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期末试题

系统工程期末试题
系统工程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0×1=10分)。

1 我国古代运用系统工程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典范是( )

A 都江堰

B 京杭大运河

C 黄河治理

D 灵宝渠

2 系统科学的产生与( )有关

A 科技背景、社会经济水平、军事政治

B 科技背景、军事政治

C 社会经济水平、军事

D 科技背景、社会经济水平

3 下列关于系统定义描述错误的是( )

A 系统是一个整体

B 一个系统的结构就是所有组分间关联方式的总和

C 对于系统中的任意两个组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一种

D 模型是对原系统特性的简化表达形式。

4 关于切克兰德模式,下面说法中( )是错误的

A 霍尔结构主要解决“硬”问题,而切克兰德模式主要解决“软”问题

B 切克兰德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调查学习法

C 切克兰德使用概念模型代替数学模型,用可行满意解代替最优解

D 切克兰德模式适合解决工程系统的问题

5 关于综合集成工程方法学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B 采用人机结合以机器为主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式

C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本身是开放的、动态的体系

D 由机器体系、专家体系和知识体系组成

6 关于系统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无狭义和广义之分

B 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可能采取的方案进行优选,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C 系统分析应首先明确分析的目的

D 既是系统工程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贯穿于整个系统工程活动过程

7 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是系统工程过程中的两个核心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系统设计的10个阶段要严格遵循一种线性的进程

B 系统设计是选择和安排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实现规定的功能

C 可以采用分析和综合两种方法进行系统设计

D 系统分析是对某一给定的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一种调查和分析研究

8 系统功能分析一般不用( )来描述

A 功能流程框图法

B 时间基线法C系统流程图 D N2图法

9 建立递阶结构模型,一般要经过①级位划分②区域划分③多级递阶有向图绘制④骨架矩阵提取四个阶段,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10 关于系统评价,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A 系统评价只是在系统即将终结之时进行

B 系统评价越晚其意义越显著

C 在系统工程的每一阶段都应进行系统评价

D 系统评价活动与系统需求、系统开发无关

二、选择填空题(15分)。

1 系统理论的产生与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有关。如一般系统论是以( )的( )发表为标志,提出了( );控制论以( )的( )的发表为标志,建立了( );信息论是以( )的( )发表为标志,提出了( );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由( )提出,研究( );而( )提出的突变论研究了( ),( )的超循环理论则提出了( )。

A 贝塔朗菲

B 申农

C 维纳

D 普利高津和哈肯F 艾根和舒斯特G托姆

a 《关于一般系统论》

b 《控制论》

c 《通信的数学理论》

①一般系统论的任务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

②输入—输出反馈控制模型

③系统自我走向有序结构的基本问题

④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原理

⑤信息传输的普适模型

⑥研究从一种稳定组跃迁到另一种稳定组态的现象和规律

2 钱学森认为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系统科学是( ),运筹学是( ),系统工程是( )。

A 技术科学

B 基础科学

C 工程技术

D 哲学

3 霍尔结构体系中,按时间维可以划分为( )六个阶段,按逻辑维可以划分为( )七个步骤,把上述时间维和逻辑维结合起来便形成所谓霍尔管理矩阵。

A 规划阶段

B 方案阶段

C 研制阶段

D 生产阶段

E 运行阶段

F 更新阶段

G 明确问题H 选择目标I 系统综合J 系统分析K 方案优化L 做出决策M 付诸实施

4 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为( )

A 提出问题

B 收集资料

C 构成问题

D 分析与评价

E 建立模型

5 系统管理主要使用( )理论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A 系统论

B 控制论

C 信息论

D 运筹学

6 在通常情况下,可采用( )来表达系统的某种结构

A 示意图

B 集合

C 有向图

D 矩阵

7 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为( )

A 开环控制

B 闭环控制

C 补偿控制

D 递阶控制

8 控制系统可以用数学分析,也可以用图形表示,如( )

A 方框图

B 信号流程图

C Petri网

D 递阶结构图

9 不论仿真的目的如何,仿真的过程一般包括( )七步。

A 确定目标

B 问题定义

C 系统描述及假设列表

D 建立计算机模型E收集数据和信息 F 校验和确认模型G 运行模型并分析输出

10 对于一个完整的评价过程,一般要经历( )阶段。

A 评价需求确认

B 评价方案制定C评价目的和评价目标制定 D 评价数据采集E 评价分析 F 撰写评价报告G 评价结论

三、简答题(6×5=30分)

1 系统有哪些主要特性?

2 简要系统分析的准则。

3 简述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4 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5 简述三种基本仿真策略其基本思想。

6 简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四、计算及绘图题(45分)

1 已知某邻接矩阵如下,试求其可达矩阵,并画出其层次结构图。

???

?

???

???

