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环城路施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常平镇环城路市政工程第二合同段






江西中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07年1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工程概况
常平环城路北段起点位于半岛洒店、与东兴路、口岸大道相交,跨越广深快速铁路后一直向东,与纬六路、东平大道等主要规划道路相交,终点位于聚富路,路线全长5.26KM。

本工程施工范围:4%水泥稳定石粉碴及6%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底基层,沥青砼面层、新建砼路面、人行道板砖、缘石、新旧路面连接处理、沥青砼及C30砼桥面铺装,路面交通标线等。

第一节、主要工程量
第二节、主要技术标准
本线的主要技术标准为: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
设计车速:60kM/h
平曲线半径:最小半径R=150m
最大纵坡值:5%
桥梁设计荷载:环城A级
净空标准:5.5M
第二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第一节、总体施工组织布置
(一)、施工组织机构
为优质高效地建设本标段工程,拟成立东莞市常平镇环城路市政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在元江元村坚益粘合制造厂附近,靠前指挥生产。

项目部配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

下设“五部一室”,即综合部、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和中心实验室。

组织机构设置见“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项目主要人员及部门管理职责划分见下表: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二)、总体施工安排
本标段采用项目法则组织施工,总体施工组织按照“两高,三精,四快”
的原则进行安排,即质量与环保高起点、高标准;组织精干机构,选配精干人员,配置精良设备;上场快,安家快,开工快,形成施工规模快。

1、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
根据工程特点和本标段工期计划安排,拟投入3支专业施工作业队,按平行流水作业组织施工。

各专业施工作业队任务安排详见下页表。

2、主要生产作业线安排
根据本工程的任务特点和进度计划,各综合作业队遵循“能力满足需求,性能良好,相互配套”的原则配备相应的专用机械设备,形成机械化施工流水作业线。

各单项工程生产作业线配备见下页表。

3、各相关专业施工安排原则
各专业工程施工安排:按“分区段、划单元、平行流水作业,逐段推进”的原则组织施工。

第二节、施工准备
(一)、施工队伍准备
抽调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管理技术骨干组成项目经理部,一周内项目经理部在现场开始办公;抽调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能打硬仗的专业队伍组成施工作业队,施工人员根据进度要求分阶段进场。

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工程基本情况,清楚施工特点及注意事项,明确施工方法及创优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强化工期、安全和质量意识。

(二)、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工作分为内业技术准备和外业技术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主要包括: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编写审核
报告;进行临时工程设施的具体设计;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含质量计划);编写各种针对性的保证措施;结合工程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备齐必要的参考资料;根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的规定与要求,对各种临时设
施数据进行采集;根据招标合同文件要求,提供给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其它资料;施工人员岗前技术培训。

外业技术准备主要包括:现场详细调查与地质勘探;现场桩橛交接埋设与
复测;各种工程材料的调查与合格性测试分析并编写试验报告;各种检测仪器
设备的检测和检验,办理计量合格证书;各种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配制选定;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

(三)、现场准备
1)、根据施工现场总体规划,进行场地布置与临时工程施工,主要包括修
建临时生产、生活用房和生产设施;机械设备安装;铺设、架设供水、供风管
路及供电、通信线路;建立中心试验室、砼集中拌合站;修建现场施工便道并
与主干运输便道接通;做好现场防火、排水设施。

2)、施工场地总体平面布置图
施工场地布置本着“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方便施工”的原则进行。

根据本标段特点按四个施工区段进行场地布置,具体见图“深圳市龙岗区南通道市政工程II 标段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四)、机械、设备进场准备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及时安排机械、设备进场。

第三节、总体施工目标
(一)、工期目标
2007年1月20日开工,2007年4月29日竣工。

(二)、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和交通部城市一级道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
标准;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全线工程一次成优,确保市优,力争省优;杜绝施工重大质量事故。

(三)、安全、职业健康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消灭责任设备、火灾、爆炸、交通等事故;年责任重伤负伤频率控制在0.6‰以下。

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四)、文明施工目标
坚持文明施工,促进现场管理和施工作业标准化、规范化,杜绝野蛮施工现象,做到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达到“六化”,即总平面管理模块化、文明区域责任化、现场设施标准化、工程施工程序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环境卫生一贯化。

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五)、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中贯彻“三同时”原则,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环保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及有关规定,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及沿线水域不受污染和破坏,保护水资源环境,保护绿地和植被,杜绝水土流失,把本标段建成“健康、生态、绿色、环保”达标工地。

第四节、总体施工规划及组织措施
(一)、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针对本工程的施工规模和特点,我们确立本标段施工指导思想和原则:“机
构精干,队伍专业,科技先行,设备精良,管理规范,施工科学,关系协调,
保护环境,保障安全,保证工期,确保市优,力争省优”。

