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内容精要及习题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讲解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e665004a5e9856a56126079.png)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1. 求0.01㎏NaOH 、0.10㎏(2Ca 2+)、0.10㎏(2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M (NaOH )= 40g·mol -1 M (2Ca 2+)= 80g·mol -1 M (21Na 2CO 3)= 53g·mol -1 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OH)0.011000(NaOH) 0.25mol (NaOH)40m n M ⨯===()2+2+2+(2Ca )0.101000(2Ca ) 1.25mol (2Ca )80m n M ⨯=== ()2323231( Na CO )10.1010002( Na CO ) 1.89mol 1253( Na CO )2m n M ⨯===2. 将质量均为5.0g 的NaOH 和CaCl 2分别溶于水,配成500mL 溶液,试求两溶液的ρ(NaOH)、c (NaOH)、ρ(21CaCl 2)和c (21CaCl 2)。
解:M (NaOH )= 40g·mol -1 M (21CaCl 2)= 55.5g·mol -1()-1(NaOH) 5.0(NaOH)10.0g L 0.5m V ρ===⋅()-1(NaOH)10.0(NaOH)0.25mol L (NaOH)40c M ρ===⋅ ()2-121(CaCl )1 5.02(CaCl )10.0g L 20.5m V ρ===⋅ ()2-1221(CaCl )110.02(CaCl )0.18mol L 1255.5(CaCl )2c M ρ===⋅3. 溶液中KI 与KMnO 4反应,假如最终有0.508gI 2析出,以(KI +51KMnO 4)为基本单元,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题中的反应方程式为10KI + 2KMnO 4 +8H 2SO 4 = 5I 2 + 2MnSO 4 + 6K 2SO 4 + 8H 2O将上述反应方程式按题意变换为KI +51KMnO 4 +54H 2SO 4 =21I 2 +51MnSO 4 +53K 2SO 4 +54H 2O1mol 21moln (KI +51KMnO 4)mol 0.508254mol则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n (KI +51KMnO 4)= 2×0.508254= 0.004(mol )4. 静脉注射用KCl 溶液的极限质量浓度为2.7g·L -1,如果在250 mL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安瓿(10 mL)100 g·L -1KCl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是否超过了极限值?解: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1(KCl)1000.010(KCl) 3.85g L 0.2500.010m V ρ⨯===⋅+ 所得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超过了极限值。
《无机化学》习题册和答案解析
![《无机化学》习题册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1e61f50c22590102029d50.png)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 >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 ·L -1CaCl 2 (M=111.0 g ·mol -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 )A.100mmol ·L -1B.200mmol ·L -1C.300mmol ·L -1D.400mmol ·L -1三、填充题:1.10.0 g ·L -1NaHCO 3 (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 ·L -1。
2020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溶液和胶体
![2020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溶液和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20850ed4cc1755270622084e.png)
溶液和胶体1.什么叫稀溶液的依数性?试用分子运动论说明分子的几种依数性?答:稀溶液的某些性质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溶质粒子的数目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稀溶液的这些性质叫做依数性,它包含溶质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椮透压。
分子运动论说明:蒸气压下降,溶剂的部分表面被溶质所占据,因此在单位时间内,溢出液面的溶剂分子就相应减少,结果达到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必然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都是由于蒸气压下降而引起。
2.利用溶液的依数性设计一个测定溶质分子量的方法。
答:物质摩尔质量的测定可用沸点升高法和凝固点降低法,尤其是后者,一般说现象较明显,利用△T b=K b·m或△T b=K b·mm:溶剂的质量摩尔浓度,即1Kg溶剂所含溶质的摩尔数。
