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分频器基本原理
第7章 分频器
![第7章 分频器](https://img.taocdn.com/s3/m/4358d4cf5fbfc77da269b1bb.png)
1
2.占空比(DUTY CYCLE) 占空比在电信领域中有如下含义: 在一串理想的脉冲序列中(如方 波),正脉冲的持续时间与脉冲总 周期的比值。例如:正脉冲宽度 1Μ S,信号周期4Μ S的脉冲序列占 空比为0.25或者为1:4。
2
使用VHDL基本语句设计分频器电路
分频器电路在VHDL中一般采用计数器 进行描述。根据要求的分频比和占空比 的不同,相应的描述方法也不同。
8
【例7-3】设计一个8分频电路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fdiv8 IS GENERIC (n:INTEGER:=8); PORT(clr,clkin: IN STD_LOGIC; clkout: OUT STD_LOGIC); END fdiv8; ARCHITECTURE one OF fdiv8 IS SIGNAL cnt: INTEGER RANGE 0 TO n-1; BEGIN
3
一、偶数分频器
1.分频比是2的整数次幂,占空比1:2(2N分 频器) 2.分频比是偶数,但不是2的整数次幂 3.分频比是偶数,占空比与分频比相同
4
1.2N分频器
如一个电路中需要用到多个时钟,若输入系统时钟频率恰为 2的n次幂,则可用一个M位的二进制计数器对输入系统时钟 进行计数,该计数器第0位为输入时钟的二分频,第1位为输 入时钟的四分频,第2位为输入时钟的8分频,依此类推,第 n-1位为输入时钟的2n分频。
分频器
1. 什么是分频器 分频器是一般是用于音箱内的一种电路装置,是指将不同频段的 信号区分开来,用以将输入的音乐信号分离成高音、中音、低音 等不同部分,然后分别送入相应的高、中、低音喇叭单元中重放。 分频器是音箱中的“大脑”,对音质的好坏至关重要。功放输出 的音乐信号必须经过分频器中的各滤波元件处理,让各单元特定 频率的信号通过。好音箱的分频器,能有效地修饰喇叭单元的不 同特性,优化组合,使得各单元扬长避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各 自应有的潜能,使各频段的频响变得平滑、声像相位准确,才能 使高、中、低音播放出来的音乐层次分明、合拍,明朗、舒适、 宽广、自然的音质效果。 本课程涉及的分频器是用于降低频率,如输入为12HZ的信号进 行12分频输出为1HZ的信号,就是12分频器,或者称这个分频器 的分频比是1:12。
分频器工作原理
![分频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e4102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c.png)
分频器工作原理分频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它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频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输入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组成部分,从而实现对信号的频率分离。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分频器的基本结构。
分频器通常由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电路组成。
输入端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输入,而输出端则输出经过频率分解后的信号。
控制电路则负责控制分频器的工作模式和参数设置。
在分频器中,最常见的工作原理包括频率除法、相位锁定环和滤波器等。
频率除法是分频器中最常见的工作原理之一。
它通过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进行除法运算,从而实现将高频信号转换为低频信号的功能。
在频率除法器中,通常会采用计数器和比较器来实现频率的除法运算。
通过不同的计数器和比较器设置,可以实现不同的频率分频比,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另一种常见的分频器工作原理是相位锁定环。
相位锁定环通过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信号频率的分解。
在相位锁定环中,一般会采用相位比较器、环路滤波器和控制电压发生器等组件。
通过这些组件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分解和输出。
除了频率除法和相位锁定环,滤波器也是分频器中常见的工作原理之一。
滤波器通过对不同频率成分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从而实现对信号频率的分离。
在滤波器中,常见的滤波器类型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等。
通过这些滤波器的组合使用,可以实现对不同频率成分的信号进行有效的分离和输出。
总的来说,分频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它通过不同的工作原理实现对输入信号频率的分解和输出。
在实际应用中,分频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雷达系统、无线电系统和测试测量等领域。
通过对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进行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电子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对频率除法、相位锁定环和滤波器等工作原理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分频器的原理原来这么简单
![分频器的原理原来这么简单](https://img.taocdn.com/s3/m/9d5d93e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75.png)
分频器的原理原来这么简单分频器⼀般常⽤于拥有⾼⾳和低⾳的单元,或者带有中⾳单元的⾳箱中,若缺少分频器这种拥有多单元的⾳箱就不能将不同频段的声⾳进⾏回放。
⽽且分频器的种类以及质量的差异,也同时影响到⾳箱能否回放出更好的声⾳表现。
本⽂⾸先介绍了⾳箱分频器电路及作⽤,其次介绍了⾳箱分频器⼯作原理,最后阐述了⾳箱是如何呈现出⾼低⾳及⾳箱内的分频器详解。
⾳箱分频器电路⾳箱分频器就是能够将声⾳信号的频率分开,将不同频段的声⾳信号区分开来,然后放⼤送往相应⾼低频段的扬声器中,实现⾼低不同⾳质的效果就是⾳箱分频器。
⾳箱分频器电路的作⽤1、在播放⾳乐时,由于扬声器单元本⾝的能⼒与构造限制,只⽤⼀个扬声器难以覆盖全部频段,⽽假如把全频段信号不加分配地直接送⼊⾼、中、低⾳单元中去,在单元频响范围之外的那局部“多余信号”会对正常频段内的信号复原产⽣不利影响,以⾄可能使⾼⾳、中⾳单元损坏。
由于这个缘由,设计师们必需将⾳频频段划分为⼏段,不同频段⽤不同扬声器停⽌放声。
这就是分频器的由来与作⽤。
2、分频器就是⾳箱中的 “⼤脑”,对⾳质的好坏⾄关重要。
功放输出的⾳乐讯号必需经过⽕频器中的各滤波元件处置,让各单元特定频率的讯号经过。
要科学、合理、严谨地设计好⾳箱之分频器,才⼲有效地修饰喇叭单元的不同特性,优化组合,使得各单元扬长避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各⾃应有的潜能,使各频段的频响变得平滑、声像相位精细,才能使⾼、中、低⾳播放出来的⾳乐层次清楚、合拍,明朗、温馨、宽⼴、⾃然的⾳质。
3、在实践的分频器中,有时为了均衡⾼、低⾳单元之间的灵活度差别,还要参加衰减电阻;另外,有些分频器中还参加了由电阻、电容构成的阻抗补偿⽹络,其⽬的是使⾳箱的阻抗曲线⼼理平整⼀些,以便于功放驱动。
⾳箱分频器⼯作原理从⼯作原理看,分频器就是⼀个由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构成的滤波⽹。
⾼⾳通道只让⾼频信号经过⽽阻⽌低频信号;低⾳通道正好相反,只让低⾳经过⽽阻⽌⾼频信号;中⾳通道则是⼀个带通滤波器,除了⼀低⼀⾼两个分频点之间的频率能够经过,⾼频成分和低频成分都将被阻⽌。
分频器 原理
