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
双腔管
![双腔管](https://img.taocdn.com/s3/m/46c7a5f6aef8941ea76e05d5.png)
瞩患者尽量配合,手术已结束,有何不适,患者 诉胸闷,遂听呼吸音见胸廓左右不对称,左侧抬 高明显且触有握雪感,疑气胸立即联系胸外科医 生(SPO288%左右),外科医生发现水封瓶未 予加水而至直通大气,立即解除原因,而SPO2进 行下降立即准备插管顺阿曲库铵10mg,异丙酚 50mg,100%氧浓度予机械通气,同时七氟醚吸 入维持,SPO2恢复至100%,循环稳定,上告请 示上级医师(18:50)。
18
患者 男性 51岁 78kg 身高175cm 因“左 上肺占位,双肾结石”拟在支气管全麻下 行“胸腔镜下左上肺叶切除术”,无其他 相关心肺疾病,胸片、心电图、肺功能等 相关检查无异常。 术前评估注意事项及麻醉计划有哪些?
评估:呼吸困难程度 平地步行、爬楼梯后 呼吸困难或伴有气喘都反映呼吸功能状态 及病变程度;咳嗽、痰及肺部感染情况, 该患者正常生活不受影响,无咳嗽咳痰等 不适。肺功能检查具有必要性。
8
确认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位置,分为3步:
如插左侧支气管导管 (1) 证实导管在气管内 (2 )证实左侧支气管插管的 位置良好 (3) 证实右侧开口的位置
9
(1)证实导管在气管内:
①气管套囊充气,挤压呼吸囊阻力小 ②听诊双肺均可闻及呼吸音, ③ PETCO2有正常波形, 证明导管在气管内。
10
(2)证实左侧支气管插管的位置良好: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准确对位是预防术中单肺通气 时低氧血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都有哪些方法? 听诊法结合吸痰管通畅法
钟尚标,吴武安,吴银芳,等听诊法结合吸痰管通畅法在肺隔 离技术中的应用(J of Wannan Medical Wniversitv)2009;28(1)
支气管套囊充气法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管端对位
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56ce9ea1c7aa00b52acb7e.png)
使用FOB对DLT进行定位的标准
左侧双腔支气管(L-DLT)插管的定位
先将FOB插入右侧管,在导管开口处可 见气管腔、隆突、右肺主支气管开口,已 充气的支气管套囊(蓝套囊)上缘位于隆 突下左主支气管内;FOB插入左侧管后可 见左肺上、下叶支气管开口。
右侧双腔支气管(R-DLT)插管的定位
先将FOB插入左侧管,在导管开口处 可见气管腔、隆突、左肺主支气管开口, 已充气的支气管套囊(蓝套囊)上缘位 于隆突下右主支气管内;FOB插入右侧管, 在导管端口可见右肺中、下叶支气管开 口,在导管侧孔可见到右肺上叶支气管 开口。
正确的。
7、FOB定位的目的是使双腔气管导管位置最 为恰当,从而实现OLV时机体能够得到充 分的氧和。
a、左双腔气管导管最恰当的位置
b、右双腔气管导管最恰当的位置
8、关于右双腔气管插管定位的几点说明:
右双腔气管导管定位相对繁琐,由于
右主支气管的特殊结构,定位时要使右双 腔气管导管的侧孔与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 相对位,这样才能使右肺三个肺叶都能工 作,才能保证OLV时机体充分氧和。由于 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与隆突的距离存在个 体差异,这样在右双腔气管导管定位后蓝 套囊位置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图1、2、3)。
A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anme等研究发现:
临床麻醉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听诊法确认 DLT在最佳位置后,再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78%的左侧DLT和83%的右侧DLT位置需要重 新调整。
Hurford等研究亦发现:使用听诊法 定位,DLT的不到位率占44%,病人改侧 卧位后需要再调整者占30%。
因此,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Smith等就 强调了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bronchoscope,
定位后蓝套囊的位置
双腔管的定位
![双腔管的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387302c18bd63186bcebbcbf.png)
双腔管的定位方法随着胸心外科的发展,胸腔镜及微创手术的出现和推广,双腔支气管插管从最初主要目的是肺隔离,保护健侧肺,发展到如今主要目的是通过单肺通气技术,使术侧肺萎陷,方便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损伤。
单肺通气技术(OLV)即保护了健侧肺,又显著的改善开胸条件。
【1】单肺通气的前提是管端对位准确,对双肺能够实行完善的隔离,若管端对位不良或错位,那就有可能引起低氧血症,气道损伤,肺萎陷不良,健侧肺受到患侧分泌物的污染等严重的并发症。
因而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位置正确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定位方法作一综述。
一.肺部听诊法. 本方法是临床上最常见,也是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到位与否的首要的,必不可少的方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用听诊法判断DLT位置,受患者胸壁厚薄、呼吸音强弱及听诊者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准确率十分有限。
