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大全鲁教版海水晒盐
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下《第6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中考复习(卷六)(含答案)103908
![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下《第6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中考复习(卷六)(含答案)103908](https://img.taocdn.com/s3/m/0f0c48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3.png)
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下《第6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中考复习(卷六)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下列有关海水晒盐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后才能析出晶体B.盐场必须建在阳光充足、雨量少的地区C.结晶池中析出盐后的母液没有用途,为防止污染须排入大海D.盐场利用日晒、风吹晒盐,采取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2.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B.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同一反应可选用不同的催化剂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加酚酞试液B.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的值越小C.鉴别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钙三种固体:加水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 如图是海水晒盐的工艺流程示意图,有关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发池中的海水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B.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C.结晶池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D.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不变5.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种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种C.段有沉淀生成D.点溶液的6.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时,将甲物质放入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D.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晶体质量甲乙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B.若要将组成在点的甲溶液转发为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温至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时,丙溶解于水中能形成溶液8.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表示时,和的溶解度均为B.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C.a 中混有少量c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D.将时,、、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化学初三鲁教版6.2海水“晒盐”练习(含解析)
![化学初三鲁教版6.2海水“晒盐”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e95dd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b.png)
化学初三鲁教版 6.2 海水“晒盐”练习(含分析)同步练习:1.饱和溶液是指〔〕A、在必定温度下,必定量的溶剂中不可以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B、浓度较大的溶液C、还可以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D、不可以持续溶解其余溶质的溶液2、某温度时,以下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降低温度可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A、氯化钾溶液B、硝酸钾溶液C、氢氧化钙溶液D、硫酸钠溶液3.以下对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浓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B、浓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稀溶液必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必定是浓溶液4、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A、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降低温度看能否有溶质析出B、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蒸发水分看能否有溶质析出[C、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持续加同种溶质,看可否持续溶解D、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持续加不一样种溶质,看可否持续溶解5、以下各操作中,必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对该溶液进行降温B、对该溶液进行升温C、持续向不饱和溶液中增添溶质D、向该溶液中加入比其浓的溶液6、室温下,向 200g 硝酸钾溶液中若是 20g 硝酸钾固体,充足搅拌后,另有 2g 固体未溶解,再加入 20mL水后,固体所有溶解。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加入固体搅拌后获得的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获得的必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获得的必定是不饱和溶液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浓溶液必定比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大B、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后,质量分数必定增大C、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必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D、在必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总要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8.以下对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结晶是指有规那么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B、不一样物质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同样C、结晶一定在蒸发溶液的时候才能进行D、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纳冷却热饱和溶液法9.以下对于溶液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饱和溶液降温后必定能析出晶体B、饱和溶液降温后必定能析出晶体C、溶液只有达到饱和后才有可能析出晶体D、溶液不达到饱和也能析出晶体10.饱和溶液是指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的溶液。
鲁教新版初三化学第八章第二节海水晒盐基础题(word有答案)
![鲁教新版初三化学第八章第二节海水晒盐基础题(word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c3a8daf1ffc4fff47acdf.png)
鲁教新版初三化学第八章第二节海水晒盐基础题(word有答案)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结晶法分散的是()A.石灰石粉末与水的混合物B.木炭粉与水的混合物C.汽油和植物油的混合液D.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液2.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历程: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水进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3.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风吹日晒使溶液有饱和变为不饱和C.风吹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4.利用海水来制盐的原理是()A.议决化学反响,产生沉淀而制食盐B.升高温度,降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C.利用阳光、风力蒸发水分使食盐析出D.降低温度,减小食盐的溶解度5.海水晒盐时,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议决风吹日晒,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第 1 页得粗盐.在此历程中()A.水的质量不变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6.混合物分散的要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普遍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应用告终晶要领的是()A.除去水中的泥沙B.分散豆浆和豆渣C.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D.用海水晒盐7.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风吹日晒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B.风吹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C.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D.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从而使氯化钠结晶析出8.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利用日晒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出来B.利用日晒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C.利用日晒的作用,使海水分化出氯化钠D.利用日晒和风力,使海水产生化学变化生成氯化钠9.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实验操纵,可以使食盐水中的食盐结晶析出的是()A.B .C . D .10.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第 2 页A.日晒可使氯化钠蒸发B.日晒可使水分蒸发C.日晒可使海水分化D.日晒可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11.下列有关溶液的知识中,你以为不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最简略的要领是连续增加溶剂B.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通常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要领举行分散C.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D.饱和溶液析出溶质后,仍然是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10mL 饱和Ca(OH)2 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95gKCl 溶液蒸干得到5g 固体,则原溶液中KCl 的质量分数为5% C.20℃时,50g 水中溶解了18gN aCl,则20℃时NaCl 的溶解度为36g D.从质量分数为25%的H2SO4 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的10mL H2SO4 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25% 13.敷衍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要领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时,把50g 甲插进50 g 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B.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巨细干系是乙>甲=丙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取蒸发溶剂结晶的要领提纯甲第 3 页D.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丙1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可接纳蒸发结晶的要领提纯甲物质16.“粗盐提纯”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纵Ⅲ中,若未能充分溶解,则所得的精盐质量将偏低B.操纵Ⅳ中,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C.操纵V 需加热至液体蒸干为止D.操纵V 完成后,仍需用到玻璃棒17.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 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举行五步操纵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的NaCO3 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 溶液.正确的操纵顺序是()A.②⑤④③①B.⑤②④①③C.②④⑤①③D.①⑤②④③18.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A.CaCO3 B.CaO C.Ca(OH)2 D.CaCl219.食品卫生安定干系到千家万户.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损害,学校食堂从市场上买回来的蔬菜,你以为应浸第 4 页泡在()A.食盐溶液B.烧碱溶液C.纯碱溶液D.食醋溶液20.某同砚欲测定Na2CO3 和NaCl 固体混合物重Na2CO3 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 样品,按下列方案举行实验,合理的是()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响,用排水法收集到VmL 气体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响,称量反响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响,逸出的气体用NaOH 固体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2g D.与足量Ca(OH)2 溶液充分反响,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3g 固体二.填空题(共10 小题)21.从溶液中获得固体一般有两种要领。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上)中考题同步试卷:3.2+海水“晒盐”(03).docx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上)中考题同步试卷:3.2+海水“晒盐”(03).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a50c43fa26925c52dc5bf34.png)
