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3制作模型(教学设计)
苏教课标版《技术与设计一》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一节《模型》教学设计
模型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模型章节: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一节模型课时:共1课时作者:章亚钧(浙江省新昌中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模型的含义、种类。
(2)能懂得模型在产品研发、科学试验中的功能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讨论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对模型的功能和意义进行归纳和总结。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形成和保持制作模型的兴趣与热情。
(2)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3)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认识模型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1.理解模型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功能和意义。
2.理解模型制作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模型。
三、教学难点对模型在产品研发和科学试验中的作用、功能和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教授、模型展示、任务驱动、小组讨论。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章从《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引出模型的应用功能。
以及模型在现代社会设计和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它是构思分析和评估进行优化的一种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小节:(1)模型及其功能;教材从给出模型和原型的功能开始,例举了“鸟巢的结构模型”、“神舟飞船”、“浑天仪”以及“‘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等,以此分析得出了模型的两个功能,又案例分析了“大东方号”来加强说明模型的功能。
(2)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教材强调了“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特别是要通过典型产品“柑橘榨汁机”的制作实例,由点到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设计制作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领悟设计制作的艰辛与乐趣。
也可以通过探讨生活中遇到过或听到过的模型来分析归类。
2. 设计理念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教学中尽可能减少讲授的方法。
结合本小节内容,由于一般学生接触到的都是展示模型,对它们的功能分析很难直接理解。
建议可以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讨论“‘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大东方号”等例子来总结出模型的功能比较好。
高一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案
高一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案高一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案高一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案制作模型[教学内容分析]1.制作模型或原型是设计方案物化为产品所经历的制作和试验过程,是技术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内容是技术设计成果的生成过程,是全书教学内容的归宿。
前两节模型和工艺的学习,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本节内容又在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各种技术操作要领和方法的体验和领悟。
2.制作模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已设计好的方案,制作出台灯的模型或原形,并对其加以润色。
台灯案例贴近学生实际,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模型的制作过程,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体验技术设计的艰辛,感悟技术设计的魅力。
3.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节内容是比较紧张的。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以制作模型为主线,结合前几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与课后作业,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如:讲完第六章,就让学生参考课本152页-153页第一组方案绘制模型草图与各部件设计图;学习“模型”时,让学生进一步改进完成设计图;学习“工艺”后,让学生完成材料、工具的选择,并安排好简单工序。
考虑到时间和安全因素,电子线路由教师提供。
4.本节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
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鼓励学生创新。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要求学生完成台灯的设计方案,画出各部件设计图,选择相应的材料及设计简单的制作步骤,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由于各方面原因(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差异。
而台灯的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零部件较多,初学者对装配顺序不易把握,此外,零部件加工的精确度也影响到模型的装配。
模型制作教案
模型制作教案
制作模型教案
目标学生群体:中学生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模型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实施步骤:
引入活动:
1. 向学生们介绍模型制作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们思考,模型制作可以帮助他们发现科学规律、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选择模型:
1. 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模型类型。
2. 提供各种模型类型的示例,如建筑模型、机械模型等,以供学生们参考。
调研和准备:
1. 学生们进行相应的调研,了解所选择模型的基本知识和制作要求。
2. 学生们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制作模型:
1. 学生们按照调研的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制作。
2. 学生们可以分组合作,互相帮助和交流。
展示和分享:
1. 学生们将制作完成的模型进行展示,并解释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2. 学生们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成果。
反思和总结:
1. 学生们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模型制作中的困难、收获和改进措施。
2. 教师对学生们的制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延伸拓展:
1. 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或参观活动,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2. 鼓励学生们参加模型制作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创意。
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制作模型,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等环节,促进了学生们的交流和合作精神。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
《制作模型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制作模型》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掌握制作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二、导学内容
1. 制作模型的基本观点
2. 制作模型的材料和工具
3. 制作模型的步骤和技巧
4. 制作模型的实践操作
三、导学过程
1. 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制作精美模型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模型的制作过程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2. 进修
a. 讲解制作模型的基本观点,如什么是模型、模型的分类及应用等。
b. 介绍制作模型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如纸板、剪刀、胶水等。
c. 分步骤讲解制作模型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设计构思、裁剪拼接、涂装装饰等。
d. 演示制作模型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步骤。
3. 实践
a. 分组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模型,可以是建筑物、交通工具或动物等。
b. 指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和细节,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c.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模型的制作,培养团队合作认识。
四、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不仅掌握了制作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息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七单元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三制作模型课件]必修1-7-3《制作模型》---竹蜻蜓课件
竹蜻蜓是怎么 飞起来的?
