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佐剂的现状和未来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https://img.taocdn.com/s3/m/b3a634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0.png)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随着兽医学的发展,兽用疫苗在动物疾病防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疫苗佐剂作为兽用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增强抗原免疫原性和稳定疫苗的功能。
疫苗佐剂的研发对于提高兽用疫苗的免疫效果和预防动物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疫苗佐剂的概念与分类疫苗佐剂是指添加到疫苗中,用以增强疫苗免疫效果的物质。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性质,疫苗佐剂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
目前常用的疫苗佐剂包括油性佐剂数(如水合铝氧化铁、水合氢氧化铝)、免疫反应调节剂(如兴奋剂、增强剂、吸湿剂)和纳米佐剂(如聚乙二醇、纳米颗粒)等。
二、疫苗佐剂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疫苗佐剂的功能在于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具体而言,疫苗佐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机制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1.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疫苗佐剂可增强疫苗中抗原的免疫原性,使其更容易被免疫系统所识别和攻击,增加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反应性和杀伤力,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2.促进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疫苗佐剂可通过促进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的吞噬作用,增强疫苗抗原的处理和展示,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3.调节免疫反应:疫苗佐剂可调节免疫反应的类型和程度,使免疫系统的应答更加全面和有效,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4.增加疫苗的稳定性:疫苗佐剂可以增加疫苗的稳定性,提高疫苗的保存和运输条件,从而确保疫苗的免疫效果。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现状:1.纳米佐剂:纳米佐剂是近年来疫苗佐剂研发的热点之一。
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尺寸可调性,能够提高疫苗的抗原表现、内化和处理效率,加强免疫细胞的吞噬和抗原呈递,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目前,纳米佐剂已成功应用于禽用疫苗的研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兴奋剂:兴奋剂是一种能够激活免疫系统的物质。
兴奋剂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促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免疫佐剂的作用和发展
![免疫佐剂的作用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cd462dcce2f0066f53322df.png)
免疫佐剂的作用和发展佐剂(Adjuvants)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应用,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而本身并无抗原性的物质,又称免疫佐剂或抗原佐剂。
佐剂可选择性地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
改变体液抗体的种类IgG亚类和抗体的亲和性。
佐剂可改变抗原的构型,使疫苗诱导T辅助细胞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HL)反应。
佐剂可改变免疫反应为MHCⅠ型或MHC Ⅱ型。
佐剂还能改变T辅助细胞(Th1和Th2)的免疫反应。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疫苗,如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现代疫苗研究过程所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其免疫原性较弱,往往需要佐剂来克服。
对适合于推广应用的新疫苗的研制,佐剂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近年来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更为迅速。
本文就各种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的讨论。
1 矿物质矿物质佐剂是传统佐剂中的一类,包括AL(OH)3和磷酸铝等。
1926年Glenny首先应用铝盐吸附白喉类毒素,至今已有70多年了,但它还是唯一被FDA批准用于人用疫苗的佐剂。
常用佐剂中效果较好的是AL(OH)3和磷酸铝佐剂,其次磷酸钙较常用。
铝佐剂主要诱导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以IgG1类为主,刺激产生Th2型反应,还可刺激机体迅速产生持久的高抗体水平,也比较安全,对于胞外繁殖的细菌及寄生虫抗原是良好的疫苗佐剂。
它虽是人医和兽医均获批准的佐剂,广泛应用于兽医疫苗,特别是各种细菌苗,但其仍存在缺点:如有轻度局部反应,可以形成肉芽肿,极个别发生局部无菌性脓肿;铝胶疫苗怕冻;可能对神经系统有影响;不能明显地诱导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疫苗中加入磷酸三钙[Ca3(PO4)2]作佐剂,与铝胶一样具有吸附沉淀作用,但使用更加简便。
其缺点是:含盐量高;贮存日久有结晶沉淀。
皮下注射时偶有肿胀或结块,抗原免疫原性弱时,不足以提高其免疫原性,特别是保护性免疫机制要求活性介导的免疫参加时,应使用其他佐剂。
聚合物佐剂在传统疫苗改进中的突破性应用
![聚合物佐剂在传统疫苗改进中的突破性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7f8f7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8.png)
聚合物佐剂在传统疫苗改进中的突破性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聚合物佐剂作为一种新型疫苗辅助剂,在传统疫苗改进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应用。
