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办法
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制度
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合理保障粮食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粮食利用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粮食,是指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及其制成品。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家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从事粮食生产、加工、销售、收购、调拨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第四条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注重粮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工作的领导,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粮食损耗溢余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粮食损耗溢余管理相关资源。
第七条对粮食损耗溢余管理违法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条本制度由国家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粮食损耗管理第九条粮食损耗是指粮食在生产、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因自然原因、设备损坏、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损失。
第十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粮食储存管理制度,采取措施,严格防范各类粮食损耗。
第十一条加强对粮食运输、储存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管理,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保护粮食不受任何损害。
第十二条对于粮食损耗,应当及时处理,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第十三条粮食损耗责任人应当按照规定实施损耗补偿,对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损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公开粮食损耗情况。
第十五条对于粮食损耗量较大的单位,应当要求其进行整改,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粮食损耗。
第三章粮食溢余管理第十六条粮食溢余是指因生产超产、供求矛盾或其他原因,导致某些地区或单位粮食产量过剩。
第十七条对于产量过剩的粮食,应当加强市场调节,通过适当的渠道保障市场供需平衡。
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粮食溢余地区或单位的粮食资源合理利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
第十九条对于粮食溢余的市场化管理,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粮食资源,促进农产品流通。
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率标准
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率标准尊敬的读者:
您好,今天就来跟你们唠唠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率标准的知识。
1. 国家标准规定
在《粮油储存损耗处置办法》等相关规定中,对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率有明确标准。
粮食储存半年以内的,不超过0.1%;储存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不超过0.15%;储存一年以上的,累计不超过0.2%。
这里的自然损耗主要是指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水分蒸发等自然因素导致的干物质损失以及计量的合理误差等。
2. 不同粮种的特殊情况
对于某些特殊粮种,如油料(例如油菜籽、花生等),由于其含油率高,在储存过程中可能因为油脂的氧化、挥发等因素,自然损耗率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但总体上也是遵循上述基本的损耗率标准框架,在具体数值上可能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数据在允许范围内略有调整。
3. 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影响因素
粮食的水分含量是一个重要因素。
高水分含量的粮食在储存初期,水分蒸发较快,会使自然损耗率有所增加。
例如刚收获的湿粮,如果直接储存,水分散失会导致重量较快下降。
储存条件也有很大影响。
不良的储存环境,如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仓库,会加速粮食的呼吸作用、霉变等,从而增加自然损耗率。
应对措施
为了降低自然损耗率,粮食储存时要严格控制入库粮食的水分含量,使其达到安全水分标准。
改善储存条件,采用合适的仓储设施,如具有良好通风、防潮、防虫功能的粮仓,同时加强粮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严格执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一、粮食损耗管理制度的概念粮食损耗管理制度是指针对粮食仓储、运输和加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损耗情况,建立的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这套管理制度需要包括相应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监督检查等各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粮食在存储、运输和加工环节中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过多的损耗。
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保障粮食安全: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而粮食损耗是粮食安全的重要隐患。
严格执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减少粮食损耗,保障粮食安全。
2.减轻国家负担:粮食损耗会导致国家粮食资源的浪费,加重国家的粮食负担。
而通过严格执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轻国家的粮食负担,提高粮食资源的利用效率。