3.溶液与化合物有什么不同?溶液与普通混合物又有什么不同?答:溶液:一种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又稳定的体系叫溶液,其特征是均匀而又稳定,这与普通混合物相区别,在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相对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可变化,这与化合物相区别。
4.试述溶质、溶剂、溶液、稀溶液、浓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的含意。
答:在液态物质与液态物质组成的溶剂中,一般将含量较多的组分叫做溶剂,含量较少的称为溶质,溶液:一种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又稳定的体系叫溶液,把单位体积中含少量(大量)溶质的溶液称为“稀溶液”(“浓溶液”)。
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称为不饱和溶液。
有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可以超过它的溶解度这种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5.什么叫做溶液的浓度?浓度和溶解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固体溶解在液体中的浓度有哪些表示方法?比较各种浓度表示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的优缺点。
答:溶液的浓度使溶液中各组分相对含量的一种定性描述,它是一个相对值,相对于溶液中各个组分而言,溶解度是指提定温度下,对某溶质而言,它是确定的,溶液的浓度有好多表示方法:①质量摩尔浓度,②物质的量浓度,③质量分数,④摩尔分数⑤体积分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章习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51ab18c281e53a5802ff03.png)
第三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例题1理想状态气体方程的使用条件压力不太高(小于101.325kPa ),温度不太低(大于273.15K )例题2填空(1)水的饱和蒸汽压仅于水的____有关。
(2)实践表明,只有理想气体才严格遵守道尔顿分压定律,实际气体只有在____和____下,才近似地遵守定律。
例题3判断 有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就是胶体分散系。
( )例题4比较下列水溶液的凝固点和渗透压的大小。
0.1-1L mol ⋅Na 2SO 4溶液,0.1-1L mol ⋅CH 3COOH 溶液,0.1-1L mol ⋅C 12H 22O 11溶液,0.1-1L mol ⋅HCl 溶液 例题5某一物质的化学简式为C 3H 3O ,将5.50g 该物质溶于250g 苯中,所得溶液的凝固点比纯苯降低了 1.02K 。
求(1)该物质的摩尔质量;(2)该物质的的化学式。
苯的K f =5.121-⋅⋅mol kg K例题6将26.3gCdSO 4固体溶解1000g 水中,其凝固点比纯水降低了0.285K ,计算CdSO 4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已知H 2O 的K f =1.861-⋅⋅mol kg K ,相对原子量Cd :112.4,S:32.06)例题7是非题。
土壤中的水分能传递到植物体中是因为土壤溶液的渗透压比植物细胞溶液的渗透压大的缘故。
( )例题8按照反应:Ba (SCN )2+K 2SO 4==2KSCN+BaSO 4 在Ba (SCN )2过量的情况下制成BaSO 4溶胶,其胶团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其中胶核是_________,胶粒是_____________,电位离子是_____________。
例题9 将氮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通入盛有足量固体干燥剂的瓶中。
刚通入时,瓶中气压为101.3KPa 。
放置数小时后,压力降为99.3KPa 的恒定值。
(1) 求原气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摩尔分数。
(2) 若温度为293K ,实验后干燥剂增重0.150×10^-3kg ,求瓶的体积。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ad9a5169dc5022abea003d.png)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溶液,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 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 L-1的葡萄糖溶液及0.3 mol 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4mol·L-1 NaCl 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D.无法比较A.葡萄糖 B.NaCl C.CaCl2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D.无法比较A.葡萄糖 B.NaCl C.CaCl2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a. c(C6H12O6)= 0.2 mol·L-1 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 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 >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 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 ·L -1CaCl 2 (M=111.0 g ·mol -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 )A.100mmol ·L -1B.200mmol ·L -1C.300mmol ·L -1D.400mmol ·L -1三、填充题:1.10.0 g ·L -1NaHCO 3 (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 ·L -1。