![分频器 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41565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7.png)
分频器原理分频器是一种电子电路装置,主要用于将输入的信号分为不同频率的部分。
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LC滤波器(电感和电容构成的滤波网络)来实现。
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特性,分频器可以将信号分为高频、中频和低频等不同部分,从而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分频器在音频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常见,如在音频功率放大器中,分频器可以帮助将音频信号分为不同频率段,如高音、中音和低音等。
这样,各个频率段的信号可以分别经过相应的放大器处理,再传输给相应的扬声器进行播放,从而实现完整的声音还原。
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偶数分频:使用计数器在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进行计数。
当计数器的值等于分频系数的一半或整数时,信号翻转。
例如,一个上升沿计数的计数器,每次计数到2时,输出信号翻转一次;每次计数到4时,输出信号再次翻转。
这种方法适用于偶数分频。
2.奇数分频:相较于偶数分频,奇数分频器的设计稍复杂。
一般采用上升沿计数,当计数到(N-1)/2时,输出信号翻转;计数到(N-1)时,输出信号再次翻转。
若要实现50%的占空比,可以通过“错位相或”的方法实现。
3.LC滤波器:分频器中的LC滤波器根据信号频率的不同,对信号进行筛选。
高通滤波器允许高频信号通过,阻止低频信号;低通滤波器则允许低频信号通过,阻止高频信号;带通滤波器则允许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
4.阻抗补偿网络:有些分频器中还会加入由电阻、电容构成的阻抗补偿网络,以使音箱的阻抗曲线更平坦,便于功放驱动。
分频器利用LC滤波器和计数器等电路元件,将输入信号分为不同频率部分,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在不同领域,分频器的具体实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原理均基于LC滤波器和计数器。
50m分频为1hz原理
![50m分频为1hz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48e14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4.png)
50m分频为1hz原理在数字通信和信号处理领域,分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将一个频率的信号转换为另一个频率的信号。
其中,50m分频为1hz原理是一种常见的分频技术,它可以将50MHz的信号降至1Hz的频率范围,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声纳等领域的信号处理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50m分频为1hz的原理,包括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实现方法和应用场景。
一、基本概念50m分频为1hz的过程是指将输入的50MHz信号通过一系列滤波器和延迟环节,最终将其降至1Hz的频率范围。
在分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信号的幅度、相位和噪声等因素。
分频器通常由数字集成电路组成,如计数器、滤波器、延迟线等。
二、技术原理50m分频为1hz原理的核心是利用滤波器和延迟环节对信号进行频率选择和时间延迟。
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高频噪声,增强低频信号;而延迟环节则通过存储和传输时间来对信号进行时间上的延迟。
通过将滤波器和延迟环节结合使用,可以实现信号的频率变换和时间上的调整。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根据系统的要求和限制来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和延迟环节。
通常,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实现50m分频为1hz原理的主要工具。
DSP具有高速运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快速实现滤波器和延迟环节的功能。
三、实现方法实现50m分频为1hz原理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数字滤波器和延迟环节组成的分频器。
该分频器包括一个数字滤波器和一个延迟环节,通过控制数字滤波器的参数和延迟环节的时间,可以实现将50MHz的信号降至1Hz的目标频率范围。
此外,还可以使用数字集成电路芯片和微处理器等工具来实现该原理。
四、应用场景50m分频为1hz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通信、雷达、声纳等。
在这些领域中,需要处理的高频信号需要通过分频处理降至低频范围,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此外,该原理还可以用于频率合成、时钟恢复等信号处理任务中。
总之,50m分频为1hz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滤波器和延迟环节的应用,可以实现信号的频率变换和时间调整。
分频器的设计原理
![分频器的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c114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8.png)
分频器的设计原理
分频器的设计原理是将输入信号分成多个具有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
通过使用不同的电路和技术,可以将输入信号分频为两个或更多个频率不同的输出信号。
常见的分频器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几种:
1. 分频器基于计数器:通过使用计数器电路,将输入信号的频率除以一个固定的整数值,从而获得分频后的输出信号。
计数器经过一定的计数周期后重新开始计数,实现分频功能。
2. 分频器基于锁相环(PLL):锁相环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通过将输入频率与参考频率进行比较,并不断调整输出频率,使其与输入频率相同或成比例,从而实现分频功能。
3. 分频器基于频率合成器:频率合成器是一种电路,可以将不同的频率合成为所需的频率。
通过设置合适的频率合成比例,可以实现输入信号的分频。
4. 分频器基于滤波器:滤波器可以选择性地通过或屏蔽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
通过设计适当的滤波器,可以将输入信号的特定频率分离出来作为输出信号。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分频器设计原理,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采用不同的设计原理。
分频器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音频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
分频器的原理
![分频器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3bf4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2.png)
分频器的原理分频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输入信号分成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
