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
第一章绪论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X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十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10.按照物流的特征,炼油厂属于V型企业。
√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前期”与英文lead time含义不同。
√14.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
×15.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18.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选择题: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A)运作、营销和财务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飞机制造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品种数较多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A)A型企业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判断题: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2.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有意义了。
×3.成本可以无限降低。
×4.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
第五章 大地测量的基本技术与方法(1)
②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1] 搜集和分析资料 (1)测区内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2)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包括全部有关技术文件、图表、手簿 等等)。 (3)有关测区的气象、地质等情况,以供建标、埋石、安排作业 时间等方面的参考。 (4)现场踏勘了解已有控制标志的保存完好情况。 (5)调查测区的行政区划、交通便利情况和物资供应情况。若在 少数民族地区,则应了解民族风俗、习惯。 对搜集到的上述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网的布设形式,起始 数据如何获得,网的未来扩展等。 其次还应考虑网的坐标系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 此外还应考虑网的图形结构,旧有标志可否利用等问题。
上海港GPS扩展网网图
2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是在甚长基线的两端(相距几千公里), 用射电望远镜,接收银河系或银河系以外的类星体发出的无线电辐 射信号,通过信号对比,根据干涉原理,直接确定基线长度和方向 的一种空间技术。长度的相对精度可优于10-6,对测定射电源的空 间位置,可达0.001”,由于其定位的精度高,可在研究地球的极移 、地球自转速率的短周期变化、地球固体潮、大地板块运动的相对 速率和方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 点位离公路、铁路和其他建筑物以及高压电线等应有一定的 距离。 图上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步骤 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根据测区大小,选用1:25 000~1 :100 000地形图)上进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a 展绘已知点; b 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 c 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 d 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e 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说明,并拟定作业 计划。
2. 大地控制网应有足够的精度。 国家三角网的精度,应能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要求。在测图中 ,要求首级图根点相对于起算三角点的点位误差,在图上应不 超过±0.1mm,相对于地面点的点位误差则不超过 ±0.1Nmm(N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为使国家三角点的误差对图点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应使相邻国 家三角点的点位误差小于(1/3) ×0.1Nmm。
《生产运作管理》
《⽣产运作管理》《⽣产运作管理》复习重点第⼀章概述1.简述社会组织的三⼤基本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组织的运⾏有三⼤基本职能:运作、理财和营销三项职能是相互依存的. 运作就是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把运作活动组织好,对提⾼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作⽤。
理财就是为企业筹措资⾦并合理地运⽤资⾦。
只要进⼊的资⾦多于流出的资⾦,企业的财富就不断增加。
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中。
2. 什么是运作管理?运作管理内容包括哪些?运作管理是指对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系统进⾏设计、运⾏、评价和改进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称。
运作管理内容包括⽣产与运作战略管理,⽣产与运作系统设计管理,⽣产与运作系统运⾏管理,⽣产与运作系统维护与改进管理。
4. 简述连续性⽣产与离散性⽣产。
连续性⽣产: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定⼯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产。
⼜称流程式⽣产。
如:冶⾦、炼油、⾷品、造纸和塑料、药品、化肥等化⼯产品都属于连续性⽣产。
离散性⽣产:指物料离散地按⼀定⼯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产。
⼜称之为加⼯装配式⽣产。
如机床、锅炉、汽车、船舶、轧钢、家具、电⼦设备、计算机、服装等均属于离散性⽣产。
5. 简述备货型⽣产和订货型⽣产及其特征。
备货型⽣产:指在没有接到⽤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的⽣产(⽣产的直接⽬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定的成品库存来满⾜⽤户的需要)。
特点:⼀般备货型⽣产具有通⽤性强、标准化程度⾼和⽣产效率⾼的特点,但对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满⾜低。
如轴承、⼩型电机等。
订货型⽣产:指按⽤户订单进⾏的⽣产。
如锅炉、船舶等。
特点:这些产品专⽤性强,⼤多是⾮标准化,⽣产效率低,但对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满⾜程度⾼,有特定⽤户。
