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综述及适用性分析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综述及适用性分析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综述及适用性分析工程技术机械采油公司,天津市滨海新区东沽石油新村工程技术机械采油公司,300450摘要:有效油气藏物性下限的确定是油水层识别、储量计算和开发方案制定的关键工作。

油田生产中常用的确定有效油气藏物性下限的方法有十多种。

很多方法过于繁琐,单一方法容易造成误差或不确定性。

为了根据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准确确定油气藏物性下限,本文对油气藏物性下限确定方法的文献进行了系统调研。

依托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详细总结了实际生产中常用的确定油气藏物性下限的静态方法,对确定油气藏物性下限的动态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

结合作者的科研实践,讨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并展望了这些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油气藏;物理性质下限;物理属性;测定方法1静态法确定有效储层物性下限静态方法主要有含油产状法、物性参数统计频率法、岩心孔渗关系法、束缚水饱和度法和经验法。

1.1含油姿态法基于测井岩心和岩屑不同含油级别对应不同产油能力的事实,将描述为含油饱和、含油丰富、含油浸泡或含油斑点的储层划分为工业储层,将有油斑或油迹的储层划分为低产储层,将有荧光且无显示的储层划分为干层。

该方法根据目的层岩心物性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构建不同含油级别的孔隙度。

根据吉林油田某地区取心井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数据的统计和岩心含油级别描述数据。

研究发现,当该区油藏含油平面高于油点平面时,油藏可获得工业油流。

因此,以油斑级别为界,确定该储层渗透率下限为0.08mD,孔隙度下限为7.5%。

1.2物理参数的统计频率法1.2.1累积百分比统计法该方法是以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计算储层储油能力和油渗透率损失占总累积量的百分比来确定储层物性下限的方法。

利用该方法计算储层物性下限的关键在于统计研究区所有取心井所有岩心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制作直方图,计算累积频率曲线,然后根据经验确定储层物性下限。

实践中,经常计算孔隙度储油能力和渗透率产油能力,根据储油能力和产油能力的损失确定有效储层的物理下限。

储层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确定方法分析

储层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确定方法分析

储层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确定方法分析作者:闫华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3期摘要:有效厚度物性标准是储层评价和储量计算的基础。

本文系统阐述了目前确定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的常用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各方法的适用条件,为合理制定有效厚度物性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效厚度物性下限影响因素确定方法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是反映油层储油能力和产油能力的重要参数。

油层有效厚度物性标准是指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的下限截止值,其中,含油饱和度是基础。

然而,含油饱和度确实最难与石油产量建立量化统计相关关系的参数,这一方面是由于一般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难以求准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另一方面,试油作业不可能只以含油饱和度为准确量化的依据来选择试油层,同时,油气层试油产能的高低并不唯一或主要取决于含油饱和度,鉴于此,通常用孔隙度和渗透率来反映物性下限。

有效厚度物性标准是指储集层能够成为有效储层应具有的下限截止值,通常用孔隙度、渗透率的某个确定值来表征[1,2]。

确定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方法繁多,各有利弊,适用范围也各有差异,必须优选适用的方法。

对物性标准研究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1,2]:测试法、统计学方法以及借助分析化验资料分析方法。

1 物性标准确定方法1.1 测试法测试资料是确定物性下限的最直接和最可靠的资料。

常用的方法包括:比采油指数与物性关系法和试油法。

(1)比采油指数与物性关系法若原油性质变化不大,建立每米采油指数与空气渗透率的统计关系,平均关系曲线与渗透率坐标轴的交点值为渗透率下限;若原油性质变化较大,可建立每米采油指数与流度的统计关系,平均关系曲线与流度坐标轴的交点值为原油流动与不流动的界限,该交点值乘以原油地下粘度为渗透率下限。

(2)试油法将试油结果中的非有效储储层(干层)和有效储层(油层、低产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等)对应的孔隙度、渗透率绘制在同一坐标系内,二者的分界处对应孔隙度、渗透率值为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值。

天然气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研究

天然气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研究

天然气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研究天然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具有清洁、高效、安全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了现代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天然气的采集、加工、运输等过程中,储层物性参数的准确预测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钻井、开发等工作,提高天然气的采集效率和产量。

储层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多个指标,这些指标的准确预测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结合地质勘探、物理测试等多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孔隙度是储层中孔隙的总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是评价储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渗透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储层岩石中流体通过的体积,其大小决定了天然气在储层中的流动速度;饱和度则是指储层中可用天然气的体积占储层孔隙总体积的比例,是决定储层产量的重要参数。

目前,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物理模型等多种手段。

统计学方法是应用概率统计等理论模型对储层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包括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而物理模型则是基于物理学原理建立的数学模型,包括均值模型、流体流动模型等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预测和分析。

在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中,数据采集和数据质量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地震勘探、岩心采集等手段获取的数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储层的地质特征和物理特性,但是这些数据需要经过准确的处理和分析才能够得到有用的信息。

此外,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还受到地质环境、地质构造、地层压力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分析和预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天然气的需求不断提高,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和分析也在不断深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机器学习方法在储层物性参数预测中展示了出色的表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也为储层物性参数预测和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

