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血浆置换在临床急重症治疗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在临床急重症治疗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在临床急、重症治疗中的应用王宝燕1,陈 瑾1,张建耕2,李凤琴2,郭振芳2,刘玉华2(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输血科;2西安市中心血站,西安 710061)关键词:血浆置换;急重症;治疗中图分类号:R4571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820659(2002)0320326202收稿日期:2001206227 修回日期:2001210219作者简介:王宝燕(19652),女(汉族),主治医师.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治疗技术的提高,血浆置换为临床某些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尤其是对临床上各种疑难、重症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就我院及中心血站近4年来对多名病情危重及临床综下。

1 材料和方法111 临床资料 22例中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2例,肾病综合症5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重症肝炎肝昏迷2例,血型不和致急性溶血1例,药物中毒4例(服氯丙嗪2例,安定、鲁米那各1例)。

男14例,女8例。

除1例为3岁患儿,余年龄在15~60岁,平均年龄35岁。

实施血浆置换治疗38例次,其中置换1次者12例,2次者7例,3~4次者3例。

大多数患者已在临床接受综合治疗,但因疗效不佳或病情加重后行血浆置换。

112 治疗方法 使用百特CS 23000plus 血细胞分离机,按照操作规程,取患者一侧肘正中静脉为出口,另一侧为返回通路,有些患者因血管条件不好可选用股静脉穿刺作为出口。

全血流速根据病情而定约35~50mL ・min -1,置换血浆量900~2800mL 。

置换替代液选择晶体与胶体比例为2/5∶3/5(晶体液常规采用50g ・L -1葡萄糖溶液、100g ・L -1葡萄糖溶液),胶体成分前1/3以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替代,余2/3为新鲜冰冻血浆或白蛋白替代。

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补充白蛋白,置换出入量因患者病情确定。

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根据不同病种、患者病情在血浆置换中给予相应治疗。

ICU内的血浆置换(上)

ICU内的血浆置换(上)

ICU内的血浆置换(上)翻译:杨仁俊编辑:孙雁鸣介绍治疗性血液净化包括从患者血液中清除血浆(血浆去除)或血细胞(造血,即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

如果血浆不是为了献血而是为了治疗目的而被献血者血浆、胶体或晶体或其混合物所取代,则定义为治疗性血浆交换(TPE)。

TPE用于清除致病物质(例如,自身抗体或毒剂)和/或管理健康献血者血浆中存在的缺陷物质(例如具有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基序的去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ADAMTS13),但可能涉及其他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TPE的适应症已得到了改进。

许多需要TPE的患者病情危重,需要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

TPE是一种侵入性操作,通常有紧急适应症,需要尽快实施。

因此,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迅速作出反应,配备专用设备、密切监测和多学科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的目的是对危重病人TPE的主要适应症及其主要特点进行叙述性综述。

一个由重症监护医师、免疫学家、肾脏学家、病理学家和血液学家组成的多学科小组审查并总结了关于重症监护室的TPE的基本原理和适应症的证据,分享他们的经验,并确定需要重症监护者了解的相关问题,以及需要通过未来研究填补的知识空白。

危重病人紧急TPE的适应症美国单采学会(ASFA)于2019年更新了其治疗性单采指南,日本学会于2021更新了其指南。

他们确定了四种使用类别:一线治疗(I类)、二线治疗(II类)、未确定作用(III类)和无效或有害(IV 类)。

在ICU中,TPE的适应症可分为(1)绝对的、公认的和循证的,其中TPE被认为是一线治疗,(2)相对的,其中,TPE是公认的二线治疗,单独或与其他干预措施相结合,以及(3)抢救治疗,其中,使用TPE的益处证据有限,但有合理的理论依据TPE机制、动力学和目标TPE机制TPE有两种作用机制:1.从血浆中清除致病物质(例如,重症肌无力患者的IgG,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IgM,或ABO血型不合器官移植前的IgG和IgM异凝集素)。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疾病临床应用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疾病临床应用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86284投稿邮箱:sjzxyx88@0 引言血浆置换是在短时间内去除机体内所含致病因子的血浆,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补体产物等,并对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调节作用,清除封闭性抗体,恢复免疫功能及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使病情得到缓解[1],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和血浆净化设备的不断改进,该项技术也日趋成熟,近年来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已涉及到临床各种疾病。

我们采用血浆置换治疗抢救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和重症肌无力等患者29例,87例次,结果疗效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本院2006年1月—2015年6月符合各相关诊断标准的重症患者29例,男11例、女18例,年龄16-68岁,GBS 病11例、MG 病8例、重症肝炎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2例、严重蜂蛰伤1例。