6. ⽣产运作管理所⾯临的问题1.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2.能⼒与需求的协调3.理想的供需关系4.如何提⾼应变能⼒7.试述现代⽣产与运作管理的特征:1、现代⽣产与运作管理的范围⽐传统的⽣产与运作管理更宽2、⽣产与运作管理与经营管理联系更加紧密,并相互渗透3、多品种、⼩批量⽣产以及个性化服务将成为⽣产与运作⽅式的主流4、信息技术在⽣产与运作管理中得到⼴泛运⽤5、全球化——“全球⽣产运作管理”6、跨⾏业的集成管理——供应链管理、虚拟企业、战略联盟第⼆章⽣产运作战略1.什么是⽣产运作战略?有什么特点?⽣产运作战略是指在企业(或任何其它形式的组织)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标。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代码:030137二、课程类别及性质:工商管理专业必修课三、课程学时学分:54学时(教学:54 实践:0)3学分四、教学对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五、课程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马士华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六、开设系(部):工商管理系七、先修课:管理学、市场营销、运筹学、物流管理、质量管理【教学目的】随着企业生产管理实践的丰富以及对于生产理论的深入探讨,生产与运作管理逐步成为较为完整的体系。
本课程讲述基本的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基本概念、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维护与改进等方面,介绍有关企业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提供的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先进生产方式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生产理论并掌握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过程,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及掌握MRP、JIT、ERP等先进生产方式。
坚持理论与案例教学并重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结合案例和讨论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与运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和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基本概念(3学时)第一节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基本要求:理解社会组织的概念,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服务业的兴起的基本原因,理解生产的概念并且了解生产概念的扩展,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
重点: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管理;第二节生产运作的分类?基本要求:理解生产运作的两种基本分类:掌握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的基本的特征。
重点: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的基本的特征第三节生产运作的类型?基本要求:了解生产类型的划分的类型,理解不同生产类型的特征,掌握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效率的途径。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熟悉内容(选择、判断、简答、综合)第一章企业运作管理概述a.生产运作的基本概念生产运作的内涵:把有形产品的生产与无形产品的服务都纳入生产的范畴“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过程。
制造性生产的类型:1、按产品特征划分(18)2、按需求特征划分(21)与生产计划挂钩3、按工艺特性分(24)服务性生产的类型1、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2、按与顾客接触程度分:(27)3、按生产运作系统的特性分:联系与区别1)产品物质形态不同2)资本的密集程度不同3)顾客参与程度不同4)企业辐射范围不同5)绩效的评估方法不同b.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狭义:对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的管理。
广义:对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组织和运行的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1、生产系统设计选址与设施布置产品和服务设计生产流程选择生产能力规划设备与设施布置岗位与工作设计2、生产系统运行管理需求分析与预测生产计划库存控制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现场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企业战略的层次按照组织层次可以分为3种层次战略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经营战略(Business strategy)职能战略(Functional strategy)生产运作战略的概念为了谋求企业和事业部的竞争优势,利用生产运作资源所制定的各项生产决策和计划。
生产运作战略的范畴基于成本竞争基于质量竞争基于时间竞争基于柔性竞争基于服务竞争第三章产品开发与流程选择新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引入期((市场需求不明朗)、成长期(需求增长快,生产扩大)、成熟期(销售和利润达到最高水平)、衰退期并行工程的概念及与串行工程的比较(10)生产流程的种类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按产品/服务形成过程的要求组织设备,形成流水般的连续过程,又称为流水线(Flow Line)。
这种形式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类型。
优缺点:13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面对多品种产品或服务,只能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组织到一起。
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教案2
《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教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了解本课程最新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每章内容配置相应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灵活利用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生产运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运行原理;生产运作管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地位;生产运作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生产过程的组织。
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主要内容: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对企业运作系统的影响;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理论;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方法。
第三章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和技术选择主要内容:产品开发与企业R&D管理理论和方法,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并行工程在产品开发组织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产品研发中的运用与管理。