3.促进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粮食损耗对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严格执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粮食产业的整体效益。
4.保护环境:粮食损耗所带来的浪费对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严格执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可以减少粮食浪费,保护环境。
三、粮食损耗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目前的粮食损耗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地方对粮食损耗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不够明确和严格,导致一些隐患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2.监督检查不到位:有些地方对粮食损耗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不够到位,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处理。
3.技术装备不足:一些粮食仓储、运输和加工环节的技术装备不足,使得粮食在存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易发生损耗。
4.员工素质不高:一些从事粮食管理工作的员工素质不高,对粮食损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四、提高粮食损耗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议为了提高粮食损耗管理水平,促进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1.健全粮食损耗管理制度:完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粮食损耗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规范储备粮的损失损耗管理,确保储备粮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储备粮的损失损耗管理,包括收购、储存、轮换、销售等环节。
二、损失损耗分类与定义1. 正常损失:指在储备粮储存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鼠虫害等)导致的损失。
2. 非正常损失:指在储备粮储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如管理不当、操作失误等)导致的损失。
三、损失损耗管理责任制1. 公司主要领导是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全面指导、监督和协调损失损耗管理工作。
2. 储运部门负责人是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和处理损失损耗管理工作。
3. 仓库保管员是损失损耗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人,负责按照规定进行日常管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损失损耗问题。
四、损失损耗管理流程1. 收购环节:在收购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入库粮食的质量和数量。
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2. 储存环节:在储存过程中,定期进行粮情检查和安全检测,及时掌握粮食的储存状况。
加强鼠虫害防治和防火防潮等工作,确保粮食安全。
3. 轮换环节:在轮换过程中,严格按照轮换计划进行操作,确保出库粮食的质量和数量。
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4. 销售环节:在销售过程中,对销售的粮食进行严格的质量和数量检验,确保销售的粮食符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
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损失损耗记录与报告1. 每个环节的损失损耗必须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原因、数量等信息。
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2. 每月底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当月储备粮的损失损耗情况,包括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的数量和原因分析。
报告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3. 如发现非正常损失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粮库损耗管理制度
粮库损耗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粮食损耗管理工作的规范和监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国家粮食储备局及各级粮库。
三、损耗管理机构各级粮库应设立损耗管理部门,负责粮食损耗的监测、核算和控制工作。
四、损耗记录1.每日勤务人员应对粮库内的粮食进行清点和核实,并及时记录粮食数量及存储情况。
2.损耗管理部门应对每个粮仓的粮食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损耗台账中,包括每日的粮食进出量、损耗量及原因等。
3.损耗管理部门应每月将损耗情况向上级粮库报告,并按照需求上报给国家粮食储备局。
五、粮食包装管理1.对于已经破损的粮食包装,应及时进行更换,以防止粮食受潮、开裂等情况的发生。
2.粮库应加强对包装材料的管理,确保包装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保质期较长。
3.对于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破损包装,应及时对粮食进行检验,并及时处理,以防止粮食损耗问题的发生。
六、粮食堆放管理1.粮库内的粮食应根据粮食种类、储存期限等要求进行合理的堆放,确保通风透气、干燥环境。
2.对于已经不能正常储存的粮食,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粮食损耗。
3.定期对粮食堆放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出现问题的堆放情况应及时纠正。
七、粮食温湿度管理1.粮库应设立温湿度监测设备,并定期对粮库内部环境进行监测,及时调整通风设备、加强通风等措施,以确保粮食储存环境的干燥透气等条件。
2.对于出现高温高湿、潮湿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粮食发霉、变质等情况。
3.粮库应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并将检测结果纳入粮食损耗管理台账中。
八、粮食检查管理1.粮库应设立检验部门,负责对进库粮食的质量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损耗管理台账中。