1,定位标准【2】: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置入为例,确认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位置,分为3步:(1)证实导管在气管内:①气管套囊充气;②挤压呼吸囊;③听诊双肺均可闻及呼吸音,证明导管在气管内。
(2)证实左侧支气管插管的位置良好:①支气管套囊充气;②挤压呼吸囊,听诊双肺呼吸音均良好时;③钳夹双腔导管的左侧导管,再行听诊:右侧呼吸音(+),左侧(-),表明导管位置良好;左侧(-),右侧(-),表明导管可能进入过深(右侧开口也进入左侧),应将插管退出1-2cm再行听诊。
(3)证实右侧开口的位置:在证实左支气管插入位置良好后再进行。
①钳夹双腔导管的右侧管;②听诊双肺呼吸音,此时左侧(+),右侧(-),表明导管的右侧开口位置良好。
(4)改变体位后再重复以上检查,确诊导管位置正确后方可开始手术。
2,准确性:有学者认为,尽管通过仔细听诊确认双腔管管端已“正确”到位时,用FOB 检查仍可发现48%的导管管端是错位的。
;Allianme等[3]经听诊认为管端已在最佳位置后,再以FOB检查,发现78%左双腔管管端和83%右双腔管管端的位置需要重新调整。
双腔支气管导管型号选择和管端定位
![双腔支气管导管型号选择和管端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99e7ece16c85ec3a86c2c5c6.png)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型号选择和管端定位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欧阳葆怡一胸科麻醉肺隔离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在支气管水平将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的麻醉技术谓之肺隔离(separation of the two lungs)。
胸科手术麻醉时可出现以下问题:①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手术一般都在患侧向上的侧卧体位下进行。
患侧开胸后,因胸腔负压消失造成的肺萎陷和手术操作对肺的提拉与挤压,使患侧肺中积存的分泌物或血液引流到该侧肺的支气管和气管隆突部,重力因素使分泌物和血液流入健侧支气管,引起健侧肺感染扩散和血块堵塞。
②麻醉期间使用肌肉松弛药后行机械间歇正压通气,基本克服了反常呼吸和纵膈摆动的生理紊乱。
但在支气管手术时需将患侧支气管开放,局部漏气使正压通气无法进行。
③电视引导下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手术时要求术侧肺必须萎陷才能进行观察和操作。
上述情况下只有进行两侧肺隔离才能使健侧肺免受患侧肺的污染;当患侧肺和支气管开放时仍能保证对健侧肺的有效通气;仅对健侧肺通气能使患侧肺萎陷,从而提供清晰的术野,极大地促进了手术(特别是胸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根据病情需要对两侧肺行不同方式通气。
目前胸科麻醉行肺隔离所使用的器具多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
二确保DLT在胸科麻醉时获得完善肺隔离效果的条件:㈠选择适合的能顺利插入气管和支气管的DLT;㈡DLT管端位置正确,在进行单侧肺通气时能获得该侧肺各肺叶的有效通气;㈢DLT插入后,支气管套囊所处位置恰当,能有效地将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
三适合DLT的选择:㈠适合DLT的条件和导管选择偏细或偏粗的指征:1 适合DLT的条件(需同时具备下列三项):⑴导管插入顺利,管端能正确到达或经调整后能到达预定支气管;⑵气管套囊注气2~6 ml后套囊内压< 25 cmH2O,正压通气气道峰压达30 cmH2O时无漏气现象;⑶支气管套囊注气1~3 ml后套囊内压< 20 cmH2O,正压通气气道峰压达30 cmH2O时两肺隔离良好。
气管憩室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困难
![气管憩室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困难](https://img.taocdn.com/s3/m/12672a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4.png)
后天性气管憩室
3 是由于气管壁受 到外伤、炎症等 刺激导致的
根据气管憩室的 位置,可以分为
4 气管壁憩室、气 管旁憩室和支气 管旁憩室
气管憩室的临床表现
01
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出现呼 吸急促、气喘等症状
03
咯血:憩室可能导致咯血, 尤其是在剧烈运动时
05
声音嘶哑:憩室可能导致声 音嘶哑,尤其是在深呼吸时
气管憩室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困难
演讲人
目录
01/ 气管憩室的定义和分类 03/ 气管憩室患者双腔支气管
导管定位困难的原因
02/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作用和 原理
04/ 气管憩室患者双腔支气管 导管定位困难的解决方案
1
气管憩室的定义和分类
气管憩室的定义
气管憩室是一种气管壁的先
01 天性或后天性病变,表现为
3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设计可以避 免单腔导管可能导致的肺不张
和通气不足等问题。
4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使用可以提 高通气效率,降低呼吸机相关
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优点
1
独立控制:双腔 支气管导管可以 独立控制左右支 气管的气流,提
高通气效率。
3
减少插管次数: 双腔支气管导管 可以减少插管次 数,降低患者痛
气管壁的局部膨出或凹陷。
气管憩室的形成原因包括先
03 天性发育异常、气管壁炎症、
外伤等。
气管憩室可以分为先天性
02 和后天性两种,其中先天
性气管憩室较为常见。