1.2 血浆置换治疗方法29例患者均采用膜式血浆置换法,置入导管建立血管通路,用普通肝素抗凝,由血浆单采仪采出患者血浆,置换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疾病临床应用莫石贤(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输血科,广西 梧州)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重症疾病患者的方法与疗效。

方法 对29例格林巴利综合症(GBS )和重症肌无力(MG )等重症患者采用血浆单采仪采集患者血浆,以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和经病毒灭活的去白细胞冰冻血浆为置换液,进行血浆置换。

结果 经血浆置换后效果良好,置换过程顺利,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血浆置换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重症急性中毒等疾病疗效明显。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症疾病;疗效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86.200液选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和经过滤灭活的去白细胞冰冻血浆(梧州市中心血站提供),另行穿刺输给患者,每次PE 量为20-40ml/kg,最少800ml,最多2000ml(一般1000-2000ml),间隔时间最短1d,最长7d(一般1-3d)。

血浆置换(PE)+连续性床旁透析(CRRT)治疗重症蜂蜇伤一例的护理探讨

血浆置换(PE)+连续性床旁透析(CRRT)治疗重症蜂蜇伤一例的护理探讨

血浆置换(PE)+连续性床旁透析(CRRT)治疗重症蜂蜇伤一例的护理探讨【摘要】目的:总结血浆置换(PE)+连续性床旁透析(CRRT)治疗重症蜂蜇伤患者的安全护理。

方法针对2022年9月对1例急性重症蜂蜇伤患者进行血浆置换(PE)+连续性床旁透析(CRRT)治疗,总结治疗过程及护理要点。

结果采用血浆置换(PE)+连续性床旁透析(CRRT)治疗重症蜂蜇伤疗效显著。

结论血浆置换(PE)+连续性床旁透析(CRRT)治疗对蜂蜇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治疗过程中优质护理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血浆置换(PE);连续性床旁透析(CRRT);重症蜂蜇伤;护理蜂蜇伤后临床表现复杂,除引起局部的皮肤过敏反应外,还可出现凝血障碍、贫血、出血、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脑炎、缺血性卒中等多系统功能异常,严重者甚至可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或死亡等严重临床后果。

血浆置换(PE)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血浆置换(PE)能清除患者体内已与血浆蛋白相结合的毒素。

CRRT(CVVH)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有效清除中小分子质量物质和消除组织水肿,置换液补充个体化,被认为更适合用于治疗蜂毒所致MODS。

为救治危重症蜂蜇伤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76岁,因“蜂蜇伤3+小时”于2022年9月9日收入本院,诊断为“重症蜂蛰伤”。

1.2治疗方法 (1)内科对症治疗;(2)血浆置换(PE)+连续性床旁透析(CRRT)治疗。

①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患者在局麻下经右股静脉置入血透用双腔留置导管;②体外循环管路连接:使用费森CRRT机将血液经过血浆分离器(费森尤斯PlasmaFlux P2 dry)分离出的血浆成分弃去,再补充新鲜冰冻血浆从静脉壶回输到患者体内。

单次治疗时间2h,治疗2次/2天,血流量为130 ml/min,血浆分离速度为1500 ml/h。

连续性床旁透析(CRRT)24小时,CVVH模式,置换液2000ml/h。

血浆置换在ICU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在ICU中的应用

CBP清除物质的范围
大 分 子 血球 血脂 免疫球蛋白 免疫复合物 白蛋白 内毒素 细胞因子 炎性介质 化学药物 胆红素 维生素 尿素氮 肌酐 糖 电解质 水
•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中 分 子 小 分 子
CBP清除物质的范围
血球 血脂 免疫球蛋白 免疫复合物 白蛋白 内毒素 细胞因子 炎性介质 化学药物 胆红素 维生素 尿素氮 肌酐 糖 电解质 水
血管通路:双腔静脉导管
并发症:
1. 感染:管路连接和置换液配置过程
2. 低血压:起始阶段常见
过程中多见于 出入不平衡
3. 出血倾向:抗凝剂的使用
白蛋白作为置换液
4. 心律失常:电解质的改变 体外循环的影响 5. 低体温:输入置换液、冰冻血浆 6. 过敏和变态反应:与血浆有关 7. 病毒感染:与血浆有关
HD(CVVHD) 血液透析
HF(CVVH) PEX PAP
血液滤过 血浆置换 血浆吸附灌注
透析原理:
弥散:是溶质通过
半透膜的一种方式。 溶质从高浓度一侧通 过半透膜向低浓度一 侧移动,以达到相同 浓度。
主要驱动力是浓度差 。 弥散清除小分子溶质
的效果好,是血液透 析的主要溶质清除方 式
•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大 分 子
中 分 子 小 分 子
CBP清除物质的范围
血球 血脂 免疫球蛋白 免疫复合物 白蛋白 内毒素 细胞因子 炎性介质 化学药物 胆红素 维生素 尿素氮 肌酐 糖 电解质 水
•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大 分 子
中 分 子 小 分 子
护理要点:
1.严格无菌操作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3.保持血液管路通畅 4. 严格控制出入量达到预期目的 5.严密观察出凝血情况 6. 观察血浆分离器的颜色防漏血