这一新兴技术的引入为疫苗研发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性,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就聚合物佐剂在传统疫苗改进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疫苗研发领域中的前景和挑战。
一、聚合物佐剂简介
聚合物佐剂是一种能够增强疫苗免疫原性的辅助剂,其主要作用是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加强免疫效果,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聚合物佐剂通常由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构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辅助剂。
二、聚合物佐剂在传统疫苗改进中的应用
1. 增强免疫原性
传统疫苗在免疫原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常需要多剂次免疫才能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而聚合物佐剂的引入可以显著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降低免疫剂量,减少免疫次数,提高免疫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疫苗的接种率和免疫保护率。
2. 提高稳定性
传统疫苗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光线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疫苗的活性丧失,降低了疫苗的免疫效果。
而聚合物佐剂的加入可以提高疫苗的稳定性,增强其抗温、抗光性,延长疫苗的保存期限,保证疫苗的质量和效果。
3. 调节免疫反应
聚合物佐剂不仅能够增强免疫原性,还能够调节免疫反应,促进免疫记忆。
疫苗佐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疫苗佐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9ed01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4.png)
疫苗佐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疫苗佐剂是指添加到疫苗中的辅助物质,旨在增强疫苗对免疫系统的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免疫效果。
疫苗佐剂可以增加疫苗的抗原性,稳定疫苗,延长疫苗的保护期限,降低疫苗剂量和接种次数,减少不良反应等。
目前常用的疫苗佐剂包括氢氧化铝、多糖体、脂质体、聚乙烯醇等。
其中,氢氧化铝是最常用的疫苗佐剂之一,广泛应用于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HPV疫苗等。
多糖体则主要用于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脂质体则用于mRNA疫苗,如新冠疫苗;聚乙烯醇则用于水痘疫苗等。
近年来,随着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疫苗佐剂的设计和开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型佐剂的开发,如纳米颗粒、病毒样颗粒、胶体载体等。
此外,疫苗佐剂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人员会对佐剂进行严格的毒性和免疫反应评估。
总的来说,疫苗佐剂是疫苗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不断的研发和改进有助于提高免疫效果并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疫苗佐剂行业发展趋势(一)疫苗佐剂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疫苗佐剂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突破。
目前,多种佐剂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疫苗制备中,例如液晶、多孔材料、脂质体、聚合物、纳米颗粒等。
这些新兴的佐剂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疫苗的剂量和剂次,从而使得疫苗的使用更加方便和安全。
(二)疫苗佐剂安全性的关注和强调近年来,疫苗佐剂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调。
疫苗佐剂作为疫苗的辅助成分,在疫苗研制和应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一些佐剂材料会带来安全隐患,例如,含有微量重金属、使用油剂等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毒性问题。
因此,加强对疫苗佐剂的安全性评价和监测,是当前疫苗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疫苗佐剂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病原体认识的不断深入,疫苗在预防传染性疾病方面已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同时,疫苗佐剂也在一些特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癌症免疫治疗、精神疾病治疗等。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b377c1ff18583d04964590b.png)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一、佐剂的定义佐剂(Adjuvant)又称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或免疫增强剂(Immunomodulator),是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或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
佐剂的英文名adjuvant来源于拉丁文“adjuvare”,意思为“帮助”。
药物佐剂,即某种可以加强药物疗效的物质。
二、佐剂的作用佐剂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应答速度及耐受性,可调节抗体对抗原的亲和性与专一性,可刺激细胞介导的免疫,可促进肠胃粘膜对疫苗的吸收。
佐剂的作用机制当前了解的很少,阻碍了设计新的佐剂化合物,佐剂常激活多个免疫链,其中只有少数与抗原特异应答相关,要想确切地知道佐剂的作用很困难。
佐剂能增加对细胞的渗入性,防止抗原降解,能将抗原运输到特异的抗原呈递细(APC5),增强抗原的呈递或诱导细胞因子的释放。
在注射抗原后,抗原可直接被APC5吸收,与B细胞表面抗体结合或发生降解,抗原的吸收途径主要取决于抗原的特征,但也受佐剂影响。
被APC5吸收的抗原通过两种途径MHCI或MHCII而呈递于CD8+或CD4+T细胞上。
根据注射疫苗后分泌细胞因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Th1应答与Th2应答。
Th1应答主要通过诱导分泌IFN-γ, IL-2和IL-12,而Th2应答是通过诱导分泌IL-4、IL-5、IL-6和IL-12,不同的细胞因子分泌模式是相互拈抗的,促进一种应答形式常会抑制另一种应答形式,产生I g G2a抗体被认为是Th1应答,然而诱导产生I g G1常与Th2应答有关。