2.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粮食,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粮食质量下降、变质等情况。
3.对于出库粮食,也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粮食质量符合标准。
九、粮食加工管理1.对于需要进行加工的粮食,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加工,并在加工后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实用版3篇)篇1 目录一、引言二、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定义和分类三、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四、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作用和意义五、结论篇1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粮食储备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国策,它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储备粮在储存、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损耗。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损失损耗,我国制定了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这一制度进行详细解析。
二、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定义和分类储备粮损失损耗是指在粮食储备过程中,由于自然原因、人为因素等导致的粮食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的现象。
根据损失损耗的原因和性质,储备粮损失损耗可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损耗:由于粮食自身的生物特性和储存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因素导致的粮食损失。
2.运输损耗:在粮食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工具、装卸设备等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
3.加工损耗:在粮食加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技术等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
4.其他损耗:包括管理不善、盗窃等导致的粮食损失。
三、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了有效管理储备粮损失损耗,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1.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定额管理制度:对于不同类型的储备粮,制定了不同的损失损耗定额,超过定额的损失损耗需要进行专门的报批和处理。
2.储备粮损失损耗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对储备粮的损失损耗进行监测,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储备粮损失损耗的核算和审计制度:对于储备粮的损失损耗,需要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审计,确保损失损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四、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储备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有助于准确掌握储备粮的实际库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有助于提高储备粮的管理水平,降低储备粮的损失损耗。
3.有助于强化对储备粮的监督,防止和打击粮食储备领域的腐败现象。
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一、粮食损失损耗的现状1、粮食损失的原因粮食损失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自然原因:包括气候灾害、病虫害等;(2)技术原因:主要是由于收获、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的不科学、不合理所致;(3)管理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粮食损失;(4)人为原因:主要是由于盗窃、浪费等造成的粮食损失。
2、粮食损失的程度据统计,全球每年由于粮食损失和浪费造成的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粮食损失率甚至达到30%以上,这对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3、粮食损失的影响粮食损失不仅对国家粮食供应造成了威胁,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还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因此,减少粮食损失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立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保障粮食供应建立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粮食的损失,提高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保障粮食供应。
2、节约资源粮食是宝贵的资源,减少粮食损失可以节约资源,提高粮食利用率。
3、环保减少粮食损失可以减少粮食残渣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
4、促进农业发展粮食损失的减少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
5、减轻社会负担粮食损失的减少可以减轻政府的粮食安全压力,减轻社会负担。
三、建立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科学合理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应该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避免过分严格或者过分宽松。
2、综合治理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应该综合考虑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粮食损失。
