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我的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根在《论求知》中说道:“人的天性犹如 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这 句话分别用野生的花草和修剪移栽来比喻人 的天性和求知,两组短语之间虽然存在比喻 关系,但是不构成足以形成论点的判断关系, 因此不能说这里存在比喻论证。而我们只要 将这句话变换一下,即“求知可以完善人的 天性,犹如修剪移栽可以修整野生的花草”, 这样前一分句就成为完整的表示判断的陈述 句了,而后一分句的作用则是利用比喻论证 这一论点。
区别三
• 要求不同。类比论证的要求是用来进行类比的 两个事物或两种事理在其本质上相同或者相同 属性较多。 • 比喻论证则是与它们所要论述的事理的性质往 往很不一致,其属性与本体有的甚至截然不同, 只是在某一点上是相似的(大多是含义上的相 似),比喻论证的材料还可以是虚假的,象 “揠苗助长"等。
A求知可以完善B人的天性, 犹如A1修剪移栽可以修整B1 野生的花草。
• 比喻论证
区别二:
• 类比论证的基础是类比推理,应从事实出 发,又要回到事实,并受事实的检验。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邹忌不是以自 身经历为事实基础,那么,类比推理就没 有起点。又如齐威王没有和类比的事实有 相同的属性,也不能推出“王之蔽甚矣” 的正确结论。由此可见,客体事物(邹忌 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的事实)在论证中起 着印证主体事物(齐王“蔽甚矣”)的作 用。
• 比喻论证的基础是比喻辞格,不一定是实 有其事的,可以合理地想象、虚构出某种 情况或形象,如寓言、神话、小说等都可 以作为比喻论证的材料。如《善于建设一 个新世界》中“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是 在当作寓言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出现在古籍 中的,它具体形象地说明革命队伍中的某 些不懂装懂的人。鲁迅《拿来主义》孟子 “缘木求鱼”“五十步笑百步”
例如--中考题《说嫉妒》中有这样一 段话“:嫉妒不但害人,而且害己。 从心理上分析,嫉妒犹如毒虫,常 常会把妒者自己的心灵啃啮得满目 疮痍”,“整天处于一种既不舒畅、 极不安宁的境况中难以解脱”。这 里把嫉妒比喻成毒虫,有力的论证 了嫉妒害己的观点。生动而形象富 有感染力,增强了说服力。
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 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 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辑形式为:A具有 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 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 中的归纳推理。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 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 的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更 确切的论据,运用类比论证,有时是有效的。
注意
类比论证,是根据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证 明另一种事物也有类似 特征的论证方法。 它抓住两种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进行类 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以启发人 思考。这种论证,一定要找准类比点。不 管是自然现象的类比,还是古今中外事实 的类比等。都要找出类比事物和所要证明 道理之间的共性。
• 值得一提的是,类比和比喻有相近之 处:类比的主体事物和客体事物之间 有相似点,比喻的本体事物和喻体事 物之间也有相似点;类比能形象生动 地证明论点,而议论文中的比喻也有 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 化的作用。正由于有这些相近之处。 以致有些同志把某些密集的比喻修辞 或某些类型的类比论证说成是“比喻 论证”,但类比和比喻毕竟是不同的,
比喻论证与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被比方的事 物叫 “ 本体 ” ,用来打比方的事 物叫 “ 喻体 ” ,联系二者的词语 叫 “ 喻词 ” (像、是、如等)。 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 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 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 力。比喻论证侧重以形象含寓意。
臣之A妻私臣,臣之B妾畏臣,臣之 C客欲有求于臣,D皆以美于徐公。 E(与现实情况不符),F(所以我 受蒙蔽)。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A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B1朝廷 之臣莫不畏王,C1四境之内莫不有 求于王:D1(都说齐国很强大、很完 美),E1(与现实情况不符),由此 观之,F1王之蔽甚矣。
它们有许多根本的区别。
区别一Leabharlann Baidu
•
比喻和类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两者都含有 一个“比”字,但含义不同。比喻中的“比”是 “比拟”的意思,“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 了类似点,文章上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 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陈望道《修辞学发 凡》)而类比中的“比”是“比较”的意思,所 谓“类比”,就是“比较类推”。比较类推的过 程,就是证明论点的过程,所以,它作为论证方 法能够成立。任何论证方法都必须包含有推理、 证明的过程,而“比喻”本身不包含比较类推或 其他方式的证明论点的过程。
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 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 辑形式为: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 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 辑中的归纳推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为了使齐王心甘情愿地 接受自己关于纳谏的建议,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 首先向齐王分析他作为国君所处的境地,即“受蔽 甚矣”。而且这一处境的分析最有艺术性,因为如 果直接告诉齐王这点,对方不一定相信,于是他用 自己的情况作类比,即由“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 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的心理原因,推出他们 “皆以美于徐公”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与实际情况 相悖,所以再由此分析出“我受蒙蔽”的处境。然 后将齐王和自己作类比,也就顺理成章地从“今齐 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演化到别人 都认为齐国很强大、很完美,再到与现实情况的不 同,最后“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本段论述的 中心是“王受蔽甚矣”。为了论证这个观点,虽然 费尽周折,但是经过相同方面推理而得到的结论却
又例如:《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辩 论太阳什麽时候离人近, 什麽时候离人远:小孩甲观点:早晨太 阳离我们远一点。理由:如果物体离我们近 一点,那麽看起来就大一点。太阳是物体, 在早晨看起来大一点。结论:早晨太阳离我 们近一点。 小孩乙观点:早晨太阳离我们远一点。 理由:发热的物体离我们远一点,我们就会 感到凉快一点。太阳是发热的物体,在早晨 时,我们会感到凉快一点。结论:早晨的物 体离我们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