生产类型、设施和模式的选择第四章生产与服务设施选址主要内容:选址的重要性和难度;影响选址的因素和选址的一般步骤;选址的评价方法。
第五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主要内容:布置决策;典型布置形式;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设备布置的定量分析;装配线平衡;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
第六章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主要内容: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的方法第七章年度生产计划主要内容:计划管理;MTS、MTO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八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主要内容:库存;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第九章 MRP与MRPII主要内容:MRP的原理;MRP系统;MRPII;MRP系统决策及应用;分配需求计划第十章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主要内容:排序问题的基本概念;流水作业排序问题;单件作业排序问题;生产作业控制第十一章项目计划管理主要内容:项目管理概述;网络计划方法;网络时间参数计算;网络计划优化。
《施工测量标准化工作指南》最新版
《施工测量标准化工作指南》最新版一、第一章: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1)1.1施工测量的定义与范围 (1)1.2施工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二、第二章:施工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2)2.1测量仪器与设备的准备 (2)2.2测量人员的组织与培训 (2)三、第三章:施工测量的控制网建立 (3)3.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3)3.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3)四、第四章:建筑物的定位与放线测量 (3)4.1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3)4.2建筑物的放线测量 (4)五、第五章: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4)5.1基础施工测量 (4)5.2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4)六、第六章:施工测量的变形监测 (4)6.1变形监测的内容与目的 (4)6.2变形监测的方法与技术要求 (5)七、第七章:施工测量的资料管理 (5)7.1测量资料的种类与内容 (5)7.2测量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5)八、第八章: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与验收 (6)8.1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措施 (6)8.2施工测量的验收标准与程序 (6)施工测量标准化工作指南最新版的深入解读一、第一章: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1.1施工测量的定义与范围施工测量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涵盖了从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到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测量工作。
其范围包括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测量、建筑物的定位测量、施工过程中的放线测量以及竣工后的变形监测等。
在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通过地形地貌测量可以为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从而合理确定建筑物的布局和场地的利用。
例如在大型住宅小区的建设中,准确的地形测量能够帮助设计师根据地势规划不同类型住宅的位置,优化道路和绿化的布局,保证整个小区建设既符合美观要求又能满足排水、采光等功能性需求。
1.2施工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施工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安全。
在质量方面,如果建筑物的定位测量出现偏差,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基础位置不正确,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测绘程序设计》课件10 来自07测绘3 魏志刚
第五章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 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 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 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 线。 3 .沉降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 基础,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 测点的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 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需要 计算建筑物的平均沉降量、沉降速度和加速度、基础平均 倾斜、基础挠曲等内容。
第五章
• • • • •
5.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 表,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 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可预测建 筑物、矿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矿岩的沉降情况及时 反馈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 6.技术总结及提交资料 每年年终需要对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编写一份技术总结, 总结中出了变形观测资料外,还应包括沉降过程曲线图、 沉降展开曲线图、标有沉降标志和沉降线的基础平面图以 及各种沉降计算统计表等内容。
第五章
测绘程序设计
第五章 工程测量程序设计
第五章
§5-3 建筑物变形观测程序设计
沉降观测就是周期性地测定建筑物各部位的高程,从而 计算出不同时期的高程变化量,即沉降量。 使用最多的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是几何水准测量法。为观 测用,需在建筑物附近埋没水准点,作为高程的基准,在 建筑物的基础上有代表性的部位或特征点上,如建筑物的 四角、柱基、伸缩缝两侧等处埋设观测点。观测完成之后, 还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现行规范规定,高层建 筑物、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的矿山基建、动 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变形、沉降观测。。
第五章 真实验设计 5重复测量实验设计
研究设计
