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习题答案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吸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①灵敏度高 ②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③ 准确度较高 ④ 应用广泛 。
2.何谓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和互补色光?白光与复合光有何区别?答:⑴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范围为400-750 nm 的电磁波;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就可形成复合光,它们称为互补色光; ⑵ 白光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光,它是将将各种小组长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
3.简述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物理意义,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确定前提为:①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②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③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④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化学现象发生。
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 与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层厚度 b 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Kbc TI I A t ===1lg lg 04.摩尔吸收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有什么意义?如何求出κ值?κ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⑴摩尔吸光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的意义: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 和吸收层厚度为 1cm 时,吸光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
(2)在适宜的低浓度时,测其吸光度A ,然后根据bcA =κ计算而求得。
(3) κ值受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成、仪器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
5.何谓吸光度和透射比,两者的关系如何?答:吸光度A 是指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的比值的对数值。
透射比T 是指透射光强度I t 与入射光强度I 0的比值。
两者的关系如下:TI I A t 1lg lg 0== 6.在光度法测定中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答:⑴物理因素:①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②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③ 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ε 的含义( ε 106 , 105, 大多数是 104) (1)ε 是吸光物质在一定波长和物质中的特征常数,反映该吸光物质的灵敏度.ε 值越大, 表示该吸光物质对此波长光的吸收能力越强, 显色反应越灵敏, 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摩尔吸 光系数常以 εmax 表示; (2)根据朗伯-比耳定律,ε=A/bc 由实验结果计算,以总浓度代替吸光物质的浓度,ε 为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Ma, M 是摩尔质量; 桑德尔(Sandell)灵敏度 S 仪器检测限为 A =0.001 时,单位截面积(cm2) 光程内所含吸光物质的最低含量, M 其单位是 μg· cm-2
E Ee Ev Er
电子能 振动能 转动能 2. 分子吸收光谱产生: 分子吸收外界能量(光、电、热)引起分子能级跃迁,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E E1 E2 hv
[说明] 电子跃迁能级较大,能量在 1~20eV,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 200~780nm 物质的颜色 由于不同的物质,结构不同,具有不同量子化能级,产生的吸收不同。其颜色和光的吸收、 透过、反射有关。
s
S 在一定的温度和波长下是一常数。S 越大,则测定的灵敏度越低;S 越小,灵敏度越 高。 A 和 T 的关系:
T
It I0
A lg T lg
百分透光率
1 I lg 0 bc T It
T%
It % I0
A 2.00 lg T %
吸光度的加和性 若溶液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吸光物质, 且各物间无相互作用, 则测得的吸光度为各种吸 光物质吸光度之和。 如溶液中含有 A、B两物质,对波长为 λ 的光均有吸收,则 A = AA + AB
I T t 10 k ' c I0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思考题-答案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a. 光吸收曲线:测量某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所得到的曲线。
标准曲线:在选定的测定波长下,固定吸收池的厚度不变,测定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作图,所得到的曲线。
b. 互补色光:如果将两种颜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成为白光,则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光。
单色光:理论上讲,将具有同一波长的一束光称为单色光。
c. 吸光度:表示物质对光吸收的程度,数值上等于透射比倒数的对数,用T I I A t 1lg lg 0==。
透射比:透射光与入射光的比值,又称为透射率,可表示为0I I T t =。
2、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某一吸光物质溶液,其最大收吸波长和吸光度随吸光物质浓度的增加其变化情况如何?答:吸光物质浓度增大,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吸光度增加。
3、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入射光波长、被测物质的浓度、络合物的离解度、掩蔽剂。
答:摩尔吸光系数只与入射光波长有关。
条件摩尔吸光系数还与络合物的离解度,掩蔽剂有关。
4、试说明吸光光度法中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
答:①选择的参比溶液不合适;②吸收池厚度不等;③吸收池位置放置不妥;④吸收池透光面不清洁等;⑤如有色络合物的离解度较大,特别是当溶液中还有其他络合剂存在时,会使被测物质在低浓度时显色不完全。
