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1.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2.1901年,将书院改为学堂;1904年1月颁布实施《奏定学堂章程》;1906年《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作为教育宗旨。

3.凯洛夫理论特点:注重体育过程中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学中重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注重教师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主张将一课堂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

4.1951年学习苏联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1953年教育部组织国内学者翻译了苏联十年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凯洛夫在北京体育学院讲授“苏联体育教育理论”课程。

5.终生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大众体育——终生教育——终身体育6.三基:基本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7.体育课程的新特征: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

⑵强调学生体育认知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

⑶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⑷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革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于注重甄别功能的倾向。

⑸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节: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 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 全面发展体能。

3) 提高机能水平。

4) 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2.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1) 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 根据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第二节: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1. 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主要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1) 认知发展的特点:感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学校体育学 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1.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的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

2.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原理和方法的一门新兴学科。

3.学校体育思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和时代的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体育的认可或看法。

如:对学校体育的性质、地位、功能、目标、规律等认识。

观点:1.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2.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3.苏联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4.民族主义体育思想5.学校体育思想4.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强调体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

2)主张“体育即生活”的观点。

3)推崇自然活动,否定非自然活动。

5.前苏联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强调学校体育的目的必须为社会需要服务。

3)倡导全面性、健康性、实用性的原则。

4)强调统一性和规范性。

5)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教育。

6)强调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章1.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的特征。

2.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要求1)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2)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终身教育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的要求1)立足长远与落实“健康第一”密切结合。

2)确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体系。

3)注重过程与结果、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

第三章1.学校体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

与学校体育的过程结构和环境有密切关系。

2.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有1、健身功能2、教育功能3、启智功能4、情感发展功能5、美育功能6、娱乐功能7、竞技体育功能8、文化传递功能3.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复习资料学校体育

复习资料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1953年,毛泽东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号召。

(1章)2.1979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或扬州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1章)3.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学校应做到“三育并举”。

(1章)4.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出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而且在于“卫国”。

(1章)6.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力、智、德三育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

(1章)7.主智主义主张将一堂体育课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部分。

(1章)8.199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1章)9.小学阶段,神经活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能力较差。

(2章)10.学生既是学校体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

(2章)11.身体形态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一般是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

(2章)12、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内容和全部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3、学校体育目标的功能:为学校体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评价提供依据。

13.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手工艺必修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3章)14、在学校体育目标制定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3章)15、《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体育竞赛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14.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一、学校体育理论片1、古希腊学校体育:斯巴达和雅典的学校体育。

五项竞技(角力.掷铁饼.投标枪.赛跑.跳跃.) 雅典的培养竞技人才的学校(国家体育馆)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首创者。

(近代学校体育之父)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明确的把教育划分为德育、智育、体育3部分德国体育教育家古茨穆斯是德国体操之父3、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德、行、艺、仪具体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和御是军事技能的训练,礼和乐中的舞蹈也有锻炼身体的作用,这些内容可以是为我国学校体育的雏形。

4、近代学校体育从清朝末年由日本传入,清政府于1903年颁布实施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从此结束了2000多年来封建社会学校教育中没有体育的历史。

5、1923年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6、1956年教育部颁布第一套体育教学大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7、学校体育系统按照时间分可以分为学前教育阶段体育.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高等教育阶段体育。

8、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有效活动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分为语言感知类、视觉感知类、本体感知类、综合感知类)9、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1)社会需要(2)学生身心发展需要(3)学校体育的功能(4)国情条件10、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育人(健身、益智、促群、塑美)11、体育课程类型的分类:(1)按体育课程的性质,可分为学科性体育课程和活动性体育课程。

(2)按体育课存在及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体育课程和隐性体育课程。

(3)按体育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可分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体育课程。

12、体育课程:以相关学科为基础,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体育课为主渠道,其他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科目。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6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6

论述题:1、结合当前的体育改革,谈谈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答:(1)高尚的思想品德 A、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B、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C、全面关心学生,热爱学生、D、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E、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2)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 A、运动能力、B、教学能力、C、教育能力、 D、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能力、E、其他方面的能力。

(言之有理即可)2、请根据自己的专项和爱好,编写一份竞赛规程。

答:应包括如下要点:(1)竞赛的名称;(2)竞赛的目的任务;(3)竞赛的时间和地点;(4)参加单位及各单位运动员的人数、分组办法;(5)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6)竞赛办法;(7)报名办法;(8)奖励办法;(9)注意事项等。