影响被试者对知觉图形喜欢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在我们的研 究中,不关心这些因素的作用、影响,只关心熟悉程度对被 试者的喜欢程度产生的影响。我们准备采用单一因素研究模 式,可以考虑的备选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重复测量,一种是 非重复测量。哪种更好呢? 我们将熟悉程度定义为呈现图形的次数,分为4种水平,呈 现1次,2次,3次,4次;每次呈现时间为1分钟,以卡片的 形式呈现。实际操作中,第一次呈现时,要求被试者对该图 形给予一个评价,评价方法是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采用0100之间的数字来表示自己对图形的喜欢程度,0表示喜欢程 度最低,100表示喜欢程度最高。第二次呈现时,与第一次 要求相同。这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就是呈现2次的(前面第 一次实验时,已经接受1次刺激),采用累积的方法来定义 处理水平。
E1 E2 E3 E4 E5
a1 a2 a3 a4 —————————————— S11 S12 S13 S14 S21 S22 S23 S24 S31 S32 S33 S34 S41 S42 S43 S44 S51 S52 S53 S54 —————————————— Y1 Y2 Y3 Y4
被试间设计的优缺点
被试受到不同顺序的自变量水平的处理,所
以当平均全部被试的测试成绩时,任何顺序效果
应相等地分布在全部自变量水平上。
1. 完全抵消平衡 (一般适用于三个处理以下)
• 确定自变量水平的所有可能组合(每一种处理在每 一个位置上出现次数相等;任何一个处理先于其他 处理的次数相等) • 把不同的被试分派到每一组合中去(每种顺序都只 有一个相等的次数)
③ 2+1,
3+1, 1+1,
4+1, (n+1)=1, 5+1, ……
第5章 工作设计和工作标准
工作方法不能只依靠经 验,而应当科学地加以研 究,以制定正确的工作方 法和标准工作量;
每个人的工作都可以通过以
下方法得到改善:把工作内容
分解成单元,观察和研究这些
单元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测定所需要的时间,以发现最
合理的方法; 对于经过培训,使用标准工
作方法,并能达到标准工作量
的人员,给予奖励(计件工资
中心来实施改造,再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把分散在各功能部门的作业,整合成单一流
程,以提高效率; 第二,假如可能的话,应以平行作业取代顺序作业。 第三,组织扁平化,以促进企业内的沟通效率。
32
(2)企业流程再造的特点
目标远大 企业再造工程改进的目标不是5%或10%,而
是70%、80%或90%,这是再造工程与全面质量管 理等其他现代管理技术的最大不同。 打破常规
23
案例 沃尔沃汽车公司装配厂的工作方式
为使员工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沃尔沃汽车公司专门 设计了一个称为“全力以赴”的培训计划使每个小组成 员不但成为具备装配整部汽车生产技术的作业人员,还 知道如何进行生产计划、质量控制、库存管理等工作。 公司认为,使员工从工作中得到更大的参与感、喜悦感 和成就感,是公司经营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新旧工作设计方式的对比 上17页
3、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
三
工作扩大化 (Job enlargement)
工作职务轮换 (Job rotation)
工作丰富化 (Job enrichment)
大。增加每一个人工 作任务的种类,使他们能够完成一项完 整工作
案例1:
5
案例 IBM信贷公司的流程再造
在改进这个过程的努力当中,IBM信贷公司试了几 种办法,如决定增设一个控制服务台,以便回答营销代 表关于交易申请的询问。这时,信贷申请表不是由原过 程链中的上一个部门送到下一个部门,而是令每个部门 把所完成的文件先送返控制台,由控制台人员将完成情 况记录在案之后再送至下一个部门。这种办法确实解决 了一个问题:控制服务台清楚每一份申请在过程链中的 具体位置,能向营销代表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但是, 这些信息使过程的时间更长、代价更高。
第四章 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3.团队工作方式 是指由数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负责并完成一 项工作。 团队工作方式也可采用不同形式,常见的有: (1)解决问题式 一种由自愿者参加的非正式团体,研究和解决 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QC小组)
(2)特定目标式 为解决某一个特定问题或达到某一个目标 而成立的临时组织。(如项目小组) (3)自我管理式 有数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相对 完整的工作,小作成员自己承担管理责任。
2
3
放回票
2.人—机程序图 人—机程序图用于记录作业者和机器在同 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以便分析寻求合理 的操作方法,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 如:某塑料压铸机压铸某制品的 人—机程序图
时间(分)
人
机
1
2 3 4
准备零件
装上零件
空闲
被装零件
5
6 7 8 9 10 利用率
空闲
卸下零件 修整和存放零件 60%
2.现状分析
(1)观察现行方法,记录全部事实 方法研究能否取得成功,就看记录是否详尽和正确。
(2)分析研究寻求新方法
原因 对象 地点 时间 人员 方法 取消 合并 重组 简化
严格分析研究
然后考虑
达到最佳 的 工作方法
1.六何分析法 2.四种技巧 (1)取消所有不必要之工作 (2)合并必要之工作 (3)重组必要之工作程序 前后工序的对换;手的 动作改为脚的动作;机器位置的调整等。 (4)简化所有必要之工作
二、工作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管理原理---分工 (二)行为理论
生产率
工作的物理环境
激励
职工的工作绩效
职工的工作能力
正式 组织
非正式 组织
工作 设计
领导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客观题
第一章1,服务业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2,运作管理包括运作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对3,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对4,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对5,订货行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对6,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对7,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对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错2,服务业不仅不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错3,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错4,运作营销和服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的执行错5,运作经理只对运作系统的运行负责不对运作系统的设计负责错6,企业的产出是产品,不包括废物错1,在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个主要职能是(B)A制造生产和运作 B运作营销和财务 C运作人事和营销 D运作制造和财务2,下列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的是(A)A飞机制造 B汽车制造 C快餐 D中小学教育 E学生入学体检3,下列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目标的是(E)A高效 B灵活 C准时 D清洁 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是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A品种数较多 B资本密集 C有较多标准产品 D设备柔性较低 E只能停产检修5,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6,下列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是(C)A生产率难以确定 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 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E与顾客接触7,当供不应求是下列情况会出现的是(D)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 B价格下跌 C出现回扣现象 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 E 产量减少第三章1,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是以历史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对将来的预测。