不同的佐剂虽然可诱导相似的抗体水平,但是细胞因子应答的方式可能不同,Th1或Th2应答方式对于疫苗的功效有显著的影响。
评价佐剂质量的优劣或能否适用于人用疫苗疫苗的主要因素为:①能使弱抗原产生满意的免疫效果;②不得引起中等强度以上的全身反应和严重的局部反应,在局部贮留的硬结必须逐渐被吸收;③不得因其对佐剂本身的超敏反应,不应与自然发生的血清抗体结合而形成有害的免疫复合物;④不得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⑤既不能有致癌性,也不得有致畸型性;⑥佐剂的化学组成应明确,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⑦在一定的保存期内的疫苗佐剂,应该稳定有效。
疫苗佐剂综述
![疫苗佐剂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288d7f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d.png)
疫苗佐剂综述疫苗佐剂是一类特殊的药物,它能增强或调节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从而使疫苗的使用剂量和免疫保护时限降低。
几乎所有的疫苗都需要添加佐剂来提高其免疫效果,只有黄热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等少数疫苗不需要添加佐剂。
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开始研究使用铝盐作为第一个疫苗佐剂。
1940年代,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规模接种镰状短杆菌疫苗,起到了防止士兵因细菌感染身亡的作用,使得疫苗佐剂的研究得以快速发展。
疫苗佐剂的选择很重要,它不仅需要能有效地提高疫苗的免疫效率,还需要在安全性、稳定性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可行性。
目前,广泛应用的疫苗佐剂主要有铝盐、油乳和佐剂复合体等。
铝盐佐剂包括铝水合氢氧化物和铝磷酸盐,是现在最常用的疫苗佐剂。
它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制备方便,成本低,免疫效果稳定。
缺点是对一些疫苗的增强效果不明显,而且对蛋白质疫苗和复合型疫苗的增强效果有限。
油乳佐剂包括MF59、AS03等,并且通过对油乳成分和配比的改变,可以调节佐剂的释放速度和免疫效果。
MF59和AS03佐剂含有二十碳五烯酸和α-生育酚,能够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从而增强抗体的产生。
另外,复合体佐剂主要包括MPLA-铝盐复合体和CpG-铝盐复合体等。
这类佐剂通过复合体方式,利用微生物成分(如脂多糖和DNA)与人体自身成分的相互作用,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最近,随着纳米材料的研发,纳米佐剂也开始被用于疫苗中。
纳米佐剂具有尺寸小、分散性好、生物相容性强等优点,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减轻疫苗的副作用。
因此,佐剂的引入,使疫苗免疫防护效果大大提高,人群免疫效果显著。
未来通过深入研究疫苗佐剂的作用机制,为设计和制备新型佐剂,提高疫苗免疫效果,提供更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疫苗佐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与疫苗原液配伍的过程中,它起到增强疫苗免疫反应,提升免疫效果的关键作用。
未来,随着测序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定制型疫苗将会成为主流,疫苗佐剂的研发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疫苗佐剂综述
![疫苗佐剂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8be4e3158fafab069dc02fa.png)
疫苗佐剂综述近三十年来,人用疫苗佐剂发展迅速,已经研发出了能诱发更强,更持久的人用疫苗佐剂。
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理想的疫苗佐剂应该更适于临床应用,毒副作用更小。
本文总结了当前疫苗佐剂的发展状况,其中包括疫苗佐剂的监管建议,理想佐剂的标准,以及详细介绍了诸如矿物盐类佐剂,毒素类佐剂,微生物衍生物类佐剂,油乳剂,细胞因子佐剂,多糖类佐剂,以及核酸佐剂。
同时本文还讨论了最近新发现的Toll样受体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在免疫激活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疫苗;佐剂;Toll样受体;1 引言免疫接种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对疾病持久的免疫保护反应。
与弱毒疫苗不同,灭活疫苗或亚单位疫苗通需要疫苗佐剂的参与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1】。
“佐剂”一次来自于拉丁语“Adjuvare”一词,为“帮助”或“辅助”之意【2】。
免疫佐剂的生物作用包括:(1)抗原物质混合佐剂注入机体后,改变了抗原的物理性状,可使抗原物质缓慢地释放,延长了抗原的作用时间;(2)佐剂吸附了抗原后,增加了抗原的表面积,使抗原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3)佐剂能刺激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4)佐剂可促进淋巴细胞之间的接触,增强辅助T细胞的作用;(5)可刺激致敏淋巴细胞的分裂和浆细胞产生抗体。
故免疫佐剂的作用可使无免疫原性物质变成有效的免疫原;(6)可提高机体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变;(7)改变抗体的产生类型以及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并使其增强。
人们正是因为观察到疫苗接种位点处形成的脓肿协助机体产生了针对特异性抗原更强的免疫反应,从而形成了疫苗佐剂的理念。
更有甚,与接种抗原不相关的物质形成的脓肿坏死也能增强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4】。
1926年,通过吸附于铝盐类化合物的白喉类毒素首次证明了铝盐类佐剂的免疫增强作用。
至今,铝盐类佐剂(主要指氢氧化铝和磷酸铝)依然是唯一人用疫苗佐剂。
其原因是什么呢?尽管大量事实证明,弗氏完全佐剂和脂多糖类佐剂具有更强的佐剂活性,但由于其能引发局部和全身性的毒副作用而不适于人用。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4fb14eb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b.png)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前景一、概述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与应用,作为现代预防医学的重要成果,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HPV疫苗的成功研发,不仅为预防宫颈癌等HPV相关疾病提供了有效手段,也推动了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HPV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感染后可引发多种疾病,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宫颈癌。