它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无线通信、音频处理、雷达系统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分频器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分频器的基本原理。
分频器通常由滤波器和频率控制器组成。
滤波器可以将输入信号中的特定频率成分滤除,而频率控制器则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输出信号的频率。
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将输入信号按照不同的频率进行分割的功能。
在分频器的工作过程中,输入信号首先经过滤波器进行处理。
滤波器可以根据其类型和参数的设置,选择性地通过或者抑制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成分。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输出端得到不同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除了滤波器,频率控制器也是分频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频率控制器可以根据需要,对输出信号的频率进行调节。
通过调节频率控制器的参数,我们可以实现将输入信号按照不同的频率进行分割的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分频器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场景。
比如在通信系统中,分频器可以用于将不同频段的信号进行分离,以便进行不同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处理。
在音频处理中,分频器可以用于将音频信号分成低音和高音两个部分,以便进行声音效果的处理。
总的来说,分频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设备,它可以实现将输入信号按照不同的频率进行分割的功能。
通过滤波器和频率控制器的配合,我们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精确控制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分频器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对分频器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对分频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分频器的相关知识。
分频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设备,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频器 原理
![分频器 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46da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0.png)
分频器原理
分频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它的作用是将输入的信号分成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
它常被用于音频设备、通信设备和电子音乐器材等领域。
分频器的原理是基于滤波器和振荡器的组合。
具体而言,分频器采用滤波器将输入信号中的特定频率分离出来,然后通过振荡器产生具有该特定频率的信号。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分割。
一种常见的分频器类型是低通滤波器(LPF)和高通滤波器(HPF)的组合。
低通滤波器能够传递低频信号而阻断高频信号,而高通滤波器则相反。
通过将输入信号分别输入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我们就可以得到两个频率范围不同的输出信号。
除了滤波器,分频器还需要振荡器来产生所需的输出频率。
振荡器是一种能够产生稳定的周期性信号的电路。
通过设置振荡器的参数,我们可以使其输出具有特定频率的信号。
常见的振荡器类型包括LC振荡器、RC振荡器和晶体管振荡器等。
总体上,分频器通过结合滤波器和振荡器的功能,能够将输入信号按照不同的频率进行分割。
这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很有用,例如将音频信号分成低音和高音等。
分频器的设计和性能取决于所使用的滤波器和振荡器的特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通用分频器基本原理
![通用分频器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e7baf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4.png)
通用分频器基本原理1.频率分析:通用分频器首先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频率分析,以便确定分频比例。
频率分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采用频率锁定环或者锁相环(PLL)电路。
频率锁定环基于输入信号和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差,通过负反馈控制,使得两个信号的频率保持一致。
通过频率锁定环可以精确测量输入信号的频率。
2.分频技术:通用分频器利用分频技术实现输入信号的分频输出。
分频技术主要有几种常见的实现方式:-频率除法:将输入信号的频率通过特定的整数倍除法器进行分频。
比如,将输入信号的频率除以2,3,4等整数倍,得到相应的分频输出。
频率除法电路通常由计数器和比较器组成,计数器计算输入信号的周期或频率,比较器将计数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并产生输出信号的脉冲。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DDS是一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数字计算和查表的方式生成输出信号。
输入信号经过数模转换后,通过频率累加器和相位累加器进行数字计算,得到相应的分频输出。
DDS可以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快速切换的频率合成。
- 相位锁定环(PLL):PLL电路的输出是输入信号的分频版本,通过输出信号和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锁定,使得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成比例。
PLL主要由锁相环比较器、低通滤波器和VCO(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组成,通过反馈控制VCO的频率,使其与参考信号的频率保持一致。
总之,通用分频器的基本原理涉及到频率分析和分频技术。
频率分析通过频率锁定环对输入信号进行频率分析和测量,而分频技术则通过频率除法、DDS或PLL等方式,将输入信号按照特定比例进行分频输出。
这种分频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分频器工作原理
![分频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8c2dc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2.png)
分频器工作原理分频器是一种电子器件,它可以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频率范围分成若干个子频率信号。
在很多电子设备中,我们都会用到分频器,比如无线电、通信设备、雷达系统等。