3、法治化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应该依法依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4、全民参与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农民等,形成共治。
5、科技支撑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需要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粮食损失。
四、完善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1、加强粮食生产环节的管理要加强对粮食生产环节的管理,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粮食损失。
2、加强粮食储存环节的管理要加强对粮食储存环节的管理,提高仓储设施的质量,加强防潮、防鼠、防虫等管理,减少粮食损失。
粮仓合理损耗方案
粮仓合理损耗方案引言在粮食储存和管理过程中,粮食的保管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粮食在储存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损耗。
本文将介绍一种粮仓合理损耗方案,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粮食损耗,提高粮食的保管和利用效率。
分析粮食损耗原因在制定损耗方案之前,先进行粮食损耗原因的分析非常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粮食损耗原因: 1. 粮食自身特性:粮食在长时间储存过程中会受到环境温度、湿度、氧气等因素的影响,并产生各种变质、腐败等现象。
2. 储存条件不良:粮食储存设施的温度、湿度控制不当,容易导致粮食发霉、虫害等问题。
3. 不合理的储存方式:粮食在储存过程中没有注意分类、分层储存,导致某一部分粮食得到滋生而腐烂或者发霉。
4. 不当的操作管理:储存人员对于粮食的处理、仓库的清洁卫生不到位,容易导致粮食受到污染。
设计合理的粮仓损耗方案为减少粮食损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合理设计: 1. 粮食仓库建设:选择防潮、防虫、保温的建材,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施工,确保仓库结构坚固可靠。
2. 温度和湿度控制:安装空调设备或者其他温湿度控制设备,维持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环境对粮食的影响。
3. 分类储存:根据粮食不同的特性和储存期限,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种类的粮食相互传染、腐烂等问题。
4. 合理包装:根据粮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避免外界湿气和虫害进入。
5. 定期检查和清理:定期检查粮食储存设施和包装情况,清除不合格的粮食,清洁仓库设施,确保粮食安全。
粮仓合理损耗方案的实施与效果为提高粮食储存和管理效率,我们需要全面实施粮仓合理损耗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实施方案后,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1. 减少粮食的损耗: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变质、损耗情况,提高粮食的保值能力。
2. 提高储存效率:合理的分类、包装和储存方式,可以使粮食的取用更加方便,减少操作时间和人力成本。
粮食损耗 [粮食损耗定额管理制度]
粮食损耗 [粮食损耗定额管理制度]粮食损耗定额管理制度 1、粮食入库时,坚持国家质量标准,发现入库粮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或者质检单明显不符的,保管员有权拒收。
入库结束后,质检中心及时大仓扦样检测质量,粮食水分、杂质等各项指标据实记载存档,最为出库时核算粮食损耗的依据。
2、入库过磅检斤是保管员和司磅员共同对数量负责。
如因司磅员未及时发现计量器具故障、或者故意弄虚作假,导致出现数量误差的,有司磅员赔偿负责相应损失。
3、粮食出库前有化验室扦样,进行全面质量检测,书面通知保管员,并记载入档,作为及时水杂减量和核算损益的依据。
4、检验员扦样时,该仓保管员必须到场监督,检验员与保管员双方书面签字确认,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5、粮食出库时,原则上有当时负责入库的保管员进行粮食出库,出清仓库后及时盘存、核算损益。
6、保管员要严格检查出库手续,每天与业务,财务人员进行核对,日清月结,并妥善保管原始凭证。
7、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率不得超过国家规定,(1)即标准仓房存储:包括标准高大方式仓、浅圆仓和立筒仓等,储存期一年内不超过0.5%;一年至二年以内的,不超过0.6%;二年以上的不超过0.7%。
(2)非标准仓房存储:包括非标准方式仓和封闭罩棚仓等,储存期一年内不超过0.6%;一年至二年以内的,不超过0.7%;二年以上的不超过0.8%。
(3)露天存储:包括千吨囤、罩棚和露天垛,储存期一年内不超过1.0%;一年至二年以内的,不超过1.2%;二年以上的不超过1.5%。
8、水分减量按一下公式计算:水分减量=入库重量×(入库水分—出库水分)/(卜出库水分),杂质减量依据整理时所发生的实际数量核算。
9、粮食保管损耗有水质减量和保管自然损耗两部分组成,粮食保管实际损耗超过水质减量和保管自然损耗定额的部分称为超耗。
超耗部分由负责出入库的保管员按当时市场价格全额赔偿。
每年同品种、同入库时间、同入库质量标准、同储粮条件的稻谷轮出后,仓储检验科分别计算平均损耗率,对整仓稻谷出库损耗低于平均损耗率的仓库,按给予保管员300-500元的奖励。
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制度范文
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制度范文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粮食损耗溢余的管理,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粮食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各个环节的企事业单位、农民合作社和个体农户。
第三条粮食损耗溢余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四条粮食损耗溢余分类管理,包括损耗管理、溢余管理。
第五条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应坚持科学、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
第二章粮食损耗管理第六条粮食损耗是指在粮食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因自然灾害、病虫害、不良天候、设备折旧等原因造成的粮食减少。
