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材料反映出元朝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除此 之外,还有哪些社会背景?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 (阅读教材第一目找出明朝建立的社会背景)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元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
2.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 今南京 ),1403年,迁都北京
3.元朝灭亡: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2.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3.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 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草根皇帝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庭困苦,从小给地主放 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 疫,他只好出家当和尚。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无 庙可归的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 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 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课堂练习
1. 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 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
剧名犯了错误,他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B)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 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朱
中央
元
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
六
部
璋
强
吏户礼 兵 刑 工 部部部 部 部 部
化
地方
皇
( 三行 省司)
权
布政司—民政 都司—军政 按察司—刑狱
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皇帝
秦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唐朝
皇帝 丞相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皇帝
明朝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问题思考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 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厂 主专制空前加强
公 公
的一种表现。
锦衣卫印
锦衣卫腰牌
法理之内,执行国法;
法理之外,排除异己。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三)影响::
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 门,既互不统属,又互 相牵制,各自直接向 皇帝负责,这样就使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 专制大为加强。
强化皇权的作用?
明朝机构设置
相关史事
朱元璋独揽大权 以后,每天都要处理 很多公务,即使日理 万机也难以应付。他 曾下令设置四辅官, 以辅佐皇帝,但不成 功。后来,明成祖建 立内阁,帮助皇帝批 阅文件,处理政务。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八股取士 (思想)
朱
1.背景: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2.目的: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元 3.变化(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四 书 五
璋 (1)命题(考试范围):
经
强
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化 (2)答题观点:以朱熹的《四书集注》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
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明
朱元璋强 化皇权
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
政治
朝 科举考试 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的 统
八的股变化取-士--
答题观点:《四书集注》
答题格式:八股文
思想
治
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
经济的 发展
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权利的分散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 和地方的权利,防止朝臣和地方官 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 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 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 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 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皇
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权 (3)文体(答题格式):八股文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 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三.科举制度的变化——八股取士(思想)
朱 4.影响:
元 消极: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社会
璋 强
的发展。考中者成为皇帝旨意的图为考场和看榜图 顺从者。(奴仆)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背景
明朝的建立
建立 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 应天府
在地方 ①②
明 朝
1.全面改革官制 在中央 ①②
影响
的
朱元璋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①②
统
强化皇权
治
措施 (1)①②(2)
3.改革科举制度 影响
农业
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 商业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元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思 材料:“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政治
军事
特务 机构 思想 文化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措施
影响
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分封--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分散兵权,中央设五军都督, 权力归兵部
设置锦衣卫实行恐怖统治 (明成祖设东厂)
利:皇权高度集中, 加强君主专制,维 护国家统一。 弊:缺乏制约皇权 机制,决策失误,削 弱政府效能
科举制变化:八股取士 内容:“四书”“五经” 文体:八股文
化 皇
>
权 科举制隋朝创立, 唐朝 完善,明朝演
变成八股取士, 清朝 (1905年)废除。
问题思考 议一议,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 面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
(1)对教育:许多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 以此进入仕途,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 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 人才的培养。 (2)对选官:不利于培养对国家真正有用的 建设型人才,人们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 的忠实奴仆。
材料研读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 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 重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结合材料,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 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材料一: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 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 的奏章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 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 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一、明朝的建立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 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一)原因: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
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国家初建,政局不 稳,人心浮动,我 当如何巩固统治, 加强君权呢?
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 的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 2.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 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 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1.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2.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禁锢思想,摧残人 才,考中者成为皇 帝旨意的顺从者。
展
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官员或
读书人,你生活的幸福指数高吗?
说明理由。
你认为应该创设怎样的环境, 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中国科技创新的奠基人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及可持续发展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议议唐朝、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
①具体目的不同:唐朝是为了选才纳贤, 而明朝是为了严厉控制士人思想。
②考试范围不同: 唐朝是儒家经典,诗赋,政论, 而明朝限于四书、五经,。
③考试文体不同:唐朝不限文体,
而明朝则是八股文,僵化呆板。 ④结果/影响不同:
唐朝的科举制选拔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
社会的发展;而明朝则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同学们,你们知道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 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安然朝中坐,
(二)措施: 2.监察: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却知天下事。
目的:为监视官民
机构:锦衣卫(朱元璋设立) 东厂(明成祖)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
明 代 锦 衣 卫
不受法律的约束。 厂卫特务机构的 东 设置,是明朝君
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C)
A.君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5、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有一条东厂胡同,其命名与明朝设立的
机构东厂有关。这一机构是由下列哪位皇帝设立的( B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明英宗
再见
1.政治: (2)在中央:①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
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 ③
皇帝 丞相
后
改 革
皇帝
胡惟庸 我是最后一个丞相
吏户礼 兵刑 工
吏 户礼兵 刑 工
丞相制废除前的行政图
思考:丞相是哪个朝代设立的? 秦朝
漫画下的君臣礼
/ 中央的权利日益向帝王集中 皇权高度集中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二)措施: 1.政治: (1)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 分封诸子为王。 (2)在中央: ①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 向皇帝负责; ②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权利统归兵部, 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军事)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 (二)措施: 1.政治:(1)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
中央
行中书省
改 革 后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中央
提刑按察使司(司法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元朝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材料三: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 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 只备顾司。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 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朝 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 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容易形成专权,不利于提 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危机。
四、经济的发展
明代从哪里引进了 哪些农产品新品种?
