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标准

合集下载

化肥标准精选(最新)

化肥标准精选(最新)

化肥标准精选(最新)化肥标准精选(最新)G2440《GB2440~2441-2001 尿素及其测定方法》G2441.1《GB/T 2441.1-2008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G2947《GB/T2947-2002 尿素、硝酸铵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3559《GB3559-2001 农业用碳酸氢铵》G3595《GB/T3595-2000 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滴定法》G3597《GB/T3597-2002 复混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G3600《GB/T3600-2000 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G6274《GB/T6274-1997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G8569《GB8569-1997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G8570.1《GB/T 8570.1-2008 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实验室样品的采取》G8571《GB/T 8571-2008 复混肥料实验室样品制备》G8572《GB/T8572-1999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G8573《GB/T8573-1999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G8574《GB/T8574-2002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G8576《GB/T8576-2002 复混肥料游离水含量的测定:真空烘箱法》G8577《GB/T8577-2002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9968《GB 9968-2008 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G10209.1《GB/T 10209.1-2008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G10510《GB/T 10510-2007 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G10511《GB/T 10511-2008 硝酸磷肥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10512《GB/T 10512-2008 硝酸磷肥中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G14540《GB/T14540-2003 复混肥料中铜、铁、锰、锌、硼、钼含量的测定》 G15063《GB15063-2001 复混肥料》G17419《GB/T17419-1998 含氨基酸叶面肥料》G17420《GB/T17420-1998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G17767.1《GB/T 17767.1-2008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G17767.2《GB/T17767.2-1999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磷含量的测定》G17767.3《GB/T17767.3-1999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钾含量的测定》G18382《GB18382-2001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18877《GB18877-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19203《GB/T19203-2003 复混肥料中钙、镁、硫含量的测定》G19524.1《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19524.2《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G20406《GB 20406-2006 农业用硫酸钾》G20412《GB 20412-2006 钙镁磷肥》G20413《GB 20413-2006 过磷酸钙》G20622《GB/T 20622-2006 稳定同位素15N无机标记化合物》G20781《GB/T 20781-2006 固体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筛分试验》G20782《GB/T 20782-2006 农业用含磷型防爆硝酸铵》G20784《GB/T 20784-2006 农业用硝酸钾》G20937《GB/T 20937-2007 硫酸钾镁肥》G21633《GB 21633-2008 掺混肥料(BB肥)》G21634《GB 21634-2008 重过磷酸钙》NY481《NY481-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NY497《NY497-2002 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525《NY/T525-2002有机肥料》NY527《NY/T527-2002 光合细菌菌剂》NY609《NY/T609-2002 有机物料腐熟剂》NY797《NY/T 797-2004 硅肥》HG2089《HG/T 2089-2007 二氧化硫氧化制硫酸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HG2273《HG 2273.1-2004 天然气转化催化剂、热保护剂》HG2510《HG/T 2510-2006 甲烷化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HG2511《HG/T 2511-2005 甲烷化催化剂化学成份分析方法》HG2512《HG/T 2512-2005 氧化锌脱硫剂化学成份分析方法》HG2513《HG/T 2513-2006 氧化锌脱硫剂硫容试验方法》HG2514《HG/T 2514-2006 有机硫加氢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HG2515《HG/T 2515-2005 有机硫加氢催化剂活性组份分析方法》HG2516《HG/T 2516-2005 二氧化硫氧化制硫酸催化剂化学成份分析方法》 HG2693《HG/T 2693-2007 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HG2842《HG/T2842-1997 碳铵复混肥料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及测定》HG2843《HG/T2843-1997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HG2970《HG/T2970、3606-1999 工业用三氯化磷肥》HG2976《HG/T2976.3590-1999 化肥催化剂磨耗率、制冷系统用分子筛》 HG3275《HG/T3275~3276-1999 肥料及分析方法》HG3543《HG/T 3543-2006 天然气转化催化剂化学成份分析方法》HG3544《HG/T 3544-2006 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HG3545《HG/T 3545-2006 氨合成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HG3826《HG/T 3826-2006 肥料级商品磷酸》HG3930《HG/T 3930-2007 重氧(18O)水》HG3931《HG/T 3931-2007 缓控释肥料》。

