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卑的主要表现】
•自我百度文库价低
•超概括化和泛化
•过分敏感、多疑
•自我掩饰
•消极地看待问题,遇事习惯往坏处想
•意志消沉
•不愿意改变,难以接受新事物
危害显而易见:动力系统,往往错过发展自我的机遇
自卑的原因
自卑调适方法
1、认知法:就是通过全面、客观的认识,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
2、补偿法——正确地补偿自己(阿德勒的名言)
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学生,其成就动机、学习投入及成绩等都明显优于自我意识差的学生;当学生自认为名声不好时,他们往往会放松对行为的自我约束。
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同一活动中,不同的人往往会获得不同的经验;相同甚至不同活动中,不同的人也可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体验。例如;80分
当一个人有着消极的自我意识时,对每种经验的解释都与消极的自我意识联系在一起;相反,积极自我意识对经验赋予其积极含义。
一、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三)自我意识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及与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状况的认识和体验。
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
(身高、体重、体型、健康状况等)、心理状况(性
格、气质、能力、兴趣、意志品质等)及人际关系状
况的认识和体验。
(2)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易骄傲,常对自己提出过高要求,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导致失败。
调适方法
1.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需要不断完善
2.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3.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
3、自我中心
凡事从自我出发,只关心自己,遇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可能因为不善于洞察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深层意愿,因而不知道自己是谁。
•所以,“认识你自己”这句被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过的话才这样打动人心。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认识自我很重要
一位著名企业家说:“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必须要搞清楚三个W,第一个W是WHO——我是谁;第个W是WHERE——我在什么位置;第个W是WHAT——我想干什么。其实问题挺简单,做到却很不容易。”
•分析:“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埃里克森的8个认同危机
轻松一刻:小小动物园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功能
1、保持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一方面并不全是当前所处情境而决定,但在不同情境中,又总是能够保持其行为的某种一贯性特征。个体怎样认识和理解自己,是其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关键因素。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按照保持与自我看法相一致的方式来行动。
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
本讲内容
一、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二、自我意识概述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及调适方法
四、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讨论问题:我是谁???
调查统计
•90%的人其实都不了解自己。
•我们可能因为外在的诱惑太大,忽视了内心感受,慢慢地不知道自己是谁;
•我们可能因为不愿意正视自己那些“不够好”的部分,久而久之不知道自己是谁;
3、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期望是对外界信息不断反应的经验基础上,或是在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在力量需求基础上产生的对自己或对他人的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是认知变量,是信念价值的动机。例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就可能影响学生的发展。
差生的成绩落后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行为动力系统都出现了角色偏离的结果。在偏离状态下形成了一个新的自相一致的系统。换言之,成绩落后是“自我期待”的结果。自验预言
自我意识分类
•
课堂练习:
写出20个“我是谁”?
要求选择能反映个人的个性风格的语句。
练习:认识自己的二十问法
•第一步:问你自己二十次,你是谁?
•请你把头脑里浮现的答案一一写出来,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必有顾虑,这只是自我分析的材料,是可以不给别人看的。回答每次提问的时间为20秒。
认识自我的内容
1、认识自己的长处
埃里克森生于1902年,是一位受到弗洛伊德思想极大影响
的精神分析学家和人类发展理论家,但由于他对弗洛伊德的
理论进行了修正,故人们叫他“新弗络伊德主义者”。
埃里克森在《童年与社会》中,把个人心理成长的历程划分为8个阶段,他认为在每个阶段中,个人都会遭到心理成长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即“认同危机”,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的社会要求作出反应,对这种危机可以有积极或消极的反应,如果在每个阶段中,个人能成功地解决所遇到的社会化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否则就会做出消极的反应,并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他因此认为,一个稳定的自我认同来自于对这些危机的积极解决。
学校的团体生活也会教导个体如何与他人互动、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为何等等,个体不断将社会的要求内化。
心理自我
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个体抽象思维能力越来越发达,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价值体系,并以之作为评价外界事物的依据。
由依赖转而自我独立,自我认同的形成与对未来目标的思索都会于此时期出现。
埃里克森的心理成长理论:
盛气凌人,好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他们不易赢得他人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不和谐,易遭挫折。
想一想,你是否愿意和一个自私的人成为好朋友呢?(不受欢迎的品质之一)
调适方法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贬抑他人,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走出自我的小天地。(黄金法则)
2.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感受、关心他人。(换位思考)
•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提出凡属于我或与我有关的事物都是自我的内容如身体、品质、能力、愿望、家庭等,自我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层次起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库利(C.H.Cooley)指出:自我是一面镜子,它从别人那里反映自己的行为,自我是经历无数次他人评价而形成的社会产物。而米德(G.H.Mead)则认为: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主体我代表每个人的自然特性而客体我代表自我社会的一面;主体我先于客体我形成,客体我形成需要很长时间,自我意识的发展包含主体我与客体我不断对话。
(一)正确认识自我
“乔韩窗口理论”
•一,公开的自我。也就是透明真实的自我,这部分自己了解,别人也了接。
•二,秘密自我。自己了解自己,别人不了解。
•三,盲目自我。别人了解自己,但自己却不了解。
•四,未知自我。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的一部分,需要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
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巴纳姆效应(暗示效应)。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答布效应--角色行为的“导演”
认识你自已!