飞机是怎样飞起来的?
飞机是怎样飞起来的?
伯努利原理:流体的压强与它的流速有关,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反之亦然。
自制竹蜻蜓的外观
自制竹蜻蜓的设计草图
刻度尺画线定位,钢锯切割,台钳夹 持固定,锉刀锉削修型
竹 蜻 蜓
竹蜻蜓的身世之迷
许多国外的著作指出,中国东晋的 道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大 约成书于公元320年)中最早提出 了直升机的原理。李约瑟等人据此 推断是葛洪最早发明了竹蜻蜓。
但另一种保守的估 计是中国在14世纪 左右出现了竹蜻蜓, 因为在一幅画于 1460年的欧洲油 画中,小耶稣在圣 母怀里拿着一个当 时叫做“中国陀螺” (Chinese top) 热身操作
通用技术ⅰ人版7.3制作模型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ⅰ人版7.3制作模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1、制作模型或原型是设计方案物化为产品所经历的制作和试验过程,是技术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内容是技术设计成果的生成过程,是全书教学内容的归宿。
前两节模型和工艺的学习,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本节内容又在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各种技术操作要领和方法的体验和领悟。
2、制作模型这节课的要紧内容是依照已设计好的方案,制作出台灯的模型或原形,并对其加以润色。
台灯案例贴近学生实际,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模型的制作过程,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学生从中能够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体验技术设计的艰辛,感悟技术设计的魅力。
3、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节内容是比较紧张的。
在教学过程中,依照模型制作的步骤,以制作模型为主线,结合前几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与课后作业,让学生提早做好预备。
如:讲完第六章,就让学生参考课本152页-153页第一组方案绘制模型草图与各部件设计图;学习“模型”时,让学生进一步改进完成设计图;学习“工艺”后,让学生完成材料、工具的选择,并安排好简单工序。
考虑到时间和安全因素,电子线路由教师提供。
4、本节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
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鼓舞学生创新。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差不多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要求学生完成台灯的设计方案,画出各部件设计图,选择相应的材料及设计简单的制作步骤,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由于各方面缘故〔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特别大差异。
而台灯的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零部件较多,初学者对装配顺序不易把握,此外,零部件加工的精确度也妨碍到模型的装配。
因此在指导学生确定制作模型时,要让学生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做好小组分工,并做好安全防范。
通用技术必修1苏教版7.3制作模型教案(第二课时)
7.3制作模型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制作成功后,并能对其外观进行润色。
2.能够通过模型与原型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为了加强书中内容前后章节的连贯与交融,本章的制作项目选择了台灯作为示例。
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模型的制作过程。
台灯案例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
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完成一个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并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三、教学策略1.建议第1课时由学生自己参照教材中提供的三组模型的设计方案,独自完成台灯模型的设计,不要求学生做出千篇一律的设计,鼓励学生设计具有创意的,富有个性化的台灯作品。
2.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章节是比较紧张的,建议采用以下措施: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与要求、结合“工艺”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重新安排教学内容,即以制作模型为主线进行工艺的学习。
3.建议打通“制作模型”和“工艺”进行教学,这样既可节省课时,又具体落实了动手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强调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1.选择合适的材料。
2.根据本地的条件,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3.按设计图样划线。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装配。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议;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样品)。
二、强调在制作台灯的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1.刀、锯、锤、钳、钻等利器的安全操作要领。
2.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三、指导学生独自、安全地完成自己的台灯制作。
•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运用实物投影仪及时将学生比较好的台灯制作方法呈现给同学们观看,以便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制作水平。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