无机化学 胶体溶液【医疗资料】
![无机化学 胶体溶液【医疗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20ee3b15fbfc77da369b153.png)
优秀课件
6
(2) 动力学性质 A. 布朗运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溶胶时,可看到胶体粒子不断地 上下往来作不规则运动, 这种运动称为Brown运动。
Brown运动实质上是溶胶粒子本身热运动和分散介 质对它不断撞击的总结果。
优秀课件
7
胶粒越小、温度越高、介质黏度越低,Brown运动
越激烈。
Brown运动使胶粒具有一定能量,可以克服重力
的照片哦。
优秀课件
5
当光线射入粗分散系时,主要发生反射现象, 光线无法透过,可观察到体系呈现浑浊不透明;
当光线射入溶胶时,发生散射现象,在光线的 垂直方向可观察到一条明亮的的光柱;
当光线射入真溶液,光几乎全部透过,整个溶 液是透明的。
Tyndall 效 应 是 溶 胶 的 特 征 , 可用来区分三类分散系。
优秀课件
9
(3) 电学性质
+
在溶胶内插入两个电极接 通直流电源后,可观察到 胶体粒子的定向移动。这 种在外电场作用下,分散 质粒子在分散剂中的定向 移动称为电泳。
优秀课件
漏斗
-
电极
Fe(OH)3 溶胶, 带正电 U形管
10
Fe(OH)3溶胶的电泳现象
优秀课件
11
通过电泳实验,可以证
明胶粒是带电的,电泳的
胶粒与溶液中的分散剂接触时,表面分子发生 解离,有一种离子进入溶液,而使胶粒带电。
例如,硅酸溶胶的胶粒是由很多硅酸分子 (xSiO2·yH2O) 缩合而成,胶粒表面的 H2SiO3 分 子发生解离,使硅胶粒子带负电。
H2 SiO3
H SiO3 H
优秀课件
14
3. 胶团结构 以Fe(OH)3溶胶为例
无机化学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32136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6.png)
无机化学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1、完成下列换算:(1)把下列H+浓度换算成PH:C(H+)/ mol .L-1: *10-5*10-12*10-8*10-4(2)把下列pH换算成H+浓度:2、试计算:(1)pH=与pH=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和c(H+);(2) pH=的HCl溶液与pH=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和c(H+)。
3、写出下列弱酸在水中的解离方程式与K aθ的表达式:(1) 亚硫酸(2)草酸(H2C2O4)(3)氢硫酸(4)氢氰酸(HCN)(5)亚硝酸(HNO2)4、已知25℃时,某一元弱酸mol .L-1溶液是pH为,试求:(1)该酸是K aθ(2) 该浓度下酸的解离度。
、白醋是质量分数为的醋酸(CH3COOH)溶液,假定白醋的密度ρ为1.007gml-1,它的pH为多少6、设mol .L-1氢氰酸(HCN)溶液的解离度为%,试求此时溶液的pH和HCN的标准解离常数K aθ。
7、已知质量分数为%的氨水密度ρ为0.988 gml-1,试求:(1)该氨水的pH;(2)若将其稀释一倍,pH又为多少8、(1)在1.00L mol .L-1HAc溶液中通入mol HCl气体(且不考虑溶液体积改变),试求HAc的解离度,并与未通入HCl前做比较。
(2)在mol .L-1NH3H2O溶液中,加入mol NaOH(设加入后,溶液体积无变化),试求NH3H2O的解离度,并与未加NaOH前做比较。
9、描述下列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并解释之:(1)将NaNO2溶液加入到HNO2溶液中;(2)将NaNO3溶液加入到HNO3溶液中;(3)将NH4NO3溶液加到氨水中;10、计算下列缓冲溶液的pH(设加入固体后,下列溶液体积无变化):(1)在100ml mol .L-1 HAc中加入KOH;(2)(NH4)2SO4溶于浓度为mol .L-1的氨水。
11、静脉血液中由于溶解了CO2而建立下列平衡:H2CO3 H+ + HCO-上述反应是维持血液pH稳定的反应之一,加入血液的pH=7,那么缓冲对c(HCO-)/c(H2CO3)之比应为多少12、现有一由NH3和NH4Cl组成的缓冲溶液,试计算:(1)若c(NH3))/c(NH4+)=,该缓冲溶液的pH等于多少(2)当该缓冲溶液的pH=时,c(NH3))/c(NH4+)等于多少13、欲配制pH=的缓冲溶液,在300ml mol .L-1HAc溶液中需加入多少克固体NaAc3H2O(忽略加入固体所引起的体积变化)14、现有125ml mol .L-1NaAc溶液,欲配制250ml pH=的缓冲溶液,需加入mol .L-1HAc多少毫升15、取mol .L-1某一元弱酸溶液与mol .L-1 KOH溶液混合,将混合溶液稀释至100ml,测得此溶液pH为,求此一元弱酸的标准解离常数。
医学检验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
![医学检验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2c580aeff9aef8941e0622.png)