利用吸水剖面进行储层参数解释方法研究

利用吸水剖面进行储层参数解释方法研究
pi一 =
q i)w w(/ l t- /
nr/w +G ( 一 ) () ( r) w f 3
基金 项 目 :国家重 :科 技专 项子 课题 (0 9 X00 90 ) 中国石 油科 技创 新基 金研 究项 目(09 0 62 1 。 赶 20 Z 50 06 ; 2 0D500 0 )
郭 文敏 , 玉 忠 , 同敬 , 刘 刘 等 利用 吸水 剖 面进行 储层 参数 解释 方法 研究 [ , J 西南 石油 大学 学报 : 】 自然科 学 版 , 0 1 3 () 19 12 2 1 ,3 6 : 0— 1.
引 言
油 田长 期 注水 开 发 过程 中 , 岩石 表 面 与外 来 流
V_ _ 3No 6 De . O1 0 3 . c 2 1 l
钭 半 {服 缸 l ;
编 辑部 网址 :ht / t / p: www.wp x .o s u bc r n
文 章 编 号 :17 64—Fra bibliotek 8 (0 10 —0 0 —0 0 6 2 1) 6 19 4 中 图分 类 号 : E 2 T l1
关键词 :吸水剖 面 ; 层参数解释 ; 储 启动压力 ; 学模 型 ; 数 剩余 油
网络 出版地 址 :ht :/ tp / www. k.e/c s eal 11 1 . 2 1 1 90 3 .2 .t c i t m / ti5 .7 8TE.叭 1 2 .8 90 0hml n n k d /
细 小 、 界 层 厚度 大 、 敏 效 应 和 表 面 分 子力 作 用 边 贾 强烈 , 其渗 流 规 律具 有 非达 西 型 特征 。对低 速 非 达 西 渗 流 现象 的研究 方 法 趋 于一 致 , 即低 速非 达 西渗 流 方程 [ ~] ,

油水同层解释标准及储层参数研究

油水同层解释标准及储层参数研究

2 偏油偏水层识 别 图版研究
在分析 了大量 的取 心 资 料 、试 油 资 料 的基 础 上 , 总结 了 2种 分 析模式 。
用高分辨率声波 、 补偿密度曲线做统计 回归,得 出萨
北 开发 区新测 井 系列解 释有 效孔 隙度模 型 。
( )空气渗透 率。分 析 岩心 资料 、 井资料 表 2 测
收稿 日期 :2 0 -70 0 60 -1
作者简介 :郭松梅 (9 3一) 16 ,女 ,黑龙江大庆人 ,助理工程师 ,从 事油 田地质研究工作 。
维普资讯

2 8・
大庆石 油地质 与 开发
P G O D D .. ...
第2 5卷
增刊
第一种模 式 :油层一低 产油层一干层 的变化 过
1 1 D S测 井 系列 . L
立表外层分别建立 了测井解释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 ) 含水 饱 和 度 。利 用 测 井 资 料 计 算 储 层 含 水 4 饱 和度 是建立 在 阿尔 奇公 式 基础 上 的 。油水 同层 段 有
7口密闭取心检查井 ,因此本次研究 以密闭取心资料 为基础 ,采用数理统计法确定公式 中的常数值 ,从而
建立 起计 算储 层 原始 含 油饱 和度 方 程式 。 应 用上述 方 法 , 针对 萨尔 图 、 萄花 、 台子 油层 , 葡 高 得 到计算 油水 同层段 储 层原 始含 油 饱 和度方 程 式 。
1 2 横 向测 井 系列 .
( ) 孔 隙度 。 由于 该 区 油 水 同层 段 进 行 了 系统 1 取 心 ,在分 析孔 隙度 测井 曲线 与 岩心孔 隙度 对应 关 系 的基础 上 ,分不 同测 井 系列 、不 同油层 组 、不 同储层 类 型分 别建 立 了有效 孔 隙度测 井解 释模 型 。 通 过 对 测 D S系 列 取 心 资 料 研 究 分 析 ,考 虑 到 L

第4章4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讲解

第4章4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讲解
如渗透率与粒度中值的相关系数为0.839,说明相关性很好,束缚水饱 和度与粒度中值的相关系数为-0.602,说明两者关系较好但为负相关的关系。
5.4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储集层物性相互之间的关系:
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是密切相关的,但又不是简单的关系,它受颗粒 大小、分选程度、胶结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一般中粗颗粒的砂岩孔隙度大,渗 透率也大,而微细颗粒砂岩孔隙度低,渗透率也小。在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图上,资料点的分布与粒度大小有关,粒度中值Md≤0.2mm,资料点分布在左 下方,也就是孔隙度低,渗透率也小;MD≥0.4mm的资料点分布在右上方,也 就是孔隙度大渗透率也高;0.2<Md<0.4mm的资料点基本上分布在上述两者之间。
5.4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自然伽马确定泥质含量
在沉积岩石中,除钾盐层外,其放射性的强弱与岩石中含泥 质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岩石含泥质越多,自然放射性就越强。 这是因为构成泥质的粘土颗粒较细,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沉 积过程中能够吸附较多的溶液中放射性元素的离子。另外,泥 质颗粒沉积时间较长(特别是深海沉积),有充分的时间同放 射性元素接触和离子交换,所以,泥质岩石就具有较强的自然 放射性。这就是我们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定量计算地层泥质 含量的地质依据。
三种不同的角度上提供了地层的孔隙度信息。 经验表明,如果形成三孔隙度的测井系列,无论对于高-中
-低孔隙度的地层剖面,以及不同的储层类型,一般都具有较强 的求解能力,并能较好地提供满足于地质分析要求的地层孔隙 度数据。
5.4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残余油气特别是气层对声波、 密度以及中子测井计算的孔隙度影响是不同的。
1
Shr
Nhr Nmf