对2,对一组产品的预测比对个别产品的预测要准确。
对3,预测帮助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发展做出规划上同时也帮助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应用做出计划。
生产与运作管理填空_选择_超级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对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对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对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对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对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对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对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
对生产运作策略是一种职能策略。
对基于时间竞争策略的焦点在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上。
对高质量可能导致低成本和差异化。
对高效率不能导致产品差异化。
错第五章生产与服务设施选址服务性组织的选址,要考虑的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那些因素。
对砖瓦厂应该靠近原料产地。
预制板厂应该接近消费市场。
啤酒厂应该建在水源质量有保障的地方。
第六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服务性组织的选址,要考虑的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那些因素。
对按工艺(过程)布置的生产系统具有柔性。
对外科手术病人应该采取固定位置布置。
对循环时间(cycle time)是由最长的工作站的加工时间决定的。
对空闲时间为零,说明已达到完美的线平衡。
对第八章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企业年产电视机多少台”,是按假定产品。
对第九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企业进行库存分析的基本目的之一是明确何时需要订货。
维持库存费高的库存系统趋向于低库存水平和频繁补充订货。
对根据消耗速度的不同,固定间隔期库存系统的每期订货量不同。
按EOQ公式,毛坯的生产批量应该大于零件的加工批量。
对对干价格折扣模型,按最低价求得的经济订货批量如果可行,则一定是最佳订货批量(即相应的总费用最低)。
对按照ABC分类法,得出的A类物资总是占少数。
对平均库存量和每年订货次数成反比。
对提高库存系统的服务水平就降低了缺货风险。
对单周期库存模型的超储费用是指过量进货带来的损失。
对缺货概率是单位超储费用与单位超储费用加上单位欠储费用之和的比。
第十章物料需求计划与企业资源计划MRP也适用单件小批量生产环境。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习题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陈荣秋等著只包含判断题和选择题(红色体为不做要求第一章绪论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错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错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错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错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对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对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错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对10.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对11.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对12.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对13.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错选择题: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BA)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C)运作、人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A)飞机制造B)汽车制造C)快餐D)中小学教育E)学生入学体检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A)高效B)灵活C)准时D)清洁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A)品种数较多B)资本密集C)有较多标准产品D)设备柔性较低E)只能停产检修5.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E)以上都不是6.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A)生产率难以确定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E)与顾客接触7.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B)价格下跌C)出现回扣现象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E)产量减少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判断题: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考试题型:填空和选择二选一(老师选)、名词解析、简答题、案例分析第一章绪论1.生产运作:是指“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
也就是说是一个社会组织将投入的各种资源转换为产品或者服务的过程。
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2.生产运作管理:是指生产运作管理者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的管理活动。