肥料国际标准

肥料国际标准

肥料国际标准摘要:一、国际肥料标准概述二、国际肥料标准的重要性三、我国肥料标准现状与发展四、如何应对国际肥料标准变化对我国产业的影响五、建议与展望正文:一、国际肥料标准概述肥料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肥料协会(IFA)共同制定的,旨在规范全球肥料生产和贸易,确保肥料质量与安全。

这些标准涵盖了肥料的分类、命名、规格、试验方法、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等方面。

二、国际肥料标准的重要性1.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国际肥料标准确保了肥料产品的质量,为农民提供了可靠的肥料来源,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肥料标准为各国肥料产品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降低了国际贸易的门槛,促进了肥料市场的全球化。

3.保护环境:国际肥料标准关注肥料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有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4.保障农民健康:国际肥料标准对肥料中重金属、有害物质等含量进行了严格规定,降低了农民在接触和使用肥料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

三、我国肥料标准现状与发展1.现状:我国肥料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涉及肥料分类、质量、试验方法、包装、标签等方面。

2.发展:我国正加大肥料标准修订力度,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肥料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积极推动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如何应对国际肥料标准变化对我国产业的影响1.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及时掌握国际肥料标准动态。

2.修订和完善我国肥料标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3.加大肥料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4.强化肥料生产监管,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要求。

五、建议与展望1.建立健全肥料标准管理制度,提高标准实施力度。

2.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肥料企业,提升我国肥料产业整体水平。

3.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我国肥料产业可持续发展。

单一微量元素肥料含量标准

单一微量元素肥料含量标准

单一微量元素肥料含量标准
微量元素肥料是指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的肥料。

不同的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有所不同,因此制定单一微量元素肥料的含量标准时,通常会考虑具体的植物类型和生长阶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微量元素的标准含量,通常以百分比(%)或克/千克为单位:
1.铁肥料:
•通常以Fe(铁)的含量为标准。

标准的含量范围可以在
0.1%到10%之间,具体取决于植物对铁的需求和土壤条件。

2.锰肥料:
•以Mn(锰)的含量为标准,通常在0.1%到2%之间。

3.锌肥料:
•以Zn(锌)的含量为标准,通常在0.1%到2%之间。

4.铜肥料:
•以Cu(铜)的含量为标准,通常在0.01%到0.5%之间。

5.硼肥料:
•以B(硼)的含量为标准,通常在0.1%到2%之间。

6.钼肥料:
•以Mo(钼)的含量为标准,通常在0.001%到0.1%之间。

这些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标准和植物需求进行调整。

制造商通常会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注明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合其土壤和植物的肥料。

在使用微量元素肥料时,农民和园艺爱好者应该遵循建议的施用量,避免过量施用,以防止对植物和土壤产生负面影响。

国家肥料执行标准大全

国家肥料执行标准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家肥料执行标准大全:
GB 15063-2001 农用氮磷钾复混肥料
GB/T 15860-2019 生物有机肥料
GB 17262-2008 硝酸铵肥
GB/T 23349-2009 硫酸单铵肥料
GB 2440-2001 尿素
GB/T 24708-2009 磷酸二氢铵肥料
GB/T 24407-2009 磷酸三铵肥料
GB/T 24409-2009 磷酸二铵氮磷钾肥料
GB/T 24412-2009 磷酸二铵加镁肥料
GB/T 3782-2010 磷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只是一部分常见的国家肥料执行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各自的标准规定,而且这些标准可能会随时间进行更新和修改。

如果需要了解更详细和最新的国家肥料执行标准,请参考相关的法规、标准数据库或咨询当地的农业部门或专业机构。

农业部 肥料要求

农业部 肥料要求

农业部肥料要求
根据农业部的要求,肥料应符合以下标准:
1. 营养成分均衡:肥料中应含有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如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

2. 成分纯净:肥料中不应含有任何对植物生长有害的有害物质。

3. 溶解性好:肥料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能够方便地被植物根系吸收。

4. 稳定性高:肥料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长期保持其有效性。

5. 施用方便:肥料应易于施用,并且能够满足不同作物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6. 环境友好:肥料应对环境无害,不会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