气管憩室可能导致气管阻
04 塞、呼吸困难等症状,严
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气管憩室的分类
气管憩室分为先
1 天性和后天性两 种
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文档
![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3ac7c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4.png)
双腔支气管导管能够将两侧的支 气管分开,使得左、右肺分别进 行通气和引流,适用于需要单侧 肺通气的手术或治疗。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需要单侧肺通气的手术或治疗 ,如肺切除、肺大泡修补等。
禁忌症
对于存在严重气道狭窄、严重出血倾 向、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应慎用或 禁用。
导管类型与选择
导管类型
详细描述
纤维支气管镜法是一种直接观察导管位置的方法,通过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到气管中,可以直接观察到导管的位 置和支气管的情况。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X线定位法
总结词
通过X线影像观察导管位置。
VS
详细描述
X线定位法是通过X线影像观察导管位置 的方法。在X线影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 导管的位置和支气管的情况,从而判断导 管是否在正确的位置。这种方法准确度高 ,但需要使用放射线,需要注意保护备阶段
01
02
03
确认患者信息
确认患者的年龄、体重、 身高、性别等信息,以便 选择合适的双腔支气管导 管型号。
准备所需物品
准备双腔支气管导管、麻 醉机、呼吸机、听诊器、 插管工具等所需物品,确 保定位过程的顺利进行。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无活动性牙齿松 动、无鼻腔阻塞等,协助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后仰 ,以便更好地暴露声门。
定位阶段
插管
将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患 者气管内,听诊器听诊双 肺呼吸音,确认导管位置 正确。
调整位置
根据听诊结果,调整导管 的位置,确保导管插入深 度合适,避免过深或过浅 。
固定导管
用胶布将导管固定在患者 面部,防止导管移位或脱 落。
确认阶段
再次听诊
确认记录
(图片已修改)胸科手术麻醉双腔支气管导管精确定位的临床改良
![(图片已修改)胸科手术麻醉双腔支气管导管精确定位的临床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ac480986ba0d4a7303763a1d.png)
胸科手术麻醉双腔支气管导管精确定位的临床改良德宏州人民医院麻醉科、心胸外科戴洪何凌宏夏良张金杨尹鲲赵俊磊钱俊余洪梅张建萍李旭东何腾华和丽君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随着我院心胸外科的独立及手术所涉及范围的广泛和深入,单肺通气作为一种特殊的麻醉和呼吸管理模式,其应用已日渐广泛,良好的单肺隔离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其旨在使患侧肺与健侧肺的通气完全分开,防止分泌物(浓、痰、血)流进健肺或癌栓落入健侧肺而致感染播散或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使术侧肺完全萎陷,手术视野充分暴露,使术者在贴近大血管,心脏等的高危险区进行精细操作;在有肺泡破裂等使用胸腔镜探查操作时,可以避免胸腔内电灼与高压氧接触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同时术野更开阔,手术效果更好。
目前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技术行肺隔离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定位准确与否,不但直接影响肺隔离的成功,还可能导致低氧血症、肺不张、高气道压、分泌物蓄积并增加术后感染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传统听诊法是大多数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方法。
传统听诊法在定位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该法错位率较高,其原因在于:(1)多数胸科手术患者由于肺部病变,术前双肺呼吸音已存在差异,影响判断;(2)气道内分泌物阻塞气道,从而影响听诊;(3)气囊充气不足,可能会造成双肺隔离不良,使通过听诊对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的判断受到影响。
我科自2014年6月购进迈德豪A10明视纤维软镜,并将该仪器于运用于胸外科手术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精确定位中。
此项技术为在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插管后,利用迈德豪A10可视纤维软镜首先对患者下呼吸道进行探查,并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进入目标主支气管中,随后对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直视下定位。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定位精准,是双腔支气管镜插管定位的金标准;经过专业培训的麻醉医师都能顺利完成插管,可避免初学者难于掌握繁杂的听诊定位方法,有助于总结临床经验并及时纠错;大大减少由于定位不准确反复调整,导致呼吸道损伤,减少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影响;自带显示屏,使用便携。