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2课时(七)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技术的价值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模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模型》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在进修过程中,模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观点和现象。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自主构建模型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稳固和拓展他们在教室上学到的知识。
二、设计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稳固和拓展学生在教室上学到的知识;3.提高学生对模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设计内容1.选择一个与学生所学知识相关的主题,如科学实验、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2.要求学生根据选定的主题,设计并制作一个模型,可以是立体的、平面的或者虚拟的;3.模型要求能够清晰地展示所选主题的关键信息和特点,同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意和表现力;4.学生需要在作业中写明模型的制作过程、所用材料和模型的意义。
四、设计步骤1.确定主题:老师提供若干主题供学生选择,或者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主题;2.设计构思:学生根据选定的主题,构思模型的形状、材料和展示方式;3.制作模型:学生按照设计构思,制作模型,并在作业中记录制作过程;4.展示模型:学生在教室上展示自己的模型,并向同砚们诠释模型的意义和制作过程。
五、评判标准1.模型的完备性:模型是否能够清晰地展示所选主题的关键信息和特点;2.创意性:模型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意和表现力;3.制作质量:模型的制作质量如何,是否精细、美观;4.表达能力:学生在展示模型时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性。
六、作业要求1.作业提交时间:XX年XX月XX日;2.作业形式:书面作业+模型展示;3.作业内容:书面作业包括主题选择、设计构思、制作过程和模型意义,模型展示时需要向同砚们诠释模型;4.作业评分:根据评判标准进行评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XX%。
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稳固和拓展教室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对模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制作模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制作模型》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模型制作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制作模型,学生可以将抽象的观点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因此,设计一次模型制作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作业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室知识;3.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提高进修积极性;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和沟通能力。
三、作业要求1.选择一个与教室进修内容相关的主题,制作一个符合主题的模型;2.模型制作材料可以自行选择,但要求材料质量好,制作精细;3.模型制作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业;4.模型制作完成后,要进行展示与分享,让全班同砚欣赏和评判。
四、作业流程1.确定主题:教师提供几个主题供学生选择,或者让学生自行确定主题,要求主题与教室进修内容相关。
2.确定材料:学生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在学校提供的材料中选择,也可以自行采购。
3.分工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模型制作,确定每个人的分工,共同完成模型制作。
4.制作模型:学生按照分工合作的计划,开始制作模型,注意细节和质量。
5.展示分享:模型制作完成后,学生进行展示与分享,让全班同砚欣赏和评判。
五、评分标准1.模型的创意性:10分2.模型的制作质量:10分3.团队合作能力:10分4.展示与分享效果:10分六、作业效果通过这次模型制作作业,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认识和沟通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展示与分享,可以增强自大心,激发进修兴趣,提高进修积极性。
希望通过这次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热情,提高他们的进修效果。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7.3制作模型(教案)
三、制作模型学习目标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在产品的设计方案基本形成之后,可以通过制作模型来检验产品的造型、结构以及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并通过对立体形态的真实观察与推敲,对产品的设计进行调整和修改。
制作模型一般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材料。
2、根据本地的条件,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3、按设计图样划线。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装配。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价;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样品)。
下面以孙宇等同学制作台灯为例,说明如何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
孙宇等三个设计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与设计1”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所明确的设计要求,各组分别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据此进行了模型制作。
第一小组从提出方案到模型制作完成过程如下.第一组方案——简式白炽台灯台灯设计图纸如左下图所示制作模型的材料如下表制作工具:手锯1把,套丝用的4mm板牙和绞手各1件,螺丝刀1把,台钳1台,电工刀1把,手摇钻1把,多用电表1只等(1)划线。
(2)以木板为材料,制作台灯底座。
在底座上用手摇钻打出12个孔和电灯电源线连接孔。
(3)在顶板中心打出电源线孔洞。
(4)在顶板上安装电灯灯座,并进行电源线的连接。
(5)安装支架。
(6)完成电灯电路的连接,连接时开关接火线,灯头接零线。
(7)用多用电表检测电路。