????????????000100010000000000000110000000000100010100000001076543217

654321

2 已知对三个农业生产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如表1所示,各指标的评价尺度如表2所示,预计三个方案所能达到的指标值如表3所示,试用关联矩阵法进行方案评价。

表1 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 评价指标 亩产量(x 1) 每百斤产量费用

(x 2)

每亩用工(x 3) 每亩纯收入

(x 4)

土壤肥力增减级数

(x 5)

权重 0.25

0.25

0.1

0.2

0.2

表2 指标的评价尺度

评价值 x 1 x 2 x 3 x 4 x 5 5 2200以上 3以下 20以下 140以上 6 4 1900~2200 3~4 20~30 120~140 5 3 1600~1900 4~5 30~40 100~120 4 2 1300~1600 5~6 40~50 80~100 3 1 1000~1300 6~7 50~60 60~80 2 0 1000以下

7以上 60以上 60以下 1 表3 方案能达到的指标值

x 1 x 2 x 3 x 4 x 5 A 1 2200以上 3以下 20以下 140以上 6 A 2 1900~2200 3~4 20~30 120~140 5 A 3

1600~1900

4~5

30~40

100~120

4

3 今有一项目建设决策评价问题,已经建立起如图1、表4所示的层次结构和判断矩阵,试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五个方案的优先顺序。已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如表5所示。

表4 判断矩阵

U C 1 C 2 C 3 C 1 m 1 m 2 m 3 m 4 m 5 C 1 1 3 5 m 1 1 1/5 1/7 2 5 C 2 1/3 1 3 m 2 5 1 1/2 6 8 C 3 1/5 1/3

1

m 3 7 2 1 1/9 1/7 m 4 1/2 1/6 9 1 3 m 5 1/5 1/8 7 1/3 1 C 2 m 1 m 2 m 3 m 4 m 5 C 3 m 1 m 2 m 3 m 4 m 5 m 1 1 1/3 2 1/5 3 m 1 1 2 4 1/9 1/2 m 2 3 1 4 1/7 7 m 2 1/2 1 3 1/6 1/3 m 3 1/2 1/4 1 1/9 2 m 3 1/4 1/3 1 1/9 1/7 m 4 5 7 9 1 9 m 4 9 6 9 1 3 m 5

1/3

1/7 1/2 1/9

1

m 5 2

3 7 1/3

1 表5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阶数 3 4 5 6 7 8 9 R.I.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1.46

4 现有一个简单库存控制系统。当库存不足时,需通过订货进行补充,一般是通过考察库存差额来进行的。 设库存量为I ,订货量为R1,库存差额为D ,期望库存为Y ,订货调整时间为Z 。已知订货调整时间为5天,初始库存量为1000,期望库存为6000。试: 1)画出系统因果关系图和流程图;

2)写出DYNAMO 方程并列表计算(3天)。

综合效益 (U)环境效益 (C 2)

经济效益 (C 1)社会效益 (C 3)m 1m 2m 3m 4m 5

(目的层)

(准则层)

(方案层)

系统工程测试题

系统工程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系统的不确定性越大,则系统的熵越。 2.系统分析的要素包 括、、、、。 3.系统功能设计包括、系统功能分类、系统功能整理以及系统功能设计评价等四个方面。 4.可靠性是指产品、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完成的能力。 5.从系统状态与时间的关系来看,可将系统分为系统和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钱学森教授提出,系统工程是一门()。 A.经济控制的技术 B.组织管理的技术 C.现代工程技术 D.控制分析和设计的技术 2.霍尔三维结构是指时间维、逻辑维和()。 A.知识维 B.资源维 C.方法维 D.能力维 3.在互为因果的两个系统中,若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却抑制原因,则称之为()。 A.正反馈 B.负反馈 C.正相关 D.负相 关 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 A.学习和比较 B.系统化 C.满意化 D.最优化 5.熵函数在()分布下取得最大值。 A. 负指数 B.等概率 C.泊松 D.正 态 6.系统的整体属性总是()其各子系统在孤立状态时的属性之和。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等于

7.不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是()。 A.开放系统 B.动态系统 C. 封闭系统 D. 静态系统 8.()是指定性表示的希望系统要达到的状态。 A.指标 B.标准 C.目的 D.目标 9.系统工程是以()为研究对象。 A.社会 B.企业 C.组织 D.系统 10.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并予以转换,产生另一种形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能力,或者说系统与()相互作用的能力。 A.部要素 B.外部环境 C.研究对象 D.目前状态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其理论概括程度的高低或与实践领域相距的远近,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A.系统科学的哲学思想 B.系统科学的技术科学 C.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 D.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 E.系统科学的知识结构 2. 从系统的形成原因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自然系统 B.社会系统 C.人造系统 D.无机系统 E.概念系 统 3. 从系统组成要素的属性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物质系统 B.信息系统 C.概念系统 D.实体系统 E.生物系 统 4.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子系统)之间在()上的联系方式。 A.空间 B.时间 C.质量 D.数 量 E.总体 5.系统结构在整体上的特点是()。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复习试题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复习 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工程制图期末复习试题 一、点、线的投影作图。 1、做出诸点的三面投影:A(25,15,20);点B距离投影面W、V、H分别为20,10,15。 2、作正平线AB的三面投影。已知点A距H面为8mm,距V面为15mm,距W 面为25mm,AB=20mm,γ=60o,点B在点A的右上方。 3、已知:正平线AB的实长为50mm。 求作:a′(一解即可) 4、已知:A、B、C点的二面投影。求作:A、B、C的第三面投影。 5、完成四边形ABCD的水平投影。 二、选择题: 1、已知带有圆柱孔的半球体的四组投影,正确的画法是()图。 2、已知物体的主、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图。

