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在接受到信息后对其单独加工,然后将它平均起来从而形 成一种总体的印象。
例如:两个人,采用-5到+5的量尺进行品质评价。 甲:机智(+4)、学识渊博(+4)、沉着(+2)、自信(+3) 乙:机智(+4)、学识渊博(+4)、沉着(+2)、自信(+3)、 坦率(+3)、不讲究衣着(-2) 甲的得分是:(4+4+2+3)/ 4=3.25, 乙的得分是:(4+4+2+3+3-2)/ 6=2.33。 所以,甲的印象比乙的印象好。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 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的印象。主要是指人知觉。
2014-4-23
6
2014-4-23
7
2014-4-23
8
2、知觉的分类
非社会性信息——物知觉(object perception )或 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2、注重显著性信息
图像-背景原则,负向效果
3、对信息进行类别化
类别化,刻板印象
4、运用图式
个人图式、角色或群体图式、事件图式。 【泰勒和克洛克(S. E. Taylor & J. Crocker,1979)】
2014-4-23
25
(二)社会知觉的基本范围
仪表的认知 对他人外部特 征的认知 表情的认知
②获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获得性启发:人们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认为其更平常)的 程度进行判断的方法。
③调整性启发(adjustment heuristic)
调整性启发: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地调 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调整性启发。
对他人的认知 社会知觉的 基本范围 对自我的认知
2014-4-23
对他人人格的 认知 对他人人际 关系的认知
26
补充:中国人了解人格的方法
察言、观色、睹行
“心为口根” “欲知其人,观其所行” “有一分貌,必有一分才”
2014-4-23
27
补充:识别真伪、善恶的方法
时间考验。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社会性信息——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或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2014-4-23
9
3、社会知觉与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人们对来自与他人、自己以 及周围环境的社会信息进行加工、推理的复杂过程。 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社会认知要比社会知觉复 杂的多。 在过程上,社会知觉只是社会认知过程的一个阶段; 在结果上,社会知觉只是社会认知的一个部分。社会认知不仅 包括社会知觉,还涉及对有关对象的记忆、推理、判断、解释等复 杂环节。
危难考验。 “危难时刻见真情”,“艰难识好汉” 利益考验。 “财上分明大丈夫”,“利动小人心,
义动君子心”
世态考验。
化过程中的态度
人在特任的穷富、成败、盛衰等变
2014-4-23
28
(三)社会知觉偏差
2014-4-23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信念固着偏见 晕轮效应 刻板印象 积极性偏差 证实偏差 后视偏差 虚假一致性偏差 自我中心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
图式的分类:
人的图式(person schema) 自我图式(self schema) 角色图式(role schema) 事件图式(event schema)
2014-4-23 12
我 眼 中 的 好 人 和 坏 人
2014-4-23
13
图式对社会认知的作用:
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
2014-4-23
33
积极性偏差
(1)定义: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 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这 就是积极性偏差,也叫宽大效应。 (2)“对人的积极性偏见”(西尔斯,D.O.Sears,1983)
2014-4-23
34
证实偏差
(1)定义:人们总是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 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
第四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本章重点思考题:
1、社会知觉(界定、过程、内涵及社会知觉偏差); 2、印象形成(定义、信息整合的法则); 3、社会认知(社会推理、图式、认知启发); 4、印象管理(界定、影响因素、策略、识别)。
2014-4-23
1
第四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一、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 二、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三、社会认知 四、印象管理
2011,日本福岛核爆炸
1986,切尔诺贝利核爆炸
2014-4-23 44
2、分类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A.Tversky,& D.Kahneman,1973),三种启发。
①表征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表征性启发:就是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 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2014-4-23
16
特征1 特征2 特征3 …… 特征n 总体印象
2014-4-23
17
李开复
丁磊
2014-4-23 18
(二)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的法则
平均法则 叠加法则 加权平均法则 中心品质法则
2014-4-23
19
(1)平均法则(averaging principle)
2014-4-23
20
(2)叠加法则(additive principle)
人在形成印象时将各个独立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总的印象。
例如:上例,甲的13分,乙的14分,乙的总分更多,乙的印象 好。
2014-4-23
21
(3)加权平均法则(weighted averaging)
人们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他们给予那些他们 认为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多的权数。(N.H.Anderson,1968)
(2)行为证实偏差:人们对某人的社会行为总有一定的图式, 这种既有的图式会使该人交往时作出符合图式的行为,也就是说 其行为表现符合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这就是行为证实偏差。
2014-4-23
35
后视偏差
(1)定义: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 实际上更为精确。(事后诸葛亮)
(2)评价:真正的记忆歪曲。
2014-4-23
36
虚假一致偏差“(投射效应)