那么,分频器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分频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分频器的基本结构。
分频器通常由振荡器、计数器和控制逻辑电路组成。
振荡器产生一个稳定的基准频率信号,计数器用来对输入信号进行计数,控制逻辑电路则根据计数器的数值来控制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
当输入信号进入分频器时,首先会经过振荡器产生的基准频率信号。
计数器会对输入信号进行计数,并将计数结果传递给控制逻辑电路。
控制逻辑电路根据计数器的数值来决定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
例如,如果计数器的数值在一定范围内,控制逻辑电路会将输入信号分成高频和低频两部分,分别输出到不同的端口。
在分频器中,计数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来进行计数,并将计数结果传递给控制逻辑电路。
通过调整计数器的计数范围,我们可以实现不同频率范围的分频。
这样,分频器就可以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频率范围分成若干个子频率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分频功能。
除了上述的基本工作原理外,分频器还有一些特殊的工作模式,比如分频倍频模式和分频相位锁定模式。
在分频倍频模式下,分频器可以将输入信号的频率放大或缩小,从而实现倍频或分频的功能。
在分频相位锁定模式下,分频器可以将输入信号的相位锁定在某个特定的数值,这对于一些需要精确相位控制的应用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分频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器件,它可以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频率范围分成若干个子频率信号。
通过振荡器、计数器和控制逻辑电路的协同工作,分频器可以实现信号的分频、倍频和相位锁定等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分频器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雷达系统等领域,为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音箱分频器原理
![音箱分频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4385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8.png)
音箱分频器原理音箱分频器是音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输入的音频信号分割成不同频率范围的子频带,然后将它们送到相应的喇叭单元中。
这种分频的方法可以提高音质,并确保每个频率范围都能够得到最佳的表现。
音箱分频器的原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分频器类型、滤波器设计和信号分配。
1. 分频器类型常见的音箱分频器类型有主动分频器和被动分频器。
主动分频器使用电子元件(如集成电路)来实现分频,并通过自带的功放来驱动喇叭单元。
被动分频器则使用电容器、电感器和电阻器等被动元件来实现分频,需要外部的功放来驱动喇叭单元。
2. 滤波器设计滤波器是音箱分频器的核心部分,它用于将输入的音频信号分割成不同频率范围的子频带。
常见的滤波器类型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陷波滤波器。
- 低通滤波器用于传递低于某个截断频率的频率范围,而阻断高于该频率的频率。
- 高通滤波器则相反,用于传递高于某个截断频率的频率范围。
- 带通滤波器允许通过某个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同时阻断低于和高于该范围的频率。
- 陷波滤波器则在某个特定频率附近形成一个“洼地”,将该频率尽量地阻断。
设计滤波器时,需要考虑到滤波器的阶数、衰减特性、相位响应等因素,以获得最佳的信号分割效果。
3. 信号分配音箱分频器通过信号分配的方式将分割后的频带信号送到相应的喇叭单元中。
高频信号通常送到高音单元,中频信号送到中音单元,低频信号送到低音单元。
这个过程需要通过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来实现。
在具体的音箱设计中,还需考虑到喇叭单元的特性参数、响应曲线以及音箱本身的箱体设计等方面。
这些因素会影响到音箱的频率响应、功率承受能力和音质表现。
总之,音箱分频器通过分割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将其传递到相应的喇叭单元中,实现音频系统的声音分配和优化。
通过选择合适的分频器类型、设计合理的滤波器和实现有效的信号分配,可以获得更好的音频效果和听觉体验。
verilog分频器的设计原理
![verilog分频器的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9a735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6.png)
Verilog分频器的设计原理一、概述Verilog分频器是数字电路设计中常用的一个模块,它可以将输入的时钟信号分频成较低频率的信号。
在数字系统中,分频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时钟频率控制、时序信号生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Verilog分频器的设计原理,帮助读者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分频器的基本结构1. 分频器的概念分频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时钟信号分频成较低频率的信号的电路。
在数字系统中,分频器通常用于降低时钟频率,以满足某些特定的时序要求。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输入时钟信号进行计数和判断,当计数值达到一定阈值时输出一个时钟脉冲,从而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分频操作。
2. 分频器的基本结构一个简单的分频器通常由计数器和触发逻辑两部分组成。
计数器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计数,触发逻辑用于判断计数值是否达到分频的要求,并生成相应的时钟脉冲输出。
根据计数器的位宽和触发逻辑的设计,可以实现不同的分频比。
三、Verilog分频器的设计原理1. Verilog分频器的模块化设计在Verilog中,通常将分频器设计为一个独立的模块,通过实例化和连接可以方便地集成到更大的数字系统中。
分频器的模块化设计可以使其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和扩展性,提高数字系统的整体设计效率。
2. Verilog分频器的时序要求在Verilog中设计分频器时,需要考虑到时钟信号的时序要求。
由于分频器通常用于时序控制,因此需要保证分频的输出信号能够与系统中其他模块的时钟信号同步,避免出现不稳定和不可预测的情况。
3. Verilog分频器的实现方法在Verilog中,可以使用寄存器、计数器和逻辑门等原语来实现分频器的功能。
通过合理的组合和连接这些原语,可以实现不同的分频比和时钟脉冲输出。
Verilog语言本身对于多种数字逻辑的建模和描述具有很好的支持,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分频器的设计。
四、Verilog分频器的设计实例1. 2分频器的设计以2分频器为例,其实现原理比较简单。
通用分频器基本原理
![通用分频器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4c7bc3f61fb7360b4c65c4.png)
通用分频器基本原理整数分频包括偶数分频和奇数分频,对于偶数N分频,通常是由模N/2计数器实现一个占空比为1:1的N分频器,分频输出信号模N/2自动取反。