3、点A在圆柱表面上,正确的一组视图是() 4、根据主、俯视图,选择正确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5、已知圆柱切割后的主、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图。 6、下面选项中,立体正确的左视图是()图。 7、下面选项中,立体正确的左视图是()图。 三、名词解释: 1、比例: 2、正投影: 3、相贯线: 4、剖视图: 5、圆弧连接: 6、表面粗糙度: 四、已知圆锥面上点A、点B一个投影,试求其另外两个投影。 五、由已知立体的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六、补画平面立体被截切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七、补全圆柱被截切后的侧面投影。(保留作图线) 八、补全相贯线正面投影。(保留作图线) 九、补画机件三视图所缺的线条。(保留作图线)

十、标注下面形体的尺寸(按图上实际量取,取整)。 十一、补全组合体的尺寸 十二、标注组合体的尺寸。(按图上实际量取,取整)。 十三、将主视图改为改为适当的全剖视图。 十四、在中间的图形上,将主视图合适的地方改为全剖视图。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考试试卷B

试卷编号: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9分) 1.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回收生物产品分离过程原理与方法。 2.双水相萃取:某些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超过一定浓度后可形成两相, 并且在两相中水分均占很大比例,即形成双水相系统(two aqueous phase system)。 利用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可形成双水相的性质,Albertsson于50年代 后期开发了双水相萃取法(two aqueous phase extraction),又称双水相分配法(two aqueous phase partitioning)。 3.电渗:在电场作用下,带电颗粒在溶液中的运动。 二、辨别正误题并改正,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30分) 1.壳聚糖能应用于发酵液的澄清处理是由于架桥作用。错(不确定) 2.目前国内工业上发酵生产的发酵液是复杂的牛顿性流体,滤饼具有可压缩性。错 3.盐析仅与蛋白质溶液PH和温度有关,常用于蛋白质的纯化。错 4.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可用于热敏性生物物质的分离。 对 5.膜分离时,当截留率δ=1时,表示溶质能自由透过膜。错 6.生产味精时,过饱和度仅对晶体生长有贡献。对 7.阴离子纤维素类离子交换剂能用于酸性青霉素的提取。对 8.卡那霉素晶体的生产可以采用添加一定浓度的甲醇来沉淀浓缩液中的卡那霉 素。 9.凝胶电泳和凝胶过滤的机理是一样的。错 10.PEG-硫酸钠水溶液能用于淀粉酶的提取。对 11.乙醇能沉淀蛋白质是由于降低了水化程度和盐析效应的结果。对 12.冷冻干燥一般在-20℃—-30℃下进行,干燥过程中可以加入甘油、蔗糖等作为保 护剂。对 13.反相层析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都含有高极性基团,可用来分离生物物质。错 14.大网格吸附剂由于在制备时加入致孔剂而具有大孔径、高交联度,高比表面积 的特点。错(不确定) 15.PEG沉淀蛋白质是基于体积不相容性。错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对于反胶束萃取蛋白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在有机相中,蛋白质被萃取进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极性核里 B 加入助溶剂,可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萃取带正电荷的蛋白质 C 表面活性剂浓度越高越好 D 增大溶液离子强度,双电层变薄,可提高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能力 2.能进行海水脱盐的是:C A 超滤 B 微滤

土木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卷1 (2)

土木工程制图期末考试1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建筑总平面图中标注的尺寸是以_______为单位,一般标注到小数点后_____位;其它建筑图样(平、立、剖面)中所标注的尺寸则以_______为单位;标高都以_______为单位。 2、总平面图是用来表示整个建筑基地的总体布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况。《国家制图标准》规定:总平面图的常用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平面图中新建房屋的层数标注在_____________,一般低层、多层用_____表示,高层用________表示。 4、建筑立面图是平行于建筑物各个立面(外墙面)的正投影图,主要用来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立面图中用加粗实线表示___________,用粗实线表示_______________。 6、建筑结构按使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保护钢筋、防止锈蚀、防火,及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在构件中的钢筋的外面要留有保护层。梁、柱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_________,板和墙的保护层厚度为_________,且不应小于受力筋的__________。 8、钢屋架的结构详图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工程字体采用()。 A、宋体 B、长仿宋体 C、黑体 D、楷体 2、土建工程图采用三种线宽:粗线、中粗线、细线,其线宽比例为()。 A、4:2:1 B、3:2:1 C、5:2:1 D、1:1:1 3、采用1:50比例作图,图形上标注的尺寸为100mm,则物体的实际尺寸为()。 A、100MM B、5000MM C、500MM D、50000MM 4、工程图纸一般是采用___________原理绘制。()。 A、中心投影法 B、平行投影法 C、斜投影法 D、正投影法

化工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含主观题)

化工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含主观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过程是对原料进行某些物理或化学变换,使其性质发生预期变化,以下哪个不属 于过程的范畴() A.烃类分离 B.烃类裂解 C.不锈钢棒加工成螺栓 D.海水晒盐 2.某换热系统,当I1=0时,温度区间之间的最小传热负荷为-200kW,最后一个温度区间输出负荷为60kW,则该系统的最小加热负荷和最小冷却负荷是多少kW?() A.0,60 B.200,60 C.200,260 D.0,260 3.输送剧毒介质管道的管材质量证明书应有()检测结果,否则应进行补项试验。 A.外观 B.磁粉 C.厚度 D.超声 4.正常生产时,工程师不能选择哪个变量作为优化变量() A.设备操作压力 B.反应器温度 C.塔的进料位置