定义: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 性的倾向。
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认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也 认为别人好交际。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典型的投射效应。
2014-4-23
37
自我中心偏差
定义: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
42
(二)认知启发
1、定义
认知启发:由于人加工信息的能力有限,人在认知他人时并不 对所用的信息进行感知,而是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 断最必要的信息,这就是认知启发。
“懒惰的接受者”(lazy perceiver),“认知吝啬者”(cognitive miser)
2014-4-23
43
2014-4-23
10
来自百度文库
4、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包括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两大类,其中个体因素包括知觉主体和 知觉对象两个方面。
知觉主体(认知者)的特点 过去的经验 兴趣与动机 情绪 个性特征 固有的知觉偏差 其它
2014-4-23 11
图式的定义:
图式(schema):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 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
(2)评价:“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严重着可达到“爱屋 及乌”的程度。例如:“追星族”。
2014-4-23
32
刻板效应
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 看法。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一是个人的直接经验; 二是间接的社会学习。 社会刻板印象的意义: 积极意义:简化认知过程 消极意义:容易造成对个体的偏见和歧视。
29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 具有强烈影响的现象。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最后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 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
信念固着偏见(belief perseverance prejudice)
人们一旦对某人形成了第一印象后就很难改变,并且还会 寻找更多的信息或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尽管以后这个人所表现 出的特征或行为并不符合原先的印象,但人们仍然要坚持。
2014-4-23
45
(三)内隐社会认知
1、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
定义: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过去的某些经 验,或者未意识到某些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却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 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美国,格林沃德等人1995提出)
特征: 第一、社会性; 第二、积淀性; 第三、无意识性; 第四、启动性。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影响信息的提取和信息的填充 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提高解决
问题的效率
2014-4-23
14
知觉对象的特点
认知情境因素
外表特征 人格特征 魅力、知名度 自我表露
空间距离 背景参考
2014-4-23
15
(二)印象形成
1、定义
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 :观察者在第一次与对 方接触时,根据对方的身体相貌及外显行为所得的综合性和评鉴 性的判断。 印象形成:在社会知觉中,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 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的定向的过程,称为 印象形成。
例如:夫妻双方总认为自己在家务中作的事情更多,篮球队员 总认为自己在比赛中的地位很重要等。
2014-4-23
38
自我服务偏差
定义:人们常常对自己的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开脱自己的 不良行为的倾向,称为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
例如:多数成年人认为自己对年迈父母的赡养要多于自己的兄弟 姐妹,但对于自己的责任,多数人会尽量否认。
聪明、灵巧、勤奋、礼貌、果断、实际、谨慎 聪明、灵巧、勤奋、粗鲁、果断、实际、谨慎
2014-4-23 23
第四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一、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 二、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三、社会认知 四、印象管理
2014-4-23
24
(一)社会知觉(知觉他人)的过程
1、寻找意义
背景,中心品质等
例如: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招聘者更看重“智慧”品质而 不是是否有“魅力”,招聘公关人员则会看重其是否有“魅力”。
2014-4-23
22
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称为中心特性 或中心品质。 实验(S. Asch)
(4)中心品质法则:在我们形成印象时,有些特性的信
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实际、谨慎 聪明、灵巧、勤奋、冷淡、果断、实际、谨慎
2、社会认知的过程
(1)社会知觉——对人或群体的社会特性及各种社会现象的初步认
识。
(2)社会印象——通过社会知觉形成的直接的认识在头脑中保留下
来的形象。
(3)社会判断——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识。
2014-4-23 41
3、社会推理的步骤
(1)搜集、选择信息 (2)整合信息、形成判断
2014-4-23
2014-4-23
39
第四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一、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 二、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三、社会认知 四、印象管理
2014-4-23
40
(一)社会认知
1、定义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人们对来自与他人、自己
以及周围环境的社会信息进行加工、推理的复杂过程。
2014-4-23
2
2014-4-23
3
是 在 拼那 图个 中女 ?人 是 真 实 的 还
2014-4-23 4
2014-4-23
有个婴儿,你看到了吗?