5、在吸光光度法中,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哪些?答:①显色剂的用量 ②溶液的酸度 ③显色温度 ④显色时间 ⑤副反应的影响 ⑥溶剂⑦溶液中共存离子的影响。
6、酸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影响显色剂的平衡浓度和颜色 ②影响被测金属离子的存在状态 ③影响络合物的组成。
7、在吸光光度法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原则是什么?答:为了提高测定灵敏度,应选择波长等于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为入射光。
即“最大吸收原则”,当此时有干扰物质干扰时,则应根据“吸收最大,干扰最小”的原则选择入射波长。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附答案).do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_____、 _____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答案:原子化器分光系统2.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火焰原子化装置包括_____和 _____。
答案:雾化器燃烧器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子化器的作用是___,用以吸收来自锐线源的 ___。
答案:产生基态原子共振辐射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常用的锐线光源有___、__和蒸气放电灯 3 种。
答案: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过程中主要干扰有:物理干扰、化学干扰、_____和_____等。
答案:电离干扰光谱干扰6.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_____和 _____,使灵敏度下降。
答案:谱线变宽谱线自吸收7.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扣除背景干扰的主要方法有:双波长法、_____、 _____ 和自吸收法。
答案:氘灯法塞曼效应法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确定空心阴极灯达到预热效果的标志是观察_____是否稳定、 _____ 是否稳定和灵敏度是否稳定。
答案:发射能量仪器的基线9.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物理干扰是指试样在转移、_____和_____过程中,由于试样的任何物理特性的变化而引起的吸收强度下降的效应。
答案:蒸发原子化10.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光谱干扰是指待测元素_____的光谱与干扰物的_____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干扰。
答案:发射或吸收辐射光谱1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程序通常有__、__、_和__4 个阶段。
答案:干燥灰化原子化除残12.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阶段,灰化的含义在于___和 __的灰化清除,保留分析元素。
答案:基体干扰物1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样品时,载气流量的大小对_和 __有影响。
答案:分析灵敏度石墨管寿命二、判断 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大多数空心阴极灯一般都是工作电流越小,分析灵敏度越低。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大多数空心阴极灯一般都是工作电流越小,分析灵敏度越高。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9.1 0.088 mg Fe3+.用硫氰酸盐显色后,在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50 mL,用1 cm 比色皿,在波长480 nm处测得A=0.740。
求吸收系数α及κ。
9.2 用双硫腙光度法测定Pb2+,Pb2+的浓度为0.08mg/50mL,用2cm比色皿在520nm下测得T=53%,求κ。
9.3 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微量铁。
标准溶液是由0.2160gNH4Fe(SO4)2·12H2O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配制成的。
根据下列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铁溶液的体积V /mL 0.0 2.0 4.0 6.0 8.0 10.0吸光度0.0 0.165 0.320 0.480 0.630 0.790某试液5.00 mL,稀释至250 mL。
取此稀释液2.00 mL,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显色和测定吸光度。
测得A=0.500。
求试液铁含量(单位:mg/mL)。
铁铵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2.178。
9.4 取钢试样1.0 g,溶解于酸中,将其中锰氧化成高锰酸盐,准确配制成250mL,测得其吸光度为1.00×10–3 mol·L-1 KMnO4溶液的吸光度的1.5倍。
计算钢中锰的百分含量。
9.5 用普通光度法测定铜。
在相同条件下测得1.00×10-2 mol·L-1标准铜溶液和含铜试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699和1.00。
如光度计透光度读数的相对误差为0.5%,测试液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多少?如采用示差法测定,用铜标准液为参比,测试液的吸光度为多少?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多少?两种测定方法中标准溶液与试液的透光度各差多少?示差法使读书标尺放大了多少倍?9.6 某含铁约0.2%的试样,用邻二氮杂菲亚铁光度法)κ=1.1×104)测定。
试样溶解后稀释至100mL,用1.00cm比色皿,在508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1)为使吸光度测量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最小,应当称取试样多少克?(2)如果说使用的光度计透光度最适宜读数范围为0.200至0.650,测定溶液应控制的含铁的浓度范围为多少?9.7 某溶液中有三种物质,他们在特定波长处的吸收系数a(L·g-1·cm-1)如下表所示。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作业精讲课件
bc3
10
3bc
T
3
因为T < 1 所以T1最大
24.某一光度计的读数误差为0.005,
当测量的透射比分别为9.5﹪及90﹪
时,计算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各为 多少?
解:
光度计的读数误差为dT=0.005,T为透光率。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浓度的相对误差
Er dc c 100% 0.434dT T lg T 100% 0.434 0.005 9.5% lg 9.5% 100% 2.2%
12.为什么示差光度可以提高测定高 含量组分的准确度?