D.泵的输入功率 5.计算机是利用哪一种图来识别过程系统的结构信息() A.原则流程图 B.节点-边有向图 C.方框图 D.以上3种图形均可 6.在对炼油厂进行生产计划优化时,下面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约束条件包括各设备的物料平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产品供求量等 B.一股物料分成多股去向不同的设备时每个去向都必须设置为变量 C.在目标函数中,数值是固定值的变量可以忽略,只保留可变变量,不会对最优解产生影响 D.可以把系统中所有的选定的独立变量作为优化变量 7.换热网络中有一股热流热容流率为4kW/K,温度从180→80℃;另一股冷流热容流率为2kW/K,温度从80→160℃;系统的最小允许传热温差为20℃,这两股物流的最大可交换热量是多少kW?热量富裕的物流换热开始或者结束的温度点是多少℃?() A.160,140 B.320,100 C.100,160 D.120,160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XXXXXXXXXXX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试时间: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成绩 得分 阅卷教师签字: 一、填空题(总分 分,每空 分) 圆规是用来画 及 的工具。 投影的分类分为 投影和 投影两大类。 三面正投影图的作图方法中三等关系是 、 和 。 两点的相对位置是指空间两个点的 、 、 的关系。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与另外两投影面都 的直线。 求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有 和 两种。 局部投影图只是基本视图的一部分,其断裂边界应当用 表示。 建筑形体的尺寸分为 、 、 三类。 坐标系统有 坐标系统和 坐标系统两种形式。 建筑详图可分为 、 和构配件详图三类。 二、作图题(总分 分) 已知空间点 的坐标是( ),求作 点的三面投影。( 分)。 已知点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 分)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已知直线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 分) 已知平面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 分 已知四棱柱表面上 点的正面投影,求其另外两个投影。( 分)

已知物体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正等轴测图。( 分) 已知凹槽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正等轴测图。( 分)

已知物体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正等轴测图。( 分) 已知物体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斜二轴测图。( 分) 已知物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分)

工程制图( )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 分,每空 分) 圆 圆弧 中心 平行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上下 左右 前后 平行 交点法 交线法 波浪线 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总体尺寸 测量 建筑 节点详图 房间详图 二、作图题(共 分) 分) ( 分)

(完整版)《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 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其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 2、4M 因素指 人 、 物 、 管理 、 环境 。 3、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事件 符号、 逻辑门 符号和 转移 符号。 4、最小割集代表系统的 危险性 ,最小割集数越多,系统的 危险性越大 ,最小径集代表系统的 安全性 ,最小径集数越多,系统的 安全性越高 。 5.在管理失误和风险树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管理工作失误和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因素属于 特殊控制(S 分支) 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4分) 答: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数学方法,识别、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优化安全状态。 2、事故(4分) 答: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单位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序号______ ……………………………………密……………………………封………………………………线…………………………..

3、安全检查表(4分) 答:安全检查表是用于查明某一特定作业活动或设备的安全状况,以表格的形式预先拟定好的问题清单,做为实施时的蓝本。 4、鱼刺图分析法(4分) 答:系统中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所构成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采用简明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的方法称为因果分析法。 5、预先危险性分析(4分) 答:所谓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作宏观的概略的分析。 三、选择题(4*5=20分) 1、A 2、B 3、A 4、A 5、D 四、简答题(5*8=40分) 1、我国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那几种?(8分) 答:有事件树、事故树、故障类型影响、安全检查表、因果分析法、事故比重图、事故趋势图、事故控制图、主次图等 2、说明事故法则的概念,它对安全工作的启示是什么?分析其在安 全工作中的应用。(8分) 答:事故法则,常称为300:29:1法则,它是一种事故统计规律, 表明了1 次死亡和29次轻伤是包含在330次事件中,揭示了严重