3.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是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4.投入要素目标:人员、资金、物料(包括土地、水、能源)、设备、技术、信息5.产出要素目标:时间(time,T)质量(quality,Q)成本(cost,C)服务(service,S)、环保(environment,E)6.生产运作的分类:从产出角度: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动作制造性生产:(一)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二)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服务性运作: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纯劳务运作和一般劳务运作。
按顾客是否参与分:顾客参与型服务运作和顾客不参与型服务运作。
按资本、劳动密集程序和与顾客接触程序分:大量资本密集服务、专业资本密集服务、大量劳动密集服务和专业劳动密集服务7.生产运作的类型:大量生产:大量大批生产单件生产:单件小批生产成批生产: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1. 企业战略:是指为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未来发展作出的全局性谋划。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修正进行的管理活动。
2.观念的转变:价值观管理观竞争观发展观战略范式转变3.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包括5种常用的生产运作策略:自制或购买、低成本和大批量、多品种和小批量、高质量、混合策略4.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设计策略跟随0R领先、自选设计0R外包、自主研发0R购买专利技术、基础研究0R应用研究5.决定制造企业竞争能力的五大要素: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保第四章产品开发与技术选择1.为什么要进行产品开发/服务设计?提升企业竞争力之需要产品更新换代之需要扩大市场份额之需要满足客户之需要企业持续发展之需要2.生产方式的选择生产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产量。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代码:030137二、课程类别及性质:工商管理专业必修课三、课程学时学分:54学时(教学:54 实践:0)3学分四、教学对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五、课程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马士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六、开设系(部):工商管理系七、先修课:管理学、市场营销、运筹学、物流管理、质量管理【教学目】随着企业生产管理实践丰富以及对于生产理论深入探讨,生产与运作管理逐步成为较为完整体系。
本课程讲述基本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基本概念、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维护与改进等方面,介绍有关企业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提供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先进生产方式在生产实践中运用。
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生产理论并掌握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过程,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基础知识,了解及掌握MRP、JIT、ERP等先进生产方式。
坚持理论与案例教学并重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最新发展,结合案例和讨论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与运作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和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基本概念(3学时)第一节社会组织基本职能基本要求:理解社会组织概念,社会组织基本职能,服务业兴起基本原因,理解生产概念并且了解生产概念扩展,掌握生产运作管理概念。
重点:社会组织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管理;第二节生产运作分类基本要求:理解生产运作两种基本分类:掌握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基本特征。
重点: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基本特征第三节生产运作类型基本要求:了解生产类型划分类型,理解不同生产类型特征,掌握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效率途径。
重点:不同生产类型特征;难点: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效率途径第四节能力与需求匹配基本要求:理解供需链概念,供需链瓶颈及其对生产运作管理影响,掌握如何使生产运作能力适应需求变化,了解理想供需关系:准时生产。
第五章 电阻测量方法专题
第五章电阻测量方法专题一、概述电阻是电学元件的基本参数之一。
在进行材料特性和电器装置性能研究等工作中,经常要测量电阻。
当一个元件两端加上电压时,元件内就会有电流通过,电压与电流之比,就是该元件的电阻,这种方法就是伏安法。
按测量电路有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
其它如伏伏法、安安法、等效替代法、极值法、补偿法、半偏法、电桥法等都是伏安法的具体拓展。
在具体测量时各有优缺点。
电阻按阻值的大小大致可分为三类:1欧姆以下的为低值电阻;1欧姆到100千欧姆之间的为中值电阻;100千欧姆以上的为高值电阻。
对不同阻值的电阻,其测量方法不尽相同。
惠斯通电桥通常用于测量中值电阻。
而对于测量金属的电阻率、分流器的电阻、电机和变压器绕组的电阻、以及其它低值阻值的电阻时,由于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数量级为10-2~10-3欧姆)的存在,为消除和减少这些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常采用开尔文电桥。
而对于高阻值电阻一般可利用放电法来进行测量。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将一个元件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情况在图上画出来,得到的就是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呈直线,则它的电阻为常数,我们称其为线性电阻;若呈曲线,即它的电阻是变化的,则称其为非线性电阻。
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总是与一定的物理过程相联系的。
利用非线性元件的特性可以研制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换能器,在温度、压力、光强等物理量的检测和自动控制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对非线性电阻特性及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有关物理过程、物理规律及其应用的理解和认识。
电桥法测电阻是在平衡条件下将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待测电阻的大小。
电桥法具有灵敏度高、测量准确和使用方便等特点,从而求得可引起电阻变化的其他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形变等。
直流电桥可分为平衡电桥和非平衡电桥。
平衡电桥是通过调节电桥平衡,得到待测电阻值。
如惠斯登电桥、开尔文电桥均是平衡式直流电桥。
由于需要调节平衡,因此平衡电桥只能用于测量具有相对稳定状态的物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人员决定采用新办法:每个工人单 个组装整个电炉。 经过一段时间,生产率超出84%,废品 率降至1%,缺勤率由8%降至1%。原来的 专职质检员转到其他部门了。
问题: 本案例说明了什么?