随着人们对HPV感染危害性的认识加深,HPV疫苗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了医学界的热点。
市场上已有多种HPV疫苗可供选择,它们能够预防多种HPV病毒株的感染,有效降低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病率。
尽管HPV疫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疫苗的接种普及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差异,一些人对疫苗接种持怀疑态度,疫苗的价格和供应问题也限制了其在一些地区的推广使用。
随着HPV病毒株的不断变异和新型病毒株的出现,疫苗的研发和更新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医学界和科研机构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HPV疫苗和预防策略。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也在加强合作,推动HPV疫苗的普及和接种工作,以期在全球范围内降低HPV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HPV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型疫苗的研发、接种策略的优化以及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将共同推动HPV预防工作的深入发展,为保障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1.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定义及分类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球形DNA病毒,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以其独特的感染方式和致病特性而备受关注。
HP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以人类为其唯一的自然宿主,具有高度耐受干燥并长期保存的能力。
病毒在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皮肤和黏膜的上皮细胞,并在这些部位引发一系列病变。
根据HPV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和致癌风险,可以将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
低危型HPV主要包括HPV44等型别,这些病毒主要导致生殖器附近的皮肤出现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乳头状瘤等良性病变。
2022佐剂行业深度报告:疫苗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2022佐剂行业深度报告:疫苗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https://img.taocdn.com/s3/m/7dd7e4d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69.png)
抗原混合佐剂注入 机体以后,改变了 抗原的物理性状, 可使抗原物质缓慢地释放、延长抗原 的作用时间。
刺激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释放
佐剂能刺激机体 产生细胞因子以 及趋化因子,增 强免疫细胞向免疫部位的募集。
佐剂吸附了抗原 后,增加了抗原 的表面积,使抗 原易于被抗原提呈细胞吞噬。
MF59 佐剂的作用机制为首先激 活注射部位的巨噬细胞和DC细胞, 这些细胞产生趋化因子(如CCL2、 CXCL8、CCL4和CCL5 ),进而 将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和DC细胞等免疫细胞募 集到注射部位,增加了抗原的摄 取和递呈效率,进一步增加了抗 原递呈细胞进入淋巴结,可以更 好地激活T细胞和B细胞产生免疫 反应。
佐剂可以促进抗 原提呈细胞的活 化与成熟、增强 T细胞的功能。
增强抗原 提呈
增加抗原 吞噬
图3 :佐剂的作用机制
缓释抗原
1. 佐剂的介绍及发展历程2. 佐剂的分类及作用原理3. 佐剂的产业链分析4. 佐剂的相关企业5. 投资分析意见及风险提示
主要内容
7
无机盐类佐剂无机盐类佐剂主要是铝及镁 的盐类化合物,是人类最早 发现以及使用最广泛的疫苗 佐剂。大量的临床免疫试验 认为铝佐剂能够刺激机体产 生强大的体液免疫,但会引 起注射部位反应,诱导细胞 免疫的能力较弱。
图4 :铝佐剂的作用机制
炭疽(Anthrax)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aptacel、Infanrix)无细胞百白破-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 (Kinrix、 Quadracel)无细胞百白破-乙肝-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 (Pediarix)无细胞百白破-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 (Pentacel) 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疫苗 (Tenivac、 Mass Biologics)成人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Adacel、 Boostrix)甲型肝炎疫苗 (Havrix、Vaqta)乙型肝炎疫苗 (Engerix-B、 Recombivax)甲乙型肝炎混合疫苗(Twinrix)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PedvaxHIB)四价/九价HPV疫苗 (Gardasil 4/9)乙型脑膜炎疫苗(Ixiaro)B型脑膜炎疫苗 (Bexsero, Trumenba)13价肺炎结合疫苗(Prevnar 13)
兽用疫苗佐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兽用疫苗佐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588ec1a52d380eb62946dee.png)
锐 吕雪 峰 孟 宪奎 , ,
( . 林 省 畜 牧 兽 医 科 学研 究 院 , 林 长 春 1 0 6 ; . 春 市 动 物 疾 病 诊 疗 服 务 中心 , 林 1吉 吉 3 0 2 2长 吉
佐 剂 在 制 苗工 艺 中是 非 常 重 要 的 一环 , 够 得 死 亡 ;铝 胶 盐 佐 剂 的 保 存 温 度 有 要 求 ,不 能 抗 低 能 上 从 到广 泛 的 应 用 并不 断有 新 型 佐 剂在 研 发 面世 , 要 温 , 冻 的 铝 胶 盐 佐 剂 疫 苗 容 易 变 性 , 而 失 效 ; 主 是 因 为 佐 剂 在 疫 苗 的 功 效 方 面 发 挥 了不 可 替 代 的 应 用 铝 佐 剂 疫 苗 能 增 强 体 液 免 疫 ,不 能 明 显 地 提 就 有 作 用 。 目前 在 兽 医领 域 应 用 的佐 剂 主 要 包 括 不 溶 高 细 胞 介 导 免 疫 应 答 , 是 不 能增 强 细 胞 免 疫 ,
酸 疫 苗 佐 剂 ,它 是 由活 化 的 免 疫 细 胞 和 相 关 细 胞
产 生 的 具 有 调 节 细 胞 功 能 的 高 活 性 、多 功 能 蛋 白
质 多 肽 分 子 或 糖 蛋 白,通 过 与 高 亲 和 力 的 特 异 性