第七条粮食损耗应当及时统计、报告,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第八条粮食损耗的补救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一)合理调整生产、加工、贮藏等环节的工艺和设备,减少粮食损耗;(二)加强防灾抗灾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粮食的损害;(三)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粮食的感染;(四)制定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五)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定期对粮食进行检测和检验;(六)修缮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七)开展科学研究,寻求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第九条对于因企事业单位、农民合作社和个体农户的过失或违法行为造成的粮食损耗,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条国家应加大对粮食损耗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提供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各方面积极参与粮食损耗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粮食溢余管理第十一条粮食溢余是指粮食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产生的超过市场需求的粮食。
第十二条粮食溢余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优先保障市场需求,确保市场供应的稳定;(二)积极拓展内外销渠道,尽量减少粮食溢余;(三)加强储备,储备粮食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第十三条粮食溢余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一)建立健全市场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二)加强市场监管,防止粮食垄断和恶意哄抬价格的行为;(三)鼓励粮食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四)加强粮食流通环节的管理,确保粮食的安全和质量;(五)加大对粮食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其稳定价格,扩大销售市场。
粮食仓储损耗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粮食仓储损耗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首先,自然因素是造成粮食仓储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气温、湿度、霉菌、虫害等自然因素都会对粮食的质量造成影响。
针对自然因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控制仓内温度和湿度。
保持仓内适宜的温湿度,避免粮食受潮和发霉。
2.定期清理仓库。
清理残渣和积灰,及时处理垃圾,防止霉菌滋生。
3.做好防虫处理。
使用防虫剂或进行生物防治,控制粮食被虫害侵害的情况。
其次,人为因素也是导致粮食仓储损耗的原因之一、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操作不当、管理不善以及偷盗等。
针对人为因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健全仓储制度。
建立完善的仓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督。
2.加强保护措施。
安装监控设备,加强仓库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偷盗和损坏。
3.强化检查和巡视。
定期检查和巡视仓库,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
此外,管理不善也是导致粮食仓储损耗的原因之一、管理不善包括仓储设施老化、保管方法不当、贮存时间过长等。
1.维护和更新设施。
定期检修和维护仓库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完好无损。
2.采用科学的保管方法。
根据不同的粮食品种和质量要求,采用相应的保管方法,确保粮食的质量和数量。
3.控制粮食贮存时间。
及时出库和销售,避免粮食贮存时间过长导致损耗。
综上所述,粮食仓储损耗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管理不善等。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减少粮食仓储损耗,如控制仓内温湿度、做好防虫处理、加强保护措施、健全仓储制度、加强设施维护和更新、采用科学的保管方法等。
通过有效的对策,可以降低粮食仓储损耗,提高粮食仓储效率。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摘要:一、制度背景与目的二、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定义与分类三、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实施四、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五、储备粮损失损耗处理与责任追究六、制度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正文:一、制度背景与目的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我国储备粮的损失损耗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储备粮的管理效益。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的国家,建立完善的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定义与分类储备粮损失损耗是指在储备粮的储存、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因自然因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的粮食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
根据损失损耗的原因和程度,储备粮损失损耗可分为合理损耗、异常损耗和重大损耗。
三、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实施1.建立完善的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等。
2.明确各级储备粮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限,确保各级管理机构严格履行职责。
3.加强储备粮损失损耗的预防措施,提高储备粮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4.建立储备粮损失损耗报告制度,确保各级管理机构及时、准确地报告损失损耗情况。
四、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1.建立储备粮损失损耗的监督体系,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2.定期开展储备粮损失损耗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严肃查处违反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储备粮损失损耗处理与责任追究1.对储备粮损失损耗进行合理处理,包括损失损耗的鉴定、核实、赔偿等。