潘庄煤层气区块15号煤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潘庄煤层气区块15号煤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潘庄煤层气区块15号煤储层物性特征研究武杰;刘捷【摘要】煤储层物性特征是影响煤层气开发成效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潘庄煤层气区块地质、煤层气地质及煤层气勘探开发资料,采用煤层气地质理论对该区15号煤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5号煤储层具有较好的含煤性和含气性,可为煤层气开发提供较好开发对象和气源保障;煤的孔裂隙系统相对发育,煤层渗透性好、渗透率高,有利于煤层气吸附、储集、扩散及渗流;15号煤储层地层能量普遍较弱,煤储层压力为\"欠压\"状态,不利于驱动煤层气高效产出;煤中具有良好的吸附储集煤层气空间,煤对煤层气的吸附能力强、吸附量大,但煤层气解吸速率较低.【期刊名称】《煤》【年(卷),期】2019(028)006【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潘庄煤层气区块;15号煤层;煤储层物性特征【作者】武杰;刘捷【作者单位】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晋城 048012;易安蓝焰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1 研究区概况潘庄煤层气区块位于沁水盆地东南部晋城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4' 00"~112°36'00",北纬35°40' 00"~35°34' 43",面积为157.755 km2。

区块内煤系地层相对发育,煤层累计厚度大、可采煤层多,具有良好的含煤性和含气性。

为解决煤层高瓦斯给矿井煤炭开采造成的难题,晋煤集团于20世纪90年代在该区开展了地面煤层气抽采、相关煤层气地质及勘探开发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国“采煤采气一体化”的煤与煤层气绿色共采开创出了一条新路[1-2]。

煤层是煤层气的生气层和储集层,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其物性特征不仅影响着煤层气开发技术选择,亦是造成不同煤矿区、不同井田、块段煤层气开发成效的关键之因[3-5]。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3储层的主要物理性质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3储层的主要物理性质

在注水开发油田,含水百分数不断上升,其变化的含水饱
和度称之为自由水饱和度。 3 、含水饱和度与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间的关系 关系较为密切。
四、岩石的比表面
1、概念 单位体积岩石中所有颗粒的总表面积。是度量岩石颗粒 分散程度的物理参数。颗粒越细,比表面越大。 2、岩石比表面的计算
沙姆韦和伊格曼提出的沉积物的颗粒比表面积估算图
晶粒之间形成片状喉道。
(四)碳酸盐岩储集岩中的孔隙结构
捷奥多罗维奇根据孔隙的大小、形状和相互连通关系的分类: 1、孔隙空间由孔隙及相当于孤立的近乎狭窄的连通喉道组 成。
(2)孔隙空间的缩小部分为连通喉道,喉道变宽即成孔隙。
(3)孔隙由 细粒孔隙性 连通带所连

(4)孔隙系 统在白云岩
的主体或胶
(3)相对渗透率 饱和多相流体的岩石中,每一种或某一种流体的有效渗透 率与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二)碳酸盐岩的渗透率
1、碳酸盐岩总渗透率和渗透率贡献值
2、利用岩心资料计算裂隙渗透率
3、帕森斯的碳酸盐岩储集岩裂隙渗透率公式
(三)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粒度和分选,有正相关性。 研究资料:结晶石灰岩和白云岩的粒径大于0.5mm时,
二、砂岩储集岩的孔隙与喉道类型以及孔隙结构特征 (一)砂岩储集岩的孔隙类型 1、原生孔隙
是岩石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隙。形成后没有遭受过溶蚀
或胶结等重大成岩作用的改造。 (1)粒间孔隙 发育于颗粒支撑碎屑岩的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具有孔 隙大、喉道较粗、连通性好以及储渗条件好的特征,是最重
要的有效储集孔隙类型。
分为3大类15种基本类型。
2、根据碳酸盐岩储渗条件的孔隙分类 主要考虑储层孔隙对流体的储集与渗滤影响,采用根据

沁水盆地煤储层物性研究

沁水盆地煤储层物性研究
积 的8 %。 0 本 文 通 过 对 沁 水 盆 地 的 煤 储 层 进 行 分
析 研 究 , 煤 样 进 行测 定 , 析 了轴 压 和 围 对 分 压 对 煤 储 层 的 纵 横 波 速 度 , 性 参 数 的 影 弹 响 。 研 究 煤 储 层 的 地 震 响 应 特 征 有 一 定 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 号 样 品 测 定 结 果 见 表 1 2 。 从 表 1 知 , 着 围压 的 递 增 , 波 速 可 随 纵 度和横波 速度不断增 大。 性模 量随 着围 弹 压 的 递 增 , 增 加 。 着 围压 的 递 增 , 而 随 泊松 比 变 化 不 明显 。 横 波 比 增 大 到 一 定 数 值 纵 之后减小 。 x 号平 行 层理 样 品岩 石 物 理 参 数 测 试 4 结 果 见 表 2 下 如 从 表 2 知 , 着 围 压 的 递 增 , 波 速 可 随 纵 度 和 横 波 速 度 断 增 大 的 。 性 模 量 随 着 围 弹 压 的递 增 , 增 加 。 着 围 压 的 递 增 , 松 而 随 泊 比增 大 , 明纵 向 压 缩 ( 伸 ) 横 向 拉 伸 说 拉 对 ( 缩 ) 响 变 换 不 大 。 横 渡 比也 是 增 大 。 压 影 纵 得 到 4 个 样 品 的 测 试 结 果 , 与x 号 4 都 2 垂 直 层理 样 品相 似 , 着 围 压 的 递 增 , 随 纵波 速 度 和 横 波 速 度 也 是 不 断 增 大 , 归 方程 回 相 关 性 很 好 , 关 系 数全 部 大 干 0 9 纵 横 相 .。 波速 度 , 性 参 数 与 围 压 的 关 系类 似 。 弹
能 与境 源环
SC TNG2 N1圆 CE E0Y O, I &CL 1 j E H0. . l N 。 0 0 。 l 2

