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产生的必备条件:一,社会经济实体即国家的存在;二,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继而是国际分工需要的存在。
国际贸易:包括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进行商品及服务交换的活动。
贸易差额: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叫贸易差额。若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叫贸易出超或贸易顺差;反之,叫做贸易入超或贸易逆差。一般讲,真正处于有利地位的是出口产品附加价值较高、单位价值较高、货币总量处于净出口地位的。
贸易条件:一般表示一国整体进出口交换比价,即一定时期所有出口商品平均价格指数与所有进口商品平均价格指数之比。
外贸依存度:从定性的角度界定,应该是指一国的经济依赖于外贸的程度,它的定量的表现是,一国出口贸易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但很少使用)之比。
绝对利益说:亚当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自然优势:超越于人力之外的关于气候、土壤(包括肥沃程度与矿产蕴含量)和其他相对固定的自然状态的优势。
获得性优势:劳动者在后天因生产活动的积累而具备的生产某种产品的特有传统工艺、技能等优势。
比较利益说:(李嘉图)即使某一国家并不拥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在不进行贸易时各国之间的价格比例有所不同,每个国家都会有一种比较优势,都能通过贸易获得比较利益。(交换比例在有关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是两国够愿意接受的)
比较利益说,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在国内是能充分流动的,在国际间是不能流动的
H-O理论:依据每个国家所拥有的资源的差异性和产品可根据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不同来划分两方面而提出:国家会在生产需要大量使用它所大量拥有的资源的产品这一方面相对优势。俄林认为划分地区的标准是生产要素状况。
要素禀赋说:劳动力和资本在国内市场并不是充分流动的,在国际市场也不是不能流动的。要素禀赋差异是贸易的基本原因。假设前提:一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所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所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则是完全相同的。
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生产要素在一个地区中的天然供给状况。俄林把生产要素归结于劳动、资本、土地三大类。
要素密集程度:按照某种产品生产时投入要素的多寡可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等。这种界定应该以不同要素投入的相对密集程度为标准。(单个产品)
要素丰裕程度:指的是一国资源的拥有状况,这种界定不是以拥有某种要素的绝对量为标准
的,而是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几种要素拥有总量的相对比例来衡量的。要素的相对比例会反映在要素价格的相对比例上,可以用两国两种要素的相对价格比较来判别要素的丰裕程度。(要素总量)
在国际贸易中,一国总是大量出口密集使用本国要素丰裕资源来生产的产品,大量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来生产的产品。
解决里昂惕夫之谜:把人力技能(人力资本)作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引入H—O理论,得出的结论是,凡是人力技能(人力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它会出口密集使用人力技能(人力资本)生产的产品。
摹仿时延:在技术创新国家的新产品问世以后到其他国家仿制的产品生产以前的这一段时间称作“摹仿时延”。
摹仿时延可以同时分解为并行的需求时延和反应(供给)时延。需求时延一般小于反应时延。需求时延:外国新产品问世,而本国消费者还不认为它是国内产品的完全替代品,对它并无需求的这一段时间间隔。
反应时延:外国新产品问世以后到本国生产者认为这种产品已经构成对他的竞争性威胁,需要进行国内生产加以抵制的一段时间间隔。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或产品生命周期假说)即一种新产品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新国新产品出口垄断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外国生产者模仿生产时期;第三个阶段是创新国以外国家的产品参加出口市场的竞争;第四个阶段是外国生产者的产品打入创新国市场的时期。
偏好相似理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
新H-O模型:是在原有的H-O模型基础上经过充实而建立起来的,新H-O模型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产品所具有特点与投入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其他方面的情况。假设条件:两国要素禀赋不同;厂商生产差异产品;质量是要素投入系数的函数;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变量。
资本丰裕的国家,它在生产质量优于标准质量p1的品种是具有比较优势,而在生产质量劣于p1的品种时会处于劣势。
垂直差异:是指产品品种上的差异。从垂直差异产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人收入差异。
水平差异:是指同一类商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会使商品产生差异。从水平差异分析,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消费者偏好,即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新张伯伦模型:模型证明了当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达到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时候,即使两国间没有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产品水平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也可推动国际贸易,增加两国的福利。在产品基本功能相同的前提下,消费者倾向于多样化的选择。任何一
个国家无法生产所有种类的产品,当本国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要求时,就需要从国外进口该产品,从而出现产业内贸易。
兰卡斯特模型:这一基于简单的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以产品特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唯一占优选择性为基础解释两国贸易。假定:产商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该产业;生产任何品种成本是一样的;任何一品种生产的平均成本一开始递减,以后会提高,呈u型,生产的品种书目不可能是无限的。
国别价值:又称国民价值,国际价值的对称。一国范围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在表现形式上,是以该国货币表现的。
国际价值:在世界市场上,交换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这时交换的依据就不再为国别价值,即不再取决于各个国家内部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国际价值了。衡量国际价值的内在尺度为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外在尺度为世界货币。可以说,国际价值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而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实际上也就是指在一般条件下,国际上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尽管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的价值实体都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但它所代表的已不再是个别国家的抽象劳动,而是作为世界市场上参加贸易的一切国家的共同劳动所含的抽象劳动,具有普遍的国际意义。流通创造使用价值:从价值的绝对性而言,国际贸易本身并不改变世界商品总量,因而不创造更多的价值(国际价值),从价值的相对性而言,流通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位置,把商品从一种价值(国际价值)形成的参照系移到另一种价值(国民价值)形成的参照系里,产生了另一种价值的增值。交换把使用价值增量转化为国民价值的增量这就是国民价值增值的源泉。相互需求原理:对对方出口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较小的国家,在贸易双方的相互竞争中占有较为有利的位置,最终决定的国际贸易条件比较靠近外国的国内交换比率,因而本国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贸易利益。简言之,贸易双方之间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最终水平,进而决定了国际贸易总利益在交易双方间的分割。
局限性:只能应用于规模相当、双方的需求对市场价格有着显著影响的两个大国。
相互需求曲线:又称提供曲线,其表示的关系是:在各种贸易条件下,一国愿意为进口而提供的出口商品总量。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商品的流动(国际贸易)使生产要素价格在国际间趋于一致。
商品是要素的载体,要素虽然不流动,但商品的流动代替了要素的流动,其机制在于,商品的流动改变了对要素的需求状况,从而改变了要素的相对丰裕状况和要素的国内价格,这样导致国与国之间的要素价格趋于一致。
要素价格均等化有三个假设:1 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2 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3 贸易会使得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相等。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个产品价格增加并不会导致所有要素的实际收益(报酬)增加,而是导致这一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实际收益(报酬)增加,而没有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