Word to PDF - UnRegistered/( Word to PDF - 未滨册) /温州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医学检验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第一章一、选择题1、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A 、凝固点降低B 、溸点升高溶液和胶体溶液C 、渗透压力D 、蒸渔压下降2、血红细胞置于下列哪种溶液中帆会引起皱缩现蹡?( )A 、15g·L-1 NaCl 溶液B 、40g·L -1葡萄绖溶液C 、 50g·L -1葡萄绖溶液D 、生理盐渴和50g·L -1葡萄绖溶液等体积混合成的溶液3、利用凝固点降低滕测定葡萄绖的分子量时,如果葡萄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则测得的分子量( )A 、偏低B 、偏高C 、无影响D 、无滕确定4、人的血浆在-0.56℃凝固,则37℃血浆的渗透浓度为(已知Kf =1.86)( )A 、0.301mmol.L-1B 、301 mmol.L-1C 、775mmol.L-1D 、0.775mmol.L-1 5、37℃时血液的渗透压为775 kPa ,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绖静脉滨帄液的浓度为A 、0.47mol·L-1301mol·L-1B 、 0.030mol·L-1C 、 0.047mol·L-1D 、0.6、质量浓度为50.0g·L -1的葡萄绖溶液(M=180)的渗透浓度为A 、178m mol·L-1 mol·L-1B 、278m mol·L-1C 、378m mol·L-1D 、478m7、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的A 、bB 相同 B 、c os 相同C 、x B 相同D 、c B 相同8、下列溶液中,凝固点降低最多的是( )。
A 、0.02 mol/L KCl C 、0.02 mol/L HAcB 、0.01 mol/L Na 2SO4D 、0.015 mol/L BaCl29、有三份溶液:a 、0.1mol·L-1 mol·L-1C H O ;b 、0.1 mol·L-1 6 12 6NaCl ; c 、0.1CaCl 2。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资料 溶液和胶体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资料 溶液和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7ab0792a915f804d2b16c170.png)
专题十:溶液和胶体
【考点】1.分散系的分类
2.胶体的特性 3.Fe(OH)3 胶体的制备 4.胶体净水原理 5.有关溶液的计算
知识点梳理:
1.关于溶液的计算;计算溶液浓度或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1)温度不变时,蒸发溶剂或加入溶剂时,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 x: x 溶解度 = 。 溶剂变化的质量 100 (2)若溶剂不变,改变温度,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 x: =
A.M=
1000 % n B. %= n 1000
C.n=
1000 M
D.S=
nM 1000 nM
10.pH=13 的强碱溶液与 pH=2 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 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 体积比是 ( ). A.11∶1 B.9∶1 C.1∶11 D.1∶9. 11.25℃时,将 pH=x 的 H2SO4 溶液与 pH=y 的 NaOH 溶液按体积比 1:100 混合,反应后所 得溶液 pH=7。若 x= y/3,则 x 值为 ( ) A.2 B.3 C.4 D.5 12. 室温下 0.l mol· L-1 NaOH 溶液滴定 a mL 某浓度的 HCl 溶液,达到终点时消耗 NaOH 溶 - 液 b mL,此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c(H+) / mol· L 1是 ( ) - A./(a+b) B.0.1b/(a+b) C.1×107 D.1×10 7 13.有一 pH = 12 的 NaOH 溶液 100 mL ,欲使它的 pH 降为 11。 (1)如果加入蒸馏水,就加入________ mL (2)如果加入 pH = 10 的 NaOH 溶液,应加入_________ mL (3)如果加入 0.008 mol/L HCl 溶液,应加入__________ mL 14. 20℃时,饱和 KCl 溶液的密度为 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 4.0 mol·L-1,则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5℃时,饱和 KCl 溶液的浓度大于 4.0 mol·L-1 B.此溶液中 KCl 的质量分数为 C.20℃时,密度小于 1.174 g·cm-3 的 KCl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 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 1.174 g·cm-3
考研复习《无机化学》溶液胶体练习试题及答案.doc
![考研复习《无机化学》溶液胶体练习试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df977e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7.png)
溶液胶体练习题一、选择题1、用浓度为0.150 mol-dm 3和0.250 mol-dm 3的两种NaOH溶液配制0.169mol-dm 3的NaOH溶液,所用两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4.26 (B)2.13 (C) 8.52 (D)无法确定2、下列水溶液蒸气压最大的是(A) 0.1 mol- dm 3 KC1 (B) 0.1 mol- dm'3 Ci2H220n(C) 1 mol- dm3 H2SO4(D) 1 mol- dm33、下列水溶液的浓度均为0.02moLkg-i,其中蒸气压最低的是()。