受 体 相 互 作 用 , 激 发 机 体 的 免 疫 活 性 物 质 。细 来 胞 因 子 的种 类 也 很 多 , 据 作 用 机 制 的 不 同 可 分 根 为 增 强 细 胞 免 疫 反应 的 细 胞 因 子 、增 强 体 液 免 疫 反 应 的细 胞 因 子 、同 时 增 强 细 胞 免 疫 和 体 液 免 疫 反 应 的细 胞 因 子 。 随 着 研 究 的深 入 , 们 对 于 细 人 胞 因子 类 免 疫 佐 剂 的认 识 还 会 更 进 一 步 ,基 因工 程 类 疫 苗 佐 剂 的前 景 会 有 比传 统 佐 剂 更 广 阔 的发
疫苗研发中的新型佐剂与递送系统
![疫苗研发中的新型佐剂与递送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a1b5f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0.png)
疫苗研发中的新型佐剂与递送系统在当前全球范围内面临COVID-19等多种疫情的严峻形势下,疫苗研发与疫苗递送成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在疫苗研发过程中,新型佐剂与递送系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疫苗研发中新型佐剂与递送系统的意义、功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新型佐剂的意义与功能佐剂是指在疫苗制备过程中与疫苗抗原相结合的物质,旨在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提高免疫反应的效果。
传统的佐剂主要包括铝盐等化学物质,其作用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
然而,随着疫苗研究的深入,传统佐剂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新型佐剂的出现填补了传统佐剂的不足之处,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功能:1. 提高抗原免疫原性:新型佐剂能够通过与疫苗抗原的结合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增强免疫反应。
例如,脂质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型佐剂,可以提供更好的抗原递呈平台,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应答。
2. 调节免疫反应类型:新型佐剂可以调节免疫反应类型,实现对特定免疫应答的调整。
一些佐剂能够促进细胞免疫应答,而另一些则能够增强体液免疫应答。
选择合适的佐剂可以根据对特定疫苗所需免疫应答类型的要求,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3. 加强生物安全性:新型佐剂在提高疫苗免疫性的同时,还能够加强生物安全性。
与化学佐剂相比,新型佐剂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更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并且更容易在人体内降解或排出,降低了潜在的副作用风险。
二、新型递送系统的意义与功能递送系统是指将疫苗抗原以一定形式引入人体,使之能够准确、高效地传递至免疫细胞。
新型递送系统的出现使得疫苗的递送更加高效、精准。
新型递送系统的意义与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疫苗递送效率:新型递送系统能够将疫苗抗原精确地递送至免疫细胞,提高递送效率。
例如,病毒载体递送系统可以将疫苗抗原包装在病毒颗粒内,使其能够更好地进入宿主细胞,并引发有效的免疫应答。
2. 克服递送障碍:新型递送系统可以克服递送过程中的各种生理障碍。
渔用口服疫苗佐剂研究现状及趋势
![渔用口服疫苗佐剂研究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38f588fdd88d0d233d46a7a.png)
溶 鼹渡寄值蠲硒毳毽 致擞》
时云 朵 孙 豪 任 燕 吴淑 勤
( 1 . 四川省水产学校,四川 成都
6 1 1 7 3 0 ;2 . 雅安市农业局,四川 雅安 广东 广州 5 1 0 3 8 0 )
现 状
6 2 5 0 0 0 ;3 . 珠江水产研究所,
佐 剂 的研 究 应 用 较 多 。T i a n 等将质粒疫苗用 P L G A
I L 一 8能 促 进 受 体 细 胞 因 子 的分 泌 ,提 高 免 疫 力 。 此 外 ,脂 质 体 、 维 生 素 、 壳 聚 糖 、 中药 多 糖 等 均 被 报 道 具 有 良好 的佐 剂 性 。 . 本 文 就 渔 用 口服 疫 苗 佐剂 的作 用机 制及 应用 现状 进 行综 述 , 以供 参考 。
一
包 裹 ,研 究 P L G A 微 囊 对 日本 比 目鱼 的淋 巴囊 肿 病
、
渔用 口服 疫 苗佐 剂作 用机 制
佐剂 可调控抗原 固有 免疫原性 、改变抗 原构 型 、加快 免疫 应答的速度和延长持续 时间、改变 免疫 球蛋 白的种类 和亚类 、提高 免疫反 应强度 、 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 免疫、消除免疫耐受 、减 少 免 疫 副 反 应 等 ,从 而 控 制 或 改 变 机 体 针 对 抗 原 的 免疫反应类型和状态 ,使体液 免疫转变为细胞免 疫 。佐 剂 增 强 机 体 对 抗 原 的特 异 性 免 疫 应 答 是 一 个 复 杂 的 过 程 , 目前 关 于 渔 用 口服 疫 苗佐 剂 的研 究还 侧 重 于 其 是 否 具 有 佐 剂 性 ,其 作 用 机 制 有 待
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张小江等将 P E L A — O m p K 口服 P E L A - O m p K 的斜 带 石 斑 鱼 的黏 液 抗 体 效 价显 著 高 于 口服 O m p K
兽用疫苗常用免疫佐剂的概况和发展趋势_李茂
![兽用疫苗常用免疫佐剂的概况和发展趋势_李茂](https://img.taocdn.com/s3/m/3c6f3658fe4733687e21aa8d.png)
100Chinese Veterinary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CAA V兽用疫苗常用免疫佐剂的概况和发展趋势李茂1,刘天强1,肖丹1,史子学2(1.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动物保健研究所,成都 610041;2.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200241)摘要:免疫佐剂也称佐剂或抗原佐剂,是一类单独使用时一般无免疫原性,但与抗原物质合并使用时能增强抗原物质免疫原性,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或改变机体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佐剂种类很多,如铝盐佐剂、油乳佐剂、微生物佐剂、中草药类佐剂、细胞因子、化学合成类和其他佐剂等。
