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透视的区别及其艺术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绘画透视的区别及其艺术特征中西方美术在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二者的差别在于各自的指导哲学的不同,因而给我们带来不同风格的震撼和美的感动。中国人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因而在美术创作中比较多的以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西方人较少了以人的情感角度进行创作,他们更多以理性去思考问题。

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中国人的哲学讲求天人合一等,这在中国画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绘画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它本身也收到了社会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绘画是社会在精神,艺术方面的投影。。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即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即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以行写神,形神兼备,注重画面情趣的表达,因此,在透视表现上既遵循透视上基本法

则和规律,又不被一般法则和规律所限制。中国画提倡用活动的视点观察景物,强调“景随人移”使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更全面、更生动,不受视域的局限,具有时空的跨越性,故又称之为散点透视。散点透视有移动视点、以大观小、高视位三种特点。中国山水画家历来主张对所表现的景物要左看右看、前看后看。对于一座山,可从山麓观至山顶,可从前山观至后山,每一处景物均尽收眼底,既能体现整座山峰的气势,又能于细微之处见精彩,形成一个整体印象。例如,五代画家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设计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宾客酬应五个段落,把韩熙载在夜间一段时间中

的活动生

动而清楚

地表现出

来。在一

幅画面中

把不同时

空的生活

片段有机的组织在了一起,每个片段巧妙的用屏风隔开,既得到一个连贯的画面空间,又展现了不同时空的具体场景,不同场景以床榻、屏风加以分割连接,使观者十分清楚的看到韩熙载的生活场景。又如在《清明上河图》中,画家为表现清明时

节汴梁城内外人物热闹繁忙的活动场面,就是采用高视位平行移动视点,让欣赏者感到自己是站在高处随游人在移步赏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中,为了使画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往往并不是单一地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的结合,既可以使观者移动视点,前后、上下看个清楚,又可以把景物推远拉近,还可以把平视与俯视的画在一起。多出观察方法综合运用,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形成完整统一的画面。

西方的焦点透视也叫定点透视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其基本原理将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笔将其画在这块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绘画。其特征是符合人的视觉真实讲究科学性。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例如我们现在学着的素描色彩等,都非常讲究近大远小、近实远虚。透视又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例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画面处理属于典型的平行透视关系,耶稣所在的位置是心点,屋顶、两侧的的墙、窗户所形成的一组直角

线,直指心点,集中了视线,突出了中心人物。餐桌是一条长长的水平线,横贯画面,既稳定平衡了气氛,又组织了视线下移的作用。另外还有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林间小道》也属于平行透视的构图,观者如同身临其境,地面上的小道在隐形的直角线限制下迅速由宽变窄;两边的树木由高变矮,由疏变密,向心点延伸集中,从而将欣赏者的视线引至深处,造出画面的深度和距离感。中西方绘画透视总的区别也就是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

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意境,画面的构图可以北地之山,南河之水,成竹在胸,山林水楼,人物花鸟,增减不在话下,而西方绘画造型严谨,焦点透视决定了其在构图上有所限制,但也更体现了西方绘画方寸之间的精工细做,用现今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画在于细细品味,西方画细部则更加耐看。中国画的散点透视采取移动视点的方法,移步换景,把不同之处观察到的景物按照画面的需要加以组合,淋漓尽致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审美情趣。着重整体感觉和总的视觉效果,这正是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艺术特色。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西方人更追求一种完美。西方的美术作品追求的东西,以最为出名的,大家最熟知的文艺复兴时期为例,印象派的画家们是强调光的表现,是画家对光这种因素的主观和客观的科学分析.莫奈到了晚期甚至逐渐抛开对形的把握而疯狂的追求光的表现,比如他创作的以自

家花园为题材的<莲花>系列。但中国画并不是,郎世宁来中国画了一张有投影的小孩头像差点带来了杀身之祸,中西绘画的巨大不同也来自于传统思想的不同,中国画强调意境,而意境则已经是纯粹的画家意识中的东西了.直到国画大师黄宾弘开始,才逐渐的可以看到他在自己的绘画中开始借鉴西方的一些思想,进行一些方面的结合.但并不是中国的艺术落后于西方的观念,而在于根本的哲学理念不同.不同哲学指导所产生的艺术是不一样。

作为国画专业的学生,要透彻了解中西方绘画的差异,不仅要向我们传统美学提问,也要向西方美学提问。不仅研究它们的历史,还要促进解决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在美育的工作中存在的同时还要努力创新,美,是思辨的哲学、最微妙的心理学、最情感的艺术。美是文化精髓的集焦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