(8)在确认电灯电路断路的情况下,装电灯,连接电源和开关。
(9)安装灯罩,并进行改进和装饰。
这样,第一组台灯模型就新鲜出炉了,大家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评价:(1)台灯设计新颖,用6根铁丝作为支撑架,取材方便.但是台灯高度不可调节,对个体的适应性不强。
(2)选用白炽灯泡,光线连续无频闪,保证了光线的强度。
2019-2020年高三通用技术 第7章 第3节 制作模型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通用技术第7章第3节制作模型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2、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体验模型的制作方法与过程;3、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模型与原型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2、通过成果的呈现与作品的评价,体验成果的喜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同学之间互相学些,互相帮助的情感与态度;2、通过评估小组对作品的评估和教师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理性的价值观与审美观;3、培养学生抵制浪费、节约资源的思想。
二、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讨论、体验法。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步骤;2、如何选择正确的工艺与正确的操作;3、模型的外观的润色。
(二)教学难点:1、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序过程;2、模型的优化。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手锯、台钳、电工(套具)、砂纸、锉刀、胶布;2、标准件:导线、灯泡、灯头、插座、开关;3、废旧瓶子、硬纸板、竹筒及其他……五、教学流程: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一、制作模型的步骤:1、选择材料2、准备材料和加工工具3、按设计图样进行划线,对材料进行加工4、加工5、装配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7、对产品外观进行评价、结构进行检测和试验8、对方案和作品进行优化二、台灯的制作1、设计方案和草图2、模型或原型的制作3、模型评价八、课后作业:各小组对本组的模型进行实用性的优化。
【问题探讨】在整理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直有个感觉,就是这节课时间基本上会不够,因为不可能所有的学生的准备情况、参与度、工作量等都能想教师预期的一样。
而根据通用技术课标的建议,应把工艺和模型制作进行结合讲授,这看似一种较合理的教学策略,可是有个问题便是:如何结合呢?刻板的生硬的结合也许还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呢?那将使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制作过程成为一个模仿工艺的枯燥的过程。
新课改下高中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学设计
新课改下高中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学设计教学实践2012年3月28日新课改下高中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学设计文,岳福燕一,教材分析制作模型这节课是本章内容从理性到具体的动手实践,是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它又是教材中综合利用前面的知识构建出来的必然结果,也是为后面的评价环节作测试准备.这一节课要上得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以后学习.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模型应有一定的认识,如:生物中的人体模型,人体器官的模型,物理中的弹簧振子等模型.但是通用技术中的模型与以前学的知识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工具的使用,材料的连接方式等等.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的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准确,安全地操作.2.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3.制作完成后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辅导,学生分组协作的方式来完成模型制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技术的了解与热爱.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在于选择加工工艺并实施安全教育,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原型或模型.(二)教学难点本节的难点在于学会加工工艺的选择,制订制作计划,规范操作,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0五,教学策略(一)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教学的目标展开(二)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要边走边观察学生操作,及时帮助解决疑惑的问题(三)分组合作,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构建模型六,课时分配2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分小组制订了自己比较满意的翔实的方案.那么这个方案到底可行不可行,大家想不想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本节课我们就动手制作模型进行检验.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二)新课教学:板凳的制作1.准备工作【活动准备】材料:木板两块,铁钉,胶等木工工具:22盈圆(1)画线工具:角尺,直尺,铅笔,橡皮(2)锯割工具:电锯,木工锯(3)打磨工具:刨子,电刨(4)装配工具:锤子【活动方式】分组完成:每组6-8人,分8组【制作过程提示】画线—锯割一打磨—装配—表面处理—测试,评价2.实施过程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活动1.给每个小组2分钟的时间看一下方案中的图纸和装配图;前的效率.讨论;样能节省材料5.提示工作时的安全规则1.指导工具与机器的使用(电锯,电刨的使用等)1.分工运用工具加实施2.强调操作上的安全规则工零部件;3.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的技术,辅导2.分工运用工具组制作装产品;落后的小组3.分工进行表面涂4.提示学生如何对构件进行装配饰.5.教师边走边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1.