鲁教五四新版九年级(上)中考题同步试卷:3.2 海水“晒盐”(03)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5•南昌)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2.(2015•茂名)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B.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者仍是饱和溶液C.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变小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 A,可形成不饱和溶液3.(2015•昆明)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0℃和8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B.该物质在60℃时的溶解度比40℃时的溶解度大C.4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将8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4.(2015•南宁)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C>B>AB.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D.若要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在恒温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法5.(2015•黑龙江)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顺序为a>b >c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象可知,金属M比金属N活泼D.向一定量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6.(2015•玉林)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7.(2015•厦门)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8.(2015•盐城)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9.(2015•常州)如图为Na2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含少量Na2SO4的NaCl②45℃时,使Na2SO4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措施仅有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水3种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中加入15g NaCl粉末并振荡,会出现浑浊④将相同质量的Na2SO4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至10℃,前者析出晶体的质量大.A.①②B.③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15•深圳)如图为M,N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溶解度比N大B.t1℃时,M接近饱和的溶液降低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t2℃时,100g N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30g N物质D.t2℃时,M,N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1.(2015•自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C.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D.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12.(2015•通辽)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形成75g A的饱和溶液C.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二、填空题(共13小题)13.(2015•绥化)如图是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后回答问题:(1)的溶解度收温度影响变化不大.(2)温度不变时,若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填一种即可)(3)40℃时,将30g硫酸钠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4)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杂质氯化钠的硫酸钠,最佳的温度范围是℃以下,理由是.14.(2015•十堰)如图1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2)t1℃时,将30gB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将A和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至t1℃,析出的晶体含有A和C B.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 >CC.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D.t1℃时,欲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4)如图2所示,向放有镁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开瓶中C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15.(2015•达州)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图中A点表示的乙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t3℃时,将等质量甲和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丙(填“<”、“>”或“=”);(4)将t1℃时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为(填一种即可).16.(2015•齐齐哈尔)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填“>”、“<”、“=”);(2)40℃时,将4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3)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4)40℃时,将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溶解于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时,甲物质需要水的质量乙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填“>”、“<”、“=”).17.(2015•永州)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将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填“A”或“B”).(2)30℃时,将20g物质A溶于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015•河池)用所学知识回答.(1)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此图回答问题:①t2℃时,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用“=”“>”“<”符号连接).②a中含有少量的b,若要提纯a,可采用的方法.③若c为氢氧化钙,在室温时,向c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室温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19.(2015•本溪)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2)若B点混有少量A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B;(3)t1℃时,能不能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的C溶液?(填“能”或“不能”);(4)t2℃时,将A,B,C三种固体物质各30g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的是;(5)将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0.(2015•毕节市)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由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①;②.(2)20℃时,将50克甲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不饱和”溶液).(3)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填“>”、“<”或“=”).21.(2015•株洲)如图所示为①硝酸钾②氯化钠③硼酸(H3BO3)的溶解度曲线图.由图可知:(1)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氯化钠和硼酸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请用序号作答).(2)当温度为25℃时,上述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请用序号作答).(3)要将P点处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入硝酸钾固体、(任写一条)等.22.(2015•常德)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填“A”或“B”);(2)T1℃时C的溶解度为g;(3)T2℃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T2℃时将4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3.(2015•营口)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意义是.(2)t2℃时,向3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将其升高到t3℃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3)t4℃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4)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4.(2015•日照)亚硝酸钠(NaNO2)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NaNO2、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设计的鉴别NaNO2、NaCl固体的方案如下:20℃时,取6.0g NaNO2和6.0g NaCl分别放入两只小烧杯中,各加入10mL水(水的密度为1g/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现象.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2)除去NaNO2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然后过滤、洗涤、干燥.(3)20℃时,将182.2g NaNO2饱和溶液蒸发掉50g水,再降温到20℃,可析出晶体的质量为.(4)分别将60℃时等质量的NaNO2、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填“NaNO2”或“NaCl”).25.(2015•凉山州)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与b相比,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在t1℃时,a与b的溶解度相等C.t2℃时,将30g a物质溶于50g溶剂中,可得到80g溶液D.从t2℃降温至t1℃时,c有晶体析出(2)如图2所示,将盛有c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置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需向烧杯内加入下列哪种物质,才能使试管内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A.浓H2SO4B.氢氧化钠C.蔗糖D.食盐E.硝酸铵.三、解答题(共5小题)26.(2015•吉林)表是A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20 40 60溶解度/g 17.5 20.0 24.2 28.0(1)请在图中绘制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当温度为℃时,A、B的溶解度相等;(3)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27.(2015•长春)分析图中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g;(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3)30℃时,将30g KNO3、30g 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28.(2015•遂宁)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2℃,a的物质的溶解度为.(2)t1℃时,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变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可采用.(任填一种方法即可)(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溫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置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a>b>c B.b>a=c C.b>a>c.29.(2015•东营)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甲.(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选填序号).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答出一条).30.(2015•佛山)硫酸铵和氯化钾是化工生产的副产品,直接作为肥料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或影响作物的生长,工业上往往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如图1是硫酸铵等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归纳硫酸铵等物质溶解度﹣温度曲线变化规律:①;②温度相同时,.(2)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的流程如图2: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产品(无氯钾肥)的化学式是;④操作Ⅰ主要是趁热过滤,过滤后的产品中(NH4)2SO4晶体析出(填“有”或“没有”).