2.依据法律法规,对违反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造成重大损失损耗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科学储存粮食以减少损耗的方法
科学储存粮食以减少损耗的方法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然而在粮食的储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往往会造成一定的损耗。
为了确保粮食的有效利用,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损失,掌握科学的储存方法至关重要。
一、控制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粮食储存的关键因素。
大多数粮食适宜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储存。
例如,小麦在温度为15℃以下,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能较好地保持品质。
如果温度过高,粮食内部的呼吸作用会增强,消耗更多的自身营养物质,导致粮食重量减轻、品质下降。
而且高温高湿的环境还容易滋生霉菌等微生物。
像在南方的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常常达到80%以上,如果不加以控制,粮食很快就会发霉变质。
对于湿度的控制,可以采用除湿设备。
一些小型的粮食储存仓库或者家庭储存粮食时,可以使用干燥剂来吸收多余的水分。
在温度控制方面,有条件的大型粮库可以配备空调系统,精确调节温度。
而普通家庭储存粮食时,可以选择较为阴凉的储存地点,避免阳光直射,减少温度升高的影响。
二、做好粮食的清洁工作粮食在储存之前,必须要保证其清洁度。
粮食中夹杂的杂质,如泥土、秸秆碎片、瘪谷等,一方面会占用储存空间,另一方面这些杂质往往带有较多的微生物和虫卵。
在储存过程中,微生物会以杂质为媒介,快速繁殖并侵染粮食。
例如,稻谷中如果混有较多的稻壳碎屑,这些碎屑容易吸收水分,在合适的温度下就会成为霉菌生长的温床。
在粮食收获后,要进行充分的晾晒,去除多余的水分的通过风选、筛选等方式去除杂质。
在储存过程中,也要定期对粮食进行检查,发现有杂质堆积或者被污染的部分,要及时清理。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微生物和害虫对粮食的侵害,从而减少损耗。
三、防治害虫害虫是粮食储存过程中的一大危害。
常见的储粮害虫有玉米象、米象、谷蠹等。
这些害虫以粮食为食,大量繁殖后会造成粮食的严重损失。
一只玉米象的成虫在适宜的环境下,几个月内就能繁殖出大量的后代,它们蛀食粮食,使粮食形成孔洞,降低粮食的质量和重量。
粮食出库损耗整改方案
粮食出库损耗整改方案背景粮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
然而,近年来粮食出库损耗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粮食出库损耗不仅导致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安定。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粮食出库损耗整改方案至关重要。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粮食出库损耗整改方案,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减少粮食出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粮食利用率,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粮食出库损耗问题分析粮食出库损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操作不规范:操作人员对粮食出库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不熟悉,造成粮食的损耗。
2. 设备老化:部分出库设备老化严重,功能不完善,导致粮食的损耗。
3. 管理不当:粮食出库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易导致粮食出库时的损耗。
4. 环境问题:部分粮食出库环境存在问题,例如温湿度控制不当、储存设施损坏等,导致粮食的损耗。
整改方案为了解决粮食出库损耗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方案:1. 加强操作培训为操作人员提供系统的操作培训,确保他们熟悉粮食出库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粮食种类的认识、出库设备的操作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等。
并定期组织考核,对未合格人员进行再培训。
2. 更新设备设施对老化严重、功能不完善的出库设备进行及时更新。
引进先进的出库设备,提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出库效率。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粮食损耗。
3. 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粮食出库管理制度,包括入库手续、检验抽样、储存环境检测等。
制定出库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严格执行各项出库管理制度,加强对出库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粮食出库的规范和合规性。
4. 完善环境控制措施对粮食出库环境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温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符合粮食储存要求。
定期检测环境参数,及时修复损坏设施。
建立预警机制,对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粮食因环境问题而损耗。
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办法
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降低粮食损失损耗,确保粮食数量真实,根据《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粮食储备局粮食运输管理规则(试行)》,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集团,下同)各子公司与集团出资并行使出资人权利得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得国家政策性粮油与各级储备粮油以及经营得商品粮油损失损耗管理,执行本办法。
第二章粮食运输损耗第三条粮食运输损耗就是指粮食从发运单位得最后发粮点到接收单位得最初收粮点之间运输过程中,由于零星抛撒、扦样消耗、灰尘等细小杂质得消失等因素,产生得必然减量。
(一)粮食运输损耗率。
(二)小麦粉运输损耗率。
各种运输方式,不分运程远近,一律为0、1%。
(三)粮食运输损耗定额得计算公式。
运输损耗定额=发运数量×运输损耗率定额第四条计算粮食运输损耗数量,必须以每一张发货明细表为一个计算单位,超过粮食运输损耗定额得减量,应视为粮食运输事故——亏量。
接收单位实际收到得粮食数量,如多于发运单位在发货明细表上填写得发运数量,其多余部分为粮食运输溢余。
亏量与溢余不得互抵。
第五条油脂商品运输损耗。