3、一堂中学体育课(45分钟)的教材内容为支撑跳跃(新授)、篮球(复习),请为其准备部分选编一则活动性游戏。

答:应包括如下要点:(1)游戏名称、(2)游戏作用、(3)游戏规则、(4)游戏组织、(5)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6)适用的范围。

4、论述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之间的关系。

答:⑴三者的相同之处:三者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途径或组织形式。

三者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性活动。

在活动的具体目标上虽有差异,但三者的活动最终指向都在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与完成。

由于三者同属学校体育范畴且目标(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及基本手段的同一性,三者活动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⑵三者的不同之处:①主要目标或任务的不同:体育课教学: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课外体育锻炼:侧重复习、巩固、运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体育知识、技能。

课外运动训练:侧重提高少数有竞技运动潜力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②要求的不同:体育课:必修课,具有强制性。

课外体育锻炼:多数情况下是自由、自愿,不具有强制性。

学校体育学完整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完整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完整复习资料第一篇:学校体育学完整复习资料体育教学:是教育学的统一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体育教学目标: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

体育教学过程:是教育学的统一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体能,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

存在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过程。

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广义的体育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与技术措施。

狭义的体育教学手段:特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

体能: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

重复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结构和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复练习的方式。

变换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发展学生体能所采用的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和动作的组合等情况下,进行锻炼的方法。

持续法:指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练习时,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比较稳定的强度、不间歇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

间歇法:是指根据对象、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生理负荷的大小,调整与控制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以提高发展体能效果的方法。

循环法:又称巡回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发展体能的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学生在每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个负荷,一个接一个进行作业的轮换,循环往复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

综合法:指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等各种发展体能的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的锻炼方法。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学校体育学的内容主要有:学校体育概述、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与管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课余体育竞赛、体育教师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计划与评价等十章。

2:终身体育:人能在一生中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和受到的体育教育的总和。

3:健康:4:六艺:礼、乐、射、御、书和数,其中射,御,乐是体育。

5:学生身体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学生身体机能发育学生体能的发展6: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提高机能水平,全面发展体能3)、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学校体育结构的三大要素:一)、运动教育:1、体育与健康课程 2、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3、课余体育训练4、课余体育竞赛二)、健康教育(营养、卫生、保健)三)、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8: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1)学校体育目的; 2)学校体育目标3)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课外体育活动目标、课余体育竞赛目标、课余体育训练目标等。

9: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10:学校体育总目标: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能较为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第二章:1: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 2)、运动技能目标 3)、身体健康目标4)、心理健康目标 5)、社会适应目标2: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72134【范本模板】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72134【范本模板】

复习大纲绪言1、目的要求:明确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了解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以及学习的基本要求。

2、复习重点: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课程目标、具体任务、基本内容、学习的基本要求.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4、思考题:什么是学校体育学?它的学科性质是什么?第一篇:学校体育概述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1、目的要求: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明确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2、复习重点:(1)、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2)、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体育史》4、思考题:(1)、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所取得的成就.(2)、回顾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有哪些启示?(3)、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有哪些特征?(5)、你是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的?第二章、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1、目的要求:了解学校体育的功能、地位以及学校体育的目标及实现途径.2、复习重点:(1)、学校体育的功能;(2)、学校体育的地位;(3)、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学校体育教育学》4、思考题:(1)、简述学校体育的功能。

(2)、简述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3)、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什么?(4)、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第二篇:学校体育教学第三章、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1、目的要求:明确体育教学特点、体育教学目标及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和要求,了解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结构;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以及基本规律。

2、复习重点:(1)、体育教学特点、过程:(2)、体育教学过程: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学校体育教育学》、《体育教学论》4、思考题:(1)、体育教学与其他学课教学有何异同?(2)、什么是体育教学目标?体育目标与教学任务有何区别?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和要求有哪些?(3)、如何理解体育教学过程?它有哪些基本要素?(4)、试述体育教学的一般教学规律和特殊教学规律。

学校体育学(复习重点)

学校体育学(复习重点)

《学校体育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一思想演变——体育教育化问题1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克认为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但体育活动的人文教化作用更重要,从而推动了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进一步发展。