(3)苯甲酸(C6H5COOH)通常用作定香剂或防腐剂,也用作果汁饮料的保香剂,合成苯甲酸晶体常伴随有氯化钾等副产品生成,某同学加热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并测定其熔点,发现其在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资料:苯甲酸熔点122.4℃;纯净固体一般都有固定熔点;在常温时苯甲酸溶解度很小.小于0.4g.【提出问题】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猜想1:苯甲酸;猜想2:氯化钾,猜想3:.【实验探究】限选试剂:蒸馏水、AgNO3溶液、稀硝酸.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滤液Ⅰ将白色固体A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Ⅱ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白色固体A中含有KClⅢ取白色晶体,熔点是结合实验Ⅱ,猜想3成立鲁教五四新版九年级(上)中考题同步试卷:3.2 海水“晒盐”(0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5•南昌)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不知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B、据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解答;C、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解答】解:A、不知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错误;B、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即等质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的物质的质量相等,所以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正确;C、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乙的溶解度变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而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且都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故错误;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大而减小,与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似,故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2015•茂名)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B.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者仍是饱和溶液C.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变小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 A,可形成不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据A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C、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D、据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解答.【解答】解:A、t1℃时A和B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正确;B、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仍饱和,B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C、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所以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不会改变,故错误;D、t2℃时A的溶解度是4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5g的A,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40g A,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正确.故选:AD.【点评】了解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2015•昆明)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0℃和8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B.该物质在60℃时的溶解度比40℃时的溶解度大C.4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将8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B、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大小;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并结合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D、85℃降温至60℃,该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图可知:40℃和8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正确;B、由图可知:该物质在60℃时的溶解度比40℃时的溶解度大,正确;C、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0%,故错误;D、由图可知:85℃降温至60℃,该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所以将8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正确;故选:C.【点评】明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难度不大.4.(2015•南宁)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C>B>AB.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D.若要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在恒温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使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③在溶解度曲线上及上方的点表示的都是饱和溶液,而在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是不饱和溶液,由于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从而确定是否可以使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转变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解答】解:A、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C>B >A,故A说法正确;B、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说法正确;C、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将t3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故C说法错误;D、由于N点在A溶解度曲线下方,代表的是A的不饱和溶液,当恒温蒸发水分时,不饱和溶液就会变成饱和溶液,N点就会变成M点,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和应用.5.(2015•黑龙江)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顺序为a>b >c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象可知,金属M比金属N活泼D.向一定量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同,而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低而减小进行解答;B、根据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且温度不变,饱和溶液溶解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进行解答;C、根据活动性越强的金属,反应速率越快进行解答;D、根据向酸中加入水,溶液的酸性降低,pH变大,但溶液仍呈酸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t1℃升温至t2℃时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则升温后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而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低而减小,且t2℃c物质的溶解度小于t1℃ab物质的溶解度,故c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ab,所以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顺序为a=b>c,故A错误;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随着水分的蒸发,溶液质量逐渐减小,而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但是当溶液达到饱和溶液以后,由于溶解度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就会保持不变,故正确;C、活动性越强的金属,反应速率越快,由图可知,M金属用的时间少,而N金属用的时间多,所以M的金属活动性大于N,故正确;D、向酸中加入水,溶液的酸性降低,pH变大,但溶液仍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不会大于7,故错误;故选:BC.【点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了解反应原理、关注实验过程,在分析实验过程的同时,掌握看图象的要领,即‘三点一趋势’:起点、终点、转折点、走势.6.(2015•玉林)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B、据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温度降低,若降到20℃以下,才有晶体析出,高于此温度,无晶体析出;D、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解答.【解答】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故选项说法错误;B、30℃时三种物质只有丙的溶解度小于10g,即10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0g,则1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g,所以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有剩余固体的是丙,即试管1,正确;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温度降低,若降到20℃以下,才有晶体析出,高于此温度,则无晶体析出;所以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乙溶解度减小,均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30℃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错误;故选:B.【点评】明确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正确解答.7.(2015•厦门)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都为:×100%=23.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和乙仍然都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海水晒盐 练习题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海水晒盐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4effc8844769eae109ed67.png)
第二节海水“晒盐”测试题一、选择题:1.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中溶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实验操作,哪一项可以将食盐水中的食盐结晶出来()3.“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在航天飞船的失重环境中,下列实验操作最难完成的是()A.结晶B.蒸发C.溶解D.过滤4.下列各组物质:⑴氯化钠和硝酸钾⑵碳酸钙和氯化钙⑶氯化钾和二氧化锰⑷硫酸钡和氯化银。
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一一分离的是()A.只有⑴B.只有⑶C.⑵和⑶D.⑶和⑷5.关于海水“晒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少而变成不饱和溶液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6.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A.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CuO(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KCl(K2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7.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边加边搅拌。