答:示差光度可以提高测定高含量组分的
准确度的原因,是因为用稍低于试样溶液 浓 度 的 标 准 溶 液 作 参 比 , 调 节 T% 为
100%时,相当于把光度计读数标尺进行
了扩展。
15.
有50.0 mL含Cd2+ 5.0 g的溶液,用
4 1
1
)
1
cm )
1.4 10
3
g cm
2
17.某钢样含镍为0.12﹪,用丁二肟显色, =1.3×104L.mol-1.cm-1 。若钢样溶解显 色 以 后 , 其 溶 液 体 积 为 100mL , 在 =470nm处用1cm的吸收池测量,希望 测量误 差最小 ,应称 取试样 多少克 ? (MNi=58.6934)
解:
要使测量误差最小,则T= 0.368, A=0.434
c 0.434 kb 0.434 1.3 10 1
4
3.34 10
4
mol . L
1
应称取的质量
m 3.34 10
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思考题和习题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常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后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最容易发生,吸收最强。
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共振线(特征谱线)是元素所有原子吸收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
因此,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元素最灵敏的第一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
2.什么叫积分吸收?什么叫峰值吸收系数?为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采用峰值吸收而不应用积分吸收?积分吸收与吸收介质中吸收原子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蒸气和温度无关。
因此,只要测定了积分吸收值,就可以确定蒸气中的原子浓度但由于原于吸收线很窄,宽度只有约0.002nm,要在如此小的轮廓准确积分,要求单色器的分辨本领达50万以上,这是一般光谱仪不能达到的。
Waish从理论上证明在吸收池内元素的原子浓度和温度不太高且变比不大的条件下,峰值吸收与待测基态原子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可采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而峰值吸收系数的测定、只要使用锐线光源,而不要使用高分辨率的单色器就能做别。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求用锐线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应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发射线中心频率恰好与吸收线中心频率V0相重合。
原子吸收法的定量依据使比尔定律,而比尔定律只适应于单色光,并且只有当光源的带宽比吸收峰的宽度窄时,吸光度和浓度的线性关系才成立。
然而即使使用一个质量很好的单色器,其所提供的有效带宽也要明显大于原子吸收线的宽度。
若采用连续光源和单色器分光的方法测定原子吸收则不可避免的出现非线性校正曲线,且灵敏度也很低。
故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要用锐线光源。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光源的功能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原子化系统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
吸光光度法答案.doc
吸光光度法答案一、单项选择1.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将会产生(C )A,最大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B,最大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C,最大吸收峰波长不移动,但峰值降低D,最大吸收峰波长不移动,但峰值增大2,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物质有色溶液,用同一波长的光测定。
当甲溶液用1cm比色皿,乙溶液用2cm比色皿时获得的吸光度值相同,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D)A.甲是乙的二分之一B.甲是乙的四倍C.乙是甲的两倍D.乙是甲的二分之一3,在吸光光度法中,透过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B)A.吸光度B,透光度C,吸收波长D,吸光系数4.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用同一厚度的比色皿,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分别为:甲0.20;乙0.30。
若甲的浓度为4.0xl0"mol/L,则乙的浓度为(D )A. 8.0x10'4mol/LB. 2.0xW4mol/LC. 4.0x10'4mol/L.D. 6.0xl0'4mol/L:5.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为c时,透射比为岛,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射比的对数为(D )A. T o/ 2B.2T0C. (lgr0)/2D. 21g r06,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同种有色溶液,A溶液用1.0cm吸收池,B溶液用3.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B )A. A是B的1/3B. B是A的1/3C. B是A的3倍D.A等丁B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摩尔吸光系数e随浓度增大而增大B.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c.透射比r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D.透射比r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8,用异烟酸-毗哇酮作显色剂可测定水中CN的含量。
浓度为Cmol/L的氤化物溶液显色后,在一定条件下测得透光率为T。
若测量条件不变,只改变被测物浓度为1/3C,则测得的透光率T'为(B )A. T1/2B. T13C. T1/4D. T/3二、填空题1.吸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用公式表示为。
吸光光度法习题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10.1。
1 在光度分析中,以1cm的比色皿测量透光率为T,若比色皿的厚度增加一倍,透过率为()A、T/2B、T2C、2T D10.1.2 相同质量Fe3+和Cd2+(Mr(Fe)=55。