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病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病的应用

血液灌注治疗肝昏迷患者,生存率为38%,而以前未接受血液灌注治疗的同样患者,生存率仅为10%-15%。所以,血液灌注治疗肝昏迷是有一定效果的。
血液灌注治疗肝昏迷时应特别注意血液相容性,因为肝病患者已有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的缺陷,有人主张在每次血液灌注后输入新鲜血浆或血小板。
三、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为一种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经典的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血液抽出,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弃去血浆,而把细胞成分以及所需补充的白蛋白、血浆及平衡液等回输体内,以达到清除致病介质的治疗目的。现代技术不但可以分离出全血浆,尚可分离出某一类或某一种血浆成分,从而能够选择性或特异性地清除致病介质,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
目前许多医院尚未开展床边血液透析,其原因是:一、无可流动的水处理和透析机,二、未认识床边血液透析对危重病人治疗的重要性,怕麻烦,不愿意搬动透析设备,最后导致病人失去抢救机会。
要把治疗时所需用物品准备妥当,否则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由于床边血液透析不在标准的透析治疗室内进行,给操作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医生与护士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作治疗,心理上要适应新的环境。
床边缓慢连续性血液透析(SCHD)
特点: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血浆渗透压变化小,患者易耐受。 对溶质清除、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效果好。 液体清除效果好,更适合于外科术后,肺水肿或ARDS患者。
通过有效超滤,清除第三间隙水分,使患者接受胃肠外营养和静脉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01
技术操作简单,不依赖CRRT机,不需要专职训练护士进行操作。
1977年Kramer等在德国提出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标志着一个新的血液净化技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诞生。
近10年CRRT技术不断提高与完善临床应用,从危重症ARF扩展到严重创伤、感染、烧伤、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DA等。

治疗性血浆置换在临床急危重疾病中的应用

治疗性血浆置换在临床急危重疾病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浙江临床医学 20 年 8月第 l 卷第 8 08 0 期

1 3 ・ 08
参 考 文 献
1郑锡 文.我国艾滋病 流行形势及预防与控 制成就 .中华流行病 学
杂 志 ,99 ,0 3 19 2( ):11 3 . 3 ~14
H 抗 体 筛 查 分析 .中国 艾 滋病 性 病 ,07 1()4 8 4 . W 20 ,3 5 :3 ~40 4劳 动保 障部 劳动 科 学 研 究 所课 题 组 .中 国劳动 保 障报 ,04年 l 20 O
月3 0日.
2中 国 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全 国艾 滋病 检 测 技 术 规 范 .北 京 :04 20
年 .
5《 务 院 关 于 印发 中 国预 防与 控 制 艾 滋 病 中长 期 规 划 (19 — 国 98
21) 00 的通知》 国发[98 3 ( 1 1 9 8号).

60 l 用 临 时 穿 刺或 股 静 脉 留 置 导 管 建 立 血 管 通 路 , 0m 。采
抗 凝 剂 一 般 用普 通 肝 素 , 剂 2 首 0~3m , ~1m / , 出血 0 g 8 0 gh 有 倾 向者 予 低 分 子肝 素 20 ~40 I , 00 0 0U 每次 治 疗 2 h 间 隔 > ~3 , 4h 行 下 次 治 疗 。 治 疗 次 数 1 8后 ~5次 , 患 者 病 情 而 定 。 视 治 疗 前 后 记 录病 情 变 化 , 定 血 常 规 、 化 、 血 功 能 , 分 测 生 凝 部 病 例 测 免 疫 功 , 茂 瑜 , 娜 , . 峡 库 区监 管 场 所 93 杨 赵 等 三 4 0名 羁 押 人 员
治疗性血浆置换在临床急危重疾病 中的应用

