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电算化审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03-23
作者简介:路建峰(1974—),男,河南汝州人,会计师,2006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现从事会计工作。
浅谈会计电算化审计
路建峰
(中平能化集团朝川矿,河南汝州 467522)
摘要:计算机和商业财务软件在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会计电算化水平,但也给电算化审计带来风险和问题。为了提高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分析现阶段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提出了完善会计信息存档制度、加强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应对之策。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审计技术;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506(2011)06-0115-02
会计电算化审计通常包括2方面的涵义:①对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②与传统的手工审计相对应的概念,是审计人员利用电子计算机和软件作为审计工具进行辅助审计,即计算机审计技术。本文主要探讨第2种含义下的会计电算化审计。
1 实施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必要性
(1)传统审计方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传统审
计方法中所需要的工作底稿主要靠手工完成,底稿
中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是通过标注交叉索引连接,工作量大且易出现数据不衔接的情况,且需要大量重复劳动。传统审计方法由于在操作技术上存在局限性,越来越难以胜任高质量审计报告的要求。
(2)实施会计电算化审计是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必然要求。会计工作实施电算化后,一方面由于系统设计上存在漏洞、会计软件的合规性合法性不够完善或运行不可靠等原因,使得会计数据处理结果出现一些非人为性的错误;另一方面,会计工作开展电算化后,手工记账方式下的记账凭证、明细账、总分类账及整个账务处理过程均以肉眼看不到的电磁数据形式存放于计算机中,造成审计线索缺乏,审计风险增大。传统审计中抽查会计记录、账账核对等方法已难适用于会计电算化系统。
(3)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客观要求。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48项注册会计师执业
准则(简称“新审计准则”
)。新审计准则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使得审计模式在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内控导向审计、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之后逐步过
渡到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新审计准则强调,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必须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以满足审计人员了解企业的战略、流程、风险评估、业绩衡量和持续改进的需要
[1]
。这就需要计算机审计技术即会计电算化
审计作为强大的后盾。同时,为了评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需要进行审计抽样,审计抽样更加离不开计算机审计的支持。
2 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1)财务数据面临丢失或失真的风险。在会计
电算化进程中,商业财务软件在账务处理中正逐步取代手工记账。除少数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足、经济业务量较小等原因而继续采用手工做账外,大部分企业已基本实现会计账务处理电算化。这就使得审计可视线索面临消失的趋势。在传统的手工做账条件下,企业的原始单据、记账凭证、各总账及分类账都以纸质的形式存在,审计人员通过分析这些纸质信息,并充分利用自身的职业判断,可以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然而,在应用计算机账务处理系统后,纸面信息变成了磁性介质上的代码。一旦计算机遭遇病毒侵袭,可能面临账务数据丢失的风险。同时,“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数据主要以电子形式定义数据来源,编辑公式,自动生成结果,而一旦公式被人为改动,生成失真的会计数据,然后再将改动的公式予以恢复,那么财务数据的正确与否就很难被查验,从而进一步加大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本[2]
。”
(2)内部控制风险增大。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环境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手工会计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手段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制。例如,强调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批
・
511・
准和复核业务活动编制调节表并对调节项目进行跟踪等,职责界定较为明确,责任较为清晰。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既包含自动控制(如嵌入计算机程序的控制),又包括对人工的控制,即对人和机器的双重控制,相对于人工控制来说,对计算机自有的特点引起的风险更加难以控制。例如,会计工作人员如果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数据而导致数据毁损或对数据进行不恰当的修改,那么审计人员应当如何去识别等,这就为审计人员有效识别电算化系统环境下特有的内部控制风险增加了难度。
(3)会计核算软件的多样化加大了计算机审计的难度。在现阶段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业务已突破传统的局限而更加趋于多样化。多样化的业务势必要求适合其特点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为之服务。这样,通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已不能满足企业独特经营业务的需要。因此,企业可能根据自身需要而量身定制财务软件,虽然自行开发的核算软件处理数据的程序基本相同,即包括数据的输入、处理、生成等,但是不同软件的数据库却千差万别,其防范保密措施更是多种多样。这使得审计人员需针对不同的会计核算软件制订相适应的审计程序,从而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对策
(1)完善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存档制度。针对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存在可能丢失的风险,企业应注重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生成的电子版会计信息要及时打印,以纸质的形式保管起来,形成纸质的可视信息;定期对档案进行备份,并保管好备份;选用合格的档案保管人员对档案进行严格管理,完善资料的借用手续;制订在意外状态下被毁损时的应急措施。
(2)要重视对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突破了手工会计环境下固有的一套账务处理方法,使会计信息以不同的形式生成并传递出来,这就使得会计电算化审计必须适应会计核算环境的变化,研究并提出相应行之有效的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方法。如针对应用软件的审计技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评价技术,数据文件及数据库的审计技术等[3]。同时,开发有效的审计软件对会计核算程序的正确性、数据库会计信息一致性、会计报告的可信程度进行检查和验证,使得计算机审计技术与会计电算化同步发展。
(3)制订有效的审计程序,降低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带来的审计风险。内部控制的目标旨在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人员应注重针对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制订有效的审计程序,降低内控风险。例如,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企业的应用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设置安全测试,去确定某项自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是否实现了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以确定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同时检查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控制记录,以确定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系统硬件和软件以及系统是否发生变动等,并针对控制测试的结果确定是否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等。
(4)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现阶段,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更给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企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由于从业较早,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甚少,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现阶段对会计人才计算机素养的要求。同时电算化系统下内控的复杂性和独有的特点也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审计知识,而且要学会并熟练应用计算机审计技术。但现状是,无论是会计从业人员还是审计人员,往往不能满足计算机和专业知识全方位的要求,从而加大了会计和审计工作的成本和风险。因此,要注重高级复合型会计和审计人才的培养。
4 结语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它使得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传递更加快捷和准确,使得财务会计工作更加趋于信息化和科学化。同样,它也引起了审计方式的巨大变革。审计人员必须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和现状着手,找到与会计电算化环境相适应的审计办法,提高审计质量,从而为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明辉.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6.
[2] 王金震.会计电算化的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
2008(6):242.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责任编辑:郭海霞)
・
6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