下列图形中变化关系正确的是()8.在一个大萝卜中挖出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过一段时间将里面的食盐水倒出,往倒出的食盐水中再加入少量食盐,食盐水的质量会()A.不变,因为倒出的食盐水还是饱和的B.增加,倒出的食盐水还是饱和的,但因加入食盐,故溶液质量会增大C.增加,倒出的食盐水不饱和了,加入的食盐会溶解一部分D.减少,因为一部分食盐变成晶体析出9.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g5.4﹪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A.500g B.400g C.200g D.100g10.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饱和食盐水,一瓶是蒸馏水,下面是某同学提供的的几种鉴别方法:①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②用硝酸银溶液③导电性实验④用酚酞试液⑤用生鸡蛋⑥蒸发⑦用石蕊试液,你认为可行的是()A.①②③⑤⑦B.②③⑤⑥C.①④⑤⑦D.②③⑤⑥⑦11.如下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只要温度不变,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D.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13.有一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20℃时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又蒸发掉10g水,再冷却到20℃时,析出晶体3g,若第三次仍蒸发掉10g水,则析出晶体的质量()A.一定小于3g B.一定等于3g C.一定大于3g D.可能大于或等于3g1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3.2海水“晒盐”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3.2海水“晒盐”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39aa80ff61fb7360a4c655d.png)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 3.2海水“晒盐”练习海水“晒盐”1.学习了化学此后,要能运用化学知识解说平时生活中的现象,剖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质问题。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搅拌能加速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由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B.天气闷热时,鱼会在靠近水面处游动,原由是温度高升气压变小,氧气的溶解度减小C.铜器上生成的绿色物质可用稀盐酸除掉D.汽油和洗衣粉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迹,但原理不一样2.以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a中含有少许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aB.t℃时,a、b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a大于b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必定比b溶液浓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3.以下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0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B.t1C时,100gKNO3C.t20C时,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必定相等D.温度高于KNO3的溶解度都大于NaCl的溶解度t2C时,任一温度下4.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1/7.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t1℃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乙比甲大C.t2℃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3℃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溶质多的是甲6.以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剖析不正确的是...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是A>B>CB.50℃时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获得A的饱和溶液,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C.将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一般可采纳降温的方法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7的大小关系是B>A=C7.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以以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将t1℃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次序是:乙>甲>丙B.在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质量必定相等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变成不饱和溶液D.要从含有少许甲的乙溶液中获得许多的乙晶体,往常可采纳降温结晶的方法8.以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定相等C.除掉甲物质中少许乙物质可采纳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30℃降到10℃时,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必定大于乙析出晶体的质量9.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以以下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2海水晒盐同步考试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2海水晒盐同步考试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645004616fc700abb68fcc1.png)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2海水晒盐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海水晒盐是()A.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B.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2.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A.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B.冬天玻璃窗户上结“冰花”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逸出D.把糖水放在冰箱里冷藏,杯底出现了晶体3. 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4. 下列四种物质中,难溶于水的是()A.碳酸钙B.食盐C.蔗糖D.纯碱5. 能比较出室温下白糖和食盐溶解性大小的一组实验是()A.B.C.D.6. 盛夏,在烈日下工作、出汗过多的人,所穿的深色衣服上会出现一些细小白色粉末,其主要成分为()A.纯碱B.烧碱C.氯化钠D.油脂7. 不能说明气体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C.喝下汽水时,感到饱胀打嗝D.天气闷热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8. 20°C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C,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小于3克B.等于3克C.大于3克D.大于等于3克9. 能加快食盐溶解速率,并增大食盐溶解度的下列操作是()A.搅拌B.振荡C.加热D.降温10.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水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泥沙B.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以防生锈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管道煤气是否泄漏D.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11. 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A.溶解法B.过滤法C.蒸馏法D.结晶法12. 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至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鲁教新版九年级(下)《8.2 海水“晒盐”》同步练习卷
![鲁教新版九年级(下)《8.2 海水“晒盐”》同步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ef1e3842f8c75fbfc77db2aa.png)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碱
(4)二元含氧酸
(5)二元无氧酸
(6)正盐
(7)酸式盐
.
25.(3 分)现有甲、乙两组溶液,甲:H2SO4、K2CO3、Fe(NO3)2 乙:BaCl2、HCl、Ca
(OH)2,甲组中只有 甲组的所有物质反应.
可以与乙组所有的溶液反应,乙组中只有
第3页(共6页)
B.20℃时 20 g 某物质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则 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20 g
C.20 g 某物质在 100 g 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20 g
D.20℃时 100 g 水里最多只能溶解 20 g 某物质,则 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20 g
22.(3 分)影响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外界条件是( )
B.Ba(NO3)2
C.Na2CO3
D.Ba(OH)2
10.(3 分)下列物质按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操作,可将它们一一分离的是( )
第1页(共6页)
A.NaCl、NaNO3
B.KCl、MnO2
C.CaCO3、Na2CO3
D.BaSO4、AgCl
11.(3 分)只用石蕊试剂就可将组内的三种溶液鉴别开的是( )
C.AlCl3
D.NaCl
13.(3 分)用盐酸和酚酞混合液浸过的滤纸,分别在滤纸上滴入下列溶液,滤纸上不会出
现红色的是( )
A.石灰水
B.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
14.(3 分)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溶质
C.降低温度
D.倒出一部分溶液
15.(3 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鲁教五四制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海水“晒盐”同步练习
![鲁教五四制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海水“晒盐”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aa4b46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b.png)
3.2 海水“晒盐”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20℃时,Na2Cr2O7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C.60℃时,Na2SO4的溶解度大于Na2Cr2O7的溶解度D.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Na2Cr2O7、Na2SO4溶液2.小科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俗称:烧碱小苏打B.物理性质:易溶于水C.化学性质:可与稀盐酸、Ca(OH)2溶液、CaCl2溶液反应D.制取:可从内陆盐湖中通过物理方法提取3.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Y的溶解度为50g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X>ZC.T2℃时,50g H2O与50g X混合,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X溶液D.T2℃时,将等质量的X和Y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X溶液析出的晶体大于Y溶液4.下列方法中一定能将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A.降低温度B.增加溶剂C.充分搅拌D.增加溶质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在常温、常压下,用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盛放大理石的隔板有小孔,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V。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ρ。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并不断注水,可观察到乙中稀盐酸进入装置丙中②当丙中无气泡产生,立即读取量筒戊中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③丁中若没有植物油会导致测定结果会偏大④装置中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⑤乙中的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对实验无影响⑥该小组同学可以利用乙和丙装置的总质量变化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②⑤⑥B.①④⑥C.①③⑥D.①②④⑥6.已知:CaCO3CaO+CO2↑。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8单元_海水中的化学_8.2_海水“晒盐”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8单元_海水中的化学_8.2_海水“晒盐”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9f45ae8762caaedd33d445.png)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8.2 海水“晒盐” 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时,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B.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只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要从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得到,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2.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时,水中最多能溶解B.的溶解度变化情况与固体相似C.中含有少量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提纯D.、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时,两种溶液浓度相等3. 要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加溶剂D.增加溶质4.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减少溶剂,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⑥5. 欲使任何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可行的是()A.改变温度B.蒸发溶剂C.加入溶质D.倒出溶液6.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B.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到,变成不饱和溶液D.若要将组成在点的溶液转变为点的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7.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时,甲和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甲、乙、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8.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有: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9. 