血细胞分离机行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血细胞分离机行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T RA y t m,F o e l ma wa s u siui n fu d.3 sse rz npa s s u e a s b t to i d s t l % s d u c t t a s sa tc a u a t C a g s i i l i n u i g te t n . o i m i a e w u e a i o g l , h r s d n n n e n v t g sd r ame t as n r n lo tn e t a d b o d r u i et ss,b o d e e t lts,b o d c a u a in i d x we e o s r e e o e a d a t rt ame t h rp u i i o lo l cr ye o lo o g l t n e r b e v b fr n e r t n ;T e a e t t o d f e c me,s b tt t n q a — u si i u uo n t y,b o d f w r t ,a t o g l t u e r e o d . s ls S a l ia i swe e ma n an d i l p te t u n r a me t c i i y — i t l o o a e n i a u a s d we e r c r e Re u t t b e vt sg r i t i e n a l a in s d r g te t n , l c s mp l c n d l n i n tms i r v ,T e t n a t 8 o mp e o d r a me tls e 1 0±3 n.s b t u i n q a t y wa 2±0 9 L,b o d f w ae40—8 fmi d 0 mi u si t u i s3. t o n t . lo o r t l 0 ml n,ACD —A s d 8 0±5 u e 0 0 m1 Af r te t n ,c a u a in ide mp o e i i c n l . t a me t o g lto n x i r v sg f a t e r d n i y,b t h r s ars n b o d s dim o c n r t n a d af l i lo lt ltc u t u e e wa ie i lo o u c n e tai al n b o d p a ee o n . t o n Co l s o ncu i n P a ma e c a g n i tn e c r a in s b s fC l s x h n e i n e s a e p te t y u e o OBE P TRA y t m s ef c ie a d s e, u a eu te t n mu t b i S EC s se i fe tv n a b tc r f lat n i s e pad f o

血浆置换在急诊危重病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在急诊危重病中的应用

Un i v e r s i t y,S h a n g h i a 2 0 0 0 9 2,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l a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l a s m a e x c h a n g e( P E )i n c i f t i c a H y i l l
R e s u l s T t h e me a n l e n g t h o f E I C U s t a y w a s( 2 6 . 9±1 8 . 9 )d a y s , w h i c h w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s h o r t e r i n s e p t i c p a t i e n t s
实用 医学 杂志 2 0 1 3年第 2 9卷第 2 4期
血 浆 置换 在 急诊 危 重 病 中的应 用
葛 勤敏 边帆 潘曙 明 王树 云
摘要 目的 : 评价 急诊 危重病 患者 中血浆 置换 ( P E ) 的应 用及 对 患者的 临床 疗 效。方 法 : 回顾性 分析我
院急诊 重症监 护 室( E I C U) 2 0 0 9年 3月至 2 0 1 2年 l 1月收 治的 1 3例行 血浆 置换治 疗的病例 S h u — y u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er m g e n c y , Xi n h u a H o s p i t a l , S c h o o l f o Me d i c i n e , S h ng a h a i J i a o t o n g

血浆置换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血浆置换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血浆置换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1. 前言血浆置换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血浆置换术的原理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

2. 血浆置换术的原理血浆置换术是一种通过过滤或吸附的方式去除患者体内的异常血浆成分,然后用新的血浆替代被去除的血浆。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血浆分离:血浆置换术首先需要将患者的血液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两部分。

这一步通常通过离心机或者使用血浆分离器来实现。

•去除异常血浆成分:通过过滤或吸附的方式去除患者体内的异常血浆成分,包括炎症介质、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等。

•补充新的血浆:去除异常血浆成分后,需要用新的血浆替代被去除的血浆。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维持患者的正常血浆成分,保持血浆的稳定性。

3. 血浆置换术的临床应用血浆置换术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置换术可以有效去除体内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对于治疗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毒和过敏反应:血浆置换术通过去除体内的有毒物质或过敏原,可以缓解中毒和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例如,对于药物中毒、食物过敏等情况,血浆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器官移植:血浆置换术可以帮助清除器官移植后产生的免疫反应物质,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

•血液净化:血浆置换术可以清除体内的尿毒症毒素、严重炎症介质等物质,对于治疗肾功能不全、重症感染等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血浆置换术还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重症胰腺炎等。

4. 血浆置换术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血浆置换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适应证和禁忌证:血浆置换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适应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毒和过敏反应等,禁忌证包括出血倾向、未经治疗的感染等。

•并发症:血浆置换术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PE 5 ~6 h. 3200 ~4000 ml
T-Bil ,TNF- a ,IL-6 ,IL-8
Ther Apher, Vol. 5, No. 6, 20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E-Acute Hepatic Failure
T-Bil
(pg/ml)
(mg/dl)
PE group
Before PE
15.3
After PE
?代谢性碱中毒 补充盐酸精胺酸,监测血气,目标宁酸
勿碱 ?过敏/发热反应
给予抗过敏药物及解热对症处理,可 给予适当多补充Ca,有利于减少过敏反应 的发生
并发症及处理(三)
?心律失常 维持合适的容量状态,维持电解质的
稳定 ?低血钙
补充钙离子,推荐CaCl2,800~ 1000ml 血浆补充5%CaCl2 20ml
除 血液滤过
膜孔径0.10 ?m, MW5 000D
方 血 液灌流
法 血 浆置换 膜孔径0.20~06.0 ? m, MW<6 000 000D
血浆分离器的特征
?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中空纤维滤器 ?膜孔径0.2~0.6um ?滤过的分子量 6万~600万 ?可进行非选择性或选择性分离
血浆置换
?全身性感染或感染性休克 ?肝功能衰竭 ?风湿免疫病 ?药物中毒 ?重症肌无力及其危象 ?格林-巴利综合症
并发症及处理(一)
?出血 给予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及Ca离子,减
少肝素抗凝的剂量 ?低血容量/低血压
引血时流速要慢,如果患者的循环不 稳定,可先给予液体输注维持相对稳定后 在引血
并发症及处理(二)
PE-Acute Hepatic Failure