如何实施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定位方法
![如何实施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定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8e3b1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49.png)
如何实施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定位方法【术语与解答】所谓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定位方法主要是根据上、下呼吸道的测量长度而确定的,尤其选择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行双肺隔离技术,其临床操作则是结合两种不同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结构特点而分别计算插入。
【麻醉与实践】笔者临床实施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定位操作方法如下:1. 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以左侧支气管末端至上切牙间距计算法定位(1)成年男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法:①国人(北方)成年男性声门至上切牙(门齿)弧线距离平均约为15.6cm(可参阅第五十六章第二节742.成人上中切牙至声门弧线间距是怎样测量出的?),而男性气管长度按12cm计算,上切牙至气管隆突间距应为15.6cm +12cm =27.6cm(约27cm),即插管前先在左侧双腔导管侧壁开口处(相当气管隆突处)至后端测出27cm,测量后约在该双腔导管的31cm处(图31-10),使双腔导管插入后将31cm定点处与上切牙对齐,一般可插入到位,即双腔支气管导管前端开口约在左侧上、下两叶肺支气管入口处;②因为成人左侧支气管长度约4.8cm,因此,成年男性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总长度约为15.6cm(门齿至声门间距) +12cm(气管长度) + 4.8cm(支气管长度) = 32.4cm(门齿至左侧支气管末端距离),但以32.4cm计算值插入可能其管尖直接顶在左侧支气管末端的上、下肺叶开口处,故需采用折中长度31cm为妥(理论值),即男性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总长度应为31cm。
▲图31-10 A示意图▲图31-10 B实际计算效果图成年男性选择左侧双腔导管,以该导管气管隆突为插入计算定点至上切牙间距约27cm,但插入总长度约在双腔导管的31cm处(2)成年女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计算法:①国人(北方)成年女性声门至上切牙弧线距离平均约为14.17cm,而气管长度按11cm计算,上切牙至气管隆突间距应为14.17cm +11cm =25.17cm(约25cm),插管前先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侧壁开口处(相当气管隆突处)至后端测出25cm,测量后约在该双腔导管的29cm处(图31-11),使双腔导管插入后将29cm定点处与上切牙对齐,一般可插入到位;②之所以成年女性选择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总长度约为29cm,是因为成年女性左支气管较男性稍短(即成年女性左支气管短于4.8cm),所以插入总长度为14.17cm(门齿至声门间距) +11cm(气管长度) + 4.8cm(左支气管长度) = 29.97cm(门齿至左侧支气管末端距离),故折中后总长度约为29cm(图31-11)。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定位有何特点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定位有何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0d453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9.png)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定位有何特点【术语与解答】临床上通常情况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后大多依靠听诊法来定位,尤其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听诊定位存在着相当局限性,即使听诊确定位置良好,但患者转体改侧卧体位后则出现位置变动。
若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双腔支气管导管各管口定位检测,则可纠正许多明显的错位,这是因为借助听诊器是依靠听觉间接定位,而纤维支气管镜是靠视觉直接观察定位,故目前临床上将纤支镜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安置定位最为理想。
【麻醉与实践】一般临床上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后各管口错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 右支气管解剖结构改变①人体右侧支气管长度变异者不少,故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变异也多,而双腔支气管导管各管口则是固定不变的。