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关键参数及方法

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关键参数及方法

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关键参数及方法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页岩油储层评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对于陆相页岩油储层的评价,更是需要考虑到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特点。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岩石地球物理参数评价在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中,岩石地球物理参数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孔喉结构、裂缝特征等参数,都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含油气性能。

利用密度、声波、电阻率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对储层进行详细的参数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1. 孔隙度和渗透率孔隙度和渗透率是评价页岩储层储层性质的重要参数。

其中,孔隙度直接关系到储集空间的大小,而渗透率则是衡量岩石孔隙连接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密度测井、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获得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从而评价储层的含油气能力。

2. 孔隙结构和裂缝特征页岩储层中的孔隙结构和裂缝特征对于油气的储集和运移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核磁共振、微观成像等高分辨率技术,可以对储层孔隙结构和裂缝进行定量描述,为后续的油藏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二、地质条件评价除了岩石地球物理参数外,对于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还需要考虑其特殊的地质条件。

包括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岩相特征等多个方面的评价。

1. 构造背景构造背景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形成和演化。

对于陆相页岩储层来说,构造背景的复杂性常常导致储层的非均质性和非均一性,因此需要对构造背景进行详细评价,为储层开发提供依据。

2. 沉积环境沉积环境对于储层的孔隙结构、岩相特征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沉积环境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储层的特点和规律,为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三、评价方法及技术针对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综合评价。

1. 地震技术地震技术在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中有着重要应用。

通过地震反演、地震成像等技术,可以获取储层的地质构造、岩性分布等重要信息。

2. 岩心分析岩心分析是对储层岩石进行详细分析的重要手段。

地下储层构型研究内容及方法

地下储层构型研究内容及方法

地下储层构型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背景地下储层构型研究是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地下储层的空间结构和特征,对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内容、方法两个方面来阐述地下储层构型研究。

二、研究内容1.地下储层构型定义地下储层构型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不同岩性、不同物性的岩石所组成的地质体系。

它包括了地质体系中各种岩性和岩性组合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以及其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等过程的影响。

2.地下储层构型特征(1) 岩性特征:不同岩性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如沉积岩与火山岩、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等。

(2) 物性特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压力等参数,这些参数决定了油气在储层中的运移和聚集能力。

(3) 空间分布特征:地下储层构型具有不规则性和多样性,包括了单一岩性的块状或层状储层、复合岩性储层等。

3.地下储层构型研究意义(1) 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地下储层构型的研究可以揭示油气储集体系的空间分布和特征,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2) 为油气开发提供支持:地下储层构型的研究可以揭示油气在储层中的运移和聚集规律,为油气开发提供支持。

三、研究方法1.野外地质调查法野外地质调查是地下储层构型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区域内不同岩性、不同物性的岩石进行采样分析,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

2.物理勘探技术物理勘探技术包括了重力法、电法、声波法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对区域内不同岩性、不同物性的岩石进行精细化探测,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

3.数值模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是地下储层构型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地质模型,采用不同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模拟油气在储层中的运移和聚集过程,揭示储层构型对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影响。

四、总结地下储层构型研究是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注的是地下储层的空间结构和特征,对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野外地质调查法、物理勘探技术以及数值模拟技术是地下储层构型研究的主要手段。

长岭1号气田火山岩储层物性参数常规测井解释模型

长岭1号气田火山岩储层物性参数常规测井解释模型

紧锣密鼓 的勘探 与 开发研 究 , 2 0 至 0 8年 已编 制 了初
步的开发 方案 。利用 核磁 共振测 井解 释储层 物性 和
含 气性效 果较 好[ , 了加快 产 能建设 , 藏后 期 2 为 ] 气 的开发 以水平 井和 大 斜 度井 为 主 , 井 资 料 以常 规 测 测井 为主 , 就需要 利用 现有 的资料 , 这 建立 常规 测井 资料对储 层 物性参 数 的解 释模 型 。
f 硼
.%
删 t .%
删 1 .%
C -O ,负相关 . PR R
A -O ,正相关 G4 R P
硼 瑚 。负框关
D NP R E - O ,负相关
图 1 测 井 曲线 与孔 隙 度 的关 系
经元 间形成 完全连 接 关 系 , 同一 层 内各种 神经 元 而 之 间没 有任何 连接 关 系。T n个输入 信号从 输入 层进
石 21 0 0年 1月