血浆置换在儿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在儿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在儿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在临床中对儿童危重病行以血浆置换疗法所具备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8例儿童危重病资料,其均接受血浆置换治疗,分析患儿治疗前后生化指标与生命体征。

结果:患儿血浆置换治疗后生化指标与生命体征显著优于治疗前,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血浆置换在临床中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可广泛应用于救助儿童危重症,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关键词】血浆置换;儿童危重症;治疗【中图分类号】R7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245-02血浆置换法就是指导出患者体内血液,将其引入血浆置换装置,去除分离血浆并补充部分新鲜血浆或代用品(如林格氏液及4%人血清白蛋白等),以此帮助患者清除体内部分抗体及可溶性免疫复合物[1]。

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期存在较高水平循环免疫复合物,接受治疗后其水平显著下降,通常可以获取良好近期治疗效果[2]。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回顾性分析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8例儿童危重病资料,其均接受血浆置换治疗。

其中,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6例,年龄11个月~8.9岁,平均年龄(4.5±1.8)岁;5例急性中毒,7例农药(有机磷)中毒,5例蛇咬伤,4例毒蕈中毒,7例蜂蛰伤,13例重症肌无力,9例肝功能衰竭;8例急性脓毒症。

患儿呈脏器功能不全状态,满足血浆置换疗法标准(即存在两个及以上脏器功能损伤、患儿早期接受综合对症治疗后未见好转、病情迅速发展等)。

1.2 方法就血常规结果对Hct在0.3以下的患儿行以红细胞术前输注,对体重在15KG以下的患儿预充红细胞悬液(同型)1U,回输完毕时保留部分红细胞悬液留待下次循环使用。

对患儿股静脉行以单针双腔管注射并留置,预留一至两个通道以供同时输入置换液(生理盐水、白蛋白与血浆等)。

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的应用与护理

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的应用与护理
2 0 , 413 8 —3 9 0 0 1 : 9 3 9 2.
【]hn Ga y J ,ed us D, a. trci smuai b 3Z ag G, r CV lh i me J e 1neat e t lt n y t I v i o
ltiiig h r n nd n ui o h tri o e i a ue rg aoy uenzn omo e a is l n ft e seod g nc c t eultr
3 0 ml 0 0 ,血流速度 为 7 ~ 8 l n 0 9 m/ ,血浆 分离速度 2 ~ 0 / mi 0 4 ml mi, n 治疗 时间 3 5 , ~ h 治疗过程肝素用量视患者 A P P T时间调
用人体 白蛋 白预 冲血路管及血浆分离器 , 引血后将人体 白蛋
白输入体内 , 提高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 以保证 P E初 期血压的
【]vl n zi RIsl eitne oyyt aysn rm , d 2O al adA zz . ui rs a c, lcs cOvr ydo ea e n n s P i n
tpe2d a ee li sF ri Sei,0 ,7:09 —1 0 . y ib tsmelt ,e t trl2 027 1 5 5 u l 1
所有 患者均在综合 治疗 的基 础上给予 P E治疗 2 3次 。 —
首次治疗前行深静脉置管 ,使用 日本 P A AU O I L S T —Q床边血 液 净化仪 , 血浆分离器 为 O 一 8血浆分 离器 , P0 血路管及 血浆
分 离器用肝素盐水预 冲, 根据病情 , 置换液为新鲜血浆 2 0 ~ 00
医学信息 2 0 年 1 09 月第 2 卷第 1 M d a I o a o .a . 0 9 V 12 . o 2 期 e i ln r t n Jn 2 0 . o 2 N . c fm i . 1