分离工程期末A卷试题答案

2007 —2008 学年第1、2学期分离工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选择题(本大题20分,每小题2分) 1、由1-2两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T 、P 下达到汽液平衡,液相和汽相组成分别为 11,y x ,若体系加入10 mol 的组分(1),在相同T 、P 下使体系重新达到汽液平衡,此时汽、液相的组成分别为 ' 1'1,y x ,则 ( C ) (A )1'1x x >和 1'1y y > (B )1'1x x <和1'1y y < (C )1'1x x =和1'1y y = (D )不确定 2、对于绝热闪蒸过程,当进料的流量组成及热状态给定之后,经自由度分析,只剩下一个自由度由闪蒸罐确定,则还应该确定的一个条件是 ( D ) (A )闪蒸罐的温度 (B )闪蒸罐的压力 (C )气化率 (D )任意选定其中之一 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5.0=A x 时泡点为1t ,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75.0=A y 时,相应的露点为2t ,则 ( A ) (A )21t t = (B )21t t > (C )21t t < (D )不能确定 4、用郭氏法分析可知理论板和部分冷凝可调设计变量数分别为 ( A ) (A )1,1 (B )1,0 (C )0,1 (D )0,0 5、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 6、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逆流操作,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当入塔气体浓度y 1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 2和吸收率的变化为 ( C ) (A )y 2上升,下降 (B )y 2下降,上升 (C )y 2上升,不变 (D )y 2上升,变化不确定 7、逆流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 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哪个部位达到平衡 ( B ) (A) 塔顶 (B)塔底 (C)塔中部 (D)塔外部 8、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 D ) (A )难吸收的组分 (B )较轻组份 (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 (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 9、吸附等温线是指不同温度下哪一个参数与吸附质分压或浓度的关系曲线。 ( A ) (A) 平衡吸附量 (B) 吸附量 (C) 满吸附量 (D)最大吸附量 10、液相双分子吸附中,U 型吸附是指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 ( A ) (A) 始终优先吸附一个组分的曲线 (B) 溶质和溶剂吸附量相当的情况 (C) 溶质先吸附,溶剂后吸附 (D) 溶剂先吸附,溶质后吸附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样题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题(B ),共3页,第1页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样题 闭卷 适用班级: 时量:120分钟 记分: 考生班级: 学号: 姓名: 注:答题统一画在考试试卷上。线型要符合国家标准,否则扣分。 题型一、已知点A (10,5,20),B 点在A 点的左、前、下方各10mm ,C 点距离H 、V 、W 投影面分别为25、25、30mm 。用作图比例1:1求作△ABC 的三面投影;并判断后选择填空:△ABC 是 H 、 V 、 W 投影面的 平行 、垂直 面。 题型二、补画组合体的三视图中漏画的图线: 注意:点划线、虚线也要补画;缺少的尺寸从轴测图上1:1量取。 题型三、看懂组合体的视图,补画左视图 。 注意:点划线、虚线也要画出。

题型四、将主视图改为全剖视图: (画在主、俯视图之间) 题型五、补全组合体被截切的水平投影。(共15分) 题型六、已知直线为AC为正平线,试补全平行四边形ABCD的水平投影。(保留作图过程)(共13分 )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题(B),共3页,第2页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题(B ),共3页,第3页 题型七、作平面多边形ABCDE 的正面投影。 (保留作图过程) 题型八 由立体图(轴测图)画三视图,尺寸从图上量取。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题(B ),共3页,第4页 参考答案 题型一、已知点A (10,5,20),B 点在A 点的左、前、下方各10mm ,C 点距离H 、V 、W 投影面分别为25、25、30mm 。用作图比例1:1求作△ABC 的三面投影,并判别△ABC 是 H 投影面的 垂直 面(将判别结果填在空内)。 (共16分) 题型二、补画组合体的三视图中漏画的图线:(11分) 注意:点划线、虚线也要补画;尺寸可从轴测图上1:1量取。 题型三、看懂组合体的视图,补画左视图 (15分)。 注意:点划线、虚线也要画出。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模拟考试试题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模拟考试 1、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从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出发,将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网络、数据库及相应韵应用软件集成为实用的信息系统的过程,其生命周期包括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保障等。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①管理②商务③技术④软件⑤独立的应用软件 A.①④B.①②C.③④⑤D.④⑤ 2、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关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订版)》的通知(信部规[2003]440号),不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的条件。 A.企业的注册资金B.企业的软件开发实力 C.企业是否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D.企业领导的学历 3、关于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下述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高技术与高技术的集成,要采用业界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B.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对企业管理技术水平和项目经理的领导艺术水平要求比较高 C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需求常常不够明确,而加强需求变更管理以控制风险. D.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常面临人员流动率较高的情况 4、根据原信息产业部2003年10月发布的关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订版)》的通知(信部规[2003]440号),要求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中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资质的人数不少于M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n名,则。 A.m=35,n=10 B.m=25,n=8 C.m=15,n=6 D.m=15,n=3 5、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监督管理的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获证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自检 B.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对获证单位每年进行抽查 C.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每三年进行一次换证检查 D.末按时申请换证检查或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单位,视为自动放弃资格,其资质证书予以注销 6、在CRM中,体现企业曾经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历史数据,如用户产品使用情况调查的数据、客服人员的建议数据和广告数据等,属于。 A.描述性数据 B.交易性数据c.促销性数据D。关系性数据 7、用户需求在项目开始时定义不清,开发过程密切依赖用户的良好配合,动态响应用户的需求,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这是的主要特点。 A.蒙特卡洛法B.原型法 C.面向对象方法D.头脑风暴法 8、关于中间件特点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中间件可运行于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上 B.跨越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或服务可通过中间件透明交互

化工分离工程考试题目(附答案)

2013化工分离过程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2. 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3.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各相温度压力相等,各组分在每一相中的化学位相等)。 4.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进料组成z i 和相平衡常数K i 满足( 1,1>>∑∑i i i i K z z K )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 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5.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6.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7. 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增加。 8. 萃取精馏中塔顶产品不合格时,经常采取(增加萃取剂用量)或(减小进料量)的措施使产品达到分离要求。 9. 吸收有(1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10. 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和(用蒸馏塔)。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吸收属于(A ) A.平衡分离;B.速率分离;C.机械分离;D.膜分离。 2. 计算溶液泡点时,若∑=>-C i i i X K 101,则说明(C ) A. 温度偏低; B. 正好泡点; C. 温度偏高。 3. 如果体系的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则相平衡常数可以简化表 示为( D ) A. L i i V i K φφ= B. s i i P K P = C. L i i V i K φφ= D. s i i i P K P γ= 4. 汽液相平衡K 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A ) A.易挥发; B.难挥发; C.沸点高; D.蒸汽压小。 5. 如果塔顶采用全凝器,计算塔顶第一级的温度可以利用方程( B ) A.泡点方程; B.露点方程; C. 闪蒸方程; D.相平衡方程。 6. 计算在一定温度下与已知液相组成成平衡的汽相组成和压力的问题是计算( B ) A.泡点温度; B.泡点压力; C.等温闪蒸; D.露点压力。 7. 精馏中用HNK 表示( C ) A. 轻关键组分; B. 重关键组分; C. 重非关键组分; D. 轻非关键组分。 8. 以下描述中,不属于萃取精馏中溶剂的作用的是( D )