7. 标识齐全:包装上应清晰标注肥料的名称、成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

以上是农业部对肥料的一般要求,具体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特定作物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及含量指标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及含量指标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及含量在此列出相关肥料标准,以供参考.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429-2007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429-2007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429-2007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NY1429-2007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6-2006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6-2006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6-2006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NY 884-2004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 20287-2006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 798—2004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 525—200216、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NY886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氨基酸含量,g/L≥微量元素含量,g/L≥水不溶物含量,g/L ≤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429-2007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NY 1429-2007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NY 884-2004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 20287-2006表1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技术指标表2 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的技术指标表3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无害化技术指标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 798—2004表1 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表2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无害化技术指标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 525—2002、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NY886。

肥料标准

肥料标准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水溶肥料钙、镁、硫含量的测定
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及其含量测定
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液体肥料包装技术条件”
肥料标准
我国肥料标准由 60 年代开始制定, 随着化肥工 业的发展, 肥料标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肥 料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促进了化肥产品质量的稳定提 高。目前, 我国肥料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至今共 制定了118个肥料标准, 其中国家标准66个、行业标 准52 个, 属于国家和行业强制性标准分别为 14个和 11 个, 它们大多数为肥料产品标准和环境安全卫生 标准。在115 个标准中, 产品标准34 个, 基础通用标 准5 个, 试验方法标准76 个, 环境安全卫生标准3 个 。
产品标准
1. 氮肥
GB 535 硫酸铵 GB 536 液体无水氨 GB 2440 尿素 GB 2945 硝酸铵 GB 2946 氯化铵 GB 3559 农业用碳酸氢铵 HGö T 2095 涂层尿素 HG 2427 氰氨化钙 HG 3280 多孔粒状硝酸铵 HG 3281 小联碱农用氯化铵
基础通用标准
GB/T 6274 GB 8569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术语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肥料采样报告格式 肥料 堆密度的测定方法
GB/T 13565 GB/T 13566
HG/T 2843 化肥产品 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 液、标76
氮的测定方法: ISO 的蒸馏后滴定法、氮试剂重量法、尿 素酶法和甲醛法; 磷的测定方法:对不同磷采用不同萃取剂后用磷钼酸喹啉 重量法或容量法; 钾的测定方法:四苯硼钾重量法;

有机肥料新标准

有机肥料新标准

有机肥料新标准一、引言有机肥料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健康。

为了规范有机肥料的生产和使用,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有机肥料新标准。

本文将对有机肥料新标准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二、原料要求1. 有机肥料的主要原料应为动植物残体、畜禽粪便等有机物质。

2. 原料应无恶臭、无有害微生物及病虫害。

3. 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等有害物质作为有机肥料原料。

三、外观要求1. 有机肥料应呈均匀的颗粒状或粉状,无结块、无霉变。

2. 颜色应为深褐色或棕色,有光泽。

四、堆肥质量要求1. 有机肥料应经过堆肥处理,充分腐熟。

2. 堆肥过程中应控制温度、湿度和pH值等参数,保证微生物的活性。

3. 堆肥成品应无害虫、无杂草种子、无病原菌。

五、有机质含量要求1. 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30%。

2. 有机质含量越高,说明肥料的质量越好。

六、氮、磷、钾含量要求1. 有机肥料中的氮、磷、钾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肥效。

2. 不同类型的有肥料对氮、磷、钾含量的要求不同,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和标识。

七、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要求1. 有机肥料中的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2. 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过高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其含量。

八、微生物指标要求1. 有机肥料中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常见的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具体要求应根据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有机肥料而定。

肥料执行标准

肥料执行标准

肥料执行标准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物质。

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健康,我国对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实行了严格的标准。

下面是肥料执行标准的
相关内容。

一、肥料类型划分标准
1. 按成分:氮、磷、钾肥;复合肥;有机肥等。

2. 按用途:基肥、追肥、叶面肥、种子处理剂、微生物肥等。

二、肥料生产标准
1. 生产工艺要求:应采取合理的生产工艺,保证肥料的成分符合国家
标准,且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添加剂。