小明查资料知道粗盐含有难溶于水的杂质泥沙及溶于水杂质、、,他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粗盐提纯,使用步骤有①溶解②加适量盐酸③加入足量溶液④加入足量溶液⑤加入足量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则他的正确步骤顺序是()A.①③④⑤②⑥⑦B.①⑤③④②⑦⑥C.①③⑤④⑦②⑥D.①⑦③④⑤②⑥10.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时,水中最多溶解甲C.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变为不饱和溶液D.将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B.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可作燃料C.海水中溶有二氧化碳,可供海底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现在,通过淡化海水可以得到充足的淡水,所以“珍惜每一滴水”的理念过时了12. 如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C.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D.中含有少量时,用溶解、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中的13.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玻璃棒B.烧杯C.蒸发皿D.坩埚14.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从含有少量的溶液中得到较多的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时,将物质加入到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不饱和溶液C.将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时,析出溶质D.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5. 如图表示、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B.在、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饱和溶液中最多溶解物质D.当中含少量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16.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C.把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D.把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17. 如图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时,物质的溶解度为B.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要使从其热饱和溶液中析出,最好采用冷却溶液法D.要将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8. 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1)如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3)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中称取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最终得到晶体,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________.(5)、过滤,过滤食盐水,滤液仍浑浊,可________;(6)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过滤时滤纸有破损、蒸发时有固体溅出、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19. 海水晒盐利用了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___的特点,常采用________结晶的方法获得食盐.20.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2)将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3)当物质中混有少量物质时,提纯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21.(10分) 把萝卜块放入浓盐水中,萝卜块会皱缩.把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会变挺.这些都是生活常识,其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启迪我们去思考.(1)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要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中?(2)现有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将它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多少毫升?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2. 小明、小亮在学习了饱和溶液的定义后,一起探究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做作了如下实验.:小明在时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小明将烧杯用酒精灯加热后,烧杯内固体消失,又称取氯化铵放入烧杯并搅拌,氯化铵全部溶解.问题:小明的实验证明了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为:________.:小亮在时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小亮用量筒量取水倒入烧杯中并充分搅拌,烧杯内固体消失,又称取氯化铵放入烧杯并搅拌,氯化铵全部溶解.问题:小明的实验证明了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为:________.小亮提出:氯化铵的饱和溶液还能不能溶解其他物质呢?他们又一起做了如下实验.:在时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他们将烧杯内的溶液转移到另一烧杯内,得到的氯化铵饱和溶液.他们又称取食盐放入得到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内并充分搅拌,食盐消失.结论:一定温度下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可以再溶解另一种不同的溶质.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食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2)如何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你能想出几种方法?23. 以下各图所示是某校兴趣小组测定硝酸钾溶解度的部分操作实况剪辑.图是给试管中水和硝酸钾固体加热;图是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搅拌;图是待硝酸钾全部溶解后,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停止加热;图是在溶液中插入温度计;图是用玻璃棒轻轻摩擦试管内壁,当溶液中刚出现硝酸钾晶体时,记下温度计上所示温度.请根据上述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图所示的操作目的是________.(2)当试管中硝酸钾的总量达到时,小组同学分别测出的温度为、、,他们将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的温度是________.他们进行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3)如表所示为兴趣小组在实验报告中,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根据表格中已有数据,分析实验时,试管中盛有水的体积为________,并将表中空格内的相应溶解度填写完整.()已知硝酸钾在上表中测定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在下边的坐标图上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8.2 海水“晒盐”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答案】D【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解答】解:、时,的溶解度为,即水中最多溶解物质达到饱和,因此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正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和均有固体析出,只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正确;、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因此要使结晶析出可采降温结晶.正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饱和时则无法比较,错误;故选.2.【答案】D【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解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一定质量的水中能够溶解溶质的质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有两种: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时,应该用蒸发结晶;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时,应该用降温结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解答】解:、时,的溶解度是,水中最多能溶解,该选项说法正确;、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变化情况与固体相似,该选项说法正确;、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中含有少量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提纯,该选项说法正确;、因为在时的溶解度大于在时的溶解度,因此、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时,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的溶质质量分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3.【答案】D【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温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温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解答】解:、对于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高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对于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增加溶剂,不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溶质,不饱和溶液变仍为不饱和溶液,故故选项方法一定不可行.、向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而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一定可行.故选:.4.【答案】D【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②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③增加硝酸钾,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④减少硝酸钾,不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⑤增加溶剂,不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⑥减少溶剂,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在一定温度下,②③⑥中的方法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5.【答案】D【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利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答此题.【解答】解: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改变温度,蒸发溶剂,加溶质.所以:改变温度可以蒸发溶剂可以加入溶质可以倒出溶液,溶剂溶质都没变,溶液性质不变,不可以综上,故答案为:6.【答案】C【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使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③在溶解度曲线上及上方的点表示的都是饱和溶液,而在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是不饱和溶液,由于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从而确定是否可以使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转变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解答】解:、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故正确;、由于在时,和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由于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错误;、由于点在溶解度曲线下方,代表的是的不饱和溶液,当蒸发溶剂时,随着溶剂的减少,不饱和溶液就会变成饱和溶液,点就会变成点,故正确;故选:.7.【答案】A【考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鲁教新版九年级(下) 中考题同步试卷:8.2 海水“晒盐”(13)
![鲁教新版九年级(下) 中考题同步试卷:8.2 海水“晒盐”(13)](https://img.taocdn.com/s3/m/0c3e6207bd64783e09122bcf.png)