对于奇数N分频,上述方法就不适用了,而是由模N计数器实现非等占空比的奇数N分频器,分频输出信号取得是模N计数中的某一位(不同N值范围会选不同位)。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偶数N分频,但占空比不总是1:1,只有2的n次方的偶数(如4、8、16等)分频占空比才是1:1。
这种方法对于奇数、偶数具有通用性。
半整数分频器也是在这种方法基础上实现的。
除了一个模N计数器,还需要一个异或模块和一个2分频模块。
半整数分频器原理如图1所示:半整数分频器设计思想:通过异或门和2分频模块组成一个改变输入频率的脉冲添加电路,也就是说N-0.5个输入信号周期内产生了N个计数脉冲,即输入信号其中的一个含一个脉冲的周期变为含两个脉冲的周期。
而这一改变正是输入频率与2分频输出异或的结果。
由2分频输出决定一个周期产生两个脉冲有两种方式:当一个输入信号来一个脉冲(前半周期)时,2分频输出变为‘1’,clk_in 取反,后半周期就会产生一个脉冲;2分频输出由‘1’变为‘0’时,clk_in 刚把一个周期(前半周期)内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产生一个脉冲,而后半周期的脉冲与‘0’异或不变。
从而实现N-0.5分频。
要实现奇数、偶数、半整数通用分频器只需再加一个控制选择信号sel。
当sel=‘1’时,clk_in与2分频输出异或,实现半整数分频;当sel=‘0’时,只选通clk_in,实现整数分频。
通用分频器原理如图2所示:Verilog语言的实现本设计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首先设计通用分频器中各组成电路元件,然后通过元件例化的方法,调用各元件,实现通用分频器。
1、选择异或门模块half_select:modulehalf_select(sel,a,b,c);outputc;inputsel,a,b; xoru1(w,a,b); assignc=sel?w:a; (当sel=‘1’时,clk_in与2分频输出异或,实现半整数分频;当sel=‘0’时,只选通clk_in,实现整数分频。
分频器专用电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分频器专用电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efcdc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9.png)
分频器专用电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分频器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元件,用于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频率分成不同的频段输出。
在分频器中,电阻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元件之一,它能够控制信号的幅度和频率,从而实现对信号的处理和分频。
专用电阻是为分频器设计的一种特殊电阻,它具有特定的电阻值和精密度,能够满足分频器对电阻的特殊要求。
本文将介绍分频器的基本原理、电阻在分频器中的作用以及专用电阻的设计要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分频器专用电阻。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分频器专用电阻的概念进行概述,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分频器的基本原理,探讨电阻在分频器中的作用,以及专用电阻的设计要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探讨分频器专用电阻的应用前景,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分频器专用电阻在电路中的重要作用和设计要点。
通过对分频器的基本原理和电阻在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我们将介绍专用电阻在分频器中的应用及设计技巧,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电路设计和优化的实用知识。
此外,本文还将展望分频器专用电阻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2.正文2.1 分频器的基本原理:分频器是一种电路模块,用于将输入信号分成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设计电路结构,使得不同频率的信号在电路中受到不同的抑制或放大,从而实现信号的分频功能。
通常情况下,分频器可以将输入信号分成两个或多个频率不同的输出信号。
在分频器中,最常见的是使用滤波器来实现频率的分离。
通过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和参数,可以实现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分离和抑制。
此外,分频器还可能涉及到信号的放大、相位调节等功能,以实现更复杂的信号处理需求。
总的来说,分频器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电路结构的设计和信号处理的方法,将输入信号按照不同的频率进行分离和处理,实现输出信号的分频功能。
FPGA分频器的工作原理
![FPGA分频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7200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f.png)
FPGA分频器的工作原理
FPGA分频器是一种用于将输入时钟信号分频至较低频率的电路。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时钟信号:FPGA分频器的输入为高频时钟信号,通常
是外部振荡器提供的系统时钟。
该信号的频率根据具体应用可以很高,例如几十MHz甚至更高。
2. 预分频器:分频器内部的预分频器(也称为预分频器或者分频器)根据需要将输入时钟信号的频率进行初步降低。
预分频器通常采用计数器来实现,计数器的计数阈值决定了输出信号的频率。
例如,将输入时钟信号除以2,即可得到50%的占空
比的一半频率的输出信号。
3. 相位锁定环路(PLL):在某些情况下,预分频器的频率调
整范围可能不够大,无法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FPGA分频器通常包含一个相位锁定环路(PLL)。
PLL通过
比较输入时钟信号与反馈时钟信号的相位差,然后根据该相位差来控制预分频器,使得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精确地等于或者是输入时钟信号的 N 倍。
4. 输出时钟信号:经过预分频器和PLL的处理,FPGA分频器将产生一个相对于输入时钟信号较低及需求的输出时钟信号。
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由输入时钟信号和预分频器/PLL的设置
决定,可以是输入时钟信号频率的 N 分之一,或者是输入时
钟信号频率的 N 倍。
总体来说,FPGA分频器通过预分频器和PLL的组合来将输入时钟信号的频率降低,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预分频器提供了一定的频率分割,而PLL则为进一步调整频率提供了灵活性和精确性。
cd4060分频工作原理
![cd4060分频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adc40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2.png)
cd4060分频工作原理
CD4060是一款集成电路,常用于频率分频应用。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二进制计数器和分频器的组合,能够将输入信号的频率降低到更低的频率。
CD4060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计数器、分频器和输出控制。
CD4060内部集成了一个14位二进制计数器。
这个计数器可以通过外部时钟信号进行驱动,每收到一个时钟脉冲,计数器的值就会加1。
当计数器的值达到最大值时,会自动清零,重新从0开始计数。
CD4060还包含一组分频器。
这些分频器可以将输入时钟信号的频率分频为2、4、8、16等倍数。