散装运输(不分陆路、水路)按批次计算最高不超过运量得0、2%;包装运输无损耗,要求账实相符。
第三章粮食储存损耗第六条粮食储存损耗就是指从粮食计量验收入库起,到计量出库止得整个保管过程中发生得全部损耗,包括保管自然损耗与水分、杂质减量。
(一)水分、杂质减量。
1、水分减量就是粮食在入库与储存过程中内部水分向外界蒸发造成粮食总量减少。
水分减量按照储存期间水分含量变化据实计算。
水分减量计算公式:入库水分%-出库水分% 水分减量=粮食入库数量×——————————1-出库水分%2、杂质减量就是粮食在入库与储存过程中,经过除杂整理后部分杂质被清除,通风、烘晒使有机杂质风干枯萎,搬倒作业致使细微杂质散失。
杂质减量计算公式:入库杂质%-出库杂质% 杂质减量=粮食入库数量×————————————1-出库杂质%3、水杂减量就是粮食水分减量与杂质减量之与。
粮食损失损耗管理规定
粮食损失损耗管理规定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降低粮食损失损耗,确保粮食数量真实,根据《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粮食储备局粮食运输管理规则(试行)》,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集团,下同)各子公司和集团出资并行使出资人权利的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管理的国家政策性粮油和各级储备粮油以及经营的商品粮油损失损耗管理,执行本办法。
第二章粮食运输损耗第三条粮食运输损耗是指粮食从发运单位的最后发粮点到接收单位的最初收粮点之间运输过程中,由于零星抛撒、扦样消耗、灰尘等细小杂质的消失等因素,产生的必然减量。
(一)粮食运输损耗率。
(三)粮食运输损耗定额的计算公式。
运输损耗定额=发运数量×运输损耗率定额第四条计算粮食运输损耗数量,必须以每一张发货明细表为一个计算单位,超过粮食运输损耗定额的减量,应视为粮食运输事故——亏量。
接收单位实际收到的粮食数量,如多于发运单位在发货明细表上填写的发运数量,其多余部分为粮食运输溢余。
亏量与溢余不得互抵。
第五条油脂商品运输损耗。
散装运输(不分陆路、水路)按批次计算最高不超过运量的0.2%;包装运输无损耗,要求账实相符。
第三章粮食储存损耗第六条粮食储存损耗是指从粮食计量验收入库起,到计量出库止的整个保管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损耗,包括保管自然损耗和水分、杂质减量。
(一)水分、杂质减量。
1.水分减量是粮食在入库和储存过程中内部水分向外界蒸发造成粮食总量减少。
水分减量按照储存期间水分含量变化据实计算。
水分减量计算公式:入库水分%-出库水分%水分减量=粮食入库数量×——————————1-出库水分%2.杂质减量是粮食在入库和储存过程中,经过除杂整理后部分杂质被清除,通风、烘晒使有机杂质风干枯萎,搬倒作业致使细微杂质散失。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实用版2篇】目录(篇1)1.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定义和背景2.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原因3.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实施4.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效果和影响正文(篇1)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是指在粮食储备过程中,对粮食损失和损耗进行科学管理、监督和控制的一套制度。
在我国,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原因,如气候、湿度、温度等;二是人为原因,如操作不当、储存条件不佳等;三是生物原因,如害虫、微生物等。
为了减少这些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和损耗,我国实施了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储备粮库房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储存条件,减少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的损失损耗;其次,加强对储备粮的管理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储备粮的质量和安全;最后,采用科技手段,如低温储存、气调储存等,提高储备粮的储存效率,降低损失损耗。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这一制度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储备粮的损耗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损失损耗的检测和评估技术需要不断更新等。
总的来说,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是我国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目录(篇2)一、引言二、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定义和分类三、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四、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实施五、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六、结论正文(篇2)一、引言储备粮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粮食供应稳定的重要手段。
然而,储备粮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损失损耗,这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建立完善的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农业粮食减损措施方案
农业粮食减损措施方案农业粮食减损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目的是减少农作物在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农作物的综合利用率。
下面是一份关于农业粮食减损措施的方案,供您参考。
一、贮存环节的减损措施1. 设立专门的粮食仓储设施,采取防鼠、防虫、防潮和防火等措施,保持粮食质量。
2. 使用适当的保鲜剂,如硅胶、二氧化碳等,减少贮存过程中的品质损失。
3. 定期检查仓库的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防止粮食受潮发霉。
4. 提高仓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质量监控和管理,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和追踪。
二、运输环节的减损措施1. 选择适合的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确保物流过程中粮食不受损。
2. 加强运输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加强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控制,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的品质损失。