鲁教新版九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8.2 海水“晒盐”(13)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粗盐称量B.粗盐溶解C.浊液过滤D.蒸发结晶2.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装置甲溶解固体B.用装置乙进行过滤C.用装置丙蒸发滤液D.用装置丁称量固体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一定要用到过滤操作B.碳酸盐、碳酸氢盐中只有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C.沉淀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D.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4.下图是“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不正确的是()A.称取粗盐质量B.量取水的体积C.过滤D.蒸发5.下列物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食盐﹣﹣调味品B.干冰﹣﹣制冷剂C.明矾﹣﹣净水剂D.石墨﹣﹣切割玻璃6.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称量B.溶解C.过滤D.蒸发7.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C .过滤D .蒸发8.关于粗盐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时,要将滤液蒸干立即停止加热B.溶解时,玻璃棒有引流作用C.过滤时,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D.过滤时,漏斗下端要紧贴烧杯内壁9.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B.“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C.“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D.“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10.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A.A B.B C.C D.D11.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A B.B C.C D.D1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等离子,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适量盐酸,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加过量BaCl2溶液,⑤过滤。
2022年鲁教版九下《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2年鲁教版九下《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同步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9b92fb03d8ce2f01662309.png)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一、选择题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B .食物腐败C .汽油挥发D .石油分馏2.海水晒盐是( )A .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B .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C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D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3.我国的海岸线幅员辽阔,有充足的海水资源。
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
在此过程中( )A .溶剂的质量不变B .氯化钠的质量不变C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D .氯化钠的溶液质量保持不变4.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风吹日晒蒸发海水中的水分,使氯化钠晶体析出。
以下图能正确表示海水晒盐过程中,海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关系是( )5.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下图),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参加的固体物质是( )A .硝酸钾B .氯化钠C .硝酸铵D .氢氧化钠6.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海水――→①贮水池――→②蒸发池――→③结晶池――→④A .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根本不变B .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C .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D .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二、解答题7.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NaCl 溶液中进行如下操作:(1)参加少量NaCl 后,溶液的质量________。
(2)假设向其中参加少量水,那么溶质的质量________,溶液的质量________。
(3)假设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那么溶质的质量________,溶液的质量________。
8.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里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
对于溶液A和B,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两者相比,较浓的溶液是________。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2 海水“晒盐” 同步练习试题(解析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2 海水“晒盐” 同步练习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f399814afe04a1b171de28.png)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3.2 海水“晒盐”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 海水受热分解B. 升高温度,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C. 温度升高,使食盐的溶解度增大D. 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根据用海水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得到食盐晶体.以及海水是混合物,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去分析,通过对比得出合理答案.A、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海水,得到食盐晶体,不是海水受热分解,故A错误;B、氯化钠受温度影响不大,升高温度,不会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故B错误;C、氯化钠受温度影响不大,温度升高,也不会使食盐的溶解度增大,故C错误;D、由于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结晶的方法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2.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 )A. 放置酒精灯B. 固定铁圈位置C. 点燃酒精灯D. 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答案】A【解析】A、组装仪器时要从下向上组装,酒精灯在铁圈和蒸发皿的下方,通过先放酒精灯,才能确定铁圈的位置和高度.故A正确,B、只有先放好酒精灯的位置,才能确定铁圈的位置,不然的话酒精灯的火焰得不到最佳位置,故B错误,C、先点燃酒精灯,再放铁圈和蒸发皿,会造成酒精的浪费,故C错误,D、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在调整铁圈的位置时,会比较麻烦,也会造成蒸发皿的损坏,故D错误,故选:A.3.粗盐提纯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错误的是()A. 称量B. 溶解C. 过滤D. 蒸发【答案】C【解析】A、在取用粗盐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粗盐,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溶解粗盐要在烧杯中进行,为了加速粗盐的溶解,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且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在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4.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A. 酒精和水B. 食盐和泥沙C. 矿泉水D. 铁粉和铜粉【答案】B【解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水的固体从水中分离出去的一种方法;A、酒精是可以溶于水的,不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B、食盐可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C、矿泉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物质,其中的可溶性物质和水不能用过滤法分离;D、铁粉和铜粉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法分离;故选:B.5.下列关于除去水中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河水中的所有杂质B.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C.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臭味,是因为活性炭与臭味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D.煮沸可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成为蒸馏水【答案】B【解析】A、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以及细菌微生物,故A错误;B、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水中悬浮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转化成不溶性固体大颗粒易于沉降,故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是与水中的臭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D、煮沸可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但是不能将水变成为蒸馏水,故D错误;故选B.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蒸发结晶B. 稀释浓硫酸C. 滴管用后不洗插回原瓶D. 用力塞紧橡皮塞【答案】D【解析】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故A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正确;C、滴瓶上的滴管专瓶专用后一定不能洗涤,故C正确;D、连接试管和橡皮塞时试管不能放在桌上要拿起了连接,故D错误.答案:D.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CuO中混有Cu,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会与氧化铜反应,把原物质除去,故此项错误;B、用稀盐酸不能除去Ca(OH)2中的CaCl2反而会把氢氧化钙除去,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项错误;C、适量Ca(OH)2溶液可以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过滤后不会有新的杂质,所以该试剂选用合理.此项正确;D、CO2中混有CO,采用氧气,由于使用燃烧法对氧气的浓度有要求,所以即使低浓度的CO能够被点燃甚至被消耗掉,也会导致氧气成为新的杂质.错误.故选C8.在蒸发和过滤的操作过程中都需要用的仪器是()①酒精灯②玻璃棒③烧杯④铁架台⑤漏斗.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⑤【答案】B【解析】过滤需要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玻璃棒以及滤纸;蒸发需要铁架台(或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等仪器,则共同需要的仪器是玻璃棒,烧杯.故选B9.在“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实验中,用蒸发皿蒸发滤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把浑浊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进行加热B. 等到开始出现固体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C. 等到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D. 待滤液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答案】C【解析】A、过滤后,如果滤液还浑浊,应该再过滤一次,把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故A操作错误;B、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而不是等到出现固体时,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故B操作错误;C、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故C操作正确;D、待滤液完全蒸干时,才停止加热,故D操作错误.故选C.10.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中的KNO3B. 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C. 用浓硫酸除去CO气体中的水蒸气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答案】C【解析】A、过滤法能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B、氢氧化钠既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与氯化氢反应,所以不能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分,一氧化碳不与浓硫酸反应,所以可以用浓硫酸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故C正确;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无法同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C.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A. CO(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B. CO2(HCl):通过NaHCO3溶液洗气C. NaCl固体(沙子):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D. 铁粉(锌粉):加入稀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答案】A【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一氧化碳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HCl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应再进行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氯化钠易溶于水,沙子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锌粉和铁粉均能与稀H2SO4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2. 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的方式多种多样,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 做过滤层,在生产、生活中还可以用________ 、________ 等做过滤层.某学生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少量的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进行过滤.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图示实验还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 .(2)过滤后得到了澄清的液体是纯水吗?________ (填“是”或“不是”),理由是________ .(3)完成该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请问“二低”指的是什么?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玻璃棒,引流;(2)不是,因为过滤只是除去水中的不可溶性杂质,此时的水还含有其他可溶性杂质;(3)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解析】实验室常用滤纸做过滤层,生活中还可以用纱布和细沙代替;(1)根据净水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引流;(2)经过过滤操作不能除去可溶性固体;(3)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回答.【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2 海水“晒盐” 同步练习题(无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2 海水“晒盐” 同步练习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8bd2d969dc5022aaea00df.png)