本文介绍了各种佐剂的研究应用概况,以期为开发研制高效、低毒和结构新颖的免疫佐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免疫佐剂;免疫应答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MMONLY USED IMMUNE ADJUVANT IN VETERINARY VACCINESLI Mao1,LIU Tian-qiang1,XIAO Dan1,SHI Zi-xue2(1.Anim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wei Co.,LTD,Chengdu 610041,China;2.Shanghai VeterinaryResearch Institute, CAAS, Shanghai 200241, China)Abstract: Immune adjuvant,also known as adjuvant or antigen adjuvant, immunogenicity generally alone,but when combine with antigenic material can enhance the antigen substance immunogenicity ,enhance immune response, or alter the immune response type substances.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adjuvant, such as aluminum adjuvant, oil emulsion adjuvant, Chinese herbal medicine,cytokines,chemical synthesis and other adjuvant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adjuvants,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low toxic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novel adjuvants.Key words: Immune adjuvant; Immune response1 非油乳佐剂1.1 铝盐佐剂铝盐佐剂是传统佐剂中的一类,包括氢氧化铝胶和磷酸铝等,一直广泛用于人用和兽用疫苗的制备。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https://img.taocdn.com/s3/m/168f2e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1.png)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随着兽医领域的不断发展,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兽用疫苗佐剂是指用于提高动物体内免疫反应的药物,主要包括免疫增强剂、佐剂和保护剂。
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对于提高动物免疫力、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兽用疫苗佐剂的概念、类型及其研发现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
一、兽用疫苗佐剂的概念和作用1、概念兽用疫苗佐剂是指用于提高动物体内免疫反应的药物,能够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提高动物对疫苗的免疫力。
兽用疫苗佐剂通常由免疫增强剂、佐剂和保护剂组成,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增加抗体生成及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二、兽用疫苗佐剂的类型兽用疫苗佐剂主要包括免疫增强剂、佐剂和保护剂三类,具体如下:1、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是指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物质。
常见的免疫增强剂包括免疫调节剂、免疫细胞增殖剂、抗原递呈细胞激活剂等,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增加抗体生成及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2、佐剂佐剂是一类能够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增强疫苗所含抗原的接种效果,促进与抗原的结合,形成具有特定免疫学效果的物质。
常见的佐剂包括氢氧化铝、佐剂65、卵磷脂等,能够促进疫苗的吸收和分布,提高疫苗的生物利用度,增强免疫效果。
3、保护剂保护剂是一类能够减少疫苗副作用,改善动物对疫苗的耐受性,提高免疫效果的物质。
常见的保护剂包括甘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能够减少疫苗的副作用,改善动物对疫苗的耐受性,提高免疫效果。
三、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现状1、国内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现状近年来,我国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大量的科研人员及相关机构纷纷投入到了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开发出了一系列兽用疫苗佐剂产品,为我国兽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兽用疫苗佐剂研发领域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创新及人才引进,提高兽用疫苗佐剂的科研水平,加快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
疫苗开发中的新型佐剂技术
![疫苗开发中的新型佐剂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1c54eb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8.png)
疫苗开发中的新型佐剂技术新型佐剂技术在疫苗开发中的应用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疫苗成为了全球抗击病毒的重要利器。
目前,全球正在进行着多种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工作。
在疫苗研发中,佐剂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佐剂是指疫苗中的一种辅助剂,用于提高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
通俗地讲,疫苗就像是木马,而佐剂就是带着木马的车子,帮助木马顺利进入人体,发挥其免疫作用。
目前,常用的佐剂有氢氧化铝、磷酸盐、沙棘多糖等。
然而,这些佐剂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效果不稳定、产生不良反应等。
新型佐剂技术的出现,为疫苗研发带来了变革。
新型佐剂通过技术创新,改善了传统佐剂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
以下是一些新型佐剂技术的介绍:一、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使用超临界流体进行生物大分子萃取和粉碎的方法。
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物活性物质的纯度,同时还可以减少颗粒大小分布的宽度。
研究表明,使用超临界流体制备的佐剂在疫苗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同时,超临界流体技术也避免了传统佐剂所带来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极大地减少了疫苗的副作用。
二、糖基化技术糖基化技术是一种将多糖链分子结合到佐剂表面的方法。
在研发疫苗时,糖基化技术可以将多糖结构固定在佐剂表面,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