4. 运输前对粮食进行充分包装和固定,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倒或撞击等意外。
三、销售环节的减损措施1. 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
2. 提倡农民合作组织等形式的集中销售,降低运输和销售成本。
3. 提高销售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粮食销售效率。
4. 对滞销的粮食进行及时处理和转化,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增加附加值。
四、农田管理的减损措施1. 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措施,如合理施肥、适时收割、密植疏芽等,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 对病虫害进行及时防治,减少农田损失。
3. 合理管理土壤水分,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4. 推广节水灌溉和节能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
以上是一份关于农业粮食减损措施的方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当然,具体的措施还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实现最佳的减损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令狐采学
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降低粮食损失损耗,确保粮食数量真实,根据《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粮食储备局粮食运输管理规则(试行)》,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集团,下同)各子公司和集团出资并行使出资人权利的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管理的国家政策性粮油和各级储备粮油以及经营的商品粮油损失损耗管理,执行本办法。
第二章粮食运输损耗
第三条粮食运输损耗是指粮食从发运单位的最后发粮点到接收单位的最初收粮点之间运输过程中,由于零星抛撒、扦样消耗、灰尘等细小杂质的消失等因素,产生的必然减量。
(一)粮食运输损耗率。
律为0.1%。
(三)粮食运输损耗定额的计算公式。
运输损耗定额=发运数量×运输损耗率定额
第四条计算粮食运输损耗数量,必须以每一张发货明细表为一个计算单位,超过粮食运输损耗定额的减量,应视为粮食运输事故——亏量。
接收单位实际收到的粮食数量,如多于发运单位在发货明细表上填写的发运数量,其多余部分为粮食运输溢余。
亏量与溢余不得互抵。
第五条油脂商品运输损耗。
散装运输(不分陆路、水路)按批次计算最高不超过运量的0.2%;包装运输无损耗,要求账实相符。
第三章粮食储存损耗
第六条粮食储存损耗是指从粮食计量验收入库起,到计量出库止的整个保管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损耗,包括保管自然损耗和水分、杂质减量。
(一)水分、杂质减量。
1.水分减量是粮食在入库和储存过程中内部水分向外界蒸发造成粮食总量减少。
水分减量按照储存期间水分含量变化据实计算。
水分减量计算公式:
入库水分%-出库水分%
水分减量=粮食入库数量×——————————
1-出库水分%
2.杂质减量是粮食在入库和储存过程中,经过除杂整理后部分杂质被清除,通风、烘晒使有机杂质风干枯萎,搬倒作业致使细微杂质散失。
杂质减量计算公式:
入库杂质%-出库杂质%
杂质减量=粮食入库数量×————————————
1-出库杂质%
3.水杂减量是粮食水分减量与杂质减量之和。
水杂减量计算公式:
水杂减量=水分减量+杂质减量
(二)保管自然损耗。
1.保管自然损耗是指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因正常生命活动消耗的干物质、计量的合理误差、检化验耗用的样品、轻微的虫、鼠、雀害以及搬倒中零星抛撒等导致的损耗。
2.原粮保管自然损耗率定额。
上,大于等于6个月少于12个月的为半年以上一年以内,少于6个月的为半年以内。
3.原粮储存自然损耗定额的计算方法。
自然损耗定额=粮食入库数量×定额自然损耗率
第七条粮食储存损耗。
以一个仓间(堆、货位)为单位分别计算,不得混淆。
第八条油脂储存无损耗,要求账实相符。
第四章粮食损失损耗处置
第九条粮食水杂减量实核实销。
粮食入仓前以及入仓期间发生的水分、杂质减量在形成货位后核销;储存期间的水分、杂质减量在一个仓间(堆、货位)粮食出清后核销。
计算粮食水分、杂质减量时,入库粮食水分、杂质含量以及出库粮食水分、杂质含量,以出入库粮食质量检验报告和粮食质量档案记载为准。
第十条处置一个仓间(堆、货位)的粮食储存损耗,在该仓间
(堆、货位)粮食出清后,根据出入库检验报告、计量凭证分别计算,并一次性进行。
不得混淆或冲抵其他仓间(堆、货位)粮食的损失损耗。
第十一条当粮食实际储存损耗与水杂减量的差额小于等于自然损耗定额时,则以“粮食实际储存损耗-水杂减量-自然损耗定额”的差值按实核销自然损耗;当粮食实际储存损耗与水杂减量的差额大于自然损耗定额时,则以自然损耗定额核销自然损耗,超出自然损耗定额的部分即视为超耗,超耗作为粮食储存事故进行处置。
第十二条储存粮食出库数量多于入库的数量,多出部分就是溢余。
溢余主要由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水汽(简称吸湿)、出入库检斤误差、收购时扣水扣杂质误差、账务处理不当等方面引起的。
粮食溢余,不得冲抵其他仓间(堆、货位)粮食的损失损耗。
第十三条粮食损失损耗按分环节、分部门管理,粮食储存损失损耗由仓储业务部门负责报批;粮食运输损失损耗由购销业务部门负责报批。
第十四条粮食损失损耗审批。
(一)粮食损失损耗在定额内的,由经办人(仓间保管员或经营业务员)填写损失损耗说明,提供相关的原始单据,部门负责人填制《重庆粮食集团粮油损失损耗报批表》(附件1),分管领导审核,法定代表人审批同意,再按规定核减库存。
并向集团每月填报《重庆粮食集团粮油损失损耗备案统计表》(附件2)。
(二)粮食损失损耗超过定额的,由经办人(仓间保管员或经营业务员)填写超耗原因说明,提供相关的原始单据,部门负责人填制《重庆粮食集团粮油损失损耗审批表》(附件3),分管领导审核,子公司领导集体研究,上报集团审批同意后,方可核销损失。
第十五条集团对存货损失损耗核销实行归口管理。
仓储部负责存货损失的审核和认定;财务部根据仓储部审核意见办理批复,进行账务处理。
第十六条子公司要建立健全存货清查制度。
年末应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
对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存货按相关程序,进行报批确认和账务处理。
第五章粮食损失损耗监督
第十七条集团职能部门对各子公司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各子公司职能部门要对粮食采购、销售、出入库、质检、储存等全过程进行监督,对于存在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八条职工有权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向本单位领导汇报,也可越级向集团举报。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集团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