机构精干:按项目法配备管理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工作
责任心强的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

专业化、工厂化施工:整建制调入专业队伍承担施工任务;高边坡支护、
隧道、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合,预制梁工厂化生产。

依靠科技:对工程的重、难点进行提前研究,结合现场攻关为工程保驾护航。

坚持信息化施工,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可变因素掌握在可控的范围内。

设备精良:配备先进大型设备进行施工,合理配套,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管理规范:实行项目法管理,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

科学施工:按设计施工,按规范施工,按标准化作业要求施工。

关系协调:服从业主、尊重设计、监理,搞好路地共建,营造和谐环境。

保护环境:自始至终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施工过程中日常工作的重要
位置,确保工程所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保证安全:建立健全安全体系,确保实现安全目标。

保证工期:标段工期比招标文件要求提前10天。

(二)、施工组织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措施
组织培训,加强市政工程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施工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

进行图纸学习与会审,领会设计意图,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产生技术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不断完善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措施详实、
可行、可靠。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质量、安全等),确保施工管理有据可依。

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提前作好技术交底,每道工序前做好班前交底。

控制物资采购。

作好材料供应方的评价和材料的进货检验,确保用于工程的所有材料均符合质量要求。

组织资源进场,组织首批进场人员、设备及物资,满足施工准备阶段的需要。

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地方政府及当地群众取得联系,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

2、施工阶段组织措施
严格进行材料、构配件检验、试验和工程试验。

实行工序监控。

一是监控工序活动的条件,即“人、机、料、法、环”必须符合要求;二是监控工序活动效果。

重视地质工作,将超前地质预报作为工序管理。

编制突发性事件预案,并储备应对突发性事件所需常用的设备及物资。

严格按程序进行设计变更管理。

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每季、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及评比,奖优罚劣。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逐项分解,编制出各工序、
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指导施工。

坚持隐蔽工程的检查制度,保障对施工质量的高要求。

加强对成品保护,施工过程中对已完分项、分部工程制定防护措施加以保护;对产品的保护,着重抓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不颠倒工序,按正确的施工
流程组织施工,防止前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后道工序。

注意积累施工技术资料,作好工程日志,全面、科学、准确、及时记录试(检)验资料,完备手续,按规定记录、整理、归档。

保持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地方政府及群众的良好关系,不断沟通以便
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竣工验收阶段组织措施
对施工完毕的场地进行清理,移交,对成品进行标识,进行竣工测量,并
设置竣工测量桩点,为移交工作提供方便。

坚持执行竣工验收标准。

做好竣工预检,待监理检查验收并确定全部工程项目符合竣工验收标准后,再向业主申请竣工验收。

组织人员配合验收阶段的工作,配合达到验收速度所进行的各项试验、检
验工作。

按规定整理、编制竣工验收文件。

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和施工总体安排,全标段投入3个专业施工作业队伍,
各专业施工分队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划分按先后顺序组织流水作业。

第一节、水泥稳定石屑层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在已完成和验收合格的路床上,依次铺筑4%水泥稳定石屑层和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
(一)、准备工作
1、图纸标准及施工方案交底工作
(1)向施工主管技术人员、现场技术员、测量人员、原材料验收人员、混合料成品试验人员交待图纸意图、检验标准及施工方法,使部门技术管理人员明白各负其责的管理标准及施工完毕后达到的质量目标;
(2)向拌合站操作人员交待按混合料配合比配料标准,及混合料出场应达到的标准,如何保养拌合站的机械,使之能够不间断作业,保证混合料摊铺连续作业;
(3)向混合料运输车辆司机交待保养好运输车辆,在路面施工中不可出现机械事故和行车事故,以保证混合料摊铺不间断作业。

另外,提醒司机注意:运输混合料水分不能蒸发(盖有苫布)及车辆不可过分漏浆。

交待运输司机要与摊铺机紧密配合,摊铺时同步运行。

摊铺机工作期间,起码有两辆以上满载运料车等待。

(4)向测量人员交待施测内容:原路床的中线高程,路面宽度、横向坡度。

并测定标出基层中线标高,按2%的横向坡度标出路肩高程;
(5)摊铺机应由技术熟练、有经验的司机操纵,随时调整好混合料符合中线和边线标高,并随时注意混合料的质量;
(6)向压路机司机交待碾压程序及压实完成后达到的压实密度及平整度标准;
(7)向养护人员交待养护方法和期限。

2、材料准备:
路面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严格执行下列标准:
(1)水泥(用于4%水泥稳定石屑和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目前我们使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必须符合GB175-85国家规范标准。