5
(一)社会知觉
1、定义
知觉( perception ):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
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
2014-4-23
30
A的性格顺序
精明的 勤勉的 冲动的 善辩的 倔强的 嫉妒的
B的性格顺序
嫉妒的 倔强的 善辩的 冲动的 勤勉的 精明的
Asch,1946年,先入为主
2014-4-23
31
晕轮效应
(1)定义: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 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光环效应”——好的(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 “扫帚星效应”——坏的(厌恶和尚,恨及袈裟)
例如:两个人,采用-5到+5的量尺进行品质评价。 甲:机智(+4)、学识渊博(+4)、沉着(+2)、自信(+3) 乙:机智(+4)、学识渊博(+4)、沉着(+2)、自信(+3)、 坦率(+3)、不讲究衣着(-2) 甲的得分是:(4+4+2+3)/ 4=3.25, 乙的得分是:(4+4+2+3+3-2)/ 6=2.33。 所以,甲的印象比乙的印象好。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 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的印象。主要是指人知觉。
2014-4-23
6
2014-4-23
7
2014-4-23
8
2、知觉的分类
非社会性信息——物知觉(object perception )或 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2、注重显著性信息
图像-背景原则,负向效果
3、对信息进行类别化
类别化,刻板印象
4、运用图式
个人图式、角色或群体图式、事件图式。 【泰勒和克洛克(S. E. Taylor & J. Crocker,1979)】
2014-4-23
25
(二)社会知觉的基本范围
仪表的认知 对他人外部特 征的认知 表情的认知
②获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获得性启发:人们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认为其更平常)的 程度进行判断的方法。
③调整性启发(adjustment heuristic)
调整性启发: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地调 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调整性启发。
对他人的认知 社会知觉的 基本范围 对自我的认知
2014-4-23
对他人人格的 认知 对他人人际 关系的认知
26
补充:中国人了解人格的方法
察言、观色、睹行
“心为口根” “欲知其人,观其所行” “有一分貌,必有一分才”
2014-4-23
27
补充:识别真伪、善恶的方法
时间考验。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社会性信息——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或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2014-4-23
9
3、社会知觉与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人们对来自与他人、自己以 及周围环境的社会信息进行加工、推理的复杂过程。 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社会认知要比社会知觉复 杂的多。 在过程上,社会知觉只是社会认知过程的一个阶段; 在结果上,社会知觉只是社会认知的一个部分。社会认知不仅 包括社会知觉,还涉及对有关对象的记忆、推理、判断、解释等复 杂环节。
危难考验。 “危难时刻见真情”,“艰难识好汉” 利益考验。 “财上分明大丈夫”,“利动小人心,
义动君子心”
世态考验。
化过程中的态度
人在特任的穷富、成败、盛衰等变
2014-4-23
28
(三)社会知觉偏差
2014-4-23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信念固着偏见 晕轮效应 刻板印象 积极性偏差 证实偏差 后视偏差 虚假一致性偏差 自我中心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
图式的分类:
人的图式(person schema) 自我图式(self schema) 角色图式(role schema) 事件图式(event schema)
2014-4-23 12
我 眼 中 的 好 人 和 坏 人
2014-4-23
13
图式对社会认知的作用:
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
2014-4-23
33
积极性偏差
(1)定义: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 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这 就是积极性偏差,也叫宽大效应。 (2)“对人的积极性偏见”(西尔斯,D.O.Sears,1983)
2014-4-23
34
证实偏差
(1)定义:人们总是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 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
第四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本章重点思考题:
1、社会知觉(界定、过程、内涵及社会知觉偏差); 2、印象形成(定义、信息整合的法则); 3、社会认知(社会推理、图式、认知启发); 4、印象管理(界定、影响因素、策略、识别)。
2014-4-23
1
第四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一、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 二、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三、社会认知 四、印象管理
2011,日本福岛核爆炸
1986,切尔诺贝利核爆炸
2014-4-23 44
2、分类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A.Tversky,& D.Kahneman,1973),三种启发。
①表征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表征性启发:就是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 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2014-4-23
16
特征1 特征2 特征3 …… 特征n 总体印象
2014-4-23
17
李开复
丁磊
2014-4-23 18
(二)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的法则
平均法则 叠加法则 加权平均法则 中心品质法则
2014-4-23
19
(1)平均法则(averaging principle)
2014-4-23
20
(2)叠加法则(additive principle)
人在形成印象时将各个独立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总的印象。
例如:上例,甲的13分,乙的14分,乙的总分更多,乙的印象 好。
2014-4-23
21
(3)加权平均法则(weighted averaging)
人们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他们给予那些他们 认为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多的权数。(N.H.Anderson,1968)
(2)行为证实偏差:人们对某人的社会行为总有一定的图式, 这种既有的图式会使该人交往时作出符合图式的行为,也就是说 其行为表现符合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这就是行为证实偏差。
2014-4-23
35
后视偏差
(1)定义: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 实际上更为精确。(事后诸葛亮)
(2)评价:真正的记忆歪曲。
2014-4-23
36
虚假一致偏差“(投射效应)
定义: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 性的倾向。