3.2 海水“晒盐”一、选择题1.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 海水受热分解B. 升高温度,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C. 温度升高,使食盐的溶解度增大D. 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2.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 )A. 放置酒精灯B. 固定铁圈位置C. 点燃酒精灯D. 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3.粗盐提纯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错误的是()A. 称量B. 溶解C. 过滤D. 蒸发4.下列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方法进行分离的是…()A. 食盐与泥沙B. 铜片与铁片C. 酒精与水D. 食盐与蔗糖5.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B. 过滤后的水依然很浑浊,有可能是滤纸破损C. 利用过滤可以得到纯净的水D. 可以通过过滤食盐水得到食盐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蒸发结晶B. 稀释浓硫酸C. 滴管用后不洗插回原瓶D. 用力塞紧橡皮塞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AB.BC.CD.D8.在蒸发和过滤的操作过程中都需要用的仪器是()①酒精灯②玻璃棒③烧杯④铁架台⑤漏斗.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⑤9.在“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实验中,用蒸发皿蒸发滤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把浑浊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进行加热B. 等到开始出现固体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C. 等到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D. 待滤液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10.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中的KNO3B. 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C. 用浓硫酸除去CO气体中的水蒸气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A. CO(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B. CO2(HCl):通过NaOH溶液洗气C. NaCl固体(沙子):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D. 铁粉(锌粉):加入稀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二、填空题12. 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的方式多种多样,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 做过滤层,在生产、生活中还可以用________ 、________ 等做过滤层.某学生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少量的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进行过滤.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图示实验还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 .(2)过滤后得到了澄清的液体是纯水吗?________ (填“是”或“不是”),理由是________ .(3)完成该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请问“二低”指的是什么?________ 、________ .13.蒸馏是净化水的方法之一,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其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中考真题大全鲁教版海水晒盐
![中考真题大全鲁教版海水晒盐](https://img.taocdn.com/s3/m/7f62c8b214791711cd791711.png)
海水“晒盐”10.(龙岩)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7.(武汉)(3分)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22温度/℃04080溶解度/g Ca(OH)2 Ba(OH)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如果要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只举一种)(3)现有常温时含Ca(OH)2,Ba(OH)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Ba(OH)2溶液,采取的物理方法为-----------------。
27.(1)B(2)升高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加溶液质、加氢氧化钙、加熟石灰、加消石灰、加Ca(OH)2,加生石灰、加CaO等)(3)加热后趁热过滤(或升高温度后立即过滤;降温结晶、过滤,再将晶体溶于蒸馏水)23.(山西)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
右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1)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参照右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小明观察到A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23.(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2)固体部分溶解 A、C、D %18.(湛江)氯化钠有着广泛用途,不但是重要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粗盐,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023~2024学年新鲁教版九年级下《8.2 海水“晒盐”》易错题集二
![2023~2024学年新鲁教版九年级下《8.2 海水“晒盐”》易错题集二](https://img.taocdn.com/s3/m/e63da75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9.png)
2023~2024学年新鲁教版九年级下《8.2 海水“晒盐”》易错题集二考试总分:77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2分 )1. 时,将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时,现象如图乙所示,、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B.图乙中、两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C.图丙中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曲线D.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2.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等离子,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溶液;③加入适量盐酸;④加过量溶液;⑤加过量溶液。
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②④⑤①③B.④②⑤③①C.⑤④②③①D.⑤②④①③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化学式为B.此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氯化钠可以消除积雪20C ∘a b 50C ∘a b a b a b N a 30C ∘a b Ca 2+Mg 2+SO 2−4NaOH BaCl 2N C a 2O 3C +2NaBr===X +2NaCll 2X Br 2D.化学反应前后所有元素化合价都不变4. 如图为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两圆相交部分、、、表示主要反应现象,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变蓝B.溶液变红C.产生白色沉淀D.有气泡产生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5. 如图装置具有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优点,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某兴趣小组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B.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D.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专题训练::海水“晒盐”“制碱”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专题训练::海水“晒盐”“制碱”](https://img.taocdn.com/s3/m/64b4450719e8b8f67d1cb91a.png)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专题训练::海水“晒盐”“制碱”海水“晒盐”“制碱”一、选择题1.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B.利用风吹日晒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C.利用向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海水制镁A.全部B.只有②C.只有②④D.②③④3.下列关于海水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5.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一种盐,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细小食盐粉末,由于NaHCO3在该状态下溶解度很小,呈晶体析出,同时由于NaHCO3不稳定,加热后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叙述简要完成问题。
(1)用上述方法进行生产时,所用的起始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它们的化学式,下同)。
(2)最终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侯式制碱法有如下优点,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选为起始原料使用B.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C.反应不需要加热D.副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6.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某市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形成新的发展格局,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海水晒盐同步测试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海水晒盐同步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0532c2f155270722182ef71b.png)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海水晒盐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过滤操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 漏斗下真个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D. 滤液的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2.下列实验操纵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抵达实验目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纵A NaCl固体(Na2CO3) 除杂到场过量稀盐酸,蒸发B 聚乙烯、聚氯乙烯鉴别取样,燃烧,闻气味C CaCl2和NaCl的混合物分散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D 空气中NaOH变质程度查验到场过量BaCl2溶液,过滤,加酚酞试液,查看现象A. AB. BC. CD. D3.下列除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要领错误的是()A. CO2(CO)议决灼热的氧化铜B. Cu( NO3)2溶液( AgNO3) 加适量Mg、过滤C. 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 CaO(CaCO3)高温煅烧4.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纵正确的是()A. 溶解时,用玻璃棒将粗盐颗粒捣碎B. 蒸发时,要加热至水分全部蒸干C. 过滤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D. 转移固体时,用手直接拿蒸发皿5.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散的是()A. 氧气和二氧化碳B. 食盐和沙子C. 食盐和蔗糖D. 二氧化锰和碳酸钙6.我国的海岸线幅员广阔,有充足的海水资源.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议决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此历程中()A. 溶剂的质量不变B. 氯化钠的质量不变C.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D. 氯化钠的溶液质量保持不变7.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要举行过滤和蒸发操纵.