每组选一位代表小组内的测试与评价:展示自己的模型以1.对作品的外观进行评价,包括造型,颜及讲解制作过程色等2.每组选一位代表2.对作品的稳定性,强度进行检测对其他组的作品进行评价测教师测试与评价:试,1.对作品的稳定性,强度进行检测评价2.对作品的外观进行评价,包括造型,颜色等3.评阅学生工作流程4.评阅学生材料单,注意作品所需材料是否达到最佳利用度5.比较工作流程,材料单是否配合6.观察学生是否按进度进行制作7.评阅作品,总结各小组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提出表扬,对于缺点应指出在什么地方,然后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总结模型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及在制总结边听边讨论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模型制作引导学生在小板凳制作后,自己制作挂衣边听边回答的拓架等一些简单的模型展2012年3月28日谈谈阅读课中"读"的训练文,肖幸福阅读课,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大半时间,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艰巨任务.怎样扎扎实实地上好阅读课?如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当今的阅读教学中,"读"仍然占有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第一,从阅读教学思想看.袁微子同志指出:"教任何一篇课文,在教学思想上必须明确: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认识事物,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并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要想理解语言文字,必须多读多思."第二,从阅读教学的任务看,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只能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阅读实践,因为任何一种能力和习惯都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形成.第三,从书面语言的学习看.书面语言有助于口头语言的提高,学好了书面语言才能写出好文章.而学习书面语言的捷径是直接把前人写好的书面语言读好,背会变成自己的语言.因此,朗读,朗诵是学好书面语言的有效方法."读"如此重要,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读"的训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教给学生朗读与默读,略读与精读的读书方法中学语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很多,而中考阅读的分数已达50%,所以把背诵和阅读抓牢,是语文能否考好的关键.对于古代的优秀诗词,名篇佳作就可以采用朗读法.如我在教初中语文古诗文时,常把学生分成两组,首先,仔细听录音带范读,体会两分钟;第二步,分读.即一组学生读,另一组听;第三步,两组互换.三遍过后,我再与全班同学忘情地齐读.经过四遍朗读,大多数同学已经都能背了.然后,要求学生默读,结合注释仔细体会诗意,出乎意料的是,有些学生对诗意的把握也很准确.学生自己读诗,体会诗,积极性被全面调动起来了,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再谈谈精读,略读.精读是细致深入地读,略读是粗略地掌握求精读.要求学生读后能按《考纲》,自己设题,全面理解文章内容. 对所给的课后阅读题以及题目涉及的文中内容一定要精读,仔细分析每一句话的含义.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孔乙己》等文章时,我就教给学生认真细致地研读的方法,体会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可现在是信息时代,如果所有文章都精读是不可能的,时间是不允许的,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同样也要教给学生略读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开阔视野.另外,学生学会了略读后,会极大地提高做阅读题的速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曾规定: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具体要求学生达到每分钟500字左右.所以,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即略读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二,鼓励学生阅读中多思如遇到疑难处多思,思而不得其解,或查资料,或问他人;在精彩处多思:何以如此精彩?如果不这样写,是不是就不精彩了?这样有助于加深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于无疑处多思,这个观点或结论是否千真万确?相反的观点或结论是否毫无道理?这样既有利于理解文章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求异思维能力,于无疑处生疑是精思的最高境界.三,鼓励学生多背.养成记诵的读书习惯初中大纲明确提出:"阅读教学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言语感受能力".培养语感的途径很多,而多背不失为一条最佳捷径.背得多了,语言积累多了,各种各样的语言形式在头脑中反复出现,对言语器官进行反复刺激,在大脑皮层逐渐形成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语感能力.巴金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没有好好研究过,但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这里的"想"即"想象"与"联想",一切作品的语言无论它的想象性多么强,在书面上总是平面的毫无生气的,只有进入读者眼中,通过读者心灵的感受和合理想象才能被激活,共同组成各种不同的艺术形象,因此学生对语言文学描写的想象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五,拓宽视野实践证明:抓好课堂的"读"大有学问,然而教材里的几篇课文,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代中学生对"读"的要求,因此,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从课内"读"的小天地步入课外"读"的大课堂,学会欣赏,提高文学素养,培养鉴赏美的能力.我的具体做法如下:以课文中节选的名篇片段为基础,连读整篇文章,用课文中所获得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对整篇课文理解的加深;以某一作品的作者为基点,连读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以某一作品为基点,连读同一题材,同一文体的其他作家的作品,这样使学生的视野得以拓宽.