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综述 【内容提要】跨文化教育是当今世界的教育研究热点之一。 它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涉及到教育人类学、 比较教育学、 民族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并形成了许 多理论和流派。 本文拟就其中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如文化变迁、文化同化、文化融 合、文化适应、跨文化交流、跨文化理解、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教育等理 论流派,作一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关键词】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正文】 跨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 在英语当中, 与之相近的词汇还有多种文化的教育和异文化的教育等。 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文 化基础之上的,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换言之,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所属,而每一种教育也都与特定 的民族文化密不可分。 按照教育的民族属性,它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单一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

育两大类。 前者是指受教育者所受教育基本上仅局限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单 一的民族属性,如早期的美洲印第安民族教育等。 而后者,则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 如移民教育、殖民地教育、留学生教育、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教 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均属于跨文化教育的范畴。 也就是说,在单一层民族教育的背景上实施异文化教育的现象,都可 以视为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的实践,在人类历史上久而有之。 但人类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则始于本世纪。 特别是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里,各界学者自 20 世纪上半叶起 对跨文化教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并从不同的立场、目的和学 科角度提出各自的观点和主张,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派流。 时至今日,跨文化教育研究已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扩展到加拿 大、前苏联、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及中国等诸多国家。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择选一些影响较大的跨文化教育及相关理论流 派作一简略介绍,供我国有关教育研究人员借鉴和参考。 一、文化变迁论 1、文化人类学派的观点 本世纪初期,伴随西方殖民地的扩大和传教士的布教等活动,西方文 化源源不断地传入世界各地。 许多非西方国家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后,其民族固有的传统文

化迅速瓦解崩溃。 以此为背景,有关文化变迁的研究进一步引起世界各国人类学界的强 烈关心。 在早期的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功能学派、历史学派等研究的基础 之上,美国人类学会于 1935 年在其下属的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当中, 指派罗伯特· 莱德菲尔德、赖福· 林顿、米尔维勒· 赫斯克维兹 3 名人类学者 负责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文化变迁或称涵化研究的委员会,对有关文化变 迁的概念、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等进行研究整理。 经过 1 年左右的细致深入研究,于 1936 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文化变 迁研究备忘录》的研究报告。 虽然该报告仅有 4 页,但却给文化变迁下了一个非常精辟的定义,并 将到当时为止的有关研究课题和涉及领域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对后来的文 化变迁研究产生很大影响。 该报告书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首先,他们将文化变迁定义为不同文化集团持续而直接接触的结果, 使其中的一方或双方的原有文化发生变化的现象。 注江渊一公著《异文化间教育学序说》,第 68 页,日本九州大学出 版社,1997 年第 2 版。 其次是研究的路线,包括有参考价值的论文索引、资料的分类、分析 的方法。 第三是对文化变迁问题的分析,包括民族间接触的类型划分、文化变 迁的状况、文化变迁的过程。

第四是在文化变迁过程当中文化选择和融合的心理结构,包括个人的 作用、对相异文化采取接受或拒绝态度,人们的人格类型特征、因性别及 社会地位、信仰、职业等不同所导致的态度差异、在文化变迁过程的初级 阶段时的反抗与妥协心理、伴随抛弃固有行为方式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忧虑。 第五是文化变迁的结果,包括接受、调整和拒绝。 这一研究虽然还不能构成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但却在相当程度上 为以后的文化变迁学说及跨文化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基础的理论框架。 例如,指出不同文化集团持续而直接接触所导致的文化变迁,并不一 定局限于一个文化集团,可能会导致双方都发生某种变化。 也就是说,文化接触的作用和影响往往具有双向性。 而且,接触的结果除同化、拒绝同化外,其中所说的调整实际上指出 了文化融合及创造一种新文化的可能性。 另外,正确地指出了对待异文化的态度还会因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具体 情况而产生差异。 而在研究报告中出现的许多术语, 如传播、 选择、 适应、 变迁、 调整、 融合等,至今仍被学术界所广泛使用。 但文化变迁学说的真正形成,是距此约 20 年后由文化变迁研究专门 委员会的一些新成员,在过去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大量新的调查研究来完成 的。 他们于 1954 年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报告。 它与 1936 年的研究报告相比,除强调系统的理论体系构成外,还具 有如下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与前者以西方以外的不发达民族和国家为研

究对象不同,新研究报告侧重于研究美国国内的移民和少数民族集团的文 化变迁;其二,与前者强调文化变迁的消极变化过程不同,后者更侧重它 创造新文化的积极的一面。 首先, 新研究报告认为文化是一个具有自律性的体系;继而,提出文化变迁 是通过两个以上的自律性的文化体系的结合而产生的文化变迁。 将文化看作为一种体系,对于把握文化变迁 的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有助于认识和判断处于变迁过程中各个文化体系所具有的个性特 征。 如对外部的开放性或封闭性;在内部结构上的僵硬性或柔软性;以及 在文化环境变化情况下的体系恢复能力等。 他们认为,在文化的接触和变迁过程当中,传统文化的放弃和丧失, 决不是通向一种虚无的过程,它必然要被新的文化所补偿。 因此,对传统文化的主动放弃,实际上意味着对新文化的选择。 而在多数情况下,当把某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引入到另一种自律性 的文化体系中并与之结合成为一体,便会导致一种新文化的创造。 另外,该研究报告中出现了一个叫做反向适应的概念。 即当来自另外文化集团的排斥威胁过大时, 有时会产生与同化恰恰相反的撤退过程,从而对自身集团的诸种文化 形态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并予以强化。 他们认为,这种反向适应是一种后向的适应;而融合和同化是一种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