2、对当时绅士们来说教育只是使他们的思想和言语行为能与其绅士身份相称的最好准备,体育人文教化的作用同样重要,因此,体育人文价值而非单纯的增强体质或者健康是绅士教育的基本取向。

从而体育成为培养绅士的基本内容,推动了体育教育化的发展。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几位推进体育课程化的人物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认为“身体不独是推理的灵魂的住所,而且也是灵魂的工具”。

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卢梭主张在非自然中效仿自然的法则,采用自然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教育。

把洛克和卢梭的体育思想变为教育现实的是以巴赛多等人的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德意志博爱学校的德绍五项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雏形。

裴斯泰洛齐是19 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使体育课程走向成熟的代表人物。

他的要素主义课程思想可以认为是科学主义课程论的先驱,但他的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因为他的体育教育却格守着卢梭以来的自然体育传统。

三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对于人体及人体运动本质的科学认识,则是体育和学校体育得以形成并沿着科学轨迹发展得重要基础。

意大利安.维萨里在1543 逐步形成发表的《人体的构造》中指出男人并不比女人少一根肋骨;1680 年阿.波雷利在《论动物的运动》中,详细讨论了行走、跑、跳、滑冰、举重等运动时所发生的机械运动;《教育论:体育》说细讨论了体育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内容等。

这些学科基础为体育科学化奠定了基础;1909 年,哥本哈根大学开设了解剖、生理与体操原理课程。

学校体育科学化最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浮现。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相当全)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相当全)

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教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

2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的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3学校体育目标: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4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内外因素和条件的总和5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校结果和目标6体育教学中交往:是师生在体育教学环境中,以特定的符号系统为中介,为传递体育知识的技能、沟通情感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7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8体育教学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发展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9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某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教学实际情况,针对体育课题教学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设计10体育课密度:它是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11教学评价:是一种中观评价和微观的教育评价,它是依据一点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学会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价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12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13大学竞技体育是指大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大学招收有一定体育特长和爱好的学生运动员,通过提高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水平,主要以参加国内外大学的竞技体育比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二、填空1、1903年,没落的清政府为了维护其遥遥欲坠的封建政权,在推进“新政”的过程中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设立体操课,小学堂每周3学时,中学堂每周2学时,高等学堂每周3学时。

学校体育学复习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复习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包括_计划______、__实施_____、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增大_____和______。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具有______和_____特点。

4.体育教学应以______为主导______为主体______为主线。

5.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构成。

6.选择和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注意____性、_____性和_____性。

7.测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法。

8.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9.在我国周代的教育,具体教育内容为“六艺”。

其中的_射___和_御___是直接用来进行军事技能和身体训练的。

10.学校体育是我国国民体育的__基础__,是我国体育发展的_战略重点____。

11.解放后,全国最早开始实行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时间是_1956____;《九年义务体育教学大纲》颁布的时间是_1987____。

12.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工作对象广泛、工作任务_繁重___和工作范围具有__社会性____。

13.动作技能的形成,大致可分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_赶紧提高___阶段和_运用自如____阶段。

14.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形式,一般分为_分组轮换____和_分组不轮换____两种。

15.体育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而且要备_场地____,还要备_器材____。

16.分析体育课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

17.身体训练包括_一般身体训练____和_专项身体训练____两个方面。

18.运动竞赛中的淘汰法又称淘汰制,是逐步淘汰_成绩差的____,最后得出_优胜者____的一种方法。

19. _____年公布的_____,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20. 速度素质有_____、______和______。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适应能力: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2学校体育: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3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4直观法: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方法。

5自主学习法:指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内容、完成体育学习目标的体育学习模式。

6发现是教学法:发现是教学法又叫问题法,它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7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教学与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教与学活动之间的合理比例。

8课外体育:指在体育课程以外进行的,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进行的课余体育竞赛等的总称。

9课时训练计划:课时训练计划是最基础的训练计划,它是根据周训练计划以及体育训练实际情况,包括学生身心状态、具体训练要求、气候等,对一次训练课所做的具体安排。

10重复训练法: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反复进行某一练习的一种方法。

11循环训练法;指根据训练的具体目标,建立若干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的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的练习,周而复始地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