血浆置换的应用

血浆置换的应用
血浆置换在危重患者 救治中的应用
定义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是一种用来 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血液净化疗法。其基本过 程是将患者血液经血泵引出,经过血浆分离器,分 离血浆和细胞成份,去除致病血浆或选择性地去除 血浆中的某些致病因子,然后将细胞成份、净化后 血浆及所需补充的置换液输回体内。
(4) 血浆置换治疗开始时,全血液速度宜慢,观察 2~5 分钟, 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通常血浆分离器 的血流速度为80~150ml/min。
(5)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每30分钟测血压、 心率等。
(6) 密切观察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血浆流 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变化等。
溶血查明原因,予以纠正,特别注意所输注血浆的血 型,停止输注可疑血浆;应严密监测血钾,避免发生高 血钾等
重症感染在大量使用白蛋白置换液进行血浆置换时, 导致体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份缺乏。高危患者可适量 补充新鲜血浆或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血行传播病毒感染主要与输入血浆有关,患者有感染 肝炎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的潜在危险。
操作程序
1、血浆置换前准备
(1) 准备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按照设备出厂说 明书进行。 (2) 按照医嘱配置置换液。 (3) 查对患者姓名,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 (4) 给予患者抗凝剂。 (5) 根据病情需要确定单重或双重血浆置换。
2、单重血浆置换流程
(1) 开机,机器自检,按照机器要求进行管路连接,预 冲管路及血浆分离器。 (2) 根据病情设置血浆置换参数;设置各种报警参数。 (3) 置换液的加温血浆置换术中患者因输入大量液体, 如液体未经加温输入后易致畏寒、寒颤,故所备的血浆等置 换液需经加温后输入,应干式加温。

探讨血浆置换在ICU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

探讨血浆置换在ICU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

探讨血浆置换在ICU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4-26T15:10:03.0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期作者:崔兆聪李伟,朱宏武,宋庆湖、张琪、孙海彬[导读] 血浆置换安全可靠、疗效好,在ICU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鸡西鸡矿医院 158100【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浆置换技术在重症医学科(ICU)的应用现状和疗效。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ICU 73例行血浆置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①血浆置换常见适应证依次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肝功能衰竭并高胆红素血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和中毒。

②凝血功能和血象发生变化:血浆置换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略延长,纤维蛋白原(Fib)轻度下降,而对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无影响。

③经过1~2次血浆置换治疗即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体内血脂水平。

④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重大不良事件,其总体治愈缓解率为63.0%,疗效最好者依次为中毒、横纹肌溶解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最差者则为肝功能衰竭并高胆红素血症。

结论血浆置换安全可靠、疗效好,在ICU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症医学科;适应证;疗效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icacy of plasma exchange in the ICU. Method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ICU 73 patients with plasma exchange, and to mak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Results (1) the common indications of plasma exchange were autoimmune disease, liver failure, hyperbilirubinemia,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and poisoning. The change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blood plasma replacemen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and thrombin time (TT) slightly extended, fibrinogen (Fib) decreased slightly, and the prothrombin time (PT), white blood cell (WBC), hemoglobin (HGB), platelet (PLT) had no effect. The level of blood lipid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1~2 times of plasma exchange. (4) no major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during the plasma exchange treatment. The overall cure rate was 63%. The best ones were poisoning, rhabdomyolysis and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The most effective group was liver failure and hyperbilirubinemia. Conclusion plasma exchange is safe, reliable and effective, and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ICU.[Key words] plasma exchange; severe medical department; indications; curative effect.血浆置换作为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有效手段,可以快速清除循环系统中的抗原、抗体、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及机体有害成分,在ICU具有广泛的适应证。

ICU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技术要点

ICU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技术要点

ICU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技术要点血浆置换系通过血浆分离装置,利用体外循环的方法将血浆分离并滤出,将血液的有形成分以及所补充的置换液回输体内,清除血浆中存在的一些致病物质,如代谢产物、毒物、自身免疫病的自身抗体等。

目前临床使用的血浆分离器有膜式血浆分离器和离心式血浆分离器。

由于离心式血浆分离器使用复杂,费用较高,而膜式血浆分离器使用相对简单,适合ICU床旁使用,故本书只介绍膜式血浆分离器的使用方法。

【适应证】根据疗效,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的疾病分为两类:I类指血浆置换的疗效已得到临床证实,为一线标准治疗方法的疾病;∏类指血浆置换临床上有效但非首选治疗方法,而是作为辅助或支持性治疗的疾病。

1.I类疗效疾病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②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③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④重症肌无力;⑤肺出血-肾炎综合征;⑥冷球蛋白血症;⑦巨球蛋白血症;⑧多发性神经病变。

2.I I类疗效疾病①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②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③系统性红斑狼疮;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⑤中毒性疾病;⑥多发性硬化;⑦周围神经炎和骨髓瘤。

【操作方法】1建立血管通路血浆置换血管通路类似于CRRT管路,有内痿患者直接穿刺内痿,无内痿患者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以达到80〜250m1∕min的血液流速。

一般以股静脉或颈内静脉为穿刺血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具体操作步骤见“深静脉置管”部分。