CAD电子工程制图期末试题参考及答案

2011 — -2012学年度专业类期末试题(卷) CAD (本试卷总分120分) 一、填空题 (每空0.5分,共30分) 1、世界坐标系简称__WCS_用户自定义坐标系简称 __JCS_。 2、 工作空间的切换:“—工具/ “工作空间”或 “工作空间”工具栏 。 3、 工具栏包括30种,系统默认的显示工具栏包括:“标准”、“属性”、“ _绘图 和“—修改等工具栏。 4、 多线的对正方式有_ 上(T ) _、_无 (Z )_和_下(B )仝 5、 文字标注包括 标注单行—文字和—标注多行—文字。 6、 渲染环境是指在渲染对象时进行的 —雾化—和_深度—设置。 7、漫游和飞行用户可以通过 —键盘_和_鼠标—来控制视图显示,并创建导航动画 8、 编辑实体的边的种类: _压印边_、_复制边_、着色边。 9、 动态块是通过—自定义夹点一或—自定义特性一定义的块。在图形中使用动态块, 用户可以随时对组成块的对象进行—修改_。 10、三维实体是具有_体积一、质量、重心、—回转半径_、惯性距等特征的三维

对象 11、在AutoCAD 2007 中,用户可以创建的光源有 _电光源_、_聚光灯光源_和平行光光源—。 12、相切、相切、半径法是指:—通过指定圆的两个切点和半径来绘制圆_。 13、绘制圆环的步骤中,先输入圆环的—内径_和_外径后确定圆环的_中心点_。 14、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工程技术人员在CAD系统的辅助下,根据产品的设计程序进行设计的一项新技术。 15、菜单栏包括11种,每一种菜单中都含有四种显示情况:命令后跟右三角、—后跟省略号_、_后跟快捷键或功能键—或—命令呈灰色_。 16、要对图形对象进行编辑就必须选中图形对象,在 AutoCAD 2007中,选择对象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_直接拾取_、矩形框选择_、_不规则区域选择_和快速选择。 17、在设置显示精度时,如果设置的精度越高,即分辨率就—越高计算机计算 的时间也越长,显示图形的速度也就—越慢_。 18、三维基本实体的种类包括:_多段体_、长方体、—楔体_、_圆柱体_、 _圆锥体_、球体、—圆环体_、棱锥面。 19、布尔运算中只留重复的一部分的运算是—交集运算—。从一个图形中去掉与另一个图形重复部分的运算是—差集运算_。 20、缩放对象时,如果比例因子在 0?1之间,贝U _缩小—对象;如果比例因子大于1,则_放大—对象。 21、使用—拉伸—命令可以将二维对象沿着Z轴或者某个方向拉伸生成实体。 22、插入块的方法包括:直接插入块、以拖动方式插入块、和多重插入块 23、复制面是指为三维实体的面创建畐U本

《系统工程》复习试题与答案

《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3.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主要指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4.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5.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和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6.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二、判断正误 1.管理系统是一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 T ) 2.大型工程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F ) 3.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F ) 4.层次结构和输入输出结构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用方式。( T) 三、简答 1.为什么说系统工程时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答: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工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用的定量方法、模型方法、模拟实验方法和优化方法。系统工程为从事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的相互合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简述系统的一般属性 答: (1)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2)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关联性表明这些联系或关系的特性,并且形成了系统结构问题的基础; (3)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功能及结构的变化。 除此之外,很多系统还具有目的性、层次性等特征。

分离工程》考试试卷答案

研究生《分离工程》考试试卷(2009-12) 年级 专业 导师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20分) 1. 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两类,即 平衡分离过程 和 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 分离过程常借助分离剂将均相混合物变成两相系统,分离剂有 能量媒介(ESA ) 和 物质媒介(MSA ) 两种类型. 2. 影响板式精馏塔分离效率的因素包括: 传质速率 , 流型和混 合 效应 , 雾沫夹带 和 物性的影响 。 4. 精馏操作中, 以板效率定义理论板和实际板的差异, 以汽相浓度表示的板效率定义为: (数学式,在第i 块板上) i i i+1 MV *i+1y -y E = y -y 。 5. 萃取精馏中溶剂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 对原溶液各组分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 和 稀释原溶液,减小各组分相互作用 。 6. 全回流精馏状态下得到的理论板数是,,,,,lg lg D lk B hk D hk B lk m lk hk x x x x N α??? ? ?? ? = 为最少理论塔板数 , 而最小回流比为 1iB Di m i iB x R ααθ=--∑ 理论塔板数无穷多时的回流比 。 7. 液液萃取的分配比定义为: 达到萃取平衡时,被萃物在萃取相中的浓度与被萃物在被萃相中的浓度之比 . 8. 固膜分离技术包括: 微过滤 超过滤 和 反渗透