具体的分频比由引脚上的接线决定。
例如,如果将引脚Q4连接到引脚CLK(时钟输入),那么输入信号的频率将被分频为输入频率的16倍。
CD4060还有一个输出控制功能。
通过设置引脚上的接线,可以选择输出的位数。
例如,如果将引脚Q5连接到引脚RESET(复位),那么当计数器的值达到32时,输出会被清零。
这样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频率分频。
CD4060的分频功能非常灵活,适用于各种需要将信号频率降低的
应用场景。
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中,CD4060可以将高频信号分频为低频信号,用于时钟同步和数据处理。
在音频设备中,CD4060可以将高采样率的音频信号分频为低采样率,以便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总结起来,CD4060是一款基于二进制计数器和分频器的集成电路,能够将输入信号的频率降低到更低的频率。
通过设置引脚上的接线,可以选择分频比和输出位数,实现不同精度的频率分频。
CD4060的分频功能非常灵活,适用于各种需要降低信号频率的应用场景。
分频器的原理
![分频器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7e4fa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2.png)
分频器的原理分频器是一种电子电路,用于将一个输入信号分成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
它是在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常见的一个组件。
分频器的原理基于频率分解的概念。
它通过将输入信号分割成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实现对信号频谱的分析和处理。
分频器可以用于许多应用,包括频谱分析仪、频率合成器和数字时钟等。
在分频器电路中,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锁相环(PLL)或计数器。
锁相环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它通过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并通过调整输出频率来保持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的同步。
计数器则是一种电子元件,用于计算输入信号的频率并产生相关的输出脉冲。
具体来说,分频器的原理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导频信号:导频信号是分频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频信号是一个特定频率的信号,用于指示计数器何时开始和停止计数。
通常,导频信号是一个固定频率的方波信号。
在计数器中,导频信号会将计数器的值清零并重新计数,从而实现对输入信号频率的测量和分解。
2. 计数器:计数器是分频器电路中使用的一种元件。
它可以接收输入信号,并计算该信号的频率。
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逐个计数输入信号的周期数来测量频率。
在分频器中,计数器通常是一个可编程的元件,可以通过更改计数器的预设值来实现对输出频率的调整。
3. 锁相环:锁相环是分频器电路的另一种常见设计。
它由一个相位比较器、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一个电压控制振荡器组成。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整振荡器的频率,使其与参考信号的频率保持同步。
通过调整振荡器的频率,可以将输入信号的频率分解为不同的输出频率。
总之,分频器是一种将输入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的电子电路。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包括计数器和锁相环。
分频器在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频谱分析、频率合成和时钟生成等领域。
分频器知识doc
![分频器知识doc](https://img.taocdn.com/s3/m/6401327e910ef12d2bf9e701.png)
分频器的基础知识分频器分频网络又称分频器,是指将全频带音乐信号按需要划分为高音、低音输出或者高音、中音、低音输出(即把信号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频段)的电子装置。
分频器主要用于实现分频任务的电路和音频设备,主要作用均是频带分割、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校正、阻抗补偿与衰减等作用。
共两类,一类是功率分频器(无源分频)将分频器设置在音箱内,位于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之间,通过LC滤波网络(主要由电感、电阻、电容等无源组件组成滤波器网络),将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功率音频信号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别送至相应频段的扬声器中去重放,这种方法被称为被动分频。
功率分频器也称无源式后级分频器,是在功率功放之后进行分频的。
其特点是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适合业余制作,但插入损耗大、效率低、瞬态特性较差。
第二类:电子分频器(有源分频):也称有源式前级分频器,是一种将音频弱信号进行分频的设备,分频器设置在前级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之间的信号线路中的一种模拟电子滤波器,能把前置放大器输出的音频信号分成不同频段后,把每一个音频频段信号给予放大,然后分别送到相应的各自独立的扬声器进行放大处理,这种方法被称为主动分频。
因电流较小故可用较小功率的电子有源滤波器实现,调整较容易,减少功率损耗(这种分频器常用在功放中或单独使用),各频段频谱平衡,相互干扰小,输出动态范围大,本身有一定的放大能力,插入损耗小,音质好。
但此方式每路要用独立的功率放大器,成本高,电路结构复杂,适用于专业扩声系统。
分类:按分频频段可分二分频、三分频和四分频。
二分频是将音频信号的整个频带划分为高频和低频两个频段;三分频是将整个频带划分成高频、中频和低频三个频段;四分频将三分频多划分出一个超低频段。
常见的有两路分频扬声器系统:用一只8英寸或6.5英寸中低音单元加上球顶高音单元.由于中低频段公用一只扬声器,就要求扬声器单元有宽阔的活塞振动范围而不出现分割振动,以保证理想的指向性和相位特性。
分频器的原理
![分频器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3cfd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6.png)
分频器的原理分频器是一种电子电路,用于将输入信号分成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
它的原理是基于滤波器的工作原理,通过选择性地传递或阻断不同频率的信号来实现频率的分离。
分频器通常由滤波器和放大器组成。
滤波器是分频器的核心部件,它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特性选择性地传递或阻断不同频率的信号。
滤波器可以是主动滤波器或被动滤波器,主动滤波器通常使用放大器来增强信号的强度,被动滤波器则不需要外部电源。
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信号分离和信号放大。
首先,输入信号经过滤波器进行信号分离。
滤波器根据其频率响应特性选择性地传递或阻断不同频率的信号。
常见的滤波器类型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传递低于截止频率的信号,高通滤波器传递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带通滤波器传递位于两个截止频率之间的信号,带阻滤波器阻断位于两个截止频率之间的信号。