1.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
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玉 米
花 生
马
甘
铃
薯
薯
向 日 葵
四、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丝织业: 以苏州为中心 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 青花瓷 )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
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②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③富人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 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元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
2.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 今南京 ),1403年,迁都北京
3.元朝灭亡: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2.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3.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 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草根皇帝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庭困苦,从小给地主放 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 疫,他只好出家当和尚。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无 庙可归的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 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 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课堂练习
1. 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 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
剧名犯了错误,他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B)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 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朱
中央
元
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
六
部
璋
强
吏户礼 兵 刑 工 部部部 部 部 部
化
地方
皇
( 三行 省司)
权
布政司—民政 都司—军政 按察司—刑狱
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皇帝
秦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唐朝
皇帝 丞相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皇帝
明朝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问题思考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 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厂 主专制空前加强
公 公
的一种表现。
锦衣卫印
锦衣卫腰牌
法理之内,执行国法;
法理之外,排除异己。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三)影响::
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 门,既互不统属,又互 相牵制,各自直接向 皇帝负责,这样就使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 专制大为加强。
强化皇权的作用?
明朝机构设置
相关史事
朱元璋独揽大权 以后,每天都要处理 很多公务,即使日理 万机也难以应付。他 曾下令设置四辅官, 以辅佐皇帝,但不成 功。后来,明成祖建 立内阁,帮助皇帝批 阅文件,处理政务。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八股取士 (思想)
朱
1.背景: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2.目的: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元 3.变化(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四 书 五
璋 (1)命题(考试范围):
经
强
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化 (2)答题观点:以朱熹的《四书集注》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
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明
朱元璋强 化皇权
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
政治
朝 科举考试 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的 统
八的股变化取-士--
答题观点:《四书集注》
答题格式:八股文
思想
治
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
经济的 发展
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权利的分散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 和地方的权利,防止朝臣和地方官 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 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 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 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 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皇
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权 (3)文体(答题格式):八股文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 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三.科举制度的变化——八股取士(思想)
朱 4.影响:
元 消极: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社会
璋 强
的发展。考中者成为皇帝旨意的图为考场和看榜图 顺从者。(奴仆)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背景
明朝的建立
建立 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 应天府
在地方 ①②
明 朝
1.全面改革官制 在中央 ①②
影响
的
朱元璋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①②
统
强化皇权
治
措施 (1)①②(2)
3.改革科举制度 影响
农业
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 商业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元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思 材料:“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政治
军事
特务 机构 思想 文化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措施
影响
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分封--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分散兵权,中央设五军都督, 权力归兵部
设置锦衣卫实行恐怖统治 (明成祖设东厂)
利:皇权高度集中, 加强君主专制,维 护国家统一。 弊:缺乏制约皇权 机制,决策失误,削 弱政府效能
科举制变化:八股取士 内容:“四书”“五经” 文体:八股文
化 皇
>
权 科举制隋朝创立, 唐朝 完善,明朝演
变成八股取士, 清朝 (1905年)废除。
问题思考 议一议,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 面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
(1)对教育:许多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 以此进入仕途,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 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 人才的培养。 (2)对选官:不利于培养对国家真正有用的 建设型人才,人们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 的忠实奴仆。
材料研读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 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 重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结合材料,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 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材料一: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 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 的奏章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 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 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一、明朝的建立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 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一)原因: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
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国家初建,政局不 稳,人心浮动,我 当如何巩固统治, 加强君权呢?
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 的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 2.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 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 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1.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2.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禁锢思想,摧残人 才,考中者成为皇 帝旨意的顺从者。
展
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官员或
读书人,你生活的幸福指数高吗?
说明理由。
你认为应该创设怎样的环境, 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中国科技创新的奠基人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及可持续发展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议议唐朝、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
①具体目的不同:唐朝是为了选才纳贤, 而明朝是为了严厉控制士人思想。
②考试范围不同: 唐朝是儒家经典,诗赋,政论, 而明朝限于四书、五经,。
③考试文体不同:唐朝不限文体,
而明朝则是八股文,僵化呆板。 ④结果/影响不同:
唐朝的科举制选拔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
社会的发展;而明朝则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同学们,你们知道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 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安然朝中坐,
(二)措施: 2.监察: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却知天下事。
目的:为监视官民
机构:锦衣卫(朱元璋设立) 东厂(明成祖)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
明 代 锦 衣 卫
不受法律的约束。 厂卫特务机构的 东 设置,是明朝君
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C)
A.君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5、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有一条东厂胡同,其命名与明朝设立的
机构东厂有关。这一机构是由下列哪位皇帝设立的( B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明英宗
再见
1.政治: (2)在中央:①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
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 ③
皇帝 丞相
后
改 革
皇帝
胡惟庸 我是最后一个丞相
吏户礼 兵刑 工
吏 户礼兵 刑 工
丞相制废除前的行政图
思考:丞相是哪个朝代设立的? 秦朝
漫画下的君臣礼
/ 中央的权利日益向帝王集中 皇权高度集中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二)措施: 1.政治: (1)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 分封诸子为王。 (2)在中央: ①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 向皇帝负责; ②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权利统归兵部, 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军事)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 (二)措施: 1.政治:(1)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
中央
行中书省
改 革 后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中央
提刑按察使司(司法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元朝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材料三: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 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 只备顾司。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 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朝 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 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容易形成专权,不利于提 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危机。
四、经济的发展
明代从哪里引进了 哪些农产品新品种?
1.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
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玉 米
花 生
马
甘
铃
薯
薯
向 日 葵
四、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丝织业: 以苏州为中心 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 青花瓷 )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
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②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③富人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 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