(A)KC1溶液(B)蔗糖溶液(C) BaCl2溶液(D) HAc溶液4、用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为了保持渗透平衡,必须在浓蔗糖溶液液面上施加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A)浓蔗糖溶液的渗透压(B)稀蔗糖溶液的渗透压(C)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之和(D)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之差5、有一种蛋白质,其摩尔质量约为lxl04g.mo「i,试问可利用溶液的哪一种依数性来测定其摩尔质量最好?(A)蒸气压降低(B)沸点升高(C)凝固点降低(D)渗透压6、在200g水中含有9g非电解质的溶液,其凝固点为-0.465°C,则溶质的摩尔质量(g・mo「i)为()。
(A) 135 (B) 172.4 (C) 90 (D) 180NaCl MgCl 2 A1C13(A)CaCl 7、 在AS2S3负溶胶中加入等浓度的下列物质,使此溶胶聚沉得最快的是8、 对A1(OH)3正溶胶的凝结能力最大的是(A) Na 3PO 4 (B) NaCl (C) MgCl 2 (D) Na 2SO 49、 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胶团 (B)电位离子 (C)反离子 (D)胶粒二、填空题1、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的原因是溶剂分子减少 , 其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的原因是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
无机化学:溶液和胶体溶液
![无机化学:溶液和胶体溶液](https://img.taocdn.com/s3/m/bb0668c80975f46527d3e1b2.png)
解 c(C6H12O6)=
-)=
nb 100 3 (100 10 ) V 180
= 5.6 (mmol· L-1)
164.7 (100 10 3 ) = 27.0 (mmol· c(HCO3 L-1) 61.0 10 3 2+ c(Ca )= L-1) (100 10 ) = 2.5 (mmol· 40.0
第一节 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
一、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 [定义] 是国际单位制(SI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用来表示
物质数量的多少。
符号:nB 基本单位:摩尔(mole),符号为mol mmol或μmol
摩尔的定义: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 本单元数与0.012㎏12C的原子数目相等。
B nB / i ni
若溶液由溶质B和溶剂A组成,则溶质B和溶剂A的摩尔分 数分别为:
nB B nA nB
A
χA+χB=1
nA nA nB
四、质量摩尔浓度(bB )
定义:溶质B的物质的量(nB)除以溶剂的质量(mA )
nB bB mA
单位:mol· ㎏-1或mmol· ㎏-1 当水溶液很稀时 cB ≈ bB
B A
B
A
B
五、质量分数(ωB )
定义:为物质B的质量(mB)除以混合物的质量(∑i mi)
B mB / i mi
对于溶液,溶质B和溶剂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mB B mA mB
mA A mA mB
ωA+ωB = 1
六、体积分数 定义:物质B的体积(VB)除以混合物的体积 (∑iVi)
H2 O2
½ H2O
1/5
无机化学各章节第三章答案
![无机化学各章节第三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570f5f04a1b0717ed5dd58.png)
第三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3-1 简答题:1.由于雪的表面有一层水膜,将盐洒在雪里后,盐会溶解于水膜中形成溶液,致使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从而使雪融化。
2.与海水相适应,海鱼体内细胞液的渗透压高于淡水,将海鱼置于淡水中后,淡水就会向海鱼的细胞内渗透,致使细胞肿胀甚至破裂(溶血现象)。
当然水压力等环境的变化,亦应是海鱼难以在淡水中存活的原因。
3.(1)溶胶是多相分散体系,有巨大的比表面,在电解质溶液中会选择吸附某种离子,而获得表面电荷。
(2)胶体粒子表面上的分子与水接触时发生电离,其中一种离子进入介质水中,结果胶体粒子带电。
3-2 0.0287;1.55×10-3;-0.163℃;214.31kPa ;101.168kPa ;3-3半透膜存在;膜两边浓度不相等;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渗透3-4粒子直径在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丁铎尔效应;许多难溶的小分子聚集体;胶核;选择性地吸附与其组成相类似的离子;电势离子3-5胶粒带有同种电荷和有水化膜;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3-6 水包油,油包水,O/W3-7解:(1) 混合前:2222(5.015)20N O N O p V p V p p n n RT RT RT RT ⨯⨯+=+=+⨯=⨯初初初初混合后:2215010.01500N O p V n n RT RT RT ⨯⨯+===混混混合前后 n 数相等∴150020p