,以保留历史文化的瑰宝。
五、三峡旅游三峡地区的壮丽风景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完整版)《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二、一词多义1、绝:①沿泝阻绝(断)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yǎn多生怪柏(极)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清澈)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五、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
)(“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像屏障似的的高山)3、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了)(襄:冲上)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的)(湍:急流)6、飞漱其间(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7、良多趣味(良:真,实在)8、沿泝阻绝(沿,顺流而下)(通“溯”,逆流而上)9、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引:延长)10、故渔者歌曰(故:所以)11、不以疾也(快)七、理解性默写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完整版)《三峡》知识点归纳

1、绝:①沿泝阻 绝(断)② 哀转久 绝(消失)③ 绝y cn 多生怪柏(极) 2、自: ①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 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清澈)三、古今异义: 1. 或王命急宣 (或: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 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表假设; 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空谷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 , 清波) (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③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④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⑤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⑥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⑦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 常咼猿长啸,属引凄异⑨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6、飞漱其间 (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通假字1、略无阙处 二、一词多义三峡》知识点归纳 “阙”通“缺”,缺口) ▲1、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2、林寒涧 肃3、空谷 传响4、 回清倒影5、 晴初 霜旦6、素湍绿潭五、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略无 阙处2、重岩叠 嶂3、 不见 曦月4、 至于夏水襄陵5、 则素湍绿潭 略:完全、全部。
) 嶂:像屏障似的的咼山)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到了) (素:白色的) “略无”, 完全没有。
) ) (襄:冲上) (湍:急流)7、良多趣味8沿泝阻绝9、 属引凄异10、 故渔者歌曰11、 不以疾也七、理解性默写 (良:真,实在) (沿,顺流而下) (属:zh 口,连续) (故:所以) (快)1、 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知识点考点复习

三峡知识点考点复习《三峡》知识点考点复习: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重点字词:自三峡七百里中:在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略:完全、全部//同“缺”空缺。
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半夜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到//漫上山陵。
襄,上。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王命急宣:有//宣布,传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指奔驰的快马//不如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潭,深绝巘多生怪柏:巘山峰飞漱其间: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良:的确,实在。
清荣峻茂: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
晴初霜旦:早晨。
林寒涧肃:寂静。
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
//引:延长。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里传来回声。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绝:消失。
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绝:久绝(消失)。
绝巘(山峰):极阻绝:断自三峡……(在)自非……(如果)通假字:阙;同“缺”,3.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写水流湍急(水流急速)的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5)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7)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三峡的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 193 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个大峡谷,因而得名“三峡”。
二、三峡的组成峡谷1、瞿塘峡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谷,却以雄伟险峻著称。
峡谷两岸山峰陡峭,如斧劈刀削一般。
夔门是瞿塘峡的入口,也是十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
夔门两岸的山峰高达千米,江面最窄处不足百米,形如门户,因此得名。
2、巫峡巫峡以幽深秀丽闻名,峡谷幽深曲折,奇峰罗列,云雾缭绕,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巫峡的十二峰是其著名的景观,其中神女峰最为著名,相传神女瑶姬曾在此助大禹治水。
3、西陵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滩多水急,以其险峻奇绝而闻名。
西陵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著名景点。
三、三峡的形成原因三峡的形成是由地壳运动和水流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得原本平坦的地面逐渐升高,形成了高山和峡谷。
同时,长江水流不断地冲刷和侵蚀着峡谷,使得峡谷不断加深加宽,最终形成了如今壮观的三峡地貌。
四、三峡的气候特点三峡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峡谷底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而山顶则气温较低,气候较为凉爽。
五、三峡的水利工程1、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大坝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长江上游的洪水,保障了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同时,大坝的发电能力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三峡水库三峡水库是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湖泊,总库容约 393 亿立方米。
水库的建成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使得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
六、三峡的生态环境1、植物资源三峡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有许多珍稀植物,如珙桐、水杉等。
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部分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要点整理一.原文注释和翻译原文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注释;①自:在②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③阙:同”缺”,中断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原文2: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隐,蔽:遮盖③自:如果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原文: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①至于:到了②襄陵:上,漫上;丘陵③沿:顺流而下;④溯:逆流而上⑤绝:断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原文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有②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③虽:即使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
