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重塑与城市记忆感知_以佛山岭南天地为例_文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城市建设与发展
《城市问题》2016 年第 9 期
城市空间重塑与城市记忆感知
社会各界 的 共 识。在 城 市 发 展 的 今 天,历 史 文 化 符号代表着城市历史文脉的 传 承[13],历 史 街 区 所 蕴含 的 信 息 和 内 涵 是 城 市 记 忆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14],人们在城市理论研究与开 发 实 践 中 逐 步 重 视 历 史 元 素 、文 化 价 值 的 保 护 ,强 调 城 市 记 忆 的 恢 复再现与传承延续。
公众也逐渐认识到,城市记忆总是和这座城市 中最引人注目的历史建筑或街区有关[15],因此传统 建筑的改造以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了城 市记忆保留的核心内容。历史街区是一座城市最独 特的名片,记载着城市发展的大量信息,是城市的魅 力与特性所在,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6]。在 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历史街区扮演着城市 记忆的现实平台角色,承载着人们对城市的强烈感 情、集体意识 及 历 史 记 忆[17],是 人 们 识 别 与 认 同 城 市的重要载体。因此,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 用也逐步演变成更加注重城市记忆的再现,在现实 中也涌现出 南 京 夫 子 庙[1]、北 京 南 锣 古 巷[18]、佛 山 岭南天地等成功范例,其空间重塑不仅实现了保护 传统建筑和城市文化的初衷,而且通过对城市历史 的追忆,在城市发展与城市记忆之间构筑了空间重 塑的桥梁。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关于历史街区 城市记忆的研究主要包括城市记忆的要素挖掘[3]、 城市记忆与建筑、地方感的关系研究[19 - 20]、历史街 区城市记忆的保护与传承[21 - 22]、历史街区的改造与 重塑[23 - 24]等,其研究多从规划者、政府、开发商和居 民的视角[4,25 - 27]进行空间重塑效果的分析和评估, 除少量文献外,对消费者的感知反应鲜有关注。本 文选取了佛山岭南天地历史街区作为研究案例,调查 分析了消费者对人为规划重塑之后的历史街区空间 特征的感知与评价,并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构建了空间 重塑下城市记忆传承与发展的对应机制,寻求对空间 重塑中城市记忆展示与持续的启示。
城市空间重塑与城市记忆感知
改造后功能 供参观 供游客观赏、参观 供参观 供游客观赏、参观 对外开放参观 供参观、商业场所
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街区的空间重塑在考 虑文化环境的同时还需要恢复重现或者引入商业活 动场景。岭南天地的前身东华里在清代就是佛山商 贾云集的街区,商业活动自古存在,因此空间重塑引 入了许多现代商业元素,构建了齐全的商业街区功 能,满足了公众的休闲消费需求。不仅通过老字号
城市建设与发展
·43·
《城市问题》2016 年第 9 期
表1
建筑名称 简氏别墅 龙塘诗社 简照南佛堂 文会里嫁娶屋 元吉黄公祠 其他普通建筑
生活空间向历史空间过渡
改造前功能 宅邸,居住 私家花园,诗社活动地 居室,佛堂 居民嫁娶活动举办地 祠堂 住宅
空间置换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遗产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文地标 特色院落 特色历史建筑
3. 邻里空间向公共空间的转变 城市记忆是一种集体记忆,代表着社会不同群 体对城市同一事物、仪式或活动等的共同记忆,这种 记忆的趋同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公众交流与活 动,而这往往也需要公共空间的支持与保障。 改造前的东华里是一个生活街区,其环境还是 一个相对封闭的邻里空间,适合大规模交流活动的 场所并不多。岭南天地的空间重塑针对这一点进行 了重点设计,一方面利用原有的院落、广场等公共空 间,另一方面拆除价值较低的民居建筑,改变空间组 织方式,形成街区内部新的广场,完成了邻里空间向 公共空间的转变。新的广场空间、街道和私人院落 在商业和旅游功能的主导下变成了消费者休息和聚
文化空间与商业空间融合