2.连接管路与血浆分离器将血浆分离器与管路相连,各个相连的接口要紧密,防止松动脱落,然后将管路和血浆分离器安装在血浆分离机上。

3.预冲管路和血浆分离器新安装的管路和血浆分离器内含空气,且血浆分离器内存在纤维微粒,为了排尽空气和纤维微粒,需要用生理盐水预冲管路。

根据不同直径、长度的管路及血浆分离器膜面积,预冲的生理盐水量不同,但最终必须完全排尽空气,一般冲洗液量要达到2000〜4000m1。

此外,抗凝在血浆置换中极为重要,在预冲结束阶段应给予肝素化生理盐水(5000U/1)至少500m1预冲血浆分离器,以减少血浆置换过程中血浆分离器内凝血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浆置换的适应症
美国血浆透析学会(ASFA)
1 2
3
血浆置换治疗适应症分为4类疾病
Ⅰ类疾病:指某些疾病诊断一旦明确,以血浆置换作为 临产一线治疗的,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联合应用。
Ⅱ类疾病:血浆置换作为第二顺位治疗手段,无论是单 独应用还是联合其他治疗方式。
Ⅲ类疾病:血浆置换作为独立的治疗手段不是最佳的, 应用应个体化,例如脓毒症及多器官衰竭。
肾脏疾病: 狼疮性肾炎、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新 月体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系统性血管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免疫性肾病、脂蛋白肾病等
重症药物或毒物中毒: 化学药物/毒物、生物毒素高脂溶性 而且易与蛋白结合的药物或毒物
器官移植排斥: 心肝肾肠移植移植排斥反应、移植后 超敏反应等
皮肤病: 银屑病、大疱性类天疱疮、中毒性表 皮坏死松解症
1、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良好的静 脉通路是TPE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一般 选择股静脉穿刺。加强管道护理,预防 穿刺部位感染,固定要牢固,注意防止 针头滑脱,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有无受 压、扭曲等情况,确保血浆置换的成功。 2、置换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上床边心电监护仪,专人护理, 每30分钟测量1次生命体征并记录,如 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于相应处理。
症 无血浆置换的禁忌症 向患者交代病情 签署知情同意书
卫生部2010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治疗前物品的准备
仪器使用Prismaflex系统CRRT机,血浆分离器为Prismaflex TPE-2000。 血液管路及血浆分离器抗凝剂选用肝素盐水预充。
血浆置换过滤器( TPE-2000 )
待配制肝素盐水(预充液)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并发症分类
与血管通路有关 与操作有关 与抗凝有关 与过敏反应有关
与输注血浆有关
临床表现
血肿,气胸,出血
胶体渗透压↓、低血压,水肿,丢失血液成分, 消毒剂(氯化乙烯)有关的超敏反应
出血,堵塞,低钙
皮疹,喉头水肿,休克
高血容量或心律失常、肝炎,爱滋病与其它输 血相关的疾病及其感染
血浆置换过程中的常规护理
血浆置换所用的置换液
换浆时补充液体,最重要的是恢复血容量和维持胶体渗透压的平衡,以 避免低血压,肺水肿等心血管反应,其次才是考虑蛋白质、凝血因子和免 疫球蛋白的补充。
适合于作补充的液体包括:5%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FFP)和等渗盐 水。
我科常用的换浆液体处方为:20%白蛋白 350ml+新鲜冰冻血浆(FFP) 1600ml+0.9%NS 1050ml。置换液总量3000ml。
03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
05
减少病毒污染机会。
02
保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 即血浆蛋白浓度正常。
04
适当补充凝血因子和免疫球 蛋白,避免降至临界水平以 下。
06
无毒性,不在体内蓄积。
治疗前准备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血液净化装置、血浆分离器、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血浆成分分离器
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
卫生部2010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03
血浆置换的操作流程
血浆置换治疗
由于血浆置换存在不同的治疗模式,并且不同的 设备其操作程序也有所不同,应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 按照机器及其所用的管路、血浆分离器或血浆成份分 离器等耗材的相关说明书进行。
血浆置换的基本装置
PlasautoΣ
我科拥有2台金宝Prismaflex
眼科疾病: 甲亢恶性突眼症、老年黄斑变性
心血管疾病: 严重的高脂血症、周围动脉闭塞 疾病、扩张型心肌病等
肝脏疾病: 重症肝炎、严重肝衰竭尤其是合 并高胆红素血症等
风湿性疾病: SLE、进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多发性肌炎、 Goodpasture综合征、韦格纳 肉芽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细胞吸附
---LDL(不良胆固醇) 胆固醇 ---IDL
---HDL(良性胆固醇)
双免 重 疫吸附 血
---IgM