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不如;以,认为,如⑥疾:快翻译: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原文5: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②素湍:白色的急流③回清:回旋着清波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原文6: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①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巘,山峰②飞。
飞泻③漱(shù)冲荡④其,它们,指怪柏⑤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高,草盛⑥良:实在,的确翻译: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原文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注释;①晴初霜旦: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
②肃:寂静③属:连续不断;引:延长④响:回声⑤转:同”啭”,声音曲折⑥绝:消失翻译: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
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原文8: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①故:所以②渔者:打渔的人③三声:几声.三,不表示确数翻译: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的眼泪就沾湿了衣裳)二.常识作者简介:1.郦道元,字善长。
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
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关于课文2.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江水》。
《水经注》是注解《水经》的,但本身又是一部内容丰富、独具风格的著作。
它不但补充了我国水道情况,也记载了江河沿岸的地理古迹、景物、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等。
是研究我国地理的重要资料,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三、阅读理解1、概括每段段意。
第1段、总写三峡两岸山势的雄伟。
第2段、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第3段、写三峡春冬的奇丽景色。
第4段、写三峡秋季的凄清景色。
2、三峡总特点:雄奇险拔,山高峡长,清幽秀丽,3、全文的写作顺序明确:全文从山、水两方面来写。
总写山,分写水,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色。
各自特点为:山:连绵高峻、雄奇险拔——高峻美水:夏水:浩大湍急、迅猛凶险——奔放美春冬之景:清荣峻茂、清幽秀丽——清幽美秋景:林寒涧肃、凄清寂静——凄婉美4、本文先山后水的原因: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
山峡的水又是最具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
这里字字扣山、句句写峰,只字未提水,但明处写山,暗中却涵盖了水。
既写了山势的险峻,又写了江面的狭窄,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铺垫。
5、文章写水为什么不按四时顺序来写?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是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
下面不按秋、冬、春的顺序来写,而是先春冬合写,后单写秋天,也是按水势的涨落安排。
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合情合理。
6、结尾引用民歌的作用:照应前文,突出了三峡秋天清幽寂静、山高峡长的特点;侧面渲染三峡秋天凄清哀伤的气氛,突出凄婉美;同时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7、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请结合你对它的了解,说说这一工程竣工后,《三峡》中哪些内容将会改变?(举出两条即可)(1)不会再有“沿溯阻绝”的情况。
(2)水流趋缓,“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也不会再有。
8、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文中也可找出两条理由。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1):水流急。
原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理由(2):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9、昔日美丽的三峡,如今更加闻名,并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险峻,江流汹涌。
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三峡欢迎您!10、请写出你所积累的写长江的诗句。
(1)山随平里尽,江入大荒流。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7)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四、语言品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答:通过侧面描写,渲染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答:运用比较的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夏日江水的迅疾。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答: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林木山石)的影子。
两句动静结合,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色彩鲜明,“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
4、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
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示例1:三峡的水美,你看夏水素湍急,有时早上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呢。
示例2:作者描写景物美,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
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示例3:课文的描写手法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五、总结建构1.主题: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壮丽的风光。
2.写作特色:(1)布局:独具匠心。
(详见“课文分析”5)(2)全文描写注意动静结合,节奏有张有弛。
文中写山为静,写夏水为动,写春冬景色静中有动,从文中局部来看,也是动静结合。
(3)语言简练、生动,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六、理解性默写: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文中从正面写山高峻、挺拔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8、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附:文言现象总结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2、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二、一词多义1、绝:①沿溯阻绝(断)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澈)4、其:①其间千二百里(这,指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②飞漱其间(它们,代古柏)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3、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4、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5、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五、特殊句式:1、互文句①重岩叠嶂(即“重叠岩嶂”)②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③林寒涧肃(即“林涧寒肃”)2、并提句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3、省略句①飞漱其间(即“飞漱(于)其间,省略介词“于”)②有时朝发白帝(即“有时朝发(于)白帝”,省略介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