这两步操纵用到一种互助的仪器,但作用完全不同,这种仪器是()A. 玻璃棒B. 铁架台C. 蒸发皿D. 烧杯8.下列区别可饮用的蒸馏水与食盐水的要领中不正确的是A. 到场胰子水B. 蒸发至干C. 测定导电性D. 尝味道9.过滤液体时,必须使用下列仪器中的A. 酒精灯B. 量筒C. 水槽D. 玻璃棒10.在实验室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准备过滤实验所需仪器有()A. ①②④⑥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③④⑥11.实验室常用过滤的要领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B. 过滤后的水依然很浑浊,有可能是滤纸毁坏C. 利用过滤可以得到纯净的水D. 可以议决过滤食盐水得到食盐12.关于过滤操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的边缘B. 液面要始终不低于滤纸的边缘C. 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D. 漏斗下真个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二、填空题13.如图是实验过滤操纵的示意图,回答下列标题:(1)指出图中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的边缘要________ 漏斗边缘.(3)过滤时,烧杯口应靠在________ ,液面要________滤纸的边缘;漏斗下真个管口应紧贴烧杯的内壁的原因是________ .(4)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14.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把固体和液体分散的操纵是________1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完全反响后试管中渣滓的固体是________,应采取________要领将渣滓固体混合物分散.16.小伟同砚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到场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采取如图所示装置举行过滤.讨教:(1)到场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________ ;(2)过滤后查看发觉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________ ;(3)经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纯水.他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要制得纯水需要采取的净化要领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17.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真题大全鲁教版海水晒盐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海水“晒盐”10.(龙岩)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7.(武汉)(3分)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04080溶解度/g Ca(OH)2 Ba(OH)2(1)下图中,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如果要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只举一种)(3)现有常温时含Ca(OH)2,Ba(OH)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Ba(OH)2溶液,采取的物理方法为-----------------。
27.(1)B(2)升高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加溶液质、加氢氧化钙、加熟石灰、加消石灰、加Ca(OH)2,加生石灰、加CaO等)(3)加热后趁热过滤(或升高温度后立即过滤;降温结晶、过滤,再将晶体溶于蒸馏水)23.(山西)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
右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1)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参照右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小明观察到A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23.(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2)固体部分溶解 A、C、D %18.(湛江)氯化钠有着广泛用途,不但是重要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粗盐,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粗盐经过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可得到初步提纯。
(2)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钠原子失去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每个氯原子得到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Na+与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NaCI。
(3)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Cl2+2NaOH=NaCl+NaClO+H2O),工业上常用氯气和石灰水反应制漂白粉,其反应原理与上述反应相同,请写出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物理溶解蒸发(2) 1 1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6.(乐山)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①溶液中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 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的质量。
其中不变的是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20.(临川) (3分)右图是KNO 3、NaCl、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温度在范围中,KNO3与NaCl的溶解度相等。
(2)当t1℃时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
(3)在t1℃时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后恢复到t1℃时,溶液质量。
20.(3分)(1)t1~t2℃(2)不变(3)变小6.(长沙)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硝酸钠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5.(徐州)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 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C 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D 将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B溶液最浓42.(上海)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A.放置酒精灯 B.固定铁圈位置C.点燃酒精灯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8.(湛江)右图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熟石灰属于易溶物B.任何固体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C.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D.把20℃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升温到100℃溶液变浑浊48.(上海)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a、b、c、d为图象中的四个点。
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水。
②t2℃时,25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________g.③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
④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a、b、c、d四个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选填下列编号)。
Ⅰ.c>d= b >a Ⅱ.c=d >a= b Ⅲ.c>a>b= d Ⅳ.c>a= b>d21.(娄底)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26 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7物质。
(3)t 2℃时,把100g 乙物质放入100g 所得溶液是 28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 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29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21题: 26. = 27. 乙 28. 饱和 29. 降温(合理答案均可) 12.(镇江)右图表示M 、N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对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 .30℃时M 的溶解度小于N 的溶解度B .P 点表示t℃时M 、N 的溶解度相等C .M 、N 都是难溶物质D .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M 的不饱和溶液,N 的饱和溶液 23.(毕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
在此温度下将30g 氯化钠放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
(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若将该溶液配制成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选种,需要加水(或增加溶质)多少g(1)设20℃时,50g 水最多溶解NaCl 的质量为x x =18g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20℃时,加入的30gNaCl 未完全溶解 (2)设配制成16%的NaCl 溶液的质量为y (50g+18g )×%=y ×16% Y= 应加水= 答:略10.(龙岩)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26%100185018=⨯+g g g甲 乙12溶解度/g 80A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B .t 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C .t 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 .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3.(泰州)实验室欲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杂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 ▲ ;② ▲ ;③ ▲ 。
(2)上述三个步骤中都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 ▲ (填下列有关序号)。
A .烧杯 B .漏斗 C .蒸发皿 D .玻璃棒 (3)该仪器在粗盐提纯步骤②中的作用是 ▲ 。
23.(5分,每空1分)(1)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2) D (3) 引流 24.(常州)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 ▲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40℃时,若将40g 乙(不含结晶水)放入16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该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 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m(甲) ▲ m(乙) (填“﹥”、“﹦”或“﹤”)。
24.(4分)(1)20 (2)20% 不饱和 (3)>(各1分)15.(福州)请根据图7中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 、B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 2℃时,100g 水中溶解_ gA 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
(3)将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15.(5分) (1)t 1 (2)25 20% 125 (3)B14.(汕头)右图是NaCl 、MgSO 4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在t 1℃时,NaCl 和MgSO 4的溶解度才相等B .t 1℃~t 3℃,MgSO 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在t 2℃时,MgSO 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D .把MgSO 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 3℃降至t 2℃时,有晶体析出(鄂州)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甜度相当于请完成14~16题。
14.(2分)在2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 (填“>”、“=”或“<”)蔗糖的溶解度。
溶解度蔗糖 木糖醇15.(2分)在40℃时,100g水中加入60g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6.(2分)有60℃的木糖醇和蔗糖的两种饱和溶液,欲使它们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且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出其中的一种)。
14.<15.不饱和16.将两种溶液降温至30℃等18.(宜昌)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⑴B是的溶解度曲线。
⑵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18.(3分)⑴氯化钠或NaCl;⑵不饱和;20.(綦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李青同学要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而且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他应该将温度控制在℃。
(2)40℃时50g乙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还有 g固体未溶解,如果要使其溶解,你的方法是。
14.(衢州)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蔗糖的溶解度D18(扬州).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