而且,糖基化技术制备的疫苗佐剂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三、脂质体技术脂质体技术是一种将药物包裹在脂质体中传递的技术。
在疫苗研发中,脂质体技术可以将抗原和佐剂包裹在同一个脂质体里,提高佐剂与抗原之间的互化性,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与传统佐剂相比,脂质体技术制备的佐剂可以增加疫苗的免疫原性,降低疫苗中副作用发生的概率,并且可以减少佐剂所用的药物量。
总之,新型佐剂技术的出现不仅为疫苗开发提供了新的方法,而且有望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减少佐剂与抗原之间的互化性,从而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新型佐剂技术在疫苗研发中的更多应用,让人类在抗击病毒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
兽用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兽用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f57b8d75fbfc77da269b1cc.png)
宇
类分子佐剂 ,使 I g G总水平及
细胞毒性 T淋 巴细胞应答 明显
提高。 6 生 物 降解 聚 合 微 球 佐 剂
氏完全佐剂具有副作用 , 但具有其它物质不 能相 比的高度 佐 剂 活性 , 开展相关研究采用胞壁酰二肽等替代分枝杆菌 以减
少副作用并在兽 医临床中应用。
3 微 生物 佐 剂
对 于细胞因子开展的有关 免 疫佐 剂 研 究 主 要 包 括 干扰 素 、白细胞介素 、集落刺激 因
子 、肿 瘤 坏 死 因子 及 转 移 生 长
因子等 。I L 一 1 是最早用于佐剂
的细胞 因子 ,使小 鼠对牛血清
白蛋 白的二次抗体应答 明显增
作 为传统佐 剂的矿物质 , 氢 氧化 铝胶 、 磷酸铝 等被长 期 应用 于制备疫 苗。以 I g G1 为 主的抗体 对体液免疫应答进行 诱导, 从而促进 T h 2型反应 的产生。铝佐剂对 于机体 高抗 体 水平的迅速产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也相对较为安全 , 但
及免疫 功能提高 , 产生 白细胞与抗体 数量 明显 增加 , 并 明显
促进大量特异性凝 集素的形成 。 4 . 2 皂普与免 疫刺激复合物 皂苷作 为表面活性剂 能引起 红细胞 溶解 , 在剂量较低 时具有佐剂 活性 , 主要应用 于兽 医 细菌 、 病毒等疫苗的研制。其主要成 分具有水溶性 , 利 于乳剂 或非乳剂型疫苗 的应用 ,对 鼠的 T h l 型反应具有诱导作用 ,
近年来 ,在疫苗佐剂研究
领域 中可生物降解微球控制释
放疫苗是一个研究热点 ,该疫
苗能够持续控制释放 ,动物经
一
分枝杆菌作 为微生物佐剂应用 于兽 医中疫苗制备 , 早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苗佐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当今使用的单纯重组和人工合成抗原制成的疫苗存在一些不足,这些抗原的免疫原性远不及传统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因此,这类疫苗的使用就需要功能强大的疫苗佐剂的辅助。
毫无疑问,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大部分国家铝佐剂依然是唯一可用于人的疫苗佐剂。
虽然铝佐剂能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反应,但是对细胞免疫的刺激几乎不起任何作用,而细胞免疫对许多病原体的免疫保护至关重要。
另外,铝佐剂引起剧烈的局部和全身性副作用,能引起肉芽肿、嗜伊红血球过多和肌筋膜炎,但是这些剧烈副作用很少发生。
也有人担心铝佐剂能引起诸如老年痴呆症之类的神经退化性疾病。
因此,当前急需安全、高效,适合人类使用的疫苗佐剂,特别是能激发细胞免疫的安全无毒佐剂。
鉴于当前的新型疫苗技术,需要适合黏膜递呈类疫苗、DNA疫苗、癌症和自身免疫类疫苗的佐剂。
这些领域中,每一种疫苗的发展都与之相应的佐剂技术密切相关。
本文回顾了疫苗佐剂的当前现状,探求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人类疫苗佐剂发展和审批的障碍和阻力。
关键词:佐剂,免疫反应,黏膜免疫,疫苗佐剂起源免疫接种的目的是诱发机体产生对接种抗原强大的免疫反应,以保护机体免受相应病原体的侵袭。
为了达到此目的,和减毒疫苗相比,灭活疫苗需要佐剂的协助。
佐剂是一类能增强针对一同接种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佐剂”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djuvare”,是协助和增强之意。
佐剂概念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Ramon等人发现接种白喉类毒素疫苗部位形成脓肿的马产生更高的特异性抗体。
随后他们发现,脓肿的形成能增强机体对类毒素的免疫反应,脓肿则是接种时引入与白喉类毒素不相关的物质引起。
1926年Glenny等人通过吸附于铝佐剂的白喉类毒素证明了铝佐剂的佐剂活性。
至今,铝盐类复合物(主要是磷酸铝和氢氧化铝胶)依然是人用疫苗的只主要佐剂。
1936年,Freund开发出含有分枝杆菌的水和矿物油乳剂,从而研制出目前所知佐剂中效力最最强的佐剂——弗氏完全佐剂。
尽管复试弗氏完全佐剂作为佐剂的黄金标准,但是此种佐剂能引起剧烈的局部反应,不能作为人用疫苗佐剂。
不含分分枝杆菌的水包油乳佐剂成为弗氏不完全佐剂毒性较轻,已经用于人用疫苗。
20世纪50年代Johnson 等人发现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具有免疫增强剂的功能,去除毒性的脂多糖或者相关复合物(如脂质A)已经用于人用疫苗佐剂的研究。
1974年,Lederer等人发现弗氏完全佐剂佐剂中的分枝杆菌胞壁酰二肽具有佐剂活性。
细菌成分虽然一般具有毒性作用,但通常也是很强的免疫激活剂。
例如,细菌DNA中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的CpG序列是最强的细胞免疫激活剂之一。
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的CpG是细菌DNA中一类去甲基化的胞嘧啶和鸟嘌呤二核苷酸,而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DNA 中。
总之,数百种天然或人工合成复合物都已经发现具有佐剂的作用。
很多佐剂的免疫增强作用远远强于铝佐剂,但由于其毒性是其很难成为人用疫苗佐剂。
佐剂的作用使用佐剂有不同目的:(1)增强超纯或重组抗原的免疫原性;(2)减少抗原的使用量或免疫接种的次数;(3)提高疫苗对新生儿,老年人或免疫缺陷者的效果;(4)提高抗原递呈系统通过黏膜对抗原的摄取。
佐剂的选择选择合适的佐剂是应该考虑到抗原种类,欲免疫动物的种类,免疫接种的途径以及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理想的佐剂应该有较长的保质期,机体能够进行生物降解,价格便宜。
同时不会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并且能够激发预期的免疫反应(如根据免疫保护的需求诱发体液或者细胞免疫反应)。
不同的免疫途径会使佐剂产生明显不同的效果(例如黏膜和注射途径)。
因此,新型载体,抗原递呈系统和佐剂复合物应该考虑到计划免疫途径的特性。
佐剂的安全性佐剂与抗原混合使用的优势必须与其存在的副作用达到平衡。
佐剂引起的副作用何意分为局部性和全身性的。
重要的局部反应主要有疼痛,局部炎症,肿胀,注射部位坏死,发热,佐剂性关节炎,葡萄膜炎嗜伊红细胞增多,变态反应,过敏性反应,器官特异性毒性以及免疫毒性(例如细胞因子的释放,免疫抑制或自身免疫病)。