P T O E M E L G N N I E I G E R L U G O O Y A D E GNE R N Βιβλιοθήκη 第2 4卷第 1期
文章 编号 :6 3 2 7 2 1 ) 1 0 6 3 1 7 —8 1 ( 0 0 0 —0 5 —0
有 现 成 的 公 式 。利 用 B P神 经 网络 模 型 , 立 了火 山 岩储 层 物 性 参 数 与 常 规 测 井 曲 线 的 非 线 性 关 系。 应 用 该 方 法 建 解 释 长 岭 1号 气 田 营城 组 火 山岩 储 层 单 井 物 性 参 数 , 型检 测 验 证 表 明 , 确 率 高 、 果 好 。 模 准 效 关键词 : 长岭 1号 ; 山岩 ; 性 参 数 ; 规 测 井 ; 经 网络 火 物 常 神

储层物性研究

储层物性研究

4.3 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3.1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统计油田范围内46口取心井3043个孔、渗样品数据,孔隙度0.6~33.8%,平均值10.83%;渗透率0.01~4093mD,平均值32.37mD(图4-3-1、4-3-2)。

其中,Ⅰ油组孔隙度1.7~27.1%,平均值12.53%;渗透率0.01~2681mD,平均值55.47mD;Ⅱ油组孔隙度2.5~21.9%,平均值12.95%;渗透率0.01~4093mD,平均值154.03mD。

图4-3-1 储层孔隙度分布直方图图4-3-2 储层渗透率分布直方图根据中石油储层评价标准(表4-3-1)判断铜钵庙组储层物性以低孔、超低渗为主,特低孔、特低渗次之。

对应油层段991个物性样品资料统计,孔隙度6.0~27.1%,平均值13.58%,主峰分布于7~17%之间(图4-3-3);渗透率0.1~4093mD,平均值2.57mD,主峰分布于0.1~4.2mD之间(图4-3-4)。

其中Ⅰ油组孔隙度6.0~27.1%,平均值12.53%;渗透率0.1~2681mD,平均值1.47mD。

Ⅱ油组孔隙度6.0~21.9%,平均值13.95%;渗透率0.1~4093mD,平均值3.03mD。

图4-3-3 油层段孔隙度分布直方图图4-3-4 油层段渗透率分布直方图孔隙度和渗透率有一定的正相相关关系,随孔隙度的增大渗透率也增大(图4-3-5)。

油层段孔-渗和含油气显示之间相关性较差,总体表现出随孔-渗的增大逐步由荧光、油斑显示变为油浸和含油显示,当孔隙度大于20%,渗透率大于20mD时,含油显示级别为油浸和含油显示。

图4-3-5 铜钵庙组油层孔-渗~含油性关系图根据储层属性反演结果,以测井解释孔隙度值为人工调整依据,完成了铜钵庙组孔隙度平面分布特征研究。

从各油组孔隙度等值线图分析(图4-3-6、图4-3-7),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控制明显,在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区和近物源的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分布区物性较好,而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和滨浅湖区物性明显变差。

砂岩储层物性研究对油田开发的指导意义

砂岩储层物性研究对油田开发的指导意义

砂岩储层物性研究对油田开发的指导意义引言砂岩储层是目前石油勘探开发中最主要的储层类型之一,对于石油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全面地研究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能够为油田开发提供科学的指导。

一、砂岩储层物性的研究方法1. 岩石力学测试方法岩石力学测试通过测量砂岩储层的力学特性,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揭示了储层的变形和破坏特性。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井场开采参数、评估砂岩储层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岩石物性测试方法岩石物性测试主要包括密度、孔隙度、渗透率等的测定。

这些物性参数对于储量评估、渗透性分析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电子探针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工具也被广泛应用于岩石物性研究中。

二、砂岩储层物性研究的意义1. 增加油田开发成功率砂岩储层物性研究能够帮助确定油层储量、开采效果等重要参数,从而提高油田开发成功率。

通过合理选择井位、解释地震资料以及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可以准确预测储层分布,提高勘探开发的效率和效益。

2. 提高油藏描述精度砂岩储层物性研究对于油藏描述的精度很高。

通过对储层的岩石力学、物性等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储层的属性。

这对于评估储层的流体性质、预测储层的物性分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 指导工程设计砂岩储层物性研究还能够为油田开发的工程设计提供指导。

通过研究储层物性特征,可以确定合适的采油方法、优化生产参数等,从而提高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4. 引导油田管理和调整砂岩储层物性研究对于油田的管理和调整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定期监测储层的物性参数变化,可以判断油田开采状态以及油水井的动态情况。

这为合理调整生产方案、优化开采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

结论砂岩储层物性研究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研究储层的力学特性、岩石物性等参数,可以提高油田开发成功率,提高油藏描述精度,指导工程设计,引导油田管理和调整。

因此,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充分重视砂岩储层物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碎屑岩储层物性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碎屑岩储层物性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碎屑岩储层物性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碎屑岩储层是油气勘探和开发中非常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

在碎屑岩储层的物性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和孔隙类型等参数的测定和分析。

本文将探讨碎屑岩储层物性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并介绍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一、碎屑岩储层物性研究方法1. 岩心分析岩心是碎屑岩储层研究的重要样本,可以通过分析岩心样品的物性参数来获得储层的基本特征。

常用的岩心分析方法包括岩心薄片观察、岩心孔隙度测定和渗透率测定等。

岩心薄片观察可以获取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类型信息,孔隙度测定和渗透率测定则可以获得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值。