等。 9. 分离的过程耦合是将不同性质的分离过程自身或与反应过程耦合起来,例如:萃取结晶、吸附蒸馏、化学吸收和化学蒸馏等. 10. 结晶图中,饱和S-S和过饱和曲线T-T将整个区域分为3个区,其中S-S和T-T之间的区称为亚稳定区,它又分为刺激结晶区和养晶区两个区。 11 相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有状态方程法和活度系数法两种方法 12. 相平衡关系可用相图,相平衡常数和分离因子等来表达。 13. 通常所说多组分精馏的FUG简捷计算法中,F代表芬斯克方程,用于计算全回流操作时,达到分离要求所需要的最少理论塔板数,U代表恩德吾特公式,用于计算最小回流比,G代表吉利兰关联,用于确定实际回流比下所需理论塔板数。 14. 如果想用离子交换法去除溶液中的Na+,应用阳离子型的离子交换树脂,并用稀酸洗脱。 二、简答题(20) 1. 什么是物料的露点?它与物料的哪些参数有关? 答:物料的露点分为露点温度和露点压力两类。当压力一定时,物料蒸汽凝结出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为露点温度;当温度一定,恒温增压到结出第一滴露珠时的压力为露点压力。它与物料的粘度,沸点等参数有关,也与气体压力以及待结露物质在气体中含量有关。。 2. 反胶束萃取的萃取效率与什么效率有关? 答:影响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主要因素,如下: 1)与反胶束相有关因素包括:表面活性剂的种类、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有机溶剂的种类、助表面活性剂及其浓度;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X X X X X X X X X X X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试时间: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1.圆规是用来画 及 的工具。 2.投影的分类分为 投影和 投影两大类。 3.三面正投影图的作图方法中三等关系是 、 和 。 4.两点的相对位置是指空间两个点的 、 、 的关系。 5.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与另外两投影面都 的直线。 6.求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有 和 两种。 7.局部投影图只是基本视图的一部分,其断裂边界应当用 表示。 8.建筑形体的尺寸分为 、 、 三类。 9.坐标系统有 坐标系统和 坐标系统两种形式。 10.建筑详图可分为 、 和构配件详图三类。 二、作图题(总分80分) 1.已知空间点A 的坐标是(10,20,10),求作A 点的三面投影。(4分)。 2.已知点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8分) 3.已知直线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6分) 4.已知平面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8分) 5.已知四棱柱表面上M 点的正面投影,求其另外两个投影。(8分) 6.已知物体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正等轴测图。(8分) 7.已知凹槽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正等轴测图。(8分) 8.已知物体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正等轴测图。(10分) 9.已知物体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斜二轴测图。(10分) 10.已知物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0分) 工程制图(B )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1.圆 圆弧 2.中心 平行 3.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4.上下 左右 前后 5.平行 6.交点法 交线法 7.波浪线 8.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总体尺寸 9.测量 建筑 10.节点详图 房间详图 二、作图题(共80分) 1.(4分) 2.(8分)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 装订线 密 封装 订线 密封 装订线

系统工程复习试题库完整

系统工程1 一、单项选择题 1、( )就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正确答案:C,答题答案) A、概念系统 B、实体系统 C、人造系统 D、自然系统 2、以下哪项不就是系统的一般属性。( )(正确答案:B,答题答) A、整体性 B、真实性 C、相关性 D、环境适应性 3、下面关于系统工程的叙述中哪一个就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C,) A、系统工程就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 B、系统工程追求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C、系统工程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范畴 D、系统工程应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钱学森教授提出,系统工程就是一门( )。(正确答案:B,) A、经济控制的技术 B、组织管理的技术 C、现代工程技术 D、控制分析与设计的技术 5、凡就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 )。(正确答案:A,) A、概念系统 B、实体系统 C、人造系统 D、自然系统 6、系统的特征有整体性、相关性、( )、有序性、动态性与环境适应性。(正确答案:B,答题答案) A、功能性 B、目的性 C、社会性 D、实践性 7、凡就是以矿物、生物、机械与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 )。(正确答案:B,) A、概念系统 B、实体系统 C、人造系统 D、自然系统 8、我国古代运用系统工程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典范就是( )。(正确答案:D,) A、京杭大运河 B、黄河治理 C、灵宝渠 D、都江堰 9、下列关于系统定义描述错误的就是( )。(正确答案:B,) A、系统就是一个整体 B、一个系统的结构就就是所有组分间关联方式的总与 C、对于系统中的任意两个组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一种 D、模型就是对原系统特性的简化表达形式 10、系统工程的目的就是( )(正确答案:D,) A、整体性与系统化观点 B、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观点 C、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 D、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 11、系统工程的前提就是( )(正确答案:D,) A、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观点 B、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 C、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 D、整体性与系统化观点 12、系统工程理论基础的“老三论”就是指( )(正确答案:A,答题答案) A、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 B、系统论、规划论与信息论 C、控制论、信息论与管理理论 D、控制论、信息论、优化论 13、系统工程理论基础的“新三论”就是指( )(正确答案:B,答题答案:) A、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博弈论 B、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 C、系统论、协同学、非线性理论 D、系统论、博弈论、非线性理论 14、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 )。(正确答案:D,答题答案) A、中型复杂的人工系统 B、中型复杂的复合系统 C、大型复杂的人工系统 D、大规模复杂系统 15、系统思想从经验到哲学到科学,从思维到定性到定量的发过程,大致可分为( )个阶段。(正确答案:B,答题答案:) A、三 B、四 C、五 D、六