85,Mr(Cd)=112.4),各用一种显色剂在同样体积溶液中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2cm比色皿,后者用1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相同,则两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为()A、基本相同B、Fe3+为Cd2+两倍C、Cd2+为Fe3+两倍D、Cd2+为Fe3+四倍10。
1.3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摩尔吸光系数ε随浓度增大而增大B、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C、透过率T随浓度增大而增大D、透过率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10。
1。
4 Ni(NH3)42+络离子为绿色溶液,其吸收最大的光的颜色为( )A、绿色B、红色C、紫色D、黄色10。
1。
5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吸光度A与浓度C成直线关系B、透光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C、当透过率为“0”时吸光度为∞D、选用透过率与浓度做工作曲线准确度高10。
1。
6 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是( )A、入射光的强度B、吸收光的强度C、透过光的强度D、散射光的强度10。
1.7 某金属离子M与试剂R形成一有色络合物MR,若溶液中M的浓度为1。
0⨯10-4mol/L,用1cm比色皿于波长525nm处测得吸光度A为0。
400,此络合物在525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为()A、4。
0⨯10—3 L*mol—1*cm—1B、4.0⨯103 L*mol—1*cm-1C、4.0⨯10-4 L*mol—1*cm—1D、4.0⨯105 L*mol—1*cm—110.1.8 测定纯金属钴中锰时,在酸性溶液中以KIO4氧化Mn2+成MnO4-光度测定,测定试样中锰时,其参比溶液为()A、蒸馏水B、含KIO4的试样溶液C、KIO4溶液D、不含KIO4的试样溶液10。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章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习题1.是非判断题1-1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所致,VitB12溶液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是红色光波。
1-2因为透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为互补色光。
1-3有色物质溶液只能对可见光范围内的某段波长的光有吸收。
1-4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的浓度越低,其透光率越小。
1-5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降低。
1-6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是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是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1-7在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的值随入射光的波长增加而减小。
1-8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溶液浓度有关。
1-9有色溶液的透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
1-10在吸光光度测定时,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结果也就越准确。
1-11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入射光。
1-12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越狭窄,吸光光度测定的准确度越高。
1-13吸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被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1-14在实际测定中,应根据光吸收定律,通过改变比色皿厚度或待测溶液浓度,使吸光度的读数处于0.2~0.7之间,以减小测定的相对误差。
1-15在吸光光度法测定时,被测物质浓度相对误差的大小只有透光度为15%~65% 的范围内才是最小的。
2.选择题2-1分光光度法与普通比色法的不同点是A.工作范围不同B.光源不同C.检测器不同D.检流计不同E.获得单色光方法不同2-2 Zn2+的双硫腙-CCl4萃取吸光光度法中,已知萃取液为紫红色络合物,其吸收最大光的颜色为A.红B.橙C.黄D.绿2-3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因素中有关系的是A.比色皿的厚度B.有色络合物浓度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2-4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A.1T =A B.㏒1T=A C.㏒T=A D.T=㏒1A2-5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ε)较大,说明A.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厚度厚B.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大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D.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高E.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低2-6朗伯-比耳定律说明,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均匀有色溶液中,有色溶液的吸光度正比例于A.溶液的温度B.溶液的酸度C.液层的厚度D.有色配合物稳定性E.溶液的浓度和溶液厚度的乘积2-7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高峰值降低D.不移动,但高峰值增大2-8已知磷钼杂多酸络合物的透光率为10%,而它与硅钼杂多酸络合物的吸光度差为0.699,那么,硅钼杂多酸络合物的透光率为A. 50%B. 20%C. 30%D. 40%2-9进行光度分析时,误将标准系列的某溶液作为参比溶液调透光率100%,在此条件下,测得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85%。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_课后思考题及练习题答案
6、用一般吸光光度法测量 0.00100 molL-1 锌标准溶液和含锌试液,分别测得 A=0.700 和 A=1.000, 两种溶液的透射比相差多少?如用 0.00100 molL-1 标准 溶液作参比溶液,试液的吸光度是多少?与示差吸光光度法相比较,读数标 尺放大了多少倍?