2. 产品质量要求:各项指标要满足国家标准,严禁涉嫌假冒伪劣、劣
质肥料。

三、肥料质量标准
1. 氮肥:氮含量要达到标准,纯度不低于90%。

2. 磷肥:有效磷含量不低于标准规定,约为45%。

3. 钾肥:氯化钾含量要符合标准,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

4. 复合肥:各成分含量应合理,且比例应合理配比。

5. 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需达到标准要求,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四、肥料包装标准
1. 包装材料:包装材料需符合国家标准,易开口、不漏、不渗透、耐压等。

2. 包装容量:包装容量应按卖方、买方双方协商制定。

3. 标识:包装上应有清晰可辨认的制造厂商名称、产品名称、型号等信息。

总之,肥料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必须遵守国家的执行标准才能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同时,农民在使用肥料时也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肥料270标准

肥料270标准

肥料270标准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能够为作物提供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农业生产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肥料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和高产量,肥料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肥料270标准,以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肥料270标准的背景肥料270标准是我国国家标准GB/T26703-2011中关于肥料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的规定。

该标准于2011年发布,旨在规范肥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二、肥料270标准的内容肥料270标准主要包括肥料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质量指标、包装标志等方面的规定。

具体来说,标准规定了肥料中各种养分的含量要求,如氮、磷、钾等的最低含量限制,以及硫、镁、锌等微量元素的最高合理含量限制。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肥料中是否可以添加其他化学物质,以及添加物的种类和含量限制。

三、肥料270标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提高农产品质量: 肥料270标准的制定使得农民能够通过使用符合标准的肥料,为作物提供准确的养分,降低了养分过量或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2. 保护环境: 肥料270标准中规定了肥料中添加物的种类和含量限制,避免了添加过量的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使用符合肥料270标准要求的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肥料270标准的推行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规范,有助于保护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肥料270标准的挑战和改进虽然肥料270标准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有效监督和检查肥料市场,以确保标准的落地和执行;如何提高农民对肥料标准的意识和认知,以更好地进行选择和使用;如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形成肥料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等。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农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撑,因此肥料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

一、有机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有机肥料是一种以动植物残体或有机物质为原料的肥料,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多种作用。

农业部制定了《有机肥料即用性能试验方法》(NY/T 391-2014)和《有机肥料品质标准》(NY 525-2012)两项标准,对有机肥料的质量、使用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有机肥料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有机质含量测定,常用方法有酸解法、热酸解法、熟化法等;二是养分含量测定,包括氮磷钾等元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碱解-酸解法、定量分析法等;三是微生物数量测定,用于评估有机肥料中有机质的稳定性和酶活性等,常用方法有平板计数法、培养法等。

二、化肥标准及检测方法化肥是指以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工业物理或化学加工制成的肥料,一般包括氮、磷、钾等元素。

化肥的标准主要涉及肥料中各元素含量、水分含量、杂质含量等方面,农业部制定了《全水溶性肥料品质标准》(GB/T 23350-2009)、《尿素品质标准》(GB 2440-2015)等化肥标准。

化肥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元素含量测定,包括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测定,常用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光度法等;二是水分含量测定,即肥料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常用方法有干燥法、滴定法等;三是杂质含量测定,主要用于评估化肥的纯度和质量,常用方法有筛分法、测定比表面积法等。

三、微生物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微生物肥料是指以微生物菌群为主体,融合肥料物质和其他特定微生物活性成分而得到的一类肥料。

微生物肥料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增加植物产量等作用。

农业部制定了《微生物肥料品质标准》(NY/T 1858-2012)和《微生物肥料产业化技术规范》(NY/T 3119-2013)两项标准,对微生物肥料的质量和生产工艺进行了规范。

化肥生产质量标准

化肥生产质量标准

化肥生产质量标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化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保障化肥的生产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化肥生产质量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化肥的分类、生产流程、质量控制和标准要求等方面,详细论述化肥生产质量标准。

一、化肥的分类化肥主要分为无机肥和有机肥两大类。

无机肥是指以无机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生产制成的肥料,如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有机肥是指以动、植物残体、粪便、疏松腐殖土等为原料,通过发酵和腐熟等过程制成的肥料。