系统工程试题与答案

管理系统工程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反馈:2、层次分析法: 3、控制论:4、三维结构分析法:5、系统评价的概念: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运用系统工程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典范是( A )。 A、都江堰 B、京杭大运河 C、黄河治理 D、灵宝渠 2、系统科学的产生与()有关。 A、科技背景、社会经济水平、军事政治 B、科技背景、军事政治 C、社会经济水平、军事政治 D、科技背景、社会经济水平 3、下列关于系统定义描述错误的是( )。 A. 系统是一个整体 B. 一个系统的结构就是所有组分间关联方式的总和 C. 对于系统中的任意两个组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一种 D. 模型是对原系统特性的简化表达形式 4、关于切克兰德模式,下面说法中()是错误的。 A.霍尔结构主要解决“硬”问题,而切克兰德模式主要解决“软”问题 B.切克兰德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调查学习法 C.切克兰德使用概念模型代替数学模型,用可行满意解代替最优解 D.切克兰德模式适合解决工程系统的问题 5、关于综合集成工程方法学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b.处在成熟期的产品 C.生产集中、消费分散的产品 D.技术性强、价格昂贵的产品 6、关于系统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无狭义和广义之分 B、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可能采取的方案进行优选,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C、系统分析应首先明确分析的目的 D、既是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阶段,又贯穿于整个系统工程活动过程 7、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是系统工程中的两个核心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系统设计的10个阶段要严格遵循一种线性的进程 B、系统设计是选择和安排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实现规定的功能 C、可以采用分析和综合两种方法进行系统设计 D、系统分析是对某一给定的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一种调查和分析研究 8、系统功能分析一般不用()来描述 A.功能流程框图法 B.时间基线法 c.系统流程图 D.N2图法 9、建立递阶结构模型,一般要经过①级位划分②区位划分③多级递阶有向图绘制④骨架矩阵提取四个阶段,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10、关于系统评价,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系统评价只是在系统即将终结之时进行 B、系统评价越晚其意义越显著 C、在系统工程的每一阶段都应进行系统评价 D、系统评价活动与系统需求、系统开发无关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一般系统具有集合性、相

08化工分离工程试题(B)

昆明理工大学试卷(B) 考试科目:分离工程考试日期:命题教师:贾庆明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化工081~084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贾愚,贾庆明上课班级:化工081~084 考试座位号: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空1分,共13分) 1.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A. 蒸馏 B.吸收 C.膜分离 D.离心分离 2.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A. 易挥发 B. 难挥发 C. 沸点高 D. 蒸汽压小 3.一定条件下,当把一个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 A. 露点 B. 临界点 C. 泡点 D. 熔点 4.设计变量数就是() 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 B. 约束数 C. 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 D. 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 5.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A. 提高进料量 B. 降低回流比 C. 提高塔压 D. 提高回流比 6.多组分精馏与多组分吸收过程均不能对所有组分规定分离要求,而只能对分离操作中起 关键作用的组分即关键组分规定分离要求,其中多组分精馏过程最多只能有( )个关键组分,多组分吸收过程最多只能有( )个关键组分。 A. 1 B. 2 C. 3 D. 4 7.下面有关塔板效率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全塔效率可大于1 B. 总效率必小于1 C. Murphere板效率可大于1 D. 板效率必小于点效率

8.假设相对挥发度与组成关系不大且不同组分的塔板效率相同,通过对若干不同组分系统 的精馏计算结果分析研究发现,( )下组分的分配比接近于实际操作回流比下的组分分配比。 A.高回流比 B. 低回流比 C. 全回流 D. 最小回流比 9.影响气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A. 液泛 B. 雾沫夹带 C. 压力降 D. 停留时间 10.在泡点法严格计算过程中,除用修正的M-方程计算()外,在内层循环中用S-方程 计算(),而在外层循环中用H-方程计算()。 A. 级间温度 B. 液相组成 C. 气相流率 D. 级间压力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分) 1.计算溶液泡点时,若∑ = > - C i i i X K 1 1,则说明温度偏高。() 2.分离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成组成不相同的两种产品的操作。() 3.在精馏塔中,温度分布主要反映物流的组成,而总的级间流量分布则主要反映了热衡算 的限制。( ) 4.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份形成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5.由芬斯克公式可看出,最少理论板数与进料组成有关,且公式计算的精确度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相对挥发度数据的可靠性。() 6.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 板的温度。() 7.分离工程是熵减的过程,可自发进行。() 8.选择分离过程最基本的原则是可行性。() 9.化学吸收的类型是按化学反应类型划分的。() 10.在选择气液传质分离设备中,乱堆填料塔的分离效率大于规整填料塔。() 三、简答题(1题7分;2题15分;3题15分,共37分) 1.在闪蒸计算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首先判断闪蒸问题是否成立,如何判断闪蒸问题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