弃"讲"风,重"读"风,是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返璞归真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彻底解放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主体意识的真正体现,如果阅读课真的上成了"读书课",学生就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就能在"读"中长知识,练思维,增智能,从而发挥出阅读课的最佳效益.(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鹿呜中学)j坐坐jk尘jkjk业'j■rjkjjk崔崔jkjj●}j'jjkj'■}:}'jk'}',j.}jjj'誊jkjk''tjjjjk'誓}jkj-}jkjk 妇j,k'■}八,课堂小结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制作模型(或原型)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技术方法.它可以使设计对象具体化,以有利于设计者把握设计的可靠性.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模型或原型制作的过程,并亲身体验.九,教学反思1.学生对工具的操作不大熟悉,尤其对一些电动工具如电锯,电刨等的操作规程不熟,因此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进行操作时,应及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同时对于学生在操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我及时地作出了指正.2.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是缺乏想象力设计的模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连接方式(主要用的是:钉接,胶接)等还有待完善.3.由于学生以前未自己动手做过模型,因此对于板凳的装配也不了解,在学生操作时,我及时进行了提示(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口锄23。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1模型教学设计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1模型教学设计第一篇: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1模型教学设计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模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了设计的一般方法后,从头脑的思维加工阶段发展到动手实际成模型阶段。
根据设计需要,有针对性地制作模型,以便对产品进行试验,检验设计的产品是否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
本节重点不是模型的制作,而是认识制作模型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模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具有制作模型的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需要制作模型和模型试验,本节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设计的一种方法。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如接触过车模和船模等,这些经验是本节认识模型的功能和在设计过程在各阶段作用的必备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模型和原型。
2.能列举生活中模型或原型的实例。
3.知道模型或原型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案例分析、讨论、制作等过程,认识模型的功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学习设计的乐趣,体会模型制作在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模型的功能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五)教学策略和手段案例分析与讨论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设计基础,体会模型的功能,和对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在教学目的。
(六)教学准备1.教学器材:车模、船模、学生的产品,其他模型图片,榨汁机的模型或图片。
2.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产品展示台(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车模、船模和便携式板凳,提出问题:我们在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或批量生产前制作出实物来,这就是模型或原型。
(二)讲授新1.模型及其功能教学投影:什么是模型?什么是原型?详见教材P138 思考:你接触过哪些模型?哪些是原型?(学生思考后,老师记录下学生所提出的模型案例,将其写在黑板上,并对所提到的案例按模型和原型进行分类,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模型和原型的内涵。
技术与设计7.3制作模型教学设计
技术与设计7.3制作模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1.制作模型或原型是设计方案物化为产品所经历的制作和试验过程,是技术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内容是技术设计成果的生成过程,是全书教学内容的归宿。
前两节模型和工艺的学习,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本节内容又在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各种技术操作要领和方法的体验和领悟。
2.制作模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已设计好的方案,制作出台灯的模型或原形,并对其加以润色。
台灯案例贴近学生实际,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模型的制作过程,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体验技术设计的艰辛,感悟技术设计的魅力。
3.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节内容是比较紧张的。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以制作模型为主线,结合前几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与课后作业,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如:讲完第六章,就让学生参考课本152页-153页第一组方案绘制模型草图与各部件设计图;学习“模型”时,让学生进一步改进完成设计图;学习“工艺”后,让学生完成材料、工具的选择,并安排好简单工序。