第三节 工作测量
• 概念:工作测量(Work Measurement):
–运用技术和方法来测定合格工人完成一项特 定任务必须消耗的时间(“时间标准”、 “工作标准”或“生产标准”,简称“标 准”),如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或单位时 间内的产量 –标准工作时间有时也叫劳动定额
例:由单纯加工零件的某道工序到完成整个零件、 甚至产品
2、工作职务轮换-----允许员工定期轮换所 作的工作; 3、工作丰富化-----工作的纵向扩大
例:导购员处理订货、退货、投诉 工人负责机器外、检验产品、维修设备
四、团队工作方式
主要特点:
• • • • 目标明确 君子之争 分享领导权 自我评估
一、生产时间消耗及工时定额 (一)生产产品时间消耗的结构
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 设计缺陷的工时消耗 工艺过程缺陷工时消耗 管理不善的无效时间 工人因素引起的无效时间
1、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 作业时间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宽放时间 布置工作地时间
准备与结束时间
现象:新疆某拾棉花工如是说——
棉株的高度只及膝盖,拾棉花时腰弓得很低, 实在弯不下去了,就蹲着拾一会儿,再坐着拾一会 儿。 从早7点干到晚上8点,只有10多分钟用来吃饭。 如果一个拾棉花工人要达到日拾100公斤的标准, 就要在一个棉田里重复一个动作至少25000次。
老外开会,会上可能有10种声音,但会 后只有一个声音,中国人…… 中国企业的假团结——整体和谐、中庸 平和。其实不然。 窝里斗
• 外企面试怪题1——雨中打伞
•
要求应聘者冒雨到附近指定地点, 但只有一半的应聘者发到伞。有的发到 伞应聘者主动与无伞者协商合用一把伞; 有的有伞的应聘者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独自撑一把伞。 结果……
1、生产运作系统 ==技术系统+社会系统 ==社会技术系统 2、意义:同时强调技术因素与社会变化对 工作设计的影响;
人和机器的分工
• 机器的作用
–机器动力代替人的体力,能够比人更有力、 更持久、更可靠地工作 –岗位设计要考虑如何最有效地使用机器 –机器向自动化发展 –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具有柔性和一定智能 –但机器不能完全取代人,人操作和修理机器 需要更多知识和技能 –因此,岗位设计要考虑人机分工
【例】德国巴斯夫公司是一家有130年历史 的世界最大化工企业之一。公司内11家 食堂和饭店,每年提供400万份廉价可口 膳食。每个工作地都保持清洁,并为体 力劳动者设洗澡间。建立了一大批保证 安全的标准设施,如医务部、消防队、 高级警卫等。并日夜监测环境污染和噪 声。事故率最低的车间,将得到不菲的 安全奖。公司在环保方面每年花费7亿马 克,近十年来销售利润增长了三倍。 『问』你从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二、测时法 例(P188):观察某车床加工零件时间, 分成5个工作要素: 置零件于卡盘并压紧 13.2秒 开车与进刀 3秒 车削 27秒 关车与退刀 12秒 卸下零件 12.8秒 作业时间 68秒
效率评定 确定标准作业时间
第四节 人机工程
一、人——机——环境系统 1、基本概念: 人---机工程是以人---机系统为研究 对象,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更适合 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达到在生产中 具有更安全、健康、舒适和高效率的目 的。 2、或叫:人---机工程学 人类工程学
团队信任的培养——拓展训练
o 好比一艘小船义无反顾地投入未知旅程, 迎接一次次挑战…… o 水上、野外和场地——扎筏跳水、登山 攀岩、伞翼滑翔、高架绳网等 o 例1、穿越死亡电网 o 例2、背摔——信心跌
观察——中国人缺乏真正的团队精神?
美国人在小孩从幼儿园回来,往往问“你今天 为别的小朋友、老师做了什么?” 中国: “你今天喝了牛奶没有?”“在幼儿园乖吗?” 企业内耗很多,40%的工作时间是去解决内耗 的,老外几万人的公司都管得好,我们企业百 来号的人就像一盘散沙。 人人相轻……,就是不会相互尊重。名校轻视 非名校的,学理科的轻视学文科的,技术部的 轻视市场部的。
第五章 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第一节 引言 一、生产率与人的行为
(一)生产率的含义 生产率=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投入资源 生产率=产出/投入=输出/输入
(二)生产率与人的行为影响 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1、工作的物理因素----硬因素 技术、物质、机器、工厂布置、环境 2、人的行为影响因素 1)人的工作能力; 2)激励的影响: 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工作设计、上级、 心理需要、经济条件、个人其它情况
4、噪音状况的影响与控制
– 噪音直接或间接影响工作效率。在嘈杂的环境里, 人们心情烦躁,工作容易疲劳,反应迟钝。 –噪声干扰使人的精力分散。脑力劳动的人对噪声特 别敏感。 –由于噪声的心理作用,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以及高噪 声掩饰危险、警报信号,容易引起工伤事故。
• 噪声控制