12淘汰法:指在比赛过程中逐步淘汰成绩差的运动员,最后决出优胜者的一种方法。

它分为单淘汰和双淘汰两种形式。

13循环法:指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者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相互轮流进行一次比赛,最后综合全部比赛的胜负来决定名次的一种比赛方法。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的功能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它与学校体育的过程结构和学校体育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学校体育的目标指一定时期内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空间范围内体育应达到的期望要求、结果和标准。

它是学校体育决策和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学校体育工作应达到的结果。

3、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4、综合密度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和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5、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6、完整练习法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连续的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7、分解练习法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

8、动作示范法指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9、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指以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为依据,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

10、体育教学过程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二、填空1、礼、乐、射、御、书、数被称为“六艺”,其中______射____和___御________具有体育的性质,_______乐____中的舞蹈也含有体育的意义。

2、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将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划分为_____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_______四个学习领域,并确定了相应的目标要求。

3、学校体育目标是通过____体育(与健康)课程和课余体育活动_________两条基本途径来具体贯彻实施的。

4、一个规范、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应包括四个要素:__行为主体___、____行为动词____、__情景或条件__和__表现水平或标准_。

学校体育学复习笔记

学校体育学复习笔记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一1、《学校体育学》是国家教委于1997年2月25日正式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试行)(教体厅[1997]1号)中,规定的必修课中9门主干课程之一。

2、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提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本理论课程。

学校体育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一门新兴学科。

3、1903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

小学堂每周3学时,中学堂每周2学时,高等学堂每周期3学时。

4、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5、1940年3月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等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校体育实施方案。

6、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一)初创阶段(1949-1957);(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三)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四)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7、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一)学校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特征;(二)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三)学校体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特征。

8、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

学校体育的功能取决于学校体育本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

9、全面发展教育概念:是指为促进受教育的全面发展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

(P27内容与判断、选择)。

10、终身体育概念:是在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11、学校体育目标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12、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与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两者之间的区别: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考研《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考研《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学校体育发展概况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和特征趋势1、学校体育目标多元化2、学校体育价值观趋向化2、学校课余运动训练逐步加强 4、学校体育手段的科学化、多样化特征1、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2、发展不平衡性特征2、学校体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特征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途径有哪些1、留学生的派出2、英美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学校3、外来学者来中国讲学中国体育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初建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文化灾难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简述“身体教育”、通过运动进行教育、“运动教育”之间的主要区别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身心(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发展上,“身体教育”重视身体发展,“通过运动进行的教育”注重身心健全发展。

而“运动教育”注重身心健全发展。

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二是在内容上,即体育手段的选择,“身体教育”以体操为主,“通过运动进行的教育”和“运动教育”都是以经济运动为主。

第二章学校体育的地位、功能、学校体育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信念,如:公平、法律、规则、纪律、尊重、合作、民主、竞争等:2:~能有效的营造一个特殊的德育环境,使学生的道德信念通过体育活动得到强化,并内化学生的具体道德行为。

3:~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性意志品质,如:勇敢、顽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困难的忍受力等。

4:~还能培育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责任感和荣誉感。

学校体育与智育1、智育定义2、学校体育为智力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是一种增强智力的手段3、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的组织结构功能;而且能使人的感知能力(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注意力、想象力、思考力及反应能力等智力活动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完善智力活动能力。

4、人的智力发展不是学校阶段所能完成的,而是要依靠终身努力、不断进取学校体育与美育学校体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各部分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仪态美、心灵美,以及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发挥美的形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能够获得以美育身心的良好效果。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全面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全面

1、现代体育的雏形:11-15世纪骑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的类容和形式。

2、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数、书。

3、学校体育学的四个分支: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4、巴塞等是把卢梭和洛克的用自然方法对儿童进行体育在内的全面教育的思想变教育现实的博爱教育家5、德绍学校的德绍五项是指: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

6、学校体育科学化最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

7、1901年,清廷下令将全国的书院改为学堂;1094年1月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各学堂一体联系兵式体操以肄武事”。

这标志着中国现代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8、各项体能自然发展的敏感期:绝对力量:10—13岁,相对力量:14—17岁,速度力量:7—13岁,反应速度:7—11岁。