此外,若经纤维支气管镜发现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与气管隆突平齐,应放弃选择右侧双腔管插管,以改换支气管阻塞器导管或采取左双腔支气管导管为妥,因相对而言有可能好一些;②若存在右肺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较大),可使纵隔向左侧偏移,右支气管与气管夹角显著降低,插左侧双腔管有时容易滑入右侧支气管内;③气管、支气管过粗或过细,往往使原已选择较为适宜的双腔管插入后相对过细或过粗,致使双腔管各管口与气管、支气管各口不易吻合理想。
2. 双腔导管安置后发生移动①平卧位双腔管安置即使到位,一旦翻身(侧卧位)容易出现错位;②如右侧肺中、下叶病变,若替代左侧双腔管而插入右侧肺双腔管,即使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定位,手术操作与牵拉肺脏也易使右肺上叶支气管口发生移动。
综上所述,在安置双腔管中单靠听诊很难到位,更不能个体化。
而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则能直视下将双腔导管平衡调整为理想位置。
有学者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测听诊法定位中发现平卧体位错位率占85.3%,侧卧体位错位率占48.5%。
说明双腔管安置后尽管听诊到位,但错位率仍相当高,这是因为气流的传导可误导听诊。
此外,即使平卧位双腔管安置到位,当由平卧体位改侧卧体位时,往往翻身期间致使气管拉长,可使原先安置到位的双腔管重新错位。
双腔气管导管的选择
![双腔气管导管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45da273ed630b1c58eeb510.png)
用FOB对DLT管端定位的 步骤和镜下所见
右DLT:先将FOB插入DLT的气管腔,在开口处可 见到气管隆突、左支气管开口及右支气管内已充 气的支气管套囊,套囊后缘在气管隆突之下。
DLT插管深度的预测
预测左DLT插管深度时,采用近似值的回归方程: DLT插入深度(cm)=12.5 + 0.1×身高(cm) 用该公式预测左DLT插管深度与实际深度之差在 ±1.0cm内的病人占62.3%,在±2.0cm内的病人 占91.1%。 尽管该公式不能精确预言左DLT的位置,但在临床 上可用于左DLT最初“盲插”时的深度预测。 Nhomakorabea囊压力变化法
选择适合患者的左DLT,当插入遇到阻力时,向 支气管套囊注气1~2ml,使支气管套囊压达到 30cmH2O,然后缓慢退出导管,直到支气管套囊 压降到15 cmH2O为止。抽出支气管套囊的气体, 将导管向前送1~1.5cm。经FOB检查,管端正确 到位率达97.5%。
虽然这种方法无须FOB定位,但拔出充胀气体的 支气管套囊时,对支气管粘膜可能会造成一定损 伤,故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设备简陋的急救场合。
= 6.88 + 0.09×身高(cm)+ 0.46×颈长
DLT插管深度的预测
Chang等测量45例患者前后位胸片第六颈椎 头侧缘至气管隆突的间距(Dc-c),发现
DLT插入的适宜深度(cm) = 0.5304×Dc-c(cm)+ 19.646 (p<0.001),
认为术前胸片中的Dc-c测量值有助于预测和 评估DLT的插入深度
双腔气管导管的 深度预测与定位
DLT深度的影响因素
患者身高 患者颈长 后前位胸片第六颈椎头侧缘至气管
隆突的间距 气管测量长度(后前位胸片锁骨中
气管憩室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困难护理课件
![气管憩室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困难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c85f9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d.png)
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如新型护理技术、护理模式等。
THANKS
感谢观看
验。
术中配合
分享术中如何协助医生进行双 腔支气管导管的定位和插管的
经验。
术后护理
重点介绍术后监护、疼痛管理 、呼吸道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措
施。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总结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方法,如出血、感染等。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展望
对当前气管憩室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困难护理的不足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
减少并发症
正确的导管定位能够减少 对气道和肺部的损伤,降 低术后出血、气胸等并发 症的发室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困难的 原因
解剖结构异常
气管憩室
由于气管解剖结构异常,形成憩室, 导致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定位困难。
支气管变异
部分患者支气管存在变异,如支气管 分叉角度过大或过小,影响导管插入 和定位。
禁忌症
对于气道狭窄、喉头水肿、严重出血倾向等患者,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可能存在 风险,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导管定位的重要性
01
02
03
确保单侧肺通气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正确定 位是实现单侧肺通气的关 键,能够保证手术视野清 晰,提高手术效果。
防止误吸
导管定位准确能够防止胃 内容物和其他物质进入呼 吸道,降低术后肺部感染 的风险。
术后护理观察与并发症预防
观察病人情况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呼吸情况及导管位置,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预防并发症