其次,经过滤波器分离的信号被放大器放大。
放大器可以是单级放大器或多级放大器,其目的是增强信号的强度,以便输出信号能够驱动后续电路或设备。
放大器通常使用放大器管或晶体管等元件来实现信号的放大。
分频器的输出信号可以是多个频率的信号,也可以是单个频率的信号。
多频率输出的分频器通常用于音频处理、无线通信和信号分析等领域,而单频率输出的分频器通常用于时钟信号生成、频率合成和频率标准等应用。
分频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滤波器的性能。
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分频器的频率分离能力和输出信号的质量。
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通带衰减、阻带衰减和相位响应等参数都会影响分频器的性能。
总之,分频器是一种将输入信号分成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的电子电路。
它的原理是基于滤波器的工作原理,通过选择性地传递或阻断不同频率的信号来实现频率的分离。
分频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滤波器的性能,包括截止频率、通带衰减、阻带衰减和相位响应等参数。
分频器在音频处理、无线通信和信号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分频器原理
![分频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dc0a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2.png)
分频器原理分频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频率范围进行分割,输出相应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它在通信、雷达、无线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分频器的原理是基于信号的频率特性进行分割和处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分频器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首先,分频器的原理基于频率选择性。
当输入信号经过分频器时,分频器会根据其内部的频率选择性滤波器,将不同频率范围的信号分离出来。
这是因为分频器内部的滤波器具有不同的频率特性,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而抑制其他频率范围的信号。
其次,分频器的原理涉及频率倍频和频率分频技术。
在一些特定的应用中,我们需要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进行倍频或分频。
分频器可以通过倍频器或分频器的组合来实现这一功能。
倍频器可以将输入信号的频率提高到原来的整数倍,而分频器则可以将输入信号的频率降低到原来的整数分之一。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倍频或分频技术。
另外,分频器的原理还涉及信号的混频和滤波技术。
在一些通信系统中,我们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混频处理,以获得所需的中频信号。
分频器可以通过混频器将输入信号与本地振荡器的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所需的中频信号。
同时,分频器内部的滤波器可以对混频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从而得到纯净的中频信号。
最后,分频器的原理还包括相位锁定和频率合成技术。
在一些无线通信系统中,我们需要对多个载波信号进行相位同步和频率合成。
分频器可以通过相位锁定环和频率合成器来实现这一功能。
相位锁定环可以实现多个载波信号的相位同步,而频率合成器可以将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合成为一个复合信号输出。
综上所述,分频器的原理是基于频率选择性、频率倍频和频率分频技术、信号的混频和滤波技术,以及相位锁定和频率合成技术。
通过这些原理,分频器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分割和处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希望本文对分频器的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分频器基本原理整数分频包括偶数分频和奇数分频,对于偶数N分频,通常是由模N/2计数器实现一个占空比为1:1的N分频器,分频输出信号模N/2自动取反。
对于奇数N分频,上述方法就不适用了,而是由模N计数器实现非等占空比的奇数N分频器,分频输出信号取得是模N计数中的某一位(不同N值范围会选不同位)。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偶数N分频,但占空比不总是1:1,只有2的n次方的偶数(如4、8、16等)分频占空比才是1:1。
这种方法对于奇数、偶数具有通用性。
半整数分频器也是在这种方法基础上实现的。
除了一个模N计数器,还需要一个异或模块和一个2分频模块。
半整数分频器原理如图1所示:半整数分频器设计思想:通过异或门和2分频模块组成一个改变输入频率的脉冲添加电路,也就是说N-0.5个输入信号周期内产生了N个计数脉冲,即输入信号其中的一个含一个脉冲的周期变为含两个脉冲的周期。
而这一改变正是输入频率与2分频输出异或的结果。
由2分频输出决定一个周期产生两个脉冲有两种方式:当一个输入信号来一个脉冲(前半周期)时,2分频输出变为‘1’,clk_in取反,后半周期就会产生一个脉冲;2分频输出由‘1’变为‘0’时,clk_in刚把一个周期(前半周期)内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产生一个脉冲,而后半周期的脉冲与‘0’异或不变。
从而实现N-0.5分频。
要实现奇数、偶数、半整数通用分频器只需再加一个控制选择信号sel。
当sel=‘1’时,clk_in与2分频输出异或,实现半整数分频;当sel=‘0’时,只选通clk_in,实现整数分频。
通用分频器原理如图2所示:Verilog语言的实现本设计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首先设计通用分频器中各组成电路元件,然后通过元件例化的方法,调用各元件,实现通用分频器。
1、选择异或门模块half_select:modulehalf_select(sel,a,b,c); outputc; inputsel,a,b; xoru1(w,a,b); assignc=sel?w:a; (当sel=‘1’时,clk_in与2分频输出异或,实现半整数分频;当sel=‘0’时,只选通clk_in,实现整数分频。
)endmodule 2、模N计数器counter_n:实现参数化设计N可取2~256,也可增加count位数使N可取更大的值。
以N=7为例通过设置sel 分别实现奇数7分频和半整数 6.5分频。
modulecounter_n(reset,en,clk_in,clk_out,count); parameterN=7;inputreset,en,clk_in;outputclk_out; output[7:0]count;regclk_out;reg[7:0]count; always@(posedgeclk_in)begin if(reset)begin count[7:0]=0;end elseif(en)begin if(count==(N-1))count=0;else count=count1; end end always begin if(N clk_out=count[0]; elseif(N clk_out=count;elseif(N clk_out=count; elseif(N 在复杂数字逻辑电路设计中,经常会用到多个不同的时钟信号。
介绍一种通用的分频器,可实现2~256之间的任意奇数、偶数、半整数分频。
首先简要介绍了FPGA器件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接着介绍了通用分频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并以分频比为奇数7和半整数6.5的分频器设计为例,介绍了在QuartusII开发软件下,利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来设计数字逻辑电路的过程和方法。