动作速度:7—-9岁,最高速度:7—12岁,短时耐力:10—15岁,长时耐力:14—16岁。

平衡能力:6—8岁,模仿能力:7—12岁,协调性:10—12岁,灵敏性:10—12岁。

9、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及定义:A,体成分:和非脂肪物质相对的体脂含量,用百分比表示B,心肺耐受力:心肺系统保持最大肌肉群持续一定时间工作或进行身体活动的最大能力C,柔韧性:一处关节或关节纽所能运动的范围D,肌肉力量:肌肉或肌肉群在一次收缩克服阻力时所产生的最大力量E,肌肉耐力:肌肉或肌肉群在克服阻力时重复收缩或长时间收缩的能力10、与技能相关的体能及定义:A,灵敏性:快速控制改变方向的能力B,平衡性:在静止或运动时保持均衡的能力C,协调性:平稳高效运动的能力D,爆发力:快速产生力量的能力,是力量和速度的结合,通常在短时间内产生E,反应时:开始刺激和身体对刺激做出反应所用的时间F,速度:快速移动身体的能力11、学校体育的概念: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学校体育学复习内容可打印

学校体育学复习内容可打印

学校体育学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第一章学校体育学的产生与发展㈠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开始出现,从而为学校体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性条件。

㈡斯巴达教育-----------军事教育斯巴达是一个军事化的城邦国家,全体斯巴达人都无一例外地被编入军队。

目的:就是要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为体格健壮的武士内容:“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此外,骑马、游泳、作战游戏与击剑等也要进行学习。

男孩7—18岁,要学习10年的时间。

妇女也要接受军事体育的训练。

缺点:而文化学习在斯巴达根本就不被重视㈢雅典的教育-------军事教育为主,文化教育为辅目的:培养具有精湛技艺与意志精神相统一的军事人才。

雅典的学校一般分为四级: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体操学校、国家体育馆、青年军事训练团。

特点:从学校的分级构成来看,体育在雅典的学校教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性。

内容:(1)孩子在7岁时进入第一级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主要学习文化知识和音乐,同时也进行一些初步的体育活动,如跳、跑、游戏以及站、走、坐的姿势的训练。

(2)到了12岁,学生便进人体操学校学习。

体操学校以体育操练为主,学习内容有: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五项竞技)以及游泳、舞蹈等。

雅典先进之处:因雅典人对精神意志方面的锻炼比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更为重视,故注意把体操活动与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的学习协调配合,各项体操练习常常伴以琴弦乐器的吹奏。

所以体操学校也不是单纯地进行体育活动,它们还要跟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配合,继续完成文化知识和音乐艺术的课业。

此外,在体操学校中也很重视代表奴隶主意志的道德教育。

㈢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继承和发扬了人文主义者、宗教改革者和耶稣会关于教育、体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提出了“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

㈣博爱派教育家古茨穆茨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体育教育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被誉为“德国近代体育之父”。

学校体育学考研复习资料(最全版)

学校体育学考研复习资料(最全版)

学校体育学一.名词解释部分1.课外体育活动:是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2.学校体育学:学校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3.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

4.课时计划:教案亦称课时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所设计出的教学基本结构和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

5.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的事物的总称。

广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体育课程资源仅指形成体育学习内容的直接来源。

具体来说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6.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的亚目标,它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

体育教学目标是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预期产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标准。

体育教学目标是由体育教师制定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实用性;指导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为具体的教学过程与活动的定向。

-7.同质分组:是指打破班级界限将若干个班级的学生集中起来,按照学生的体能或运动技能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教学班,由不同的老师分别进行教学。

为了缩小组内学生的差异,在同一小组内按统一目标、内容、进度进行学习的组织形态。

8.异质分组:是有意识地扩大组内的差异,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同一小组,小组间基本同质,实现小组内学生互帮互学的组织形态。

学校体育学复习材料

学校体育学复习材料

学校体育学1、现代体育的思想基础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2、14-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自己的旗帜和纲领。

3、宗教改革先锋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者批判灵肉二元论,批判中世纪教会学校的重灵魂、轻身体的教育传统,而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他指出“灵魂和肉体不是矛盾的”。

4、维多里诺的(意大利)“快乐之家”学校,被尊称为“第一个新式的学校教师”。

5、洛克认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是对于幸福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

6、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7、卢梭主张在非自然中效法自然的法则,是自然人的代表。

8、巴塞多于1774年在意志的徳绍创建了一所博爱学校。

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

9、德国的古茨姆茨及杨氏、瑞典的林氏等人,先后创立了德式及瑞典体操体系。

10、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体育课程臻于成熟的代表人物。

11、学校体育科学化最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

在19世纪,丹麦瑞典、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先后开办了军事体操学校、体操学校或体育师范学校,以培养专门的体育教师。