通过预防性措施,如保持 呼吸道通畅、定期更换导 管等,预防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
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术后注 意事项,指导病人进行正 确的呼吸和咳嗽方法,提 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2f3bd1e866fb84ae45c8d8a.png)
tnae t vnu i h shnt( mdoa ) i t i r eos s opoa p irnti o f rn a bp ea en
d ae eg ry a s r t mer i ee t n i e t yn ain s u n r yX— a b op i t s e slc o n i ni i gp t t l o y t i d f e
wt o epr if c r .oe 07 04: 6- 05 i s oooe r t e Bn, 0, ( 1 0 16. h t t a u s 2 4 )0 【 S wr AK m rVR i MLn -em f c r r ii y 9 t a ,u a ,e D .og t at epe c o b ]e t d r r u d tn D A ad Q S 0-erpopcv td. B n ie R s X n U : 1 ya rsete s y oe M nr e. a i u J
21 0 2年 5月
新研 制的双 麟酸 盐 , 有抑 制骨 吸 收和 促进 骨形 成作 用 新药 的临 兼 床试 验 已见 报道 。 仑麟酸 钠已有治 疗 1 年的经验 , 日服 1m 阿 O 每 0g 可见 B D继续 升高 , 椎 17 , 粗 隆 1. 股骨 颈 5 %和 M 腰 3% 股骨 0 %, 3 . 4 总靛部 6 %, 全性 与安 慰剂 组相 近 。第三 代 双麟酸 盐伊 班麟 I 其安 7 酸钠在一项 纳入 24 例绝 经后 骨质疏 松 妇女 的随机 双盲试 验 中 , 96 治疗 3 , 发椎体骨 折风 险降低 5%, 年 新 0 中度和重 度椎 体骨 折 的妇 女新 发椎体骨 折风 险在第 12 3 分别 下降 4%、2 .和 年 1 5%和 4 %。 7 雷尼 酸 锐盐 (t nu R nle 由有机 酸及 两个 稳 定 的 非放 射性 S ot m ae t) r i a 铭原子构 成 , 明它既能增 加骨形 成 , 已证 又可降低 骨吸收 。 骨质 疏松 症 的早 期 预 防 , 主要 是 ①获 得 理 想 的骨 峰值 , 骨峰 值是人一生中骨量的最高峰,达到骨峰值的年龄为 2 —0岁, 54 骨 峰值 的形成 7 % 定 于遗 传 因素 ,0 定 于环 境 因素 ,已查 明 0决 3%决 环境 因素 中从 儿 童期 开 始 足量 钙 摄入 和规 则 的负 重 运 动有 利 于 取得 满意 的骨峰 值 。② 预 防骨 量 的丢失 , 入成 年后 应 重视 高危 进 因素 。 积极 预防 和及 时处理 , 以减少 骨量 的丢 失 。 今各 种 干预措 迄 施仅 能使 骨 小梁 增粗 和 增厚 , 的穿 孔 得 以修 补 , 小 尚不 能使 断裂 的骨 小梁再 连接 。此 时骨强 度 亦降 低 1%左右 ; 一旦 骨小 梁 的 O 但 结构 被破 坏 , 连接 断裂后 , 然骨 量丢 失 , 其 虽 而骨 强度 下 降达 6 % o 7 %。所 以 , 防 比治 疗更 为现 实和 重要 。防治 的首要 目标 是 防 0 预 止第 一次 骨折 , 一旦 发生 了骨折 , 可能 防止 再 次发 生骨折 。 尽
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相关知识
![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604cfda26fff705cc170a34.png)
目前市售的双腔导管多为Robertshaw 双腔导管,分为左支型和右支型两种。
左支型约600多元,而右支型要900多元。
均为一次性。
许多医院在清洗和经气体消毒后重复使用。
但遇肺癌病人用后,坚决扔掉。
Robertshaw 双腔导管1. 可弃性Robertshaw双腔导管,由透明塑料(PVC)制成,“D”型管腔大而光滑,无小舌钩,有左右型。
2. 外径型号最小26(相当内径ID-4mm);28(ID-4.5);35(ID-5.0);37(ID-5.5);39(ID-6.0);41(ID-6.5),目前最小为37号以上。
3. Robertshaw 双腔导管优点为:1)无小舌钩,插入容易;2)管腔为“D”型,易通过呼吸管;3)支气管气囊为兰色,光纤支镜定位识别方便;4) X线可显示导管位置;5)透过透明塑料管可观察呼吸湿化器在管腔内来回移动,易清除气管分泌物;6)右支型设计更为贴妥合理,可保证右上肺叶通气。
查看原图双腔管的插入方法1.导管选择为男性DLT 39~41F,女性DLT 35~37F。
2. 确仔细检查DLT,包括气囊是否漏气,气管的气囊可注气15~20ml,支气管气囊注气3ml作检查。
然后在导管外涂润滑剂,置入支气管导蕊,并将双腔管变弯曲至所需角度。
3. 左手置入喉镜,暴露声门后,右手握导管送入声门下4cm左右(蓝色套囊已在声门下),即可拔气管导蕊,并缓慢旋转导管,使其支气管腔朝向正确方向送入,深度为29~31cm(平均29±3cm),或遇到阻力提示导管尖端已进入气管。
4.双腔插管完成后,将气管和支气管套囊充气,开始手法通气,双侧肺膨胀均衡,双侧都可听到呼吸音,而且不漏气。
双腔导管定位方法1.核对气管导管位置(1)双腔导管插入后,将导管气囊充气;(2)迅速用手控人工呼吸,可见呼气未CO2波形,二侧胸廓活动良好,二肺呼吸音清晰;(3)如果发现二侧肺呼吸音不一致,气道阻力大,估计双腔导管插入过深,双腔导管的气管腔开口可能在主气管或隆凸部,则将导管退出2~3cm。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型号选择和管端定位(建议收藏)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型号选择和管端定位(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a88e76a34028915f814dc213.png)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型号选择和管端定位欧阳葆怡一胸科麻醉肺隔离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在支气管水平将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的麻醉技术谓之肺隔离(separation of the two lungs)。
