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或填空题(6题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一、名词解释或填空题(6题,每题4分,共24分)

1、图中字母 A——以共同体为中心; B——以学生为中心;

C——以知识为中心; D——以评价为中心。

2、《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标准》]是我国首次将自然科学课

程作为一个整体为7—9年级学生设计的国家课程标准。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分科理科课程,又不同于传统的综合理科课程,而是一门全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学课程。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能够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的探究性,能够反映当代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以达到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就标准内容的特色来说,概括地讲主要有三点,一是全面整合,二是突出探究,三是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教育。

3、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进一步说,课程资源就是教师在实施课程时为达到课程目标所可能运用的一切资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教师为实现课程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所可能运用的所有的资源就是课程资源。

4、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突出主要面貌的具体教学活动样式的简化描述。教学模式是具有理论的性质的,但是它只是一种中介性的理论。

5、新课程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是在评价实施过程中的特定教育价值观体现。教学评价的

价值取向支配或决定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是对教学评价的本质概括。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一般有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

6、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实质,根据已有文献可归纳为如下四种观点:(1)把学习策略看作

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2)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3)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程序与步骤;(4)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上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如果把以上观点加以综合考虑,就能更全面地勾画出学习策略的完整图景,揭示出学习策略的实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的学习方式或过程。其实质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合作教学(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是用学生小组(4—6人)合作完成课堂作业代替传

统教学的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合作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如:①“共同学习”形式;②“小组调查”形式;③“拼图方式”形式等。

2、(这里给出7个模式)

3、⑴强调“科学思想上的一致性”,淡化学科的界限,帮助学生将自然作为一个整体进

行认识。⑵突出学习的建构性,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科学的本质。⑶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⑷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互动性,关注社会价值观的调适。⑸基于现实并适当超前,强调教材的适用性,以使课程能得到较好的实施。

4、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是:①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②确定学生的起点

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③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④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⑤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⑥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教学设计书写内容及步骤:①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突出新课程特点);②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④教学策略(或学法指导):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⑤教学过程;⑥教学反思、评价。

三、辨别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填表比较:

2、教学实施要比教学的范围广阔得多。“课程实施是执行一项或多项课程变革计划的过

程,涉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变化、课程知识更新、教学过程的改变、校长和教师角

色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化、社区文化环境的相应改变等。”教学是课程实施一项内容,但却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和基本途径。不同的课程思想需要性质不同价值取向的教学与之匹配。从另一方面看,教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样的课程,尤其是对课程的主要载体的教材,作为教学的实践者的教师却可以采取不同的态度。

四、观点论述(2题,每题8分,共16分)

1、①面向全体学生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③体现科学本质

④突出科学探究⑤反映当代科学成果。

2、(1)注重引导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去认识自然现象,提高他们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客观世界本身就是多样统一的综合体,自然界不同物质形态之间、不同运动形式之间呈现出既多样又统一的面貌。人工制成的事物,也无一不是蕴含着多种物质形态或者多种运动形式并具有多种机制的综合体。这样,对自然的认识就要求我们既要从综合的角度去探索,又要从分析的角度去剖析,如果我们仅用单一的分科知识去分析,就往往会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科学教育从其学科内容上来说,应该有分有合,分有利于学生深入地掌握知识,合则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二者兼顾。

(2)在科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淡化不同科学学科之间的人为界限,要注重它们之间的融通和有机联系,要注重用跨学科的统一的科学概念去融合与边缘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从各学科相互渗透和影响,科学综合知识网络和科学方法的角度去认识自然界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现象与规律,认识不同运动形式中的特殊现象与规律,理解和把握各单科知识点与知识网的关系,进而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比较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在从事综合科学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其势头一直持续迅速增长,尤其是初中阶段综合科学课程发展最快,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成果。国际科学教育普遍认为综合科学教育经受了时间的检验。

五、案例分析(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的独立性学

习向合作性学习发展、由学生的单方面能力发展向多方面的能力发展,注重集体协作

学习的成功与获得。

②改变以往教师的单一媒体的传授而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多媒体展现方式。由教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