12、高尔霍夫尔(奥地利),他提出了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儿童中心主义(尊重儿童的运动需要)。

13、伍德和赫塞林顿的“新体育”是美国新教育运动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

新体育认为:传统的德式体操和瑞典体操未能很好地完成体育任务,需要对体育的目标和手段重新进行诠释。

14、赫塞林顿认为:“新体育”理论强调“育”。

15、战后初期自然体育思想成为欧洲各国体育的主流。

中的战后是指“二战后”16、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是最早开设体操课程的学校。

17、1878年在上海开办的正蒙书院“自甲申年”始。

18、严复(福州)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倡体、智、德三育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而民之手足体力尤为重要,他大声疾呼:“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19、康有为提出了各级学校体育课程方面的一系列设想,他于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开办万木草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功能(解答)1、健身功能1促进学生身体发展,提高运动能力2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3增强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2、教育功能1促进个体社会化2增进思想道德品质:1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2培养学生具有竞争精神和用于面对挫折的能力;3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节、学校体育的目标1、社会需要:通过身体教育阶段促进身体发展,通过运动进行教育阶段促进身心健全发展,通过运动教育阶段促进身心健全发展和终身体育能力,这些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处于和平的环境下,各国都重视发展经济,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

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生产生活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余暇多了,身体活动减少了,并未考虑学生走向社会后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问题,在终身学习社会到来后,保持身心健康,有意义的度过余暇,成了人一生中的课题。

因此,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学校体育目标是促进身心健全发展和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为了达成“促进身心健全发展和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目标,选择的内容是以竞技运动为主。

体操是非自然的人工设计的体育,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1、学校体育的目标:如果把在学校所有的体育活动看成学校体育,那么提高运动水平,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就是学校体育的目标,如果把学校体育等同于体育学科,那么学校体育的目标就不包括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

2、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掌握和运用体育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3促进个体个性化全面发展和个体社会化4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三、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要求1、途径:通过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两条途径贯彻实施,这两条途径也是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和环节,其承担着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作用2、要求: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学生;2以系统论为指导开展学校体育工作;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育教学和体育科学研究;5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三章第一节、体育教学的概念:体育教学指的是在师生共同参与下,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指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发展体育能力的一种有组织的教学过程1、体育教学的特点:1共同点:1都要遵循认识过程的规律2都是由师生双边构成的活动3都要符合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与准则2不同点:1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运动2身体需要承担一定的负荷3教学组织的多变性第四节、体育教学目标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结果和标准。

2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体育教学的导向性;层次性;系统性;灵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可测性;第五节、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准则1身体全面发展原则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采用都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使其掌握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依据: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2人体统一性的要求3实现多种体育功能的需要教学要求:1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应具有均衡性;教学设计应具有合理性;教学评价多元性2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概念: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承受适宜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并使练习和休息合理交替,以便完成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依据:1体育教学的特点2机体消除疲劳和恢复机能、增强体质的需求教学要求:1合理的运动负荷要遵循“健康第一”的要求2要使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3合理的运动负荷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4合理的运动负荷应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3安全性原则概念:体育教学应以学生的安全为前提,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法组织和教学手段的采用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安全问题,避免、减少学生受伤事故的发生依据:1体育教学的特点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学要求:1加强思想教育2在体育课上应穿适宜的服装3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4组织工作要周密5注意保护与帮助第四章第一节、体育教学内容:指的是在体育课程和体育目标的指导下,选择各种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技能和方法的总称。

第二节、1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1社会需要2体育教学指导下的思想和目标3教学对象的特点4实施教学的具体条件2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要求:健身性和文化性;科学性和发展性;理论和实践;统一性和灵活性;民族体育和现代体育第三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4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第五章一、直观法: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教学方法。

1动作示范: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2示范要正确,熟练并具有感染力3示范的方向和位置要利于学生观察4示范要与讲解想结合二、完整法(优点):能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不至于破坏动作结构和产生动作脱节。

缺点是不易于较快地掌握动作技术中较为复杂的要素和环节1运用完整法的注意事项:1对于较简单的动作,教师讲解、示范后即可让学生完整地进行练习2对于较复杂的动作教学,为降低教学难度,可采用以下几种做法(1突出教学重点2简化动作要求3采用各种辅助和诱导性练习)三、分解法:优点是可简化教学过程,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较快地掌握动作。