在数字逻辑电路设计中,分频器是一种基本电路。
我们常会遇到偶数分频、奇数分频、半整数分频等,在同一个设计中有时要求多种形式的分频。
通常由计数器或计数器的级联构成各种形式的偶数分频和奇数分频,实现较为简单。
但对半整数分频分频实现较为困难。
但在某些场合下,时钟源与所需的频率不成整数倍关系,此时可采用小数分频器进行分频。
例如:时钟源信号为130MHz,而电路中需要产生一个20MHz的时钟信号,其分频比为6.5,因此根据不同设计的需要,本文利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通过MAXplusII开发平台,使用Altera公司的FLEX系列EPF10K10LC84-3型FPGA,设计了一种能够满足上述各种要求的较为通用的分频器。
基于查找表(LUT)的FPGA的结构特点查找表(Look-Up-Table)简称为LUT,LUT本质上就是一个RAM。
目前FPGA中多使用4输入的LUT,所以每一个LUT可以看成一个有4位地址线的16x1的RAM。
当用户通过原理图或HDL语言描述了一个逻辑电路以后,PLD/FPGA开发软件会自动计算逻辑电路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把结果事先写入RAM,这样,每输入一个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就等于输入一个地址进行查表,找出地址对应的内容,然后输出即可。
由于LUT 主要适合SRAM工艺生产,所以目前大部分FPGA都是基于SRAM 工艺的,而SRAM工艺的芯片在掉电后信息就会丢失,一定需要外加一片专用配置芯片,在上电的时候,由这个专用配置芯片把数据加载到FPGA中,然后FPGA就可以正常工作,由于配置时间很短,不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也有少数FPGA采用反熔丝或Flash工艺,对这种FPGA,就不需要外加专用的配置芯片。
FPGA (FieldprogrammableGates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都是可编程逻辑器件,它们是在PAL、GAL等逻辑器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以往的PAL、GAL相比,FPGA/CPLD的规模比较大,适合于时序、组合等逻辑电路的应用。
它可以替代几十甚至上百块通用IC芯片。
这种芯片具有可编程和实现方案容易改动等特点。
由于芯片内部硬件连接关系的描述可以存放在磁盘、ROM、PROM、或EPROM中,因而在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及外围电路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换一块EPROM芯片,就能实现一种新的功能。
它具有设计开发周期短、设计制造成本低、开发工具先进、标准产品无需测试、质量稳定以及实时在检验等优点,因此,可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原理设计和产品生产之中。
几乎所有应用门阵列、PLD和中小规模通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场合均可应用FPGA和CPLD器件。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数字系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系统发展的越势是数字化和集成化,而FPGA作为可编程ASIC(专用集成电路)器件,它将在数字逻辑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用分频器基本原理整数分频包括偶数分频和奇数分频,对于偶数N分频,通常是由模N/2计数器实现一个占空比为1:1的N分频器,分频输出信号模N/2自动取反。
对于奇数N分频,上述方法就不适用了,而是由模N计数器实现非等占空比的奇数N分频器,分频输出信号取得是模N计数中的某一位(不同N值范围会选不同位)。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偶数N分频,但占空比不总是1:1,只有2的n次方的偶数(如4、8、16等)分频占空比才是1:1。
这种方法对于奇数、偶数具有通用性。
半整数分频器也是在这种方法基础上实现的。
除了一个模N计数器,还需要一个异或模块和一个2分频模块。
半整数分频器原理如图1所示:半整数分频器设计思想:通过异或门和2分频模块组成一个改变输入频率的脉冲添加电路,也就是说N-0.5个输入信号周期内产生了N个计数脉冲,即输入信号其中的一个含一个脉冲的周期变为含两个脉冲的周期。
而这一改变正是输入频率与2分频输出异或的结果。
由2分频输出决定一个周期产生两个脉冲有两种方式:当一个输入信号来一个脉冲(前半周期)时,2分频输出变为‘1’,clk_in 取反,后半周期就会产生一个脉冲;2分频输出由‘1’变为‘0’时,clk_in刚把一个周期(前半周期)内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产生一个脉冲,而后半周期的脉冲与‘0’异或不变。
从而实现N-0.5分频。
要实现奇数、偶数、半整数通用分频器只需再加一个控制选择信号sel。
当sel=‘1’时,clk_in与2分频输出异或,实现半整数分频;当sel=‘0’时,只选通clk_in,实现整数分频。
通用分频器原理如图2所示:Verilog语言的实现本设计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首先设计通用分频器中各组成电路元件,然后通过元件例化的方法,调用各元件,实现通用分频器。
1、选择异或门模块half_select:modulehalf_select(sel,a,b,c);outputc; inputsel,a,b; xoru1(w,a,b); assignc=sel?w:a; (当sel=‘1’时,clk_in与2分频输出异或,实现半整数分频;当sel=‘0’时,只选通clk_in,实现整数分频。
)endmodule 2、模N计数器counter_n:实现参数化设计N可取2~256,也可增加count位数使N可取更大的值。
以N=7为例通过设置sel 分别实现奇数7分频和半整数 6.5分频。
modulecounter_n(reset,en,clk_in,clk_out,count); parameterN=7;inputreset,en,clk_in;outputclk_out; output[7:0]count;regclk_out;reg[7:0]count; always@(posedgeclk_in)begin if(reset)begin count[7:0]=0;end elseif(en)begin if(count==(N-1))count=0;else count=count1; end end always begin if(N clk_out=count[0]; elseif(N clk_out=count;elseif(N clk_out=count; elseif(N clk_out=count; elseif(N clk_out=count; elseif(N clk_out=count;elseif(N clk_out=count; elseif(N clk_out=count;end endmodule 3、2分频模块fenpin_2:modulefenpin_2(clk_in,clk_out); inputclk_in;outputclk_out;regclk_out; always@(posedgeclk_in)begin clk_out=~clk_out; end endmodule 4、最后通过元件例化的方法,调用各元件,实现通用分频器最高层设计:modulefenpin(reset,en,sel,clk_in,clk_out,count);inputreset,en,sel,clk_in;outputclk_out; output[3:0]count;half_selectu1(sel,clk_in,b,c);(调用half_select,元件例化)counter_nu2(reset,en,c,clk_out,count);(调用counter_n,元件例化)fenpin_2u3(clk_out,b);(调用fenpin_2,元件例化)endmodule 仿真结果及硬件电路测试当sel=‘0’,N=7时,实现奇数7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