2. 流体测试流体测试是通过实验室测试来获取储层渗透率和渗透率测井参数的方法。

常用的流体测试方法包括注水法和气体测井法。

注水法是通过人工注入水来测定储层的渗透率和渗透率测井参数,而气体测井法则是利用气体在储层中的渗透性差异来推断储层的渗透率和渗透率测井参数。

3. 地震反演地震反演是一种非侵入式的物性研究方法,通过采集地震数据和地震波传播模拟来推断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物性参数。

地震反演方法可以提供储层的连续性和空间分布等信息,对于大规模地质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碎屑岩储层物性研究的应用1. 储层评价碎屑岩储层物性研究是储层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等参数的测定和分析,可以评估储层的储集性能和渗流能力,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依据。

2. 储层建模碎屑岩储层物性研究可以用于储层建模。

储层建模是指根据储层物性参数和地质结构特征等信息,利用数学方法构建储层模型。

通过储层建模,可以模拟储层的渗流规律和储集层分布等特征,为油气开发和生产提供可靠的参考。

3. 油藏开发优化碎屑岩储层物性研究对于油藏开发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储层的物性参数和渗透率分布等信息,可以优化油藏的开发方案,提高油气的产量和采收率。

综上所述,碎屑岩储层物性研究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石油储层物性参数识别与分析研究

石油储层物性参数识别与分析研究

石油储层物性参数识别与分析研究一、引言石油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储量和产量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储层物性参数是评价储层油藏性质的重要指标,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喉结构、饱和度等一系列因素。

近年来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加和开发深度的逐步加深,石油储层物性参数的识别与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物性参数的定义、识别与分析三方面对石油储层物性参数进行综合研究。

二、石油储层物性参数的定义石油储层物性参数是指影响石油流体在储层中迁移和扩散的因素,主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喉结构、饱和度等。

孔隙度是储层有效孔隙空间占总孔隙空间的比例,是评价储层贮油能力的重要指标;渗透率是储层中流体渗透的速度系数,是表征储层渗透能力的指标;孔喉结构是储层孔隙结构的分类与特征描述,是评价储层物性参数的一种方法;饱和度是储层中的油水比例,是评价储层有效贮油量的重要指标。

三、石油储层物性参数的识别石油储层物性参数的识别是石油勘探开发的第一步,既需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钻探和室内实验等手段,也需要运用地震勘探和数值模拟等现代技术手段。

野外地质调查是石油勘探和开发的基础,通过对岩石的形态、结构、组分、分布等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确立储层地质层位和物性参数的范围和分布。

钻探是确定储层物性参数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钻探岩芯,可以获得物性参数的相关数据,例如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类型和孔径分布等。

室内实验主要是通过采集储层岩石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实验,如岩心切割、膨胀、含油性试验、孔隙空间样品观测等,获得储层物性参数的实验数据。

地震勘探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通过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传播的速度和波形等特征,根据岩石属性和多种参数反演理论,可以识别和表征储层、地层和构造等信息。

数值模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型的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数学模型和建立储层几何构型模型,模拟石油流体运移和扩散的过程,得到储层物性参数的计算数据。

四、石油储层物性参数的分析石油储层物性参数的分析是石油勘探和开发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确定储层的油气含量、分布、总量和开发潜力,为油藏评价和开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
第一节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
第二节
储层主要物性的描述
一、孔隙度数学模型 二、渗透率模型 三、含油饱和度模型 四、测井资料标准化
一、孔隙度数学模型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地层孔隙度的解释模型与分析
方法,是构成当代测井定量解释技术中最成熟与最重
要的组成部分。 声波孔隙度测井、密度孔隙度测井的应用及其体 积模型的提出,给测井信息与地层孔隙度之间搭起一 个有效而简便的桥梁。
Δtf流体时差,可差为:
砂岩骨架时差, 可采用 184 160 144 us/m; us/m; us/m; 石灰岩骨架时差,可采用 白云岩骨架时差,可采用
Δt为测量的声波时差, us/m;
该公式对于孔隙度小于37%的地层适用
3.地层因素公式计算孔隙度 Raiga等人在重新处理Ramer等人的测井数据,得
b m f m
式中:ρ
b
为地层的体积密度 (g/cm3);
ρ f 为地层孔隙中流体的密度 (g/cm3);
ρ m 为地层岩石骨架的密度 (g/cm3)。
二、 渗透率模型
常用的渗透率解释模型主要有: 1.卡赞公式 K= C · 3/SA 式中:K 为渗透率(um2); C 为常数; 为孔隙度; SA 为岩石比面。
1.应用声波时差测井计算孔隙度方法 (1) 威利(Wyllie)公式 在固结且压实的砂岩地层中,主要考虑有效的粒
间孔隙,可用威利公式计算纯砂岩孔隙度
Δt Δt m Δt f Δt m
式中: 为孔隙度(%) t 为测量的砂岩地层声波时差值(us/m); tm 为砂岩骨架的声波时差(us/m);
2.双水模型
n
1 So
Ro S wb Rt 1 S wb

储层特征研究范文

储层特征研究范文

储层特征研究范文
储层特征研究是石油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关注的是油
气储层的物性特征、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储层演化等问题。

通过研究储层特征,可以有效评估和预测储层的储量、渗透率以及储层的可采性,为油气
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储层特征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储层岩性特征:储层的岩性特征与岩石的成分、结构、纹理等密切
相关。