•我是谁?
•我是否有价值?
•我为什么要活着?
•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面对着这些千百年来哲人思想家不断追寻的问题,你是否感到困惑、无助?
(1)追求完美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
(2)对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过分看重,总对自己不满意,严重地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自信。(易于自卑结合起来)
举例说明
调适方法
(1)要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人不能十全十美,一个人应该接纳自己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
•6、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整合
•1、积极自我的建立:自我肯定
•2、消极自我的建立:自我否定
•3、自我冲突
1、过度自卑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这类人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
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期)
生理自我
婴儿刚出生时多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尚无法区辨外界与自己,认为母亲与自己是一体的。
一直到七、八个月大才会逐渐衍生出「我」的概念,也才逐渐分得清自己和外在世界是分开的、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
生理自我
不过在三岁以前,其对自己的认识是以躯体为主。例如在晃动双手与抚触的过程中会察觉到手是自己的一部分,看着地上的球被脚踢开也就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体对外在环境的影响力,慢慢地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会有反应,看到自己镜中的长相也会知道那就是自己等,都是生理我逐渐成熟的证明。
(2)有正确的评价参照体系和立足点,按照自己的实际评定自己的价值。
(3)制定合理的目标,把目标锁定在能力所及
的范围之内。
(4)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欣赏自己的独特性。(故事:无需完美)
四、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一)正确认识自我
(二)积极悦纳自我
(三)有效控制自我
(四)不断超越自我
自我意识的概念
2.自我意识的结构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最先使用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提出了“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精辟论断,揭示了对自我意识的发现的途径。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的三结构说”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从人格的三个维度上研究自我的发展。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既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与意识相对应的是“潜意识”,弗洛伊德曾用冰山比喻。意识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尖峰,而潜意识则是潜藏于海底的冰体,蕴藏深厚,但不被看到,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潜意识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3、暗示法——自我鼓励法
在积极进取中弥补自身的不足
每位同学按下表写出未完成语句。4人一组每
人在小组中读出自己所写内容。当有同学在分享
时,请认真聆听,思考哪些与我所写相同,哪些不同,为什么?
2、过度自我认同
(1)自我扩张、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有过之而无不及。放大自己的长处,缩小他人的长处,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自我知觉的途径:我是怎样的人?
