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的特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唯 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主张“从感觉和 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反映论,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 路线。
没有被反映者, 就不能有反映。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它 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是唯 物主义和辩 证法的高度 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
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摹 写与创造的统一
认识具有摹写性。摹写决定了认识的客 观性
认识具有创造性 ❖ 摹写与创造是辩证统一的,摹写是创造
性的摹写,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创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书上寻找,而应该在实践中以实践为基础
理论中去找.
----伽利略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成功说明改革开放的理论是正确的.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中国靠近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处, 是个地震活动较频繁的国家。从古代起, 中国人就对地震这种自然现象进行不懈 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们得 到这些认识后,用于预测地震的发生, 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其中,我们研 究地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防震,避震。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6 页
实践的需要产生了认识 * 建房造屋-建筑学 *探索宇宙-天文学
* 丈量田亩-数学
*基因工程-生命科学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 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 究。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 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 识课题,使认识 断向前发展。
的关系。 其中的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
它是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你要有知识, 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 的实践;你要知道梨 子的滋味,你就得变 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
哥白尼
第谷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 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 识课题,使认识 断向前发展。
结绳记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 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 识课题,使认识 断向前发展。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 识活动的人。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客体是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 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实践中介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苹果(知觉)=红+甜+硬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 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知觉
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 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 的直接感知。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 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 的表面现象。
及作为感官延伸物的各种工具获得的对事物的现象或 外部联系的认识,它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 它的特点是直接性、形象性。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观事
物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引起的一种最简 单的反映形式。
硬! 红!
甜!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知觉是对事物表 面现象和外部联系 的综合反映。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 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 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 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列宁《列宁全集》第55
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什么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官以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 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的两个缺陷: (1)它脱离社会实践,离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考察人的认识; (2)它不懂得辩证法,没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不了解认识是一个充
2.理理性性认认识识是的人含们义在感性认识的
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 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 认识的高级阶段。
F=GM1M2/R2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 否定的思维形式。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 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管它多么
漂亮,不会为人所承认;没有以有分量的理 论作基础的实践一定会遭到失败.
----门捷列夫
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蒙着灰尘的
实践中介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 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实践工具
二是作为人的感观和大脑延伸、 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语言工具
民族语言
世界语言
柴门霍夫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包含着三种基本 的关系:
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价值关系。主体追求客体的价值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
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的特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唯 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主张“从感觉和 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反映论,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 路线。
没有被反映者, 就不能有反映。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它 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是唯 物主义和辩 证法的高度 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
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摹 写与创造的统一
认识具有摹写性。摹写决定了认识的客 观性
认识具有创造性 ❖ 摹写与创造是辩证统一的,摹写是创造
性的摹写,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创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书上寻找,而应该在实践中以实践为基础
理论中去找.
----伽利略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成功说明改革开放的理论是正确的.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中国靠近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处, 是个地震活动较频繁的国家。从古代起, 中国人就对地震这种自然现象进行不懈 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们得 到这些认识后,用于预测地震的发生, 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其中,我们研 究地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防震,避震。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6 页
实践的需要产生了认识 * 建房造屋-建筑学 *探索宇宙-天文学
* 丈量田亩-数学
*基因工程-生命科学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 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 究。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 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 识课题,使认识 断向前发展。
的关系。 其中的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
它是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你要有知识, 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 的实践;你要知道梨 子的滋味,你就得变 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
哥白尼
第谷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 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 识课题,使认识 断向前发展。
结绳记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 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 识课题,使认识 断向前发展。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 识活动的人。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客体是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 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实践中介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苹果(知觉)=红+甜+硬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 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知觉
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 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 的直接感知。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 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 的表面现象。
及作为感官延伸物的各种工具获得的对事物的现象或 外部联系的认识,它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 它的特点是直接性、形象性。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观事
物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引起的一种最简 单的反映形式。
硬! 红!
甜!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知觉是对事物表 面现象和外部联系 的综合反映。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 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 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 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列宁《列宁全集》第55
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什么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官以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 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的两个缺陷: (1)它脱离社会实践,离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考察人的认识; (2)它不懂得辩证法,没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不了解认识是一个充
2.理理性性认认识识是的人含们义在感性认识的
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 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 认识的高级阶段。
F=GM1M2/R2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 否定的思维形式。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 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管它多么
漂亮,不会为人所承认;没有以有分量的理 论作基础的实践一定会遭到失败.
----门捷列夫
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蒙着灰尘的
实践中介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 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实践工具
二是作为人的感观和大脑延伸、 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语言工具
民族语言
世界语言
柴门霍夫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包含着三种基本 的关系:
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价值关系。主体追求客体的价值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