蛋白
免疫球蛋白---IgG ---IgA
置 单换 重
白蛋白 内毒素细胞因子、炎症介质
胆红素
血 血浆 液灌流 置

维生素
尿素氮 肌酸内酰胺 糖 电解质
血 血 液滤 液透 过 析

静脉端(回血)
动脉端(引血)
04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护理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整体并发症发生率大约为10%(1.4-20%),主要发生于采用 新鲜冰冻血浆( FFP )者。 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低钙血症、低容量、过敏反应等相关的临床症状与 体征。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不足3%, 而治疗过程相关性死亡率很低(<0.05%)。 特别是感染率并不比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高。 如果患者应用了ACEI类药物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低血压、心动过缓,呼 吸困难、腹部痉挛、脸部充血发红等。
通常体外循环用的必须物品: 出凝血指标、血白蛋白、
如止血钳、注射器、手套等。 球蛋白、电解质、肝肾功
常用药物:生理盐水、葡萄
能,与原发病相关的特异
糖溶液、抗凝剂、抗过敏药
性指标等。
物等;
心电监护
置换液:血浆或代用品
建立血管通路:多选择临
时性血管通路。
医生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 确定有血浆置换的适应
血浆置换 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潮州市中心医院ICU 蔡静湘
前言
血液净化技术是把患者血液引至体外并 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 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主要包括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 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腹膜透析等。
前言




分 子

量 大
血 浆
分 子 量 小
血浆置换的方法
单纯血浆置换
• 血浆置换的关键过程:持续补充与置换容量相当的等渗溶液
为保证患者有稳定的血容量和血浆渗透压,防止低血容量、低血压等威胁病人生命的并发症。置换液可为: 新鲜血浆、白蛋白溶液、生理盐水、代血浆等。
血浆置换的方法
双重血浆置换
02
血浆置换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血浆置换的适应症
符合下列条件的疾病可以采用血浆置换
1
拟清除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巨大,一般的血液净化 技术不能清除。
2 拟清除物质半衰期长,内源性清除途径远不及PE 迅速。
3
拟清除物质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子,而 且传统的药物治疗无效。
血浆置换的主要作用在于快速去除那些特殊的致病物质,这些物质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 沉积在组织引起组织损伤的免疫复合物、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各种副蛋白以及循环毒素,如过量的药物, 毒物等。
血浆置换过程中的常规护理
3、密切观察机器运行情况:注 意观察机器上各数据的情况。如全 血流速、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 压 、 跨膜压变化等。 4、严格无菌操作:更换血浆时 避免污染接口,并按照输血的操作 规程进行核对、输注,遵守无菌操 作规程。
机器运行动态参数界面
血浆置换过程中的常规护理
5、防止低温:TPE中患者 因输入大量置换液,如液体 未加温输入后易致畏寒、寒 颤,加温后的回血温度尽可 能与患者体温相近,并注意 保暖和置换环境温度的控制 (温度24-26℃,相对湿度: 50-60%)。
血液管路加温器
血浆置换过程中并发症的护理
1、低血压:是TPE中主要并发症之一,置换过程中血液抽出速度过快或补液量不 足可引起血容量失衡,表现为心慌、气促、面色苍白、出汗、四肢湿冷,血压下降。 应立即减慢放血速度( 50~80ml/min ) ,加快输液速度给予有效扩容,必要时 暂停置换。为避免发生低血压,置换过程中应遵循等量置换原则,并使血浆滤出速 度大致等同于输入速度。 2、低钙血症:是TPE中主要并发症之一,因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时,枸橼酸钠也随 之进入体内,短时间内大量枸橼酸钠进入体内易引起枸橼酸钠中毒——低血钙。表 现为口唇与远端肢体麻木,严重者出现手足抽搐、心律失常。应监测血钙水平,及 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静脉推注可有效预防低钙的并发症。
血浆置换治疗开始时,全血液速度宜慢,观察2~5分钟, 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 通常血浆分离器血流速度为80~150ml/min(本科室常用150ml/min ,每次运行2h )。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每30分钟测血压、心率等。
密切观察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 、 跨膜压变化等。
置换达到目标量后回血,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病情变化及血浆 置换治疗参数和结
果。
卫生部2010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浆置换运行中
血浆分离器
血液管路加温器











置换出来的废弃血浆
血浆置换运行中
机器运行动态参数界面
置 换 出 血 浆
血浆置换运行中
血浆置换中的患者







血浆置换治疗处方
置换量:患者血浆容量的1-1.5倍 置换频率:取决于原发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所清除致病因子 的分子量和血浆中的浓度。一般间隔1-2天,一般5-7次为一疗程。 置换液的组成:
单膜 :新鲜冷冻血浆、5%人体白蛋白 、代血浆、晶体液 双膜 :少量人血白蛋白和生理盐水 血浆蛋白:增加白蛋白; 凝血因子缺乏:增加新鲜血浆; 高粘滞状态时:增加晶体含量。
血浆置换的原理
清除
清除体内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及炎症介质; 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恢复正常;使淋巴细胞功 能恢复正常;改善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