•以人为镜
•角色扮演
•社会比较
•自我分析
阿伦森效应
•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
【结果】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实例】
•1、有效利用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言:“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众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2、认识自己的短处
3、认识自己的追求
4、认识自己的兴趣
5、认识自己的角色
6、认识自己的责任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威廉.詹姆斯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
阶段模式,即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
理自我发展时期。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成熟约需20年
自我中心期(0-3岁)
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
社会自我
自三岁到青春期,个体生理自我仍然继续发展,同期社会化也开始萌芽。
在这个时期,个体与他人有越来越频繁的互动,开始学习性别角色、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与信念也开始形成。
社会自我
然而此时期的价值体系是以社会规范为主的,称为「社会我」,例如小孩子会以「爸爸说男孩子要勇敢」、「老师说说谎的是坏小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遇到问题,我们怎么办?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及调适方法
1、过度自卑
2、过度自我认同
3、自我中心
4、苛求完美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
•自我意识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3、独立与依附的冲突
•4、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
•5、自负与自卑的冲突
•自我百度文库价低
•超概括化和泛化
•过分敏感、多疑
•自我掩饰
•消极地看待问题,遇事习惯往坏处想
•意志消沉
•不愿意改变,难以接受新事物
危害显而易见:动力系统,往往错过发展自我的机遇
自卑的原因
自卑调适方法
1、认知法:就是通过全面、客观的认识,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
2、补偿法——正确地补偿自己(阿德勒的名言)
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学生,其成就动机、学习投入及成绩等都明显优于自我意识差的学生;当学生自认为名声不好时,他们往往会放松对行为的自我约束。
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同一活动中,不同的人往往会获得不同的经验;相同甚至不同活动中,不同的人也可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体验。例如;80分
当一个人有着消极的自我意识时,对每种经验的解释都与消极的自我意识联系在一起;相反,积极自我意识对经验赋予其积极含义。
一、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三)自我意识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及与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状况的认识和体验。
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
(身高、体重、体型、健康状况等)、心理状况(性
格、气质、能力、兴趣、意志品质等)及人际关系状
况的认识和体验。
(2)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易骄傲,常对自己提出过高要求,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导致失败。
调适方法
1.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需要不断完善
2.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3.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
3、自我中心
凡事从自我出发,只关心自己,遇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可能因为不善于洞察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深层意愿,因而不知道自己是谁。
•所以,“认识你自己”这句被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过的话才这样打动人心。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认识自我很重要
一位著名企业家说:“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必须要搞清楚三个W,第一个W是WHO——我是谁;第个W是WHERE——我在什么位置;第个W是WHAT——我想干什么。其实问题挺简单,做到却很不容易。”
•分析:“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埃里克森的8个认同危机
轻松一刻:小小动物园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功能
1、保持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一方面并不全是当前所处情境而决定,但在不同情境中,又总是能够保持其行为的某种一贯性特征。个体怎样认识和理解自己,是其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关键因素。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按照保持与自我看法相一致的方式来行动。
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
本讲内容
一、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二、自我意识概述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及调适方法
四、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讨论问题:我是谁???
调查统计
•90%的人其实都不了解自己。
•我们可能因为外在的诱惑太大,忽视了内心感受,慢慢地不知道自己是谁;
•我们可能因为不愿意正视自己那些“不够好”的部分,久而久之不知道自己是谁;
3、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期望是对外界信息不断反应的经验基础上,或是在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在力量需求基础上产生的对自己或对他人的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是认知变量,是信念价值的动机。例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就可能影响学生的发展。
差生的成绩落后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行为动力系统都出现了角色偏离的结果。在偏离状态下形成了一个新的自相一致的系统。换言之,成绩落后是“自我期待”的结果。自验预言
自我意识分类
•
课堂练习:
写出20个“我是谁”?
要求选择能反映个人的个性风格的语句。
练习:认识自己的二十问法
•第一步:问你自己二十次,你是谁?
•请你把头脑里浮现的答案一一写出来,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必有顾虑,这只是自我分析的材料,是可以不给别人看的。回答每次提问的时间为20秒。
认识自我的内容
1、认识自己的长处
埃里克森生于1902年,是一位受到弗洛伊德思想极大影响
的精神分析学家和人类发展理论家,但由于他对弗洛伊德的
理论进行了修正,故人们叫他“新弗络伊德主义者”。
埃里克森在《童年与社会》中,把个人心理成长的历程划分为8个阶段,他认为在每个阶段中,个人都会遭到心理成长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即“认同危机”,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的社会要求作出反应,对这种危机可以有积极或消极的反应,如果在每个阶段中,个人能成功地解决所遇到的社会化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否则就会做出消极的反应,并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他因此认为,一个稳定的自我认同来自于对这些危机的积极解决。
学校的团体生活也会教导个体如何与他人互动、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为何等等,个体不断将社会的要求内化。
心理自我
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个体抽象思维能力越来越发达,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价值体系,并以之作为评价外界事物的依据。
由依赖转而自我独立,自我认同的形成与对未来目标的思索都会于此时期出现。
埃里克森的心理成长理论:
盛气凌人,好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他们不易赢得他人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不和谐,易遭挫折。
想一想,你是否愿意和一个自私的人成为好朋友呢?(不受欢迎的品质之一)
调适方法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贬抑他人,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走出自我的小天地。(黄金法则)
2.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感受、关心他人。(换位思考)
•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提出凡属于我或与我有关的事物都是自我的内容如身体、品质、能力、愿望、家庭等,自我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层次起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库利(C.H.Cooley)指出:自我是一面镜子,它从别人那里反映自己的行为,自我是经历无数次他人评价而形成的社会产物。而米德(G.H.Mead)则认为: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主体我代表每个人的自然特性而客体我代表自我社会的一面;主体我先于客体我形成,客体我形成需要很长时间,自我意识的发展包含主体我与客体我不断对话。
(一)正确认识自我
“乔韩窗口理论”
•一,公开的自我。也就是透明真实的自我,这部分自己了解,别人也了接。
•二,秘密自我。自己了解自己,别人不了解。
•三,盲目自我。别人了解自己,但自己却不了解。
•四,未知自我。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的一部分,需要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
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巴纳姆效应(暗示效应)。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答布效应--角色行为的“导演”
认识你自已!