空间置换 养生堂 陈太吉石湾米酒店铺 中式菜肴与各国美食餐厅( 29 家) ,如: 味道云南·云朵山歌、火火韩国料理 特色餐吧( 11 家) ,如: 大树吧、叁·色 休闲类: 咖啡厅、甜品店等( 21 家) ,如: 满记甜品、星巴克 精品配饰店( 30 家) ,如: 苏莨记、南粤广绣 特色食品铺( 12 家) ,如: 莲香楼饼店、佛山公
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关于城市记忆消费的需求。城市记忆弱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迫切需要政府和开发商从公共服务以及
市场经营的角度出发,重塑城市记忆并使之延续。围绕佛山岭南天地案例,分析了消费群体对其空间重塑中历史空间、商业
空间、公共空间所形成的城市记忆留存、活化、提升的感知与评价,从供需对应关系的角度构建了空间重塑下城市记忆传承与
二 岭南天地空间重塑特征分析
本文的研究案例佛山岭南天地是由地处佛山市 老城区的东华里街区改造而来的,距今已有 150 多 年的历史,整个街区包含 22 处历史建筑和街道,是 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广东省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街 区。东华里于 1989 年被评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 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最能 代表和展现佛山城市历史风貌的街区。随着佛山城 市的发展,东华里逐渐成为一个城市中心人口密集
三 消费者记忆感知研究
为了确定消费群体的城市记忆空间感知与岭南 天地空间重塑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文以佛山岭 南天地的消费者群体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与个体 访谈,整个调研工作在 2014 年 12 月至 2015 年 5 月 进行,经历了预调研、初步访谈、问卷调查等阶段,共 发放调查问卷 208 份,回收问卷 200 份,有效问卷 200 份,回收率为 96% ,有效率为 100% 。调查对象 的人口学特征方面,女性( 62% ) 多于男性( 38% ) , 18 - 30 岁的青年人群居多( 70% ) ,这与佛山岭南天 地的游客群体特征基本相符。2015 年 10 月,又根 据研究需要进行了补充调研,通过个体访谈与实地 观察进一步核实确定相关研究结论。
发展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空间重塑; 城市记忆; 佛山岭南天地
〔中图分类号〕 TU984. 113
〔文献标识码〕 A
一 引言
城市记忆也称集体记忆,反映的是城市中的社 会群体对城市各个时间断面内所有有形物质环境和 无形精神文化的共同记忆[1]。自 1925 年法国社会 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其著作《记忆的社会 框架》中提 出 这 一 概 念 之 后,城 市 记 忆 引 发 了 学 界 的广泛关注,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的相关 研究逐年增多[2],主要包括城市记忆的组成[3 - 4]、城 市记忆运 行 的 过 程[5]、城 市 记 忆 的 保 留[6]、城 市 记 忆与城市保护问题[7]、城市记忆与地方认同[8 - 9]等 方面的研究。学者们都强调了城市记忆对城市发展 的重要意义,认为其不仅能延续城市历史、保护城市
总第 254 期Leabharlann Baidu〔文章编号〕 1002 - 2031( 2016) 09 - 0042 - 06
城市问题
2016 年第 9 期 〔DOI〕 10. 13239 / j. bjsshkxy. cswt. 160906
城市空间重塑与城市记忆感知
———以佛山岭南天地为例
文彤 张茜
〔摘 要〕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城市记忆弱化问题的产生,使城市逐渐失去了特色和可识别性,这也使得城市无法
1. 生活空间向历史空间的过渡 空间重塑赋予了原有空间新的寓意和内涵,改 造前的东华里是一个涵盖 7 个社区居委会,9600 余 户人家、近 3. 8 万人居住的旧街区,是一个极为普通 的生活空间。虽然街巷深处隐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 遗存,但之前这些历史记忆被掩盖在密集的市井生 活情景之下,并不被广泛关注。岭南天地空间重塑 的目标是塑造以历史文化建筑为特色吸引的旅游街 区,需要凸显这些被尘封的历史信息和人文记忆,从 而成为一个城市记忆氛围强烈的历史空间。因此, 生活民宅经过整修改造,加入了更多的趟栊门、水磨 青砖、灰塑、砖雕等传统岭南建筑元素,变得更具岭 南历史文化特色,重现了佛山古城街区的场所环境, 完成了从生活空间向历史空间的过渡。通过空间重 塑实现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传统要素的加入,使简单 的生活空间被重塑成多元的历史空间,从而提升了 大众的城市记忆体验和旅游休闲愉悦感,成为人们 追忆城市历史的场所,促成了街区的巨大人流。 2. 文化空间与商业空间的融合 人们的记忆组成是多元化的,构成城市记忆的 也不仅仅是静态的历史元素展示,还有各式各样的 活动内容和场景,全面的记忆才能获取人们真正的