通过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储层的岩石种类、成分、孔隙类型及分布、孔隙度、渗透率等岩石物性参数。

2.储层物性特征:储层的物性参数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孔隙连通度、饱和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评价储层的贮藏能力、流体运移特性和储层的可
采性具有重要意义。

3.储层空间分布规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可以获得储层
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研究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可以考察储层的连通性
以及油气在储层中的分布情况,为有效勘探储量和预测储量提供依据。

4.储层演化过程:由于地质变动和沉积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储层的演
化过程会对储层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研究储层的演化过程,可以了
解储层的形成机制、演化历史和储层的保存条件,为储层预测和评价提供
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储层特征研究对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储层特征,可以更好地认识储层的物性参数和空间展布规律,对
储层的储量、渗透率以及可采性进行合理评估和预测,为油气勘探开发提
供科学依据,提高勘探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Cg = 1 ρ ∂Z ppc ppr 1 + r Z ∂ρr
式中: 式中:
∂Z 1 5 2 2 2 4 2 = 5aρr + 2bρr + cρr + 2eρr (1+ fρr − f 2ρr ) ⋅ exp(− fρr ) ∂ρr ρrTpr
[
]
5、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就是指在地层条件下,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就是指在地层条件下,某一摩尔气体 占有的实际体积, 占有的实际体积,除以在地面标准条件下同样摩尔量气体占 有的体积,由下式表示: 有的体积,由下式表示: pscZTf VR B = = g V pZscT sc sc 在实际计算时,通常取 在实际计算时,通常取Zsc=1.0,而当 sc=0.101MPa, ,而当P , Tsc=293K时,由上式得: 时 由上式得:
什么是储层流体高压物性? 什么是储层流体高压物性?
储层流体物性是指储层内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及 其在地层条件下的相态和体积特征。 其在地层条件下的相态和体积特征。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是指储层内流体在地层条件 高温、高压条件下 的物理化学性质。由于原油、 条件下) 下(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物理化学性质。由于原油、 天然气以及地层水都不是单一物质,而是混合物 混合物。 天然气以及地层水都不是单一物质,而是混合物。因 它们都不可以采用固定的模式去评价。所以, 此,它们都不可以采用固定的模式去评价。所以,只 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有 “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ω = 66.67 ( yc + yH )0.9 −( yC + yH )1.6 +8⋅ 33 yH0⋅5 − yH4.0
[
]
(
)
修正后的拟临界压力和温度公式为: 修正后的拟临界压力和温度公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方法研究宋岩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6405)摘要:首先以测井曲线的分辨率、探测原理为基础,优选出与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较高的声波时差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来建立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解释方程,并且用非建立关系的密闭取心井和评价井进行验证,解释结果比较合理,为多学科油藏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题词:孔隙度渗透率多元回归Study on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interpretation methodSong Yanzhu(No.10 Oil Production Plant of Daqing Oilfield Co.,Ltd.,Heilongjiang Daqing 166405) 「Abstract」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Oilfield.First,we choose the well log of AC and GR to establish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interpretation equation,in the base of the differentiated rate and exploration principle of well log.Then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result is reasonable based on datas of sealing core drill well and assessment well,and it lays a favorabl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n multidisciplinary reservoir.「Keywords」porosity;permeability;multiple regression1 前言统计某油田扶余油层探明区内86口探井、几千个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油层砂岩平均孔隙度15.3%,平均渗透率10.8×10-3μm2。

作者简介:宋岩竹,工程师,1994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精细地质描述工作。

E-mail:songyanz@2测井曲线优选以测井曲线的分辨率、探测原理为基础,根据测井系列,优选适合进行孔、渗参数解释的测井曲线。

从2口密闭取芯井的取芯资料发现,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大小与泥质含量和粒度中值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孔隙度和渗透率均减小,随着粒度中值的增大孔隙度和渗透率均增大。

所以在回归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解释方程时优选出最能反映泥质含量和粒度中值的自然伽玛曲线,而且它还具有不受储层内流体性质影响的优点。

经过大量的实践知道,在固结、压实的纯地层中,若有小的均匀分布的粒间孔隙,则孔隙度和声波时差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关系式称平均时间公式或威力公式,如下式:t∆=фt∆ f + (1-ф) t∆ma式中:t∆——有声波时差曲线读出的地层声波时差,us/m;t∆ f ——孔隙中流体的声波时差,us/m;t∆ma——岩石骨架的声波时差,us/m。

当岩石骨架成分和孔隙中流体性质已知时,t∆ma和t∆ f 是个常数,于是t∆和孔隙度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即t∆=A・ф+B因此最终的优选结果是声波时差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来回归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解释方程。

3 测井曲线的处理实践证明,经过各种校正与编辑后的测井资料,仍可能存在刻度误差。

这种误差一般是由仪器的刻度误差、测井过程中操作不当以及各种物理参数的测量误差造成的。

除此之外,同一种测井曲线间的误差也可能是由于仪器的性能不同造成的。

因此,对测井资料进行全油田范围内的标准化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3.1 声波时差曲线首先,选取扶余油层顶部的泥岩段作为标志层。

其次,选取标准井,将标准井中标志层段的声波作为标准值。

最后,求取各井标志层中的声波曲线测井响应值的平均值。

将每口井的测井响应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差异量作为该井的校正量,并将每口井的校正量加到相应的测井曲线上。