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认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也 认为别人好交际。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典型的投射效应。
2014-4-23
37
自我中心偏差
定义: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
42
(二)认知启发
1、定义
认知启发:由于人加工信息的能力有限,人在认知他人时并不 对所用的信息进行感知,而是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 断最必要的信息,这就是认知启发。
“懒惰的接受者”(lazy perceiver),“认知吝啬者”(cognitive miser)
2014-4-23
43
2014-4-23
10
来自百度文库
4、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包括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两大类,其中个体因素包括知觉主体和 知觉对象两个方面。
知觉主体(认知者)的特点 过去的经验 兴趣与动机 情绪 个性特征 固有的知觉偏差 其它
2014-4-23 11
图式的定义:
图式(schema):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 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
(2)评价:“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严重着可达到“爱屋 及乌”的程度。例如:“追星族”。
2014-4-23
32
刻板效应
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 看法。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一是个人的直接经验; 二是间接的社会学习。 社会刻板印象的意义: 积极意义:简化认知过程 消极意义:容易造成对个体的偏见和歧视。
29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 具有强烈影响的现象。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最后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 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
信念固着偏见(belief perseverance prejudice)
人们一旦对某人形成了第一印象后就很难改变,并且还会 寻找更多的信息或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尽管以后这个人所表现 出的特征或行为并不符合原先的印象,但人们仍然要坚持。
2014-4-23
45
(三)内隐社会认知
1、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
定义: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过去的某些经 验,或者未意识到某些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却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 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美国,格林沃德等人1995提出)
特征: 第一、社会性; 第二、积淀性; 第三、无意识性; 第四、启动性。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影响信息的提取和信息的填充 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提高解决
问题的效率
2014-4-23
14
知觉对象的特点
认知情境因素
外表特征 人格特征 魅力、知名度 自我表露
空间距离 背景参考
2014-4-23
15
(二)印象形成
1、定义
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 :观察者在第一次与对 方接触时,根据对方的身体相貌及外显行为所得的综合性和评鉴 性的判断。 印象形成:在社会知觉中,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 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的定向的过程,称为 印象形成。
例如:夫妻双方总认为自己在家务中作的事情更多,篮球队员 总认为自己在比赛中的地位很重要等。
2014-4-23
38
自我服务偏差
定义:人们常常对自己的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开脱自己的 不良行为的倾向,称为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
例如:多数成年人认为自己对年迈父母的赡养要多于自己的兄弟 姐妹,但对于自己的责任,多数人会尽量否认。
聪明、灵巧、勤奋、礼貌、果断、实际、谨慎 聪明、灵巧、勤奋、粗鲁、果断、实际、谨慎
2014-4-23 23
第四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一、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 二、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三、社会认知 四、印象管理
2014-4-23
24
(一)社会知觉(知觉他人)的过程
1、寻找意义
背景,中心品质等
例如: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招聘者更看重“智慧”品质而 不是是否有“魅力”,招聘公关人员则会看重其是否有“魅力”。
2014-4-23
22
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称为中心特性 或中心品质。 实验(S. Asch)
(4)中心品质法则:在我们形成印象时,有些特性的信
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实际、谨慎 聪明、灵巧、勤奋、冷淡、果断、实际、谨慎
2、社会认知的过程
(1)社会知觉——对人或群体的社会特性及各种社会现象的初步认
识。
(2)社会印象——通过社会知觉形成的直接的认识在头脑中保留下
来的形象。
(3)社会判断——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识。
2014-4-23 41
3、社会推理的步骤
(1)搜集、选择信息 (2)整合信息、形成判断
2014-4-23
2014-4-23
39
第四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一、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 二、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三、社会认知 四、印象管理
2014-4-23
40
(一)社会认知
1、定义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人们对来自与他人、自己
以及周围环境的社会信息进行加工、推理的复杂过程。
2014-4-23
2
2014-4-23
3
是 在 拼那 图个 中女 ?人 是 真 实 的 还
2014-4-23 4
2014-4-23
有个婴儿,你看到了吗?
5
(一)社会知觉
1、定义
知觉( perception ):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
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
2014-4-23
30
A的性格顺序
精明的 勤勉的 冲动的 善辩的 倔强的 嫉妒的
B的性格顺序
嫉妒的 倔强的 善辩的 冲动的 勤勉的 精明的
Asch,1946年,先入为主
2014-4-23
31
晕轮效应
(1)定义: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 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光环效应”——好的(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 “扫帚星效应”——坏的(厌恶和尚,恨及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