解:T1
It 10 A I0
解: lg 50.5% 1.85 10 4 1.8 10 4 L mol 1 cm 1 25.5 10 6 2 63.546 0.050 M 63.546 S 3.43 10 3 g cm 2 3.4 10 3 g cm 2 4 1.85 10 lg T bc
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解: A 0.434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 0.434 A ) 0.100 58.693 ) V M Ni ( 4 b 1 . 3 10 1 ms 0.16 g W Ni 0.12% (
5、浓度为 25.5g/50mL 的 Cu2+溶液,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光度法进行测定,于 波长 600nm 处用 2cm 比色皿进行测量,测得 T=50.5%,求摩尔吸收系数, 灵敏度指数 S。
7、标准溶液以示差吸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以含锰 10.0mgmL-1 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其对水的透射比为 T=20%,并以此调节透射比为 100%,此时测得未知浓度高锰酸钾溶液得透射比为 Tx=40.0%,计算高锰酸 钾的质量浓度。
解:As lg T lg 20.0% 0.699 Ax lg Tx lg 40.0% 0.398 A样 As Ax 0.699 0.398 1.097 C样 A样 As Cs 1.097 10.0 15.7mg mL1 0.699
分析化学十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吸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①灵敏度高 ②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③ 准确度较高 ④ 应用广泛 2.何谓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和互补色光?白光与复合光有何区别? 答:⑴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范围为400-750 nm 的电磁波;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若可形成白光,它们称为互补色光; ⑵ 白光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光,它是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有复合光。
3.简述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物理意义,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确定前提为:①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②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③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④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层厚度 b 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Kbc TI I A t===1lglg0 4.摩尔吸收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有什么意义?如何求出κ值?κ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⑴摩尔吸光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的意义: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 和吸收层厚度为 1cm 时,吸光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
(2)在吸光物质的浓度适宜低时,测其吸光度A ,然后根据bcA=κ计算而求得。
(3) κ值受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成、仪器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
5.何谓吸光度和透射比,两者的关系如何?答:吸光度A 是指入射光强度I 0与透射光强度I t 的比值的对数值。
透射比T 是指透射光强度I t 与入射光强度I 0的比值。
两者的关系如下:TI I A t 1lg lg0== 6.在光度法测定中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答:⑴物理因素:①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②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③ 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
第十章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习题及答案
1第十章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习题1.是非判断题1-1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所致,VitB 12溶液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是红色光波。
了白光中是红色光波。
1-2因为透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为互补色光。
因为透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为互补色光。
1-3有色物质溶液只能对可见光范围内的某段波长的光有吸收。
有色物质溶液只能对可见光范围内的某段波长的光有吸收。
1-4符合朗伯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的浓度越低,其透光率越小。
比耳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的浓度越低,其透光率越小。
1-5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降低。
1-6朗伯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是吸光度与吸溶液是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是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光物质是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1-7在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的值随入射光的波长增加而减小。
在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的值随入射光的波长增加而减小。
1-8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溶液浓度有关。
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溶液浓度有关。
1-9有色溶液的透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有色溶液的透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
所以透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
1-10在吸光光度测定时,在吸光光度测定时,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溶液浓被测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结果也就越准确。
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结果也就越准确。
1-11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入射光。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所谓可见光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B )(A)200~400nm( B)400~750nm (C) 750T000nm ( D) 100~200nm2.一束(B)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 (B)平行单色光 (C)白光(D)紫外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朗伯-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B)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C)最大吸收波长入max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C)(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5.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D)(A)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B)显色剂得浓度过高(C)吸收波长选择不当(D)参比溶液选择不当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能力很强(B )该物质浓度很大(C)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D)测量该物质产生的吸光度很大7.