所用的水泥必须经业主、监理认可的厂家订购。

施工单位必须向水泥厂家索取提供货抄件,说明厂名、水泥品种、标号、数量及出厂日期。

还应提供出厂合格证及各种试验报告。

每批水泥进场后,施工单位必须在监理见证下进行抽样检查试验,试验按JTJ053-2000规定进行。

如试验不合格,不管厂家证明如何,一律不准使用。

所有水泥使用时,应是松散无结块,如水泥出厂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碎石、石屑及石粉:
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0%;
粘土及强风化岩脆弱颗粒含量不超过1%;
针片状含量不超过20%;
用于基层集料较最大粒径不超过30mm;
石粉最大粒径不超过10mm;
适用于水稳集料基层、底基层集料级配如下表:
注:1、集料中0.5mm以下细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2、编号1级配范围适用于底基层集料,编号2级配范围适用于基层集料。

3、混合料设计: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将拟用的材料送交试验室,试验室应按JTJ057-94规定方法进行试验,试件要在规定的温、湿度下养生6天,浸水1天,第七天试验强度不低于1.5Mpa,基层应不小于3~4 Mpa。

应做三组不同水泥含量的强度试验,从三组试件中选出最优方案,作为混合料标准组成设计。

(二)、试验路段
1、在开始铺筑水泥稳定基层之前,施工单位应试铺1800m2以上的试验路段;
2、试验方案应采用最佳混合料组成设计,其目的是检验施工单位所采用的设备能否满足备料、拌合、摊铺和压实的效果以及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是否可行;
3、试验路段的压实试验是决定试验路段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检测水泥稳定层密实度方法有多种,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记录下混合料质量及压实遍数和保证水泥稳定层厚度的松铺系数,同时应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干密度,这些参数都为主体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4、试验路段,要求确定以下项目:
(1)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
(2)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
①集料数量的控制;
②集料摊铺方法和适用的机具;
③合适的拌合机械、拌和方法、拌合深度和拌和遍数;
④集料的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⑤整平和整形合适的机具和方法;
⑥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顺序、速度与遍数;
⑦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
⑧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遍数;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

5、试验段工序的要求:
(1)对于试验段水泥稳定石屑基层施工,组织是否严密,是否能够达到减少拌合、洒水、整形、碾压等工序作业时间;
(2)对于试验段所使用的机、工、料予以核算,选择最佳方案用于主要施工中去。

(三)、水泥稳定层施工工艺
(包括水泥稳定石屑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1、工艺流程:
2、施工要点:
(1)底基层准备:
在铺筑水泥稳定混合料之前将路基面上所有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干净,并进行整形和压实;受水浸泡松软部位都应翻松晾晒,重新碾压成形;最后重测标高。

(2)拌合
水泥稳定混合料拌合采用集中厂拌方法。

a、拌合厂场地选择,其位置、布置及设计报业主和监理批准。

本工程路面水稳层及沥青砼拌合场分布如图所示(附后);
b、混合料拌合过程中,应以重量比加水,掌握每盘加水量和连续加水的速率,使拌和机连续运转;
c、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稳定材料的加入方式应能自始自终均匀分布于水泥中;
d、拌合过程中,应控制连续运转作业与单盘生产作业的进料速率;
e 、按拌合机台班生产量,备有足够的水泥、集料和石粉的储备量并设自备水池。

(3)拌合厂离摊铺地点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中应覆盖,以防水分蒸发,并保持均匀不应析。

拌合后的混合料应尽快摊铺,最多不应超过三小时。

(4)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5)拌合时的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大0.5~1.0%,以补偿运输及施工中水分的蒸发和损耗。

3、混合料的摊铺
(1)水泥稳定集料基层应用专门制造的摊铺机铺筑。

(2)摊铺与压实应按试验路段所得的参数,如松铺系数、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压实遍数等进行摊铺与碾压作业。

(3)混合料摊铺厚度每层不可大于20cm 。

(4)按照JTJ057-94重型击实法进行压实度检验时,水稳层密实度应大于
或等于:基层98%,底基层96%。

(5)混合料拌合不均匀呈现花白离析或过干过湿的料禁止使用,如已摊铺应挖出更换好料。

4、碾压
(1)混合料摊铺平整后即开始碾压,使用18T压路机,头两遍慢行轻压,碾压速度为1.5~1.7km/h,以保持混合料的稳定;以后用2.0~2.5km/h的速度重压(压路机可开启振动装置),重压不少于8遍;
(2)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
(3)禁止压路机在碾压行进中调头或急刹车,以保持整体形状不受破坏;
(4)碾压过程中,如发现有“弹簧”松散或起皮现象,应及时翻松晾晒或加白灰处理,或更换好的混合料再行碾压;
(5)当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碾压完成。