二、化肥的生产流程化肥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反应制造、过程控制和产品包装等环节。

1. 原料处理:原料处理环节是化肥生产的第一步,目的是对原料进行初步处理,以确保原料质量和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

2. 反应制造:反应制造是化肥生产的核心环节,包括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化学反应,形成最终的化肥产品。

3.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化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确保化肥的生产质量达到标准。

4. 产品包装:产品包装是化肥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化肥进行包装、标识和贮存,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化肥质量控制要求化肥质量控制是化肥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对化肥的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是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前提。

下面将从成分要求、外观要求和环境要求等方面论述化肥质量控制要求。

1. 成分要求:化肥的成分要求是指化肥中各种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的含量要求。

不同类型的化肥对营养元素的要求不同,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比例配制,确保化肥的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2. 外观要求:化肥的外观要求包括颜色、形态、臭味等方面。

化肥应该呈现均匀的颗粒状,无明显异味,无异物等现象。

3. 环境要求:化肥的生产环境要求干净、整洁,应该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生产过程中应遵守环保法规,防止有害物质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化肥生产质量标准是对化肥生产质量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

化肥生产质量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化肥的种类、应用对象和相关法规的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肥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肥料的使用过程中,如何保证其质量、安全和有效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农业部作为国家的权威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肥料标准和检测方法,以确保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各种肥料标准1.化肥标准化肥是指经过工业加工而成的,可以直接提供植物所需营养的物质。

农业部发布了《化肥质量标准》GB15063-2018标准,其中包括了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化肥品种。

这些标准明确了化肥中各种元素含量、PH值、含水率、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要求,以确保化肥的质量和安全。

2.有机肥标准有机肥是指以动植物废弃物和农业副产品为原料,经过发酵、腐熟等处理后制成的肥料。

农业部发布了《有机肥料质量标准》GB/T 23350-2009标准,其中规定了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指标,还规定了有害物质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数量等指标要求,以确保有机肥的品质和安全。

3.微生物肥料标准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来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肥料。

农业部发布了《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标准》NY/T 1420-2006标准,其中包括了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控制的病菌和杂菌数量、有效菌数等指标,以确保微生物肥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各种肥料检测方法为了保证肥料的质量和安全,农业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检测方法,以确保肥料符合上述标准。

1.化肥检测方法化肥检测主要包括化学组分测定、理化性质测定、重金属元素测定等。

其中化学组分测定是化肥检测的关键,通过测定氮、磷和钾元素的含量,判断化肥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理化性质测定则用来检测化肥的颜色和粒度等物理特性,以判断其物理形态是否符合要求。

重金属元素测定则用于检测化肥中的有害元素是否超过国家标准。

2.有机肥检测方法有机肥的检测方法包括有机物测定、微生物检测、重金属检测等。

有机物测定主要是测定有机质的含量,这是有机肥料的重要指标。

微生物检测则用于检测有机肥中是否存在有害的微生物,以保证有机肥的安全。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

农业部各种肥料标准及检测方法

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1.复混肥料检测项目:总氮、有效磷、钾含量,水分,粒度,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氯离子。

GB 15063-2001 《复混肥料〔复##料〕》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以与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与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根底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复##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复混肥料〔复##料〕应符合的要求1.1. 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 8572-88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50% 。

在酸性介质中复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吸收,以甲基红 - 亚甲基蓝乙醇溶液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滴定,即可间接计算出氮含量。

1.2. 有效磷含量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GB/T 8573-1999 。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0.2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

用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 〕溶液提取复混肥料中的水溶性磷和有效磷,提取液中的的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和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磷的含量。

1.3. 钾含量测定四苯基合硼酸钾重量法 GB 8574-88 。

钾含量 <10%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12%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24% ;钾含量 10~20%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3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60% ;钾含量 >20%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 0.39%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0.73% 。

在弱碱性介质中,用四苯基合硼酸钠溶液沉淀试液中的钾离子〔如试样中有氰氨基化物或有机物时,可先加溴水和活性炭处理〕,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枯燥后称量;为了防止铵离子和其它阳离子干扰,可预先参加适量的甲醛溶液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EDTA 〕使铵离子与甲醛反响生成六亚甲基四胺,其它阳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