胸科手术麻醉时可出现以下问题:①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手术一般都在患侧向上的侧卧体位下进行。
患侧开胸后,因胸腔负压消失造成的肺萎陷和手术操作对肺的提拉与挤压,使患侧肺中积存的分泌物或血液引流到该侧肺的支气管和气管隆突部,重力因素使分泌物和血液流入健侧支气管,引起健侧肺感染扩散和血块堵塞.②麻醉期间使用肌肉松弛药后行机械间歇正压通气,基本克服了反常呼吸和纵膈摆动的生理紊乱。
但在支气管手术时需将患侧支气管开放,局部漏气使正压通气无法进行.③电视引导下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手术时要求术侧肺必须萎陷才能进行观察和操作。
上述情况下只有进行两侧肺隔离才能使健侧肺免受患侧肺的污染;当患侧肺和支气管开放时仍能保证对健侧肺的有效通气;仅对健侧肺通气能使患侧肺萎陷,从而提供清晰的术野,极大地促进了手术(特别是胸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根据病情需要对两侧肺行不同方式通气。
目前胸科麻醉行肺隔离所使用的器具多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
二确保DLT在胸科麻醉时获得完善肺隔离效果的条件:㈠选择能顺利插入气管和支气管的DLT;㈡DLT管端位置正确,在进行单侧肺通气时能获得该侧肺各肺叶的有效通气;㈢DLT插入后,支气管套囊所处位置恰当,能有效地将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
三适合DLT的选择:㈠适合DLT的条件和导管选择偏细或偏粗的指征:1 适合DLT的条件(需同时具备下列三项):⑴导管插入顺利,管端能正确到达或经调整后能到达预定支气管;⑵气管套囊注气2~6 ml后套囊内压〈25 cmH2O,正压通气气道峰压达30 cmH2O时无漏气现象;⑶支气管套囊注气1~3 ml后套囊内压〈20 cmH2O,正压通气气道峰压达30 cmH2O时两肺隔离良好。
双腔气管导管的定位
![双腔气管导管的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37df909b2cc58bd63086bd10.png)
并认为身高170cm平均插管深度为29cm,身高每增 加或减少10cm,插管深度相应增减1cm。
深度预计+小套囊充气法
Takita公式:左DLT插入深度(cm)=12.5 + 0.1×身高(cm) 深度差值在±1.0cm内的病人占62.3%, 深度差值在±2.0cm内的病人占91.1%。 在临床上可用于左DLT最初“盲插”时的深度预测。
1、麻醉前听诊 2、小套囊充气前 3、小套囊充气后 4、左侧单肺通气 5、右侧单肺通气
前后对照 左右对照 上下对照
双腔管到位
双肺通气:两侧呼吸音对称 左侧单肺通气:左肺呼吸音(+)
右肺呼吸音(-)
右侧单肺通气:左肺呼吸音(-) 右肺呼吸音(+)
导管异常情况的判断
左侧双腔管
纤维支气管镜定位
1
外径3.6和4.2mm 的纤支镜可通过 F35及以上型号所 有双腔管管腔
2.8和3.1mm可通 过F32双腔管管腔
2
使用前适当润滑有 助于纤支镜前进
导管的扭曲和旋转 阻碍纤支镜前进
3
注意正确操作,防 止光纤受损
注意无菌原则
先主管、再侧管
纤支镜下所见
隆突 左支气管开口
段支气管开口 D 右上叶支气管开口
女左(cm)=0.13x身高(cm)+7.93
男右(cm)=0.20x身高(cm)-2.61
女右(cm)=0.18x身高(cm)-0.12
相关系数(r) 分别为0.68、0.71、0.56和0.80
150cm 155cm 160cm 165cm 170cm 175cm
双腔管插管定位
![双腔管插管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c7d7cf94aeaad1f346933f7b.png)
8
(2)证实左侧支气管插管的位置良好:
①支气管套囊充气; ②挤压呼吸囊,听诊双肺呼吸音均良好时; ③钳夹双腔导管的左侧导管,再行听诊:
右侧呼吸音(+),左侧(-),表明导管位置良好;
左侧(-),右侧(-),表明导管可能进入过深 (右侧开口也进入左侧),应将插管退出1-2cm再 行听诊。
麻醉学系列讲座
如何让我不在迷路-双腔管插管定位
1
双腔支气管导管
双腔支气管导管需比气管导管长 (32~36cm),管径(F24~30),质地柔 软而有弹性,充气套囊的长度不超过 2cm,并需紧挨斜口端。
双腔支气管导管健肺插管后,患肺仅有 血流而无通气,故有肺静脉血端起于环状软骨, 通过颈部向下延伸入胸内。在胸骨上、 中1/3处分叉分为左右支气管,气管分叉 部即所谓隆突。
导管进入太深 左( - )右( - )
(图5A)
导管进入太浅 (图5B) 导管误进右侧 (图5C)
右( - )或( + )
左( -) 右( - )或( + )
左( + )右( - ) 左( + )右( + ) 左( - )右( + )
夹左侧导管
(大套囊充气, 小套囊放气) 左( + )右( - )
左( + )右( + )
中 可泵右美托咪定,七氟醚。
15:15患者入室后常规吸氧,心电监护BP 140/80mmHg HR 78min-1, SPO2 100% 开通外 周静脉后行全麻诱导 地塞米松10mg、咪唑安定 3mg、异丙酚100mg、顺阿曲库铵10mg、芬太 尼0.2mg,后气管插管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对位 满意,改吸入氧浓度为70%,予1%七氟醚吸入, 后依次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右桡动脉穿刺测 压过程顺利,外科导尿后取右侧卧位,再次检查 双腔对位情况并做适当调整后满意15:45。
气管憩室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困难
![气管憩室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困难](https://img.taocdn.com/s3/m/53c6201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4.png)
01.