可惜的是,很强的佐剂活性通常都与强的毒性相伴随。
例如,弗氏完全佐剂具有很强的免疫增强作用,但由于其毒性使其不能作为人用疫苗佐剂。
因此,佐剂研制中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获得很强免疫作用的同时减少副作用。
尽管铝佐剂已经发现80多年了,但依然是当今人用疫苗的主要佐剂,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克服佐剂研制中难题的艰难程度。
佐剂规程要求对人用疫苗佐剂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兽用疫苗佐剂。
不仅需要对佐剂本身进行预期临床试验,而且在一期临床试验开始之前还要对抗原佐剂复合物进行毒性研究。
毒性学的评估主要通过诸如小鼠,兔子之类的小动物进行,免疫途径和计划使用的人用途径相同。
前期临床毒性试验的免疫剂量和免疫接种次数应该高于或像似与人计划用剂量,以便放大佐剂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预期临床试验研究同时也可以优化出最佳的疫苗免疫剂量。
佐剂的分类可以依据佐剂的来源,作用机制,以及理化特性对其进行分类。
Edelman把佐剂分为三种类型:(1)免疫激活剂,主要指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的物质;(2)运载类佐剂,对T细胞起协助作用的蛋白;(3)载体类佐剂,油乳剂或脂质体不仅可以最为抗原的基质,而且也能刺激免疫反应。
第二种是根据免疫接种途径把佐剂分为黏膜类佐剂和注射用类佐剂。
第三种分类方法把佐剂分为铝盐类和其他矿物盐类佐剂,细菌衍生物佐剂,载体和缓释佐剂,细胞因子。
最近提出的第四种分类方法把佐剂分为如下种类:胶状佐剂,微生物衍生物,油乳剂,微粒类佐剂,融合蛋白或脂质短肽类佐剂。
佐剂的局限性尽管在佐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已经取得进展,但是铝佐剂依然是人用疫苗的主要佐剂。
多年以来虽然提议很多种佐剂,但是由于毒性,稳定性,生物可利用性以及成本使其不能成为人用疫苗佐剂。
由于粒子大小,电荷,疏水性都可以影响蛋白与佐剂的结合,因此很难根据经验确定何种佐剂与特定的蛋白或肽段结合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此外,在佐剂疫苗制剂制备过程中,抗原表位可能发生变化。
如果使用蛋白载体类佐剂,机体预先存在的针对载体蛋白的免疫会是其使用受到限制。
而且,每种佐剂都形成特有的免疫反应。
例如,铝盐类佐剂疫苗不能诱导产生Th1抗体类型或细胞免疫反应,以及不能对多糖类抗原起到协助作用,从而限制了其在多种疫苗中的应用。
主要佐剂种类矿物盐类佐剂铝盐类佐剂自Glenny等人的实验以来,铝盐,尤其是磷酸铝和氢氧化铝是应用最广的人用疫苗佐剂。
不足之处在于,铝盐类佐剂免疫增强作用相对较弱,并且不能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反应。
研究显示,铝盐类佐剂通过在接种部位形成抗原库使抗原缓慢释放,从而发挥免疫佐剂的功能。
铝胶对可溶性抗原的吸附作用可以延长抗原与免疫系统的作用时间。
其他作用机制涉及到补体,嗜酸性细胞,巨噬细胞,激活和增加抗原递呈细胞对10微米以下微粒的吞噬效率。
机体对铝胶佐剂疫苗耐受性比较好,当进行皮下和皮内免疫接种时发生肉芽肿的几率大于肌肉注射。
铝胶佐剂其他方面的不足在于能增加IgE,变应原性和神经毒性。
正常情况下,低剂量的铝可以通过肾脏排泄,但是在肾脏功能衰退等一些特殊情况下,铝就会在体内积聚,具有很大的毒性。
机体内高剂量的铝首先影响大脑和骨组织,引起严重的神经综合征和透析性痴呆症。
铝毒性还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和老年痴呆症有关。
其他矿物盐类佐剂钙盐,铁盐和锆盐也作为抗原吸附剂,只是没有铝盐的使用范围广。
尤其是磷酸钙已经作为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佐剂。
虽然与铝盐具有相似的性质,但是磷酸钙佐剂也具有以下优点:钙是人体的天然结构成分,机体对其有很高的耐受性。
磷酸钙对抗原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能诱导高水平的IgG,不会增加IgE 的量。
磷酸钙百日咳疫苗神经性反应也很少见。
Tensoactive 佐剂Quil A是来源于皂皮树科树皮的一种水提取物,对于需要很强的细胞免疫反应的疫苗来说,通过反向定向色谱层析从Quil A中纯化得到的成分,主要是指QS-21,有望成为铝佐剂大代用品。
皂苷是一种糖苷,由多糖或寡聚糖与非极性的糖苷配基三萜结构连成。
皂苷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以及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辅助作用。
皂苷也能诱导很强的细胞毒性CD+淋巴细胞,同时也能增强对黏膜抗原的免疫反应。
Quil A 已经成功地用于兽医领域,Quil A由23中不同的皂苷组成,对人类毒性太大限制了使用。
Quil A不仅引起严重的局部反应和肉芽肿,而且还能造成溶血,说明皂苷对红细胞表面的胆固醇具有亲和力,致使细胞膜溶解和溶血。
从Quil A中提取的QS-21与Quil A相比毒性较弱,但也存在以上相同的缺点,不适合人类的使用,对一些诸如HIV感染的威胁生命的疾病则可以使用。
微生物衍生物佐剂由于微生物衍生物具有很强的免疫刺激作用,所以微生物衍生物成为佐剂主要的潜在来源。
细胞壁肽聚糖或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能增强机体对一同接种的免疫原性差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这类佐剂是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而发挥作用的,Toll样受体介导能激活宿主免疫防御系统的危险信号。
作为佐剂来源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分枝杆菌,棒状杆菌,百日咳博代氏杆菌,脑膜炎双球菌。
不足之处在于,全微生物活的或灭活的全菌体通常因为毒性太大而不能作为人用佐剂。
N-乙酰胞壁酰-L-丙氨酰-D异谷酰胺,也称其为MDP。
MDP的免疫佐剂活性取决于免疫接种的条件。
在盐溶液中主要增强体液免疫,但与脂质体或者甘油混合使用时能诱导很强的细胞免疫。
MDP激活多种不同的细胞,包括,巨噬细胞,白细胞,肥大细胞和纤维原细胞。
而纤维原细胞诱导诸如IL-1细胞因子,B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激活因子的分泌。
MDP也能诱导过氧化物,前列腺素和胶原酶的分泌。
从MDP中分离的不同化合物包括苏氨酰-MDP,是一种很强的无热源疫苗佐剂。
来源于革兰氏阴性菌的其他重要化合物是脂多糖,这种物质是很强的B细胞分裂原,也能激活T细胞产生IFN-γ和TNF,因此增强细胞免疫反应。
脂多糖中免疫佐剂活性以及毒性作用取决于其结构成分脂质A。
在弱酸性的条件下脂质A 水解为单磷酰脂A,单磷酰脂A能保持脂质A的免疫佐剂活性同时减小其毒性。
另外一种来源于细菌细胞壁具有佐剂活性的是海藻糖二霉菌酸酯(TDM),能诱导很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DNA具有佐剂活性的证实进一步发现细菌核酸上高含量的CpG基序与佐剂活性有关。
含有CpG基序的DNA具有很强的刺激细胞免疫的功能。
油佐剂这类佐剂包括水包油和油包水佐剂,如弗氏不完全佐剂,Montanide,佐剂65和Lipovant。
油乳剂作用机制为在接种部位形成抗原“储存库”,减缓抗原的释放速度,同时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
通常,油乳剂毒性太大不适用于人的免疫接种。
但是可用于终端治疗,例如癌症,因为此时机体的耐受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