各种肥料执行标准大全

各种肥料执行标准大全

各种肥料执行标准大全一、肥料种类根据执行标准,肥料可以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等类型。

每种肥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作物的需要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肥料。

二、营养元素含量各种肥料的营养元素含量不同,其标准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有机肥料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无机肥料则含有较高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

在选择肥料时,应根据作物的营养需求和土壤条件来确定合适的肥料。

三、生产工艺各种肥料的生产工艺也不同,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生产工艺的优化,保证肥料的养分含量、稳定性等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四、包装标识肥料的包装标识应符合相关规定,包括包装材料、标识内容、标识字体、字号等。

标识内容应包括肥料名称、养分含量、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等,同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五、储存和运输要求肥料的储存和运输应符合相关规定,包括储存场所、储存方式、运输方式等。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肥料受潮、雨淋、曝晒等影响,保证肥效和质量。

同时,应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六、质量检验方法肥料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

在选择质量检验方法时,应根据肥料的种类、养分含量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检验方法。

同时,应注意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七、安全卫生指标肥料的安全卫生指标包括重金属含量、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

这些指标应符合相关规定,以保证肥料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同时,应注意控制肥料的原料和生产工艺,避免引入有毒有害物质。

八、环保要求肥料的环保要求包括肥料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肥料泄漏和污染环境。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应积极推广环保型肥料,如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等,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环境负担。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是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近年来随着肥料市场的激烈竞争,在肥料名称上五花八门的炒作,很多产品单看名称真的让人傻傻分不清,从而影响到了肥料的使用和销售。

肥料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1.按含养分多少可分为单质肥料、复合(混)肥料、完全肥料三种。

.2.按作用可分为直接肥料、间接肥料、刺激肥料三种。

3.按肥效快慢可分为速效肥料、缓效肥料二种。

4.按形态可分为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光肥、电肥、磁肥、声肥七种。

5.按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可分为大量元素肥料、中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三种。

6.按化学成份、生物活性、作用效果可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生物肥料等三种。

下面重点讲述“按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作用效果”的分类:一无机肥无机肥,采用提取、机械粉碎和化学合成等工艺加工制成的无机盐态肥料,又称矿物肥料、矿质肥料。

由于绝大部分化学肥料是无机肥料,有时也将无机肥称为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化肥中主要含有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以无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大多数要经过化学工业生产。

按养分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类:1.氮肥只含氮养分,常用的有尿素(含氮46%)、硫酸铵(又称硫铵、肥田粉,含氮20.5-21%)、氯化铵(含氮25%)、碳酸氢铵(碳铵,含氮17%)、硝酸铵(硝铵,含氮34%)等。

2.磷肥只含磷养分,常用的有过磷酸钙(普钙,含五氧化二磷16-18%)、重过磷酸钙(重钙,含五氧化二磷40-50%)、钙镁磷肥(含五氧化二磷16-20%)、钢渣磷肥(含五氧化二磷15%)、磷矿粉(含五氧化二磷10-35%)等。

3.复合肥料经化学合成而得,含有两种以上的常量养分,常用品种有磷酸二铵(含氮18%,含五氧化二磷46%)、磷酸二氢钾(含五氧化二磷52%,含氧化钾34%)等。

4.复混肥料由两种以上化肥或化肥与有机肥经粉碎造料等物理过程混合而成,含有两种以上常量养分,品种繁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
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
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
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
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
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
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
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NY 1429-2007)
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
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
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
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NY 884-2004)
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 20287-2006)
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 798—2004)
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 525—2002
16、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
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NY886)
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
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
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
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
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
氨基酸含量,g/L ≥
微量元素含量,g/L ≥
水不溶物含量,g/L ≤
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
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
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NY 1429-2007)
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
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
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
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NY 884-2004)
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 20287-2006)
表1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技术指标
表2 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的技术指标
表3 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无害化技术指标
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 798—2004)
表1 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
表2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无害化技术指标
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 525—2002)
16、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
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NY8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