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D )因素有关(A)比色皿厚度 (B)该物质浓度(C)吸收池材料 (D)入射光波长8.已知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04,K 545nm=2.2 X 103,今在545nm处用浓度为0.0020%KMnO 4溶液,3.00cm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A ) (A) 15% (B) 83% (C) 25% (D) 53%9•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1.0cm吸收池,B溶液用3.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D )(A)A 是B 的1/3 (B)A 等于B(C)B是A的3倍(D)B是A的1/310.某有色溶液,当用1cm吸收池时,其透射比为T,若改用2cm吸收池,则透射比应为(D)1/2 2(A)2T (B)2lgT (C)T (D)T211.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 %,试液的透射率为10 %,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过率为( C )(A)20% (B)40% (C)50% (D)80%12 .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D)(A)0.368 (B)0.334 (C)0.443 (D)0.43413.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B )为参比。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详解)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3. 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20.39,20.41,20.43。
计算标准偏差s 及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
答:分析结果的平均值x =20.41%()()()()2412043204120412041203920122212......-+-+-=--=∑=n xxs ni i=0.02%n=3,置信度为95%时,t = 4.303,有μ=nts x ±= (20.410.05)%7. 有一标样,其标准值为0.123%,今用一新方法测定,得四次数据如下(%):0.112,0.118,0.115和0.119,判断新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置信度选95%) 答:x =0.116%,s=0.003%n=6,置信度为95%时,t = 3.182,有t 计算=n sx μ-=4003012301160⨯-...=4.667> t新方法存在系统误差,结果偏低。
1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 2.187×0.854 + 9.6×10-5 - 0.0326×0.00814; (2) 51.38/(8.709×0.09460);(3);(4) 688103310161051---⨯⨯⨯⨯... 解:(1)1.868;(2)62.36;(3)705.2 ;(4)1.7×10-5。
第三章 滴定分析3.7. 计算下列溶液滴定度,以g·mL -1表示:(1) 以0.2015 mol·L -1HCl 溶液,用来测定Na 2CO 3,NH 3 (2) 以0.1896 mol·L -1NaOH 溶液,用来测定HNO 3,CH 3COOH 解: (1) 根据反应式Na 2CO 3 + 2HCl = H 2CO 3 + NaCl NH 3·H 2O + HCl = H 2O + NH 4 Cl 可以得到关系式n Na 2CO 3 = HCl n 21, HCl NH n n =3,所以=11000232-⋅⨯⨯L mL M c CO Na HCl =0.01068g/mL=110003-⋅⨯LmL M c NH HCl =0.003432g/mL(2) 根据NaOH 与HNO 3的反应可知 n NaOH =n HNO3 根据NaOH 与CH 3COOH 的反应可知 n NaOH =n CH3COOH 所以=110003-⋅⨯LmL M c HNO NaOH = 0.01195g/mL ;=110003-⋅⨯L mL M c COOHCH NaOH = 0.01138g/mL3.8. 计算0.01135 mol·L -1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
(完整版)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思考题和习题1.名词解释: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发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
吸光度:指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该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比值的对数,用来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吸光度用A表示。
透光率: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
吸光系数:单位浓度、单位厚度的吸光度摩尔吸光系数:一定波长下C为1mol/L ,l为1cm时的吸光度值百分吸光系数:一定波长下C为1%(w/v) ,l为1cm时的吸光度值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单元,含有非键轨道和n分子轨道的电子体系,能引起π→π*跃迁和n→ π*跃迁,助色团:一种能使生色团吸收峰向长波位移并增强其强度的官能团,如-OH、-NH3、-SH及一些卤族元素等。
这些基团中都含有孤对电子,它们能与生色团中n电子相互作用,使π→π*跃迁跃迁能量降低并引起吸收峰位移。
红移和蓝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长移);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紫移,短移)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
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
3.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何特征?电子跃迁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σ→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最大;n →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大,π→π*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小;n→ 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
而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峰可延伸至可见光区内,配位场跃迁的吸收峰也多在可见光区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
9.1 0.088 mg Fe3+.用硫氰酸盐显色后,在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50 mL,用1 cm 比色皿,在波长480 nm处测得A=0.740。
求吸收系数α及κ。
9.2 用双硫腙光度法测定Pb2+,Pb2+的浓度为0.08mg/50mL,用2cm比色皿在520nm下测得T=53%,求κ。
9.3 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微量铁。
标准溶液是由0.2160gNH4Fe(SO4)2·12H2O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配制成的。
根据下列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铁溶液的体积V /mL 0.0 2.0 4.0 6.0 8.0 10.0
吸光度0.0 0.165 0.320 0.480 0.630 0.790
某试液5.00 mL,稀释至250 mL。
取此稀释液2.00 mL,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显色和测定吸光度。
测得A=0.500。
求试液铁含量(单位:mg/mL)。
铁铵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2.178。
9.4 取钢试样1.0 g,溶解于酸中,将其中锰氧化成高锰酸盐,准确配制成250mL,测得其吸光度为1.00×10–3 mol·L-1 KMnO4溶液的吸光度的1.5倍。
计算钢中锰的百分含量。
9.5 用普通光度法测定铜。
在相同条件下测得1.00×10-2 mol·L-1标准铜溶液和含铜试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699和1.00。
如光度计透光度读数的相对误差为0.5%,测试液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多少?如采用示差法测定,用铜标准液为参比,测试液的吸光度为多少?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多少?两种测定方法中标准溶液与试液的透光度各差多少?示差法使读书标尺放大了多少倍?