RT RT ⨯=初 75p kPa =初 也可这样计算:1122p V p V =1(5.015)15010.0p ⨯+=⨯ 175p kPa =(2) i i p V p V =总总22 5.015037.55.015N N V p p kPa V =⨯=⨯=+总总 2215150112.55.015O O V p p kPa V =⨯=⨯=+总总(3) 1212p V p V RT RT = 1221150(273.15210)243273.1525p T p kPa T ⨯+===+3-8 解:查表得, M(H 2C 2O 4 ·2H 2O)=126.07 g∙mol -1 M(H 2C 2O 4)=90.04g∙mol -1则 224(H C O )=7.0090.04/126.07 5.00 g m ⨯= (1) 224 5.00(H C O )=0.05007.0093.0ω=+(2) 224()7.0093.0(H C O )=97.6 mL 1.025m V ρ+==溶液 -1224224(H C O ) 5.00(H C O )=0.0512 g mL 97.6m V ρ==⋅(3)224224224(H C O ) 5.00(H C O )=0.055 5 mol (H C O )90.04m n M == -12242243(H C O )0.055 5(H C O )=0.569 mol L 97.610n c V -==⋅⨯ (4)-122422432(H C O )0.055 5(H C O )=0.584 mol kg (H O)(93.07.00 5.00)10n b m -==⋅+-⨯ (5) 0104.0mol0.18/)00.570.93(mol 0555.0mol 0555.0)C H (422=+=-+O x 3-9解. 由 ΔT b =K b ∙b B 得b B =0.02/(0.98×18.0×0.001) =1.134 mol∙kg -1ΔT b =0.52 K∙mol -1∙kg×1.134 mol∙kg -1=0.590 K 沸点为 373.15K +0.590K =373.74K 。
无机化学各章节第3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知识点
![无机化学各章节第3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885ec06bec0975f565e225.png)
第3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知识点:一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1、 pV= nRTR =8.314 kPa∙L∙mol -1∙K -1=8.314 Pa∙m 3∙mol -1∙K -1=8.314 J·mol -1·K -1 2、∑i 321p p p p p =+++= 二 溶液的浓度的表示方法1、物质的量浓度 V n c B B =单位mol·L -1 2、质量摩尔浓度 A B B m n b =单位mol·kg -1 3、摩尔分数 B B n x n =4、质量分数 B B m w m =5、质量浓度 B B m Vρ= 单位g·mL -1 三 稀溶液的依数性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Δp =K •b B2、溶液的沸点升高 ΔT b =K b •b B3、溶液的疑固点下降 ΔT f =K f •b B4、溶液具有一定的渗透压 依数性适用条件: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四 胶团结构:AgNO 3与KI 反应形成AgI 溶胶:1、KI 过量:2、AgNO 3过量: 五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1、稳定性因素:布朗运动、胶粒带电、溶剂化作用2、聚沉方法:加热、电性相反溶胶的相互混合、加入强电解质3、电解质的聚沉能力: 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其聚沉能力越大若胶粒带正电,聚沉能力的次序为:阴离子-3>-2>-1 ; F -> Cl ->Br -> I -若胶粒带负电,聚沉能力的次序为:阳离子+3>+2>+1 ; Cs +>Rb +>K +>Na +>Li + BV n RT ∏=+x-+m {(AgI)nI (n-x)K }xK -⋅⋅⋅ 胶粒带负电x+m 33{(AgI)nAg (n-x)NO }xNO +--⋅⋅⋅ 胶粒带正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一、关键词(一)溶液的组成标度及其关系溶液的组成标度换算关系 ρB ωB c B b B 质量浓度ρB- ωB d c B ·M B B B B B 1b M b M ρ+ 质量分数ωBd B ρ - B B c M d B B B B 1b M b M + 物质的量浓度c BB B M ρ B B M ρω - B B B 1db b M + 质量摩尔浓度b B B B B )(M ρρd - ()B B B 1M ωω- B M c d c B B - -换算中的注意事项:如果涉及质量与体积间换算时,必须以溶液的密度为桥梁;V ρm B B =如果涉及质量与物质的量间换算时,必须以溶液的摩尔质量为桥梁。
B B B M n m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1.计算稀溶液的依数性计算公式 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Δp =Kb B ΔT b =K b b B f f B ΔT K b =Π= icRT2.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1)渗透浓度:1L 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所有溶质微粒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
用符号cos 表示,常用单位为常用mmol/L 。