3.2自然伽玛曲线选取扶余油层顶部或底部的泥岩段作为标志层,读取纯泥岩的伽玛响应值GRmax;读取发育较厚的纯砂岩段的伽玛响应值GRmin,进行归一化处理:GR1=(GR-GRmin)/(GRmax-GRmin) 式中:GR1——标准化后的伽玛值;GR——伽玛曲线响应值,API;GRmin——纯砂岩的伽玛曲线响应值,API;GRmax——纯泥岩的伽玛曲线响应值,API。

对GR1进行深度校正得到 :GR’=GR1+a*(目前深度-起始深度)4 参数解释模型的建立为了满足油田进一步开发的需要,所以我们组织了攻关组开展了某油田扶余油层储层物性参数的研究。

4.1优化解释方法目前运用电测曲线解释孔隙度和渗透率办法有三种:方法1:运用高精度显微图像定量分析砂岩孔隙结构,研究该孔隙结构与孔、渗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孔、渗参数与测井曲线关系模型,解释孔隙度和渗透率。

方法2:根据岩心数据,制定解释图版,应用阿尔奇公式或怀利公式计算孔隙度,用最小二乘方法等方法求取渗透率。

方法3:分析岩心数据与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孔隙度和渗透率公式。

前者需要做大量的岩芯薄片,进行显微图像定量分析,工作量较大,后两种方法是较常用的电测曲线解释孔隙度和渗透率办法。

由于选择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所以选用方法三。

4.2孔隙度解释模型的建立进行回归分析时,主要采用线性回归函数LINEST,辅以使用索引取值INDEX与四舍五入ROUND函数。

语法:LINEST(known_y's,known_x's,const,stats)多元回归方程模型则为:y=b1x1+b2X2……+bnXn+a本次研究利用某油田的探井和评价井的岩心分析资料,对孔隙度、声波时差和自然伽玛校正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孔隙度的解释方程为:ф=0.0598×t∆-0.1876×GR’-0.1385 式中:t∆——经过校正的声波时差值GR’——经过校正的归一化的自然伽玛测井值经过某密闭取心井验证,该井岩心平均孔隙度为17.7%,原公式计算的该井的平均孔隙度为20.3%,经过多元线性回归的公式计算的平均孔隙度为18.7%,相对误差由14.9%降到5.7%,下降了9.2个百分点。

可见引入泥质修正使孔隙度的计算更加准确,为下一步渗透率的计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3渗透率解释模型的建立孔渗性是反映储层特征的重要性质之一,孔隙度是指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的比值。

渗透率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下,液体能通过岩石的能力。

由于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很大的相关性,而且与泥质含量也有关系,所以在建立渗透率模型时要建立与孔隙度、泥质的多元相关。

由于某油田的非均质性严重,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渗透率解释方程是很困难的,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我们针对某油田的三类区块分别建立一个渗透率的解释方程,才能更有针对性。

进行回归分析时,主要采用线性回归函数LINEST,辅以使用索引取值INDEX与四舍五入ROUND函数。

语法:LINEST(known_y's,known_x's,const,stats)多元回归方程模型则为:lny = lnA + alnx1 + blnx24.3.1一类区块渗透率模型的建立利用位于一类区块的探井,经过多元回归得到渗透率的解释方程为:Ln(K)=-10.17+4.83×ln(ф) -0.42×ln(GR’)其中ф——孔隙度,%GR’——校正后的自然伽玛值经过某密闭取心井的验证,该井岩心平均渗透率为20.96×10-3μm2,经过多元回归的公式计算的平均渗透率为16.12×10-3μm2,绝对误差为4.84×10-3μm2,相对误差为-23.1%。

4.3.2二类区块渗透率模型的建立利用位于二类区块的探井,经过多元回归得到渗透率的解释方程为:Ln(K)=-12.91+4.99×ln(ф)+1.13×ln(GR’)其中ф——孔隙度,%GR’——校正后的自然伽玛值经过某探井的验证,该井岩心平均渗透率为28.4×10-3μm2,经过多元回归的公式计算的平均渗透率为24.7×10-3μm2,绝对误差为3.7×10-3μm2,相对误差为-13.0%。

4.3.3三类区块渗透率模型的建立利用位于三类区块的探井,经过多元回归得到渗透率的解释方程为:Ln(K)=-15.67+4.94×ln(ф)+2.68×ln(GR’) 其中ф——孔隙度,%GR’——校正后的自然伽玛值经过某探井的验证,该井岩心平均渗透率为1.53×10-3μm2,经过多元回归的公式计算的平均渗透率为0.96×10-3μm2,绝对误差为0.57×10-3μm2,相对误差为-37.3%。

5 结论①测井曲线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与参数模型的建立有关的曲线的校正,校正的精确度直接关系到参数模型的精确度。

②孔、渗参数的解释方程引入了泥质含量的校正,提高了计算精度。

③分别建立三类区块渗透率的解释方程,通过验证可以看出储层的孔渗性越好,计算的渗透率精确度越高。

④针对某油田测井系列的特点,通过优选,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孔隙度解释方程,分区块建立了不同的渗透率参数解释模型,并且引入了泥质含量的校正,能够更好地反映目的层测井曲线与储层参数之间的关系,解释结果与实际更加相符。

参考文献:丁次乾.矿场地球物理.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91-99,121-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