5、接缝
水泥稳定层采用分段施工,需做好接缝处理。

(1)横向接缝:如作业间断时间不超过水泥初凝和延时时间,可以留斜茬搭接;如果隔日作业,在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层的末端与路中心垂直,以方木紧贴水稳层,以土培实,并以塑料布将方木与水稳层隔开;
(2)纵向接缝:因两台摊铺机平行作业,接缝处以人工找平即可。

6、养护
碾压完成的路段应立即养生,常用方法使用草帘洒水法,养生时间为七天。

养生结束后应尽早铺筑沥青砼路面。

(四)、水泥稳定层的质量要求
如下表:
水泥稳定集料底基层及基层质量要求
2、实测项目
水泥稳定集料底基层及基层的铺筑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外观鉴定
(1)表面坚实平整,用重型压路机辗压后无明显轮迹;
(2)表面不得有软弹或松散脱皮现象。

(五)、水泥稳定层施工要点
1、混合料经过拌合、运输、摊铺整形及碾压的总时间,应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时时间内完成,才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超过水泥初凝和延时时间,混合料无效;
2、采用水泥石粉混合料,在拌合前,应加水予湿,使混合料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3、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是一条流水作业线,各工序要紧密衔接,所以每道工序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如果其中某一道工序出现质量、机械事故必然要影响到整个摊铺作业顺利进行;
4、基层的水泥稳定层摊铺质量好坏,也决定于底基层铺筑质量,底基层的中线高程不准确,路肩标志有误,就会影响到基层水泥稳定层薄厚不均;
5、基层水稳层的摊铺速度与质量,多数出现在拌合站混合料质量上,常出现含水量忽高忽低、粗集料时多时少,及拌合不均等现象。

这样的混合料一旦用上,很难处理。

故抓好质量和进度,首先应抓好拌合站的管理。

第四节、沥青砼路面施工方案
在已完成和验收的4%水泥稳定石屑层(25cm)和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25cm)的基层上,依次铺筑8cm粗粒式沥青砼(AC—25I)、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I),4cm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的面层。

(一)、准备工作
1、图纸标准及施工方案交底工作
共计(7)项内容与水泥稳定层交底内容基本相同。

2、材料准备
沥青面层用粗、细集料质量应达到GB50092-96及JTJ032-98规定的要求。

所有材料进场均应登记并签发材料验收单。

验收单栏目应包括材料来源、品种、规格、数量、使用目的、购货日期、存放地点及其他必须注明的事项。

(1)粗集料
a、粗集料应选用玄武岩、安山岩、1—2级石灰岩为宜,如采用花岗岩、应参入抗剥落剂(掺入剂量宜为矿料总量的1~2%,以试验确定);
b、碎石与沥青材料应有良好的粘附性,经试验粘附性未达标则需加入外掺剂以提高其粘附力;
c、粗集料用于粗粒式沥青砼的AC-25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用于中粒式沥青砼的AC-20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

粗集料应清洁、干净、无风化、无杂质、含水量应小于2%,粘土含量应小于1%;
d、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以正方体、多棱体为宜,针片状含量应小于15%;
e、粗集料压碎值不超过28%,如用于磨耗层,洛杉矶磨耗值不超过30%。

(2)细集料
a、细集料为天然砂或作为粗集料加工的石屑;
b、细集料坚硬、清洁、干净、无风化、无杂质。

具有相应的级配,粘土含量应小于5%;
(3)填料
a、填料应采用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等碱性岩石磨制的石粉;
b、填料应不含其它杂质和团粒,小于0.075cm重量比应小于25%,亲水系数小于1.00,含水量小于1%;
c、水泥也可以做矿物填料。

(4)沥青
a、使用的沥青材料为原油精制后的产品,其性能应符合JTJ032-94中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要求质量均匀,无水,加热到180℃时不产生泡沫。

每一批沥青材料都应附有厂家的技术标准试验证书。

不同来源、不同标号的沥青必须分开存放,不得混杂。

b、使用的沥青材料的技术的标准应符合JTJ032-94的有关规定;
c、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至少28天,将拟用的沥青材料样品送交中心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混合料组成设计
a、施工单位在施工前28天将拟用的沥青混合料的各种集料、矿粉和沥青,送交中心实验室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
b、配合比设计应按照《JTJ032-94》、《JTJ052-2000》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来确定,至少做五组试件,每组五个试件测定其密度、稳定度、流值,并计算空隙率和饱和度,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用于试验路段,使沥青混合料指标符合规范规定。

c、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混合料中的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

如下表:
d、生产配合比设计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1)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上表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如下表:
(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包括0.075mm、2.36mm、4.75mm(圆孔筛0.074mm、
2.5mm、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

e、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

生产过程中,如遇进场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二)、试验路段
1、在沥青路面主体工程施工之前,用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每一种沥青混合料铺筑一段不小于100m长的试验路段;
2、在试铺试验路段之前,试验室在五组配合比试件中,选出几组接近沥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