–降低声源本身的噪声级 –传播途径中降低 –接收者方面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3、色彩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红、橙、黄色给人以温暖感觉,这些颜色叫 暖色; –青、绿、紫色给人以寒冷感觉,这些颜色叫 冷色。 –暖色一般起积极的兴奋的心理作用。红色系 列颜色对人在生理上起增加血压及脉搏的作用, 在心理上有兴奋作用,并有不安感及紧张神经 的副作用,因此一般不广泛使用。橙色系列颜 色可以增加食欲,故适合于食堂。在暖色中黄 色系列颜色的生理反映近于中性,所以可用于 一般工作场所,特别是女工为主的场所,用暖 色为宜。
二、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1、工作设计 ——确定具体的任务和责任、工作环境以 及完成任务以实现生产管理目标的方法。 2、工作测量(时间研究) ——在一定的标准测定条件下,确定人们 作业活动的时间,并制定出时间标准或 定额的一种科学方法。
三、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的基础------科学 管理原理 美国工程师和管理学家泰罗首创了时间 研究和动作研究。科学管理四原则: 1、对工人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的研究; 2、科学挑选工人,进行科学的培训; 3、与工人亲密协作,按科学原则工作; 4、劳资双方在工作和职责上是均分的;
酒店的装修色彩、高温车间必须用冷 色,食品卫生用白色
–冷色一般起消极的镇静的心理作用。青色系 列颜色对人在生理上起降低血压及脉搏的作 用,在心理上有镇静作用,有清洁感,但大 面积使用会给人荒凉的感觉,所以只能配套 使用。在冷色中,绿色系列颜色的生理反应 近于中性,可给人以平静感。 –儿童喜欢更鲜艳的色调,如红色或黄色。成 年人往往更喜欢蓝色、绿色和红色。统计调 查得出成人所喜爱的色调顺序为:蓝、红、 绿、黄、橙、紫、褐、灰、黑、白与粉色。
案例讨论:生产锅炉 某公司10人小组负责组装用于医院的 电炉。整个组装线由进行时间和动作研 究的工程师来协调平衡。它将整个组装 工作分解成若干个恰好3分钟能够完成的 子任务,以便每个工人完成组装任务所 用时间几乎相等。每个工人完成好后由 传送带送至下道工序。 然而,由于操作原因而非配件原因废 品率高达15%。
2、无效时间 (1)生产过程的浪费 (2)停工等待的浪费 (3)搬运浪费 (4)加工浪费 (5)动作浪费 (6)废品浪费
• 外企面试怪题2——分拣跳棋子
•
有的外企在招收员工时,为测试应聘 者的手脚灵活程度,给每个应聘者放一 堆跳棋子,要求其在一分钟内挑出混杂 在一起的5种颜色的跳棋子,并按各色分 别排列好,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按要 求完成,即被淘汰。
第二节 工作设计
一、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
Who 谁来 做? 人员 素质 What Where When Why How
做什 么? 任务
何处 做? 地点 安排
何时 做? 计划 安排
为什 么做?
激励
如何 做?
方法
明确目标, 完成组织 的任务
二、工作设计中的技术理论 在工作设计中应该把技术因素和人的 行为、心理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二、工作环境研究与设计 1、气候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温度——美国统计最佳温度范围 脑力劳动:15.5-18.3度, 轻劳动: 12.7-18.3度 体力劳动:10-16.9度 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效率高出10% 空气污染——粉尘、烟雾、蒸汽限制在 许可范围
2、照明的影响与设计
–照明对工作人员的影响:照明条件与对比度 情况越好,工作中的差错率、事故率越低; –照明除对工作人员的效率有一定影响外,实 验还表明在照明不好时人会更快地疲劳,工 作效果更差。
劳动定额的作用 1、劳动定额是人员编制的基础; 2、是正确地组织劳动的依据 3、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工具; 4、是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 5、是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的依据
案例观察——多明勒公司和它的比萨饼
• 每个员工必须熟练进行分店中的四项 工作: 1、必须在电话零响三声内接听、45秒 内写好订单(定单处理); 2、必须在一分钟内制作好一个比萨饼 并放进烤箱; 3、必须在一秒钟内取出烘烤好的饼; 4、在15秒内将比萨饼切成片并摆好。
人和机器的分工(续)
• 人的优越性
–具有能动性 –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能想象、推理、判断、估计 –预见能力 –权衡利弊 –人机交互,任务完成得更好
岗位设计的要求
• 技术可行性
–每个岗位都要将输入转化为输出,适当选择过程和 设备,挑选合适的员工并培训,才能实现这种转化
• 经济可行性
–组织要有竞争力,完ຫໍສະໝຸດ 一项工作的成本不能太高• 行为可行性
–岗位会影响人的感受,如果员工感受到自己是组织 的重要部分,可以收到激励而努力工作 –工作还有团队效应,直接影响组织的业绩
岗位设计的要求(续)
最期望的岗 位设计目标
经济上可 行的任务
技术上可行 的任务 行为上可以接受 的任务
行为上期 望的任务
三、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 1、工作扩大化---工作的横向扩大,增加每 个人工作任务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