的生活区,9600 余户人家、近 3. 8 万居民生活于此, 街区面临着人口过度集中、设施乱搭乱建、环境质量 下降等问题,不仅不利于文物古建的保护,也影响了 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面貌。
空间重塑是对那些承载着某种强烈感情、集体 意识及历史记忆的场所加以保护和深化,将城市中 的旧建筑作为记忆的基石,通过改造为城市旧区注 入新的生命力[28]。2008 年,东华里 街 区 改 造 工 程 “佛山岭南天地”正式启动,政府和开发商在对古建 筑群进行修葺的基础上,以历史风貌作为主要脉络, 对整个街区的城市记忆要素进行了空间重塑,将东 华里打造成集文化、旅游、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 历史文化 旅 游 街 区“佛 山 岭 南 天 地 ”。 改 造 后 的 岭 南天地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历史感极强的岭南特色 休闲空间环境,得到了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的高度 认同。2013 年春节期间岭南天地人流量达到 30 万 人次,国庆期间人流量达到 50 万人次①,中秋三天 假期的人流量超过 12 万人次②; 2014 年春节假期人 流量超过 60 万人次,全年接待人流量接近 1 千万人 次,日均人流量达 2. 5 万人次③。通过空间转换,岭 南天地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佛山城市历史、进行城市 记忆怀旧的重要场所。
〔作者简介〕 文 彤( 1975—) ,男,四川成都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与规划、城市发展与旅 游管理; 张 茜( 1993—) ,女,湖北潜江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项目。 〔收稿日期〕 2016 - 03 - 06 〔修回日期〕 2016 - 04 - 12
商铺保存了本土商业的特色记忆,还引入众多现代 商业进驻街区,与街区本身的文化氛围契合,实现了 文化空间与商业空间的完美融合,在展示地方特色 记忆的同时,也使得整个岭南天地在服务内容和功 能上更具有吸引力。
表2
建筑名称 黄祥华如意油祖铺 酒行会馆
普通居民住宅
改造前功能 油铺、历史建筑 酒铺、岭南建筑
居住
特色,还能加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10],同时也 能激发城市活力并恢复城市形象,保证城市的物理完 整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
目前,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的空间 形态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众多的传统 建筑在城市建设中沦为牺牲品[2],特别是作为城市 历史文化、特色传统重要载体的历史街区受到侵蚀 与破坏[11]; 另一方面,城市之间的差异也在这一快 速变化中迅速缩小,“千 城 一 面”的 同 质 化 现 象 日 益严重[12]。这些都使得 城 市 记 忆 不 断 流 失,城 市 建设发展和城市记忆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伴随着现实 的 冲 突,越 来 越 多 的 人 开 始 意 识 到 城 市记忆对城 市 发 展 的 重 要 性,它 是 最 能 展 现 城 市 个性和街 区 特 色 的 东 西[5],留 住 城 市 记 忆 已 成 为
表3
邻里空间向公共空间转变
类型 广场空间 院落空间
广场、院落名称 街口、建筑之间空旷的
公共空间 嫁娶广场等 钟楼广场等 龙塘诗社 普通民宅私人庭院
改造后功能
游客休憩空间
游客休憩场所 露天商铺、游客集散场所 文物参观、游客休憩 露天商铺、游客休憩
·44·
集的公共空间,吸引人流由周边向中心汇聚。每天 有大量的游客聚集于这些场所,他们之间的互动关 系已经成为形成城市记忆的重要环节[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