考虑到时间和安全因素,电子线路由教师提供。
4.本节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
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鼓励学生创新。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要求学生完成台灯的设计方案,画出各部件设计图,选择相应的材料及设计简单的制作步骤,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由于各方面原因(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差异。
而台灯的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零部件较多,初学者对装配顺序不易把握,此外,零部件加工的精确度也影响到模型的装配。
所以在指导学生确定制作模型时,要让学生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做好小组分工,并做好安全防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三、制作模型
[教学内容分析]
1.制作模型或原型是设计方案物化为产品所经历的制作和试验过程,是技术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内容是技术设计成果的生成过程,是全书教学内容的归宿。
前两节模型和工艺的学习,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本节内容又在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各种技术操作要领和方法的体验和领悟。
2.制作模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已设计好的方案,制作出台灯的模型或原形,并对其加以润色。
台灯案例贴近学生实际,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模型的制作过程,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体验技术设计的艰辛,感悟技术设计的魅力。
3.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节内容是比较紧张的。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以制作模型为主线,结合前几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与课后作业,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如:讲完第六章,就让学生参考课本152页-153页第一组方案绘制模型草图与各部件设计图;学习“模型”时,让学生进一步改进完成设计图;学习“工艺”后,让学生完成材料、工具的选择,并安排好简单工序。
考虑到时间和安全因素,电子线路由教师提供。
4.本节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
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鼓励学生创新。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要求学生完成台灯的设计方案,画出各部件设计图,选择相应的材料及设计简单的制作步骤,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由于各方面原因(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差异。
而台灯的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零部件较多,初学者对装配顺序不易把握,此外,零部件加工的精确度也影响到模型的装配。
所以在指导学生确定制作模型时,要让学生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做好小组分工,并做好安全防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学习加工工艺。
2.加深对模型作用的认识。
3.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的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4.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的产品模型或原型。
5.模型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加深对设计过程的理解。
2.通过模型制作过程,改进加工工艺,在制作中有创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产品的润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合作意识,增加团队精神;
3.热爱设计,热爱动手进行模型制作。
[重点难点]
重点:模型的制作
难点:零部件加工及组装 [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1.展示学生的设计作业与试验报告,不要求学生做出千篇一律的设计,鼓励学生设计具有创意的、富有个性化的台灯作品,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改进。
2.分组合作,学生讨论确定模型加工制作方案,合作完成产品。
3.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强调安全问题,要边巡视边观察学生操作,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和困惑。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体验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任务:台灯模型草图与各部件设计图,选择材料表。
写出制作步骤报告。
(参考课本152页-153页第一组方案)。
并把要用到的材料,如废、旧、易加工的材料:塑料瓶、易拉罐等和装饰性的材料带到学校。
2.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等。
3.教学器材。
45人
公用工具:台钻、手电钻等。
小组配套工具如下:
划线工具:铅笔、直尺、角尺、橡皮 粘贴工具:双面胶、透明胶 裁剪工具:剪刀、刮纸刀
其他工具:手锯、钳子、螺丝刀、台钳、电工刀等各1把。
材料:木板、夹板、粗铁丝、半透明纸、螺丝螺帽、平底灯座、拨动开关、电子线路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自行准备好制作台灯的材料。
4.教学场地。
专用教室一间。
[课时安排]
2课时(两节连排)
[教学过程]
模型的一般步骤及操作过程中的
[作业设计]
写一篇模型制作过程的反思(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体会、经验、问题与解决、改进方案等等)
搜集你接触到的产品说明书,下次课带来。
附:小组活动记录
图样:(草图与设计图)
材料加工表
简单工序
小组分工:
作品评价:你们认为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哪一个?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需要再改进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