缺点是使用不当易使动作割裂,破坏动作的技术结构,影响动作技能的形式1分解法的形式:1单纯分解2递进分解3顺进分解四、不同类型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运用P891闭式技能类在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积极性2开式技能类在教学时要利用外环境的调整和变化以及比赛和对抗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应用能力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阶段教学任务教法特点粗略掌握动作阶段使学生理解动作学习任务,建立动作表象和一般概念对技术细节不要求过高,正确成分地运用讲解、示范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要使“粗略”掌握的动作技术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纠正错误,增加练习的次数,掌握和形成动作细节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巩固与发展已掌握的动作技能,扩大动作技术变化的范围,以便在多种情况下灵活应用对技术要精益求精,严格要求,增加练习次数,变换练习条件,增加练习难度第六章一、体育课组织教学的阶段特征:讲一节体育课划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阶段1准备部分:分为组织教学所必须的教学常规、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2基本部分:包括课程标准所示的学习内容和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所选用的具有乡土特色的教材内容3结束部分:主要采用各种放松性手段进行练习后的整理活动,使学生身心放松二、班级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把年龄和基础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把学生集体作为指导对象,有统一的上课时间,按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分组教学:包括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友情分组1随机分组: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将学生分为若干组2同质分组: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基础和水平上大致相同3异质分组: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基础和水平上有差异,但差异不大4友情分组:在学生有自主选择练习伙伴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在一起练习,这就是友情分组四、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1影响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因素:师生数量、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学生个体差异2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就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说,解决共性问题时,宜采用全班教学,解决不同层次问题时,宜采用分组教学,解决个性问题时,宜采用个别教学。

需要教师观察到每个学生的动作方法和练习的过程,则采用分组教学组织形式效果会更好一些。

对于一些具有讲解、交流性质的活动,则采用班级教学形式较合适。

五、体育场地器材布置的基本要求1确保安全、卫生2因地制宜3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六、体育课教学队伍安排与调动的基本要求1教学队伍安排必须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前提2把握时机合理调动教学队伍3教学队伍安排与调动要防止盲目追求形式4队伍安排与调动要符合安全的原则七、调控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法1改变身体运动的要素2改变练习的顺序和组合3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4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5改变课的组织教法安排第七章一、单元体育教学计划P153第八章一、体育实践课备课的内容1备学生:1了解学生基本情况2培养体育骨干的能力3预计适宜的运动负荷2备教材:1钻研体育教材2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3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3备组织教法:1组织过程安排有效2教学方法得当3注重“学法”指导4备场地器材:1课前教师要根据本校实际,遵循安全、美观、便于管理等原则,精心布置场地,做到节节有新、周周不同2场地器材布置要有利于运动负荷安排与卫生。

5备天气:1要了解季节气候特点2结合地域气候特点,因地制宜6编写教案(课时计划)第九章一、体育教学评价特点1、体育学习效果受先天差异影响较大2、体育学习评价视角的多样性3、体育教学评价的即时性二、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类型1、诊断性评价: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作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作出的测定性评价2、过程性评价:也称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目标得以实现而作出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3、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作出的一次性评价,以判定最终的学习成果,并作出成绩判定,如期末考核、考试等。

4、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

第十章一、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里,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体育活动。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1、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具有法定性和自愿性2、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具有多样性3、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具有灵活性第十一章一、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1、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特殊性2、教育职责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3、体育技能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统一性4、自身榜样的教育性5、体育教师社会角色的延展性第十二章《国家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试行标准》P259附:一、简述体育教学中讲解时的注意事项1、讲解的目的要明确并具有教育性2、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3、讲解要富有启发性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5、注意精讲多练二、简述贯彻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1、教师必须周到的设想所有可预测的危险因素2、时时刻刻地对学生进行安全运动的教育3、要建立运动安全的有关安全制度和安全设备4、在体育较学中要安排负责安全的小干部三、简述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基本要求1、评价内容体系要全面,具有可选择性2、学习评价内容与较学内容统一3、评价方法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4、实现较学评价的多元性四、简述制定单元体育教学计划的要求1、要有明确的教学理念2、要认真钻研体育教材3、要认真设计教学过程4、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