(2)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在临床上,凡是渗透浓度在280~320mmol/L 的溶液为等渗溶液;渗透浓度低于280mmol/L 的溶液为低渗溶液;渗透浓度高于320mmol/L 的溶液为高渗溶液。
(3)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人体体液中电解质解离出的小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三)胶体溶液溶胶、高分子溶液和溶液的性质比较溶胶高分子化合物溶液溶液胶粒直径为1~100nm分散相粒子是许多分子、原子、离子的聚集体多相不稳定体系扩散速率慢不能透过半透膜丁铎尔现象明显加入少量电解质时聚沉高分子直径为1~100nm分散相粒子是单个大分子或离子单相稳定体系扩散速率慢不能透过半透膜丁铎尔现象微弱加入大量电解质时聚沉分子或离子的直径小于1nm分散相粒子是单个分子或离子单相稳定体系扩散速率快能透过半透膜丁铎尔现象微弱电解质不影响稳定性二、学习感悟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以渗透压为例,逐渐学会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方法。
三、难点辅导1.如何区别密度ρ与质量浓度Bρ?密度ρ与质量浓度Bρ表示符号相同但含义不同。
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m B)与溶液的体积(V)之比称为溶质B的质量浓度,用符号B (B)ρρ或表示,即B B /m Vρ=。
质量浓度的SI单位是kg/m3,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单位是g/L、mg/L和μg/L。
溶液的质量(m)与溶液的体积(V)之比称为溶液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即/m Vρ=。
单位是kg/L或g/ml。
2.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溶剂的沸点和凝固点都是恒定的,但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却是不断变化的。
溶液的凝固点是指刚有固态溶剂析出时的温度。
当溶液达到凝固点时,固态溶剂会不断从溶液中析出,致使溶液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凝固点也随之不断降低,直至成为饱和溶液。
达到饱和溶液时,在固态溶剂析出的同时,溶质也相应析出,溶液浓度不再变化,凝固点才维持恒定。
3.分散系之间的转化分散系因分散颗粒直径不同,虽然其化学表现有以上诸多的差异,但分散系区分并无严格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一定的方法,还可实现分散系的转化。
胶体分散系转化为粗分散系对于胶体分散系中,通过破坏其稳定因素,使胶体粒子相互聚集成大的颗粒,从而形成粗分散系。
比如对于Fe(OH)3溶胶,可以加热或向溶胶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向溶胶加入带负电的As2S3溶胶,都可使Fe(OH)3溶胶聚集成沉淀。
溶液转化为胶体分散系对于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可以通过改变溶剂的方法,使溶质因溶解度变小而析出成胶粒大小,从而形成胶体分散系。
比如将硫磺的无水酒精溶液逐滴滴入到水中,因硫磺分子在水的溶解度小,则聚集成胶粒以溶胶的形式析出。
由此可见,分散系只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的不同状态,在不同状态时有不同的化学表现。
4.胶凝和盐析有什么区别?胶凝和盐析都是对高分子化合物溶液而言的,二者相比较,前者所用的胶凝剂(强电解质)一般比后者为少,胶凝剂浓度必须适当。
胶凝不是凝聚过程的终点,胶凝有时能继续转变而成为盐析,使凝胶最终分离为两相。
胶凝不限于高分子溶液,氢氧化铁等溶液也有这种现象。
5.与溶胶相比较,为什么高分子化合物溶液需加入大量电解质才可发生聚沉?溶胶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胶粒带电,少量电解质就可中和胶粒电荷,使溶胶聚沉。
高分子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不是胶粒带电,而是高分子化合物表面有很厚的水化膜,只有加入大量电解质才能把水化膜破坏掉,使高分子化合物聚沉析出。
6.高分子化合物有何特征?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一种或几种简单化合物重复地联结而成的能卷曲的长链线性分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4~106范围内。
与适当的溶剂能形成较强的亲和力,溶剂化效应明显。
溶解时溶剂分子会不断进入高分子链段之间,使高分子化合物体积膨胀,即溶胀现象。
高分子也会扩散进入溶剂,彼此扩散,最后完全溶解形成高分子溶液稳定性较大。
当蒸发除去溶剂后,成为干燥的高分子化合物,再加入溶剂,又能自动溶解,它的溶解过程是可逆的。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属于均相物系,丁达尔现象微弱,粘度大。
四、补充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恒温密闭体系中,有三只相同的烧杯,一只盛纯水,另两只分别盛等质量浓度的葡萄糖和蔗糖水溶液,烧杯旁边有很多的小水珠。