02.
03.
04.
目录
气管憩室概述
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困难
气管憩室患者的治疗
气管憩室患者的护理
1
气管憩室的定义
气管憩室是指气管壁的薄弱部位向外膨出形成的小囊袋
气管憩室通常位于气管分叉处,也可见于气管的其他部位
气管憩室的大小和形状各异,可单发或多发
气管憩室可引起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气管憩室形状不规则:气管憩室形状不规则,导致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困难
气管憩室与周围组织粘连:气管憩室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困难
01
02
03
04
定位困难的影响
增加手术风险:定位困难可能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增加手术风险。
延长手术时间:定位困难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痛苦和手术成本。
4
监测结果: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01
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感染源
02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03
提供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04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定位,确保气管憩室患者呼吸顺畅。
01
预防感染:保持气管憩室患者口腔和呼吸道清洁,避免感染。
04
3
治疗原则
避免过度通气,防止气道损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气道阻塞
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
遵循医嘱,配合治疗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治疗方法
气道支架植入: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憩室,可以植入气道支架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法是最准确的定位方法,是双 腔支气管导管准确就位的金标准。
纤支镜的基本构造
精品PPT
物镜
活检及 吸引孔
导光窗
正确位置
精品PPT
• 评价DLT位置是否准确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 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管腔(非支气管侧) 进行检查。看到隆突时,应恰好在其下方 看见支气管套囊近端的边缘,即位置正确。
5.如气管套囊注气后双肺通气仅闻及单侧肺呼吸音、 单肺通气时气道峰压高于40 cmH2O,提示导管 过深,均应进行调整。
吸痰管定位
如果吸痰管能顺利 通过气管导管端孔
(麻醉前标记)后能再 进入2~3 cm(左支 气管导管)或再进入 4~5 cm(右支气管 导管)以上,此时吸
痰支管气已 管进内Te入且xt对无in应论h的支ere
气管套囊充气与否
均不影响吸痰管的
进出,即可确定双 腔管定位满意。
用双腔管配套的 支气管吸痰管探 查并调整导管位
置。
精品PPT
如吸痰管不能通 过侧孔或通过阻 力较大或受支气 管端套囊充气的 影响,则提示导 管位置不良,定 位过深或过浅, 予以调整。
错位率
精品PPT
• 听诊定位确认双腔支气管导管到位,错位率较高, 可达42.9%~ 54.3%。在单凭听诊决定的导管位 置中,插入过深的情况要明显多于过浅 。
左DLT管端FOB定位
精品PPT
左DLT管端FOB定位
精品PPT
1.插入左双腔管者,先将FOB插入右侧管, 在导管开口处可见到气管腔、隆突、右支 气管开口及左支气管内已充气的套囊;
2.将FOB插入左侧管,在支气管导管端孔处 可见到左支气管腔、左上、下肺叶支气管 开口。
左侧双腔管定位位置图
精品PPT
右侧双腔管定位位置图
精品PPT
右侧双腔管定位
精品PPT
右侧双腔管定位
精品PPT
精品PPT
精品PPT
双腔管错位情况
精品PPT
谢 谢 大 家!
精品PPT
L/O/G/OO/G/O
主要内容
精品PPT
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 听诊定位 吸痰管定位 纤支镜定位
气管解剖
精品PPT
双腔支气管导管正确位置
精品PPT
DLT位置正确时,气管 腔的开口应该位于隆突 上1-2厘米处;支气管 腔的前端应该有足够长 度进入相应的主支气管, 而且支气管套囊充气后 不会突出至隆突部或者 使隆突移位。
听诊定位
精品PPT
1.插管后先向气管套囊注气,以正压通气时气道不 漏气为准。
2.检查两肺呼吸音应与置管前相同;再向支气管套囊 注气,两肺呼吸音应与注气前相同。
3.然后行单侧肺通气,通气肺的上、下肺呼吸音应 正常,非通气肺的呼吸音消失,此时可以认为达 到良好的肺隔离效果。
4.如果支气管套囊注气后单肺通气双肺均可闻及呼 吸音,提示导管过浅;
右DLT管端FOB定位
精品PPT
右侧双腔管定位
精品PPT
1.插入右双腔管者,先将FOB插入左侧管, 在导管开口处可见到气管腔、隆突、左支 气管开口及右支气管内已充气的套囊。
2.将FOB插入右侧管,在支气管导管端孔处 可见到右支气管,其前方可见右中、下肺 叶支气管开口,通过导管侧孔可见到右上 肺叶支气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