•我是谁?
•我是否有价值?
•我为什么要活着?
•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面对着这些千百年来哲人思想家不断追寻的问题,你是否感到困惑、无助?
(1)追求完美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
(2)对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过分看重,总对自己不满意,严重地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自信。(易于自卑结合起来)
举例说明
调适方法
(1)要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人不能十全十美,一个人应该接纳自己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
•6、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整合
•1、积极自我的建立:自我肯定
•2、消极自我的建立:自我否定
•3、自我冲突
1、过度自卑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这类人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
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期)
生理自我
婴儿刚出生时多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尚无法区辨外界与自己,认为母亲与自己是一体的。
一直到七、八个月大才会逐渐衍生出「我」的概念,也才逐渐分得清自己和外在世界是分开的、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
生理自我
不过在三岁以前,其对自己的认识是以躯体为主。例如在晃动双手与抚触的过程中会察觉到手是自己的一部分,看着地上的球被脚踢开也就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体对外在环境的影响力,慢慢地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会有反应,看到自己镜中的长相也会知道那就是自己等,都是生理我逐渐成熟的证明。
(2)有正确的评价参照体系和立足点,按照自己的实际评定自己的价值。
(3)制定合理的目标,把目标锁定在能力所及
的范围之内。
(4)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欣赏自己的独特性。(故事:无需完美)
四、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一)正确认识自我
(二)积极悦纳自我
(三)有效控制自我
(四)不断超越自我
自我意识的概念
2.自我意识的结构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最先使用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提出了“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精辟论断,揭示了对自我意识的发现的途径。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的三结构说”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从人格的三个维度上研究自我的发展。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既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与意识相对应的是“潜意识”,弗洛伊德曾用冰山比喻。意识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尖峰,而潜意识则是潜藏于海底的冰体,蕴藏深厚,但不被看到,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潜意识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3、暗示法——自我鼓励法
在积极进取中弥补自身的不足
每位同学按下表写出未完成语句。4人一组每
人在小组中读出自己所写内容。当有同学在分享
时,请认真聆听,思考哪些与我所写相同,哪些不同,为什么?
2、过度自我认同
(1)自我扩张、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有过之而无不及。放大自己的长处,缩小他人的长处,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自我知觉的途径:我是怎样的人?
•以人为镜
•角色扮演
•社会比较
•自我分析
阿伦森效应
•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
【结果】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实例】
•1、有效利用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言:“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众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2、认识自己的短处
3、认识自己的追求
4、认识自己的兴趣
5、认识自己的角色
6、认识自己的责任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威廉.詹姆斯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
阶段模式,即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
理自我发展时期。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成熟约需20年
自我中心期(0-3岁)
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
社会自我
自三岁到青春期,个体生理自我仍然继续发展,同期社会化也开始萌芽。
在这个时期,个体与他人有越来越频繁的互动,开始学习性别角色、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与信念也开始形成。
社会自我
然而此时期的价值体系是以社会规范为主的,称为「社会我」,例如小孩子会以「爸爸说男孩子要勇敢」、「老师说说谎的是坏小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遇到问题,我们怎么办?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及调适方法
1、过度自卑
2、过度自我认同
3、自我中心
4、苛求完美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
•自我意识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3、独立与依附的冲突
•4、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
•5、自负与自卑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