9.6 某含铁约0.2%的试样,用邻二氮杂菲亚铁光度法)κ=1.1×104)测定。
试样溶解后稀释至100mL,用1.00cm比色皿,在508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1)为使吸光度测量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最小,应当称取试样多少克?(2)如果说使用的光度计透光度最适宜读数范围为0.200至0.650,测定溶液应控制的含铁的浓度范围为多少?
9.7 某溶液中有三种物质,他们在特定波长处的吸收系数a(L·g-1·cm-1)如下表所示。
设所用比色皿b=1cm。
给出以光度法测定它们浓度的方程式。
用mg·mL-1为单位。
物质400nm 500nm 600nm
A B C
2.00
0.60
0.05
1.80
1.00
9.8 在下列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甲基橙的浓度均为2.0×10-4 mol·L-1。
用1.00cm 比色皿,在520nm处测得下列数据:
pH 0.88 1.17 2.99 3.41 3.95 4.89 5.50
A 0.890 0.890 0.692 0.552 0.385 0.260 0.260
试用代数法和图解法求甲基橙的p K a值。
9.9 在0.1 mol·L-1HCl 溶液中的苯酚生物碱与波长365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400;在0.2 mol·L-1NaOH 溶液中为17100。
在pH=9.5的缓冲溶液中为9800。
求p K a值。
9.10 Mn2+与配合剂R-反应形成有色配合物,用摩尔比法测定其组成及稳定常数。
为此,固定Mn2+浓度为2.00×10-4 mol·L-1,而R-的浓度则是变化的。
用1cm 比色皿在波长为525nm处得如下数据:
C(R-)/( mol·L-1)
A525C(R-)/( mol·L-1) A525
0.500×10-4
0.750×10-4
1.00×10-4
2.00×10-40.112
0.162
0.216
0.372
2.50×10-4
3.00×10-4
3.50×10-4
4.00×10-4
0.449
0.463
0.470
0.470
求:(1)配合物的化学式;(2)配合物在525 nm处的κ;(3)配合物的K稳。
9.11 配制一系列溶液,其中Fe2+含量相同(各加入7.12×10-4 mol·L-1 Fe2+溶液2.00mL),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7.12×10-4 mol·L-1的邻二氮杂菲溶液,稀释至25 mL后用1cm比色皿在510nm处测得吸光度如下;
邻二氮杂菲
2.00
3.00
4.00
5.00
6.00 8.00 10.00 12.00 溶液的体积
/mL
A 0.240 0.360 0.480 0.593 0.700 0.720 0.720 0.720
求配合物的组成。
9.12 常温下指示剂HIn的K a是5.4×10-7 mol·L-1。
测定指示剂总浓度为5.00×10-4 mol·L-1,在强酸或弱碱介质中的吸光度(1cm比色皿)数据见表9-8。
(1) 指示剂酸型是什么颜色?在酸性介质中测定时应选什么颜色的滤光片?在强碱性介质中测定时应选什么波长?
(2)绘制指示剂酸式和碱式离子的吸收曲线。
(3)当用2cm比色皿在590nm波长处测量强碱性介质中指示剂浓度为
1.00×10-4 mol·L-1溶液时,吸光度为多少?
(4)若题设溶液在485nm波长处,用1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0.309。
此溶液的pH值为多少?如在555nm波长出测定,此溶液的吸光度是多少?
(5)在什么波长处测定指示剂的吸光度与pH无关?为什么?
(6)欲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指示剂总浓度,需选择什么实验条件才能使标准曲线不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9.13 未知相对分子质量的胺试样,通过用苦味酸(相对分子质量229)处理后转化成胺苦味酸盐(1:1加成化合物)。
当波长为380nm时大多数胺苦味酸盐在95%乙醇中的吸光系数大致相同,即κ=104.13。
现将0.0300g胺苦味酸盐溶于95%乙醇中,准确配制1L溶液。
测得该溶液在380nm,b=1cm时A=0.800。
试估算未知胺的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