饱和蒸汽压最大的是()A.蔗糖水溶液B.葡萄糖水溶液C.纯水D.小水珠2.浓度均为0.lmol/L的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铁和葡萄糖,渗透压最大的是()A.氯化钠B.氯化钙C.氯化铁D.葡萄糖3.有三种溶液分别是氯化钠(NaCl)、氯化钙(CaCl2)和葡萄糖(C6H12O6),它们的浓度均为0.lmol/L,按凝固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A.CaCl2>NaCl>C6H12O6B.C6H12O6>CaCl2>NaClC.NaCl>C6H12O6>CaCl2D.C6H12O6>NaCl>CaCl24.具有丁达尔现象,且加入少量电解质不聚沉的分散系是()A.AgCl溶胶B.NaCl溶液C.蛋白质溶液D.蔗糖溶液5.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胶粒带电B.布朗运动C.扩散D.溶剂化膜的存在6.若将等体积的0.1mol/L KI溶液和0.12 mol/L AgNO3溶液混合制成AgI 溶胶,下列对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A.MgSO4B.K3[Fe(CN)6] C.AlCl3D.KCl 7.胶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是( )A.<1nm B.1nm~100nm C.100nm~1000nm D.>100nm8.对Fe(OH)3正胶体聚沉能力最大的是( )A.NaCl B.Na2CO3 C. CaCl2D.Na3PO49.溶液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范围是:( )A.10~100nm B.1~100nm C.大于100nm D.小于1nm10.将下列各组的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水的渗透方向正确的是( )(葡萄糖的:C6H12O6蔗糖:C12H22O11)A.从100g/L葡萄糖溶液向100g/L蔗糖溶液渗透B.从0.1mol/L NaCl溶液向0.2 mol/L蔗糖溶液渗透C.从0.1mol/L葡萄糖溶液向0.1 mol/L KCl溶液渗透D.从50g/L葡萄糖溶液向9.0g/L NaCl溶液渗透11.与0.1 mol/L NaCl溶液等渗的是( )A.0.1mol/L Na2SO4溶液B.0.1 mol/L蔗糖溶液C.0.2mol/LNaNO3D.0.2mol/L蔗糖溶液12.等浓度的下列电解质,对As2S3溶胶(负溶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 A.AlCl3B.NaCl C.Na3PO4D.Na2SO413.下列为低渗溶液的是( )A.9g/L的NaCl B.50g/L的葡萄糖C.10g/L的NaHCO3D.12.5g/L的NaHCO314.与0.1mol/L CaCl2溶液等渗的是( )A.0.1mol/LNa2CO3溶液B.0.1mol/L蔗糖溶液C.0.1mol/LNa3PO4溶液D.0.1mol/LKCl溶液15.硫酸试剂瓶上的标记是:H2SO4ωB=0.80密度为1.727g/ml,相对分子至98.00。
该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0.2mol/L B.14.1mol/LC.14.1mol/kg D.16.6 mol/L16.用18 mol/L的浓H2SO44.5 ml配成450 ml的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25mol/L B.0.28mol/LC.0.18 mol/L D.0.35mol/L17.1L含甘油46.0g的水溶液在27℃时的渗透压是( )M(甘油)=92.00g/molA.112kPa B.1.13×103kPa C.1.25×103kPa D.2.49×103kPa18.把两种电性相反的溶胶混合,要使溶胶完全凝聚的条件是( )A.两种溶液离子数目相等B.两种溶胶粒子所带的总电量相等C.两种溶胶粒子数和电荷数必须相等D.一种溶胶粒子为另一种溶胶粒子数目的倍数(二)多项选择题1.对溶胶能起保护作用的是()A.动物胶B.淀粉C.Na2SO4D.明胶E.碘化银胶体2.能够用于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有()A.毛细管现象B溶液沸点升高.C.渗透压D.溶液凝固点降低 E.溶液的蒸汽压下降3.下列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溶液性质的是A.盐析作用B.胶凝作用C..脱水收缩D.触变现象E.粘度大4.关于“相似相溶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相似”是指溶质与溶剂在结构上相似B.“相溶”是指溶质与溶剂彼此互溶C.醇通过氢键与水结合,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D.沸点愈高的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也愈大。
E.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
5.关于“稀溶液依数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稀溶液依数性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粒子的浓度成正比B.溶液中所含溶质粒子可以是分子、离子C.稀溶液依数性与溶质本性无关D.稀溶液一般可以理解为浓度较小的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液E.稀溶液依数性与溶质的个别本性(如颜色)有关6.对胶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A.蔗糖B.明胶C.氨水D.蛋白质E.硫酸钾7.使溶胶聚沉的方法有( )A.加入电解质B.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C.加入带相同电荷的胶体D.加热E.加入溶剂(三)简答题1.胶粒为什么会带电?如何知道带正电或带负电?为什么?2.破坏溶胶的方法有哪些?其中哪种方法最长有效?为什么?3.溶胶是多相不均匀体系,为何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何使溶胶聚沉?4..为什么在溶胶中必须加入足够量的高分子化合物才能保护溶胶?(四)计算题1.溶解2.76g甘油于200g水中,测得凝固点降低0.279K,求甘油的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